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致良知讀後感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58W

致良知讀後感多篇

致良知讀後感 篇1

“立志”“勤學”“改過”“責善”王陽明先生用這四個詞概括出了一個人這一生應有的為人處世態度。有志者事竟成,無論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中我們都要給自己制定一個目標,有目標就會有前進的方向和動力,這就是立志。學無止境,我們只有在學習中才能不斷的提升自己,才能一步步接近自己的目標,完成自己的志向,這是勤學。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要時刻認清自己的不足,並努力去改正去完善,這樣我們的人生才能得到昇華,這是改過。

與人相處我們要真誠相待,無論是同事還是朋友,只有互相督促才能共同進步,不好的東西不要強加於對方,以真心才能換真心,這是責善。

致良知讀後感 篇2

王明陽先生在文中所説的求正道,學會“收放心”,無論事實如何,總要有時間讓自己的心放下,才可以“才學便須知有着力處,即學便須知有得力處。”現在社會正能量已逐步在加強,但還有許多人以追名逐利為自己的人生目標,甚至做事時會不擇手段,社會需要正能量,需要有志向。有抱負、有進取、有善心的人來引領,才能達到和諧、幸福。

在工作中勤奮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學識,不斷為自己的專業知識添磚加瓦,有了目標,還要努力學習,不斷創新。日常工作中和同事之間要相互學習、互相幫助、共同進步,學習致良知是為自己而學,為修養美德而學。

“故不貴於而過,而歸於改過。”在工作中應該清楚的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而不是隱藏自己的不足,通過問題分析出自己的不足,或是誠心聽取別人的意見而後改之,“責善”與人相處,要相互監督,提醒,指出他人錯誤時,要致其婉曲,人人容易接受,盡心盡力體現你對他人的關心愛護。

學習致良知,就是來逐步淨化自己,就是擦亮那邊被染污的玻璃,重新潔淨,照亮他人。

致良知讀後感 篇3

閒暇之餘繼續拜讀《致良知》,越發感覺到温暖的、積極的、健康的、樂觀的、催人向上的情感,這是正能量的意識折射。尤其適宜領導者修身養性,以感染團隊,凝心聚力。

凡舉大事,必須其情而使之,因其勢而導之,乘其機而動之,及其時而興之;是以為之但見其易,而成之不見其難,此天下之民所以陰受其庇,而莫知其功之所自也。正如《道德經》所云:“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之譽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也就是説,最好的領導者,下面的人們感覺不到他的存在;次一等的領導者,人們親近、讚美他;再次一等的領導者,人們畏懼他;最差的領導者,人們輕視、侮辱他。孔子將是否能做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百姓”,看成是否能成為君子的重要標準之一,這在公司經營和團隊建設中,也可以成為衡量職業管理者素質高低的重要標準之一。

管理者對自己的部下不只擁有管理權,更對他們負有責任感。要管理好團隊,首先要管理好自己,要時時處處身先士卒做好表率,這就是“修己以敬”。我們不難想象,一個管理者自己素質低下,辦事不認真,怎麼可能讓部下素質提高,辦事認真。一個原本素質較高的部下,一旦長期處於素質低下的管理者手下,很可能也會變成素質低下,因為一個人要想提高自己,往往很難,而要想墮落,卻是很快、很容易的。人與人之間的尊重是相互的,領導尊重員工,員工才有可能尊重領導,領導的威信是自己樹立的,不是別人贈予的,也就是要“修己以安部下”。

遠通集團的經營理念提倡以服務求信譽,以信譽求發展,以人為本,建設學習型團隊,規範化管理,系列化服務,不斷改善,讓客户更滿意。我們每每提出要求提高客户滿意度,首先要提高員工的滿意度和忠誠度,使其自然而然的成為企業的主人,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中,發揮最大的潛能,激發其幹事創業的激情,從而創造應有的價值。

尚客優集團總裁馬英堯先生説過:在一個平庸的管理體系裏,總經理好比是發動機,中層幹部和員工幾乎都是齒輪,都屬於被動運轉,消耗掉大量的功率。如何打造一個偉大的公司,為更多的員工提供施展才華的舞台,為員工提供更公平的薪酬做制度,讓每位員工都能成為主角,主動參與經營,讓每一個成員的才華都能得到施展,從而煥發工作激情,使得各層的骨幹員工都能成為發動機,而不是齒輪,從而實現全員經營。

