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俄狄浦斯王讀後感精彩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46W

俄狄浦斯王讀後感精彩多篇

俄狄浦斯王讀後感 篇一

如果真的註定是杯具,無論怎樣的意志也不會逆轉結局,這就是生活。如果允許發揮意志,卻註定般地走上了杯具的結局,這就是宿命。

古希臘杯具往往被人們稱為“命運杯具”。所謂“命運杯具”是指主人公的自由意志同命運對抗,其結局則是他無法逃脱命運的羅網而歸於毀滅。

自由意志與命運的衝突,向來被認為是古希臘杯具的主旋律,古希臘三大杯具家都涉及到了自由意志與命運衝突的主題。而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正是體現這種命運造成杯具的經典作品,劇中俄狄浦斯的杯具就緣於其無法逃脱的命運羅網。

俄狄浦斯王的神話是人類從殺父娶母引向禁忌這一禮貌進程的反映與折射,他為了種族而走向毀滅。刺瞎雙眼放逐是他自我的選取,也非他的選取,或者説命運由不得他選取。俄狄浦斯知與不知的杯具在表現命運不可抗拒性的同時,也表現了對命運不合理性的譴責。

俄狄浦斯聰明、誠實、正直、勇敢,他勇於向不合理的命運挑戰,與之抗爭。但是,命運卻註定這樣一個優秀人物成為罪人,他要承擔前人的罪過,受到厄運的懲罰,其實這一切都是命運的捉弄和俄狄浦斯自我的意志所造成的。

我們來看俄狄浦斯的命運:出生後三天,他就被鐵絲穿過腳踵然後棄於荒野,只是由於執行命令的牧人起了憐惜之心,把他送給科任託斯的牧人,才大難不死。他日後成為科任託斯國王玻呂玻斯的養子,成人後因從神諭中得知自我必將殺父娶母的命運,於是離開“父母”所在的科任託斯,向真正的故國忒拜城進發。

俄狄浦斯王讀後感 篇二

最近,爸爸給我買了一本青少版的《希臘神話》。聽爸爸説,《希臘神話》中的故事豐富美麗,寓意深刻,影響深遠,能使我們直接瞭解和認識西方文明源頭。我聽了以後,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故事的內容,於是捧起了這本書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

書中塑造了眾神之王宙斯、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月亮女神阿爾忒彌斯、太陽神阿波羅、戰神阿瑞斯等的人物形象,還講述了一些半神半人的英雄傳説,包括赫拉克勒斯的故事、俄狄浦斯的故事、阿爾克邁翁和項鍊以及特洛伊的系列故事,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數普羅米修斯的故事了。

天地創造之初,大海在漲潮,魚兒在水中嬉戲,小鳥在天上歌唱。天神之子普羅米休斯仿造天神的形象創造了人類,他教人類觀察星辰和季節,教他們説話和寫字。他訓練馬匹拉車,給病人尋來草藥,指導人類一切生活上的技能。但在一次獻祭的宴會上,普羅米修斯冒犯了眾神之王宙斯,使得人類得不到火。普羅米修斯沒有被宙斯嚇倒,當太陽車從天空經過時,他趁機偷取了火種帶到了人間。普羅米修斯因此再次得罪了宙斯,被宙斯困在高加索山上,多年後才被赫拉克勒斯解救出來。

讀了這個故事,我十分敬佩普羅米修斯的機智勇敢、不屈不撓、勇於獻身的精神。這種精神也鼓舞着我們現代人去戰勝各種各樣的困難,追求更加美好的現代生活《希臘神話》裏還有許多的'故事都充滿了無窮的魅力,它將伴隨着我們度過一個美好的童年時代。請同學們也來讀一讀這本書吧!

