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三毛作品集《温柔的夜》讀書筆記600字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1.36W

第一篇:三毛《温柔的夜》書評

三毛作品集《温柔的夜》讀書筆記600字

三毛《温柔的夜》

三毛像一朵雲,用暈一般的生命舒展成隨心所欲的形象,無論生命的感受是甜蜜是悲悽,她都無意矯飾,字裏行間,處處都是無聲的歌吟??讀三毛的作品《温柔的夜》,讓我發現了一個由生命所創造的世界,就像開在荒漠裏的繁花,把生命高舉在塵俗之上。

這本《温柔的夜》由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於2014-4-1出版,收錄了《温柔的夜》、《拾荒夢》、《五月花》、《永遠的瑪利亞》等15篇文章。是寫三毛世界之旅的見聞與感受,主要記錄了她在加納利羣島的生活。採用一貫的平裝形式,護封白色襯底以素淡手繪小樹修飾,採用淡綠色環襯,淡雅清新,簡單樸素,一看上去就感覺心靈寧靜,洗卻了塵世的喧囂蕪雜。

提起三毛,就想到她的流浪,她一生短暫,但經歷不凡。遊學過西班牙、德國、美國,在撒哈拉沙漠開啟了文學創作生涯,又移居加納利羣島,生活漸趨安定,創作也達到高峯。她用雙腳丈量着土地,用心中的筆描述着世界的風土人情,一生漂泊,遍遊世界,居無定所。我想撒哈拉沙漠應該是她最喜歡的地方吧,她的很多作品都出自那裏或寫自那裏,在別人看來荒蕪淒涼的沙漠三毛竟樂得其居。她這是浪漫的流浪,所以有人説她才是“真正生活過的人”。

三毛簡單樸質,勇敢豪放,瀟灑詼諧,富有一股任俠精神,不僅她的足跡遍及世界各地,她的作品也在全球的華人社會廣為流傳。作品中,她總是把悽愴的際遇寫的生氣勃發,灑脱渾厚,她不是沒有憂愁沒有傷感,是因為她認為生命裏有比這些更重要的東西。她的作品之動人,不在文字表面,不在故事機趣,也不在特殊生活經歷,而在這一切背後所藴藏的她那顆博大無垠愛心。

她的作品特色濃郁,通常以“我”統領故事,貫穿情節,她的藝術創作均建立在她的真實的生活基礎上,親切、生動、真實,能夠感染讀者。作品自始至終都貫穿“真情”,以“情”取勝。讀《温柔的夜》,每讀一篇文章,我的心情都會靜謐起來,儘管情節也有曲折跌宕,但三毛平實的語言特色,總不會讓我有大起大落的心理起伏。遊離其中,就彷彿來到漫山遍野的花叢當中,有一條小路,漫步邁向前方,兩旁飄溢着花的芬芳。走着走着,眼前突然閃出一個大花園,頓時讓人豁然開朗,心境明亮。沉浸在這樣的情景當中,總是有所期待,想象着三毛對這件事又會有什麼樣的精闢哲理,就更加願意繼續讀下去。

一.《温柔的夜》反映了三毛獨特的寫作風格,用了大量的篇幅,近乎用記日記的方式描寫了一些普通人,甚至是令人討厭的人:偷竊,散佈謠言,偷懶,像惡習纏身的女傭瑪利亞,難纏的推銷員“賣花女”,還有荷西的尖酸小氣的老闆娘??在別人的遊歷作品中,大多是寫自己喜歡的或是欣賞的事物,對於這樣的角色不是諷刺就是揭露,然而三毛寫這些沒有貶斥的意思,而是真實地記錄生命中所發生的點點滴滴。正如她説過的“我是一個以本身生活為基礎的非小説文字工作者,要求自己的,便是如何以樸實而簡單的文字,記下生命中的某些歷程”。是的,她描寫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發生的瑣碎小事,真實、貼切,也就可以看出三毛的生活本色,不加修飾,就如她的性格中表現的簡單真摯、豪放灑脱、無所拘束的風格。

