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名人傳讀後感一百字【精彩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34W

名人傳讀後感一百字【精彩多篇】

名人傳記讀後感 篇一

在我讀完了《名人傳》這本書,深深地被他們的精神所折服。書中寫的英雄們具有一種內在的頑強的生命力,他們勇敢的與困難作鬥爭。

貝多芬出身貧寒,在他很小的時候就不得不輟學了。他的一生坎坷不平,可是他勇敢的與命運作鬥爭,他身邊唯一的親人辜負了他,他很孤獨的活着,內心受到了十分沉重的打擊,可是他還是堅強的活下來了,忍受着身體和心理的雙重痛苦。在他的世界裏,他沒有一個朋友,他就像與世隔絕。雖然他一直痛苦的活着,可是他的創作卻一直在堅持,在那樣的環境下創作了不朽的傳世之作,他的偉大的作品大部分都是他耳聾後創作的。他最後終於戰勝命運,戰勝疾病,戰勝痛苦,戰勝聽眾的平庸,戰勝困難和障礙,登上了生命的巔峯。貝多芬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他不肯屈服於命運,他改變了命運,他頑強的精神令全世界震驚。

米開朗琪羅出生在佛羅倫薩一個比較富裕的家庭。他本身有着較高的文化休養和藝術功底。他的國家戰火不斷,他眼睜睜看着外族入侵,本國的同胞受到奴役,自己的作品毀於戰亂,他受到別人的折磨。他一生依附教皇,為教皇做事。教皇為自己立碑立傳,使米開朗琪羅達不到自己的理想。他的一生充滿了坎坷和艱險。可是他一直在堅持,為了心中的理想,他活到了70多歲。

托爾斯泰出生於一個富貴家庭。他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他本身有很高的文學天賦。他曾經獲得成功,但他蔑視自己擁有的一切。他不肯享受生活,不肯虛度年華,他想要通過造福人類來體現自己生命的價值。他弘揚真正的基督精神,對自由主義的蔑視。

通過這本書,作者告訴我們要勇敢的與命運作鬥爭,只要你不屈服於命運,總有一天你會改變命運。人生在於奮鬥,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名人傳記》讀後感 篇二

《名人傳》一共有三章,我最喜歡的是關於貝多芬的這一章。

我從貝多芬身上學到了許多崇高的精神,特別是我佩服的是他那種頑強地與命運抗爭的精神。貝多芬的童年是痛苦的,人生對他來説就好像是一場激烈的鬥爭,父親很想開發他的音樂天分,使用暴力強迫貝多芬練習各種樂器,當他長大一點,惡運又一次降臨到了貝多芬的頭上--他失去了最親愛的母親。

不過,貝多芬還算是幸運的,他遇到了莫扎特,後來他還拜了海頓為師。他拜了海頓為師之後,終於開始有了作品,就在貝多芬初次嚐到成功的甜蜜的時候,痛苦又一次降臨。慢慢地,貝多芬耳朵的聽覺越來越衰退,他的內臟也受着劇烈的痛苦的折磨,但他還是瞞着所有人,直到他再也不能隱瞞了,才去找醫生。幾乎,貝多芬所有的作品都是耳聾後寫的。

貝多芬與命運抗爭,最終成為名人。同樣,我們也要努力學習,做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從貝多芬身上,我們學到了:只有不畏艱難、努力奮鬥,才能使人幸福和成功。

名人傳記讀後感 篇三

《名人傳》是一部激情四溢、充滿感染力的傳記體小説,而其中,《托爾斯泰傳》不僅是篇幅最重的一部,也是整本書的重點和精華所在,這與作者和托爾斯泰的交往是密不可分的。

在《托爾斯泰傳》中,作者將自己對托爾斯泰的愛和自己找到的人生答案都渲染到了極致,書中充滿了激動的情緒和戰鬥的激情。而從主體上講,三部作品是相通的,那就是:英雄主義的戰鬥精神。作者是在用三位精神上的英雄來鼓舞每一個人前進和為人生理想而奮鬥,用堅強的意志在痛苦的人生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和快樂。