或許一個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羣人可以走的更遠。團隊的力量是偉大的,而領導的態度和行為,就是團隊前進的風向標。因此,領導要主動放棄特權,杜絕“特例”,自覺執行規章,帶頭遵守制度,創造良好的工作氛圍,大家都被一種温暖、快樂、積極的情緒包圍着,都有着一種陽光心態,這個組織一定能夠最大限度地釋放出正能量,也一定能夠在市場競爭中勝出。

致良知讀後感 篇4

當我認真讀了此書後,被書中的力量驅使,就感覺有一種正能量在心中燃燒,被書中的語句深深吸引了。下面説説我的感受。

一、陽明的精髓在於致良知

今天的社會,如果每個人都用心讀讀此書,從書中就有不同的體會。有的人也在學習陽明心學,口裏説得頭頭是道,也能向別人背上幾句陽明先生的語句。但自己在行動時是把良知拋開。中國明代王守仁的心學主旨、語出《孟子·盡心上》:“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大學》有“致知在格物”語、王守仁認為,“致知”就是致吾心內在的良知、這裏所説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識,也指最高本體、他認為,良知人人具有,個個自足,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將良知推廣擴充到事事物物、“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鍊,見諸客觀實際、“致良知”即是在實際行動中實現良知,知行合一。

“良知是虛的,功夫是實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將知識與實踐、功夫與本體融為一體、良知前冠一“致”字,恰如其分、恰到好處地點出了要害、這個“一了百了”的功夫又正是活一天有一天新問題的需日新日日新的功夫、用陽明的話説叫“隨物而格”。所以有的人説致良知是給別人看的,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理解致良知的精髓。

二、立志是成功的第一步

在《教條示龍場諸生》(1508)中説到:諸生相從於此,甚盛。恐無能為助也,以四事相規,聊以答諸生之意:一曰立志;二曰勤學;三許曰改過;四曰責善。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所以要成功先要立志。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我們每個人立下屬於自己的目標和志向還遠遠不夠,還需要學會、掌握為實現所立志的個人技能。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不斷地"改過、責善"。如果在這個技能學習過程中我們不能不斷修正自己,改惡從善,去除心中之"賊",我們所立之"志"也只能是空中樓閣。無論立志、勤學、改過、責善我們只有做到知行合一,才能順利實現我們所立之志。所以凡事都要先立志才能成功。

三、陽明心學在於心

王守仁臨終有一句名言:“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又有詩:“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團圓永無缺。”此心光明瞭,世界便一同光明起來。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直面當下,商品經濟的衝擊使得人的慾望日漸膨脹。許多人竭盡全力攫取財富,卻不清楚自己的生活何以越來越迷惘糾結,日甚一日地充滿挫折與焦慮,沒有安全感和存在感。正如心學愛好者白立新所言:“華夏又逢盛世,滿心卻是迷茫。曾經外向求索,反生無奈亂象。”最好的救贖之道是把習慣向外追逐的目光收回來,關注放逐已久的心靈。王守仁説:“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心是身體和萬物的主宰,當心靈安定下來,不為外物所動時,本身所具備的巨大智慧便會顯露出來。所以我們不要被繁華擾亂我的心,我們要認真的讀懂自己,心之光明,則萬事光明。荀子曰“養心莫善於誠”誠是心之體,求復其本體,便是思誠的功夫。所以心即理。

四、心向善

人之意念,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聖賢。”王守仁認為:“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既然知道了善惡,就應該在事上磨練,“格物致知”,不斷為善去惡,“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須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格除各種浮思閒慮的干擾,讓心從偏頗失控的不正常的狀態,迴歸到不偏不的“中和境界”。這是一個奇怪的時代,論“善”似乎很老土,很out。但事實上,道德不是虛假的框架,而是真實清澈的洞見。

