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文化苦旅讀後感個人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72W

文化苦旅讀後感個人心得體會多篇

文化苦旅讀後感個人心得體會1

昔日古國風貌早已零落成泥,崇樓華堂淪為草澤,這似乎已是個沒有歷史的時代。萬幸,有這樣一杆筆揮灑在一個民族的精神疆域中,摒棄固化的時間與地點,只是讓我們被千年不變的信仰所化,走進千古河山,身不由己。

風雨千年

中國的文化歷來與自然生死相依,景與物不再是徒有其表的空殼,而成為情感的載體,心頭的哀音。讀《陽關雪》,看陽關終成廢墟、終成荒原,裹挾着曾經胡笳與羌笛的豪壯和邊塞將士的遙遙歸夢,消失在朔風中;讀《杭州宣言》,驚覺這個高貴美麗的城市並非自然之力,而是一代代地方官員和百姓甘當生態維繫者而成就的燦爛成果。“沒有自然之美,什麼文化也不成氣候”;讀《莫高窟》,傳神到恢弘的壁畫讓人夢迴赫赫大唐,也看到唐宋之後無可挽救的氣象破滅。到近代,大量壁畫和經書被以及低廉的價格賣出,甚至於被外國人偷竊,被剝離氣韻的空牆,留下的只有愴然血淚……櫛風沐雨,中華文化就在世世代代維護與毀滅中艱難前進,根基不曾動搖。

英魂之祭

歷史,學到最後都是人文情懷。在書中,我體悟到不同文明的相生相剋和時代漩渦中個體的掙扎與超越。餘秋雨先生在書中提出:“文明的脆弱性就在這裏,一步之差就會全盤改易。”有這樣一羣人,他們心向文學藝術,但他們畢生成果推動的文化進步被讒夫輿論所指,瀕臨毀於一旦。他們並無怒罵,在苦難中表現出優美的高貴,撐過了這些“文化孽力”的毀謗。他們中有蘇軾、黃佐臨、謝晉和巴金,歷史總會站在君臨萬物的高度證明孰對孰錯,他們的生命因對文化的純熱愛鐫刻山河、鏤雕人心。他們傳奇的一生似乎足以令後人豔羨,然而箇中苦甘,也只有自己獨自體悟,默然承擔。今日為英魂一祭,且喜且悲:大智不羣,大善無幫,何懼孤步,何懼毀謗。

文化無疆

文明的碰撞產生的可能是進步的火花,也可能是戰火硝煙。有的是同種文明的內部衝突,例如中東亂局。這麼一片悠久榮耀的土地,被極端主義的衝突鬧得精疲力竭、遍地殘垣。衝突的任一方都有同痛切而鏗鏘的理由,這就使雙方淪落在極端中無法後退。於是,文明最集中的地帶變為仇恨最集中的地帶。另一部分是異種文明的戰爭。古有巴比倫、印度文明和阿拉伯文明的相互戰爭,今有美俄、歐盟和第三世界等多方角力。致命點是,拉長戰線必然會給人們帶來殘酷的適應,對是非善惡界限的麻木。最後,就會放棄思考,喪失尊嚴。這讓我們不得不接受現實,今天的絕大多數災難,已無國家和民族的界限,人類的整體文明才是應予以守護的大道。這種意識有賴於人類共通的文化意識,非某羣某族,而是各國各民。文化無疆,願各國的兼容並濟能夠帶來和平與發展的契機,這也正是中華千年秉承的宗旨。

文化界從不缺少話題,也不缺少名號。缺少的,往往是讓海內外眼睛一亮的文化尊嚴。而《文化苦旅》做到了。它無關哄抬,無關貶低,只有作者一顆不斷追尋的赤子之心,鍼砭時弊,或由衷讚美,或沉痛叩問。這是文化存在的極温暖方式。

餘秋雨先生曾説:“我在山河間找路,用短暫的生命貼一貼這顆星球的嶙峋一角。”

那麼我要説,他在動盪中沉思,用畢生的心血繪出磅礴的中華魂魄。

而我們要做的,就是為這千年魂魄,注入嶄新的時代血液。

文化苦旅讀後感個人心得體會2

時光流轉千年前,在風沙彌漫的戈壁中,有這樣一羣人,伴着駝鈴聲陣陣,手上的獵旗隨朔風飄揚。沙塵迷了眼,模糊了遠方的視線。一串串厚重的腳印,打開了漢朝通往西域的大門。領頭的那人,叫張騫。

