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致良知》讀後感【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67W

《致良知》讀後感【多篇】

《致良知》讀後感 篇一

近期,讀致良知,從初步瞭解到認知,感觸頗多,對自我成長有很大的幫助。

致良知告訴我們一個人想要成就一份事業,想要做好一份工作,首先要有樹立志向,這一點至關重要,“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志向決定了前進道路的方向,“故立志而聖,則聖矣;立志而賢,則賢矣;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漂盪奔逸,終亦何所底乎?”古之凡有大成就者,無不有驚人之志,過人的剛毅堅韌之精神。

在如今的浮躁社會,很多人總是高喊着遠大的目標和志向,卻忘卻了做好一件事情的初心,好高騖遠非立志。立志於我們而言是就是對工作崗位負責,對公司負責,對自己負責,一步一個台階、一步一個腳印的循序漸進的立定自己的志向和目標。我們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為我們實現自我提升,實現自身價值而做的。

其次,就是要勤奮好學。若不勤學,一切都不可能實現,即便有宏大的理想,也不過是一個“畫餅”。世間不乏聰慧之人,然而成才者卻寥寥無幾,何也?皆因怠惰所致。所以“從吾遊者,不以聰慧警捷為高,而以勤確謙抑為上”。因而陽明先生以勤確謙抑為最好的品質。若不精進勇猛,則百事無一成。“苟有謙默自持,無能自處,篤志力行,勤學好問;稱人之善,而咎己之失;從人之長,而明己之短;忠信樂易,表裏一致者,使其人資稟雖甚魯鈍,儕輩之中,有弗稱慕之者乎?”非但人人稱讚,而且還能補短,成就大學問和大事業。

作為企業的一員,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把責任心當成習慣,忠於企業、忠於崗位。忠誠是職場中最值得重視的美德,員工忠於職守,視工作為己任,負有責任感,方能把事情做得最好。對工作要有持續性,經營理念和思想也是一天天完善的,技術是靠一天天進步的。在一個工作單位中付出積極的努力,持續激情的工作,就會走向成功。相反,這山望着那山高,頻繁的跳槽改行,一門技藝還沒精準,又忙於另一項工作,事業上是不會取得很大成就的。

致良知讀後感 篇二

立志:“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這是王陽明首先指出的一點。他説,就算是那些工匠,其技能的練成也要以立志為根本,更別説更大的事業。為什麼立志如此重要?王陽明舉例説,一個人如果沒有志向,那麼就好像船沒有舵木、馬沒有銜環,於是只能隨波逐流,人生就會一盤散沙。用現在的話説,志向就如同定盤星、指南針,關係着人生之路的平衡和方向。否則,人就會是無頭蒼蠅,人生就會是一團漿糊。王陽明又批評當時的讀書人——懶散墮落、貪玩成性,荒廢學業、浪費時日,最終註定是一事無成。而他們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沒有立定志向。

首先陽明先生所説的立志,不是簡單的對工作的策劃,而是可以理解為人生的一場策劃,作為普通人我們可以立一個小志向,只要堅持來完成,這也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志向就像是海上的燈塔為破浪乘風的船隻指引方向,每一顆種子都有長成參天大樹的夢想,每一條河流也都有奔向大海的期望!人生有兩條路,一條需要用心走,叫做夢想;一條需要用腳走叫做現實,很多時候我們總是低估了自己,對自己不夠狠,從而錯過了,遇到一個更加優秀的自己,逼自己一把,很多事情並不需要多高的智商,僅僅需要你的一份堅持,一個認真的態度,一顆迎難而上的決心。目標一旦形成,就應毫不動搖,全力以赴去達成!漢朝的司馬遷繼承父業,立志著述史書,他遊歷各地閲覽了大量書籍,不料正在他着手編寫《史記》時遇到了李陵之禍的株連,但他矢志不渝,忍辱負重,身受腐刑,幽而發憤,經過十餘年的艱苦奮鬥,終於寫成了鴻篇鉅著——《史記》。