俄狄浦斯王讀後感400字 篇三

《俄狄浦斯王》書裏有評論説它是在探索人和命運關係的神話中最為驚心動魄的故事。讀完之後真的覺得很驚心動魄啊,不過是不是最我就不知道了。

俄狄浦斯為了逃避命運的魔爪,身為王子毅然離開王宮四處流浪,第一次自我放逐:他以解除天災,為民除害為己任,義無返顧的追查兇手,眾人企圖阻止他,他卻力排眾議,決不退縮。可惜卻在不知不覺中觸放了人類文明社會的禁忌,由一位賢明的君主變成了殺父娶母的罪人。每一次的逃避都使他更加接近命運的軌道,他努力避免着,卻無法改變命運。

冥冥之中操縱我們人類命運的到底是什麼,在古希臘,就是原始初民無法控制的自然和社會,它高踞於人和神之上,主宰一切,不可抗拒,難以捉摸。到底是什麼,我也不知道。或許人只能在定數和命運的這個空間之內去創造和建樹物質價值和精神價值吧。我們要以有限的生命對抗無限的困苦和磨難,這是生存的永恆的悲劇性。

或許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竭盡所能,努力奮鬥。你的命運是怎樣的?沒有人能知道。你的命運是誰主宰的?不知道,但你應該成為其中的一員……。.

把握命運,靠的是……。自己。

俄狄浦斯王讀後感 篇四

俄狄浦斯是古希臘悲劇《俄狄浦斯王》中的主人公。他是忒拜王的兒子,但忒拜王相信了一個預言——俄狄浦斯有一天會殺死父親而與母親結婚,於是命人殺死俄狄浦斯。然而,這個執行命令的人不忍下手,只是將俄狄浦斯丟棄在山上。後來,一個牧羊人發現了俄狄浦斯並將他送給鄰國的國王做兒子。

俄狄浦斯長大後,做了很多英雄事蹟,其中最著名的是解開了獅身人面獸斯芬克斯的謎語(謎面是“早晨用四隻腳走路,中午用兩隻腳走路,傍晚用三隻腳走路”,答案是“人”,因為人童年爬行用“四條腿”,成年走路用兩條腿,晚年要拄枴杖是“三條腿”),並因此得以娶伊俄卡斯忒女王為妻。後來,國家瘟疫流行,俄狄浦斯才知道,他多年前殺掉的一個老人是他父親,而與自己同牀共枕的是母親。聞知這一事實後,伊俄卡斯忒女王自殺,俄狄浦斯則戳瞎雙眼,流浪去了。

《俄狄浦斯王》被譽為古希臘三大悲劇之一,精神分析的鼻祖弗洛伊德認為,俄狄浦斯王的故事之所以如此打動人心,是因為喚起了很多人心中的戀母情結,他也因此將戀母情結稱為“俄狄浦斯情結”。相應,弗洛伊德又將女性的戀父情結稱為“伊萊克拉特情結”。不過,“伊萊克拉特情結”這個名詞沒有流行開來,現在一般用“俄狄浦斯情結”通指戀母情結和戀父情結。戀母情結既常見又複雜。弗洛伊德就有典型的戀母情結,他幼年時與母親關係非常親密而與父親關係疏遠,且尚未成年時父親就去世,這給他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因為,父親的去世喚起了他強烈的內疚感,他下意識中會認為,是他詛咒父親去世的。

俄狄浦斯王讀後感 篇五

“歌德認為:悲劇的關鍵在於有衝突而得不到解決,而悲劇人物可以由於任何關係的矛盾而發生衝突,只要這種矛盾有自然基礎,而且真正是悲劇性的。”i悲劇衝突儘管多種多樣,但仍可歸納為兩種:外部衝突和內部衝突。外部衝突主要包括人與自然的衝突,人與社會的衝突,內部衝突主要指人的精神內部各種心理力量之間的衝突。

