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學名著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5.62K

第一篇:國學名著讀後感

國學名著讀後感

國學名著讀後感

大學》是國學“四書五經”之首。相傳《大學》最早是由孔子收集、整理編入《禮記》的文章之一。後人把它和其中的另一篇——《中庸》,從《禮記》中抽出來單獨成書,並和《論語》、《孟子》合稱“四書”。“四書”是我國古代教育理論重要著作,其內容和著述目的不僅在告訴人民怎樣做人?怎樣齊家?而且還告訴有邦有國者怎樣安邦治國?同時還提示天子怎樣做才能國泰民安,明德於天下的基本原則和根本方法。此書從“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角度看,可謂一部全方位的理論教科書。因為他的教育對象下從庶民起,中到諸侯、士大夫、上到天子,都包括了。而且他的理論對誰都適用。

需要注意的是,我們讀《大學》時絕不能把“大學”這個概念理解為國民教育的“國小”“中學”“大學”的“大學”。《大學》的“大”是高大的大,是至高無上或第一的意思。《大學》是研究和探討人和人類社會最高大、最高深道理的教科書。書中既教給老百姓如何做人?如何齊家?如何修身?的方式方法,又向君主和君主階層講了如何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理。回顧我國五千年曆朝歷代,下從平民上至國君其興衰成敗的經驗教訓無不證明《大學》講述的道理非常準確。哪個成功人物不以修身起家?哪個興國之君不以愛民為本?

從成功與失敗的古今人物身上我們不難發現,凡成功人士都曾自覺不自覺地遵照《大學》所説的“修身是為人之本”的要求修煉過自己。由此可知今人只要懷有“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抱負,並想盡早實現自己的理想,認真學習和研讀一下“四書五經”,並按照《大學》所説的原則修煉自己,定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收到《國學常識》一書也有一段時間了,由於放假外出,書評也就提交的有些晚了。

説實話,《國學常識》一書並沒有看完,裏面的東西太多,包含的知識太雜,可以説是中國的一本百科全書,也可以説是一本十萬個為什麼。書中講到了很多典故,習俗的來源,每個裏面都包含這中國上下五千年中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它包含了職官典制、法律文化、民生禮俗、衣食住行、體育娛樂、哲學宗教、語言文學、書畫藝術、戲曲曲藝、建築園林、中華醫藥等方面,可以説涵蓋了生活中得方方面面,好多問題可以毫不費力的在其中找到答案。

但是,我想説的卻是,這些文化,現在知道的人又有幾個呢,有幾個人會關注呢,社會是進步了,我們的知識面再不斷擴展,不斷的在接受新的知識,可是對於我們的傳統,我們卻一直在忽視,茶道起源於中國,而現在卻流行於日本,韓國也在申請中秋節,而中國人在幹什麼,在過聖誕,過2.14,我並不反對洋節,但是在過洋節的時候,我們自己的傳統節日難道就要丟掉嗎,你問問現在的80,90後,100%知道2月14情人節,但對於七夕知道的就估計不多了吧。當然這好像與本書無關,但至少從這個例子,我們能看出國人對於自己國家的知識是很缺乏的,是該補補的時候了。

這本書可以説是現在圖書市場不可多得的一本好書了,題目吸引,而知識點也很多,每篇都很短,茶餘飯後看上幾篇,很是愜意。

第二篇:國學名著200種

國學名著200種

國學名著200種

説明

書籍在編信息

前言

凡例

一、工具書與語言文字類

《漢書藝文志》

《隋書經籍志》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舉要性目錄書《書目答問》 查檢年號的《歷代紀元編》 《歷代地理志韻編今釋》

