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張培祥著作賣米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3.18W

張培祥著作賣米讀後感精品多篇

《賣米》讀後感 篇一

今日,媽媽找來一篇文章,名叫“賣米”,媽媽説這篇文章寫得很好,很感人,以往獲得文學一等獎。作者飛花是一名來自湖南株洲的北大女高才生,英年早逝,年僅24歲。

這篇文章主要講:一個農村的小姐姐,一家人都靠着種農作物換錢來過日子。有一次,她爸爸生病了,小姐姐只能和她媽媽把種出來的大米拿到集市上去賣。問的人很多,開始她媽媽想1.1元一斤賣出去,但商販只肯出到1.08元一斤,米很好,看上的人也多,價格卻始終是1.08元一斤,到後面人越來越少,她媽媽想着要不就1.08元一斤賣了算了,可商販這時候卻最多出到1.05元一斤,由於價格沒有談攏,她和媽媽雖然頂着烈日、餓着肚子守到天黑也沒有把大米賣出去。最終只能把150多斤重的大米再挑回家。回去的路上,小姐姐懂事的選擇重的那擔米,結果滑了一下,米撒在了地上,想到生病的爸爸,她撿起地上的米繼續回家。第二天一早,小姐姐和媽媽又去另一個地方賣米。

這篇文章寫得太真實了,看了這篇文章不禁讓我想起,以前媽媽給我講過外公外婆的故事——媽媽出生在農村,外公外婆有四個孩子,出了三個女大學生和一個高中生,在外公那個村、那個鄉都是有名的。在媽媽生活的地方,普遍重男輕女,女孩子基本國中畢業就會去廣東打工,然後早早結婚生子。外公外婆為了讓孩子多受點教育,他們種了十幾畝水稻、養了幾個水塘的魚、養了很多頭豬,還種了很多烤煙。每一天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很是辛苦。每年的秋天,外公都會挑起秋收後的大米擔到縣城去賣。從外公老家到縣城有二十多公里。天不亮,外公就得出發,走幾個小時的路,東西都捨不得吃一點。有時候行情好,能夠賣個好價錢,有時候只能便宜的賣出。

媽媽告訴我,她們的學生時代有做不完的農活,每一天放學後都要去田裏幫着做事。晚上經常沒有電,幾姊妹就圍着煤油燈看書、寫作業。之後姨媽、媽媽、小姨接二連三的考上了大學,一個學期五千多的學費,但外公外婆不管多艱辛,都沒有讓她們輟學。每每媽媽説到外公外婆都是無限的敬意!

生活的苦僅有經歷過的人才懂得。因為之前的勞累,外公外婆的身體都不太好。前幾年外公還做了支架手術,外婆也是高血壓、高血脂,每年春季還會風濕關節炎,走路都很困難。所以媽媽毅然回到了郴州,期望能夠就近照顧他們。

不論是《賣米》的故事,還是外公外婆的故事,生活在被電子產品、遊樂設施包圍的我確實無法感同身受。難以想象,有些人只是簡單的生活,就已經花光了身上所有的力氣。“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對於一家人來説,每一粒米都應當珍惜,都來之不易,是生存下去的力氣。讀完後才明白,生活不易,憶苦思甜,我懂得了感恩和珍惜此刻的完美生活!淳樸、勤勞、勇敢、堅強的品格感染了我,也將激勵着我不斷成長,好好學習。

賣米讀後感 篇二

《賣米》這篇文章是一位清華大學學生的全國作文比賽的作品,這篇文章獲得了一等獎。可是在頒獎當天,作者沒有來,因為她已經得了白血病離開了我們。

“沒等母親説完,我就挑起那個80斤重的米擔子,顫顫悠悠的朝村外走去。”讀到這兒,雜誌已經被兩顆珍珠染的模糊了。

這篇文章講了作者與母親一齊去幾裏外的鎮上賣米,給父親買藥。米販子出1.8元一斤買下,母親不一樣意,陪着笑臉,和米販講價:“2元還差不多,,我家的米多好呀!你看,又白淨又細緻……”過了中午,米販子都回城了,母親的額頭上掛着幾顆豆大的汗珠。到了午時,還沒有人來買,母親急了,説要1.8元賣出去,可是在也沒人來買了。