時光流轉千年後,在了無人煙的大漠上,天空下飛鳥絕跡,有一人揹負行囊踏上這片土地。他閃爍着光芒的眼膜中,是那堅定的信仰。他不是冒險家,他是個文人,去尋覓曾消失不見的文明,亦是在探索古人的智慧。他,叫做餘秋雨。遼闊蒼穹中,唯他一人走在這充滿艱辛的路上;熠熠星河,唯他一人日復一日地走在那孤獨的文化路上。

我於是翻開了這本《文化苦旅》,在精神世界裏追尋着餘秋雨先生的足跡。

沙山月泉相映好

夕陽下的綿綿沙山是無與倫比的天下美景,光與影以最暢直的線條進行分割,金黃與黛赭都純淨得毫無斑駁,像一面用巨大的篩子篩過一般,熱浪翻湧起的風將沙山勾勒成優美的線條。他停下腳步,駐足於鳴沙山上,向遠處火得燦爛的夕陽致敬。轉身,他眼睛一亮,在這雄奇壯闊的鳴沙山後,竟又一輪明月般清澈的溪流,山上狂風肆掠,山下水平如鏡,他知道,這就是舉世聞名的月牙泉。巍巍鳴沙,娟娟月泉,就這樣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正如北方人的粗獷與江南人的靈秀組成了中國這個羣。

他曾説:“給浮囂以寧靜,給躁急以清冽,給高蹈以平實,人生才顯靈動,世界才顯精緻。”他走在路上,走過了沙山月泉相映好。

陽關歷史自歎惋

他繼續走在風沙席捲的沙漠中,只見一座高高的石碑矗立在沙丘上,周圍一派荒蕪,甚是頹廢不堪。他漸漸走近,只見石碑上模糊不清的刻痕印着兩個字“陽關”。曾記否,陽關古時是通商之地,關隘重鎮。如今城牆早已如過眼煙雲般不復存在,昔日的繁華景象如夢般閃現,那輝煌的歷史不會有人想起,只那孤傲的巨石獨自守望,幽咽的聲音對往來的人發出無盡的控訴。他忽然想起王維温厚的詩句:“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他自然又想起那盛極一時的唐人風範,那豪邁、灑脱、上進、大度……可那唐人風範還是抵不過歲月的磨折,終是消散不見。正如餘秋雨先生在書中這樣寫道:“陽關坍塌了,坍塌在一個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終成廢墟,終成荒原。身後,沙墳如潮在;身前,寒峯如浪。”他在陽關的歎息中,走向下一處文化。

莫高窟絕美壁畫

走進漆黑的石窟,那殘破的壁畫雖已不完美,但還是能夠看到古人的智慧與才能。他彷彿看到,幾千年前,人們在這修整壁畫,來自各地的商旅駝隊、僧人等一羣有一羣人來這裏駐足觀賞。金光透過窗户,折射到壁畫上,洋溢起神祕的金輝。莫高窟的壁畫記錄了中國的歷史,如一位老者,見證了朝代的興衰、歲月的輪迴、生命的存亡。它的顏色是厚重的,沉澱了幾千年的風沙,令世人仰慕。

莫高窟最終被譜寫成一首意藴深長的詩,一支悠遠迴旋的古曲,一個永不泯滅的神話。餘秋雨先生感受着莫高窟的情誼,繼續行走在文化之路上。

他走在路上,以他那熱血沸騰的意志、堅定不移的信念,走在文化解密、文化傳承的路上,他重新走過那消失的古文明,仰着頭,朝那充滿希冀的文化聖地走去。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餘秋雨先生走在文化之路上,亦是走在人生之路上,他肩負使命,就是去傳承古人的智慧與文明。

走在路上,我們亦不忘初心,踽踽前行,與信仰一路同行。

文化苦旅讀後感個人心得體會3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先生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類文學評獎中奪得首獎。全書的主調是憑藉山水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祕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歷史構成。餘秋雨先生依仗着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所寫下的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而且也為當代散文領域提供了嶄新的範例。

"報紙上説我寫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累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温秋肅,還是大喜悦大悲憤,最後總得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是餘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餘秋雨先生以他獨特的寫作魅力吸引着讀者,那是一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他也曾在本書中像許多知青學者樣深情感歎,但同樣的感歎,出現在不同的地方,韻味也相差甚遠。正如他所説的一樣“我也可以年輕”,他的人生是富有彈性的,他總是秉持着少年的激情,享受着老年的清閒度過他充實的中年時光,所以,餘秋雨先生無論何時都是個混合體。因此,他的文章,也永遠夾雜着不同感覺的口氣。如他對中國文化日益淪陷喪失的悲傷感慨,就飽含了年輕人對不滿的辱罵,中年人對世事的無奈和老年人滄桑的惋惜。

