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名人傳記讀後感精彩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83W

名人傳記讀後感精彩多篇

名人傳的讀後感 篇一

《名人傳》是法國作家羅曼。羅蘭的作品。書中介紹了三位不同職業的名人——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德國音樂家貝多芬;還有意大利畫家、雕塑家米開朗琪羅;他們雖國籍不同,領域不同,卻在人生的苦難面前有了相差無幾的態度,他們同樣的都在成功中歷盡磨難並與其頑強鬥爭。期中最被我崇敬的便是貝多芬。

貝多芬的一生充滿了艱辛,他會演奏許多樂器並且在這些方面都有卓越的貢獻。他一生創作了九部交響樂,並在這一領域內對海頓及莫扎特所建立的傳統,做出了重大的突破,他是音樂上面的天才。

貝多芬定居維也納後,首先做好鋼琴家的身份,在貴族的府邸中演奏,並很快得到了好評。許多貴族青年在他門下學習鋼琴。不過好景不長,耳疾向他襲來,他失聰了。耳朵裏聽不見音樂,演奏便成為了困難的事情,他曾一度因此喪失生活的信心,並於1802年10月8日留下著名《海德根斯塔特遺囑》,然而最後他還是頑強地走了出來,重燃起了生活的希望,並在以後的25年裏使自己的音樂水平上了一個新的高峯。

貝多芬的一生是艱苦的,但他頑強地與命運鬥爭。他幾乎一輩子都在鬥爭,他把他的一生獻給了音樂。他在生命的末日還寫出了不朽的《歡樂頌》。

貝多芬對我的影響是巨大的。我也曾因英語學不好而一時想到過放棄,可是我通過他的事例得到了巨大的鼓舞,我盡力學好英語並讓成績慢慢上升。在我看來貝多芬的一生已夠很苦,但他還依然挺了過來,我們還有什麼理由去放棄我們的學習、目標呢?

貝多芬給我們的鼓勵是巨大的,他是我們的標榜、它就像迷茫中的一個航標、鼓勵我們前進。

名人傳記讀後感 篇二

在《名人傳》的前言裏,有這樣一句話:歷史與考據不是羅蘭在書裏要關注的重點,他的目的。是給那些不幸的和幻想破滅的人提供鼓舞和勉勵的源泉。顯然,這些英雄們的傳奇一生或堅強一生都無時不刻在激勵着我們。

貝多芬的一生,是不幸的。貝多芬一生所追求的是歡樂,但世界不給他的,也是歡樂。於是,一個不幸的人,他貧窮、殘廢、孤獨,一個痛苦的人,世界吝嗇地不給予他歡樂。而這位音樂巧匠,他擁有扼住命運喉嚨的力量,他把他的痛苦鑄成了歡樂,帶給人間。正如他所説的:“用苦痛換來歡樂”這句話,濃縮了他的一生,也成為了一切英勇心靈的箴言。

而米開朗琪羅的一生,又有不同的力量,他是一個天才,但外族入侵,人民受到奴役,自己的作品也毀於戰亂,家族對他的無窮無盡的索要讓他幾近絕望。他一生都生活在枷鎖之中——他被一個枷鎖控制,等他掙脱之後又被另一個枷鎖控制。而他長溘的那一天卻又是和平天國的第一天。他安心了,幸福的靈魂,時間在其中不在流逝!

貝多芬的痛苦是在盛年遭遇病魔,米開朗琪羅的痛苦是被枷鎖控制,那麼托爾斯泰的痛苦則是在於他與之鬥爭的那個敵人就是他自己。

托爾斯泰曾經痛苦地問過自己:“托爾斯泰,你是否按照自己所宣揚的主義而生活?”他痛苦不堪地回答道:“我羞愧難當!我有罪!我應該受到輕蔑!”而在他死斯將至的時候,他發出了一聲痛苦的疑問:“大地上有千百萬的人在受苦受難,可你們為什麼全都在此照料唯一的列夫托爾斯泰呢?”托爾斯泰不想虛度年華,而現實卻背道而馳,這也是痛苦的來源,更是他對蒼生的疑問。

人生就是奮鬥,幸福就在奮鬥之中,命運從來都由每一個人自己掌控。

名人傳的讀後感 篇三

《名人傳》是羅曼羅蘭最早享譽世界文壇的人物傳記。貝多芬幼年不幸在艱苦的家庭環境中度過了童年。

人們從貝多芬那青春洋溢的臉上看到了未來的天才的目光,從那目光,人們又可以窺探到他未來的悲慘的命運:之後的歲月裏,由於性格過於自由、暴躁,貝多芬也不止一次的遭到了愛情的否絕。在遭受這些心理痛苦之時,貝多芬又必須承受着另一種痛苦——肉體上的折磨。他先後得了肺病、關節炎、黃熱病、結膜炎等疾病。身子一天不如一天。但是,他從未放棄過音樂,要知道面對這麼多、這麼大的困難,貝多芬卻毫不動搖。可以想象,他擁有多麼頑強的毅力呀!

