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八年級昆蟲記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5K

八年級昆蟲記讀後感

《昆蟲記》讓我眼界開闊了,看待問題的角度不一樣了,理解問題的深度也將超越以往,是值得一生閲讀的好書,是一本開卷有益的書,我想無論是誰,只要認真地閲讀一下《昆蟲記》,讀出滋味,讀出感想,一定會成長的。下面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關於八年級昆蟲記讀後感,請您閲讀。

八年級昆蟲記讀後感1

法國作家雨果曾評論這本書:“昆蟲界的荷馬”。

美國作家羅蘭曾評論這本書的作者:“掌握田野間無數蟲子祕密的語言大師。”

中國作家周作人曾評論:“羨慕有這樣好書看的另國少年,也希望中國有人來做這翻譯編纂的事業。”是什麼書在世界上享有如此高的盛譽。這就是一代巨匠法布爾寫的《昆蟲記》。

法布爾出生在法國一個貧窮農民的家中。家庭環境造就了對昆蟲的喜愛。法布爾享年92歲,是昆蟲觀察導致了他的長壽嗎?

我的印象中《昆蟲記》一書中,對我影響最大的一個章節名為《綠色蟈蟈》顧名思義,本章講的是蟈蟈。

“有時我甚至還看到蟈蟈非常勇敢地縱身追捕蟬。而蟬則驚慌失措地飛起逃竄”讀到這裏。我不禁皺了皺眉頭,為了奪得音樂界的花魁,竟不惜將自己最大的對手——蟬趕盡殺絕嗎?讀到這,我對蟈蟈的形象改觀了,從前那隻只會唱歌,無憂無慮的小蟲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為了達成目標而不擇手段的瘋狂殺蟲魔!我繼續下讀:“就像鷹在天空中追捕雲雀一樣,但是這種以劫掠為生的鳥比昆蟲低劣。”讀到這兒,我產生了一個疑問:為什麼在法布爾筆下,那個狂放不羈霸氣的王者怎麼會比一隻蟲子低劣呢?在下文,我得到了解答:“它是進攻比它弱的東西,而蟈蟈則相反,它進攻比自己大得多,強壯有力得多的龐然大物。”蟈蟈在我心中的形象又一次改變了,成了一個英勇無畏的勇者形象。

繼續下讀,我發現法布爾筆下的蟈蟈有許多人性的缺點:殘忍、貪婪、自私……但也有許多人性的優點:勇敢、寬容……蟲性和人性是一樣的嗎?我陷入了沉思。

我歎服於法布爾為探索大自然所付出的精神,也明白了蟲與人只是外觀形態上的不同,蟲性與人性一般無二。

法布爾,以昆蟲為琴絃撥響人類命運顫音的巨匠。

八年級昆蟲記讀後感2

我們生活在一個信息時代,鼠標輕輕一點,搜索引擎立刻彈出你需要的東西。老祖宗的預言是多麼精確: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古時候這句話是誇讚讀書人的,因為他們博覽羣書,知道的多。那麼對於互聯網時代,這句話就是是褒貶不一了,大家都熱衷於網絡搜素,對書本視而不見。於是流水線一樣的句子和作品充斥着這個世界。

所以我們青少年是有必要讀一些好的有益的書,來豐富和陶冶自己的精神世界。

好書需要多讀,每一次的閲讀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一本300萬字的《資治通鑑》竟然看過17遍,仍然手不釋卷,而我們缺少的正是這種靜心讀書的毅力。

第一次接觸《昆蟲記》是國小時候,是學校裏暑期推薦閲讀書目,而我認為一些蟲子有什麼好看的呀,能寫出什麼,不外乎蟲子們吃飯,睡覺,打架,找食物。當時是極不願意地閲讀完了。看完了自己感慨地説:“呀,還真的很不錯!有趣極了。”貪玩的我很快就忘記了。

這個寒假再次拿起《昆蟲記》細細閲讀竟然有了很不一樣的感覺。

《昆蟲記》的作者法布爾對昆蟲着迷,一生都致力於昆蟲研究,他把昆蟲當成自己的好朋友,廢寢忘食地觀察各種昆蟲的生活習性,用活潑生動的語言記錄下來。展現給人們一個豐富多彩,詩情畫意的昆蟲世界。

“誰不認識這美麗的蝴蝶?它是歐洲最大的蝴蝶,穿着栗色天鵝絨外衣,繫着白色皮毛領帶”。瞧,這樣優美的描寫怎能不讓人愛上這大孔雀蝴蝶呢!