餘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心思細膩的筆觸,為這趟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寫本書!它不甘甜,因為裏頭有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苦苦的味道,為這本紀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寫了一道滋味。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在它們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而作者運其妙筆,以乾淨漂亮的散文,組合,使它們成了一篇篇讓炎黃子孫驚醒的文章。

走進書中的情境與思考,我們不禁嚴肅起來。像一羣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塊不甚熟悉的土地,逼使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宗於我們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實像,壁畫依然不言,我們靜靜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着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第一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鑰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卻任其流落在外人手裏,而中華子孫卻也將之棄而不顧,那一馬車,一馬車的文物輸往外國。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充滿意義的洞窟,為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它並非外表炫麗,而是它只是一種儀式,一種人性的,及它深層的藴藏。我們在這兒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國千年的標本,一樣美的標本,縱使它曾經殘缺,被人無情的,任意的轉換。

廣袤的神州大地,孕育出燦爛的華夏文化,有如一朵朵奇葩綻放着,包容和開放的海派文化,清新婉約的江南文化,濃郁思鄉情結的華人文化……我無法用語言表達作者對中國文化的深刻解讀,我只能用心去細細體味。

文化苦旅讀後感個人心得體會4

我站在古人一定站過的那些方位上,用與先輩差不多的黑眼珠打量着很少會有變化的自然景觀,靜聽着與千百年前沒有絲毫差異的鳥語風聲。

心説,當站在堆積的中華文化前,山嶽的高度,不免覺得過於厚重,而中國文化的真實步履都落在這山重水複、莽莽蒼蒼的大地上,或化作奔瀉的河流流淌着。大地默默無言,江水生生不息,卻終是將文化內涵封存久遠。於是,走慣了遠路的三毛唱到:遠方有多遠?請你告訴我!沒有人能告訴他,他便悄悄的出發了,用一杆馱着沉重的心的筆,帶我們在大半個中國的美麗中跳躍。

我們似乎看到這樣一幅畫面:文弱多情的餘秋雨,在斷垣殘牆或莽莽蒼蒼的人文山水前,一會兒靜靜沉思,一會兒喃喃自語,欲步卻又停留他驚歎、震憾,他婉惜、歎息。如同古人之説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一般在遊歷中洗去了少年英氣,懂得了沉穩厚重的中庸之道。然而沒落的唱着古老歌謠的孤座黃昏的美麗定然會使他心旌神搖、羨慕不已。於是他便欣然往甘肅敦煌出發了,轉向大西南四川的柳候祠、都江堰,再到東南的吳越春秋,最後寫至境外南洋的疊疊從冢。

苦的不是歷史遺留下的璀璨文化,苦的是研究文化的文人。《道士塔》與《莫高窟》中,餘秋雨不時的歎息,讀敦煌,不是死了幾千年的標本,而是活了幾千的跳動的生命。然而在這朝聖者眾多的聖地,卻偏偏出了個王道士。從此,它蒙了辱,中華民族蒙了辱,但細細一想,送與沒有赤腸的官僚當做奢華的玩物,倒不如賣給外國學者。雖説洋唐僧骨子裏是赤裸裸的文化剝削,但不也是它們才使莫高窟文化大放異彩嗎?餘秋雨狠心的説過:比之被官員大量糟踐,寧肯存放在倫敦博物館中!然而還是不能舒心的。中國文化何其多,卻偏偏忽視了這座文化寶庫,這讓人如何悲哀!直到《柳侯祠》前往到《寂寞天柱山》,才敢安心的撫摸那水靈水秀的風光,就在這裏和歷史擁抱,與柳宗元,與謝靈運,與杜甫,與范仲淹,與李白緊緊地,生怕這一處處風光如同海市蜃樓般從眼前湮滅。

他是沿着長江往下走的,起點是都江堰。因為他認為,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它的規模從表面上看不及長城宏大,卻註定要穩穩當當地造福千年。如果説長城佔據了遼闊的空間,那麼,它卻實實在在的佔據了邈遠的時間,它至今還在為無數民眾輸送清流。當然,我們已經跟隨他拜見了那遙遠的看不見面影的李冰。