二.三毛刻畫人物具有很強的文字表現力,語言平實、簡單、卻真實生動,像《五月花》中,形容杜魯夫人:“她,三十多歲,一件淡紫綴銀片的長禮服拖地,金色長耳環塞肩,腳蹬四寸鏤空白皮鞋,頭髮豎立,編成數十條細辮子,有若蛇發美人,一派非洲風味,雙目炯炯有神,含威不怒,臉上蕩着笑,卻不使人覺着親切,英語説得極好,一看便是個精明能幹的女人,只是還不到爐火純青,迎接人的方式,顯得造作矯情。”介紹英格“英格很年輕,不會滿三十歲,衣着卻很老氣,臉極瘦,顴骨很高,鼻子尖尖的,嘴脣很薄,雙眼是淡棕色,睫毛黃黃的,看見她,使我想起莫底格尼亞尼畫中長臉,長脖子,沒畫眼珠的女子,又很像畢卡索立體畫派時的三角臉情人,總是有個性的,不算難看,透着點厲害,坐在她前面,總覺坐在冷氣機前一樣。”這樣的描寫,生動形象,把人物都寫活了,簡直呼之欲出。

三.這本書讓我感動的是三毛和荷西的愛情。三毛善良,荷西忠厚,有人把她倆看作是現代版的“才子佳人”,他們的愛簡單,真摯。三模書中有關他們的事情都是平平常常的生活瑣事,時不時就沒有來由的大吵一架,荷西不會跟三毛計較,可能也是習慣了三毛的怪脾氣,但吵鬧之後三毛總是會愧疚無比。還記得三毛為了跟荷西老闆討要拖欠的工資,都病倒了還堅持給荷西做飯、送飯,讓荷西去工作不要擔心她。雖然兩個人之間很平淡,但透露的卻是雙方真摯的樸素的愛情。

四.尤其讓我心靈震顫的是三毛的愛心和同情心。在《温柔的夜》一篇,一個身穿水紅色襯衫的流浪漢在黑色中絕望地奔跑,像站在懸崖上孤獨而決絕的靈魂,在掉下萬丈深淵之前發出最後的求救,無比悲傷地放掉一切尊嚴,只為了命運中最後的希望。只需要只能買一杯

汽水、一個牛肉餅、一雙襪子或者一支口紅的兩百塊錢。三毛怕上他的當,不敢給他錢,但是又擔心他的遭遇是真的,如果沒有幫助一個急需要幫助的人,會對不起自己的良心。一聲聲哀求不停敲打着三毛的心。“總是一團糟,總是壞運氣的啊!”那個用最後一點力量求救的人終於絕望了。這時,“我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動,驚異地呆望着他,那張悲愁的臉,那個表情,終其一生,我都不能夠忘記吧!”於是三毛在再三拒絕了流浪漢兩百塊錢的要求之後,又在臨離開時匆匆地塞了五百塊錢給他。最後事實證明流浪漢的確是為了要那一點錢買一張船票過海時,三毛內心受了很大的激盪。她説:“當我再度看見那件水紅色的襯衫時,驚駭得手裏的麪包都要掉到水裏去了,上天寬恕我,這個人竟是真的只要一張船票,我的臉,因為羞愧的緣故,竟熱得發燙起來。”三毛,就是這樣,做事力求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是一個內問自省的人。這樣的尷尬我們在現實中或許都經歷過,大多數人都選擇漠然處之,以避開不必要的麻煩或是陷阱。現在社會是一個缺乏信任的時代,即便再善良的人也怕被愚弄。就因為現實中有太多的欺騙,一遍遍地被欺騙,就使善良失去了力量,讓信任隨風而逝。然而,三毛面對一樣的情況,跟大多數人一樣也在做着心理鬥爭。她就毫不掩飾,真實的記錄自己心理的情緒變化,當然最後善良終於還是戰勝了。她的善良的心多麼柔軟又多麼勇敢,即使被欺騙,也不能放棄內心對於絕望的迴應和撫慰。

三毛的作品一度連續幾次掀起過“三毛熱”,她的讀者遍佈全世界華人社羣。我想她的作品之所以暢銷,一方面原因是在作品中表現出了她對生命的熱愛,對真善美的追求以及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尤其善於把奇特而富有異國情調的流浪生活,用娓娓長談的方式來打動讀者。“以我的手寫我的口,以我的口,表達我的心聲”的寫法,使人感到格外親切,自然,能收到雅俗共賞的效果。另一方面她在構思故事時,沒有過多追求故事情節的“戲劇性”,而着力描繪生活的“本色”,不造作,不故弄玄虛,只是把真情實景形象地再現於讀者面前,引領讀者進入她的本真生活,也就滿足了讀者的好奇心。

