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呼嘯山莊的讀後感(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81W

呼嘯山莊的讀後感(多篇)

呼嘯山莊讀後感1000字 篇一

從來沒有一本書會讓我如此艱難地看下去2000年買的中英對照版的我先讀完中文然後再看英文昨晚終於看完了五年時間看完一本書對我是從來沒有過的晚上一個人看上幾頁特別是英文的如果看不下去了睡意就會來臨睡覺前看書真的有催眠作用。

要看一本書首先得了解作者:

艾米莉·勃朗特生前寂寞和姐姐夏洛蒂一樣她是個沒見過多大世面的英國北部小郡牧師家的女兒憑着幻想與激情寫作她也用一個男性化的筆名埃律斯·貝爾發表作品可是當她的《呼嘯山莊》繼姐姐的《簡·愛》問世後卻沒能像《簡·愛》那樣得到熱烈的迴應相反它遇到了普遍的冷淡和幾篇嚴厲貶抑的評論有一篇刻薄的評論甚至説:是哪一個人寫出這樣一部作品來他怎麼寫了十來章居然沒有自殺?這是一本可怕的、令人痛苦、強有力而又充滿激情的書這與它年輕的作者本身的性格與才華不無關係。

艾米莉自小內向緘默又總帶着幾分男性自居感誠如夏洛蒂所説的;她比男人還要剛強比小孩還要單純她的性格是獨一無二的。在少女時代當她和姐妹們關在家裏編造故事寫詩的時候她就顯現出一種內涵更深的傾向收錄在她們詩歌合集(此書初版僅售出2冊)中艾米莉的作品總是如同波德萊爾或愛倫·坡那樣困惑於惡這一問題在那純潔的抒情風格之間總徘徊着死亡的陰影。到《呼嘯山莊》動筆時這種困惑與不安變得急不可耐她迫切需要創造一個虛構的世界來演示它把自己心底幾近撕裂的痛苦借小説人物之口傾吐,

放在我眼前的這一部《呼嘯山莊》顯得與眾不同:

它狂放不羈的浪漫主義風格源自於人物愛與恨的極端的衝突而在希克厲和凱瑟琳這對曠世情侶身上極度的愛中混合着極度的恨失去凱瑟琳使希克厲成為一個復仇狂。加之作者把故事背景放置在一個封閉的小社會——兩個山莊和開放的大自然——荒原之中整個小説的情境就格外地戲劇化陰冷而暴力神祕怪烈又隱含着神聖的温情。

其次女作家放棄了那種從頭説起原原本本的敍事手法19世紀的女作家像她姐姐寫《簡·愛》奧斯丁寫《傲慢與偏見》都採用的是這樣一種易於為大眾接受的傳統手法艾米莉則為了講清楚發生在兩代人身上的複雜故事別出心裁地採用了當時少見的戲劇性結構借用了一位闖入呼嘯山莊的陌生人洛克烏先生之耳目從故事的中間切入這時候女主人公凱瑟琳已死去希克厲正處於極度暴虐地懲罰兩家族的第二代的時候這就設置了一個巨大的懸念使讀者急於追索事情的前因又時時關注着人物未來的命運。當然對於當時讀慣古典小説的人們來説接受這種敍事系統是有些吃力的以致於有人指責此書七拼八湊不成體統。

呼嘯山莊的讀後感 篇二

最高貴的復仇之道是寬容。

——題記

想着十九世紀的英國,人們便會想到神祕的霧都、發達的工業,以及層出不窮的名家。可霧都所不為人知的一面,卻是資產階級的腐朽以及女性地位的低下。

不少名家都有過對困苦人民的歌頌。如雨果的《巴黎聖母院》、小仲馬的《茶花女》,以及包括勃朗特家族的《簡。愛》和《呼嘯山莊》。

勃朗特三姐妹激勵了無數的女性,如沙漠中頑強美麗的仙人掌花。而其中的二姐艾米麗,更是英國為數不多的以一部作品而聞名於世的。一位傳奇。更令人驚奇的是,從未結婚的她,竟能寫出如此宏偉悲涼的愛情壯歌。

《呼嘯山莊》中的男主希斯克夫利在遭受家人折磨,愛人背叛的雙重打擊下,心灰意冷,離家出走,幾十年後,報仇歸來。奪呼嘯山莊,害死曾經趕走他的哥哥和愛人,更逼迫曾經戀人的女兒嫁給自己的兒子。更要拆散一對伉儷。可當他看到這對戀人因分離而無比痛苦之後,他似乎看到了當年的他與凱瑟琳被強行分開的慘劇又將發生在自己手中,回憶過去點滴,他放下了仇恨,在一個雪夜,喊着昔日戀人的名字,遺憾離世。