查檢史書人名的《史姓韻編》 《説文解字》

《説文解字注》

《説文通訓定聲》

簡明舉要的《説文句讀》 最早的訓詁學著作《爾雅》 古代訓詁學名著《經籍纂詁》

王念孫的訓詁學名著《廣雅疏證》 辨古書傳寫之誤的《讀書雜誌》 古代虛字訓詁專著《經傳釋詞》 訓詁文字學書《經義述聞》 《古書疑義舉例》

最早的官修韻書《廣韻》 著名大型韻書《集韻》

《佩文韻府》

《馬氏文通》

二、思想與哲學類

孔子語錄《論語》

思孟學派的《孟子》

儒家經典《大學》

另一部儒家經典《中庸》 富有哲學思想的《周易》 反映儒家思想的《孝經》 《荀子》

道家經典著作《老子》

表現莊周哲學思想的《莊子》

墨家學派著作總集《墨子》

法家經典著作《韓非子》

法家另一經典著作《商君書》

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孫子》

雜採各家的《管子》

名辯思想代表作《公孫龍子》

雜家著作《呂氏春秋》

集採先秦諸子的《淮南子》

“貴虛”的《列子》

西漢政論名著《賈誼新書》

強調天人合一的《春秋繁露》

古代會議文獻《鹽鐵論》

批評偽書俗文的《論衡》

儒道合流的《抱朴子》

古代無神論傑作《神滅論》

古代家訓類著作之祖《顏氏家訓》

理學名著《二程全書》

理學集大成的《朱子大全?朱子語類》 理學言論類編《近思錄》

心學代表作《象山集》

政論代表作《龍川文集》

永嘉學派代表作《水心文集》

心學語錄的《傳習錄》

集心學大成的《陽明全書》

《王心齋先生遺集》

縱橫恢詭的《鬍子衡齊》

第一個貶孔子的人寫的《焚書?續焚書》 顧炎武的代表作《日知錄》

主張法治的《明夷待訪錄》

反對程朱“天理”的《思問錄》

闡發張載學説的《張子正蒙注》

論證行知的《讀四書大全説》

抨擊理學的《四存編》

《孟子字義疏證》

曾國藩的《曾文正公全集》

維新志士譚嗣同的《仁學》

康有為鼓吹變法的《大同書》

專著《明儒學案》

《宋元學案》

古代年譜名著《朱子年譜》

清代學術史名著《漢學師承記》

評價理學的《宋學淵源記》

清代經學著作《經學歷史》

闡微舉要的《經學通論》

佛教禪宗經書《六祖壇經》

禪家南宗經典《金剛經》

哲理深刻的《華嚴經》

研究華嚴宗的《華嚴原人論》

大乘佛教經典《法華經》

闡揚中觀學説的《中論》

三、歷史與地理類

現存最早的歷史文獻《尚書》

春秋戰國禮制彙編《儀禮》

研究周代**及官制的《周禮》

古代禮儀文編《禮記》

“春秋三傳”之一的《左傳》

評論春秋史事的《公羊傳》

解釋春秋義理的《榖樑傳》

最早的國別史《國語》

戰國史料彙編《戰國策》

周代記言性的史書《逸周書》

古代編年體史書《竹書紀年》

古代紀事本末體史書《繹史》

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

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漢書》

《後漢書》

《三國志》

《晉書》

《宋書》

《南齊書》

《梁書》

《陳書》

《魏書》

《北齊書》

《周書》

《南史》

《北史》

《隋書》

《舊唐書》

《新唐書》

《舊五代史》

《新五代史》

《宋史》

《遼史》

《金史》

《元史》

《明史》

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

《續資治通鑑》

紀事本末體的《宋史紀事本末》

《元史紀事本末》

《明史紀事本末》

古代制度史名著《文獻通考》

《續文獻通考》

《清朝文獻通考》

明清之際要籍《鮚埼亭集》

論清朝盛衰的《聖武記》

清代人物傳記集《國朝先正事略》

書史著作《書林清話》

《大唐三藏慈恩法師傳》

研究水道的地理名著《水經注》

清代地理名著《讀史方輿紀要》

第一部史學理論專著《史通》

《文史通義?校讎通義》

史論名著《讀通鑑論》

歷史考據名著《廿二史札記》

古史辨疑的名著《考信錄》

考訂掌故名著《容齋隨筆》

考證札記彙集的《困學紀聞》

考論辨偽名著《少室山房筆叢》

考據隨筆《十駕齋養新錄》

考論心得《東塾讀書記》

四、文學類

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

辭賦總集《楚辭》

《昭明文選》

《樂府詩集》

詩總集《古詩源》

唐代詩歌總集《全唐詩》

唐代詩文總集《唐文粹》

宋詩總集《宋詩鈔》

宋詞總集《宋六十名家詞》

宋詩文總集《宋文鑑》

元人雜劇總集《元曲選》

散文總集《古文辭類纂》

《經史百家雜鈔》

詩集《十八家詩鈔》

國學名著200種

駢文總集《駢體文鈔》

曹植的《曹子建集》

阮籍的《阮步兵集》

《陶淵明集》

謝靈運的《謝康樂集》

李白的《李太白集》

杜甫的《杜工部集》

王維的《王右丞集》

《孟浩然集》

高適的《高常侍集》

韓愈的《韓昌黎集》

柳宗元的《柳河東集》

白居易的《白香山集》

李商隱的《樊南文集》

杜牧的《樊川文集》

蘇軾的《蘇東坡集》

王安石的《臨川集》

黃庭堅的《山谷集》

陸游的《劍南詩稿?渭南文集》

辛棄疾的《稼軒長短句》

顧炎武的《亭林詩文集》

龔自珍的《定庵文集》

古小説集《世説新語》

《水滸傳》

《三國演義》

《西遊記》

《儒林外史》

《紅樓夢》

《鏡花緣》

《竇娥冤》

《西廂記》

《琵琶記》

《牡丹亭》

《長生殿》

《桃花扇》

中國古代文學理論開山之作《文心雕龍》 古代文學批評名著《滄浪詩話》

五、自然科學類

《黃帝內經》

中國科技史名著《夢溪筆談》

《王禎農書》

藥物學名著《本草綱目》

《徐霞客遊記》

《天工開物》

古代科技書《物理小識》

附錄一、“首要必讀書”及“重要必讀書”選目

一、首要必讀書(10種)

