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李爾王讀後感(精彩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73W

李爾王讀後感(精彩多篇)

李爾王讀後感 篇一

李爾王因年事已高,決定把國土分給3個女兒,幻想着以此避免往後的紛爭。大女兒高納里爾和二女兒里根口蜜腹劍,贏得父王寵信,分到了國土,小女兒考狄利婭不願阿諛奉承,她誠摯而簡潔的表白得罪了李爾王,從而失去繼承權。前來求婚的法蘭西國王慧眼識人,娶考狄利婭為皇后。得到國土的兩個女兒很快露出冷酷的真面目,使李爾王連棲身之地也沒有,只好跑到荒郊野外去與野獸為伍。考狄利婭為救父親,率軍隊攻入英國,父女得以團圓。但戰事不利,考狄利婭被殺死,李爾王守着心愛的小女兒的屍體悲痛地死去。

李爾王這個人,我個人認為他是個有一點愚蠢的人,還有他的那兩個女兒是狠毒、不忠、不孝、不貞、無知的女人,看的我心裏久久不能平靜,我也十分的傷心。

其次的主角就是小女兒考狄利婭了。她在劇中可以説是完美和正義的化身。正是她在父親顛沛流離之時期兵討伐兩個不孝的姐姐,但是悲劇總是這樣,把美好的事情毀滅給人看,小女兒最終失敗自縊而死,老王也因此而悲痛去世。她的誠實可以説是對於虛榮心的一個警醒,一個警鐘,其實她是最愛父親的女兒,只是由於拙於表達而是父親誤會了她的意思。只是因為這樣,導致了最後的悲劇結果。

悲劇不同於喜劇,我認為可以使人想得更多,思考更多。關於人性,關於幸福,關於善惡,這部悲劇留下了這麼多問題供我們思考。

當他失去了王位、權勢,歷盡磨難,卻因而恢復了人性,他臨終的悲鳴不是為當初他迷戀的宣赫的聲勢、帝王的威嚴,而是為了當初被他驅逐出宮受到他詛咒的小女兒,但他卻不能從她的長眠中喚回她那顆洋溢着仁愛的熱心了,正因為這種種的遭遇他懂得了最寶貴的是不能用金錢、權勢收買的人間真情。

李爾王是先惡後善,先富後貧,先福後苦!

李爾王讀後感 篇二

《李爾王》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我就不説了。

李爾王這個人是喜歡聽好話的,很虛榮,就是由於他的大女兒和二女兒淨説他的好話,而小女兒則只是説自己很愛父親而被他驅逐,生活中這種人還是很常見的,我覺得這就是一種很嚴重的缺點,如果人家只説你的好話,沒人説你的壞話,你就永遠不知道自己的缺點,就永遠不能進步。李爾王就是,到最後兩個女兒爭風吃醋,全都雙雙身亡,他才明白小女兒對他多麼好,小女兒也並沒有怎麼記恨父親,而是寬容的原諒了他,但小女兒最後也死於戰敗,李爾王也因為過度難過而去世。

李爾王最後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可是已經來不及了,所以如果你是一個有着像李爾王一樣缺點的人,一定要改掉這個毛病。

李爾王讀後感 篇三

《李爾王》約寫於1605年,取材於英國民間一個古老的家喻户曉的傳説,是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故事講的是年老昏聵、剛愎自用、目光無識的李爾王把國土分給了虛偽的大女兒呂甘、二女兒貢納莉,卻把誠實率直善良不會取悦父王的小女兒科第麗霞驅逐到國外。科第麗霞被—迫離家出走,與愛她的法蘭西國王去了法國。李爾王自己僅保留國王的尊號和一百名侍從,準備輪流住在兩個女兒家中安享晚年。誰料兩個大女兒達到目的後卻原形畢露,把老父趕出家門,李爾王飽受顛沛流離之苦。小女兒得知李爾王的悽慘遭遇,起兵討伐兩個姐姐,不幸失敗,最後被俘含恨自刎,李爾王也在悲痛瘋癲中死去。當然,兩個壞女兒的下場也是可悲的。