立志要要立長志而不要常立志。立長志,是要我們目標遠大,不要拘泥於眼前,放眼未來,才可突破現在;不立常志,是不要總是不斷地放棄,要有所堅持,有所取捨,鍥而不捨,方能有所成就。陽明先生12歲立志到37歲才龍場悟道,這過程是心志反覆修煉打磨的過程!陽明先生很早之前就立志説要成為聖人也最終成了聖人,所以説眼界決定格局,格局決定高度!再説説張海迪立志成才,張海迪自幼就患有嚴重的高位截癱,幾次頻臨死亡的邊緣,身體可算弱小,可是20多年來,他學會了四門外語,翻譯了16萬多字的外國著作,獲得了哲學碩士學位,並自學了鍼灸技術為羣眾治病一萬多人次,做出了巨大貢獻。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應該時刻想着自己的志向,不忘初心就有用不完的力量!人生不要被安逸所控制,決定你成功的是奮鬥!當你選擇了開始,就不要輕言放棄,用你足夠的毅力和耐心去堅持,總有一天,你會回眸一笑:原來我也是這麼的優秀,堅持夢想,不忘初心!就從今天行動,總有一天,那個一點一點可見的未來會在你心裏也在你的腳下慢慢清晰,生活從不虧待每一個努力向上的人!人一旦有了信念做支撐,無論做什麼都是動力十足,因為有目標在前方,所以不敢怠慢,便會風雨兼程!

立志可謂起步與方向,不論你想做什麼、做成什麼,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得到什麼東西,立志都是第一步。立志要要立長志而不要常立志。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致良知讀後感 篇三

當我認真讀了此書後,被書中的力量驅使,就感覺有一種正能量在心中燃燒,被書中的語句深深吸引了。下面説説我的感受。

一、陽明的精髓在於致良知

今天的社會,如果每個人都用心讀讀此書,從書中就有不同的體會。有的人也在學習陽明心學,口裏説得頭頭是道,也能向別人背上幾句陽明先生的語句。但自己在行動時是把良知拋開。中國明代王守仁的心學主旨、語出《孟子·盡心上》:“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大學》有“致知在格物”語、王守仁認為,“致知”就是致吾心內在的良知、這裏所説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識,也指最高本體、他認為,良知人人具有,個個自足,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將良知推廣擴充到事事物物、“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鍊,見諸客觀實際、“致良知”即是在實際行動中實現良知,知行合一。

“良知是虛的,功夫是實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將知識與實踐、功夫與本體融為一體、良知前冠一“致”字,恰如其分、恰到好處地點出了要害、這個“一了百了”的功夫又正是活一天有一天新問題的需日新日日新的功夫、用陽明的話説叫“隨物而格”。所以有的人説致良知是給別人看的,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理解致良知的精髓。

二、立志是成功的第一步

在《教條示龍場諸生》(1508)中説到:諸生相從於此,甚盛。恐無能為助也,以四事相規,聊以答諸生之意:一曰立志;二曰勤學;三許曰改過;四曰責善。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所以要成功先要立志。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我們每個人立下屬於自己的目標和志向還遠遠不夠,還需要學會、掌握為實現所立志的個人技能。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不斷地"改過、責善"。如果在這個技能學習過程中我們不能不斷修正自己,改惡從善,去除心中之"賊",我們所立之"志"也只能是空中樓閣。無論立志、勤學、改過、責善我們只有做到知行合一,才能順利實現我們所立之志。所以凡事都要先立志才能成功。

三、陽明心學在於心

王守仁臨終有一句名言:“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又有詩:“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團圓永無缺。”此心光明瞭,世界便一同光明起來。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直面當下,商品經濟的衝擊使得人的慾望日漸膨脹。許多人竭盡全力攫取財富,卻不清楚自己的生活何以越來越迷惘糾結,日甚一日地充滿挫折與焦慮,沒有安全感和存在感。正如心學愛好者白立新所言:“華夏又逢盛世,滿心卻是迷茫。曾經外向求索,反生無奈亂象。”最好的救贖之道是把習慣向外追逐的目光收回來,關注放逐已久的心靈。王守仁説:“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心是身體和萬物的主宰,當心靈安定下來,不為外物所動時,本身所具備的巨大智慧便會顯露出來。所以我們不要被繁華擾亂我的心,我們要認真的讀懂自己,心之光明,則萬事光明。荀子曰“養心莫善於誠”誠是心之體,求復其本體,便是思誠的功夫。所以心即理。

