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面向個體的教育》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39W

平等對話,教育才真正開始

《面向個體的教育》讀後感

——《面向個體的教育》讀後感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一切教育活動都是為了學生的發展,這是新課程標準賦予每一位教師的一個重要理念。新的一年,我繼續拜讀了李希貴老師的《面向個體的教育》,受益匪淺,感觸頗深。李希貴老師的這本書恰似於一本精彩的教育思想語錄,許多教育觀念都給人以啟迪與深思。

在這本書《平等對話,教育才真正開始》一篇中,李希貴老師講到這樣一件事:“一位曾做過二十多年班主任的老師告訴我,在不當班主任之後,他與一位同學的談話整整進行了一個下午,但還是沒有多大效果,這名學生仍然沒想通,或者説,他仍然不以老師説的為然。於是,他們約定第二天再談。這位老師告訴我説,這在過去他做班主任時是不可能發生的,那個時候的談話一般15分鐘就能解決問題,沒有什麼學生想不通的事,現在看來,那時的教育並不真實。許多時候,學生在我們班主任的行政權力下被迫‘想通’了,其教育效果的真實性卻大可懷疑。”

的確,真正的教育需要面對真實的學生。他們説的話來自他們的內心,他們做起事來不分人前人後,他們的思想隨處可以真實地表達。在真實地學生面前,教育可以尋到真正的起點;在真實地學生面前,教育可以在每一分耕耘裏有着相應的收穫;在真正的學生面前,方能鍛打出教育智慧的利劍。

新的課程改革的興起,要求我們教師必須改變自己的知識觀、教學觀,重新構建一種新型的師生關係。民主平等是現代新型師生關係的核心要求。師生之間,無論是在知識上,還是在道德上,正在發生着角色的轉變。因此,我們應當做學生平等的對話者。那麼如何真正做到與學生平等的對話呢?

一、善於溝通,瞭解學生——與學生生平等對話的基礎前提。

瞭解學生是教師開展教育工作的良好開端。教師在日常工作中如果能想學生之所想、樂學生之所樂,與學生多加接觸,善於站在學生的立場,以學生的思維方式考慮他們的問題,在心靈上與學生產生共鳴,這樣,便有利於瞭解學生的心態。溝通是教師教書育人的奠基石。對於正處於“小大人”階段的國中學生來説,他們的自我意識往往很強烈,所以特別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

二、更新觀念,尊重學生——與學生平等對話的重要保障。

新的課程改革背景下,我們的教師要更新教育理念,改變傳統的師生關係、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和傳統的教學觀念,真正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能成為引領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合作者和幫助者。從另一個角度説就是我們要成為學生學習的朋友,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樹立平等的師生關係最重要的是尊重學生,多聽學生意見,遇到問題多調查瞭解。課堂上,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不以學習成績的優劣來評價學生,發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及時表揚鼓勵,學會運用語言技巧,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這也是樹立師生平等關係的一條重要途徑。一句親切的問候、一副相信的目光、一個會心的微笑,即是對學生的莫大鼓勵。無論是在學習中還是在生活中,我們都要關心學生,關注他們的思想情緒變化,當他們在學習、生活中遇到困難要給予幫助與關愛。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師生平等。

三、真心永駐,感化學生——與學生平等對話的主要途徑。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説:“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祕也就在於如何愛護學生。”教育家丁有寬也曾説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熱愛學生,必須瞭解學生,尊重學生,時刻把學生放在心上,體察他們的內心世界,關注他們在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健康發展,與學生建立起和諧、友愛的師生關係。

教育是心靈與心靈和諧交流的一種藝術,更是讓生命綻放,讓心靈放飛的藝術。教育是一個永恆的主題,它讓一個懵懂無知的孩子,在年齡的增大、知識的增長中,逐漸走向成熟,走上自己的工作崗位。這個過程漫長而又曲折,作為教師,只有用愛感化學生、用心賞識學生,才能不辜負我們的教師職業,才能真正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李希貴老師在本篇的結尾再次提到了那位做過20多年班主任的老師:“當幾天後他與學生再一次談心時,他做出了一個令學生驚詫的舉動:他首先向那位學生道歉,理由是,他不該在第一次與那位學生談了兩個半小時之久,因為其中他帶着一種一定要説服那位學生的先入之見,對話應該平等,不能夠還未溝通即帶着結果與學生對話。不曾想,老師的姿態有了立竿見影的效果,這位學生竟立刻向老師賠禮,……他們之間卻有了一條通往融通的道路。”作為新時期的教師應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把學生看做學習的主體,瞭解學生,尊重學生,感化學生,與他們進行平等的交往,平等對話,教育才能真正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