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醉翁亭記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66W

摘要:醉翁亭記讀後感共含11篇,由本站的會員投稿推薦,小編希望以下多篇範文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醉翁亭記讀後感

第1篇:醉翁亭記讀後感

給大家帶來醉翁亭記讀後感範文,供大家參考!

《醉翁亭記》是北宋歐陽修的名作,“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這名句想必是人人傳誦,今天就讓我們來品味一下這位大師的大作吧!

這《醉翁亭記》完成之前,歐陽修被貶官,可他卻説:“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在乎山水之間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説,我不醉在酒上,而是被美景醉倒了,是一種美好的醉。你看,歐陽修能有如此之肚量,他那種瀟灑的心境是我們無人能及的。雖然,歐陽修滿懷一腔愛國熱情,一心想對國家有所作為,卻時時遭人排擠,這種懷才不遇內心的痛苦並非我們能夠所體會的。既然事已至此,那就自得其樂吧!你看文章一開頭就帶給我們一種愉悦的感覺,美得讓有點讓人人沉醉其中了。

我似乎隨歐陽修來到了那景色優美地方,清晨飄散開來的迷霧,傍晚聚攏來的煙雲,散發着幽香的野花,蒼翠的大樹。一切都是那麼恬靜、美好。

我們再看一看歐陽修,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能如此淡定,寫出如此優美的文章確實值得我們去學習。現在的我們因為學習、工作的壓力往往很浮躁,因為一點點小事與別人爭得面紅耳赤,因為一點點小挫折、小困難搞得天都要塌下來的樣子。學學歐陽修老先生吧!

《醉翁亭記》還是值得我們一讀噢!

第2篇:醉翁亭記讀後感

下面由本站的作者為你提供醉翁亭記讀後感的寫法

《醉翁亭記》是一篇優美的散文。這篇散文饒有詩情畫意,別具清麗格調,在文學作品中確是不可多得的。

優美的意境。好的散文應為詩,要創造優美的意境。所謂意境包含着意和境兩個方面的範疇,它是浸潤着作者主觀感情的藝術畫面。優秀的散文就應有風光綺麗的圖畫美,給讀者獨特的審美感受,以悦目而致賞心。

《醉翁亭記》開頭這一段描述,把我們帶到了一個景色優美的環境裏,產生了愉悦的感受。另一段景物描述,也是如此:“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幕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那裏寫到了清晨飄散開來的淡霧,傍晚聚擾來的煙雲,春季發出幽香的野花,夏季蒼翠的綠樹,秋季潔白的霜色,冬季露出水面的石頭。一切都那麼恬靜簡樸,淡雅自然。

《醉翁亭記》是歐陽修的名作,作為我個人十分喜愛這篇名作,最重要的原因是它的精神面貌十分樂觀。寫作時背景是歐陽修由於參加范仲淹的改革,後失敗,歐陽修被株連被貶,此問就是被貶滁州時作者創作的。

第3篇:醉翁亭記讀後感

本文是本站的網友推薦,並由本站編輯整理的醉翁亭記讀後感範文精選,僅供參考。

早在九年級時,我就學過大文豪歐陽修的《醉翁亭記》。那時為了應付會考,只不過當做一篇考試古文,沒有深入研究。而今,再次細細品讀,卻有着別樣的思考。

全文簡潔明瞭,一氣呵成,讀起來朗朗上口,渾然天成。當時老師強調了“樂”字是貫穿整篇文章的文眼。但我個人認為,文章更側重一個“醉”字。

縱觀全文,歐陽修“醉”於美酒之中,“醉”於美景之中,“醉”於賓客。遊人。百姓的興致之中,可他豈是真醉?他醉而亦醒,醒而亦醉,縱情山水,喜於民樂,如此豪放醉人的文章,醉翁何醉?

縱觀歐陽修一生,無不散發出古代文人的高貴人格,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歐陽修做到了,做的坦坦蕩蕩。朝廷的排擠,政治上的失意,沒有使他就此頹廢,在遭貶的歲月裏,他反而意志更加堅強,做得更好。但你能説,他沒有悲觀,他把失利全化為動力了嗎?不,他沒有。因為他沉浸在了“醉”中,最最醒醒何為頭?歐陽修把它掩藏的很好,他的《醉翁亭記》表面上在寫景,實際在抒情。“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歐陽修能夠很清楚地看清自己,他沒有偏激,沒有沉淪,有的只是霧裏看花,水中望月之感。