四、心向善

人之意念,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聖賢。”王守仁認為:“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既然知道了善惡,就應該在事上磨練,“格物致知”,不斷為善去惡,“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須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格除各種浮思閒慮的干擾,讓心從偏頗失控的不正常的狀態,迴歸到不偏不的“中和境界”。這是一個奇怪的時代,論“善”似乎很老土,很out。但事實上,道德不是虛假的框架,而是真實清澈的洞見。

對個人來説,“破除心中賊”,破除心中的貪念、邪惡、嫉妒等,變得飽滿圓融、至善至誠,既是個人更高層次的需求,又能讓心靈更安定,心情更快樂。正如一位心學愛好者所言:“未來,不是窮人的天下,也不是富人的天下,而是一羣正直、正念、正能量的人的天下”。每人都去除心中的邪念,一心向善,天下太平。

總之,我們要用心體會這個世界,心存善念,致良知,凡事多磨,多下功夫,讓陽明心學發於心,止與行,知行合一。不要讓外界擾亂我心。

致良知讀後感 篇四

近期集團組織了學習致良知的活動,當時就想到當年背古文時的那種愁,一想到古文就有點讀不懂,難理解,不上口的感覺。當我認真讀了之後,就感覺有一種正能量在心中燃燒,被書中的語句深深吸引了。

一、陽明的精髓在於致良知

王守仁認為,“致知”就是致吾心內在的良知。這裏所説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識,也指最高本體。他認為,良知人人具有,個個自足,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將良知推廣擴充到事事物物。“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即是在實際行動中實現良知,知行合一。

“良知是虛的,功夫是實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將知識與實踐、功夫與本體融為一體。

二、立志是成功的第一步

在《教條示龍場諸生》中説到:諸生相從於此,甚盛。恐無能為助也,以四事相規,聊以答諸生之意:一曰立志;二曰勤學;三許曰改過;四曰責善。無論立志、勤學、改過、責善我們只有做到知行合一,才能順利實現我們所立之志。所以凡事都要先立志才能成功。

三、陽明心學在於心

王陽明説:“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心是身體和萬物的主宰,當心靈安定下來,不為外物所動時,本身所具備的巨大智慧便會顯露出來。所以我們不要被繁華擾亂我的心,我們要認真的讀懂自己,心之光明,則萬事光明。荀子曰“養心莫善於誠”誠是心之體,求復其本體,便是思誠的功夫。所以心即理。

四、心向善

人之意念,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聖賢。”王陽明認為:“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既然知道了善惡,就應該在事上磨練。道德不是虛假的框架,而是真實清澈的洞見。

對個人來説,破除心中的貪念、邪惡、嫉妒等,變得飽滿圓融、至善至誠,既是個人更高層次的需求,又能讓心靈更安定,心情更快樂。

總之,我們要用心體會這個世界,心存善念,致良知,凡事多磨,多下功夫,讓陽明心學發於心,止與行,知行合一。不要讓外界擾亂我心。

致良知讀後感 篇五

作者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學家,在學術思想方面繼承宋代大儒陸九淵,以自己的體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獨具一格的心學體系。作者的思想一出世,便產生了巨大的反響,為當時萎靡消沉的社會灌輸了生機與活力。曾國藩曾評價説:作者矯正舊風氣,開出新風氣,功不在禹下。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浮世之中,總有許多人為追求物質享受、社會地位和顯赫名聲等身外之物,而心力交瘁、疲憊不堪。他們怨天尤人、欲逃離其中而不可得,皆因忽略了自己的內心,不明白萬事以修心為先的道理。