初讀此書,我竟覺得希斯克夫利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惡人,有時甚至是一個罪人。但隨着深入地閲讀以後,我覺得他又是一個值得同情的可憐人。在害死戀人後,他卻一次又一次的呼喚着凱瑟琳的靈魂,他又怎不是個值得同情的可憐人?他也有他的愛情與感恩,尤其是最後迷途知返,放棄報仇,也放下了一切。他何嘗不是個好人?只是在一次次挫折中被糟粕,被扭曲,最終造就了這個極端的、陰險的、可憐的他。

他,更是含沙射影的一位英國衰敗制度的產物,媒妁之言,門當户對,希斯克夫利的低下地位是註定無法娶到凱瑟琳,而她出嫁,更是把希斯克夫利推向復仇的高潮。所以,儘管此書未有一絲語句去憐憫他,但細細品讀,不免感受到作者對他深深的同情與理解。事實上,作者艾米麗也是一位受英國倫理壓迫之人,也許,相同的悲慘經歷,才讓她能寫出如此真實的一個悲慘世界。

時光回到現在,生活在社會主義和諧大家庭的我們,是多麼的幸福與安逸。人民平等,婚戀自由,我們怎不應珍惜當下?以史為鑑,從當下做起,從現在做起。

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它既展示了社會的黑暗與思想的封鎖的社會真實寫照,更是一部因愛生恨,瘋狂報復,最後含恨而終的偉大悲劇愛情。希望社會不要再產出第二個,第三個希斯克夫利,永遠不要,就讓他的回憶停留在老莊園主人在世時,與凱瑟琳青梅竹馬的戀情,永遠……

呼嘯山莊的讀後感 篇三

終於把呼嘯山莊看完了,希斯克裏夫給我留下的印象恐怕永遠也抹不去,因為一度我也有過一點類似他的想法,這很可怕。如果做不了凱瑟琳,那麼我就努力做一個林頓先生那樣的紳士吧。小説中,每一個人的感情都是不完美的,剖析了我們所不願接受的現實。看童話長大的我需要成長。

週五的時候還看了一部電影,叫黑暗中的舞者,柔美和歌聲中我更深刻的體會了錢、人性、母愛的意義,又一次接受了心靈的啟迪。

今晚在q上,和楊敏同學聊了一個多小時,友情很可貴,遠隔千山萬水,但交心的話卻能讓我受益匪淺。太想珍惜這些好朋友了。如果説親情註定要離去,愛情註定崎嶇,那麼友情就像潺潺溪水,伴我們生命始終,希望大家一切都好,永遠不要停下前行的腳步。

一本好書,一部好的電視,一段知心的話,就能讓平凡的生活憑增色彩,生命如畫歲月如歌,奮力前行吧,因為我有那麼多的美好相伴!

呼嘯山莊的讀後感 篇四

一本散發着油墨香《呼嘯山莊》很快就讀完了。看着它靜靜地躺在我面前,竟欲罷不能。再重讀,卻又是滿懷遺憾地合上了書本,不論我再讀多少遍,卻都是同樣遺憾地合上書本,恨不得自己為主人公鋪設一條完美幸福之路。

希斯克利夫和凱瑟琳愛情是起於平淡之中,又在瘋狂中謝幕。可是,一曲終了,站在一旁謝幕只有希斯克利夫一個。當舞台上顯示全劇終時侯,希斯克利夫在縈繞着凱瑟琳氣息環境中合上了他雙眼,而一對小凱瑟琳和希斯克利夫甜蜜愛情又再一次上演。

也許,只是在狂風暴雨中愛情才夠激烈,才真正令人難以忘懷,可是平淡中甜蜜又何嘗不夾雜着淡淡哀愁與彷徨?身份懸殊,主人阻撓,希斯克利夫難以與自己相愛人過自由和無拘無束生活。如果不是變故,如果不是愛情挫傷,如果不是這仇恨力量,希斯克利夫又怎麼會生長到這般強大?