三毛的流浪生活一直是我非常羨慕的,她生活得那麼自由,那麼瀟灑,就源於她對人生對生活的豁然情懷。她精通多國語言,訪遍半個地球,去的不是燦爛美麗的國度,而是那些荒無人煙的不毛之地,她的心中裝下了如此廣闊的一片天空。就像《五月花》中她引用《聖經》上説,“你看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天父尚且看顧他們,

你們做人的,為什麼總憂慮明天呢?一天的憂慮一天擔就夠了。”這就是三毛的豁達,性格里有豪放亦有柔情。讀三毛《温柔的夜》,我的心被柔軟地震撼了,沉浸在深深的像被蜜侵透了的夜裏。原來樸素,純真,善良的情感是可以跨越時空而來,輕輕地散佈在空氣中,呼吸它,依然可以給人深深的,深深的感動。

第二篇:讀書筆記讀《温柔的夜》有得

讀《温柔的夜》有得

寒假漫漫,心有所歸,在這美好而又温馨的季節,萬家團圓,舉國歡慶,共同分享這傳統的新春佳節。也就是在這歡樂而又祥和的季節我有幸接觸了三毛,可以進一步瞭解她的人生和豐富的經歷,因為我讀了《温柔的夜》。

三毛的一生充滿了悲劇,從早年自戀到國中休學再到三段失敗的戀情,三毛經歷了人生的種種,不説大起大落,只是充滿着傳奇色彩。縱觀她的一生,經歷的挫折實在太多:小時性格怪異被逼休學,大學學習文化,初戀失敗,結婚前夜喪夫,與苛西結婚,成名撒哈拉, 再喪夫,然後失憶,幾度自殺未遂… 她給我們展示了不一樣的人生,同時也告訴我們許許多多的道理。《温柔的夜》是她對生活的回顧,對自身的解脱,也是一種對幸福的嚮往。

這本書裏,三毛給我們透露出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從小時候到成人,展示出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兒時的淘氣,對故鄉的懷念,對快樂的嚮往,旅途的艱辛,生活的苦難,對朋友的不捨,對別人的不滿…在她的文章中都有所體現,確實她給我們展示的是她的經歷,但卻是我們生活中所遇到的,似乎有所共鳴,給讀者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她的文章細膩而又不缺文采,充實而又富有激情。

《温柔的夜》講述的是三毛和荷西生活在沙漠的故事和兒時的一些故事。書中帶給我最深印象的,莫過於三毛的善

良和荷西的忠厚。最讓我佩服的是他們對待生活的態度——淡定而又堅強。以及他們夫妻之間的忠貞和相濡以沫的美好感情。

文章中的一個個小故事,或許是三毛的真實經歷,或許是三毛的心理想象。但不管怎樣,每一篇作品都透着三毛對人的看法,對人生的啟迪和概括,並且是那麼恰如其分。每讀一篇,我的心情都會靜謐起來,儘管情節也有曲折趺宕,但三毛語言那麼平實,讀起來就在欣賞一首舒緩的瑜伽曲。當我細細品讀,就彷彿來空氣清新的森林之中,有一條小路,緩緩地延向樹林深處。走着走着,眼前突然閃出一個大花園,頓時讓人豁然開朗,心境明亮。沉浸在這樣的情景當中,總是有所期待,想象着三毛對這件事又會有什麼樣的智慧應對。

吸引我讀下去的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化身真實中的三毛,去遊覽、去經歷五彩斑斕的生活路程,去感悟、去體驗豐富多彩的酸甜心路。也許是自己的生活平淡實在,一直很崇拜那些飛來飛去的人,當然也喜歡讀他們關於在路上的書籍作品。三毛就是這樣一個作家。一箇中國女孩,年紀輕輕就留美遊歐,後來還讓人吃驚地嫁給一個大鬍子的西班牙人。可結婚五年,荷西就意外去世,這使三毛的心靈受到嚴重創傷。有句話説,“每個不幸的東西,都讓我心靈顫動。”我喜歡三毛的作品,卻不是因為憐惜,而是因為崇拜。

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篇《親不親,故鄉人》,這篇文章分了很多片斷,每個片段都是一個小故事,而每個都與故鄉的中國人有關,或許它也寄託着三毛對故鄉一種深深的思念,然而卻是一種不滿的方式批評國人在國外種種惡劣的行徑。讀完這篇文章,給我的震撼力不小,感觸更深,為什麼這麼多人會説中國人素質低下,我覺得我們也應該好好反省。因為某些時候我們的行為舉止不單單會影響我們個人的形象,更會涉及到國家形象,這一點應該引起讀者的共鳴。三毛勇敢的地提了出來,為的是能喚醒更多的人付諸實際,改掉不良的惡習。

