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圍城讀後感精彩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5.18K

圍城讀後感精彩多篇

圍城讀後感 篇一

人生快事,莫如讀書。《圍城》是一本現實主義諷刺長篇小説,也是一副市井百態圖。作者用辛辣的筆鋒,一針見血地將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末的中國人展現出來。主人公方鴻漸是一位留學回國的學生。他在婚戀的圍城中兩逃三進。方鴻漸這個人既不高大又不渺小,遊走於善良與醜惡毒邊緣。用趙辛楣的話來説,就是一顆“牆頭草”隨風倒。

他的性格充滿了矛盾。對李梅亭的厭惡,對韓學愈的懷疑,在他的內心獨白與趙辛楣談話中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這是他正直的一面;在學習中,他的虛榮心又促使他想方設法偽造了一張假博士文憑。他有時對待愛情玩世不恭,就像他跟唐小姐;有時他又十分認真,就像他十分喜愛唐小姐。他的一生就是陷入了愛情與事業兩大圍城中。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出口,最終變得一無所有。雖然方鴻漸與我們生活的時代不同,但是他生活的世界的人物性格與我們生活的世界的人物性格大同小異。

我們每個人一生都在奮鬥,從上學開始。國小時渴望考上一所好的國中;國中時渴望考上一所好的高中;高中時渴望考上一所好大學;大學時又想找到一份薪水高的工作,然後組件幸福的家庭……一次次興奮地進入所期待的地方,不久後又覺得乏味,想要跳出去,但是最終總是被困到了城中,迷失了方向。希望我們的一生不要總在一座圍城裏度過。像《平凡的世界》中的孫少平那樣,雖然也是進出圍城,但是堅守着自己的信念,平凡而又偉大地度過一生。

圍城讀後感 篇二

我喜歡錢老先生的寫作風格,夾敍夾議,語言既諷刺又不失幽默。錢老最厲害的是他的比喻功底,人間百態,兒女情長都在他的筆下變得格外真實。慢慢品味書中的各色人物,確實是一大樂事。錢老先生對人物的塑造很成功,一個人本就是複雜的多樣的矛盾體。

小説的背景發生在1937年及以後的若干年,小説的主人公方鴻漸遊學歸來。説是到海外深造,令人感歎的是他學的不是數學、物理、哲學、心理、經濟、法律,而是中國文學,彷彿國文到海外之後會升值似的。方鴻漸的興趣頗廣,卻沒有一門有什麼造詣。為了應付父親和岳父,他出錢買了個假博士文憑。雖説現在文憑造假困難,但是學術造假確實屢見不鮮。可見,時代進步了,人的某些個劣根性依然沒有擺脱。

此外,還有一點是方鴻漸的“學藝不精”,我覺得很適應當下的景。網絡世界發達了,人們學習知識應該更加廣泛、自由和靈活,卻還是難出學術上的奇才。甘心坐冷板凳的人少了,急功近利的人在日漸增多。凡是一門學問,頗受歡迎的是標有某某速成課的字樣,去點開一聽,莫過於是應付考試的“錦囊妙計”,更劣質的也許是一些空泛的大道理,毫無實質性的東西。曾經紅極一時的“成功學”就是的諷刺。最近火爆網絡的14歲天才少女,其背後不過又是一個“成功學”陷阱。

反思我自己,也許就是現實版的“方鴻漸”,興趣頗廣,卻是一事無成。不過,我的內心又是不願承認的,因為我不是他。

有趣的是,我明知錢老是在諷刺方鴻漸這類讀書人,我對方鴻漸卻是談不上厭惡,而是同情。他在團體中存在感低,用處不大。他性格優柔寡斷,容易被他人算計利用。他沒有什麼遠大志向,習慣走一步算一步。以至於他的婚姻和事業都以失敗告終。他的懦弱,他的順從讓他註定失敗。他又有些單純,看不清孫柔嘉的計謀,與孫小姐匆匆步入婚姻。最後孫小姐性格完全暴露,他才有所察覺,為時已晚。

《圍城》的讀後感 篇三

《圍城》中説:婚姻就像圍城,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裏的人想逃出來。讀來,總是讓人在不經意間會心一笑。在當今,這句話更是被無數次地引用,因為它一針見血地道出了婚姻的無奈,批判了現實的殘酷和人性。

現實生活中這樣”圍在城裏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的事例也不在少數。人們總是由於自身對新的事物的好奇而想脱離已經熟悉環境,無數的人都在期待與幻想着站在滿是燈光與鮮花的舞台上過着明星般的生活,而無數的明星在燈光的追逐與燒灼後只想脱下帽子摘掉墨鏡做一個普通人;無數的公司白領在努力工作,奮力的往上爬,而無數的高層在被文件與位置折磨後只想回到那平凡而又樸素的鄉間;無數的農民都想走進他們所謂的繁華城市,而城市的濃煙薰暈後的都市人只想逃脱到一片未曾被世俗污染的世外桃源;無數的貧苦的人都羨慕着富裕人家的生活,而為生活奔波的富人卻想體會家的温暖……