這又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呢?有時不一定要表達出自己最內心的感受,不管好壞,都應淡忘,就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同一個“醉”字,沒有“貴妃醉酒”的搔首弄姿,也不是逃避現實,不是李青蓮的“舉杯消愁愁更愁”。它反而更能讓人看清原來的自我。“醉”只是一時的,歐陽修不會永遠這樣“醉”着,但他可以永遠擁有這種“醉”感--去沖淡,消解人生的沉重。這才是歐陽修讓人敬佩之處。

第4篇:醉翁亭記讀後感

希望這篇醉翁亭記讀後感範文能對你的學習與工作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至今閲古文已有百餘篇,最喜歡的還是《醉翁亭記》。

這篇八年級所學的古文,是值得反覆看的,記得它與《小石潭記》、《岳陽樓記》在一個單元裏,上到這兒時,老師説:“這三篇中,《小石潭記》是最淺的,因為僅僅是以愁而寫愁,《醉翁亭記》其次,因為他寫出了與民同樂,而《岳陽樓記》為最高,他不僅僅寫景,更抒發了自己心繫天下的報負。”我當時點頭稱是。但實則我並不同意,《小石潭記》主題雖然不高,但此文的寫景是三篇中最細膩的,而《岳陽樓記》雖然主題高深,但“心繫天下”,這東西實在是虛的很,而又是最無用的,設想:一個人心繫了天下,別人依舊處在混沌中,一個人的吶喊必定是羸弱的社會精神所不能理解的,一個人的號召會招來更多的禍害。看來,那倒不如像歐陽修那樣,心繫永州,與民同樂,自己也落個痛快。

我們不妨看一看《醉翁亭記》的行文安排:按語文考綱的要求——第一段是寫醉翁亭的地理位置與名字由來,第二段寫景緻變化,第三段為永州人民的快樂登山之景,第四段點名身份和抒發淡淡愁緒,我看實則不然。這篇散文是用一種喝醉了的筆調寫的——二十一個“也”,一句三歎,全文以一種超脱的基調所展開,那歐陽修好似凌於萬人之上,成仙了。致使全文“仙氣”很重。首節單“林壑尤美”四個字表層裏層都有無比的超脱之感,而“漸聞”、“瀉出”、“峯迴路轉”等詞語可謂無一詞可換,可見其用詞之極致。“醉翁之意不在酒”以成千古名句,“得之心而寓之酒”——呵,多完美!第二段大用對偶,這古文中的常見手法在歐陽修的手下又活靈活現了:他把對偶與比較相結合,使得第二節五光十色,明暗多端,香氣撲面,樂亦無窮,仙氣縱橫。第三段與民同樂便很有講究了。永州人放下工作,前來跟隨太守遊玩。

可見歐陽修在當地的`聲望還是很好的,號召力不錯,更顯出他統治方針的正確和當地民風的樸實。當地人和太守不分彼此地位的差異,共飲而樂,更見得其當官當到了極致——與民同樂。我以為便是如此,這一段有一些為自己歌功了。而我最愛的第四段,從醉眼中看到的景象果然不同——聲形兼備。值得一提的是,在上完此段的當天,在我騎車回家的路上,居然真的就有一幕醉了的夕陽景在等我。橘紅的光撒在每一處,又好像隨風動起來了。霎時,橘紅,金黃和説不出的顏色交織在一齊,似在流淌。我醉於期中了好久。對於其中淡淡的愁緒,我總認為我是有的。歐陽修雖然快樂,但終是與永州人不同,這種格格不入的反差,也只能溶在酒裏了,而我——與別人不同之感與日俱增。

白天我與同學嬉笑怒罵,到了晚上卻有説不出的孤寂,害怕應對自己。這種東西我不可能溶在酒裏,呵!那就溶在成堆的作業中了,呵!也許隨着我閲讀數量的增加,《醉翁亭記》的地位可能會被動搖甚至顛覆,但我只可會記着它給我帶來的感受,因為這是我最初而最真實的心路歷程。

第5篇:醉翁亭記讀後感

以下是本站小編整理的醉翁亭記讀後感範文,希望能幫助到你。

一篇《醉翁亭記》不僅有林壑山泉清秀之美,人間四季各具特色之美,還有歐陽太守與遊人共遊之樂,歐陽公心性之明淨豁達,盡顯紙端。

在我的記憶裏,歐陽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歷史上知名的政治家,但在今天他不僅詩詞出眾,散文亦是一絕,《醉翁亭記》盡顯一代儒宗風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只需一句,便讓人想到一個腰間別着一壺以山泉為釀的酒,放逐在山水之間,以山水為樂的似醉非醉的老翁。“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時出者”寥寥數字,便將山中四時之景勾勒出來,可見歐陽公對山水美景的喜愛與瞭解程度。