李爾王這個糊塗虛偽的老國王,因為自己的虛榮之心,害了自己更害了那個善良天真的小女兒科第麗霞,在我們看來他遭到這樣的後果是活該、是自食其果,話又説回來,

人到老年遭受到如此的待遇應該説是他一生中最苦的果子了,更慘的是最善良的女兒又死在了自己的前頭。可是我們有沒有想過他是一個平常人,是和我們一樣的平常人,如果他在年輕的時候沒有聽別人的勸言和真話的時候又怎麼能夠在自己的王位上做到現在,又怎麼能夠把自己的國家治理得如此呢?可是,由於他平時身居高位,長期生活在一呼百諾的宮廷之中,周圍都是爭先恐後向他邀功獻媚之人,所有的人或事都圍繞着他轉動,以他的好惡為好惡,以他的是非為是非。年月深久,他就像一個上了癮的吸毒者,奉承和獻媚成了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每一刻都離不開歌—功—頌—德。

這個故事雖是在遙遠的古國,可是我們現實生活中也有太多太多這樣的例子。我們都喜歡甜言蜜語的人,喜歡誇讚之語,到最後不也正是它們害了我們嘛!這不正是對那些口蜜腹劍的陰謀家的譴責嗎?在現實生活中現象和本質,外表和內容往往都有很大的差別,我們不能因為現象和外表而失去理智成為下一個李爾王,“金光燦燦的並不全是黃金!”

而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善與惡,偽與真的觀念和標準,沒有誰生下來就可以判斷它們,現實生活是殘酷的,我們不可能像書中的故事那樣有好的結果,我們都是要經歷這些才能夠真正地辨別它們的好與壞的,我們不能因為自己心中的渴望而失去辨別的理智,要抑制那位喜甜的愛好,如果沒有嚐到苦的滋味又怎麼會知道甜的滋味呢?

李爾王讀後感1100字 篇四

李爾已經逐漸感知到這個世界的本質,他充分認識到里根和高納里爾是心口不一的人,感知到威權的偉大的影子(諷刺),看到得勢的狗、可惡的教吏、放貸的人,看到那些斥責罪惡的同時在幹着他們所斥責的,看到了社會的虛偽和罪惡的無處不在。

“罪惡鍍了金,公道的堅強的槍刺戳在上面也會折斷;把它用破爛的布條裹起來,一根侏儒的稻草就可以戳破它。”

多麼富有哲理和深意的話,將罪惡的本質剖析地淋漓透徹。

如果將罪惡得到了權威金錢的支持,那麼它將是不可抵禦的,然而如果罪惡無依無靠,它將無所施展;所以“沒有一個人是犯罪的”,罪惡源自權威的作祟……

李爾告訴葛羅斯特雖然命運是悲苦的、值得痛苦的,然而我們要忍耐。

這個世界本身就是荒謬的,充斥着無盡的苦楚。

在這個大舞台上演繹的人們全是些傻瓜,這雖然令人禁不住放聲大哭,然而我們是清醒的,看到了這個世界的本質的,所以面對這命運、人性的荒謬應該忍耐,因為只有忍耐才能幫助我們穿過這無盡的痛苦。

只要忍不住哭泣,便會淪落到無盡的痛苦中,最後成為在舞台上的傻瓜。

李爾看到了真實的世界,看到了社會、人性的本質,他自己卻仍然在痛苦中自我掙扎,他在清醒與瘋癲中反覆。

正是因為他看透了人性的醜陋,看到了表面後的真相,所以被這種痛苦的真相所折磨。

他感歎“我是天生下來被命運愚弄的”。

此時折磨李爾的不再是迷茫的痛苦,而是看清社會、自然、人性後被其醜陋、瘋狂而折磨、因那躲不過的悲哀而悲苦。

當結尾考狄利婭死去時,對李爾來説這象徵着這世界跟人性的最後一點善也被吞沒了,他跟這個世界最後的牽連也被斬斷了,他再也無法承受世間的折磨和痛苦。

“要是她還有活命,那麼我的一切悲哀都可以消釋了。”

