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中國製度面對面》個人讀書筆記多篇【彙總】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1.49W

[寄語]《中國製度面對面》個人讀書筆記多篇【彙總】為本站的會員“aizaizt”投稿推薦,但願對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幫助。

《中國製度面對面》個人讀書筆記多篇【彙總】

《中國製度面對面》個人讀書筆記有哪些?面向未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髮揮和增強我們的制度優勢,一定能創造出新的更大奇蹟。共同閲讀《中國製度面對面》個人讀書筆記5篇【彙總】,請您閲讀!

《中國製度面對面》個人讀書筆記1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2017年12月1日,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的主旨講話中指出:“人類命運共同體,顧名思義,就是每個民族、每個國家的前途命運都緊緊聯繫在一起,應該風雨同舟,榮辱與共,努力把我們生於斯、長於斯的這個星球建成一個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變成現實。”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國際國內不同場合多次闡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得到了國際社會廣泛認同和積極響應。2017年2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首次被寫入聯合國決議,成為我國為全世界貢獻的解決全球危機和全球挑戰的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

“一帶一路”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實踐,植根於歷史,但面向未來;源於中國,但惠及世界。9月24日上午,隨着一聲嘹亮的汽笛鳴響,滿載鐵路建設物資的“齊魯號”中歐班列從濟南國儲鐵路場站發車,駛向歐洲施工現場。這趟中歐班列主要裝載匈塞鐵路(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至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之間的鐵路)建設用變電設備、機櫃、接觸網零部件等,行程將歷時約25天,途經蒙古、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匈牙利、塞爾維亞等國,在二連浩特、波蘭轉關換軌後,運抵目的地。

作為中國-中東歐合作的標誌性項目,“匈塞鐵路”建設是“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在歐洲參與建設的第一個鐵路基礎設施項目。目前,中歐班列已成為亞歐大陸上距離最長的合作紐帶,短短几年間已經實現了從零到一萬多列火車。

藉着“一帶一路”東風,搭乘中國“快車”的朋友也越來越多:東部非洲有了第一條高速公路,馬爾代夫有了第一座跨海大橋,白俄羅斯第一次有了轎車製造,哈薩克斯坦第一次有了出海通道……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始終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得到了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積極響應和支持,帶動了各國經濟發展,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世界銀行今年6月發佈的研究報告顯示,“一帶一路”倡議全面實施可使3200萬人擺脱中度貧困,使全球貿易增加6.2%,沿線經濟體貿易增加9.7%,全球收入增加2.9%。

6年來,“一帶一路”夯基壘台,立柱架樑,從“大寫意”走向“工筆畫”,以堅實的腳步走向推動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展現出中國這個擁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藴的大國應有的胸懷和心志,更彰顯着中國這個東方大國的智慧和擔當。

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躬逢偉大時代,我們有理由相信,弘揚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中國一定能夠不斷鑄就中華民族新輝煌,也一定會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中國製度面對面》個人讀書筆記2

天下大治,是古往今來無數治國者孜孜以求的理想。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是中國共產黨矢志不渝的追求。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處於關鍵時期。越是接近目標,越是形勢複雜,越是任務艱鉅,越要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為中國之治提供堅強制度保障。

建立什麼樣的國家制度,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面臨的一個歷史性課題。無數仁人志士為之前仆後繼、不懈探索,卻都抱憾而終。中國共產黨登上歷史舞台後,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贏得了中國革命勝利,並深刻總結國內外正反兩方面經驗,不斷探索實踐,不斷改革創新,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形成和發展黨的領導和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軍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加強和完善國家治理,取得巨大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以黨中央領導人民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為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文化繁榮、民族團結、人民幸福、社會安寧、國家統一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

“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實踐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植根中國大地、具有深厚中華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擁護的制度和治理體系,是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的制度和治理體系,是能夠持續推動擁有近十四億人口大國進步和發展、確保擁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進而實現偉大復興的制度和治理體系。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們黨領導人民創造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蹟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蹟更是表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一套行得通、真管用、有效率的制度體系,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在中國之治的偉大實踐中,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展示出許多顯著優勢。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從13個方面進行系統總結和概括,從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切入,從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方面展開,高屋建瓴、提綱挈領地對內展示、向外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這些顯著優勢是“中國之治”的制度“密碼”,也是堅定“四個自信”的基本依據。同時要看到,任何一種制度都是動態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也需要毫不動搖地堅持和鞏固,與時俱進地完善和發展,不折不扣地遵守和執行。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在國家治理體系的大棋局中,黨中央是坐鎮中軍帳的“帥”,車馬炮各展其長,一盤棋大局分明。黨的歷史、新中國的發展歷史都表明,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是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所繫,是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正是因為有黨的堅強領導,國家治理體系才能不斷完善、治理能力才能不斷提升,中國之治才能不斷躍上新水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堅持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更好發揮黨的領導這一最大優勢,就能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更加充分地發揮出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更加堅強有力的制度保障。

《中國製度面對面》個人讀書筆記3

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要把制度建設擺在黨的建設的重要位置,更多用制度治黨、管權、治吏,向制度建設要長效。這就要求我們,加強黨的組織建設,必須增強制度意識,把加強制度建設作為提高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質量的根本保障。