真讓人辛酸,一個農民家庭,掙點錢多不容易啊!作者在這樣的環境下,刻苦學習,還要分擔家裏的困難,在這樣的條件下最終考上了著名學府——清華大學。而我們這些小太陽小皇帝連爸爸媽媽的錢也不珍惜,不好好學習。我們的父母對我們的要求又有什麼呢?好好學習,取得好成績。難道很難嗎?不,不是的,我們班也有許多同學會為父母着想,甚至幫忙做家務。那些信手拈來的豪言壯語難道只在紙上和口中才存在?

讓我們不要做行動的矮人,説話的巨人,行動起來,為父母做點事其實並不難。當你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別人的感受,你會很自豪很歡樂。可是做到的人又有多少呢?我陷入了沉思……可惜這位作者因為不只之症——白血病永遠離開了我們,離開這個完美的世界,我們會永遠記住這位幫母親賣米的清華大學學生。

賣米讀後感 篇三

父親給我推薦了北大才女張培祥寫的《賣米》,我讀後心裏久久不能平靜,感受特別深刻。

文中介紹了張培祥與母親一起擔着五六十斤的米走着崎嶇不平的山路去幾裏外的鎮上賣,這些米賣的錢要給父親買藥。

米販子説:"1.8元一斤"。母親陪着笑臉説:“一斤1.8元少,2元還差不多,我家的米多好呀!你看,又白淨又細緻"

中午了,米販子都回城了。母親的額頭上掛着幾顆豆大的汗珠。到了下午,還沒有人來買,母親着急説:"一斤1.8元賣出去也行呀。"可是再也沒人來買了。

傍晚米沒有賣出去,張培祥只得與母親把米原路擔回。為了給父親抓藥,第二天還要去走十幾裏遠山路的轉步去趕場……

我放下書本深深地沉思,在一些偏遠山區人們的生活還非常貧窮,他們只能依靠種地來養家餬口,付出多少辛勤的汗水。還要多攢些錢供自己的孩子讀書,是多麼的不容易呀!

同樣是學生的我,住在縣城裏,不愁吃,不愁穿,還有零用錢,可以買好多零食吃。父母卻還寵着我們,我至今變得只想吃零食,不想吃飯。而張培祥他們呢,連頓飽飯還吃不上。我給他們相比,我是多麼的幸福。

電視上經常播放,在一些地方,還有的人供不起自己的孩子讀書。

母親生養我們付出許多,卻從來沒有想要得到我們的回報。這是無私的母愛。所以我們沒有理由頂撞我們的母親。因為母愛可以勝過一切。

父親在外面天天辛苦上班,什麼活都去幹,顯得天不怕,地不怕,唯有我們生病了,出事了,他會害怕。父親是最愛我們的人。生怕我們受了一點一絲的委屈。父愛如山。

所以我要好好珍惜現在的美好時光。我要好好孝敬父母。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賣米讀後感 篇四

現在的我們,已無需再為我們的物質條件而擔憂,現在的時代也很少有了為三元錢而計較的人,但是現在很多學生早已沒有了以前僅僅節約的意識,但是揮霍着父母的錢財,攀比風浮誇風,在學生中尤為常見,或許在他們眼裏,不必説父母分擔,父母只是孩子的取款機,而且現在很多人遇到一點困難挫折,有一點艱苦的生活條件,不是逃避,就是怨天尤人,不願意吃苦,已成許多學生的選擇。

但是,在我們這個世界上,不管是現在還是過去,有許許多多數不清的人屢屢遭受打擊,身處困境卻依然樂觀開朗,生活於世,併為世界作出貢獻,一如“竹杖芒鞋輕勝馬”的蘇軾,卧薪嚐膽的勾踐,“扼住命運咽喉”的貝多芬。一切的成功人士,都未曾抱怨自己吃過苦,他們抑或在苦中尋樂,又或以苦為樂。

賣米讀後感 篇五

偶然,我讀到北大才女張培祥的文章《賣米》,看後競淚流滿面,好半天緩過神來,才感到心口被辛酸堵塞。面對生活,恍然大悟。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啊!幸福,來之不易須更懂珍惜!