而考狄利婭是永不回來了,等待李爾的也只有在無盡的痛苦中結束自己的生命。

當李爾終於走出了自我世界,看清了真實世界的本質時,他看到的卻是不盡的悲哀,人性躲不過的悲哀,而他自己也因為難以承受這悲哀而發瘋、走向生命的盡頭。

《李爾王》是一部傑出的悲劇,它給了我們一個深入看社會、看世界、看人性的渠道並給予我們足夠的警示

不同時代結合那個時代的特徵都能從《李爾王》中解讀出新的見解。

李爾是自我世界的獨裁者,因為獨裁所以妄為,因為妄為而失去獨裁的依靠——權力,但仍然認為自己是君王,由此受到種種悲苦,卻從悲苦中逐漸清醒,走出自我世界,逐漸看清真正的世界。

然而當他真正看清這個世界,看清了人性,等待他的卻是因世界、人性的醜惡、罪惡而產生的無盡的悲苦,這種悲苦使清醒的他瘋狂乃至走向生命的盡頭。

這是一個無限悲哀的悖論。

舞台的傻子,還是悲苦的瘋子?哪裏有清醒?只有無知愚昧的悲哀與被人性醜惡不盡折磨致瘋的悲哀。

李爾王讀後感 篇五

《李爾王》是莎士比亞創作的四大悲劇之一,雪萊曾經説過:“《李爾王》是世界上最完美的戲劇詩的樣本。”在我看來,它完全可以媲美《哈姆雷特》。故事來源於英國的一個古老傳説,大約發生在8世紀左右。後在英國編成了許多戲劇,現存的戲劇除莎士比亞外,還有一個更早的無名氏作品,一般認為莎士比亞的《李爾王》是根據此劇改編創作的。

全劇有兩條平行的故事線索。主線索講述的是古代不列顛國王李爾年老昏聵,要根據愛他的程度把國土分給自己三個女兒。長女高納李爾和次女里根都用甜言蜜語哄騙老人,唯獨小女兒考狄利婭講了老實話,説“我愛你只是按照我的名分,一分不多,一分不少”。李爾一怒斥逐了小女兒,將她遠嫁法國,把國土平分給了兩個虛偽的女兒,結果自己卻受到兩個女兒無情的怠慢,一怒而跑到了暴風雨中的荒野,與喬裝瘋丐的愛德加為伍。

後來小女兒從法國興師來討伐,終於父女相見,但是英法兩軍交戰,法軍戰敗,考狄利亞被俘,不久被愛德蒙密令緣死,李爾抱着她的屍體在悲憤中瘋狂而死。

另一條次線索是葛羅斯特伯爵聽信庶子愛德蒙的讒言,放逐了長子愛德加。後來由於他同情李爾,被挖去雙目,在野外流浪時遇到淪為乞丐的兒子愛德加,由他攙扶前行,卻不知攙扶他的就是被自己趕出門的兒子。庶子愛德蒙繼承爵位後,同時與李爾的長女、次女勾搭,害得她們爭風吃醋,相互殘殺,最後次女被毒死,長女謀殺親夫的陰謀敗露後自殺。愛德蒙受到愛德加的挑戰,在決鬥中被殺。

“瘋子帶着瞎子走路,本來就是這個時代的一般病態。”

這是葛羅斯特被挖去雙眼後,在偽裝的愛德加帶領下前往多佛時説的一句話。是他對社會,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悲劇所做的總結。