讀三毛的書,給我善良的態度,對待身邊每個平凡的人物,給我啟迪,堅強的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困難。給我以夢想,永遠存着一顆年輕的,浪漫的心,去相信生活的真、善、美,去追逐自己的夢想。

就如三毛所説,到了一定的時候,書,可以不必看了,因為它已經深深根植在你心中。我想,三毛對我也是如此。 我喜歡三毛,喜歡《温柔的夜》。

班級;06111002學號:1120141558 姓名:張劍青

第三篇:讀三毛《温柔的夜》有感

讀三毛《温柔的夜》有感

很喜歡三毛,從來不知道為何三毛那麼不可替代,至少在我心中是佔有一席之位的作家。第一次讀三毛的書,是她的《撒哈拉的故事》,用了好長時間,小説本身很有意思,使人忍不住想要細細品味其中的奧妙——生活的美好。我以為可以為自己的這種拖延再次尋找相同的藉口,可是有什麼用?一切看起來都是無關緊要的。我只是想試着去更多的瞭解三毛這個人和她的生活經歷。

當初選擇看這本書的原因是它的名字,温柔的夜,給人一種很温暖的感覺,不那麼沉重而別有一番韻味和意境,引人遐想。事實上也確實不錯,看完後印證了自己當初的認識,這本書並不傷懷,甚至給人很輕鬆的感覺,即使是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也因作者的態度而讓讀者覺得很有趣。

三毛記自己的一些生活瑣事,都是些温暖的小事情,讓人感覺她似乎在訴説自己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可又分明不可能。她寫自己出遊,去加納利羣島等一些地方旅行,暫居,與當地的人相遇,產生各種感情,或愛或恨。可是我並沒有在她的文字中發現恨,即使她所遇見的一些人實在使她和她的生活不安、困苦。甚至於這種人在她的生活中出現的還比較多,不過三毛本人對生活的熱愛與對温情的感懷超越了那些所謂的不順,將那些苦痛都縮小成為可以忽略不計的東西。眾所周知三毛的一生充滿着悲劇,經歷了人生的種種挫折,卻仍然憧憬幸福,處處傾聽心的聲音,我想這便是對生活的樂觀了。

至於愛情,她的描述也是那麼的平淡,甚至讓我覺得沒有多餘的新奇,可又分明那麼歡快。那些都是太細小的情節了,沒有縝密心思的人體會不到。可轉念一想,兩個人的愛情本來就沒有那麼多的洶湧的浪漫,小事才是愛情或生活的大部分組成。當然也是因了這些不足掛齒的小事,壞了不知道多少的愛情。而那些夢幻般的描述也許多少都帶有些愛情的浪漫主義情懷,儘管同樣會讓人感覺温暖、甜蜜,卻少了點真實和自我生活的切近感。這大約也是一個三毛不會被大眾遺忘的原因——她很明確地知道生活除了愛情還有太多,生活是細碎而繁雜的,但我們誰都不能放棄對生活的激情和熱愛。

其實最初看這本書時,覺得她的文字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更感到平淡無奇,沒有給我帶來什麼強烈的震撼。可是讀完了,細想想,這樣的平淡才讓人感覺真實,不虛幻,彷彿她就在寫我們自己的生活一般,因而更被她的文字所吸引。

文章中的一個個小故事,或許是三毛的真實經歷,或許是她的心裏想象。但不管怎樣,每一篇作品都透着三毛對人的看法,對人生的啟迪和概括,並且是那麼恰如其分。每讀一篇,我的心情都會靜謐起來,儘管情節也有曲折跌宕,但那平實的語言,讀起來就像在欣賞一首舒緩的鋼琴曲。而當我細細品讀,就彷彿在清新的樹林之中,有一條蜿蜒的小路,緩緩的深入樹林深處,走着走着,眼前突然出現一個大花園,頓時讓人豁然開朗,心境明亮。沉浸在這樣的情境之中,總是有所期待,想象着三毛對於這件事情又會有怎樣的智慧應對。 三毛值得喜歡的地方太多了,灑脱的性格,沛然的生命感,訴説不盡的愛,對丈夫荷西的善良和忠誠,都令人欣賞。有學者言,三毛不過是個説故事的人,她的文字也只是對生命真實而詳盡的記錄,她只是在自己的人生邊上浮光掠影地寫下隨意的批註而已。而對於我,我喜歡三毛,喜歡温柔的夜。