《賣米》講述了一個簡單的故事:父親卧病,家中長女幫母親挑擔賣米,本來以為米好可以多賣點錢,誰想到賣米的鄉人極多,米販子們趁機集體壓價,不甘心被敲詐的母親一點米也沒有賣掉,更沒有錢給父親買藥,最後只好趕更遠的集市去低價賤賣。

人跟人最大的區別,就是有人在生活,有人只是活着。一斤米兩分錢的差價,150斤米也就三塊錢。現在的人,很難想象,誰,還會為了三塊錢較真?誰,還捨不得吃一根兩毛錢的葡萄冰冰棍?誰,還會掃起灑落地上的米去餵雞?答案是貧窮的農民,只因為撐起一家很苦,每一分錢都來之不易:父親在家等着米換錢買藥治病,姐弟倆上學要錢,當姐姐與母親出去賣米時,弟弟也才十一二歲的毛孩子,還不得不找着鋤頭去放水。

原來,有些人只是簡單的生活,就已經花光了身上所有力氣。

還記得那個拿命對抗14級颱風的貨車司機周榮嗎?20xx年8月23日,颱風天鴿登陸廣東。貨車司機周榮,試圖用自己的雙手,撐住快要翻的貨車,結果車倒人亡。因為,周榮靠貨車養家餬口,家是他的全部,貨車是他的命。他只是想保住全家人的命,卻賠上了自己的命。

那一刻,周榮拼命撐起的不是貨車,而是生活的重擔。

世界上,其實根本沒有感同身受這回事。針,刺不到身上,就不知道有多痛。幼時的我,曾經嘲笑奶奶,説她天熱捨不得開空調是小氣,説她買菜時還價一毛或二毛是丟面子,説她撿食掉落在桌上的米飯是不講衞生,甚至還鬧過問她當年沒飯吃為什麼不吃肉的笑話。其實,在衣食無憂的今天,我們更不應該忘卻生活的艱辛。

生活,就像一杯苦茶,不會苦一輩子,但會苦一陣子。我們唯一能夠做的,就是把握現在,珍惜擁有。不要為已經打翻的牛奶哭泣,也不要為即將落下的葉子擔憂。相信吧,快樂的日子終將會來臨!

人生不易,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賣米讀後感 篇六

看完《賣米》這篇推文,感觸頗深。

文章講的是一位來自農村的大學生在回鄉時和母親一起到場上賣米的經歷,由於價錢沒有談攏,她和母親沒有把米賣掉,只能把100多斤重的兩擔米再挑回家。這篇文章的作者是北大才女,但她已經在2003年因罹患白血病而去世,生前曾有翻譯和編寫作品出版,並有小説、散文發表,而這篇文章的描述場景皆是作者的親身經歷。

才女,英年早逝,講述農村苦難,這一切確實都容易觸發讀者淚點,併為之感動。但是,一篇舊文為什麼能夠在作者逝去15年後忽然走紅?原來,這篇文章的始發者是大型文學刊物《當代》公眾號,而《賣米》是這本刊物早在2004年第3期上發表的一篇短篇小説,《當代》公眾號將這篇舊作拿來作為對作者的紀念重新發表,這當然是這個公號的自由。但讀者如果忽視了它是一篇小説,將它拿來作為當下農民生活的寫照,就可能會出現問題。

