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傳習錄》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68W

摘要:《傳習錄》讀後感共含5篇,由本站的會員投稿推薦,小編希望以下多篇範文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傳習錄》讀後感

第1篇:《傳習錄》讀後感

猜你正在找《傳習錄》讀後感的怎麼寫?那麼就給你這篇範文參考。

問:“看書不能明,如何?”

先生曰:“此只是在文義上穿求,故不明。如此,又不如為舊時學問。他到看得多,解得去。只是他為學雖極解得明曉,亦終身無得。須於心體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須反在自心上體當,即可通。蓋四書五經不過説這心體。這心體即所謂道,心體明即是道明,更無二。此是為學頭腦處。”——《傳習錄》

我也有這樣的問題,看書看不懂,看不明白怎麼辦?我還是單單的從字面的意思去理解,這就説到了儒家的另外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我們為什麼要看書?我個人把知識分成兩類,第一類是對的知識。像我們從小到大在課本上學到的知識、公式都屬於對的。但這些對的'知識對我們現實的人生並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它沒有幫助我們去解決任何的問題。第二類是有用的知識,也就是我們在現實生活當中能用得上的,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問題和處理人際關係的知識。看不懂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把它當成對的知識去看了,還是按照以前的方法,按照以前的套路,沒有和自己的生活去結合,就沒有印到自己的骨子裏,還停留在儲備上。

師父説過,和他學習主要學習的是新的思維方式,應該拋棄舊有的模式,創造一個新的系統。如果我們跟師父一邊學,一邊沿用舊的套路,還不如不學,耽誤師父時間,耽誤自己時間。

我們平時所説的“書讀百遍,其意自見”,指的也是用心讀,如果你不用心讀,就是讀一千遍也沒有用。所以不管是學習還是修行,都要先從修心開始。心在了,才有意識,有意識才能主動去解決這個問題。心不在焉,不僅僅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更是在浪費時間。沒有融會貫通的知識,即使是對的知識,對你來講也沒任何用。

第2篇:《傳習錄》讀後感

希望你能喜歡這篇《傳習錄》讀後感範文。

問:“孔門言志,由、求任政事,公西赤任禮樂,多少實用。及曾皙説來,卻似耍的事,聖人卻許他,是意何如?”

曰:“三子是有意必,有意必便偏着一邊,能此未必能彼。曾點這意思卻無意必,便是‘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無入而不自得矣’矣。三子所謂‘汝,器也’,曾點便有‘不器’意。然三子之才各卓然成章,非若世之空言無實者,故夫子亦皆許之。”——《傳習錄》

三種志向,三種人生態度。王陽明解讀的不是誰對誰錯,是前三個弟子在立志向的時候,有“意必固我”跟着,只有曾點在立志向的時候是沒有“意必固我”的。我以前在給自己立志向的時候都是想當然,認為自己肯定能達到。自己沒有評估自己的能力,還沒有像孔子那三個弟子一樣,雖然説還在跟孔子學習,但本身實際上已經具備這個能力了。

孔子認為他們可以達到那個境界,所以孔子沒有批評他們。曾點的境界就更高一點,沒有從自身的能力出發,而是從自身的心境出發。自己現在也沒有達到曾點的境界,還是想很多世俗的東西,都是跟物質利益有關。進入師門之後和很多人聊天,都會問到他們的願景是什麼,大家在談願景的時候,不知不覺也會犯“意必固我”的毛病。比方會有人説我一定要成為一個百萬富翁,也會有人説我必須要成為一個慈善家,而且越説越覺得自己的事是真的,這樣就跑偏了。

而且後來説三人是器,把自己框住了。人生沒有變化是因為自己懂的少,所以才要“博學”。知道自己的半斤八兩,缺哪補哪。知道自己的位置,要素其位而行。我一直都認為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盡人事,聽天命。做好自己,別有遺憾。

第3篇:《傳習錄》讀後感

下面由本站的作者為你提供《傳習錄》讀後感的寫法

問:“延平雲‘當理而無私心’。‘當理’與‘無私心’如何分別?”先生曰:“心即理也。‘無私心’即是‘當理’,未當理便是私心。若析心與理言之,恐亦未善。”

又問:“釋氏於世間一切情慾之私都不染着,似無私心,但外棄人倫,卻是未當理。”曰:“亦只是一統事,都只是成就他一個私己的心。”