二、重要必讀書(50種)

附錄二、推薦者簡介

原文鏈接:http:///

第三篇:國學名著導讀

從《詩經》看殷商到周初天命觀的變化

匡亞明學院2014級

主要撰稿人:陳榮(061041003)胡陽(061041013內容摘要:《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西周初到春秋中期約五百年間的三百零五首詩歌。時間跨度大取材廣泛,集中反映了殷商和周朝時期的思想觀念。本文集中討論從殷商帝無道德屬性的天命觀念到周初“天命靡常,惟德是輔”的天命觀的變化的過程及其意義。

關鍵詞:《詩經》殷商天命觀周初天命觀

正文:

殷商的天命觀

一,殷商的信仰體系

在殷商時代,“天”的含義已經逐步演變為古代宗教信仰中主宰萬物的“至上神”,與“帝”、“上帝”的概念十分接近。據郭沫若先生考證:“由上所論足見殷時代是已經有至上神的觀念的,起初稱為‘上帝’,大約在殷周之際的時候又稱為‘天’。”在早期宗教形態混亂繁雜的信仰崇拜中,要了解殷商的天命觀的特點,首先要梳理清楚殷商的信仰體系。

總體上看,殷商的信仰體系處於多神論或多神教的形態,在其本質上與“萬物有靈論”區別不大。但殷商的多神教信仰並非所謂“單一神教”,而是由眾多神靈組成了一個具有上下統屬秩序的神靈王國。

根據對卜辭的研究,由卜辭記載的佔問內容、祭祀活動及其對象,甲骨文專家陳夢家將殷人的神靈觀念分為以下三類: 1

1、 天神:上帝、日、東母、西母、雲、風、雨、雪;

2、 地示:社、四方、四戈、四巫、山、川;

3、 人鬼:先王、先公、先妣、諸子、諸母、舊臣。

在這裏,“帝”作為殷人信仰的最高的神靈,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與神性,説明殷人已經具有“至上神”的觀念。天神之中“日”、“風”、“雪”等神靈的出現,表明“帝”的權力是管轄天時而影響年成。殷商的神靈譜系不是雜亂無章的,它具有一定的高低上下的統屬關係,“帝”擁有一個完整的帝廷,有臣工使者為其施行號令。殷人作為祖先來崇拜的先王同樣具有神性,但祖先神並不能等同於“至上神”,僅能作為“帝”與殷人之間溝通的橋樑,做一個“祭以祈福”的角色。人王可以通過先王為渠道向“帝”祈福求年或禱告戰爭的勝利,但“帝”與人王之間沒有血緣關係,人王訴求的決定與否在於“帝”而非祖先神。“帝”對人王祭祀時的訴求所作的決定,即是殷人所承襲的“天命”。

對於殷商的神譜體系,基本可概括為“帝”-“祖先神”-“自然諸神”(如山神、風神、雨神等)。

二,帝無道德屬性

從宗教學的研究看,殷人的信仰本質上屬於“自然宗教”階段的形態,並未進展至“倫1 郭沫若:《青銅時代》【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

理宗教”,所以殷人所信仰的“帝”可以説只是“全能”而非“全善”。“帝”與人世的倫理不相干,並沒有一定的道德屬性,有時甚至和人一樣有着強烈的、繁多的慾望,喜怒無常。著名歷史學家李亞農曾指出:“殷人創造的上帝並不單是降福於人、慈悲為懷的慈愛的神,同時也是降禍於人、殘酷無情的憎惡的神。從卜辭中可見,對於殷人而言,上帝根本不是關照下民、播愛人間的仁慈之神,而是喜怒無常、高高在上的神。人只能戰戰兢兢每日佔卜,每日祭祀,獻媚討好祈求神靈的福佑。”

在《詩經·商頌·那》、《詩經·商頌·列祖》兩篇中都有關於祭祀的詳盡描述,殷人祭祀場面聲勢浩大。隆盛的舞蹈,美妙的音樂,豐盛的酒饌,都是為了滿足“天”的耳目口腹之慾,然後向慾望得到滿足的神靈祈福,“綏我思成”(《詩經·商頌·那》)。可見在殷人的天命觀中,祈福不是依靠虔誠的信仰,而是“賄賂”至上神。

對於祭祀的思維邏輯,遼寧師範大學文學院李波曾對《詩經·商頌·那》做出分析:“先是竭其所能討好神靈,然後在神靈愉悦之餘,請它賜福。” 在對《詩經·商頌·列祖》的分析中,李波將祭祀過程看做一個人與神之間慾望交換的過程,“人先滿足神之慾望,然後神再滿足人之慾望”3。這樣一個擁有似人的慾望,並且慾望可以得到滿足,又會在滿足之餘賜福人間的“帝”,可以説是一個能夠“賄賂”的“帝”,顯然不可能是全善的。