對個人來説,“破除心中賊”,破除心中的貪念、邪惡、嫉妒等,變得飽滿圓融、至善至誠,既是個人更高層次的需求,又能讓心靈更安定,心情更快樂。正如一位心學愛好者所言:“未來,不是窮人的天下,也不是富人的天下,而是一羣正直、正念、正能量的人的天下”。每人都去除心中的邪念,一心向善,天下太平。

總之,我們要用心體會這個世界,心存善念,致良知,凡事多磨,多下功夫,讓陽明心學發於心,止與行,知行合一。不要讓外界擾亂我心。

致良知讀後感 篇5

致良知”看似只有三個字,卻是進入心學的不二法門,是心學的總綱,是心學的核心價值所在,也是指導自己應對社會實踐的強大理論武器。明末清初的餘姚先賢黃梨洲先生曾説:“大凡學有宗旨,是其人之得力處,亦即學者之入門處。天下之義理無窮,苟非定以一二字,如何約之使其在我?”(《明儒學案發凡》)。而“致良知”就是學者入門的得力處,就是約束心學的總綱、

“致良知”學問之所以能延續到今天,並重新綻放出強大的生命力,在於它確實有用,也能夠應用,而且每個人可根據自己的認知水平各有所得。但是,“致良知”的真諦畢竟經歷過許多歲月而覆蓋了種種塵埃,使人不能認清其真相。使得牆內開花牆外香,殊為可惜。也就是説,在沒有“致良知”的思想影響下,我們仍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也學習其它各種知識,為的是讓自己活得不那麼不明不白,不隨波逐流。只可惜長期以來我們不認識身邊有價值的東西,或放着好的東西不用,卻在苦苦追求殘次的東西,可謂明珠暗投。假如,今天我們能夠明白“致良知”的作用並將其實際應用於工作和學習之中,無疑就多了一項強大的心理支撐,保持自尊無畏的心境。

其中的原由在於,人之所以能生存於世,在於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與身外的事、身外的物建立起某種聯繫,從世間獲得生存的資源,並將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反饋給世間。也就是説,人類與自然,以及人類與社會之間不斷地給予和不斷地反饋的交互作用,建立起人類社會的全部內涵。

人若缺乏智慧,將不能與世間萬事萬物建立起某種聯繫。而要建立智慧,最初必須切實找到一個理性的源頭,才能滿足初始條件。

水有源,樹有根。如無源頭,那麼水就不會奔流不息;如無根,那麼樹就不會生長繁育。這就是説,水源或樹根就是原點,就是水流足以形成,樹木得以成長的初始條件。

縱觀世間,萬事萬物都從一個初始條件開端,逐步成長起來。因此,初始條件顯得相當重要。這好比,一個微小的、不起眼的基因就能決定一個生物的基本結構和外觀,是同一個道理。而篩選一個健康的、無缺陷的初始條件,就會減少今後故障、病害產生的機率。智慧的創立也是如此,必須找到一個好的思想基因,而“致良知”就是一個經過優選的思想基因,也是智慧的基因。

聖人們之所以有別於常人,在於他們看待事物,往往深入事物的.核心層面,深入事物的源頭,深入事物的發展規律,這些加在一起用一句話描述就是聖人們是從“道”的角度來看待事物,常常能夠高屋建瓴地提出一些出人意料的理念,總是先於常人一步獲得真理。而常人總是慢一拍,只有細細體會聖人的教誨才會真正懂得這些道理,才能沿着聖人所開啟的道路找到真理。這就是為什麼從古到今,聖人的數量總是很“珍稀”的原因所在。聖人們對待人和事物,總是以“道”作為標杆,作為尺度、作為容器來度量一切事物。因而,“道”就是一件有用的武器。問題是,“道心惟微”,正是“道”的過於微妙,令普通人難以洞察其中的奧祕。聖人教導普通百姓,必須根據大多數人所能接受,也容易接受的角度,通過變換概念,以鋪設便於理解和溝通的路徑。