——《傳習錄》

王陽明通過朱熹老師的一句話來闡釋他的“心即理”學説,“當理”就是天理顯現,要想天理顯現,就要去掉後天的習染。私心就是後天習染的體現,去掉了就是無私心。無私心當然就是天理。反過來講,如果你的天理沒有顯現,那是因為你的心受到了後天的矇蔽,心有私慾就是有私心。簡單的説當理等於無私心,它倆是一回事。要是把他倆分開説就是因果關係,這是朱熹的理論了,王陽明是不認同的。

有意思的是陸澄又問了佛家的無私心和當理的關係,他認為佛家的無私心是不當理,因為他拋棄了人倫,這個人必須得盡孝。在我們沒盡完孝的時候出家,這首先就是違反人倫的。作為一個人,父母把我們生下來養大,我們必須要盡孝。一個人可能沒有伴侶,可能沒有子女,但他一定有父母。看似把七情六慾拋去一邊,四大皆空,那父母之情呢?在父母健在的時候,你去追求佛教的無私心,這就是天理沒有顯現。你的心被你追求佛教的無私心矇蔽了,説白了,你為了你的慾望拋棄了人倫,因為私心所以不當理。這是從反面論證王陽明心即理的一個體現。

第4篇:《傳習錄》讀後感

給大家帶來《傳習錄》讀後感範文,供大家參考!

讀了王陽明先生的《傳習錄》之後,深感先生的文字意味深長,僅僅是讀過一遍的我是絕不敢説出完全領悟王陽明先生的思想這種話,但讀完《傳習錄》後,我確實有了一絲自己的感悟。王陽明先生的智慧跨越時光長河,確實值得人細細品味。

第一點,修心。王陽明先生認為修心即致良知。一切都在心中,只要心在省便是致良知。要做到不欺良知,相信良知,自覺良知。良知在人,永遠不會消失。不肯致良知的人,只是良知被物慾所矇蔽,並不是他沒有良知。格物是向外的功夫,格就是正,就是糾正那些不正確的,使歸於正道。在私慾萌芽之際將其扼殺,防患未然以期修得真心。

第二點,格物致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參透事物本質,掌握知識本源。需要斷案,就從斷案的事上學起,如此才是真的格物。例如判案時不能因對方無禮而惱怒,不能因言語婉轉而高興,不能因對方哀求而屈意寬容。唯恐心中有絲毫偏離而妄人是非,這就是格物致知。拋開事物去學就會不着邊際。

第三點,知行合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為行,知決定行。讀書的目的是知,而知的目的在於行,所以讀書必須用來指導行,從而知行合一,是謂“經世致用”。只讀書不思考,只會越來越糊塗,只思考不讀書就會變得自我。每個人都可以從身邊的事物中體會到良知,這個時代物慾橫流,當人們漫無目的庸庸碌碌地四處奔走時,不妨讀一下《傳習錄》,去探求一些生命真正的意義。

第5篇:《傳習錄》讀後感

這篇《傳習錄》讀後感範文很有代表性,送給你。

《傳習錄》讀後感

慰藉心靈

克己需要掃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則眾惡相引而來。

--《傳習錄》

我們常説,心靈,如同一間房;而眼睛,如同一扇窗。

試問自己,多久沒有“充電”了,即使“充電”,也是偶爾的一瞬間。夜晚,説好的,靜下心來,好好的看一本書;可電視劇一響,忍不住在客廳裏看電視。説好的不玩手機,又一次拿上自己的手機刷上了朋友圈。

這個社會,誘惑太多。常常在想,科技導致了我們精神文明的墮落,還是是一種屬於文明進步的標識。回想起孔子那個年代,一無所有的顏回,活的是那樣的灑脱。五柳先生,一碗酒,就可以呼朋喚友。做事論道。有些上班的前輩們常常在説五十年代的事情,那個時候物質生活還不如現在富裕,然而他們卻説,那時候的人,真好。

是社會改變了我們,還是我們改變了社會。現在的我,坐在書桌前。關閉於外界的一切渠道,安安靜靜的看着書。想起古人常説的“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讓心靈,進行一趟遠遊。

有時候,書是最好的遠遊方式。翻看一本書,像似雲遊九州,上可摘天攬月,下可五洋捉鼈。所以,我選擇在晚上,安安靜靜地泡上一杯茶,開啟一盞昏暗的燈,我要去泛黃的歷史中去遨遊。在這裏,我的心,得到了歸宿,找到了寧靜的港灣。 若您看到我在看書,麻煩您,別打擾我,因為那是我心靈停留的地方。

本站的小編希望你能喜歡以上5篇《傳習錄》讀後感範文,你還可以點擊這裏查找更多《傳習錄》讀後感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