是的,人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現在的生活,人們有權利去選擇更好的人生,也可以改變它,但錢鍾書先生為什麼要提及“婚姻”呢?生活中的事可以去嘗試,去改變,去進進出出,但婚姻卻是神聖而又嚴肅的,它象徵的不僅僅是人的行為,更是對社會的責任,所以它不能被任意嘗試。

“圍城”就是一種比喻,在書中它喻的是“婚姻”,但我覺得它喻的還是人類的“圍城”–“困境”。有時這些困境會給我們帶來收穫,正如太陽總是在沉寂的夜晚冉冉奮起,人生之路沒有一帆風順,只有奮起執行;有時,這些困境丟給我們帶來打擊,使人跌落深淵,一蹶不振。兩者之間在我們的生活中相互交融,相互排斥,其中有歡樂也有痛苦。很多人自然而然的想逃出這個圍城,可真正逃出後發現圍城外面也是危機四伏,就像海上一葉孤舟漂泊久了,沒有一個可以停靠的港灣。

有希望,有失望,帶來快樂或痛苦,這一切彷彿在比喻我們的人生所經歷的事一樣,對於人生上的困境,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我們都要以樂觀積極的態度去對待,去面對。其實我們一直在循環、重複的做同一件事,不同的是個人的心態決定了這個循環是惡性還是良性。安於現狀與奮發向上總歸是不同的,一味的厭棄自己的生活,空想不實際的事,只會白日做夢。總會令自己陷入“圍城”,但當我們陷入“”圍城時,也不要放棄,盡力去打破“圍城”。而這也很簡單,凡事站在客觀角度考慮,多找自身原因。這樣,儘管失足掉進“圍城”也會衝出“圍城”的困惑。

風吹雨打,日曬雨淋!時間久了,人們不禁懷念那個心靈深處的避風巷,渴望在人生的旅途中可以休息片刻,尋到一絲温暖,但不要忘記,生命就像一列前進的火車,有的人沒搭上有的人半途而度,而有的人卻生到了終點,沿途都是風景趕路的人,莫要停下。

錢鍾書《圍城》讀後感 篇四

錢鍾書:中國現代作家、文學研究家。

代表作品:《圍城》《管錐編》《談藝錄》《寫在人生邊上》

錢先生在文學研究和文學創作方面的卓越成就。特別是在科學地揚棄中國傳統文化和有選擇地借鑑外來文化方面,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圍城》是一部風格獨特的現實主義諷刺長篇小説,也是一幅市井百態。它是錢鍾書先生一生中唯一的一部長篇小説,是中國近現代經典名著之一。當我在讀這部作品的時候,彷彿像品茗一樣,越品越有味道。作者通過回國、戀愛、找工作等一系列事件,用諷刺批判的筆風,一針見血地把人物的靈魂展現在我們面前。這部著作,令過來人的低徊低歎,令少不更事的人悵然若失。因此,它是一部訴説着人生百態的笑面悲劇。

在我看這本書之前,我就在想:為什麼作者會給這本書命名為《圍城》?作者又想傳遞什麼樣的思想主題給讀者?圍城裏的人們又是以何種態度生活着。讀了這部作品後才知道,“圍城”取自書中才女蘇文紈的一句話:“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裏的人想出來”。婚姻也好,事業也罷,每個人的一生都好似在一個圍城之中,永遠逃不出這圍城所給予的束縛和磨礪。其實我們一直都在兜圈子,重複地做同一件事,自己找一個“牢籠”把自己關起來。過了不久卻發現那邊的風景比這邊更好,於是出了這個籠子進了那個籠子,就這樣不斷地重複並樂此不疲。

愛情是讓我們每個人嚮往和追求的情感,併為我們留下一生無法抹去的記憶,它留給我們的或喜或悲,我們都無法逃脱。這座感情圍城,曾經令方鴻漸嚮往,之後又無奈於城中的無聊。在三閭大學就讀期間,他認為這是一座事業的圍城,這裏面充斥着勾心鬥角、明爭暗鬥,無不讓人感到壓抑。然而,小説如此,現實生活中也確實是這樣。隨着社會激烈的競爭,人們壓力越來越大,有些人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不惜損害他人的利益為代價。最讓人心痛的是,依靠關係走後門,讓原來有能力憑自己實力競爭的人落選。其實,社會只存在相對的公平,不存在絕對的公平,“現實很殘酷”想必每個人都有一定的體驗。在當時那個社會環境中,讓本性善良卻懦弱的方鴻漸不堪忍受。