歐陽公在那個紙醉金迷的時代難得真正以山水為伴,更難得的是他亦能夠與民同樂,“傴僂提攜”共同遊玩,以山泉所釀之酒為飲,以山中果蔬野味為食,不拘格式“雜然而前陣者”,人們一起玩射覆,下棋“觥籌交錯,起坐而喧譁者,眾賓歡也”在這裏人們都輕鬆快活,忘了尊卑等級,好一幅其樂融融的與民同樂的畫面。

在這裏民風純樸,沒有人問太守來這之前的功名過往,他自己也不再去想,還自嘲道“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就這樣一位老人,以山水為樂,不問過往,仙風道骨。這裏的醉翁已嘗過人生百味,閲盡人間悲歡,也早己打開了心胸,舉杯暢飲,不再拘泥於狹隘的功利,從容快活。

第6篇:醉翁亭記讀後感

醉翁亭記讀後感範文精選系列,如果你喜歡可以下載全文。

今天,在古文老師的帶領下,我欣賞了歐陽修的《醉翁亭記》,發現文學大師的寫作技法很值得我們去參考借鑑。

作者在開篇第一段寫出了亭子的周圍環境和亭子命名的由來。在寫亭子環境時,作者的落筆很新穎:從遠山起步,立足於滁州,先是定點觀察環視,然後把焦點對準“西南諸峯”,點出“望之尉然而深秀”的琅琊。接着移步換景,景隨步移:“山形六七裏”,先聞水聲,後見泉水。最後“峯迴路轉”,推出泉上的醉翁亭。按由遠而近的順序巧妙地介紹了周圍環境。在看我們的遊記:到了某某亭子,亭子兩邊樹怎麼樣,山怎麼樣,水怎麼樣。這樣的老套思路,和歐陽修比起來那可就大相徑庭了。

第三段是寫作者在醉翁亭裏宴請眾賓的事件。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繪出四幅圖,可以依次歸納為:滁人遊圖,太守宴圖,眾賓歡圖和太守醉圖四個部分。讀完之後我就十分疑惑,歐陽修這樣的文學大家怎麼會犯這樣的小錯誤:文章每個段落都有各自的中心,所有的文字都圍繞這個中心來寫,寫作時更應惜墨如金,與中心無關的皆要捨去。那麼,這段的中心便是歐陽修宴請眾賓,還要寫“滁人遊圖”幹什麼,這不是廢話嗎!難道是歐陽修喝醉了不成。我向老師請教,老師一語點破我的迷津“一切景語皆情語。”我恍然大悟。太守周圍的景物無一不讓他愉悦:駝背彎腰的老人,天真活潑的兒童,絡繹不絕的遊人,一切都是那麼美好祥和,他所治理的這一方水土,百姓安居樂業,快樂無比,他不僅沉醉於山水之樂,更沉醉於與民同樂之中,不但不是廢話,而且為下文“太守醉也”埋下伏筆,真乃神來之筆啊,難怪為世代流傳之絕唱。

“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讀完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我也“樂意無亦也”!

第7篇:醉翁亭記讀後感

在本站上除了這篇醉翁亭記讀後感,你還可以找到更多與你行業相關的其他精品範文。

讀完《醉翁亭記》,任誰都得發出一聲驚歎吧!近千字的一篇古代散文,卻勾勒出如此美景,怎叫人不驚歎呢。

文中,濃墨重彩地渲染出一個山間清妙,小溪傍山,珍禽飛鳥,無不令人咋舌。一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更是讓人倍感逍遙。

文末,又詳寫了眾人玩樂的場景,設想,倘若沒有這眾人,這《醉翁亭記》不就少了一份熱鬧,而在這醉翁在乎山水之間,不也少了份亦師亦友的情義在瀰漫了嗎。

再完美的事物也永遠及不上人間的真情呀!

