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呂氏春秋讀後感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57W

呂氏春秋讀後感多篇

呂氏春秋讀後感 篇一

這一學期讀了不少書,感覺每一本書都藴藏無窮的奧妙。然而我最想談的是我花了近一個月讀完的《呂氏春秋》在我看來,它實在不失為一本好書。我更加認為它不僅是一本歷史書,不僅具有研究價值,它更是一本諫書。上諫君王,下諫臣子百姓,甚至於我認為這本書的作用於今世之人亦有可諫之處。

書裏面講了很多道理,大致可分為:珍惜生命,君子品行,為王之道以及如何作戰,這四個方面。當然這只是我自身總結概括的,可能不是那麼準確。不過這四個方面卻又可以伸出許多細節旁枝來。每一個方面都包含了諸子百家,各個學派對於其是如何看法,舉例為證一一敍述。我讀時覺得它是一部真正能使人心情平靜的書。

我想就珍惜生命和為王之道來説吧!珍惜生命,與現在所認為的不同。那時是説如何保養身體。保養身體不在於用美味佳餚,錦羅綢緞來使味蕾豐富;使外表華麗;使內心滿足。而是要順應自己的身體,給它所需要的。並非順應自己的慾望來使身體勞累。這和現在的人不同,現在的人所謂享福,無非是什麼也不幹,吃好喝好。非把自己得出富貴病不可。可是古人呢?書中説。君子並非佳餚,綢緞,而是知道這些不利於保養身體。自然也就稱不上愛惜生命了。因此許多人寧願食五穀。穿麻衣。

因而樸實無華的生活,才算是對生命的珍視。

為王之道又在於要順應百姓,順應四季,禮賢下士等。“順應四季”在我看來多具老子思想。呂不韋也看得很透徹嘛!很多帝王就是不順應四時變化,仗權勢而改天換地。“夏天要讓它下雪,冬天要而它豔陽高照”等類似做法,才會導致民不聊生,生靈塗炭的事發生。其餘兩項自不必多説。

在讀《呂氏春秋》時,我發現國中學過的幾篇文言文中,在《呂氏春秋》中也有涉及,不過也會有些東西是不受用的。並非全是精華,總之是一本不錯的書。

呂氏春秋讀後感 篇二

這篇鴻篇鉅著收錄了各家思想精髓,並且對經濟、文化、政治、軍事、道德等方面都做了深入的論述。可以説,這是一部先秦時期的百科全書,它還對農業、養生、音樂、教育等方面進行了探討。民本思想的《呂氏春秋》中較為突出的思想,呂不韋不僅涉及孔孟之道,還重點體現“民以食為天”的農業立國的根本思想,正是這種取長補短的思考方式,將思想全面而深入的結合在一起。這個治國之策無疑是具有先進性的。呂不韋的治國方式上繼承了老子的“無為而治”,“夫君也者?處虛素服而無智故能使眾智也。智反無能故能使眾能也。能執無為故能使眾為也。無智無能無為,此君之所執也”也正是他認為的“無為而無不為”的政治思想。對老子思想繼承的同時,又對思想進行了創新發展。對於諸家思想,呂不韋也不是全盤都接受的,對於法家思想,呂不韋是認同其法治的觀點,對法制的重要性進行了詳細的闡述,但是對於墨家思想,除了那些辯證的唯物主義觀點,對很多理論都是批判的,如對於《墨子》中的鬼神之説的唯心論予以駁斥。

總的來説,《呂氏春秋》取長補短,取精華,去糟粕,辯證的看待諸子百家的思想。這也是體現《呂氏春秋》的作者兼容幷蓄的能力,所以這部著作的超凡的口碑是實至名歸的。我們不管是做學問,還是做事,都應該像作者一樣,經過自己的思考,有選擇的借鑑前人的經驗,成就自己。