主宰萬物的最高價值判斷標準是“帝”的情感而非道德倫理,殷人也把很多東西都歸於“天命”,認為殷王處處承襲天命,天命總是眷顧殷商。《詩經·商頌·長髮》中寫到:“帝命不違,至於湯齊??上帝是袛,帝命式於九圍。”説明商湯能成大業皆是因為承襲天命、敬奉上帝。《尚書》中記載,商紂王在西伯起兵的危急情況下竟説:“我生不有命在天?”可見在殷人的天命觀中,人世一切興亡皆取決於天命所在,而殷王註定萬世永承天命,即使無道昏庸至紂王的地步。

周初天命觀

周初,具體地説,大約指文王、武王和成王的統治時期。這一時期的統治對於歷朝歷代的開國之君和守業之帝都是不容易的。為了給統治政權打上合法的烙印,為了儘早地讓殷商的子民心悦誠服的成為周天子的臣民,除了在政治上加強王權統治,經濟上使人民安樂外,在思想上得到承認顯得尤為必要。在商代的天命觀念中,迷信君權神授,人們對上帝的崇拜是無條件地絕對地崇拜和依賴。在他們看來上帝創造並維護着殷商統治,江山不會異姓,王權不會更迭。“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殷受命咸宜,百祿是何。”《商頌·玄鳥》中我們可以察覺到殷商子民對於殷的認同,殷的天命觀念即是把成湯的子孫看作是天的唯一代言人,這樣殷政權的長治就有了民眾的認同基礎,成為可能。這種天命觀念不僅僅在民間有很強的效力,對於統治階級也是這樣商紂聞知周人伐黎,竟説:“嗚呼,我生不有命在天?”這對於現在的人而言或許可笑,但是從這種有恃無恐的姿態中,可以想見殷代的天命觀中的“天保”思想是怎麼的深入人心。但是周武王作為商紂王的臣民,其推翻殷商的統治,對於多數民眾而言是難以接受的,人們已經習慣了成湯的子孫成為人民的主宰者,這被認為是理所應當順其自然的,但是這種理所應當的意識形態隨着牧野之戰後商的覆滅周政權的興起而倒塌崩潰!這些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西周伊始的政局不穩。商朝先民中那些不能接受周天子統治的,有的發動武裝起義,如商奴隸主貴族紂子武庚和東方徐、奄、熊、盈等國;有的從此隱居山林,如恥食周粟、隱身牛首山的伯夷、叔齊。而勝利的周朝統治者內部,也爆發了分歧。如勾結武庚叛亂的管叔和蔡叔。新的天命觀念的重建對於穩定民心和統治者的統治秩序顯得十分迫切。為了尋找政治的合法性,周初的天命觀念就容易形成兩種思維。概括的説一是“天命靡常”和“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左傳·嘻公五年》);二是怨天思想的2

32 李波:《從<詩經>看殷代的天命觀及其成因》,現代語文(文學研究版),2014年第11期 李波:《從<詩經>看殷代的天命觀及其成因》,現代語文(文學研究版),2014年第11期

出現。

“天命靡常”

為了論證其政權獲取的合法性,周人必須從“天命轉移”的角度論證克殷代位的依據。《尚書·多士》中周成王告誡殷商遺民説:“爾殷遺多士,弗吊,旻天大降喪於殷。我有周佑命,將天明威,致王罰,敕殷命終於帝。??惟爾知,惟殷先人,有冊有典,殷革夏命。”

“天命靡常”就是天命無常。通俗的講就是:天命是不固定的,上帝以前授命於殷,現在卻授命於周。殷人之所以要“侯服於周”就在於天命是變化的。“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意謂“我們周國過去雖是商的舊屬,但上帝卻命令我們幹一番新的事業”,宣揚的正是周公旦所謂“天休於寧王(文王),興我小周邦”(《尚書·大誥》)的意思。這個新的事業就是滅商。滅商也是天命。這為周的統治,提供了一個合乎宗教又合乎時人理性的解釋。消解了殷人高高在上的護佑神“帝”的氏族神特性。那麼天命為什麼是無常的呢?天命的選擇又是什麼?周人給了我們也給了自己答案,“惟德是輔” (《左傳·嘻公五年》)。因為周天子有德,而殷商統治者無德。天命才做了改變。天命只庇護有德之君,只有德行高尚的人,才有資格享受天之祜而成人之君,為此,周人提出“明德配天”、“以德配天”的思想。認為殷初因有德而“克配上帝”後殷無德,則不配天命,因而滅亡了,而周因文王有得“令聞不已”(大雅·文王),使得天神“乃眷西顧”(大雅·皇矣),則周興矣。《皇矣》中的上帝偉大而威嚴,居高臨下,監視人間。上帝憎恨殷王的暴虐,把它的眷顧轉向西方的周邦。保佑大王,使之得以配天享命。亡帝為周朝開拓疆土,自大伯、王季開始。王季能明德,得到上帝的福佑‘上帝要文王力求發展,讚許文王有美德,能遵循上帝的法則。4故成敗關鍵在一德字。所以周人認為“宜鑑於殷”,“敬天”、“孝祖”、“明德”,才有可能做到“駿命不易”(大雅·文王),使周之統治萬世相傳。