當他離開學校回家時,面對的又是一個集父母的封建思想、家庭的責任、事業的衰敗,多層交織混雜在一起的大圍城中,這讓他更加覺得無所適從,似乎所有的一切都被一隻無形的大手掌控着。本性懦弱的方鴻漸只能屈服於這隻手,逆來順受地接受朋友們的“施捨”,義無反顧地踏進愛情陷阱,又逢事業低谷。整部作品中,除了他對唐小姐的追求尚顯露他試圖征服命運的思想外,其餘的,都只是他徒勞的思想鬥爭和軟弱的行為罷了,所以就有了如此悲涼的結局。

小説中説方鴻漸的婚姻就像一座圍城,他邁進了就想出來,沒進去之前卻拼命地想進去。這讓我想到有一句歌詞“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是啊,戀愛的時候,和對方在一起的每一刻都是甜的,愛情的味道就像一杯蜂蜜水,香甜可口,令人回味無窮,似乎有一種力量在拉着你慢慢向它靠近。然而,婚姻是不一樣的,它不只是兩個人之間的事,它牽涉的太多太多,有人説,婚姻是愛情的墳墓,註定把愛情葬送。我覺得這個觀點有一定的片面性,世間的婚姻有千萬種,要看兩人如何經營。《圍城》無疑是在告訴我們什麼才是真正的生活,當兩個相愛的人在一起時,他們就希望組建一個家庭,尋找安全感。愛情與婚姻是不一樣的,婚姻是一個家庭,像一棵樹似的,它需要用信任、寬容去澆灌它,方能健康成長。

事實上,這座無形的圍城始終是存在的。只是錢鍾書先生把三十年代的那座圍城具體化,讓我們看到圍城之中的人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那些描繪也讓我們意識到我們身邊同樣有一座圍城。當代社會,激烈的競爭,存在的明爭暗鬥、勾心鬥角比書中更加明顯。其實,每一個環境都是一座圍城,每一個行為都處於一座圍城中,我們要學會在其中如何生存,並始終保持一顆積極向上的心去創造這座圍城裏的異彩,以至於爭取更好的結局。

如果這個世界是一淌渾水,我們就要學會做一個泥鰍或鱔魚,如果這個世界是一淌清水,我們就要學會做一條高貴的金魚。生活在這世間,我們無法撕掉時代為我們貼上的標籤,也不能逾越這座城牆,因為只要我們活着,就永遠處在一座圍城之中。

圍城讀後感700字 篇五

《圍城》表達的是一種文化困境、一種時代的困境,這座沒有圍牆的“城”,圍住了多少人的心。小説的主人方鴻漸就生活在這個圍城當中。方鴻漸是個典型的知識分子,而且是那種帶着玩世的態度處世又有點良心的知識分子,這樣的性格、這樣的態度構成了他的“圍城”,似乎影響了他的一生。

讀《圍城》好像是讀上個世紀的故事,體驗這個時代的無奈。他的假學位在小説一開始似乎就埋下了命運的。伏筆,他到底是個知識分子。《圍城》讓我們看到了以方鴻漸為代表的知識分子的無聊與無奈,方鴻漸作為知識分子的一員,參與到了這場遊戲當中,他的人生充滿了無奈、算計,一些讓我們憤憤不平的無聊。而他本人的被動、無能、意志不堅定、經不住誘惑,註定了他的失敗,他的無奈。縱然時代的力量是一隻無形的大手掌控着他的人生,方鴻漸自己的性格特點才是他真正失敗的原因。

有人説只有兩種人才能真正立足。—種是真正大寫的人,他們有他們獨特的才能,他們有他們高尚的情操。他們是因為他們近乎模範的舉止,才贏得別人的尊重。而另—種人則是完全相反的。他們用旁門左道,説謊時,能夠把自己都騙過來。他們深有城府,他們的行為舉止有時真是沒有良心可言。而社會上更多的是後者,從古到今都是如此。方鴻漸既不屬於前者,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或獨特的才能或者模範的舉止,也不具有後者的特質,不能良心盡失地使用旁門左道騙人騙己不擇手段。於是,方鴻漸成了那個時代不倫不類的人,註定生活在圍城當中。

多數的人都像方鴻漸—樣,有那麼一點的良心,有那麼一點的虛榮。他們處處做小人,又不得處處提防小人。他們也知道世道的艱險,可是並沒有好好地去接納它。或許《圍城》的文學價值也正在此,它寫出了人們不願意正視的真實的社會環境,寫出了人們不願意接受的真實的處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