一、人與自然的衝突自人類產生以來,人與自然的矛盾就成為一個永恆的矛盾。

恩格*本站 *斯曾告誡過:“但是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在古希臘悲劇中,“神”象徵着宇宙的意志,大自然的力量。在《俄狄浦斯王》中,一方面,俄狄浦斯十分敬畏神意。在放逐後,他曾想過尋思,以此一了百了,減輕自己和女兒的痛苦,但是他知道神意不許他這樣做,然後他遵循阿波羅的意思,開始在希臘全境內流浪,試圖找到復仇女神。另一方面,當俄狄浦斯聽到阿波羅預言他將殺害父親,娶生母為妻時,他毅然決然離開波呂波斯,他想靠自身的理性和意志反抗自然的力量。另外,書中所寫道的“他從她的外衣上摘下金鈎子,緊緊地抓住它們,高高舉起,深深地戳穿自己眼睛,直到眼窩裏血流如注,好讓他可以不再看見他所作過和他所遭受的一切。”面對殘酷的預言的實現,他承認了在不知情的狀況下犯的錯誤,但是他以自刺雙目來昭示他的反抗自然的力量。

二、肉體毀滅型的結局

悲劇的結局具有毀滅性,或者是肉體被毀滅,而精神未滅;或者是肉體未滅,但精神崩潰而痛苦不堪,性格被扭曲甚至異化等等。概括的説,悲劇的結局主要有肉體毀滅型、精神損傷型、和解團圓型三種情況。

俄狄浦斯一出生就註定被那個詛咒所籠罩,他奮力反抗,卻終究逃不脱命運的安排。但是也正是他用盡一生與強大的命運抗衡,忍受着各種痛苦、恥辱高傲地生活時顯現出來的那種尊嚴和價值深深地感染着人類。俄狄浦斯成為國王后,他的個體不只是個人的命運,而擔負着整個社會的命運。他一出場時就對請願的人們説道:“我知道你們大家很痛苦,但是,沒有一個人比我更加痛苦。因為你們每個人只為自己悲哀,不為旁人。而我的悲痛卻同時是為城邦,為我自己,也為你們。”“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後輕於鴻毛。”俄狄浦斯在拒絕了兩方面的親人給予他的誘惑的諾言,將他們委之於復仇的神的意旨後,生命也走到了盡頭,上天開始呼喊他。此時,他不允許任何人觸摸他的軀體,“昂然而強健地走在行列的前面,領頭向命運女神所指引的目的地走去”。這是何等的莊重、肅穆!讓讀者們對他的敬意頓時油然而生。

三、反抗與超越的意藴

悲劇的意藴主要從兩方面充分體現出來:一是指人的社會解放與自由發展,另一方面是指人的自我解放與自由全面的發展。

人因為有了各種的慾望,就會對社會現狀產生不滿,從而產生抗爭,與周圍環境、人物反正衝突,或者對現狀進行超越。這些都體現了悲劇精神。在《俄狄浦斯王》中,最終促使他走向死亡的是他自身的勇氣和堅毅。他可以選擇投靠他的兩個兒子,他可以選擇留在科洛諾斯安享晚年,但是他不。他希望忒拜城能為真正賢明的人掌管。他希望百姓能安居樂業。他追求真理。他不願妥協。在多個選項放在面前時,他自由地選擇了走向死亡,沒有一絲畏懼。

總的來説,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俄狄浦斯王》——“一部超的希臘悲劇的典範作品”,它向我們揭示了人類是有限的,而自然是無限的,人類無法用有限的視角看盡無限的宇宙。但是俄狄浦斯的可貴就在於他敢於接受無限的宇宙、無限的自然給予的挑戰。