“惟德是輔”

從奪取政權後不久,周天子就急於向世人展示自己是有德之君,努力營造着“以德服人”的姿態和形象。也正是因為周天子的有德,天命才選擇了周代替殷。在周初的一些文獻典籍中都有記載,在《詩經》中,對周之祖先歌功頌德之詞甚多,塑造了幾位頗具道德力量的君主,后稷、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其中文王是具有道德風範的典型。后稷“以就口食”,“且有道”(大雅·生民),被頌有“思文”(周頌·思文)有克配彼天之德而配享上天。文王有“秉文之德”(周頌·清廟),“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大雅·大明)被用來形容文王之德;“文王之德之純”(周頌·維天之命);他會用人,“厥多用士”(大雅·文王),善佈施,“陳錫在周”,有武功,“伐於、崇”(大雅·文王有聲),其德行“刑于寡妻,至於兄弟,以御於家邦”(大雅·思齊),成為道德楷模,故而稱頌其“有聲”(大雅·文王有聲),正因為其德行高尚,因而能夠受天命而成王。《詩經》稱頌武王“嗣武受之(繼承武王)”(周頌·武),且“配於京(發揚光大)”(大雅·下武),最終一統天下“耆定爾功”(周頌·恆),他因其功德而“昊天其子之”(周頌·時脈)。上帝還嘉許周天子,執競武王,無競維烈,丕顯成康,上帝是皇。(《周頌·執競》)

殷天子無德

從西周初年的文獻《尚書·牧誓》中,即可以見到周人之“天”對於“德”的高度關注: 今商王受,惟婦言是用,昏棄厥肆祀弗答,昏棄厥遺王父母弟不迪。??今予發惟恭行天之罰。

這裏殷王的不德行為與天罰聯繫在了一起。正是因為商王的無德,才會有天命的改變,天命的懲罰。因此在周初的天命觀念中,“德”被很自覺的拔得很高,甚至成為天命取捨的最重要的尺度。

只有敬德,才有天命的庇護。在殷商意識形態中,作為至尊之神的“帝”,既是宇宙的4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m】,三聯書店,1996年3月北京第1版

自然神,也是商人祖先神,即如《詩·商頌·長髮》所云:“帝立子生商。”由此商王取得了“上帝”意志的無條件庇護,因而也就取得了人間的統治的政治合法性。從無條件的庇護到周的有條件的庇護,通過“德”這一媒介,使得周人在天命觀念上有一個良好的過渡和承接,一方面對於周初加強政治統治,鞏固政權和社會安定以及得到民心的認可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迫使周統治者加強自身道德建設,因為“皇天無親,惟德是輔”, 只有德行高尚純粹的至聖之人,才有資格受天之祜而為人之君;否則即使在其位者也終將為上天所摒棄,所以無德就有被天命淘汰的可能。

天愛護人民,傾聽人民的意願,天以人民的意願作為自己宰理人世的意志。其中,“天命”的內涵成功地加入了“民意”的因素。甚至可以説,民意即天意。在這樣一種類似泛神論結構的民意論中,殷商以前喜怒無常、善惡難測的皇天上帝的意志,被由人間社會投射去的人民意志所型塑,上天的意志由此具有了明確的倫理內涵,成了民意的終極支持者和最高代表。這一“天命論”,實際上隱含了極具革命性的政治內涵,儘管天命在信仰形態上仍具神學特徵,但反映於現實政治,則意味着一種政治民本主義的產生,使得西周政治遠離神權政治得以可能。當然,這種民本主義的政治觀只是西周統治階層強烈的“憂患意識”的理論體現,它不可能充分落實到現實政治的實踐中,因此很難真正成為民眾抗拒君主暴政的合法信仰,但它畢竟為殷人那種“天其永我命”的無約束政治提供了一套相對明確的規範原則,並對中國以後的政治文化傳統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怨天思想:

關於怨天思想的出現,陳來在《古代宗教與倫理》中提到,怨天思想的詩句出現多產生在西周末年,如《大雅》的《桑柔》,據左傳等記載,是厲王時芮良夫所作,其中説:天不我將。天降喪亂,滅我立王。(《大雅·蕩·桑柔》)“天將喪亂”在一定尺度上也是西周“天命靡常,惟德是輔”這種觀念的反映,周初統治者怎麼也想不到,百年後自己的子孫也陷入了這一觀念的困境。因為統治者的無德和社會動亂、自然災害,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對於現實生活的不滿,人們開始怨恨天,怨恨天命,把統治的不幸與統治者的無德歸咎於天,據高亨先生的看法,在大雅中有幾首看似批評上帝的詩,實際上是借喻以諷刺周王的詩,如《板》:上帝闆闆,下民瘁癉。高亨説“上帝喻指周王”。6