第四篇:三毛《温柔的夜》賞析讀後感

温柔的夜,夜的温柔

這是第一次讀三毛作品,其實久仰其大名,一直想讀她作品,但沒什麼時間接觸,本想在圖書館借她的第一部作品《撒哈拉的故事》,沒想到已經一搶而光,於是借了《温柔的夜》。瞭解了一下,發現這部作品似乎是《撒哈拉的故事》的後續,裏面第一篇《寂地》就是寫在沙漠的夜晚,一起討論臉狺的傳説,非常精彩生動。後面幾篇雖然沒有看到沙漠的影子,但每篇故事依然三毛風範,灑脱而細膩。

原本以為三毛的作品是在寫她自己的親生經歷,她用第一人稱“我”來寫文章,寫生活,作品裏三毛的生活給我感覺很真實,她是如此灑脱,豐富而精彩,不禁為她的生命喝彩,後來通過《三毛之迷》更進一步瞭解了她,發現三毛是三毛,陳平是陳平,現實生活中的三毛是敏感,靈性,易衝動的人,作品中的三毛(通過《温柔的夜》感受到)是率真,精明,沉穩的人,但不論生活中還是作品的三毛我覺得都是個熱愛生活,重愛情友情的一個重情重義的女子。

通過讀《三毛之迷》從而更全面地瞭解到了一個有血有肉的三毛我覺得對讀作品很有用,更能客觀的去讀三毛的作品。

我讀了三毛的《温柔的夜》,整本書裏裝滿了三毛的行跡與流浪者的灑脱,她是屬於世界的,而世界終究屬於每個人,三毛沒走遍世界,但在她的世界裏走出了世界各角落一個個鮮活的人物與故事。喜歡三毛那顆浪跡天涯的心與勇氣,喜歡她對真我的執著,喜歡她那顆博愛的心,喜歡她細膩的柔情??

在《寂地》中,三毛繪聲繪色地描述了在沙漠中每個成員的個性與行為表現,以及通過談論臉狺一步步將故事推向高潮,也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人物的心理特徵,圍繞着他們的心理活動也把我吸進他們的談論中,尤其當三毛説了一句“臉狺貪心!”緊接着是“這時不知哪裏吹來的一陣怪風,眼看將盡的火堆突然斜斜往我轟一下燒過來。荷西一拖我,打了半個滾,瞪着火;它又回來了,背後毛毛的感覺涼颼颼地爬了個全身。”作者非常善於渲染出驚悚的氛圍,我當時以來臉狺真的會出來,屏着呼吸讀下去,直到天亮,鬆了一口氣,才發現一切只是幻想與傳説。但回味起來故事依舊精彩,閲讀中的窒息感隱隱作現。

如果不看《五月花》就不知道原來夫妻生活中瑣事可以那麼多,這是作品中佔篇幅最大的文章,以日記的形式很詳細生動地勾畫出短暫的一個月夫妻生活,竟不是以愛戀為主的温情畫面,而是完全的瑣事雜感,可依舊能讀出温暖,感受到他們夫妻情深。小説中三毛非常心疼荷西,因為他要日夜勞累工作,一下班回家就睡,而且拿不到薪水,三毛不滿荷西的老闆,為他打抱不平;而荷西為了這個家,為了做好一個丈夫,就覺得必須掙錢養家,再苦再累也要承擔。 三毛的刻畫人物手段非常到位,如在描寫杜魯夫人的時候“她,三十多歲,一件淡紫綴銀片的長禮服拖地,金色長耳環塞肩,腳蹬四寸鏤空白皮鞋,頭髮豎立,編成數十條細辮子,有若蛇發美人,一派非洲風味,雙目炯炯有神,含威不怒,臉上蕩着笑??”經過三毛這樣的形容,杜魯夫人的形象便栩栩如生地的展現在眼前。

其實在這部小説中的,我很欣賞三毛的性格及作風,不卑不坑,柔中帶剛,尤其在和漢斯的對陣中,三毛言辭毫不遜色,在飯桌上當荷西在被漢斯責罵的時候,三毛跳出來對着漢斯“‘你剛剛吃下去的菜,是女人做的,給我吐出來。’我止住了笑,也無賴起來,仰頭瞪着他,迎着那張醜惡的臉。‘你混蛋!’‘你婊子養在,呸!’我也氣瘋了,有生以來還沒人敢這麼兇過我,真怕你嗎?”看得我非常痛快!對待惡人就是要這麼直接地態度,不然對方會得寸進尺。後來漢斯也不敢得罪三毛,所以臨別的時候三毛對他説了一句“有一天,也許你還得求我,人生,是説不定的。”我微笑地伸出手來,他沒有料到我會這麼心平氣和地跟他告別,臉上一陣掩飾不住的赧然,快速地伸出手來。那時漢斯可能有點不知所措了吧,見過大場面的人也被微妙的語言而震懾。