他稱蟋蟀為歌唱家,他用幾百字來描寫蟋蟀的翅膀,他提着燈在黑夜裏極有耐心地等待着蟋蟀的光臨。他知道蟋蟀們在什麼唱什麼歌,他知道蟋蟀們是偉大的建築師等等。法布爾就是這樣穿行於昆蟲世界,連接昆蟲與人類的橋樑,讓更多的人瞭解昆蟲,喜愛昆蟲。

而我彷彿看到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大自然中,一個看似怪異的人趴在地上,一邊用放大鏡觀察昆蟲,一邊往本子上記錄,一邊情不自禁地微笑起來,一邊又絮絮叨叨地説着什麼,彷彿那昆蟲能與他對話一般。

法布爾也曾遭到別人的嘲笑和不解,也曾遭遇生活的困窘,可是他從沒氣餒,堅持自己的事業,為世界貢獻了這本既是科學又是文學的名着。

昆蟲跟人類同處一個地球,它們也有日常生活、喜怒哀樂,而昆蟲帶給我們的啟示是無窮的,所以我們也像法布爾那樣與昆蟲做朋友吧。

大自然的奧妙是無窮的,等待着我們去探索,去發現。聽,鳥兒的歌聲多麼清脆,昆蟲的鳴叫是多麼迷人,綠草、鮮花是多麼充滿生機……聽到,看到這些怎麼能不賞心悦目,積極向上呢!

八年級昆蟲記讀後感3

一個人耗盡一生的光陰來觀察、研究“蟲子”,已經算是奇蹟了;一個人一生專為“蟲子”寫出一部皇皇巨着,更不能不説是奇蹟;而這部書居然一版再版,先後被翻譯成50多種文字,直到百年之後還在讀書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轟動,更是奇蹟中的奇蹟。對!這些奇蹟的創造者就是法布爾和他的《昆蟲記》。

法國20世紀初的着名作家羅曼。羅蘭曾經這樣稱讚法布爾:“他觀察之熱情耐心、細緻入微,令我欽佩,他的書堪稱藝術傑作。”是啊!只因為他觀察時的細心、他對昆蟲那不滅的的熱情,才會寫出這麼一部皇皇巨着。着名作家巴金則曾這樣評價法布爾這部驚世之作:“它熔作者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於一爐,以人性觀察蟲性,將昆蟲世界化作供人類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世界上第一本《昆蟲記》出版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法國,那是一本集自然科學和人文關懷於一體的昆蟲百科全書。當時的《昆蟲記》全書共十卷,長達二三百萬字。在《昆蟲記》中作者將專業知識與人生感悟融於一爐,娓娓道來,在對一種種昆蟲的特徵和日常生活習性的描述中體現出作者對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裏行間洋溢着作者本人對生活的熱愛與尊重。這本書一出版就立即成為了當時的暢銷書,在法國自然科學史與文學史上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它不僅是一部研究昆蟲的科學巨着,也是一部謳歌生命的宏偉詩篇,被人們冠以“昆蟲的史詩”之美稱,法布爾也由此獲得了“科學詩人”、“昆蟲界的荷馬”、“動物心理學的創導人”等桂冠,並因此書於192019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

我最欣賞的篇章是第二卷第五章的:綠色蟈蟈兒的故事。改篇章描述的是一種綠色的蟈蟈的特徵與生活習性,寫的細緻生動,還多處運用了比喻、擬人等等的修辭手法。在七年級上冊的語文書上有一篇課文:《綠色蟈蟈》。它是《昆蟲記》中第二卷第五章的部分內容。別人説:“課本上的內容精簡易懂,讓讀者更能明白。與課本內容相比,則顯得原文囉嗦複雜,內容較為枯燥。”可即使這樣,我對原文的評價還是比對課文內容的評價更勝一籌。已做精簡處理的改編文雖能更好地表現出綠色蟈蟈的“個性”可讓讀者從中體現出來的仍是一片死氣沉沉的文章。可原文不同,它雖然稍微囉嗦複雜,可它的形式像日記一樣,讀起來能讓讀者感受到作者當時那好奇的心……

《昆蟲記》是一個奇蹟,的確是一個奇蹟,是由人類傑出的代表法布爾與自然界眾多的平凡子民——昆蟲,共同譜寫的一部生命的樂章,一部永遠解讀不盡的書……

八年級昆蟲記讀後感4

我看了一本叫《昆蟲記》的書。這本書分成了十八個小故事,主要講了:小闊條紋蝶,蟈蟈,螳螂和螢火蟲的小故事。

一天一個小男孩撿到一個漂亮的蟲繭,這是小闊條紋蝶的繭。過了一個星期小闊條紋蝶就孵化出來了,是一隻雌性的小闊條紋蝶。它和雄性的並沒有什麼變化,只是顏色換成了更加淡雅的米黃色。

蟈蟈能發出美妙而又輕柔的聲音,關於食物,蟈蟈最喜歡吃蟬,也喜歡吃青蘋果。螳螂他有三種武器,大剪刀,尖鈎和大鉗子。如果要活捉一隻螳螂,手指的用力過度就會把他掐死,而用力不夠則螳螂會用大剪刀剪你,用尖鈎鈎到你,還用二把大鉗子夾住你。螢火蟲可以做成“燈”,但是它也是一位麻醉師,它的每一針都注射的非常準,能麻醉蝸牛,因為它最喜歡吃蝸牛。我覺得動物都有自己的本能。