所以,我們在看待具體事物時,不僅要弄清事物的真實狀態,也要分清事物發展的原點、發展軌跡、發展條件,從中抽出具有規律性的東西,才能指導其它的社會實踐過程,或為其它的社人實踐過程積累一些經驗。這就是學與思的關係問題。《論語·為政》説:“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所謂的“學”就是弄清整體狀況和關鍵細節,而“思”就是將所學的內容與“道”進行比較,從中開展抽象性思維,從而有所“自得”。也就是説,學思合一才能得出結果。而結果才是最重要,學與思只是一個過程,當有了結果,學與思就成了過去式,也就沒有用了。王守仁將其形象地描述為“得魚忘籤”。而許多俗儒只糾纏於前代聖賢如何教誨,而不顧當時的歷史條件,只重視過程而無視於結果,這就是典型的形式主義。事實上,“"黑貓白貓,能捕鼠的就是好貓。中國學問,外國學問,能換飯的是好學問"(民國老宣《瘋話》),凡是看結果而不看過程,就是實踐檢驗真理的價值所在。

因此,“致良知”就是價值觀與方法論的統一,一旦有了結果,一個過程就暫告段落。

致良知讀後感 篇6

我是一個心裏放不了事的人,經常會因為一些小事而自己折磨自己,會鑽牛角尖,會為一點小事吃不下睡不着。讀了王陽明先生的《致良知》,對我有很大的觸動。王陽明提倡眾生平等,人人都可以成為聖賢,所以每個人都不應該把自己看的輕賤。講求的是“存天理,去人慾”。王陽明心學認為:人都有七情六慾,去除了七情六慾與佛家的枯坐亦沒有什麼區別,最重要的是如何把七情六慾控制在一個度內。按照他的學説,良知自然也成為了這個控制的度。

如果王陽明在世的話,他一定會説:這一切都是你的私慾在作祟,你需要的只是光明你的良知,你的這些私慾就會被控制,而你自己也會活的更加自在。良知的學業是一步步跟進的,不可一蹴而就。在良知的路程中,我們應該學會聽從第一感覺,這第一感覺往往便是良知發出的聲音,它會指導你走向正確的道路。

王陽明先生還提出人不一定非要去追尋外面的聖人之道,其實每個人的內心都有“良知”,這個良知是善的、純潔的、高尚的,做道德的事才是每個人的本心;應該好好地去發現自己的良知,讓良知主宰自己。事實上,一個人真正的要優秀,不管怎麼學,怎麼做,根本的還是內心。而且,良知還有一個擴大的問題,絕不僅僅是內心現有的,境界有多大,良知愈多,實踐能力愈強。後世的大人物們,無不是自我修煉和不斷擴大境界的典範。

在我們日常工作中,往往會不知不覺被功名利祿所困擾,很少能靜下心來深度思考,人就容易浮躁,與聖人之道漸行漸遠。因此,我們要培養一種擺脱世事紛擾、潛心做學問的能力,拍去身上的煩囂,濾掉心中的渣滓,不受名利誘惑,保持一顆淡定之心,聚精會神做有意義的事情。

致良知讀後感 篇7

學習聖賢之術,學習致良知,為更好的工作及生活。

《寄聞人邦英、邦正》裏最喜歡此段:此昔人所以有不患妨功,惟患奪志之説也。夫謂之奪志,則已有志可奪;倘若未有可奪之志,卻又不可以不深思疑省而早圖之。大致意思是説古人會説:「不怕妨礙了自己的功業,只怕被奪去了自己志向」。所謂「奪志」,是已經有志向才會被奪取,倘若還沒可以或值得被奪取的志向,那麼就應該早點去深思、反省為何會沒有立志。

生活日復一日,平淡如水,夢想的影子是否已銷聲匿跡,看到身邊的朋友同事一步一步向理想邁步時,內心也會泛起漣漪;人一旦有了信念做支撐,無論做什麼都是動力十足,因為有目標在前方,所以不敢懈怠,便會風雨兼程。

我們工作更是如此,各項業務指標是工作壓力更是動力,目標一旦形成,就應毫不動搖,全力以赴達成。

致良知讀後感 篇8

集團號召學習陽明先生的致良知,才發現已經好長時間沒有認真的閲讀學習了,長時間都處在比較浮躁的狀態,現在通過學習致良知感覺真的需要讓自己的心靜一靜,思考下自己一步的發展了,雖然是簡單地閲讀但也有了些許收穫。