忙碌是現代社會中大多數人的一種生活狀態。不幸的是,與身體的操勞相伴隨而來的,還有內心的忙亂急躁、焦慮不堪。所謂身之主宰便是心,倘若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能給內心留一份悠閒,而使其深受煩惱與擔憂所累,便更難在為人處世之時做到遊刃有餘、瀟灑自在。

心胸狹隘的人,只會將自己侷限在狹小的空間裏,鬱鬱寡歡;而心胸寬廣的人,他的世界會比別人更加開闊。

聖人做學問追求一種大道至簡的境界,值得我們學習。人活一生也應如此。為什麼人們會不厭其煩、孜孜不倦地去追求那些看似風光,實際上令人身心疲憊的負擔呢?皆因內心少了一份簡單,少了一種簡單的人生態度。與其困在財富、地位與成就的壁壘中迷惘,不如嘗試以一顆簡單的心,追求一種簡單的生活。

在作者看來,人的本心就是真、真誠、真摯、真君子。世上只有兩樣事,一件為真,一件為假。求真必然務實,求假自然務虛,虛實之間,體現的不僅是對人的態度,更是對自己的認識。糊弄別人容易,糊弄自己很難。

心的本體就是最本真,不矯揉造作,不過分修飾,不畫地為牢,不損人利己。人應永遠保持初心,不受外界環境影響,光明磊落,坦誠純粹,永遠長新。什麼是初心?不自私,存大愛。

繞圈子,躲躲閃閃,反易叫人疑心。你耍手段,倒不如光明正大,實話實説,只要態度誠懇、謙卑恭敬,無論如何人家都不會對你怎麼樣的。此外,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假如我們沒有誠意,就會什麼事情也做不好,做不成。

自古以來,凡欲做大事者必先立志,志不堅則事必難成。這是因為,一個人的理想,體現着這個人的眼界和胸襟,自然也決定了他日後的高度。所以,人不應隅居於自己的狹小天地之中,而應眼睛望向大千世界、心中裝上天下蒼生,站在一個更高的層次去看待世間。

很多人雖然都心有所想,卻很少有人堅持不懈地努力下去。而作者告訴我們,只要時刻保持這種想要的念頭,久而久之就能凝聚積累成一股強大的力量,逐漸解決所有阻撓因素,使我想轉變成我能,使目標一步一個腳印地成為結果。

致良知讀後感 篇六

致良知”包含“致知”和“實行”兩方面的內容,即:一方面,我的良知能夠讓我按照自己的意願選擇自己的行為,並且能確保這種選擇是具有道德意義的;另一方面,我又必須按照我的選擇去實施我的行為,否則就談不上真正的“知”。所以“致良知”既反對“坐而論道”,亦反對“隨事體認天理”(一邊實踐,一邊體會所實踐之事所藴含的天理),因為前者會流於空談,後者則會導致將“天理”當作一種客觀存在的東西,從而把“良知”與人的現實行為割裂開來。

“致良知”是伴隨着“格物”展開的,聯繫陽明學中的“行知合一”以及對意義世界的構造,我們可以明白,雖然“良知”普遍的先驗存在,但陽明學中包含對揚棄“良知”主體意識的超驗性,所以“良知”若不“致”,即使承認良知本體的存在,但也對我們的意義世界毫無益處,也就是可以看作在良知意義上的不存在。而陽明先生提出“致良知”就是為了能夠在世上“流行發用”,怎麼可能會忽視良知意義呢?從陽明生前與兩位最得意的門生的“天泉論道”中我們也可以找出證據。陽明面對王龍溪的“四無説”表示在本體上的肯定,但也對錢德洪從工夫(實踐)上展開對良知理解表示肯定,即使在本體上陽明確實認同良知的超驗,先驗性,但是在良知的意義上,他不忘用“致”,用實踐來突出“良知”在意義世界中的作用。

結合到我們的生活,如果我們在心中已經明覺到了自己的孝順之心,明白了孝順的含義,但無法在我們的意義世界中表現出孝順的行為,那麼我只能説,我們掌握的是“孝”的概念,而非“孝。同樣,如果只是在本體上將“良知”給“致”(窮盡)了,而不在工夫上將“良知”給“致”(實踐),那麼我們掌握的只是“良知”的本體概念,而非全部的“良知”。所以這兩個“致”都是不能夠忽略的,真正的“致良知”中的“致”便是在本體與工夫上同時開展對良知的體悟,用康德的話來講,一者是對純粹理性的感悟,一者是對實踐理性的體悟。