《托爾斯泰傳》的第一章,被作者稱為最近消失的光明,也是作者敍述托爾斯泰整個的人生戰鬥史的'一個引言。

作者用詩一般的語言、散文一般的結構完成了這完整交響曲的最後一章:時而低沉地追憶他的一生經歷,時而飽滿地宣誓他的壯志凌雲,時而理性地分析他和其他人物的迥異,時而清冷地描繪他的痛苦迷惘

整個《托爾斯泰傳》是一部托爾斯泰一生不懈地追求真理和愛的戰鬥史,他敢於堅持心中的真理,哪怕為此受到孤立。他的人格高尚,敢於用批判的眼光對待周邊的一切。

但是,他同米開朗琪羅一樣,也有弱點。他的思想似乎沒有跟上時代的腳步,對現代科學的發展一無所知,這導致了他的思維停滯在俄羅斯的鄉村生活,從他的文章中也大有體現。他將物種起源、光譜分析、鐳的本質等重要的研究,統統稱為無聊,他將莎士比亞貶得一文不值,對米開朗琪羅的作品無動於衷。有人甚至認為,托爾斯泰是與這個社會脱節的人。但是他的著作打動着我們,他在彌留之際的話語震撼着我們,他還是個英雄,是咱們的兄弟,畢竟人無完人。

我在閲讀的過程之中,明顯地感受到了一種激情,一種對托爾斯泰崇高人格和靈魂的讚美之情,同時這種激情包含了作者對托爾斯泰的毫不掩飾的、深刻偉大的愛。這種激情筆端下的文字深深地感染着我們每一個人。

名人傳記讀後感 篇四

《名人傳》,一本人物傳記,記敍了眾所周知的三位偉大天才的奮鬥史,名人傳讀後感--兔子(鄭婉晴)。其中雕塑家與畫家米開朗琪羅是我崇敬的一位人物。

米開朗琪羅的一生命運坎坷,跌宕起伏,足以媲美一部人物糾葛的好萊塢大片。在羅曼羅蘭筆下,米開朗琪羅以一生的心血奉獻出震撼心靈的傑作。

米開朗琪羅説過:"誰也無法戰勝我,我要死死握住命運的咽喉。"由此可以看出,他對悲慘命運的不屈、不屑,甚至是主宰。僅僅這句話,使他擁有比常人更高的完美的品質,他是英雄,他使我們感到卑微與渺小。

他熱愛創造,彷彿那是他最炙熱的生命。這種由創造引起的衝動,好比一場一場劇烈的火山,爆發出源源不斷的思路。

有些人認為他驕傲,自負。沒錯,但因為他把藝術看得比生命重要,所以關於他的狂野、不羈、高傲都可以被淡化。留下的,只是對天才的褒獎,對生命的讚美,對藝術的追尋,讀後感《名人傳讀後感--兔子(鄭婉晴)》。這,就是他所需要的;這,就是那些遺留藝術的真諦。

米開朗琪羅是精神上的貴族,由他之言:"從事藝術的應該是貴人,而不是平民。"

我不清楚羅曼羅蘭是以怎樣一種心情去小心翼翼的描繪關於米開朗琪羅的一切,他的桀驁不馴,他的精神寄託,他不屑與世俗相爭,他看不起藝術上的平民。這樣一個人,他的思想超出了一切。

就這樣,他超脱般的存在了85年。這樣一個遲暮的老人,曾是一個神一樣的人物,後世有萬人景仰。但是,他卻仍是孤獨的。他的尖鋭,他的鋒芒畢露。沒人願意敞開心扉,接納這個渴望温暖的"孩子"。導致他越來越偏執,漸漸與世界失去溝通。