陽明先生在37歲貴州龍場悟道後,談到學習的四個次第:立志、勤學、改過、責善。人到中年時,如果不是因為此次學習致良知,終日為利為名所奔波勞累,早以把立志一事忘卻,或者説懶得提及此一説。當陽明先生告誡學生,如不立必為聖賢之志,人生終無所成,才感知到不立志,則無志可奪,也就放棄自己、隨波逐流。致良知的學習之立志,就如同我們工作中制定目標,只有先制定明確目標,再為達成目標制定出各種營銷策略,才是我們工作業績的基礎。

陽明先生談到:千罪百惡,皆從傲上來。回想走過的人生中,哪一次不是因為謙虛而受益,驕傲而落敗,活到老,學到老,為學處世,傲念在心則滿。陽明先生談到:千罪百惡,皆從傲上來,只要心頭傲字不除,學習斷然難進半步。我每每看到越是成功的人越謙虛、越是無知的人越傲慢。傲慢之人要麼一事無成,要麼就是事業停滯不前走下坡路。現在我們的工作就是處在這種狀態,從事汽車行業太久,總是以為自己對行業分析的透徹,卻不知現在的市場變換太快,不去深入學習和分析新的市場營銷模式,沉迷在老的觀念和曾經業績中,又怎麼能做好新時期的營銷工作,所以只有拋開曾引以為豪的過去,低下身子踏踏實實學習才是提升業績的最好方法。

唯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至誠"都是入門修習的唯一鑰匙,無誠則不得入。誠生信,信受奉行、才能實現任何一門實學至理的知行合一。現在的社會不缺聰明的人,而是缺忠誠的人,忠誠不是忠誠某一個人,而是我們學習做事的一種態度,在學習中要誠實深入,認認真真才能學到終身受用的技能,工作中我們只有忠誠對待工作和公司,時刻把自己的命運和公司的發展緊緊聯繫在一起,公司成長我成功的思想才能真正落實。

自己學習致良知還很淺顯,但這種正能量讓我們內心開始安靜下來,變得更有力量,不再輕易受物所奴,開始懂得拒絕與區分不靠譜的人與事。現在只是起點,落實到實處更沒有終點,在以後的生活和工作中要經營好家庭,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為公司的發展儘自己的最大能力。

致良知讀後感 篇9

讀完《致良知》之後,我覺得王x明真的可以用神奇來形容,以一介書生先後平定多場叛亂,但創立王學才是他在歷史中輝煌的根本原因。王學的核心是“知行合一”,基本內涵是知識不僅僅是在理論上有它的意義,還一定要還願到生活的實踐當中才能夠真正體現出它的價值。

在提倡“知行合一”的同時,王x明創造了“心學”,提出人不一定非要去追尋外面的聖人之道,其實每個人的內心都有“良知”,這個良知是善的、純潔的、高尚的,做道德的事才是每個人的本心;應該好好地去發現自己的良知,讓良知主宰自己。我感覺,良知學説的提出,是對儒家“修身養性”觀點的發展,其間明顯的有佛家的思想影響。事實上,一個人真正的要優秀,不管怎麼學,怎麼做,根本的還是內心。而且,良知還有一個擴大的問題,絕不僅僅是內心現有的,境界有多大,良知愈多,實踐能力愈強。後世的大人物們,無不是自我修煉和不斷擴大境界的典範。

王x明對善惡的剖析,每個人心中都有個善人也都有個惡人,首先我們要認識到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才能明辨是非守住底線。在工作當中,認真履職不辜負每位消費者的信任就是善,敷衍塞責讓消費者不滿意就是惡。唯有此,我們才能更好履行工作職責,提高服務質量。

陽明哲學歸納起來,即是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其中第四句即致良知,就是"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就是知行合一。陽明哲學的核心即是"致良知"。良知就是天理,就是道,它本來就存在於每個人心中。致良知,就是發掘人的良知,去掉私心雜念,以符合心中本有之正。提升心性,磨鍊靈魂”!如何做到提升心性、磨練靈魂?勞動有戰勝慾望、磨鍊精神、創造人性的效果,其目的不只是簡單地獲得生存所需糧食。獲取生存所需的糧食只不過是勞動的附屬功能而已。所以,專心致志、認真工作才是最重要的,這才是提升心性,磨鍊靈魂的尊貴的"修行"。