接着他路過了蘇州,抵達了靈動江南。確是洗掉了黃沙漫漫帶來的歷史傷痕,以柔麗的小橋流水為背景,把清新婉約的江南文化和世態人情表現得形神俱佳。當然不會少了半夢中的西湖,西湖的盛大,歸攏來説,在於它是極複雜的中國文化人格的集合體。所以不會少了白堤與蘇堤的風采,不過還有蘇小小的風采,她一直用美熨帖着生命。

再順流下一路就到了上海,那氣息就愈發現代化了。不過卻免不了顯示出了人性的不足,一再的對上海人讚揚,又不停的對其惡劣的心裏品性進行批駁,然而上海人卻是不以為然的,習慣般的自我安慰將劣根更加暴露無遺了。當然,這不是對他們的審判,而是文化根底的論析。

水路完了,在大海面前,餘秋雨安心的寫出了充滿文化感慨的回憶。再者,就是準備往下一站遠方而揚帆了。但是,那漂泊的旅途中對於文化的苦澀回味卻剛剛開始。

璀璨的文化,苦澀的旅行。然而剖析開卻是淺淺歎息後的美麗,還好,一切都還存留。

當然,越往遠走,越是生動

文化苦旅讀後感個人心得體會5

初見她,是在一位好友手中,對她的名字好奇不已:所謂“文化之旅”,為何會“苦”?抱着這樣的好奇心,翻開扉頁。這一翻,宛若跌入湖中,再也無法自拔。如今重讀,更有一番新意緩緩湧上心頭,久久不能平復。

殘陽如血,漆白色葫蘆狀的道士塔在夕陽的照耀下投映出暗淡的深色;駝鈴搖曳,流麗絢爛的莫高窟壁畫於風沙的嗚咽中天衣飛揚,滿壁風動;柳芽初發,白髮蒼蒼的蘇州在一片吳儂軟語中煥發新生的活力;暴雨如注,書藏古今的天一閣於風雨的洗禮下更現清秀素雅;宣紙墨硯,我以我筆祭軒轅。

北國風光

殘陽如血,漆白色葫蘆狀的道士塔在夕陽的照耀下投映出暗淡的深色。

餘秋雨先生以理性的思考和詩性的語言寫著了這篇《道士塔》,以對民族文化深沉的熱愛傾訴一腔熱血,喚醒人們對文化掠奪的思考。

我不禁想起那烽火連天的中國近代史,暫不談割地賠款,也不歎民不聊生,只一把火,燒盡了整個圓明園。呵,八國聯軍燒得只是圓明園嗎?不,他們燒得是明清兩代的文化瑰寶,是千百年的文化積澱,是整個中華民族的文化自尊。每每在照片上,在書本上,在電視上看到圓明園的斷壁殘垣,好想走上前去擁抱她,擁抱這流淚的圓明園,擁抱這泣血的中華文明。忽想起現代曾有人提議重建圓明園,也許此人本是好意,我卻不以為意。縱你有能工巧匠恢復百年前的亭台樓閣,縱你有琳琅滿目的奇珍異寶裝點,縱你有文人騷客為此題詞作賦,但,回不去了,文化的紅線一旦斷裂便很難再繫上。倒不如留下這滿目瘡痍,叫後世千千萬萬的子孫以此為戒——你若不發憤圖強,就連老祖宗留下的燦爛文化也無法保護。也難怪餘秋雨先生髮出這樣的質疑:“偌大的中國,竟存不下幾卷經文!”

但我相信,漫漫黃沙無法吹散文化的座標,滾滾車輪無法載運文化的厚重,卷卷經文也無法翻卷文化的。中華文化定如黃河長江般奔湧向前,生生不息。

文化苦旅讀後感個人心得體會6

自從餘秋雨先生走遍世界山河,以新奇的視角寫下《文化苦旅》這本書後,引起了全國人民出門旅行的浪潮,可是卻沒有出現第二本《文化苦旅》。

我開始思考餘秋雨先生看世界的態度與角度。餘秋雨創作的歷史並不是抽象的歷史,他試着與歷史對話,與歷史共鳴,在自身與歷史的交談中形成了他獨特的文風、獨特的情懷。正如東晉陶淵明一般,他想着離開案頭,換上一身遠行的裝束去旅行,他並不同一般人一樣為了輕鬆、為了獵奇、為了開闊眼界而出行,而是為了“尋找一所橫亙千年的人格學校”。