也許是上天造化弄人,讓這對熱戀中情侶因誤會而分開,卻又在近似痴狂愛與恨中艱難地找尋着對方愛痕跡。希斯克利夫用自己自私愛毀了凱瑟琳,毀了自己至愛尤物,也毀了自己苦苦想要找尋愛足跡,毀了他用愛構築起仇恨而堅定信念。他想向凱瑟琳復仇,但是,當凱瑟琳軀體漸漸冰冷時候,在他心裏,是寧願她痛苦地醒來。他驀然回首,愛人已悄然遠去,儘管明知生也不能在一起,因為她已是別人妻子,但卻遠比天人永隔來更好些。活着時候,像刺蝟一樣豎起了全身刺想要傷害對方,卻在天人永隔那一剎那選擇原諒。對將死人來説,死是一種多麼大解脱,死了,所有愛和誤會都不存在了。可是她有沒有想過,死是對對方一種最大自私。而他啊,在她死了之後,沒有頑強抗擊,永遠只能寂寞地品嚐着相思味道,卻永遠無法觸到自己愛人。

這愛情啊,究竟是誰犯了錯,當一切阻隔都黯然退去時候,又不敢相信,這才是真正愛情結局。愛像狂風來襲,湧入心底;恨卻像驟雨,把夢擊碎了一地。愛情,不在乎誰是誰非,誰對誰錯,一切,都像是上天安排。再強烈抗擊也無法撼動既定事實,歲月是最好磨合劑,能夠漸漸撫平人內心憂傷,癒合傷口,但卻永遠消不了心中那塊疤,到恰當時候,它還是會慢慢地裂開,給人以徹骨痛。

可是,這都是為愛情所受傷。儘管受傷,希斯克利夫還是不能放下對凱瑟琳愛,可能這就是沉醉入迷愛吧,唯有真愛才能做到如此。有人説,為愛情所受傷都是甜蜜而難以忘卻,可能這就是希斯克利夫不斷想着凱瑟琳,尋找着凱瑟琳,深受着它折磨卻始終不肯也不捨得放手原因吧。

呼嘯中,愛與恨交織,卻,緊拉着不肯放手。

呼嘯山莊讀後感1000字 篇五

我用了一個星期多的時間看完了《呼嘯山莊》。我合上書,不禁驚歎,這個久居深山,幾乎從不和外界接觸的未婚女子怎麼能寫出愛的如此深刻,恨的如此入骨的小説呢?這個一生都活在不幸的世界中,孤獨淒涼,沒有笑聲,沒有朋友的女子,怎麼能寫成這樣一部富有獨創性和超前性的偉大作品呢?其實不管怎麼樣,不管是因為什麼這部極其富有內涵的奇書,已經可以讓我們領悟到很多很多人生的真諦了!儘管埃米莉只在這世上度過了簡短的三十個春秋,可這是不平凡的。她從未踏出過出生的那個莊鎮,但是她的天空比任何人都要廣闊,深邃。作為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她無愧於這個姓氏。她的詩作是浩瀚的蔚藍色,給人以勇氣和力量,唯一的小説《呼嘯山莊》是純潔的白色,安靜祥和,而又會迸發出不一樣的激情,走向狂熱與躁動,就好似白色的那一個極端,但是兩種顏色都是那麼的乾淨單純。

《呼嘯山莊》裏的愛情是那麼特別,與至今一來的任何一部小説中塑造的愛情都不一樣。這種“埃米莉”式的愛情是那麼的真摯,坦率,從來沒有半分的扭捏與嬌柔做作。只有這樣的情感,才是真正的來自於人的內心深處,是從人的本性中散發出來的。交織在這其中的一切,都是那麼的赤的主人公們,愛的是那麼的堅強,超脱出一切,哪怕是生與死的距離。愛之深,痛之切。希斯克裏夫的仇恨也是那樣的強烈、真實與強大。這種復仇慾望,強大到可以摧毀他周圍的一切。復仇之火,燒燬了兩個家族的糾葛。凱瑟琳死時,他是那麼的痛苦。凱瑟琳帶走了裸裸,沒有半分的禁錮,也從未想到過禁錮。這是人間最真實的情慾寫照,埃米莉從未給它套上過那種所謂“文學的外衣”。埃米莉塑造他的愛,也帶走了他的一切。儘管他還活着,卻和死亡無異。他即使是得到了那麼多,卻還是不足以填補他的失去,他心靈的創傷。因為凱瑟琳死了,他的生活失去了意義。當他如幽靈般在日夜的呼喚着他的愛人的時候,他卻也是再也得不到了。他折磨着他人的時候,也無時無刻不把自己傷的體無完膚。他的仇報了,他得到了那麼多人的財產,然而他卻失去了支持自己生存的最後一根支柱,所以,就在這一刻,他死了。

在希斯克裏夫以及這一輩的主人公心裏,愛永遠比恨濃,情感永遠凌駕與理智之上,所以,他們很容易瘋狂,但是卻讓人尊敬。他們的下一輩——那種理智勝於情感的愛,較之他們,顯得是多麼的蒼白無力,遜色的多。埃米莉那種超前的寫作手法,加上這奇妙的文學思維,難怪會被別人將這部曠世奇書譽為“唯一一部沒有被時間的塵土遮沒了光輝的傑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