我寧願我是那個時代的人,給予他一點點温暖。希望我們的天才永遠不要緊蹙眉頭。

名人傳讀後感一百字 篇五

米開朗基羅,著名雕塑家,作品有《大衞》等。他是一個天才,然而這個天才卻被命運壓得喘不過氣來。當時的歐洲,正處於基督教的統治之下,而他對於這個社會感到深深的憂患。不僅如此,他的家族,也給他增添了負擔。他的家人以他為榮,只知道向他要錢。他不得不拼命工作,嚴重損害了他的健康。在那之後,他成了一個又一個教皇的奴隸,他被迫完成一個個工程,陷入了繁忙的工作和日常的瑣碎中,浪費了他的生命,他被悶住了,喘不過氣來。他為了減輕痛苦,拼命的工作,他感到痛苦和苦惱,但卻不被理解。他不堪精神上的重負,病倒了。他的希望破滅了,他不停的工作,耗盡了他的精力。在他老年,他只相信神,他開始嚮往死亡。他開始喜愛大自然,開始在夜晚工作。在他臨死時,他的朋友、他的侄兒,還有教皇,卻只關心他的財產繼承問題。終於,在一天下午黃昏,這個天才般的藝術家,終於飛向了天國。

《名人傳記》讀後感 篇六

名人傳記大概也和翻譯一樣,最好能達到“信,達,雅”。本書中規中矩,老老實實的敍述完了孔子的一生之大事,達到了“信,達”的境界,也算不易。

讀完此書,才知道孔子一生之所為,《論語》中的話,理解起來也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了,確實有助於想讀透論語的朋友。

孔子一生,雖顛沛流離,但志向不改,在那個禮樂崩壞的年代裏提倡禮制,確實有點另類。説好聽點,是堅持,説不好聽點,是偏執,屬於撞了南牆也不回頭的人。

但正所謂,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孔子生時,有一大羣徒弟追隨左右,有各國國君以禮相待,名揚天下。去後,兩千年來,孔子思想一直傳播至今,成為“至聖先師”,確實是一代聖人。

讀《論語》,學孔子,想象起為人,仰慕不已,如能穿越回去,我願拜到孔子門下,鞍前馬後效勞,只為一睹尊顏,聆聽教誨,如此,實在大幸。

名人傳記讀後感 篇七

今天是20xx年4月4日,假期的最後一天。而現在已經是晚上九點多,可是我的作業依然沒有寫完。

這次我還是給自己找了藉口:學業水平測試剛結束,應該好好放鬆放鬆,老師本不該佈置作業。可是我依然記得考試前老師佈置這個1000字作文時許多同學都發出一聲哀嚎,我卻想着我的作文一向寫得不好,這次一定要好好寫。而不久前的10分鐘,我卻又在想明天交張欠條應付過去算了,反正肯定好多人沒寫。

我厭倦了這樣的自己。

我厭倦了每次在心裏堅定地説下星期一定開始真真正正努力學習,可是到了下一星期又在心裏重複同樣一句話。我厭倦了每次都説趕快寫完作業再去玩,可是總是放下作業不管。我厭倦了每次把房間收拾乾淨以後決心要一直保持,卻又在後來把書和衣服扔得到處都是。我厭倦了自己總是在做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

不知道什麼時候我一些美好的品質在慢慢流失,我變得懶惰,不思進取,貪圖享樂。

我厭倦自己沒有毅力,幹什麼事都不能堅持到底。我厭倦自己遇到困難總是在逃避。我厭倦自己總是在後悔昨天,總是在浪費今天。

看中外名人傳記。看到魯迅,就想如果生活在那個年代多好,可以幫着革命,可是我卻不想想自己有多大能耐,可以乾點什麼。看蒙哥馬利,就想成為一名久經沙場的戰士,可是我知道如果我真的是一位戰士,我一定會嚮往和平的生活。看沈從文,就想像他那樣整日曠課出去玩,可是我卻沒有他那股聰明勁可以只讀幾遍就把書背過。

我沒有幸運能像沈從文一樣能在彷徨時得到上司的鼓勵,沒有像蒙哥馬利那樣堅忍的意志,也沒有杜甫那樣博大的胸懷。

我是這樣普通的一個人。即使我這樣厭倦自己,卻未曾努力將自己變成自己喜愛的樣子,相反,我在把自己變得更令自己厭倦。

因此,我決心讓自己改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也許這也只是説説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