呂氏春秋讀後感 篇三

讀完了本書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它是我們古代智慧的結晶。這本書名為《呂氏春秋》,這本書的作者是呂不韋及他的三千門客主編的一部古代類百科全書似的傳世鉅著。

説道我的這本書,它還有一段來歷呢,他可是我10歲時收到的禮物呢!剛剛收到着本書時,我心潮澎湃,因為這書是集三千多人,採百家九流的智慧而寫成的書,這讓我一時間不敢讀。後來經爸爸的勸説,我才慢慢的拿起這本書開始細細地開始閲讀。

《呂氏春秋》的文筆綿密細膩,猶如小橋流水。它集為共分為十二紀、八覽、六論,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餘萬字。內容駁雜,有儒、道、墨、法、兵、農、縱橫等各家思想,所以《漢書·藝文志》等將其列入雜家。在內容上雖然雜,但在組織上並非沒有系統,編著上並非沒有理論,內容上也並非沒有體系。可謂集百家思想,成就一家之理。

此書中以文言文為主,在配上翻譯及事例,讓人一看就懂它的中心意義。

這本書中讓我感悟最深的就是紀——季冬紀——誠廉。

所謂的誠廉就是誠實和廉潔。這一章倡導人們要廉潔為人,千萬別貪小便宜,而導致嚴重的後果;還要誠實待人,免得別人不相信你,落個騙子的‘‘美稱’’。還用打比方,做比較,舉例子的手法説明了誠信很可貴,千萬不能丟失,一旦丟失的話,就很難補回來。

我讀這段話深有感悟,就像那一次,我因為説謊騙了了媽媽,導致媽媽很長時間,都不相信我了!這種感覺讓我不是滋味。不僅是我就那些官員而言,也應該深有感悟吧!你數一數全世界,那一個官員不是因為貪圖小利,而丟了那頂烏紗帽。這正是應了那古語:‘丟了西瓜撿芝麻,因小失大啊’,而且那芝麻還會連本帶利的被一陣清廉之風,法律之風,正義之風給吹走。就算沒有被吹走的話,也絕對不能長久。

呂氏春秋讀後感 篇四

《呂氏春秋》是戰國末年(公元前221年前後)秦國丞相呂不韋組織屬下門客們集體編纂的雜家着作,目的是為建立統一的封建中央集權制尋找理論根據,又名《呂覽》,在公元前239寫成,當時正是秦國統一六國前夜。

讀《呂氏春秋》這本書前查資料中對呂不韋這個人物很感興趣,很想了解他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能夠組織編撰出《呂氏春秋》這本流傳千古的書籍。當然資料中有些事民間傳聞,有些是史料記載,但對呂不韋還是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我認為呂不韋其實是個不折不扣的商人,做事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凡事不講情面只計較利益,為此可以不擇手段。如前期發現質於趙國的秦貴族子楚“奇貨可居”。於是決心進行政治投機,出謀出資支持這位“秦諸庶孽孫”取得王位繼承權。子楚即位,是為秦莊襄王,呂不韋任丞相,封為文信侯,食洛陽10萬户,其政治投資獲得回報。3年後,秦莊襄王去世,太子嬴政立為王,這就是後來的秦始皇。呂不韋為相國,號稱“仲父”。雖然史書上的記載只有短短几句話,但我感覺可以根據呂不韋的出身、性格等因素想象出他在取得這些“成績”的過程中的做法和所用的手段,不過儘管手段毒辣,但在當時呂不韋在秦國專權12年期間,對外採用了“遠交近攻”策略,對內則大力發展商業,大大增強了秦國國力,使秦國的貿易繁榮,並使秦國軍威大振,統一戰爭取得決定性勝利的時期。應當説,秦實現統一,在呂不韋專權時大勢已定。後來大一統的中央集權的秦王朝建立,呂不韋是當之無愧的奠基者之一。不過正是因為他的厲害,給自己埋下了禍患,他很清楚,新皇登基的時候就是他的死期,所以他也不得不反。當然他本人也有當皇帝的野心。