接着是《瑪黛拉遊記》,這是一篇遊記,但我的感觸不是很深,也許寫的是我不熟悉的

地方,即使三毛把這個地方描寫的非常有味道,給我的印像也不深刻,但當寫到人情事件的時候我又注意閲讀了,印像深刻的一個片段就是在買天使雕塑的時候,本想買一個的,但老人硬要塞給她一整套,説這是傳統,不能單賣,三毛覺得這種東西不需要多,一個足矣,最後老人寧願不賣,扔下他們就走了,這個有趣的場面讓我覺得那裏的風俗人情特別可愛,三毛當時應該也很無奈吧。後來又是去吃烤肉,弄出了不少笑話,閲讀過程中似乎有點享受到那裏的獨特的異域風味。

《温柔的夜》是整本書的核心作品吧,因為是以這個題目作為本書的名字,總有它特別或者深刻的地方,確實,這篇文章讓我感動,結局雖然也在我的預料之中,但震撼心靈的是三毛細膩的温情及愛人之心的強烈情感。現在回想起來依舊能感受到穿水紅色襯衫的流浪者對三毛最後的幫助滿懷的感激之情,以及三毛最後的自責。因為她一開始以為流浪漢只是想騙取錢財,但又覺得他可憐,心裏非常矛盾,想要是沒有幫助一個急需需要幫助的人,自己的良心會不安。於是就在三毛登船之前迅速跑回去塞給了他五百塊。結果事實證明流浪漢確實只要兩百塊再把上自己身上所剩的錢買一張船票過海,三毛看到情況後內心又是自責,又是悔恨,覺得自己折磨了這個真正需要幫助的靈魂,而羞愧的臉紅。但她最後還是因為幫助了這個流浪漢而感受夜是温柔的,心是温暖的。

看到《石頭記》還以為是《紅樓夢》的改編,其實不然,這裏的石頭是三毛的靈魂,賦予了鮮活的生命。三毛為了撿石頭而差點喪失了生命,然後她依然執著地愛它們,但她也説“不合意的東西,是應該捨棄的,不必留戀它們,石頭也是一樣。畫到有一天,眼睛亮了,分辨出它們的優劣,就該把壞的丟掉,哪怕是一塊也不必留下來。”她選擇性的找到了屬於自己的11塊石頭,小心翼翼地收藏它們,然而這11塊石頭最終還是遭受了悲劇的命運,4塊被人拿走,7塊被清潔工當垃圾扔掉,這對三毛是相當大的打擊。“我就一直衝,一直衝,直到海邊,衝進礁石縫裏,撲在一塊大黑石頭上驚天動地地哭了起來。哭了很久很久,沒了氣力,這才轉過身,對着大海坐下來。”失去自己執愛的東西這是必然的心痛,因為這些石頭已經成為她靈魂的寄託,石頭的丟失使她迷失了自己,哭也哭不回來,就像小時候丟了最愛的洋娃娃,要傷心好幾天,就算重新買來一個也代替不了對前一個的感情。

三毛小説中的感覺每篇都很真實,就像《相逢何必曾相識》,人生中進進出出的人很多,有隻是過客的,有貴客的,也有貴客最後成為過客的。有一天三毛和荷西在逛夜市,因為情意竟和一個賣彩石項鍊的日本年輕攤主成了好朋友,熟悉之後三毛會經常送東西給他吃。不久,三毛他們搬家了,她生了一場大病,在這段時間裏,莫里遭遇各種不幸“幾個月前去了一次南部,回來就只剩了身上那件衣服,什麼貨啊,錢啊,護照啊全部被人偷光了,慘得飯都沒得吃。他一回來就去你們家找你,説是搬了,到處打聽荷西的公司,又沒有人知道在哪裏,莫里天天在他以前擺攤子的地方等你等你等你??我們看不過去,有時候分一點他一點麪包吃,他等你等了不知道多少天,你呢,就此沒有出現過。後來攤子散了,大家都走了,莫里更慘,沒有工作證,連給人洗碗都沒人要,那一陣他怎麼熬過來的真沒有人知道,睡都睡在小船上”鄰居把三毛所不知道的莫里遭遇説給了她聽,三毛的良心頓時不安,自責自己的任性和對朋友的漫不經心,在朋友最需要的幫助的時候卻不知去向。這不能怪她,天意弄人,許多事情不是自己意料中的。但是莫里在見到三毛後眼中的冷漠再度讓三毛難過,莫里在遭受了如此多的不幸卻依舊對生活充滿希望,他説會一點點做起來,他也沒有責怪三毛的不是,但心裏肯定有一層小小的距離。他是三毛的人生中的貴客也是過客,停留了但無緣,走了之後不知道幾時再能見。可能因為這種小小遺憾就會覺得對方特別美,那麼這也是一種幸福,相逢何必曾相識。