正是因為這種意圖,使他與世界文化更近,使他的“苦旅”倒不像苦旅,而是一場人文、自然、歷史的盛宴。

縱觀全書,並沒有多少優美的詞句,華麗的辭藻,其間多的是睿智的語言,是一篇篇通俗的故事。餘秋雨先生也並未對山水名勝作具體的描寫,只是筆鋒一轉,便描繪出了一幅幅濃郁而又深沉的人文圖景,緊跟着便進入了直抒式的詠歎,繼而以縱橫四海的氣勢揮灑着對中國古文化歷史的種種遐想與議論。它解讀了歷史的蒼涼與大漠黃河文化的興衰,以一種全新姿態去評價、思考人生與未來。

作者是以一個文化人的姿態,站到了時代的角度上,淋漓盡致地表現着自己的觀點。身為一個普通人,我們是否能用這種不一樣的專屬於自己的、適合自己的角度去觀察、去審視這個世界呢?如果做到了,餘秋雨先生的文跡與足跡就不會再讓我們望塵莫及了吧?

或許餘秋雨先生也正是像我們一樣由一個普通人慢慢走來,帶着不一樣的眼光與角度,漸行漸遠,卻終究走出了他的“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讀後感個人心得體會7

第一次接觸餘秋雨的《文化苦旅》是在語文讀本中。是那篇《東坡突圍》,那充滿着委婉的情愫又隱隱夾雜着些許力度的文字。充斥着一中莫名的力量,吸引着我使我在這委婉的文字前感受作者的無奈、悲憤、期盼和希望。我甚至能從那幾乎沒有什麼感歎號的.語氣和平淡的字裏行間聽到作者在呼喚。看到他因惋惜而握緊的雙拳。

而如今,我終於有幸坐在書桌前,用洗的發紅的手輕輕地揭開了它的面紗,開始了我的心靈版“文化苦旅”。

讀這本書的給我的感覺,就像是作為一個孩童。搬上一個小板凳在樹蔭下聽長輩講故事,一個個平淡而深邃卻又不失趣味的故事,就這樣通過這位長輩的嘴,傳入了我的心中。講故事的過程中,講故事的人一直不急不慌語、重心長地講出講述着每個細節,語氣是那麼平淡,卻充滿了無限的魅力。講故事的人就這樣不動聲色地,把聽故事的人引進了一個又一個問題與思考中去,講故事的人也許並沒什麼情感,而我這個聽故事的人則在自己的思考中幻想中洶湧澎湃。

在這“平淡”的講述中,我又聽到了一些彷彿與那平淡不相符的節點,我一開始並不理解,可當我看到外國傳教士拉走了一車車敦煌,而王圓篆卻只握着手中的白銀而竊喜;當我看到被兩個士卒綁並謾罵着的落魄的東坡居士在河岸狼狽而行的時候;當我看到奄奄一息的巴金先生這位老人在生命最後的時刻還忍受着誹謗與謾罵的時候。我又聽見了無聲的怒吼和無言的反抗。此時我突然明白這文化苦旅中的“苦”字:一絲憂傷卻又不失希望,在疲於面對種種困境時,卻讓你我又充滿了對文化乃至生活的希望。

我相信,他會伴着我走完我的“人生苦旅“。

文化苦旅讀後感個人心得體會8

每一次,讀《文化苦旅》,就好象身陷一場沙塵暴,在深沉的文字之間步履維艱,被千年沉澱的滄桑感壓得抬不起身子來。

從來都是很驕傲,驕傲於盛唐的豔麗,驕傲於祖先的智慧。從來都是很心疼,心疼中華大地的傷痕累累,心疼中華蒙受的恥辱。但是讀完這本書,我又開始心疼中華文化的步步艱辛。

沿着歷史碾過的痕跡,佇立於敦煌千年的風沙中,聽風聲裏無奈的歎息,身處陽關落雪處,望一眼故人褪色的青衫;包裹在天一閣中,觸摸範氏一族代代堅持的守護。這裏,有中華文化的積累像流水般溜走,有歷代工匠的夢銹刻的婀娜的身姿,有四面邊聲連角起的恢宏戰場,有君子其役,不知何期的憂愁哀傷,有李白對酒當歌的豪情,有與揚州八怪渲染筆墨的意想。

王道士慷慨地送出敦煌中祖先留下的瑰寶一箱又一箱,我們看着這些觸目精心的數字,讓心一陣又一陣地抽搐;莫高窟靜靜地藏在廣袤的沙漠中,外表只是一座小山包,可它卻把宗教和藝術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載歌載舞。廢墟在歷代的顛簸中坍塌,重建又坍塌又重建;陽關倒在中華民族的精神領域中,在朔風中越來越黯然。