呂不韋相當皇帝的野心我覺得很多地方都能體現出來,比如他為相期間,門下食客三千人,家僕萬人,這麼大肆的招攬門客不是有異心麼!還有民間關於秦始皇血統的傳説,傳聞秦始皇是呂不韋的私生子,我覺得呂不韋就是想借此醜化秦始皇,還有就是提高他自己的地位,其心思昭然若揭。《呂氏春秋》的編撰我覺得也並非是呂不韋在同一前就為統一後的秦國着想,而是他要提升他在民間的影響力,為了他當皇帝取得民間思想文化上的支持,就是為了他專政取得一個合理的説法。如《呂氏春秋》主張興“義兵”,“義兵至,則鄰國之民,歸之着流水,誅國之民望之若父母,行地滋遠,得民滋眾,兵不接刃,而民服若化。”(《懷寵》),《呂氏春秋》認為,一味地反對戰爭是沒有意義,並且是不對的,正義的戰爭,即“攻無道而伐不義”的戰爭,不僅可以除暴安良,而且還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擁護。這實際是為秦國進行統一中國的戰爭辯護。還有關於天子的,如《謹聽》中“今周室既災,而天子已絕,亂莫大於無天子。”《執一》中“天下必有天子,所以一之也,天子必執一,所以摶之也。一則治,兩則亂。”就是為了給秦國天子一個合理的説法,從而達到統一天下的目的,這些還可以説是呂不韋為了秦國着想,但是《呂氏春秋》中虛靜無為的説法,卻説為君之道的也要無為而治。它説:“君也者,處虛素服而無事,故能使眾智也。智反無能,故能使眾能也。能執無為,故能使眾為也。無智,無能,無為,此君之所執也。”還有《呂氏春秋》中“無為而無不為”的主張,它説:“大聖無事而幹官盡能。”“善為君者,勞於論人而佚於治事。”《呂氏春秋》認為這種表面的“無為”,才能達到“事省而國治”的目的。這些卻是呂不韋他自己專政而找的堂而皇之的藉口!甚至可以説是架空皇帝的權利進一步講為了他登上皇位而做的“媒體宣傳”。

我給呂不韋的評價就是:為秦國統一大業做出了不可抹滅的貢獻,是英雄;專政12年甚至野心勃勃想為皇可謂梟雄;還有他的經商才能和遠大的目光都是令人欽佩的。《呂氏春秋》這部着作歷史評價眾説紛紜,而我看完後也對古人的智慧欽佩不已,感受和想法也很多,但是最大的感受和最想寫出來的就是對呂不韋的一些個人看法。寫這些並非是否定《呂氏春秋》,而是對它的組織編撰者寫出自己的看法。

呂氏春秋讀後感 篇五

中華民族有着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而自漢武帝以降,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把一個有着合理內核,同時也有不少腐朽因素的一家學説定於一尊,自此而後,中國的思想被強制歸於儒學,儒家學説中優秀因素得以發揚光大,但儒學中的腐朽方面也大行其道。

《呂氏春秋》是先秦時期重要的鉅著,公元前239年左右完成,當時正是秦國統一六國的前夕。又名《呂覽》。《呂氏春秋》是秦相呂不韋召集諸門客集體編纂的一部著作。全書分為三個部分:紀、覽、論。總括起來《呂氏春秋》全書共160篇,二十餘萬字,結構完整,自成體系。它的哲學思想、政治思想以及它所保留的科學文化方面的歷史資料,是我們民族的一份珍貴遺產。內容駁雜,有儒、道、墨、法、兵、農、縱橫、陰陽家等各家思想,在內容上雖然雜,但在組織上並非沒有系統,編著上並非沒有理論,內容上也並非沒有體系。書中尊崇道家,肯定老子順應客觀的思想,但捨棄了其中消極的成分。同時,融合儒、墨、法、兵眾家長處,形成了包括政治、經濟、哲學、道德、軍事各方面的理論體系。呂不韋的目的在於綜合百家之長,總結歷史經驗教訓,為以後的秦國統治提供長久的治國方略。《呂氏春秋》對先秦諸子的思想進行了總結性的批判。

