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讀《中國式現代化面對面》有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35W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的中國式現代化

讀《中國式現代化面對面》有感

——讀《中國式現代化面對面》有感

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是中國共產黨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下,應對世界格局變化,結合中國發展實踐探索出來的現代化道路,必然會隨着世界格局變動和我國發展實際變化而不斷完善。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提出:“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是中國共產黨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下,應對世界格局變化,結合中國發展實踐探索出來的現代化道路,必然會隨着世界格局變動和我國發展實際變化而不斷完善。

一、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主要特徵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確理解百年大變局的內涵與特點,對於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第四次科技革命催發新的發展格局

科技革命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根本動力,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極大改變了人類命運,重塑了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目前第三次科技革命方興未艾,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技術、虛擬現實、智能機器人、新能源為代表的第四次科技革命蓄勢待發,激發新科技、新產業、新經濟、新社會形態,也給發展中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帶來新的發展機遇。近年來,我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力求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的發展機遇,改變我國核心技術長期受制於人的局面。

(二)國際體系深刻調整

進入21世紀以來,新興國家強勢崛起,歐盟、東盟、非盟、阿盟等一些區域合作組織和國家聯盟影響力逐步擴大,世界多極化發展格局愈加清晰,發展中國家羣體成為影響國家政治經濟格局的重要力量。

(三)國際經濟中心轉移

長期以來,西方資本主義發達國家佔據明顯優勢甚至壟斷地位,富裕國家與落後國家之間的貧富差距逐漸拉大。進入21世紀以來,發達國家經濟增長乏力,新興經濟體在世界經濟體系中佔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等金磚國家迅速崛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持續增長。自從2010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以來,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連續多年保持領先。

(四)全球化遇到新挑戰

全球化可以推動國際分工和世界市場健康發展,是生產力高度發展的必然結果,符合全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共同利益。然而近年來,一些發達國家因為製造業轉移、產業出現空心化等問題,造成國家就業不足、貧富差距拉大、社會矛盾突出等問題,逆全球化和民粹主義思潮抬頭,反全球化的聲音越來越多,全球貿易體系受到嚴重衝擊。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更是成為影響全球化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新變量。

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新發展階段

放眼全球,我們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現代化事業也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一)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轉變

一百年來,我國社會矛盾發生了幾次大的轉變。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我們黨準確認識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作出了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的正確判斷。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主義三座大山,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黨的八大報告指出,我國國內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對於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後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是人民對於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指出,在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後,我國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就要求新時代我們的工作重點在於解決好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比如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不平衡問題、經濟與社會發展不平衡問題、城鄉發展不平衡問題、發展與生態環境不平衡問題等,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

(二)中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高質量發展階段意味着我們要擺脱依靠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發展模式,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着力推動科技進步和加快人力資本積累,主要依靠創新驅動和全要素勞動生產率提高。高質量發展階段意味着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標準,廣大人民羣眾在一般消費得到滿足基礎上,必然對教育、醫療、文化體育、旅遊健身等方面的消費要求更高,精神需求更旺盛,這也是進而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

(三)我國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大會上向世界莊重宣告,“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經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多年奮鬥,我們居民的收入取得飛躍式提升,生活質量明顯提高,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發生根本性改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後,也面臨一些新的挑戰,比如如何破解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實現從絕對貧困向共同富裕轉變。早在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同志就提出,可以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裕的地區和人可以帶動和幫助其他地區和其他的人實現共同富裕。在實現全面小康社會基礎上,還需要突破中等收入陷阱,邁向更高發展階段,意味着要實現從“人口紅利”向“人才紅利”轉變,提高整體居民素質。

三、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中國式現代化

世界正處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臨的國際國內發展形勢前所未有,當前更是處於“向着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必須要推動和發展中國式現代化。

(一)走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現代化,保證了現代化建設的方向,同時也為現代化發展創造了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和良好的國際環境。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繫、命運所繫。” 中國式現代化就是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和制度,通過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以及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實現現代化目標和人的全面發展。同時,社會主義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而不是建立在對外殖民掠奪基礎上的現代化。

(二)走全面系統的現代化道路

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的現代化,要建設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提高社會生產力水準,實現從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的轉變;要建設高度發達的政治文明,充分保障人民平等參與和平等發展的權利;要建設高度發展的精神文明,提高全體中國人民素質水準,讓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全社會自覺行動,讓中國精神、中國文化成為推動發展的重要動力;要建設高度發達的社會文明,讓居民普遍擁有較高的收入和相對富裕的生活,享有更加幸福安康、更加公平正義的生活;要建設高度發達的生態文明,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除此之外,全面系統的現代化還意味着要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是現代化軟實力層面的重要保障。

(三)走並聯發展的現代化道路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中指出:“我國現代化同西方發達國家有很大不同。西方發達國家是一個‘串聯式’的發展過程,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信息化順序發展,發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時間。我們要後來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來,決定了我國發展必然是一個‘並聯式’的過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是疊加發展的。”並聯式的現代化既是指新型工業化、信息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等不同領域的現代化並聯發展,也意味着多個現代化發展階段的並聯發展,中國並不是等一次現代化(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型)結束後,才開始二次現代化(從工業社會向知識社會轉型),而是多次現代化階段的並聯發展。同時,並聯式現代化還是中國傳統與現代化的統一和並聯發展。

(四)走以人民為中心的現代化道路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提出:“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站穩人民立場,貫徹黨的羣眾路線,尊重人民首創精神,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着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和人民羣眾急難愁盼問題,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現代化在推動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嚴重的貧富差距,這也是造成國際社會矛盾日益突出的關鍵因素。而中國式現代化所遵循的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路就是要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讓一個少數民族、一個地區掉隊,在消除絕對貧困基礎上實現更高質量的共同富裕。

(五)走超大規模的現代化道路

中國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習近平總書記就深刻指出,我們這個世界上最大發展中國家實現了現代化,意味着比現在所有發達國家人口總和還要多的中國人民將進入現代化行列,其影響將是世界性的。面對如此高難度的超大規模現代化格局,必須要全面提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以全要素資源利用為重點,加快提升系統化、科學化、信息化、智能化水準,走出一條中國式超大規模現代化新道路。

(六)積極學習借鑑人類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

中國式現代化並不是封閉的現代化,而是要積極吸納人類文明創造的一切有利於中國發展的優秀成果。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中華民族擁有在5000多年曆史演進中形成的燦爛文明,中國共產黨擁有百年奮鬥實踐和70多年執政興國經驗,我們積極學習借鑑人類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馬克思主義作為發源於西方國家的思想,一直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的成果。中國還積極吸納俄國十月革命的經驗以及西方國家現代化過程中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等有益文明成果。未來,中國將會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姿態擁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