最後一篇《永遠的馬利亞》,見識到了世上竟會有如此卑鄙無恥的小人,也許這種人很多。馬利亞,這麼好聽的名字卻是一顆小婦女的心,這是在玷污聖母馬利亞麼?我不禁為三毛家有這樣的女傭而憤怒,這個馬利亞趁三毛不在家偷用她的化粧口,偷穿她的衣服,又到

處搬弄是非,説荷西帶女人回家。馬利亞自己家裏有錢,有車卻裝窮。三毛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辭掉了她,而她在“失業”期間看守一個美國老太太,可並沒有做好本職工作,並且鑽法律空隙賺錢,非常無恥。所以三毛在最後撿到一座聖母像上看到了一陣悲慟,同樣叫馬利亞,性質卻如此大相徑庭。其實人與人之間也差不多這樣,有些很好聽的名字,但是為人卻不是“字”如其人,人不可貌相,名字也不可貌相,三毛説出了我們大部分人的心聲。

第五篇:讀書筆記600字

篇一:讀書筆記600字

在人生這跌宕起伏的青藏高原上。只要有淚水就有喜悦;只要有汗水就有喜悦;只要有失敗就有喜悦;只要我們還成長着,我們就會有各種喜悦!

在過去的一年中,我們中國人在流淚。從2014年1月的南方風雪大災,5月份的汶川大地震,那是一段中國人不想自然災害屈服的歷史。在這歷史中我們流血,流汗,更多的是流淚!8月8日,北京奧運會順利召開,我們由心而發的喜悦,才緩緩蓋過一些不幸。當它還在延續。110米跨欄賽上,劉翔因傷退賽。在場的中國人無一不流淚。而劉翔用最寂靜的方式按人退場。雖然他失敗了,但中國人還是在奧運會上一舉成為金牌大國。我們在淚水中收穫喜悦,我們在淚水中不斷成長。

在那些不幸中,流汗更多的是搶救人員。是他們在第一時間到達災區。救人,救人,還是救人。有些官兵還不顧個人安危,就出了許多災民。使他們失望的人們,獲得重生。而在新生的背後他們付出了多少汗水!多少艱辛!在汗水的背後,是災民的喜悦。他們沒有白流汗,他們的汗水是值得的。他們有更多的汗水,鑄就了更多的喜悦!

雖然人生跌宕起伏,猶如青藏高原。但我們由青藏鐵路。在人生成長是必須的,在成長中喜悦也是必須。我們懂得了淚水,汗水,成功,我們更懂得了我們每走的每一步是成長的喜悦。成長是艱難的,但成長更多的是喜悦!

篇二:讀書筆記600字

我讀了一篇這樣的小故事:一名普通的司機在一次行車途中心臟病發作,在生命的最後一分鐘,他做了三件事:把車緩緩地停在路邊,並用最後一點力氣拉下了手動剎車閘;把車門打開,使乘客安全下車;熄滅發動機,確保了車和乘客的安全,做完了這三件事,他就趴在方向盤上停止了呼吸。

當我讀完這則短小的故事後,我的內心感到深深地震撼。在現在的社會中這樣的人還有多少,而像他這樣一名普通而平凡的公交司機,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做出的並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可願意這麼做的人還有幾個?這個平凡到最底層卻又偉大到極致的人令我永遠記住了他,因為是他用生命告訴了我:一個人對職業賦予的責任應怎樣承當,維持對職業的敬重、忠誠與盡心盡力,不可能完全靠興趣愛好,不可能完全靠金錢制度 ,但有一點必不可少,那就是責任感。由此我有想到,雖然我們現在只是一名學生,當是我們也應該培養對事情的責任感。只有這樣,將來的社會才會是一個充滿責任感的社會,將來的我們才會對每一件事、每一份職業有責任感。如果自己對社會放棄了責任也就意味着自身在這個社會放棄了更好的生存條件。