關於儒家

《呂氏春秋》重視並吸收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務本》篇説:“主之本在於宗廟,宗廟之本在於民”;《順民》篇説:“夫以德得民心以立大功名者,上世多有之矣;失民心而立功名者,未之曾有也”;《貴公》篇説:“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人之天下世。”這些言論,

正如郭沫若所言,“具有一種鋼鐵的聲音”,尤其在君主專制的時代。《呂氏春秋》讚賞儒家修齊治平的賢人政治,它説/‘聖人行德乎己,而四荒鹹傷乎仁。”“為國之本在於為身,身為而家為,國為天下為。故曰:以身為家,以家為國,以國為天下。”當然,《呂氏春秋》的“重視”人民,仍是封建統治階級的“重視”。它雖然説“宗廟之本在民”,接下去卻説“民之治亂在有司”,人民始終是被統治者;至於《呂氏春秋》貫徹修齊治平的賢人政治,也是為了封建統治階級的長治久安。

關於法家

《呂氏春秋》肯定法家的重要性和變法的必要性,明確指出:“有金鼓,所以一耳;必同法令,所以一心也;智者不得巧,愚者不得拙,所以一眾也;勇者不得先,懼者不得後,所以一力也;故一則治,異則亂;一則安,異則危。”“故治國,無法則亂,守法而不變則悖,悖亂不可以持國。事易時移,變法宜矣。”這些觀點顯然與商、韓的思想有直接的聯繫。但是《呂氏春秋》對於法家“慘礉少恩”的一面,對於《韓非子》中的種種陰謀權術,是拒斥不取的。

關於道家

《呂氏春秋》大量吸收道家虛靜無為之説,並把它運用於為君之道的政治理念中。它説:“君也者,處虛素服而無事,故能使眾智也。智反無能,故能使眾能也。能執無為,故能使眾為也。無智,無能,無為,此君之所執也。”“善為君者無識,其次無事。有識則有不備矣,有事則有不恢矣。不備不恢,此官之所以疑,而邪之所從來

也。”“天子不處全,不處極,不處盈。全則必缺,極則必反,盈則必虧。”《呂氏春秋》認同先秦道家“無為而無不為”的主張,它説:“大聖無事而幹官盡能。”“善為君者,勞於論人而佚於治事。”《呂氏春秋》認為這種表面的“無為”,才能達到“事省而國治”的目的。相反,“人主好暴示能,好唱自奮;人臣以不爭持位,以聽從取容;是君代有司為有司也”,其結果必然是君臣職能倒臵,造成混亂和危殆。應該説,《呂氏春秋》中的這些見解,來自於老莊而又發展了老莊。

關於墨家

相對儒、道二家,《呂氏春秋》對墨家思想吸收較少。墨家的尊天、明鬼、非攻、非樂等主張,它基本據棄或予以駁斥。但對尚賢、兼愛之説,還是有所吸收的。《愛類》篇説:“賢人之不遠海內之路而時往來於王公之朝,非以要利也,以民為務故也。”“仁人之於民也,可以便之,無不行也。”《精通》篇強調:聖人“以愛利民為心”。《圜道》篇讚賞堯、舜“以賢者為後,不肯與其子孫”,也與墨子“官無常貴,民無終賤,有能則舉之,無能則下之”的尚賢主張相一致。《呂氏春秋》中有一篇《節葬》,吸收並改造了墨子“薄葬短喪”的思想,主張:人死雖不為鬼,亦無知覺,但出於活着的親人在感情上的需要,送死仍要有一定的儀節,然而“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國也;無有不亡之國,是無不揚之墓也”,故此厚葬是無益的。那麼社會上何以盛行厚葬之風呢?《節葬篇》説:“今世俗:大亂之主,愈侈其葬,則……生者以相矜尚也。侈靡者以為榮,儉節者以為陋……此非慈親孝子之心也。”這一見解比起墨子的節葬觀,更顯得理智和深刻。另外,《呂氏春秋》提出唯物主義的真理觀、名實觀,注重類比推理的正確運用,批駁詭辯的名辯思想,顯然也是吸收、繼承了《墨經》中的優秀思想。