李爾瘋了,源於兩個女兒的逼迫,更多是認清了事實,看到了人性的真實,通過他人投射到自己身上的態度,終於在蕭瑟的晚年,在顛沛流離之境,人生第一次透徹的認識了自己。對貧窮,對階層,對權力、慾望,都有了不一樣的感受。最大的改變,是對愛的體悟。口口聲聲説出來的愛,都源自欺騙和利用。一字不提,步步相隨的真情,源自內心。最後他抱着死去的小女兒,悲歎永遠的失去了她,也放下了這個世界的恩恩怨怨,隨她而去。

他像一本攤開的書,上面有我們的故事,我們的抉擇。對物質,對情感的取捨。人啊,多麼容易狂妄,膚淺,不經歷些苦難,終是不能發現真實的存在。

那個弄人,真真切切的旁觀着發生的一切。被人取笑,投人所好。他的存在是對李爾這個國家君主的極大諷刺,一個如此卑微,假顏歡笑的小丑尚能透過那些外在的光環看到內在的醜陋,而這個自以為是,暴躁,愚昧的君主卻活得如此糊塗。不能不讓人悲歎。

愛德蒙,這個只信仰nature的人。一切為己,損人利己。在現世,他倒是挺適合的。我們生活的社會已經是以物質至高的大環境,這樣只崇尚自己天性的人,必然能獲得他所需的。

莎翁的李爾王,結尾死了很多人。但是正義畢竟是存留下來了。每個人都在這場家庭內戰,宮廷廝殺中,學到了點什麼。經歷過了,便會成長。穿過黑暗的沙牀,人性終會走到光明的河岸。

哈姆雷特學生讀後感 篇六

命運這種東西是怎樣的一種存在?他既像影子一樣和我們形影不離,又似陽光一樣温暖人心,但更多時候,,像夢魘一樣深邃而可怕。“上帝的意旨支配一切”這句話,無疑,相當精闢。

創作於1600~1601年的劇本《哈姆雷特》整整被推崇了幾個世紀。就是到現在,依然感覺他震撼人心。而這一切不是情節的因素,也不僅僅是出色的文學手法,而是它所體現出來的問題。它描寫的是一種極其原始的悲劇,人的悲劇。劇中的人物,地位不同,性格鮮明,但都遭受了同樣的東西的摧殘,那就是擺佈自己的慾望,還有被稱之為命運的偉大的囚籠。這樣的情形,也許自從有人以來,便不曾消失過。他們是與人共生共在的。

主人公哈姆雷特首先面對的是自己的原先的理想世界的破滅。一開始的哈姆雷特沒有經歷過什麼巨大的挫折,生活的環境也比較單純。一直學習西方正統思想的他認為“人類是一件多麼了不得的傑作!多麼高貴的理性!多麼偉大的力量!多麼優美的儀表!多麼文雅的舉動!在行為上多麼像一個天使!在智慧上多麼像一個天神!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

後來,高貴的令人崇拜的父親死了,而貞潔的母親一個月不到就改嫁了篡奪了王位的叔父。這使他對世界產生懷疑。而這種懷疑直接促成了他後來的彷徨。他見到了鬼,得知了原來是叔父殺死了父親,這加重了他對現實社會的失望,對它的原先的天真進行了再次否定,使他不信任,“我所見的幽靈也許是魔鬼的化身”。

再後來,通過戲中戲發現了叔父的罪大惡極之後,他依然沒有終止他的彷徨?為什麼?哈姆雷特並不是那種高喊口號的人,懷疑使他思索。原先完美的東西原來並不存在,貞潔抵不過慾望,道德戰勝不了貪念。為此他説:“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活着是一種痛苦,但是對死又懷有那麼絕對的恐懼。他遇到了一個無法回答的難題,卻又無從逃避。