既然是小説作品,讀者對它的閲讀評價就必須是以小説的標準來進行,況且是發表在曾經發表過《白鹿原》這樣的優秀小説的文學刊物《當代》之上,那麼它應該是具有一定的水準的。但是,整篇小説讀下來,卻並無讀小説應該有的感覺,故事平淡無奇,語言也無引人入勝之處,它充其量是一篇文從字順的學生習作。當然,對文學作品的。評價,歷來見仁見智,況且作者已逝,已經沒有辦法和我們申辯,倒是從《當代》公眾號轉載此文的另一個公眾號模糊了其小説身份,刻意強調其為作者親身經歷,讓人覺得不夠“厚道”。也許是公眾號主人太想通過此篇來感動讀者,但即使我們把它當成一個真實的故事來讀,似乎也感動不起來。

這篇文章説的“我”和母親到場上賣米之所以失敗,是因為母親與米販在一塊零五分一斤還是一塊一角一斤上沒有達成一致,米販已經同意以一塊零八分一斤收購,但母親不肯通融,錯失了交易良機,最後同意讓到一元零五分一斤,卻已賣不出去。在這個簡單的過程中,母親顯然缺乏市場交易的基本常識,而只是一味認死理,缺乏隨行就市的靈活性,最終自己的利益也沒有實現。

《賣米》一文如果有一點可取之處的話,更重要的是告訴我們,對市場交易的陌生,觀念陳舊,正在現實地影響着農民的與時俱進。文章通過父親(這個父親照例是毫無創意的重病在身,等待米賣掉之後買藥)之口指責這些米販子盤剝農民,聽着振振有詞,其實表現的不過是幾千年落後的重農抑商思維。但這種思維對農民的進步與發展有害無益,農民要擺脱貧困,必須從思想上摒棄這種落後觀念。

今天,我國正在大力推進扶貧事業,但是“授人以魚”容易,“授人以漁”難。扶貧離不開對貧困農民的物質幫助,但更重要的是要幫助農民擺脱舊觀念,學會市場交易,讓他們駛上社會發展的車道,而不是永遠停留在舊的車道里通過撫摸苦難來博取廉價的同情。

《賣米》讀後感 篇七

讀了《賣米》。這篇文章很平實,很淡然,有一種安和的力量。

作者飛花寫這篇文章的年紀,是多大不清楚,應對貧弱的現實,有無奈和悲痛,抱怨,或許是因為當時經歷賣米這件事情時,飛花那時候是中學生,十五六歲,仍然純潔,質樸。

然而,通常底層人民的嚴肅在於,在健康平安的前提下,費盡所有力氣,僅能維持生活。

一旦健康不保,或者遭遇意外的傷害、打擊,挫折,就真的很難,陷入雪霜的境界。

這真的是一種很脆弱的微平衡,就像站在一根線上的不倒翁,一點點風吹草動,它就要掉下去。

不幸的是飛花的家庭,她爸爸多病,媽媽的手有不便,弟弟年幼。

這在農村,真的是很難。農村的農業,在過去機械不發達的年代,田地裏的農活都是體力活,男主人病了,雖然女人也很能幹,但依然是很弱的。

所以貧病交加的家庭,是她的狀況。而農民又是底層。所以在賣米這種交易中,是沒有什麼話語權的,不僅僅是他們,就是其他的農民也是沒有的。可是她家的米好,所以收米的人願意在當時的價格上1塊5分加三分錢,他們呢,想按上場的價格,在加兩分錢,就死一塊一毛,結果沒有談妥。

在臨近收場的時候,收米人依然出1塊5分,她們想賣1塊8分錢,收米人説,開場時,都沒賣出去一塊8分,此刻收場了,誰收?還説了一句,做夢。

她們也生氣,於是就擔着米回家了。

她擔的是重一點的,途中米撒了,媽媽説了她一句,因為心疼米,沒有關心她的腳扭傷否,她難受了一下,之後很快調整過來,回家了。

到家後,她跟爸爸彙報了經過,爸爸,沒有怪媽媽,直説那些米販子黑心,只賺農民的錢,並説,在城裏一斤米賣一塊5毛呢。可是轉而,媽媽説,明天去轉步的場,賣米,爸爸説,少擔一點,一個人擔50斤左右就能夠了。但,那是十幾裏的山路啊。