由此看來《呂氏春秋》在現如今的教育過程中十分的重要的,堪為國學中的經典。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讀書的意義在於投身於實踐,淨化心靈,豐富情感。讓自己更智慧的,更加博學!

呂氏春秋讀後感 篇六

在假期中,我選購了一本古代傳世名著《呂氏春秋》,讀後頗為感慨!《呂氏春秋》,成書於戰國末年,是秦國丞相呂不韋主編的一部古代類百科全書似的傳世鉅著,有八覽、六論、十二紀,共二十多萬言。呂不韋自己認為其中包括了天地萬物古往今來的事理,所以號稱《呂氏春秋》又稱《呂覽》。關於此書還有一段佳話:為使此書精益求精呂不韋請人把全書謄抄整齊,懸掛在咸陽的城門,聲稱如果有誰能改動一字,即賞給千金。消息傳開後,人們蜂擁前去,包括諸侯各國的遊士賓客在內,卻沒有一個人能對書上文字加以改動。

《呂氏春秋》的十二紀是全書的大旨所在,是全書的重要部分,分為《春紀》、《夏紀》、《秋紀》、《冬紀》。每紀都是5篇,共60篇。《春紀》主要討論養生之道,《夏紀》論述教學道理及音樂理論,《秋紀》主要討論軍事問題,《冬紀》主要討論人的品質問題。

中間包括了一些人們耳熟能詳的故事寓言,告訴人們:一是本領的獲得要靠自己,而不能靠先天的遺傳。二是處理事情要從實際出發,對象不同,處理的方法也要有所不同;《刻舟求劍》告訴人們情況發生了變化,解決問題的途徑應靈活有變;類似的還有《循表夜涉》告訴人們處理問題要從實際出發,情況發生了變化,人們的觀念也應該隨着變化,解決問題的方法也要靈活多變。最著名的就要數《去私》了,它告訴我們只有去心中之私才能正確地舉薦人才;從被舉薦的對象實際考慮,做到人盡其才,這樣才能做到大公無私。看完全書,覺得《呂氏春秋》最大的特點就是把不同的思想應當統一起來思想統一後,才能“齊萬不同,愚智工拙,皆盡力竭能,如出一穴。”

統一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批判吸收的過程。所以,《呂氏春秋》對各家思想都進行了改造、發展與摒棄。難怪司馬遷稱它為“備天地萬物古今之事”呢!直至今天看來它在理論上和史料上都有很高的參考價值,有着唯物主義因素,富有教育意義,很值得我們去閲讀一番。

呂氏春秋讀後感 篇七

《呂氏春秋》這本書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本先秦著作,那麼這本書到底有多大分量呢?書中又有怎樣的智慧呢?這些古人的智慧能不能為我們今天所用?我們今天的人又該怎樣去運用書中的智慧?帶着這些疑問,讓我們帶着本有的好奇心和執着的求知慾開始對這本先秦時期的偉大著作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吧!但願大家都能夠各取所需,各得所欲。