讓我們走出醉翁亭。國小將要畢業,在班主任的生日會上,同學們幹了許多的搞笑事,到最後都忘了吃生日蛋糕,這生日蛋糕可不一般,三層奶油,一層黑巧克力,各色水果,光是看,就讓人垂涎三尺。

因為我住得和老師比較近,所以由我送老師回家,但是,在路上,一輛摩托車如公牛般發瘋地朝我衝來,一下就把我手中的蛋糕撞倒在地,蛋糕“血湧不止”,噴擠出來的奶油四處飛濺,我不幸中了幾彈,可我哪還顧得了這些,則要去把蛋糕端起,突然耳邊響起了老師的聲音:“別動!”我以為老師會批評我,看着老師臉上焦急的神色,手中因急得發顫而抖的紙巾,我明白:我錯了。老師之後説:“你都髒成這樣了,還碰它幹嘛再好的蛋糕,我也不要了!”那爛了的蛋糕,變了,變成了和老師一樣美的花。

再想想,還是生日,不是別人的,而是我的。那天,我被罰打掃衞生,本來想和同學開個party的,但是這樣還怎樣開呀!這時,我看見另一人拿起了掃帚,是我的好朋友,我笑着問他:“我被罰,你打掃衞生幹嘛,不回家嗎”“有難同當!”灰塵也變成了花,和朋友一樣美的花。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更在人間真情中!

讓我們走出醉翁亭吧。

第8篇:醉翁亭記讀後感

有時候找一篇範文真的好難,本站可為你提供一站式文章服務,比如這篇醉翁亭記讀後感範文。

《醉翁亭記》,一篇很早就閲讀過的文章,同《岳陽樓記》一樣,對這種文章還是懵懵懂懂,只是被其中語言所感動。自認為《岳陽樓記》是篇輝煌的文章,把一切感情化作文字赤裸裸地展此刻面前,無法不被它征服。“醉翁亭”呢?則是平淡中透露出無言的歡樂。似乎不需要直接表達出來,卻能使人心有所獲。獲得的就是那個時代那裏的人們心中的喜悦。即使自己不是身處在那裏,仍能幻想出活生生的畫面。綠意滿眼,野花叢叢,鳥兒時叫,溪水潺潺;太守擺宴,心之歡喜,野菜山餚,突顯美味;從遊太守,去而鳥悦,微醉而歸,心亦歡愉。心中就是這樣的感覺,很平淡的,很甜蜜的。假如我是滁州民,看着太守那麼的清廉,生活過得如此之美,怎能不歡樂呢?

若把歐陽修的思想融入到《醉翁亭記》中,或許有另一般風味。大家都在説歐陽修傳承了范仲淹的高尚思想,把“後天下之樂而樂”貫穿始終。我也頗有感觸,在如此美妙的山水風景下,如此熱情歡騰的氣氛裏,歐陽修竟首先感到的是百姓之樂,其次才是自己寄情于山水的樂趣。其實有段時間不明白他的樂究竟如何?但這些天不斷領略文章,不斷在手中瀟灑揮舞着“樂”字,才一點一滴地看到歐陽修的笑,為百姓之樂而樂。以前以為官吏決不會領會百姓真正的幸福,但從《醉翁亭記》裏,看出一位封建王朝官吏超前的政治認識。從歐陽修個人來講,他總是堅持着自己的理想,永遠地含笑應對人生曲折。歐陽修的文字告訴我,或憂或喜,只在選取。應對如此完美的生活,能實現自己的一絲絲理想,為何不選取喜呢?

此刻經常看歐陽修的文字,他從不寫怨寫悲。在他的心裏,只有歡笑,只有為百姓樂而樂,盡力地用自己含笑對人生的態度,為人民做一個兩袖清風的好官。

第9篇:醉翁亭記讀後感

關於醉翁亭記讀後感的寫法與格式,請參考本文。

《醉翁亭記》是一篇優美的散文。這篇散文饒有詩情畫意,別具清麗格調,在我國古代文學作品中確是不可多得的。

優美的意境。好的散文應為詩,要創造優美的意境。所謂意境包含着意和境兩個方面的範疇,它是浸潤着作者主觀感情的藝術畫面。優秀的散文應該有風光綺麗的圖畫美,給讀者獨特的審美感受,以悦目而致賞心。

《醉翁亭記》開頭這一段描寫,把我們帶到了一個景色優美的環境裏,產生了愉悦的感受。另一段景物描寫,也是如此:“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幕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這裏寫到了清晨飄散開來的淡霧,傍晚聚擾來的煙雲,春季發出幽香的野花,夏季蒼翠的綠樹,秋季潔白的霜色,冬季露出水面的石頭。一切都那麼恬靜簡樸,淡雅自然。

《醉翁亭記》是歐陽修的名作,作為我個人十分喜愛這篇名作,最重要的原因是它的精神面貌十分樂觀。寫作時背景是歐陽修由於參加范仲淹的改革,後失敗,歐陽修被株連被貶,此問就是被貶滁州時作者創作的。

第10篇:醉翁亭記讀後感

網友原創投稿分享醉翁亭記讀後感範文,希望你能喜歡!