劇中所有的人物都面臨着一個異常強大的勢力,那就是外部世界。

原本他們都像孩子一樣比較快樂的生存在美好的上天為他們安排的温牀裏。直到他們有一天發現這個襁褓實際上是一個深淵一般的沼澤,而自己是多麼的渺小。“這是一個顛倒混亂的時代,唉,倒黴的我卻要負起重整乾坤的責任”。哈姆雷特最早發現了自己的無能。這不僅僅是他對復仇的無能,還在於復仇這種行為本身的`無能。國王的篡奪王位,王后的改嫁,都不同意義上和這個行為有共同之處。他們全都沒有達到自己想要達成的目的。反而陷入了另外的困境中。

實際上這個王子並沒有給老國王復仇,儘管他最後刺死了新國王,但這更大的意義上是為了將死去的自己。他的復仇很失敗,因為他一直在彷徨,他憎恨這個世界,也憎恨自己。他對別人冷嘲熱諷,對自己則是不斷地責備。他嘗試着去做一些事情,但更多時候他一動不動。他的形象,和其他人的英雄般的魯莽相比,更像是一位痛苦的智者。他更多的進行精神上的抗爭。

《哈姆雷特》向我們表現了一羣對抗命運的人的最終的結局。

他們嘗試着改變命運,結果什麼也沒有解救。他們嘗試着挽回過去,結果什麼也沒有得到。這種無奈,存在於每一人身上,也許這就是人本身最大的不幸。《哈姆雷特》式的悲劇伴隨着每一個人,各個方面,並且無時不刻。

要知道過去是無法挽回的,所以我們必須向前看,才能避免做一個無能又無奈的人。

李爾王讀後感 篇七

愛。説,還是不説,這是一個問題。

今天起牀後隨手操起一本書,再次翻到《李爾王》。

劇中,愛因為沒有説而異常悲慘。

而説了的,卻站在了愛的反面。

最後的`結局是,愛不説好像比説更值得人們珍惜。

其實,真正的愛不需要説。

就像沉默的天空之於大地。

就像歡快的魚兒之於大海。

就像孤獨的行者之於遠方。

大愛其實無聲。

那天獨自開車回家,唱片裏的一首歌突然擊中了我的淚腺。

那是韓紅的《天亮了》。

我把車停在路邊,沒有人看見我孤單的哭泣。

人生為什麼要有愛?為什麼還要有分開?

我突然感到有些害怕。

有好多年了,不曾掉過一滴淚。我曾懷疑自己得了乾眼症。

這麼多年了,爸爸媽媽從來沒有給我説一個“愛”字

聽我説還開心,還不忙,還順利

只是連聲説“好啊好啊好啊”

一切都很自然。愛就是自由自在,猶如呼吸。

説,或是不説,都不是問題。

關鍵不在於嘴脣和舌頭

關鍵在於你心裏的温度

只要一個眼神,就勝過那千言萬語

李爾王讀後感 篇八

莎士比亞著有四大悲劇,有人認為《李爾王》是其中最為出色的一部,我也認同,《李爾王》的確寫得更發人深省。魯迅曾説過:“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了給人看。” 《李爾王》中那麼多被扭曲的人物性格正加強了此劇的悲劇性。一位高高在上、擁有無上權力的君主,竟然被自己的女兒迫害,淪落到無家可歸,街頭行乞的地步,真是可悲可歎。