俄狄浦斯王讀後感 篇六

然而從克瑞翁的視角來看,就不止是一個個人倫理(價值)的問題了。對克瑞翁來説他首先是國王(是城邦所有人的父親),然後才是海蒙的父親,才是安提歌尼的叔叔和未來的公公。在克瑞翁看來波呂涅克勒斯曾勾結外敵攻打城邦是不可饒恕的罪行,這給城邦帶來了巨大的威脅,使城邦有傾覆之虞。他作為國王就必須對這種對城邦造成巨大威脅的人給予嚴懲以儆效尤。所以他必須制定法律來維護城邦的完整。神法與人法的衝突在克瑞翁身上體現得更加突出。克瑞翁是以雙重身份出現在劇中的,一方面他是城邦的護衞者——國王,另一方面卻是一個父親,一個公公。在安提歌尼觸犯他的命令將要執行死刑時,他的手上一邊是城邦的永固,一邊卻是親人的幸福。在這兩者之間他同樣必須做出一個選擇,而這個選擇卻比安提歌尼的選擇要更為費人思量。選擇是艱難的,最終他選擇了大義滅親以維護城邦的永固。他忠實地履行了自己作為一個國王的使命,卻葬送了兒子的幸福。他所要維護的價值是世俗社會中最重要方面——城邦的利益。為了城邦他必須捨棄個人的小我,這也成就了克瑞翁的不凡,他是一個合格的君王。

克瑞翁堅持:國家的法律必須得到遵守,不管事情的大小,不管是對——還是錯。毫無疑問,統治者將是最賢明的君王,或為此他是最堅定的國民。在戰爭時期,他是一個可以依靠的人……沒有比不服從命令更危險的事情:城邦將毀於此,家園成為廢墟,軍隊潰不成軍,勝利成為泡影。而簡單的服從命令拯救成千上萬善良民眾的生命。因此,我堅持法律,永不背叛。在克瑞翁這裏,家庭與城邦的對立,神法與人法的對立顯得特別突出,這也是由克瑞翁雙重身份所決定的。雖然最終他選擇了堅持他的法律處死安提歌尼,但是這種衝突並沒有得到解決,他們之間的張力依然十分緊張,並通過安提歌尼的死亡、海蒙自殺的悲劇而顯得更加的永恆了。人們還沒有足夠的智慧來解決這個永恆的衝突。選擇的艱難依然頑強的存在着。

俄狄浦斯王讀後感 篇七

《俄狄浦斯王》是一部震撼人心的悲劇,雖然看完了很久我還是會隱約感到當初零散細微、小心翼翼的恐懼和憐憫,總是説有時無知也是一種幸福。

1983年羅念生先生所譯的《索福克勒斯比句二種》,到今日書頁已經微微發黃了,封面也是後來重新包上的,翻動的時候還有清脆的小聲響。

俄狄浦斯的這個故事最早是由國中的好朋友告訴我的。我還記得我們到了一個陌生的走廊上,昏黃吊燈隱約照着烏塵的牆,身後是鐵門,我們就坐在那梯階上,説着兩個小女孩見的《俄狄浦斯王》。在這之後的七年時光中,我從未忘記過這些述説中的細節,甚至隱約還能感到當初零散細微、小心翼翼的恐懼和憐憫。

亞里士多德在他的《詩學》裏曾把悲劇看作最優秀的文學形式,因為它能引起人的憐憫和恐懼,使人的感情得以渲泄,使人的精神得以昇華。

我並沒有辦法分辨這不作品到底是否對我起了精神昇華的作用。但“命運”這個詞卻從那晚開始深深地烙印在了心裏。我想象我自己會遭受什麼樣的命運,如果我是他,還有補救的機會麼,還來得及走上更好的路途麼?

可是,如我們所見,俄狄浦斯之所以會“弒父娶母”,犯下如此罪孽並非由於他的過錯,他的命運就是用來實現這一詛咒的。

對於十四歲的我來説,發現這場悲劇的痛苦雖然渾濁,也足夠膽顫心驚。有別於任何一個恐怖故事,俄狄浦斯這個王子並沒有衍生出一個童話故事來,沒有“幸福生活”的結局。這讓我第一次想着身上賦含的兩種力量,我發現這個祕密之日,心裏就特別空洞洞的,而我不敢告訴任何人,只有星星會守住我們之間的對話。這種巨大的惶惑,讓我第一次覺得我也漂泊了起來,我的生命沒有力量,我們的結局被預先設定,我的一切只是為了實現它。