記得一位美國學者説過:儘管責任有時使人厭煩,但不履行責任,只是一個懦夫,一個不折不扣的廢物。我想所有人都不希望自己被別人看做是一個懦夫、廢物。因此,從現在起,我們就應該做個有責任感的人,讓責任感伴隨着我們一路成長……

篇三:讀書筆記600字

在這美麗的世間“愛”究竟是什麼?在這本書裏愛又是怎樣去體現的呢?它又帶給了我們什麼教育的結晶呢?當我第一次聽到這個書名時,這些問題便如潮水般向我湧來。帶着這些未知的疑問我走進了《愛的教育》去探求我想要的答案。

這是一本以日記形式撰寫的小説,書裏的每一個故事雖然比較短小,但是每一個個小故事都講述着那父母與孩子間美好的愛、那老師與學生的情感、那朋友之間的純真友誼……這一切的一切永遠都離不開一個字-----愛。

我把這本書捧在手上,在陽光温暖的陪伴下打開了這本書,一頁一頁的仔細閲讀起來。剛剛開始讀它的時候,沒有什麼感覺,書裏的每一個字每一個句子都是那麼的頻繁,才讀了幾篇我就有些厭倦了,也許因為它是名着我才肯繼續讀下去。誰知我越讀越着迷,越讀越感動,也許這就是“愛”的魔力吧,這一篇篇雖然語句普通,但是內涵深刻的故事,是讓我從心底説出的讚歎,讚歎故事中人與人之間那美好的“愛”,讚歎作者能寫出一本這樣棒的一本的書,真是讓我刻骨銘(請幫助宣傳好範文 網)心。

在這所有的故事中讓我記憶最深的是一個名叫“棲身”的故事。它講述的是小説的主人安利柯和他的姐姐無意中得知他們的爸爸媽媽最近沒錢了,我本以為他們只會用要父母一些錢,沒有想到他們竟然什麼都不要了,衣服,零花錢,文具,日用品……能不要的不要,能少要少要。這還不夠,他們儘量找出東西來換錢,給家長儘量減輕家庭負擔。讀到這,我心裏便很不是滋味,同樣是學生,同樣有着一顆愛父母的心,我為何就很少想過錢這個問題。現在的孩子家家都有錢,可是卻很少有想一想假設家裏沒錢了時怎麼辦,也許想也會想,可是也不會像他們一樣這樣的省吃儉用去得錢。我真佩服他們啊!這只是父母與孩子間美好的愛而已。還有很多故事是講述朋友與師生間的愛和人與人之間的愛的故事。讓我受益匪淺!

讀完這本書,我花費了很多時間,但是我卻一點也不後悔,因為它使我懂得了許多道理,愛就像花蜜,蜜蜂不能缺少它,正如我們不能缺少愛一樣。只要我們熱愛生活,關愛他人,世界就將因為愛而變得更美好!

篇四:讀書筆記600字

閒來無事,捧起一卷《三國演義》,閲讀之餘被描寫的已經很熟悉的情節再次吸引,決定重温那一段膾炙人口的風雲故事。數天之後感慨頗深,記錄下來,也算是收穫。

《三國演義》寫了三個國家的興衰史,從桃園三結義至三國歸晉共經歷了五大時期,便是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羣雄割據(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下面我最想談談自己對三國演義的一些認識和看法。

在《三國演義》中,我最欣賞的就是曹操了,雖然為了突出劉備的仁義,他被寫成奸詐之人,但是他的軍事才能仍然沒有抹殺。他在幾年的東征西戰中,佔領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連少數民族都臣服於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幹的,魏也是三國中最強盛的,他奠定了魏國的基礎,後來晉國才能統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對於人才的求賢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賞的地方,曹操為了選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據封建德行和門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標準,提出了“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於公元210、214和217年連續下了三道《求賢令》,反覆強調他在用人上“唯才是舉”的方針。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門和各級地方官吏在選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責備,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

最值得我欣賞,是他那豁達的胸襟和廣闊的胸懷。在赤壁的慘敗之後,曹操並未一籌莫展,而是笑着説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據”,並且三次大笑展現出他對待挫折的樂觀態度。曹操同時也是個很有文學情趣的人,喜歡作文賦詩,即使大戰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許多詩作都是樂府中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