李爾王無疑是整個悲劇的主角。他是一個專橫暴虐、剛愎自用的統治者;他擁有着至高無上的權力,本可坐擁天下,享盡榮華富貴。然而,一個致命的錯誤造就了屬於他的悲劇,也暴露了人性的一大弱點,那便是——虛榮心。人都喜歡聽好話,都喜歡被奉承,尤其是人到了老年,總喜歡居功自傲,也因此總被遮蔽了耳目。作為一個長期處於統治地位的國王來説,虛榮心更勝於常人,他聽慣了讚美的話,聽慣了甜言蜜語,必然不習慣小女兒的誠實和拙於言語。可以説,小女兒考狄利婭的誠實是對他虛榮心的極大挑戰與諷刺,而長期生活在虛榮中的他正是由於不習慣小女兒的誠實,所以他才會如此惱怒,以至於把小女兒趕出家門。中國有句老話: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這位不列顛國王卻恰恰不明白這個道理。平日裏,大女兒和二女兒竭盡所能地奉承與渲染,令這位國王陶醉了,醉得飄飄然,醉得忘乎所以,醉得一塌糊塗,於是那個講真話,説實情,對父親真誠坦白的小女兒成了悲劇。同樣的,格羅斯特也是這樣一個角色,他聽信私生子的讒言,而不相信言辭木訥,真誠善良的長子的`為人。他和李爾王有着相似之處,同樣身居高位,同樣習慣於聽信讒言,這便註定了他們同樣的悲劇結局。

其次的主角就是小女兒考狄利婭了。她在劇中可以説是完美和正義的化身,真誠和善良的象徵。當被父王問及有多愛父親時,她誠實地表達出了內心的想法,由於語言表達不合父親的心意,卻被逐出家門;但當她得知父親被姐姐拋棄時,又毅然為自己深愛的父親討回公道。正是她在父親顛沛流離、窮困潦倒之際出兵討伐兩個忘恩負義的姐姐,但是,悲劇總是這樣,把美好的事物毀滅給人看,讓本應有圓滿結局的人物不得善終。考狄利婭最終自縊而死,老國王也鬱鬱而終。她的誠實可以説是對於虛榮心的一個警醒,其實她是最愛父親的女兒,只是由於不善言辭而被父親誤解,也正是因為這樣,才導致了最後的悲劇結果。然而,考狄利婭又是幸福的,她嫁給了一個懂得欣賞她的真誠與善良的法蘭西國王,避開了那些趨炎附勢,口蜜腹劍之徒,從這方面來看,她又是幸福的。

然後是考狄利婭的兩個姐姐,虛偽,虛榮,自私而又殘忍,養尊處優,只懂享受,極端

個人主義,是“假、惡、醜”的典型。與他們相似的是愛德蒙,他是個十惡不赦的叛徒,他設計讓父親和哥哥愛德加遭受苦難,又勾引高納里爾和里根使她們姐妹反目,自相殘殺,他是“惡”的代表。環境造就性格,性格決定命運。他是格羅斯特的私生子,這種不光明正大的地位,使他受到了不一樣的待遇,表面上可能與哥哥沒有什麼不同,但背後肯定受人指指點點,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愛德蒙,成為了一個性格扭曲的復仇者,也正是因為如此歪曲的人格,造就了他悲慘的命運。與之相反,哥哥愛德加,性格純良,為人敦厚,卻一度被父親誤解,派人追殺。死裏逃生的他,仍然以德報怨,即使危險重重,也從未放棄過自己的父親,一直保護着他。

其實在《李爾王》這部劇中,國王身邊的那個弄人倒是個有趣的人物。他的戲份很少,跳樑小醜一般,似乎每次出現都在插科打諢,好像沒有他這部作品仍然完整。但是,他又彷彿是劇中唯一一個冷靜的人,唯一一個理智的人,唯一一個身在劇中又超脱劇外的人,一個“舉世混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人物,彷彿一個不食人間煙火又洞察世間萬物的神明。他的每一句話都有深深的哲學意味,他是李爾性格變化的推動者,同時也推動着劇情的發展。他的每一句話都在啟迪着李爾,同時也是對社會對人性的極大的諷刺與反思。正是這個小丑的出現,在不斷的嬉笑怒罵中將人們引向了更深層次的思考,也使得作品反映現實的意味更加強烈和犀利,在不經意間,提升了作品的層次。這個小丑,看似多餘,實則至關重要。