如果有閒工夫抱怨不滿,還不如努力前進、提高,即使只是一釐米。每日檢查自己的行動和心裏狀態,是否只考慮了自己的利益,是否卑怯的舉止等,自省自戒,努力改正,培養對任何細小的事情都心懷感激的心性,提倡行善、積德,特別注意要有同情心,行善積德有好報。不要總是忿忿不平、杞人憂天、自尋煩惱。

“致良知”就是知行合一,沒有良知的人,猶如行屍走肉。雖然活着卻已死去。在喧器的當下,我們更應該“頭上一片藍天,心中一方淨土”,絕不能因為一時的得失,而出賣了靈魂,違逆了自己內心的準則。

致良知讀後感 篇10

立志:“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這是王陽明首先指出的一點。他説,就算是那些工匠,其技能的練成也要以立志為根本,更別説更大的事業。為什麼立志如此重要?王陽明舉例説,一個人如果沒有志向,那麼就好像船沒有舵木、馬沒有銜環,於是只能隨波逐流,人生就會一盤散沙。用現在的話説,志向就如同定盤星、指南針,關係着人生之路的平衡和方向。否則,人就會是無頭蒼蠅,人生就會是一團漿糊。王陽明又批評當時的讀書人——懶散墮落、貪玩成性,荒廢學業、浪費時日,最終註定是一事無成。而他們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沒有立定志向。

首先陽明先生所説的立志,不是簡單的對工作的策劃,而是可以理解為人生的一場策劃,作為普通人我們可以立一個小志向,只要堅持來完成,這也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志向就像是海上的燈塔為破浪乘風的船隻指引方向,每一顆種子都有長成參天大樹的夢想,每一條河流也都有奔向大海的期望!人生有兩條路,一條需要用心走,叫做夢想;一條需要用腳走叫做現實,很多時候我們總是低估了自己,對自己不夠狠,從而錯過了,遇到一個更加優秀的自己,逼自己一把,很多事情並不需要多高的智商,僅僅需要你的一份堅持,一個認真的態度,一顆迎難而上的決心。目標一旦形成,就應毫不動搖,全力以赴去達成!漢朝的司馬遷繼承父業,立志著述史書,他遊歷各地閲覽了大量書籍,不料正在他着手編寫《史記》時遇到了李陵之禍的株連,但他矢志不渝,忍辱負重,身受腐刑,幽而發憤,經過十餘年的艱苦奮鬥,終於寫成了鴻篇鉅著——《史記》。

立志要要立長志而不要常立志。立長志,是要我們目標遠大,不要拘泥於眼前,放眼未來,才可突破現在;不立常志,是不要總是不斷地放棄,要有所堅持,有所取捨,鍥而不捨,方能有所成就。陽明先生12歲立志到37歲才龍場悟道,這過程是心志反覆修煉打磨的過程!陽明先生很早之前就立志説要成為聖人也最終成了聖人,所以説眼界決定格局,格局決定高度!再説説張海迪立志成才,張海迪自幼就患有嚴重的高位截癱,幾次頻臨死亡的邊緣,身體可算弱小,可是20多年來,他學會了四門外語,翻譯了16萬多字的外國著作,獲得了哲學碩士學位,並自學了鍼灸技術為羣眾治病一萬多人次,做出了巨大貢獻。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應該時刻想着自己的志向,不忘初心就有用不完的力量!人生不要被安逸所控制,決定你成功的是奮鬥!當你選擇了開始,就不要輕言放棄,用你足夠的毅力和耐心去堅持,總有一天,你會回眸一笑:原來我也是這麼的優秀,堅持夢想,不忘初心!就從今天行動,總有一天,那個一點一點可見的未來會在你心裏也在你的腳下慢慢清晰,生活從不虧待每一個努力向上的人!人一旦有了信念做支撐,無論做什麼都是動力十足,因為有目標在前方,所以不敢怠慢,便會風雨兼程!