大散文家歐陽修同范仲淹一樣,在北宋時主張改革;也同范仲淹一樣,被保守派排擠出朝廷,遠赴安徽滁州為官。但與范仲淹不同的是,歐陽修似乎遠比范仲淹灑脱:既然滿腔的報國熱忱無人欣賞,那就自得其樂好了——畢竟人生處處是風景,在眾人皆醉(實際上是佯醉)的情況下,何必與污穢一爭高下呢?!所以,在滁州,歐陽修精心經營着自己的文字天地。佈局謀篇、遣詞用句,無處不顯示出作者的苦心。

宋朝的大理學家朱熹曾在自己的《朱子語類》中説,歐陽修的文章,多是歷經多次修改而成的;而後來真的有人得到了《醉翁亭記》的原稿,發現僅文章的開頭就改得一塌糊塗。圍繞“滁州四周皆山”這一內容,歐陽修開始竟用了幾十句!改來改去,直到定稿的時候,才決定用“環滁皆山也”這五個字。

在這樣的苦心經營下,《醉翁亭記》成為千古傳誦的名篇,當是理所當然的事了。不過,我在這裏想説的,卻並不是歐陽修是怎樣的認真,而是説他將全部精力投入到了相對於他的政治生涯而言甚顯“屑小”的事業——做文章上的心態。

雖説“文章千古事”,但對於歐陽修來説,在政壇上叱吒風雲,於國於民有所作為,當是他最大的理想和追求。但是,當這種追求不合於世時,歐陽修也總有排遣的法子。他不消沉——《醉翁亭記》中的“樂”就足以證明;他也不昂揚——時勢不利,空有報國心,難得施展處。那麼,好吧,自得其樂,經營自己的另一方天地吧。

第11篇:醉翁亭記讀後感

下面這篇由網友為大家蒐集整理醉翁亭記讀後感的寫法格式,希望大家喜歡!

歐陽修能將琅琊山寫得令人不禁神往,而我們家鄉的楠溪山水又何嘗沒有如此魅力?我閉上眼睛,腦海裏的琅琊山與楠溪山水逐漸聯繫在一起。

“其西南諸峯,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琅琊山幽深又秀麗,樹木繁茂,大若巖的十二峯亦是如此。十二峯山峯突兀而起,給人以既滄桑又雄偉的感覺。山上樹木繁多,每一片翠綠的葉子彷彿都被太陽的光圈罩住了一般。遠遠望去,金光閃閃,再加上時不時有云霧裊繞峯頂,使山峯像一位位神祕的隱士。

“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一年四季,琅琊山如此美麗,十二峯也有獨特的美。春天,百花盛開,到處都是綠樹紅花,一片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景象。瞧!遠處那一片火紅似霞的是何花?走近一看,原來是杜鵑花。那如火的花瓣迎來了人們一張張樸實的笑臉。夏天,綠樹成蔭,一棵棵參天大樹用它們的枝葉搭起了一個個天然涼篷,為遊人遮陰避暑。秋天,滿山的金黃落葉堆積在地,隱隱透出些許悲涼。冬天,雖不下雪,也算不上死氣沉沉,可植物卻沒有了以往的活力。或許,它們將力量留到了下一個春天。

峯腳下,陶公洞前,溪水清清澈澈。盈盈綠波不斷輕輕拍打着岸邊的鵝卵石,讓人看着心曠神怡。清清溪水猶如雙面鏡,讓我們不僅看到了水底的魚兒、石頭,而且雲朵和岸邊樹木的倒影也清晰可見,像是一卷美麗的畫鋪在那裏。

水底,細小而靈動的魚兒穿梭於石縫之間,它們很機警,總是先看看周圍有沒有什麼異樣,才飛快地閃到一邊。這倒給溪水增添了一分樂趣與活力。

讀完《醉翁亭記》之後,望着裏面藴意最深的一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我似乎懂得了什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連大詩人李白都羨慕永嘉太守謝靈運遊玩於楠溪山水間。

是的,山水之間有一種神祕的樂趣,只有你用心去感受,才能讀懂它的真諦。

本站的小編希望你能喜歡以上11篇醉翁亭記讀後感範文,你還可以點擊這裏查找更多醉翁亭記讀後感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