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大學中庸》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5.73K

《大學中庸》讀後感

大學中庸》讀後感一

《大學中庸》是一本適宜正在學習的學生讀的。這本書給予我許多道理,好像是雨水滋潤着鮮花的心田。《大學中庸》還教導我們做人要以身作則,待人處事要心平氣和。品德高尚的人總是實行以身作則。

俗話雲:平平淡淡才是真。其意為庸也,年長者好庸,年少者惡庸,且不論庸者好壞,此對立還是頗引人深思,庸者有好之者,有惡之者,既然中庸合用。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因為個體的差異,所犯的錯誤也是各種各樣的,教師面對這些錯誤時,如果心態過急,難免會採取簡單粗暴的方式解決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要傷害學生的學習創造性;而如果教師能一種平和的心態,冷靜地分析一下學生出錯的原因,幫助學生找到出錯的根源,教師也就不難找出最佳的解決方法。所以,我認為教師保持平和的心態是正確對待學生犯錯誤,幫助學生有效改正所犯錯誤的關鍵所在。

古人説:“才智,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師也”。大雁南飛就是一個團隊合作的過程,是一羣志同道合的夥伴互相協作、互相鼓勵、直至實現共贏的過程。它們總是喜歡排成“人”字飛行,在這種結構中,每隻大雁翅膀的扇動都會給緊隨其後的同伴增添一股向上的力量,支持它們順利完成長途旅行。

《大學中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於使人棄舊圖新,在於使人達到最完整的境界。上至國家元首,下至平明百姓,人人都要修養品性為根本,若這個根本被擾亂了,家庭、國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而且做事要分輕重緩急,否則就……

書中説“性”“道”不可須臾離開自身,要從“戒慎”“恐懼”“隱顯”“慎獨”等方面培養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達到中和,則天地萬物安處其位,萬物便生長髮育,生生不息。“道”源於本身,與自己分離,而君子要學會反求諸己才能得之。這種自我修養與反省的品質是我們當代學生所必須有的。無論遇到什麼人或者什麼事,不論今後會遭遇怎樣的挫折,我們都要學會“反求諸己”,凡事都要從自身找原因,我們應當學習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質。

《大學中庸》讀後感二

暑假裏,我與家長共同閲讀了“羊城分級閲讀“系列的《大學中庸》這本經典讀物。

經過與家長共同閲讀,我突然覺得讀書的確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情,《大學中庸》是一本文言文的經典書籍,雖説這本書很難讀懂,但是我藉助電腦的力量覺得其中很有意思,並且也讓我領悟了許多人生的道理。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大學》部分的一個片段説的非常有道理:“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城,意城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意思就是説:“通過對萬事萬物的認識、研究後才能獲得知識;獲得知識後,意念才能真誠;意念真誠後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後才能修養品性;品性修養後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後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後天下才能太平。”

這段説的很對,知識十分重要,知識來自於對萬物事的認識,有了知識的人,才能成就大事;有了知識的人,品行會良好;有了知識的人才會管理好家庭,才能成就夢想。這本書真是上上下下都與我們的生活聯繫着,比如“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一個人如果有知識,有修養,他的家庭也是十分和睦的,他孝母愛妻,首先把自己的家庭管理好,才去管理好國家大事,治理好國家,剷除污吏,為百姓謀幸福,發展國家。因為有了這樣的人,中國才會富強!

通過與家長共同讀書,讓我知道了自己知識的微薄,中國文學的博大精深,今後要廣泛閲讀,不斷理解中國文學的精髓。也讓我從讀書中懂得了如何尊重別人,並從中找到了快樂。我讀書,我成長,我快樂!

《大學中庸》讀後感三

看了這本經典書——《大學中庸》,我覺得這本書是儒家乃至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偉大智慧的結晶。它就像是一位活了幾千年的人,對於以前的歷史都記憶猶新,刻骨銘心。這本書可以告訴我們歷史中的人物和故事更能體現人性和我們幾千年的文化形成,以及現代中國人的思想和行為。

它也可以告訴我們許多數不勝數的道理。這些道理散發開來塞滿天地四方,收攏回來又能隱藏內心深處。他所藴涵的趣味無窮無盡,而且都是很實在的學問,對於我們終身受用,而且用之不竭。這些道理深深地影響了我,例如:做人要以身作則,做人要感恩,做人要勤學……其中最深刻的是:感恩和勤學。

像感恩,做人一定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在感恩的歷史長河中,流淌着多少古今中外名人感恩的故事。像古有小黃香在寒冷的冬天,先用自己的體温暖了席子,才讓父親睡到温暖的牀上;今有朱總司令蹲下身,親自為媽媽洗腳。還有居里夫人,寄去機票,讓她的國小歐班老師來參加鐳研究所的落成典禮,居里夫人還親自把老師送上主席台。偉人之所以偉大,名人之所以成為名人,是因為他們都擁有美好的心理品質——感恩。

像勤學,如果我們讀書越多,書籍就使我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對我們也變得越加光明和有意義。就像著名的政治家孫敬和大學問家匡衡,他們為了勤學而不顧一切地去追求。他——匡衡,幼時極愛讀書,白天在田間忙於助大人農作,日落始返家,欲讀書卻苦於家中無燈,後來忽發妙想,原來,鄰家點燈的那間房與他僅一壁之隔,他硬悄悄鑿了個小孔,藉此一孔之光,夜夜倚壁讀書,讀完了不少書。

後來,匡衡成了著名的學者,特別是對於《詩經》一書,在當時的見解無人能出其右。漢元帝時,他的學問極為當朝賞識,所上之書屢被採用。他的鑿壁偷光故事,也成了學界千古佳話……

讀了這本書,我獲益良多,讀過這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希望我們讀了這本書後都能成為高尚的人、純粹的人、有道德的'人、對人民有益的人,團結攜手建設我們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