她説,別因為價錢又賣不出去,媽媽説,不會了不會了,無論是1塊8分,還是1塊5分,都要賣掉的。

她很糾結,難過,想哭,可是不想當着父母的面哭,想被窩裏哭的。

可是頭一佔枕頭,就睡着了,她太累了,睡的又香又甜。

這件事就算完了。

也許是她仍然年輕,十五六歲,天真,淳樸,雖然現實幸苦,那時候不那麼敏感。她的父母,心態上,卻高於一般的農民,他們幾乎沒有什麼暴躁的情緒。不然,就是她在寫作時加工過了。她之後在身前最終一封信種寫到了,她是屬於心態比較好的,她説她她素來有些傻氣,對於太過抽象的概念,不大能理解。人是最能適應環境的動物之一,而她也是容易隨遇而安的一個人。她也有悲痛難過的時候,可是更注重眼前,那些抽象的飄渺的擔憂很少困擾到,反而是那些瑣碎的細節更令她關注。生活從來不會是完全的光明,也不會是完全的黑暗,即便是陰雲漫天的日子裏,也會記住往日的陽光,並憧憬明日的完美。

也就是説,她是一個不那麼深刻,不固執的,心態寬厚的人。她很進取,樂觀,陽光,因為從她現實的經歷看,她從中學開始,都幾乎在輟學的邊緣,是教師的惜才,她在重點高中讀了一年,之後因為經濟,轉到普通高中。

她還出去打工,因為家庭不能依靠。她的心態還行。如果這種性格能夠遺傳的話,她的父母也是很善良進取的人。雖然他們貧病加身。

她天分很高,心態也好,所以寫出來的文章,才很平實,很客觀,很實際。才能有一種很大的力量。吸引人,感動人。所謂力透紙背。那是當時事實的力量。是很有説服力的。

有一句話,説,很多人的努力遠遠沒有到拼天賦的地步,就在自我設限了,這是向上的限制。這大概是真的。現實中,更多維持微弱平衡的窮人呢,還沒有經歷過絕望,自我就先崩潰了。所以,窮人,想要逆襲,都要豁出去的,真的拼命的。不然的話,留在底層,依然費盡力氣,還談不上半點尊嚴,這種尊重,無論是對自我,還是對周圍人,她得不到,他就不會施捨出去。

所以,要説貧窮是原罪,倒也不誇張。有一個出身貧窮的作家説,窮人不配有夢想。她説這樣的話,也不是歧視窮人,而是她自我就死一個有夢想的窮人,她要改變,她已經改變,但也不是傳統意義上成功,而是她明白,窮人在追夢的路上,有多難,或者是,一生都未有可能實現。

苦難本身不值得歌頌,這些故事能被傳頌,是因為作者不是普通的窮人,她是一個天分很高的聰穎的農民子弟,大部分窮人的生活,不被認知。或者他們是如此的相像。

貧窮是一種罪,當你好不容易脱離它後,還會以它為恥。就算你不,你飛上天后的,成功的圈子,也會讓你以為。貧窮本身是落後,可是落後的'一種強大的力量是,它能扭曲人性。使人脆弱到不若一隻螞蟻。

所以,奮鬥、拼搏,是為了改變,是為了擺脱啊。當然事實有用,此刻窮人的底線大大提高,機械化,到此刻,農田,修路建房,都不需要拼體力。可是很多窮人,他們下作,他們的想法,思維慣性,依然停留在過去,那是對窮苦的深深的恐懼。那是一種揮之不去的,深深刻在心裏的伴隨一生的烙印。

飛花,沒有被打敗,她是一個貧弱中,高尚的人。可是她短暫的生命,難道不是命運的束縛。好像窮人多病,她説她諱疾忌醫。病本身很客觀,但窮,使得他們自身免疫系統低下。受到一點侵擾,便無能為力。她的大病,從從確診,到離世,也可是短短兩三個月。

我能從她的文章中得到的,我欽佩她的好心態,努力,她的爸爸媽媽。

這種心境是很無力的。也許能激發出一股力量。

總之,我們是都記住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