貝多芬的種種事件都能告訴人們深刻的真理。他在寫給弟弟們的信中曾説過:患難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殺的,除了藝術之外也是道德。道德,對人們來説是多麼重要。它可以挽救一條活生生的生命,當然也可以教育我們助人為樂。他不肯相信他面臨的是空前絕後的災難;他渴望痊癒,渴望幸福,他對付未來充滿着希望!看看我們,一天到晚過着豐衣足食的生活,為何心裏不裝滿陽光,變得健康起來呢?

也許過去你的成績是很差,你絕望、你悲觀,但過去不代表現在,只要努力,生命就會產生奇蹟。即使我們並不優異,我們也該努力,把祖國建設的更加美好。來吧!不要絕望、不要悲觀。讓我們一起努力學習,成為一名優秀的中學生吧!

《名人傳》讀後感 篇四

聽着《命運交響曲》,我讀完了《名人傳——貝多芬傳》。合上書,閉了眼,貝多芬那不屈於命運的面龐又浮現在我的腦海裏,令人不由得肅然起敬。

貝多芬——上帝造人的失誤。當他一步步向上攀登,揮灑汗水而成功近在眼前時,命運卻跟他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雙耳失聰。可想而知,對於一個視音樂為生命的人,這是一個何等大的打擊!一瞬間,世間萬物一切美妙的音律都離他而去了,他每天都活在絕望、痛苦與無奈之中。然而,他並沒有向命運屈服,他開始抗爭,開始重新攀登。就在這時,《第三交響曲》、《悲傷交響曲》在世人面前誕生了,伴隨着貝多芬不屈的信念誕生了。

貝多芬就是在那些不為人知的過去磨練出來的。他的童年可謂悲慘,他的命運可謂坎坷。內心的孤獨,生命的苦楚,這些都成為創作的來源,不是嗎?在生命中掙扎,在痛苦中創作,譜寫着他那非同凡人的命運。貝多芬這一生有多少人能牢記着,讓人銘記於心的是那流傳於世的樂章。或許當世人聽到這宏偉的樂章,會記起做曲人坎坷的一生。

是啊,沒有風雨雷電的彩虹,不是美麗的彩虹;沒有挫折的人生,不是精彩、美好的人生。

名人傳記讀後感 篇五

在名人傳記中我最敬佩契訶夫這個家喻户曉的人物了。

契訶夫他出生於一八六零年一月二十九日在塔甘羅市,一九零四年七月十五日他病逝於德國巴登維勒的一個療養院裏。他的祖先是農奴;祖父在一八時一年贖得他本人及家屬的自由。父親經營過一個雜貨鋪,一八七六年破產後給人當夥計。契訶夫自幼備嘗人間艱辛,他自己説他“小時候沒有童年生活”。一八七九年,勤奮的契訶夫憑助學金在莫斯科大學攻讀醫學。一八八四年絕望後,他在莫斯科近郊開始行醫。這便他有機會接觸農民、填空、官史和教師等各式人物,擴大視野,

契訶夫的文學生涯始於一八八零年。十九世紀八十年代在外圍歷史上是一個反對勢力猖獗的時期,社會氣息令人窒息,供小市民消閒的滑稽報刊深遠而生。當時契訶夫年紀尚輕,又自於生計,他常用筆名洪特為當年風靡一時的幽默刑的撰稿,發表了大量無聊的滑稽小品,《平的鏡子》和《謎樣的性格》便是這類故事。但比起專門供小市民消遣解悶的滑稽報刊的眾多撰稿者來説,年輕的契訶夫的目光較鋭利,笑聲更健康

《一個文官的死》展現了沙皇俄國的戰場強者居高自傲,弱者唯唯喏喏,蛆蟲般的切爾維亞科夫及其奴才這裏正是官場生活的產物。幽默短篇小説《胖子和瘦子》一開頭寫的是兩個自幼相好的朋友相遇於火車站。擁抱,接吻,熱淚盈眶,這無疑是人之常情。然而,當“做了八年八等文官”的瘦子得知胖子已經是有兩枚星章的三品文官時的他突然臉色發白,縮成一團,而當胖子從他握別時,他竟然伸出了三個手指頭,全身躬下來鞠躬,寫於一八八時年的《變色龍》是契訶夫送給後人的一面鏡子。讀者不難在百餘之年的一些“現代人”“變色龍”的影子。

從一八八四至一八八六年間,契洪特把視線轉向勞動者的困苦生活。《苦惱》是契訶夫早期創作中的一次思想、藝術飛躍。這篇小説的結尾強烈地訴訟着沙皇俄國的世態炎涼。

契訶夫在晚期作品中,以細膩的筆觸繪了農村、工廠、小市民和知識階層的日常生活。這些作品向我們俄國農村的貧困、落後和愚昧《農民》等暴露和否定資本主義,指出它的不合理性和不道德性(如《出診》);剖析庸俗、自私和銅臭對人的靈魂的腐蝕《掛在脖上的安娜》,這些作品充滿深厚的時代氣息和強烈的道德激情。