樊樹雲在《<詩經>宗教文化探微》中提到從思維發展角度説,上帝第一次有膜拜的對象成為人民思考的對象。從“天人關係”的認識上説,上帝的作用第一次受到了限制,而人的作用則第一次得到了加強。

這種對於上帝的思考,到了周代後期,隨着統治秩序的破壞和統治者的道德的敗壞,於是西周後期至春秋中葉則有維護、堅持上帝崇拜與懷疑、動搖上帝崇拜這兩種傾向的消長。7

但是這種無神論思想在周初是次要的,在《詩經》的周初作品中也比較難看到,但是可以説這種思想對於後來出現的怨詩還是有一定的影響的!從怨詩中所反映出來的怨天思想,反映了從殷末周初和周代末期,對於統治政權的不滿讓人民開始怨恨天神、天帝,怨恨天命。而這種怨恨是否就是後世“無神論”的端倪,還很難蓋棺定論,但是它在人們的思想觀念中已經留下了深刻的印記,對後世有深遠影響。 5

轉變的意義

一,天命觀轉變的意義

從殷商的“帝”到西周的“天”,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天命觀所信仰的“至上神”不再5

6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m】,三聯書店,1996年3月北京第1版高亨:《詩經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頁445

7 樊樹雲:《<詩經>》宗教文化探微,南開大學出版社,2014.3

僅僅是低級形態的“人格神”,而是同時代表了一種無所不在的自然存在和覆蓋萬物的宇宙秩序。“皇天無親,惟德是輔”,西周人為“天”賦予了倫理價值的判斷標準,這一點淡化了“天”的神格信仰,同時對“天命”的理解也將向自然和秩序方面偏移。在西周人的天命觀中,“天”逐漸成為能夠凸顯道德價值的終極來源與終極意義的“價值之天”、“義理之天”。“民之所欲,天必從之”,天命即體現為民眾的欲求;而對於民眾,天既然是有倫理理性的,人就不再需要盲目的向上天祭祀膜拜以求“賄賂”上天,而是集中在自己的道德行為上。當“天命”不再是作為“人格神”的主宰力量,人就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即自己負責自己的命運。“皇天無親,惟德是輔”,“民之所欲,天必從之”,乃是西周政治文化向後世儒家思想衍展的基源性母題,“敬德保民”的思想也在早期中國文化價值理性的建立過程中由此奠定。

殷周之際“天命觀”的轉變,體現了一種“神人離異”的關係。在周人“天明靡常”、“敬德保民”的思想下,“帝”向“天”的轉型體現了對“秩序”、“理性”、“規則”的重視。但這種“神人離異”的天命觀並未失掉二者的平衡,而是達到了神聖與世俗的共存。中華文明從殷周之際開始便講求“天人和諧”,既保留神聖性,使價值仍能有超越的權威,又發展世俗性,逐漸理性化。神聖性主要體現在祭祀方面,周朝最高統治者自稱天子,在宗族體制下形成一套莊嚴宏偉的祭祀禮儀體系;世俗性則主要體現在政治文化和政治實踐上,“惟德是輔”、“敬德保民”表明天命是否眷顧取決於施政者是否能行德政,這裏崇德與民本的思想也成為後世儒家思想的根源。

二,宗教轉型

王國維先生曾説:“中國政治與文化之變革,莫劇於殷周之際。”對於這場“殷周鉅變”,他從文化與制度的變革角度進行了解釋:“殷周間之大變革,自其表言之,不過一姓一家之興亡與都邑之移轉。自其裏言之,則舊制度廢而新制度興,舊文化廢而新文化興。又自其表言之,則古聖人之所以取天下及所必守之者,若無以異於後世之帝王;而自其裏言之,則其制度文物與其立制之本意,乃出於萬世治安之大計。” 可見殷周鉅變對中華文明的形成與發展有着廣泛且深遠的影響;從哲學史的角度看,這主要是一種思想層面、特別是宗教形態層面的變革。以殷周之際“天命觀”的轉變為視角,可以將殷周之際的巨大變革解讀為“由重祭祀輕道德的自然宗教向重人倫輕鬼神的倫理宗教的轉型”,更具體的説是“祭祀文化向禮樂文化的轉型”。