首先跟大家分享的是《呂氏春秋》當中的養生之學。《呂氏春秋》保存了很多古代衞生醫學方面的知識,這是我們今天的學者所共知的。但是知道歸知道,能不能用到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能不能夠做到使我們延年益壽,身心康泰,這些才是最重要的。跟大多數人一樣,起先我也想當然地認為《呂氏春秋》的內容應該沒什麼了不起,充其量是講一些古代帝王的治世之學和如何修德之類的陳辭舊説,但當我真正看到了其中的內容之後,才知道事實絕非如此。《呂氏春秋》所記載的一些古人的養生之道,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真歎服啊!有些時候,有些事情,古人所説的話和古人所做的事,真的是讓人覺得了不起!甚至可以説是不可思議。今天我就要把《呂氏春秋》所教給我們後人的一些養生之道,加上一些我個人的理解奉獻給大家,希望所有的讀者都能夠受益。

今天的人們喜歡居住在高大的房屋,在常人看來,這是十分合理的居住條件。但是《呂氏春秋》裏面有一句話我們不能不重視,書中認為“室大則多陰,台高則多陽;多陰則蹷,多陽則痿”。大概意思是説房屋過大則陰氣就會過盛,因此容易得一種手足逆冷的病症;台過高,陽氣就會過盛,因此容易得一種肢體萎弱無力的病症。這是古人認為居住條件和所處環境對我們身體所產生的影響。我們也可以理解為這是一種古人的風水觀念,絕不等同於迷信。生活在今天的人們可以穿上各種美麗的服飾,既好看又保暖,因此,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天我們也不用擔心被凍着。但是《呂氏春秋》上告訴我們,衣服如果穿的過厚過暖脈理就會閉結,從而導致氣不通暢,可見着裝需要厚薄合理,即便是在天涼的時候,穿着過厚的服飾也是不適宜的,但是大家也不能理解為凍得瑟瑟發抖就好,這就是在告訴我們,凡事都要有一個度。再比如吃飯,每當我們得享豐盛的美餐,總是希望能夠吃個飽,吃個夠。但是《呂氏春秋》上面告訴我們,胃過滿胸腹就會悶脹,胸腹悶脹氣就不會通暢。在氣不通暢的狀態下,還想求得健康長生,那是辦不到的。書中還告訴我們,凡吹食不要滋味過濃,不要吃厚味,不要飲烈酒,這些是導致疾病的開端。飲食能有節制,身體自然少災少病。吃飯的時候要精神和諧,儀容端正,用精氣將養,如此,周身就舒適愉快,都受到了精氣的滋養。並且書中強調飲食一定要小口下嚥,坐要端正,不要扭曲歪斜。從書中瞭解這些之後,覺得古人真如我們的父母一般,對後世子孫諄諄告誡,愛護之極。這是古人的一套養生理論,重點就在一個度字,是科學的,不是迷信的。

《呂氏春秋》所記載的養生之道,上面只是略説了一二,很平常,但是很實用。如果大家真能聽而行之,相信一定會獲益非淺,多多少少有助於身心之健康。

呂氏春秋讀後感 篇八

《呂氏春秋》又稱《呂覽》,是雜家學説的代表作,相傳是秦相國呂不韋召集門下賓客編纂而成,含八覽、六論、十二紀,共一百六十篇。該書兼收幷蓄,細大不捐,採諸家之長,初步形成了包括政治、經濟、哲學、道德、軍事等各方面的理論體系,同時保存了醫學、音樂、天文曆法及農業等方面的寶貴資料。當然《呂氏春秋》還有很多介紹這裏就不再詳細的闡述了,我今天就我所讀的其中一部分的感觸來説一説。

《呂氏春秋·論人》主道約,君守近。太上反諸己,其次求諸人。其索之彌遠者,其推之彌疏;其求之彌強者,其實之彌遠。意思是説為君之道要簡約無為,君王的操守在自身,首要的是返回到對自己的要求,然後才要求別人。他對別人的所求越深遠,別人就越疏遠他;他對人的要求越強烈,他失去的就越多。修養自身首先應回到自身,修己身,而不強求別人,是作為君子的首要條件,推己及人,世上的君子會越來越多。同樣的道理,放到飛速發展的今天,也非常有用,在開放的現代環境中,我們講究求同存異,也同樣要求我們作為新生代中堅力量,要修養自身操守,對自己有要求,有原則,對他人要少要求,少索取,要寬容他人。凡事少推卸責任,要有敢於擔當的責任感,做人要有嚴於律己的毅力,亦要有容人之量。