相信許多人都會有過類似的不安。長大後覺得這可能是青春期特正常的自我懷疑的過程之一。我不敢説自己是否又堅持我自己生命會來源於我的力量了,而命運的不確立也從此就在心裏萌發了芽。

所以看過《俄狄浦斯在科羅諾斯》後就小激動了一把,在文學理論上已經知道這是繼俄刺瞎了自己的雙眼之後的故事。索福克勒斯就是克羅諾斯人,他在劇中歌者的部分大量頌揚了自己的家鄉與神的偉大。

小楓叔叔寫過一篇文章,叫《這女孩的眼睛為我看路》,頗為深邃,很還是很喜歡小楓叔叔寫的文字,乾淨。但他講的很多東西我還不能很好地理解下去,所以先不看了。故事説的就是俄和他的長女到了科後,直至生命終結,他的兩個兒子波呂涅克斯和厄忒哦克勒斯,因搶佔爭奪忒拜國王位而即將開展,他作為一個流浪的乞討者被科的過往忒修斯收留保護。他作為一個詛咒的終結者,也是另一個祈福的開端,他將兩個兒子最終將戰死作了預言,作為對忒修斯的回報,他所在的墳墓將永遠保護克羅諾斯。

在文中,域民對神的敬畏是不言自喻的,希臘時代的城邦制度也可以窺見一斑。但最讓我觸動的還是希臘的英雄希臘的神們是如此具有力量感,強烈的存在感,這是讓人生畏而崇敬的。相比中國古代小説中的很多男主人公,不是魯智深就是張生。至於其中對神所居留之地的描述,就是生動的西方油畫,這番生機勃勃的模樣不免讓“坐看雲起時”的我小小動心了一下。當然,中國的“留白”依舊是我的最愛了。

俄狄浦斯王讀後感 篇八

《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臘的悲劇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之一,這部戲劇不僅僅僅向我們展示了主人公俄狄浦斯與悲劇命運抗爭的一生,更有價值的是給我們留下了思考人生、思考活法的無限哲學空間。

從一出生便被太陽神諭示其終將?殺父娶母?,於是,儘管笑靨純真、天真可愛,小小的俄狄浦斯還是被作為父母親的國王和王后狠心地遺棄於荒野之外,甚至命令牧羊人要將其刺死,以避免未來的悲劇。但是,命運終究是命運,與芸芸眾生一樣,俄狄浦斯最後也沒能逃脱命運之魔掌,落得刺瞎自己的雙眼之後自我流放的結局。

有人説,命運是存在的,人一出生上天便給你安排好了一輩子。俄狄浦斯王何嘗不是呢?他的這輩子之中,有什麼是能夠讓他自我改變的呢?若是牧羊人狠心將他刺死,那麼也就沒有了之後的他;若是在迷茫的途中娶了那位女人成家,那麼也許就不會有之後的悲劇;若是當時沒有智慧地猜中斯芬克斯之謎,他就不會被理所當然地奉為王,不會娶得王后他的母親為妻,這一切的一切,都由不得他。

悲劇的命運是一對鋒利的魔爪,緊緊地追趕着俄狄浦斯,吞噬着他。應對被註定的命運,俄狄浦斯苦笑、不屑,他不願意相信,更不願意理解,他的內心深處比誰都痛。殺父娶母!這樣的神諭令他痛楚的同時,也充斥着深深的無奈和可笑。他覺得很可笑,自己怎會被註定如此糟糕的命運?他覺得心都被掏空了,世界都空了,他看不見周圍的一切,心裏只有絕望與孤寂。

但是,堅強的俄狄浦斯不甘這樣敗給所謂的命運,他開始反抗,發了瘋地反抗,即使明白不可能改變,卻還是自己給自己一絲期望去走未來的路。而越是反抗,悲劇的命運越是在鬥爭的路上一步步被應驗了。在當時神化的國度裏,一個自然狀態下的人,就算內心再強大,意志力再強,也終究打敗不了魔鬼般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