在荷蘭學者提埃利關於宗教進化的分類體系中,宗教進化基本上是從自然宗教發展為倫理宗教的過程。北京大學哲學系陳來教授將這一發展過程看作是“以各種方式通過倫理意識的奮鬥擺脱禁忌體系體現的巫術的消極壓抑和強制,走向自由的理想的行程”8,周人“配天以德”的做法正是在克服原始的禁忌主義體系。對於殷周之際的宗教轉型,陳來教授指出,“在殷商對神鬼的恐懼崇拜,與周人對天的崇拜敬畏之間,有着很大的道德差別。前者仍是自然宗教的體現,後者包含着社會進步與道德秩序的原則。需要指出的是,周人文化的這種特質和發展,雖然與‘倫理宗教’的階段相當,但周代的禮樂文化並非走的唯一神教的路子,它的獨特的禮樂文化與德行追求,開啟着通往聖哲宗教的東亞道路——德禮文化。”9

殷周之際天命觀的轉變,完成了宗教的倫理化過程,為中國古代文明實現“超越的突破”(卡爾·雅思貝爾斯語,karl jaspers)奠定了基礎。根據卡爾·雅思貝爾斯所建立的著名的軸心時代(axial period)理論,在公元前500年左右的時期內,和公元前800—200年的精神過程中,中國、印度、西方這三大古老文明均實現了從前軸心時代向軸心時代的飛躍。在卡爾·雅思貝爾斯的理論中,這一飛躍體現為“以理性發對神話”,軸心時代意識在對人的理8

9 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m】,三聯書店,1996年3月北京第1版同上

性自覺的基礎上認識到人類自身的侷限而轉向超越的無限(神性維度),即“普天歸一的上帝之超然存在”。“超越的突破”顯示出軸心時代文化與前軸心時代文化之間的“對立、斷裂、突變”。而中國古代文明在這個突破過程中則要顯得極為温和,因此目前許多學者更認為這是一次“人文主義的轉向”。陳來教授認為,“在中國的這一過程裏,更多的似乎是認識到神與神性的侷限性,而更多的趨向此世和‘人間性’,對於它來説,與其説是‘超越的’突破,毋寧説是‘人文’的轉向”10。

殷周之際以天命為中心的“宗教的轉化”,實現了中國古代精神世界的人文轉向。陳榮捷在其編譯的《中國哲學原典》導言中開宗明義地指出:“如果用一個詞來概括整個中國哲學史,這個詞應該就是人文主義??人文主義從中國歷史的黎明期開始就居於思想的主導地位。”正是周公和西周文化的薰陶,正是人文主義所養育的精神氣質,才會有孔子出現的可能。“也正惟如此,漢唐一千年間以‘周孔’並稱,完全是自然歷史過程的真是體現”11。

參考文獻:

【1】郭沫若:《青銅時代》【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

【2】李波:《從<詩經>看殷代的天命觀及其成因》,現代語文(文學研究版),2014年第11期

【3】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m】,三聯書店,1996年3月北京第1版

【4】高亨:《詩經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頁445

【5】樊樹雲:《<詩經>》宗教文化探微,南開大學出版社,2014.3

10

11 同上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m】,三聯書店,1996年3月北京第1版

第四篇:讀後感(國學)

讀《諸葛亮教子儉以養德》有感

凌雲一小五(3)班楊秀彬

不久前,學校組織開展了“國學經典”讀書活動,我得到了《國學啟蒙》這本書後,便迫不及待的讀起來,其中《諸葛亮教子儉以養德》這則小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並從中受益匪淺。

《諸葛亮教子儉以養德》這則故事中,諸葛亮教育後輩:一個有涵養有道德的人,應該堅持自己的遠大志向,不要考慮一時的得失,不要貪圖生活上的享受,不要無限追求世俗的物質生活,如果奢侈而不知道節儉,失去堅強的決心,那就會永遠是一個平凡的人。

掩卷沉思,諸葛亮雖然貴為丞相,但是他的生活起居卻非常節儉。他不僅自己身體力行做到“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而且要求家人、後輩也這樣做,他這種以“勤儉節約為榮,以奢侈浪費為恥”的高尚品質就像金子一樣熠熠生輝,值得我們繼續傳承,發揚光大。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自古便有“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歷史反覆證明了這個道理:奢”能敗國、敗家、敗自己。我也想到了我們的行為與勤儉節約意識反差很大。回想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是否注意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粒米、每一張紙;是否尊重他人的勞動、愛護公共財物、珍惜時間,勤奮學習……往往是我們在不經意中就造成了許多浪費。許多作業本只寫了幾個字就扔進廢紙簍;白天亮着的電燈;衞生間水龍頭嘩嘩流水、洗碗的時候任由水一直在碗裏衝;地上到處是灑落的糧食……。