組織建設是黨的建設的重要基礎。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我們黨始終把組織建設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從一開始就注重從制度上設計組織架構、健全組織體系、嚴密組織紀律、約束成員行為,在實踐中不斷探尋組織建設規律。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黨鮮明提出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同向發力,注重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加強黨的組織建設,先後制定、修訂了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黨組工作條例、地方黨委工作條例、黨的工作機關條例、支部工作條例以及農村、國企、機關、高校基層黨組織工作條例等一系列組織建設方面的黨內法規,使黨的組織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推動黨的組織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我們黨近百年來的發展歷程證明,建設好、管理好我們這樣一個大黨,離不開健全的組織制度。做好新時代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必須增強制度意識、強化法治思維,切實抓好黨的組織制度建設,着力夯實管黨治黨的組織制度基礎,為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提供可靠制度保障。

《中國製度面對面》個人讀書筆記4

2019年8月19日,來到敦煌莫高窟,深入敦煌研究院,實地察看珍藏文物和學術成果展示。他指出,敦煌文化展示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只有充滿自信的文明才能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時包容、借鑑、吸收各種文明的優秀成果。他強調“要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懷,更加廣泛地開展同各國的文化交流,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借鑑世界一切優秀文明成果”。

“這是對文化自信中‘自我’與‘他者’辯證關係的深刻闡釋——文化自信不僅要有堅守、有特色、有傳承,還要能包容、會借鑑、善吸收。”中國文聯副主席、山東省工藝美院院長潘魯生告訴記者,敦煌是多民族文化交流互鑑的寶庫,是人類文明的基因庫,敦煌文化是中華文明同各種文明長期交流融匯的結果。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聖地,作為人類文化的聖殿,它不僅承載了中國文化厚重的歷史積澱,體現了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的藝術震撼力,也是東西方文化在河西走廊交融匯通的歷史見證。敦煌的歷史告訴我們,文明因交流而興盛,因隔絕而凋敝。

2018年9月,第五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在山東曲阜舉辦。不同膚色、不同教育背景的260多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圍繞“文明的相融”等話題,聆聽來自各個國家和地區的聲音,深入對話交流,共同探討人類文明走向。此次論壇發佈了關於文明的相融與人類命運共同體主席聲明。尼山世界文明論壇,是以開展世界不同文明對話為主題的國際思想文化對話交流平台,每兩年舉辦一屆,至今已經連續舉辦五屆,並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舉辦“巴黎尼山論壇”、在泰國首都舉辦“曼谷尼山論壇”等。目前,尼山論壇已成為全球知名的“世界思想哲學論壇”,推動着人類文明對話的持續深入與和諧發展。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今年5月15日,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在北京隆重開幕,這是一次開創性的由一國政府主辦的文明交流盛會,也是在百年未有的世界大變局前,亟須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的當下,中國與外界展開的一次深度對話,體現了中國促進文明發展的深邃思考和責任擔當。

像尼山世界文明論壇、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一樣,國際儒學論壇、世界儒學大會、嵩山論壇、陽明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等國際學術論壇遍地開花,影響力日益擴大。有數據顯示,中國已在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540多所孔子學院,1190餘個“海外孔子學堂”。數字的不斷增長,折射的是中國為推動世界各國文明交流互鑑、增進中國人民同各國人民相互瞭解和友誼的不懈努力。

倡導的文明交流互鑑理念,必將讓中華文明同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豐富多彩的文明一道,為人類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也必將讓不同文明在和而不同中生生不息,實現“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中國製度面對面》個人讀書筆記5

不懼風雨,不畏險阻,是大國的自信,也是大國的擔當。

過去的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我們見證了中國發展與世界大勢的相激相蕩,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日益增多的複雜局面,我國依然取得了多方面舉世矚目的成就。

“歷史長河奔騰不息,有風平浪靜,也有波濤洶湧。我們不懼風雨,也不畏險阻。”黨和國家有面對任何“風雨險阻”的自信與沉穩,也體現出中國人民的信心和決心。

我們擁有如此自信,因為2019年我們慶祝了新中國成立70週年,再一次真切地見證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我們擁有如此自信,因為2019年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第一次提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目標,立足當下着眼長遠擘畫中國之治宏圖;我們擁有如此自信,因為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預計將接近100萬億元人民幣、人均將邁上1萬美元的台階……這一切,匯聚成禮讚新中國、奮鬥新時代的前進洪流,給我們增添了無窮力量。

自信的中國永遠在這兒。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與國的競爭日益激烈,歸根結底是國家制度的競爭。中國發展呈現出“風景這邊獨好”的局面,最根本、最深層的原因,是制度的顯著優勢和強大生命力。這就是中國的風采、中國的力量、中國的自信。

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我們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2020年也是脱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衝鋒號已經吹響。此時此刻,我們不懼風雨,也不畏險阻,萬眾一心加油幹,越是艱險越向前,只為堅決打贏脱貧攻堅戰,如期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脱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我們將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不移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我們願同世界各國人民攜起手來,共建“一帶一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創造人類更加美好未來而不懈努力。

我們已整好行裝,我們無懼無畏,只爭朝夕,不負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