立志可謂起步與方向,不論你想做什麼、做成什麼,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得到什麼東西,立志都是第一步。立志要要立長志而不要常立志。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致良知讀後感 篇11

通過讀《致良知》感悟到,自古以來,凡欲做大事者必先立志,志不堅則事必難成。這是因為,一個人的理想,體現着這個人的眼界和胸襟,自然也決定了他日後的高度。所以,人不應隅居於自己的狹小天地之中,而應眼睛望向大千世界、心中裝上天下蒼生,站在一個更高的層次去看待世間。

人的本心就是真、真誠、真摯、真君子。世上只有兩樣事,一件為真,一件為假。求真必然務實,求假自然務虛,虛實之間,體現的不僅是對人的態度,更是對自己的認識。糊弄別人容易,糊弄自己很難。

心的本體就是最本真,不矯揉造作,不過分修飾,不畫地為牢,不損人利己。應永遠保持“初心”,不受外界環境影響,光明磊落,坦誠純粹,永遠長新。什麼是“初心”不自私,存大愛。

繞圈子,躲躲閃閃,反易叫人疑心。你耍手段,倒不如光明正大,實話實説,只要態度誠懇、謙卑恭敬,無論如何人家都不會對你怎麼樣的。”此外,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假如我們沒有誠意,就會什麼事情也做不好,做不成。

立志、勤學、改過、責善,對學習過程中會出現什麼問題,在他多篇文選中都有非常精闢細緻的論述,我想認真讀懂原文的也會悟出一些方法。之前別人説怎麼學,怎麼精進,我總是回答説要靠悟性,這樣的説法與陽明先師龍場悟出:聖人之慧,本性具足,唯去私慾,存天理罷了明顯不符,但反過來説,聖人之慧又豈是人人易得的?

總結起來必須對“致良知”有一顆至誠之心,事上磨、時時磨、心上學、心上覺。立下必為聖人之志,付出不亞與任何人的精進努力,才可能修出敬天愛人,無我利他之心。

至於陽明匯,我還是會推動的,形式會有所變化,此生傳播陽明心學之志不變,但是經過這段時間致良知小組的共修,我發現如果沒有同頻的學習進度,就算有線下交流的機會,也不會有什麼質量,浪費大家的時間,所以我想還是先從共同學習一段時間開始。一期全部有書的明粉我建個致良知學習羣,對着書,我為大家做學習計劃看板,及互動分享,不明之處我再去請教高人。

其實,這條聖學之路真的是路漫漫,其修遠兮,難於上青天,有時我也有想放棄再分享些文章的念頭,不是不願寫,只是想等有一天自己學有所成再來談,怕造口業。但每每看到自己的行動能激勵到一些明粉們,我又鼓起勇氣繼續前行。其實,我就是希望自己能成為陽明心學自媒體的中國第一人,用自媒體的方式,讓時間來見證“致良知”能否在一個凡夫俗子身上化腐朽為神奇,來驗證陽明心學“致良知”是否真的是具有一種偉大而神祕的能量。

致良知讀後感 篇12

最近公司組織學習了致良知,感悟頗深,陽明先生心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在《教條示龍場諸生》一文中,王陽明先生認為立志、勤學、改過和責善最為重要。志向不能立定,天下便沒有可做得成功的事情。已經立志做一個君子,自然應當從事於學問,凡是求學不能勤奮的人,必定是他的志向還沒有堅實的緣故。

説到過失,雖然大賢之人也不至於完全沒有,但是不妨礙他最後成為大賢人,因為他能改正啊。所以做人不在於沒有過失,而注重在能夠改過。所謂“互相責求向善,是朋友相處的道理”;但是必須做到:盡心地勸告並且好好地開導他,儘自己的忠誠愛護的心意,儘量用委婉曲折的態度語氣,使朋友聽到它就能夠接受,深思出道理後就能夠改過,才是最好的方法。

在本文中,王陽明先生教給了我們在學習成長和團隊建設方面的許多道理,人不立志則無目標;人不勤奮則一事無成;人不懂得改過則沒有進步;領導懂得理解下屬,團隊才能更好發展。所以作為公司的管理人員,必須更好的學習知識、修身養性,提高管理智慧,才能更好帶領團隊贏取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