我還發現在班裏,有些家庭條件優越的同學,愛炫耀家庭的富有, 1

明明教室有桶裝的純淨水,可是他們偏要買飲料;穿的追求名牌;用的追求高檔。在物質上讓父母儘量滿足自己的慾望。可是在學習上卻不思進取,得過且過,經常遲到早退,上課不專心聽課,經常不交作業,成績趕不上別的同學。有些家庭條件不好的同學喜歡攀比,他們不比思想好,不比品德好,不比學習好,比的卻是誰穿的名牌,用的高檔。不體諒父母的辛苦,經常伸手要零花錢,買零食吃,買玩具玩,從小養成好吃懶做的惡習;有的還沉迷於網絡遊戲,被網絡網住手腳,束縛心靈,在看不見的陷阱埋葬自己的花樣年華!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要樹立“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節約就要從自身做起,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在學校,珍惜勞動成果,不浪費糧食;愛護財物,不在桌椅上亂刻亂畫;節約水電,隨手關燈、關水龍頭;珍惜時間,刻苦學習,掌握本領。在家裏,倡導低碳生活,用洗菜、洗碗的水衝馬桶;量體裁衣,能吃多少就煮多少;儘量不用塑料袋裝東西;廢舊物品想方設法再利用……

勤儉節約,是對家庭幸福的盤算,更是一份社會義務的擔當。節約是一種遠見,一種態度,一種智慧。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牢固樹立勤儉節約意識,“讓勤儉節約成為習慣”、“讓勤儉節約成為生活方式”,堅持從自己做起,從每一天做起,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粒糧,每一張紙,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只有時時處處、點點滴滴都節約,我們才能節約資源,也只有時時處處從我做起,這樣我們的家園才會永遠美麗富饒!

第五篇:國學讀後感

高港實驗國小 鬱當蘭

“經典”是一個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結晶,所載為至理常道,透射着人文的光芒,其價值歷久而彌新,任何一個文化系統皆有其永恆不朽的經典作為源頭。羅曼?羅蘭曾説過:“一個民族的政治生活只是它生命的浮面;為了探索它內在的生命——它的各種行動的源泉——我們必須通過它的文學、哲學和藝術而深入它的靈魂,因為這裏反映了它人民的種種思想、熱情和理想。”這個暑假我認真誦讀國學經典,感悟古典魅力,感受頗深。

一提到“國學經典”四個字,大家的第一反應一定會是中華文化中最優秀、最精華、最有價值的典範性著作。我覺得《千字文》就是這樣的一本書。

據史書記載,這篇構思精巧、富有韻致的《千字文》,是南朝梁武帝時一位叫周興嗣的人於一夜間編成的。公元六世紀初,梁武帝蕭衍博通眾學,擅長文學,雅愛書法。他對王羲之的書法推崇備至,因而命人從王羲之的墨跡中,選出一千個各不相同的字,讓員外散騎侍郎周興嗣用四言韻文的形式將其編撰成文,字句間要求有密切聯繫,且要富於文采和韻味,以供兒童學習識字,並從中掌握必要的知識。周興嗣才思敏捷,一夜便將《千字文》編成,不過,第二天,他竟已是兩鬢斑白。《千字文迄今已有1400多年了。流傳到今天,作為一部啟蒙讀物,它獲得了很高的評價。

書中還有關於學習的,如“尺璧非寶,寸陰是競。”説明古人很早就認識到光陰的可貴,“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篤初誠美,慎終宜令。”修身、求學,重視開頭固然不錯,但始終如一堅持到最後更是難能可貴。做學問不可以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應該堅持不懈,最終才能到達勝利的彼岸。“守真志滿,逐物意移。”説的是每個人要保持善性,學習要專一,不要轉移意志,甚至玩物喪志。“孤陋寡聞,愚蒙等誚。”學問淺薄,見識少,就會被別人恥笑。我們不能只讀死書,還要多增長見識,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否則就會成為“井底之蛙”。書中還寫了許多歷史傳説,經典故事:如夜明珠,盤古開天,讓我大開眼界。這些都深深地吸引了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讓我們在多讀、多背中享受這部經典美文帶給我們的樂趣吧!

再如讀《論語》時,我對《論語》及其作者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在現實生活中,也慢慢知道我們的很多風俗習慣、禮貌用語原來都來自於《論語》,《論語》在2500多年後仍能擁有如此深的影響,而且在世界很多地方也廣為流傳。《論語》中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一句話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的確,只學習而不思考就會罔然無知而沒有收穫;只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疑惑而不能肯定。它教人學習要動腦子,不要一味地去搞題海戰術,要學會思考和總結。只有在努力的基礎上,學會思考,自己的學習成績才能更上一層樓。如果僅僅思考而不學習,那就像種莊稼想不勞而獲一樣。把這句話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時刻提醒着自己,工作也要講究方法,不要一股勁走到頭,才發現是個死衚衕,要經常反思自己的工作,從反思中提高自己。而且時刻提醒着自己,只有親身付出,才有可能有回報,不要有等着天上掉餡餅的想法。只要有可行的想法,自己就要去嘗試,去付諸行動。《論語》不僅教會了我學會工作,還教會了我做人。所以,我堅信,只要大家能夠理解《論語》的真諦,你的人生一定不會遺憾。

閲讀國學經典,在擴大我們的閲讀量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塑造着我們的思想、行為,讓優秀的國學經典始終伴隨着我們健康成長,讓我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傳承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並使之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