今天,我看了一本書——《昆蟲記》。裏面寫有我們所不知道的昆蟲,非常好看。比如——膽小的紫把毛蟲,大自然的清潔工蒼蠅兇殘的狼蝶…現在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膽小的紫把毛蟲。它是一種漂亮的毛毛蟲,會用樹枝和樹葉做巢穴,它不停地做窩吐絲,為了能變成飛蛾不停地勞動。它的一生就在不停地學習和勞動中渡過。我還在這本書中知道了狼蛛的聰明,學習到了紫把毛蟲的勤勞,瞭解到了許多知識。我們要多和昆蟲做朋友,學習它們的優點哦!今天上午葛老師帶我們來到了學校圖書館,我挑選的書是:《昆蟲記》。裏面講的是昆蟲分別有許多種類,比如:蝴蝶、蜜蜂、蜻蜓……,還講了昆蟲都生活在那裏,昆蟲的樣子有哪些,比如:蝴蝶的樣子就是一朵花長了翅膀的花朵、蜜蜂的樣子就是一個豆子塗上了黑色條紋,蜻蜓的樣子就是一根木棍長了翅膀一樣,還有昆蟲分為益蟲和害蟲……從《昆蟲記》中,我瞭解了昆蟲的世界。讀書可以讓我學到許多知識。下次我要抓一些昆蟲來研究,我以後要做一名昆蟲學家。

我看了《昆蟲記》這本書。原來昆蟲的世界裏有那麼多的奧祕,我現在知道了有些蟲子吃啥?有些蟲子的敵人是誰了?比如蜘蛛吃小飛蟲,但是有種飛的蟲子專門吃一些蜘蛛。這讓我覺得很奇怪?

今天我讀了《昆蟲記》這本書中的一個小故事“大自然的清潔工”。這個故事裏講的是一種叫糞金龜的甲殼蟲,它扁平的頭部前面有着六顆排列成半圓形的牙齒,專門用來刨掘東西,外端長着五顆鋸齒,專門搬動很大的障礙物。它有個弓形的前腿,還有又細又長的後腿。“糞金龜”就用它身體的特徵在路上和野外把垃圾、雜物仔細地搓捲成圓球,它不斷地勞動,把垃圾清理乾淨,所以人們讚美它是“大自然的清潔工”。

我覺得大自然真奇妙!

八年級昆蟲記讀後感5

《昆蟲記》一書,給了我許多的回味。在書中,我彷彿走進了一個神祕而多姿多彩的世界裏,瞭解蜘蛛、蜜蜂、螳螂、甲蟲、蟋蟀、蟬等昆蟲的生活習性,讓我看到了一幅有關昆蟲的精彩畫卷。這些樸實無華的語言和細緻入微的描寫,讓我覺得如同身臨其境一般。

讀“幫忙的甲蟲往往不懷好意。更多的時候,它是打着幫忙的幌子,做着趁火打劫的營生”這句話,讓我知道了原來甲蟲也是非常的狡猾;讀“四年苦工,才能換來幾十天重見光明的生活”,我知道了蟬的生命意義;“天氣越來越冷了,迷宮蜘蛛用盡最後一點力氣替孩子們將巢咬破,而它也筋疲力盡而死”,這句話,又讓我體會到了它的滿足感和一位母親應盡的全部責任

讀完這本書,讓我不僅能瞭解到昆蟲世界的真實面目,更能發現大自然中藴含着的無窮奧妙。想想我自己,以前真是太膽小、太可惡、太……總是遇到長得醜、自己害怕的昆蟲就趕緊躲、逃,遇到比較渺小的昆蟲就給踩死。記得有一次在家門口看見一羣螞蟻排着長長的隊伍在前進,沒頭沒尾的,不知在幹嘛,便生慈心撒麪包渣兒給它們吃,它們就立刻扛起這些食物,似乎很高興的往回走,看着它們搬運的是我的東西,就覺得自己做了件大善事,可轉念一想:萬一它們認識我了,再跑到我家裏去找東西,那可怎麼辦?想到那時我渾身爬滿了黑螞蟻,噁心死了,便不禁打了個寒戰,不行,決不允許這種事發生,於是,我就一腳踏地碾一堆,另一腳接着碾着一堆,結果他們全被我殘忍的殺死了!可讀過《昆蟲記》後,我就為自己做的而後悔。書中説,可惡的紅螞蟻既沒有任何勞動技能,也不會撫育兒女,為了生存,它們就野蠻的掠奪黑螞蟻的兒女,強迫這些俘虜為自己勞動。黑螞蟻?我踩的不就是黑螞蟻嗎?它們已經很可憐了,而我,或許,它們那時只是為了有安全的環境而為小螞蟻搬家,或是它們是一羣緊急的救援兵,那些可憐的小生命正等着它們去救,又可能它們在找食物回去哺育它們的孩子。我想,我真是太壞了。

這本書,教會了我很多,它讓我也懂得了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讓我明白,這些昆蟲不論是大的還是小的,醜的還是俊的,但它們都是可愛的,都是值得我們去保護的。《昆蟲記》讓我愛上了大自然,愛上了這些昆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