呂氏春秋讀後感 篇九

儘管是集體編寫,但還是完美體現了呂不韋的政治理想和認知水平。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有組織按計劃編寫的文集,應天時,察人情,觀地利,結合呂不韋及其門客豐富的從政經驗和為官心得,博採諸子百家成一家之言,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國家治理學説和處世哲學。

推崇《呂氏春秋》的認為它集各家所長自成一派又青出於藍。而反對的則認為不過是雜貨鋪,不足以成一家之言。

呂不韋是具有“立君建國”和以理一統天下的理想的偉大政治家;《呂氏春秋》也是以“理”為標準,兼容幷蓄,融合各家學派之長的不朽著作,是先秦百家爭鳴的完美收官之作。

老耽貴柔,孔子貴仁,墨翟貴廉,關尹貴清,子列子貴虛,陳駢貴齊,陽生貴己,孫臏貴勢,王廖貴先,兒良貴後。此十人者,皆天下之豪士也。有金鼓所以一耳;必同法令所以一心也;智者不得巧,愚者不得拙,所以一眾也;勇者不得先,懼者不得後,所以一力也。故一則治,異則亂;一則安,異則危。夫能齊萬不同,愚智工拙,皆盡力竭能,如出乎一穴者,其唯聖人矣乎!無術之智,不教之能,而恃強速貫習,不足以成也。

石之堅、丹之赤,本乎天然,“所受於天也,非擇取而為之也”,並不是石和赤本身之選擇。而人則不同,“豪士之自好者”,就看個人的志向和氣節了。

韓非指出,君主不要顯示自己的慾望,若君主顯示出慾望,臣下將千方百計滿足君主的慾望以獻媚;君主不要暴露心意,若君主暴露心意,臣下將顯示其異能以投其所好。所以君主能隱蔽好惡之情,臣下就能現出本質。君主要避免臣下伺察君主的慾望和好惡,投君主所好,設誘餌以釣君主。這樣,君主才能根據臣下的秉性委任不同的官職。

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堅與赤,性之有也。性也者,所受於天也,非擇取而為之也。

要物為人用,不能人為物役。江南憤青陳宇曾開北京吉普與開路虎的朋友去西藏,陳宇十幾萬的車怎麼舒服怎麼開,返程時在半路跟一個小賣店老闆談妥等老闆方便出藏時幫他開到成都,陳宇自己則乘機乘火車輕鬆走了。而他開路虎的朋友因為車只能加高標號油,而一路能加這種油的地方很少,再加上心疼豪車,因而一路上幾乎因為伺候車子而生出大量煩惱。

李嘉誠戴300美元的西鐵城表也是類似原因。儘管李也有百達翡麗等豪表,但戴那些表時要經常注意防磕防撞防湯水腐蝕,反而讓人被物給束縛住了。而戴西鐵城在磕碰下水洗澡時完全沒有心理負擔,不用費心考慮表的要求,這才是物為人用。

物也者,所以養性也,非所以性養也。今世之人,惑者多以性養物,則不知輕重也。不知輕重,則重者為輕,輕者為重矣。若此,則每動無不敗。

事從心出,心隨欲來,如果不從心欲的細微處觀察事物,往往會被事物的表象所欺騙。縱橫古今中外,詳細考察事情的成敗得失。先知先覺,是因為在紛繁蕪雜的信息中抓住了最關鍵的徵兆表象,其實這並不是神奇也不是僥倖,而是體察出了事物必然的邏輯。