悲劇,就是要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在《李爾王》中,不僅是美好的東西被毀滅了,連醜惡的東西也被毀滅了,而且是毀於“惡”本身。高納里爾和里根的自相殘殺以及愛德蒙之死,不僅僅在於加重了作品的悲劇色彩,更在於向人們傳達了一種希望。正如中國那句老話:“惡有惡報”,他們的下場恰恰驗證了“自作孽,不可活”的道理,這也是他們應得的結局。醜與惡最終會被美與善撕得粉碎,世界終究是美好的。

李爾王讀後感1500字 篇九

“父親,我愛您勝過自己的眼睛,整個空間和廣大自由,超越一切可以估價的貴重稀有的事物;不亞於富有淑德、健康、美貌和榮譽的生命,”這是李爾王的大女兒高納里爾的表述。

“我厭棄一切凡是敏鋭的知覺所能感覺到的快樂,只有愛您才是我的無上幸福……”這是二女兒里根的表述。

多麼娓娓動人的口才,説得李爾王心花怒放,將財產給了她們,然而她們真有如此愛她們的父親嗎?不,她們對愛的告白其實是對金錢的渴求,她們對親情的表述其實是對財富的慾望,她們對父女情的理解其實是被利益矇蔽雙眼的表現。

而李爾王最珍愛的小女兒考狄利婭的回答卻是“父親,我沒有話説,我是個笨拙的人,不會把我的心湧上嘴裏;我愛您只是按照我的名分,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對啊!親情的愛只是因為您是“我”的父親,而對您的`感激與孝敬,不會因為言語的誘人而變得更加崇高,不會因為金錢的“萬能”而變得更加偉大,更不會由於私慾的“渴望”而變得更加至高無上光彩奪目;相反它們會因為言語的花俏而變得低下,會因為金錢的偽裝而變得卑賤,會因為私慾的愚昧而失去光彩。

而這一切的變化都是人類那可恥的虛榮心所賜,考狄利婭那普通的“名分”、簡單的話語道出了親情的“真實”——普通而平凡。

然而李爾王卻因此大怒,與她斷絕父女關係,難道他這個高高在上的君王竟不習慣人間最平凡的親情嗎?難道他這個父親對親情的理解也只是語言的動人、表面的華麗、不斷滿足虛榮心的奢侈,毫無真情實感嗎?

考狄利婭“只是缺少娓娓動人的口才,一些違心的言語,凡是心裏想到的事,總不願在沒有把它實行以前就放在嘴裏宣揚。”

她所以失去歡心的原因“並不是什麼醜惡的污點淫邪的行為,或是不名譽的舉止,而是她“缺少像人家那樣的一雙獻媚求恩的眼睛。

一條她所認為可恥的善於逢迎的舌頭。”

人們的虛榮心是多麼奇怪而可恥!只喜歡別人把你當貴重稀有的物品而捧得高高,卻不知道別人已把自己當作無用易碎的玻璃花瓶,不知道自己的短處,還一味地挑剔別人的毛病與錯誤。

當一個人不斷希望得到別人的奉承與討好時,那麼這就是他“毀滅”的開始。

時間證明了一切,兩個女兒排擠他,冷落他,只有被他遺棄仇視的小女兒考狄利婭來關心愛護他,最後用她的生命換回了她“真正”的父親,彌天大謊破滅了,此時美麗誘人的言語成了萬惡的根源。

言語的誘人,言語的“偽裝”,言語的“虛假”歷歷在目,痛之入骨。

回想當時肯特公爵的勸阻是正確的,他甚至用生命作為代價對他説道:“有人不會口若懸河,説得天花亂墜,可並不是無情無義!”而現在已回天乏術了。

這是虛榮心“導演”的一部愚昧父親害死自己善良女兒的可悲電影。

這不正説明了我們平時的一句話“忠言逆耳”,而且也證實了人們的虛榮心有多麼強烈,對於平時普通的言語都要求美麗動聽,對於不需要舌頭,只要行動的事卻要天天宣揚於嘴邊,然而緊隨着的將是幻覺、泡影與虛偽。