通過學習致良知,我感覺到一個人可以走快,但一羣人可以走遠。這是能量場的力量,有聖賢者指引,有同修則善砥礪,內心開始安靜下來,變得更有力量,不再輕易受物所奴,開始懂得拒絕與區分不靠譜的人和事。致良知的學習沒有終點,要終生學習,終生踐行。

致良知讀後感 篇七

近日感悟,致良知是目標,因為良知是人的本來狀態,致良知就是要恢復人的本來狀態,讓良知指導人的所有行為。

但致良知不能躲入深山老林,或離開紅塵人世,那樣修的只是空禪。致良知的路徑就是事上磨練,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時候都追求良知,有事時如此,靜處時也是如此。

而具體如何致良知,個人感覺是一個三部曲的過程:

1、覺知。要致良知,就首先要時刻覺知自己的身心狀態,只有先保持覺知,才有機會去致良知;

2、體驗。對於眼鼻口舌身心意,在覺知後,要深度體驗,體驗其發生過程,越細越好;

3、轉換。在體驗後,轉換到良知狀態,讓良知發揮作用,這個時候可能會用到意志的作用,但這時意志發揮作用是有體驗在先,因此就不會是“執著”。

個人感悟,與同道交流。

《致良知》讀後感 篇八

生命是燦爛的花海。拼命怒放,爭奇鬥豔的花兒固然漂亮,但它們卻美得庸俗;惟有那些保持本真,默然綻放的花兒,才不會被世俗的紅塵湮沒。

在現今的社會,有那一些人選擇紙醉金迷、燈紅酒綠的生活,在物慾橫流的`城市裏迷失了自我,丟棄本真。但擁有物質不等於富有,物質匱乏也不一定貧窮。真正的富有是精神的富足,心靈的荒蕪才是真正的貧窮。

在迷濛的夜色下,找尋不到幸福的蹤跡;在指縫流金間,自我早已迷失。於是,在淚眼迷離中轉過頭,才知曉,原來是精神的支柱已坍塌,信念的碎片紛飛飄散,繾綣不見。

被物慾遮蔽了雙眼,一味追求物質的享有卻讓精神貧瘠的人,是可悲的。滿天的蔚藍下,一望無際的山坡上,滿山遍野的金黃充盈着雙眼。遠處,風吹起了他的碎髮,綰起他的衣袂,露出他瘦削的臉龐。他用熱情作畫筆,信念為支撐,肆意揮灑着他的想象。梵高,一幅《向日葵》名揚天下!縱然歲月無情,歷史翻滾,今天我們仍可以感受到那畫上,向日葵的似火熱情,蒸蒸向上的積極信念。誰能説梵高一無所有,貧窮至斯?恰恰相反,他是最富有的人,因為他精神最富足。精神的花園開滿鮮花,這才是人生莫大的財富。

精神的富有,莫過於對信仰的執守。柳永,在人們的扼腕聲中從高堂宮殿步入直欄橫檻。人們為你惋惜,替你不平,但我卻要為你喝彩。你,視金山銀山如糞土,與歌妓把酒言歡,走向自然汲取心靈的甘露。這是你無悔的選擇,但它卻讓清麗小調流芳萬世。你的選擇,讓你得以揮別貧瘠無趣,卻讓心靈充盈富有。小荷尖尖,溪水潺潺,柳永的心靈荷花,開得別樣地紅!

富有,不是富二代開着跑車,不是官二代執權揮霍,不是星二代錦衣玉食;富有,是心靈的棲息,是靈魂的充盈,是精神的飽滿。物質面具下的不堪才是真正的貧窮!

生命是燦爛的花海,心靈是美麗的花園。別隻顧着裝飾生命的軀殼,而忽視了心靈的呵護,莫讓心靈荒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