事隨心,心隨欲。欲無度者,其心無度;心無度者,則其所為不可知矣。人之心隱匿難見,淵深難測,故聖人於事志焉。聖人之所以過人以先知,先知必審徵表,無徵表而欲先知,堯、舜與眾人同等。徵雖易,表雖難,聖人則不可以飄矣,眾人則無道至焉。無道至則以為神,以為幸。非神非幸,其數不得不然。郈成子、吳起近之矣。郈成子為魯聘於晉,過衞,右宰谷臣止而觴之,陳樂而不樂,酒酣而送之以璧,顧反,過而弗辭,其僕曰:“曏者右宰谷臣之觴吾子也甚歡,今侯渫過而弗辭?”郈成子曰:“夫止而觴我,與我歡也;陳樂而不樂,告我憂也,酒酣而送我以璧,寄之我也。若由是觀之,衞其有亂乎?”倍衞三十里,聞寧喜之難作,右宰谷臣死之。還車而臨,三舉而歸。至,使人迎其妻子,隔宅而異之,分祿而食之,其子長而反其璧。孔子聞之曰:“夫智可以微謀、仁可以託財者,其郈成子之謂乎!”郈成子之觀右宰谷臣也,深矣妙矣,不觀其事而觀其志,可謂能觀人笑。吳起治西河之外,王錯譖之於魏武侯,武侯使人召之。吳起至於岸門,止車而休,望西河,泣數行而下。其僕謂之曰:“竊觀公之志,視舍天下若舍屣。今去西門而泣,何也?”吳起雪泣而應之,曰:“子弗識也。君誠知我,而使我畢能,秦必可亡,而西河可以王。今君聽讒人之議,而不知我,西河之為秦也不久矣,魏國從此削矣。”吳起果去魏入荊,而西河畢入秦,魏日以削,秦日益大。此吳起之所以先見而泣也。古之善相馬者:寒風是相口齒,麻朝相頰,子女厲相目,衞忌相髭,許鄙相月尻,投伐褐相胸脅,管青相月賁月勿,陳悲相股腳,秦牙相前,贊君相後。凡此十人者,皆天下之良工也,其所以相者不同,見馬之一徵也,而知節之高卑,足之滑易,材之堅脆,能這長短。非獨相馬然也,人亦有徵,事與國皆有徵。聖人上知千歲,下知千歲,非意之也,蓋有自雲也。綠圖幡薄,從此生矣。

“不知而自以為知”,個人的困厄往往是弄不清自己能力的邊界在哪裏,國家的亂局一般是由執政者自以為比市場比百姓比企業家更高明而隨意指導決策的亂作為所致。

不知而自以為知,百禍之宗也。名不徙立,功不自成,國不虛存,必有賢者。賢者之道,牟而難知,妙而難見。故見賢者而不聳則不惕於心,不惕於心則知之不深。不深知賢者之所言,不祥莫大焉。

富、貴者和貧、賤者誰更有底線、更講信譽,是判斷時代、制度好壞的精準試紙。所謂“主賢世治則賢者在上,主不肖世亂則賢者在下。”

主賢世治則賢者在上,主不肖世亂則賢者在下。

人類有勇猛精進、好大喜功的本能衝動,但又往往高估自己的見識智慧,不知道不承認自己的愚昧無知。人世間的大悲劇,一般是自大無知導致的,或少量別有用心的人裹挾愚昧無知的決策者造成的,例如烏托邦、計劃生育、計劃經濟、大月進、火葬與殯改、住宅用地管制、難民移民問題等等。

知不知上矣。過者之患,不知而自以為知。物多類然而不然,故亡國僇民無已。夫草有莘有藟獨食之則殺人,合而食之則益壽;萬堇不殺。漆淖水淖,合兩淖則為蹇,濕之則為乾;金柔錫柔,合兩柔則為剛,燔之則為淖。或濕而乾,或燔而淖,類固不必,可推知也?小方,大方之類也;小馬,大馬之類也;小智,非大智之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