當肯特公爵被逐出國家領土時,曾對李爾王的兩位大女兒祈願道:“……願你們的誇口變成實事,假樹上會結下真實的果實……”可誰都瞭解人們的虛榮心永遠會攜帶着虛偽與醜陋,誇口不會變成實事,假樹上永遠不會結下真實的果實。

李爾王名著讀後感 篇十

自從學過威尼斯商人以後,我就開始喜歡上莎士比亞的戲劇。不是因為別的,主要是覺得他的語言是很風趣的,即使是在被翻譯成中文以後。雖然讀起來可能在某些地方會覺得有些可笑、有些誇張,但那卻是在影射我們的生活,這其實最真實的。

再來説莎翁“四大杯具”之一的《李爾王》“當我們生下地來的時候,我們因為來到了這個全是些傻瓜的廣大的舞台之上,所以禁不住放聲大哭”,我想這句話是很能揭示主旨的,什麼是傻瓜,是那些心口如一而遭來不公待遇的人嗎是那些即使不被信任也依舊忠誠的人嗎莎士比亞告訴我們:當然不是。恰恰相反,那些為了自身利益不惜拋棄真情的人麼,不惜工於心計的人麼才是這個世界最大的悲哀。如果有什麼東西能夠超越情感而去統領這個世界的話,那必須是冰冷黑暗的。

武斷卻不是傻瓜的李爾王——書的前一部分,寫考狄利亞是三姐妹中最愛李爾的,卻因為她沒有虛假而華麗的詞藻而遭到父親的摒棄。我很氣憤,覺得李爾終究會遭到報應的。果然,他最終被只愛財富的“好女兒”折磨得發狂了。有一點點解氣的同時,我卻開始並不憎惡李爾了。因為當他流浪在風雨交加的夜晚,他開始反思自我的錯誤,開始意識到考狄利亞的真摯和兩個口蜜腹劍的`女兒的卑劣時,我已經感受到了他心靈的柔軟,尤其在他決定與考狄利亞同死時。他不是一個真正的傻瓜,至少他是渴望愛的,至少在臨死之前他迴歸了最純真的人性。

與李爾比較他的兩個大女兒,就卑劣的多了——雖然同樣是難逃命運的懲罰,但她們至死也沒有明白自我錯在了哪裏。她們的人生裏沒有親情,也沒有感情,僅有相互利用、相互傷害,去追求自認為最重要的東西——利益。我想這樣的人是白走一遭的。

當然書中還有一羣從始至終都象徵着正義與完美的人們,這就包皮括世界上最善良的人——考狄利亞,對於考狄利亞,我只能用完美來形容了,不明白是因為她真的沒有缺點,還是李爾王中醜陋的人太多了。但相比昏庸的父親,狠毒而虛偽的兩個姐姐,考狄利亞是善良、誠實、懂得真愛、盛氣凌人的。雖然她的戲份很少,但必須是給讀者印象最深刻的。她是因為善良而擁有氣質的,這樣的氣質是容不得半點虛偽的。好人該有好報,我本以為她能夠高貴地生活在法蘭西國王身邊,但很遺憾,這樣一個女孩最終還是因為為父親打抱不平而被害死了,難道善良也有錯嗎也許這是杯具中註定的吧——把完美的毀滅掉。

我想,李爾王中的一些事情如果真的發生在現實生活中,我是不能理解的,但也許世界真的就是這樣,只是我還沒有看到過它的黑暗。我不明白當自我走出學校以後會應對着怎樣的世界,我都期望遠離諂媚和虛偽,堅守每個人都與生俱來的純真,不去做因為欲|望而失去理智的“傻瓜”。或許現實生活是殘酷的,做到這很難,但不經歷誰又明白善於惡,偽與善的標準呢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