無論是作為一個作家,還是作為一個歷史人物,契訶夫的成長和發展道路都具有不可磨滅的教育意義。

契訶夫是人民的作家,他的優秀作是人類的寶貴財富《www.》

名人傳記讀後感 篇六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為了進一步充實自己,提升自己,在假期中我閲讀了不少課外書,其中讓我愛不釋手的一本是《中外名人傳記——牛頓》。

《中外名人傳記——牛頓》一書生動地記述了17世紀英國偉大的科學家牛頓的一生。牛頓出生在偏僻小村,是一個農夫的遺腹子。清苦的童年生活使他性情羞怯而孤獨。一位老師曾斷言:“這孩子將來一定是個非常遲鈍的呆子。”然而就是這個沉默寡言、喜歡做木工活的孩子,後來靠着自己的天才和勤奮,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三大運動定律,在數學、天文學、光學、熱學等許多方面為人類的科學進步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成為被全世界所尊敬的科學巨人。讀完這本書後也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唐朝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讀書。一天,乘老師不在屋,悄悄溜出門去玩兒。他來到山下小河邊,見一位老婆婆,在石頭上磨一根鐵杵。李白很納悶,上前問:“老婆婆,您磨鐵杵做什麼?”老婆婆説:“我在磨針。”李白吃驚地問:“哎呀!鐵杵這麼粗大,怎麼能磨成針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説:“只要天天磨鐵杵總能越磨越細,還怕磨不成針嗎?”聰明的李白聽後,想到自己,心中慚愧,轉身跑回了書屋。從此,他牢記“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發奮讀書。

我國的大畫家齊白石,他的畫之所以能夠聞名海內外,和他一生辛勤地練畫是分不開的。在他數十年的藝術生涯中始終沒有停止過揮毫作畫,他更以“不教一日閒過”來督促自己每天練畫。到了晚年他也仍然堅持每天作畫三幅,正如他在一首詩中所説的:“苦把時光挽畫禪,功夫深處見自然。”正因為他的堅持不懈地創作,他的技藝才會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

是啊,古有李白,今有齊白石,而像他們這樣的人,古今中外舉不勝舉,他們都擁有堅持不懈的毅力和勤勤懇懇的學習態度,所以最終都取得了成功。反觀我們現在的一些人生活在養尊處優的環境中,成才的條件總比別人好,雖然他們也想到過事業,但往往缺乏認真做的行為而功虧一簣。反而有些人雖然條件差一點,卻能夠持之以恆的去作,終於在逆境中發奮成材。

作為新時代的建設者、接班人,我們應從自身的每一件事做起,不管遇到任何困難和挫折,我們都要做到不拋棄、不放棄,堅持不懈,勤奮努力,堅信“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我們最終會收穫成功的果實。

名人傳記讀後感 篇七

寒假裏我讀了《名人傳》這本書,它使我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頭腦得到了一次洗禮。

《名人傳》是法國思想家、作家、社會活動家羅曼·羅蘭所創作的。分別介紹了貝多芬、米開朗琪羅、托爾斯泰三個偉人。其中讓我最為敬佩的是貝多芬。貝多芬在幼年時,他的父親一心想把貝多芬培養成音樂家,於是就逼着他整天練習鋼琴和小提琴,不許外出玩耍,他的音樂天賦迅速顯現出來。25歲的貝多芬在音樂方面已經很有名氣了。當時奧匈帝國與法國的關係十分緊張,受愛國情緒的鼓舞,他創作了《行軍曲》《我們是偉大的德意志民族》。貝多芬還未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厄運卻已經降臨,他聾了,對於一個從事這樣的職業的人來説,是多麼的殘酷。他再也無法聽到台下觀眾的掌聲和奏樂的聲音,這使他痛苦不已。在這樣的苦難裏,貝多芬竟能不斷堅持着,創作出《悲愴奏鳴曲》《月光奏鳴曲》《英雄》《田園》等名曲。他的作品在歐洲廣為流傳,榮譽紛紛而來。他找到了自己內心深處的力量,在《第七交響曲》和《第八交響曲》中盡情的狂歡,與之前的曲風大不相同。光榮的時刻過去後,他的作品受到了冷落,雖處境悲慘但他確依然謳歌歡樂,創作了《歡樂頌》等樂曲。1827年,音樂的巨人貝多芬在暴風雨中倒下了。

貝多芬的一生充滿了坎坷與苦難,生命向他發起重重挑戰,但貝多芬卻沒有因此倒下,而是用堅定的意志勇敢的去面對,在音樂藝術中尋找快樂,追逐夢想,為我們留下了一曲曲佳作,獲得了後人的欽佩與讚美。

蘇軾説過:古今成大事業者,非謂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所以,成就大事業,不一定是靠與世俱來的才能,重要的是堅定的意志,樂觀的態度,辛勤的努力,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