也許一箇中學生對於這些歷史並不能理解得太深入,可是,作為一箇中國的孩子,真得好好看看我們的歷史,我們的文化。並不是書本上的之言片語就能撐起一個華夏的文明,我們在追求那些無所謂的明星時,是不是應該轉過身來,追捧已經消逝的宏大?在匆忙的腳步中,拾起一絲空閒,靜看細水流長,細數庭前花落。

我不是一個學者,也不是名家,我只是一名中學生,深深地愛着我們的民族,我們的文化。讓這艱難的中華文化,走進我們的心吧,只需輕輕地蹲下身,摸一摸文化的土地,便能感受到沉澱的滄桑。

文化苦旅讀後感個人心得體會9

初識《文化苦旅》,還是在七年級背誦表上字裏行間的詩意中品會到這本書的魅力,自此,一直未停下追尋的腳步。

終於,有幸讀完它。追尋餘秋雨筆下的足跡,彷彿遊覽完全中國的山水人文。不過,我漸漸發覺,我讀的僅僅是引人入勝的山水人文嗎?不,我讀的是餘秋雨。他筆下的自己,他對民族歷史的解讀與回味,他筆下的種種情思和要傳達出來的見聞,無不吸引着我,使我夢魂牽縈,回味無窮。

他的筆墨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吸引力,使我對中華文化條條框框的固有思想一次又一次被打破。莫高窟“不是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活了一千年的生命”;蒼涼的沙漠不僅僅是望不到邊際,天地共色的不毛之地,而是“深得天地之韻律的歷史餘韻”;廬山不僅僅是高峻的山峯,更是“鴻儒雲集,智能飽和的聖地”;蘇州園林不但有小橋流水,還有“清晨的殘夢,歷史的浩歎”……

對這些隻言片語有了深深的共鳴感和認同感,自然就喜歡上了餘秋雨先生筆下的文字。正如我喜歡歷史,中國的那股濃厚的歷史文化氣息,薰陶着我們,我們為何不加以思考和探尋?在我看來,這本書裏的散文與厚重的歷史文化交織在一起,加上磅礴而行雲流水的文風,在立意上提高了層次的同時,也牽動了讀者的心靈。

不過縱觀全文,我內心深處的一個問題始終得不到解答——這是餘秋雨的《文化苦旅》,他到底苦在何處?是這條探尋文化的漫漫長路孤獨又艱辛,還是對如過往雲煙般歷史的消散的感慨?或許餘秋雨也有他的難言之隱,亦或是我年紀尚輕,不能完全讀懂這本書。不過我堅信,時間能改變一切,相信自己往後定會尋找到心底的那份答案。

感謝餘秋雨先生,文化道路上的旅行仍然漫長,我時刻追隨您的腳步。

文化苦旅讀後感個人心得體會10

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我感受最深,也是的,就是:“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

我想,每一箇中國人都會有這種感覺,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作者餘秋雨先生認為:“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要擺脱也擺脱不了。”我想,這個原因對每一箇中國人來説,同樣適合。

我們去某一個地方參觀旅遊,都總會不自覺地回想那裏的一切,主人是誰,修建的目的,發生過的歷史事件,何許人也曾經到過這裏等等。這樣,就在這一瞬間,把人、歷史、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生的滄桑感便籠罩在每一位參觀者的全身,歷史古蹟所藴藏着的精神與文化也就能嘩的一聲奔瀉而出,使每一位參觀者都好像親身經歷過一定的歷史事件,無端地感動,無端地喟歎。

譬如説,我們路過汨羅江,總會在百感交集之中擠出一聲來源久遠的喟歎。既羨慕沉睡江底的閒散,又恨楚國忠臣的輕生;既有感於物換星移的短促,又興幸楚臣的精神沒有隨流水而長逝;既歎惜滔滔江水的無情,又因身為炎黃子孫而驕傲……這眾多的感慨,全是因為楚臣遇到了汨羅。我們看到了汨羅,就想到了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愛國精神與浪漫詩篇。

又如,我們去參觀長城。長城,之所以能成為我國的象徵,就是因為它一直肩負起了保家衞國的責任。走在長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覺到無數英靈在抗擊匈奴時的勇猛,倒下前轉過頭給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亙古不變的黑色的眼睛。“不到長城非好漢”這一口號的提出,大概也是來自一個簡單的願望:把中華民族的精神歷代相存。而不懂得這一切,長城,中國的長城,只不過是一條長長的土堆兒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