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老舍茶館讀後感800字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16W

老舍茶館讀後感800字多篇

老舍茶館讀後感800字1

《茶館》是老舍先生的名作,是三幕劇的劇本。《茶館》講述了老北京裕泰大茶館幾十年間的跌宕起伏,歷經清朝、民國、抗日戰爭勝利後統治時期這三個年代。《茶館》非常現實,好人不一定有好報,惡人不一定有惡報,充分體現瞭解放前社會的黑暗、官員的。

先談談這幕話劇中的人物吧。老舍先生在《茶館》中刻畫的人物性格特點十分鮮明。每個不同的人物都代表了當時社會不同職業、階級的不同羣體。看似多達幾十位的出場人物,卻無一顯得重複。王掌櫃、常四爺、鬆二爺等等身世不同、個性顯著的人物形象躍然紙上。只需讀過一次,就能把各種人物的性格特點深深刻在腦中。例如裕泰茶館的王掌櫃,正如卷首老舍先生予其的定位一般:精明、有些私心而心眼不壞。通覽全文,在我眼中他作為一個掌櫃,很圓滑又顯得軟弱,遇事就給錢、説好話。然而,在結局中他不忍看到茶館被高官與小人奪取,默默地在後院自殺。這一情節,彷彿出乎了人們的意料,但仔細一想,又在情理之中,讓人心酸不已。這麼一個走着中庸之道的掌櫃,卻選擇以極端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老舍先生通過一個人物,以其行為與性格的強烈反差,反映了一個時代的悲哀,表達了作者對當時社會風氣的諷刺與不滿。

讀完《茶館》,我體會到我們現在是多麼幸福,那時候的很多孩子連一碗熱湯麪都很難吃上,而我們現在漢堡牛扒可以隨便吃。那時的人們真是生不逢時,生活在那樣一個黑暗的年代。

在《茶館》裏,我最敬佩的人還是常四爺,特別是他那種不向困難低頭的精神。常四爺是滿族旗人,在清朝時有份“鐵桿兒莊稼”,不用幹活就有錢拿。後來清國滅亡了,常四爺並沒有像他的好朋友鬆二爺一樣捱餓,而是自己去種菜賣菜,自食其力,不向困難低頭。這種精神正是我們現在缺少的,由於生活條件優越,我們遇到困難就退縮,假如生活在那個年代,沒有常四爺這種精神恐怕也很難在社會中生存。

《茶館》裏的其他人,兒子還是遵循老子的處世態度,有的甚至變本加厲。這是時代的悲哀。

《茶館》讓我們看清了那三個黑暗時代,也看清了那些生活在底層的人民,一個個破落、衰敗。《茶館》不愧為“中國戲劇史上空前的範例”。

老舍茶館讀後感800字2

幾乎所有人都説《茶館》是一位成熟的劇作家的成功之作。——題記《茶館》的故事全部發生在一個叫做裕泰的茶館裏。一部簡簡單單的三幕話劇,藉助於一家普普通通的茶館,將半個世紀的歲月濃縮,將許許多多符合時代特徵的小人物涵蓋,將一個國家在那些個特定時代的悲哀訴盡。

這部話劇主要講述了老北京裕泰大茶館在時代的變遷中逐漸走向破滅的故事。歷經了清朝、民國、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統治時期的裕泰茶館,在當權者和小人的謀劃下最終被改成了“花花聯合公司”。而一生守護着茶館的王利發掌櫃選擇了在他的茶館裏自殺。《茶館》該劇可以説是很現實,好人不一定有好報,而惡人不一定有惡報。解放前社會的黑暗、官員的_被赤__地展現在讀者面前,讓人唏噓不已。

先談談這幕話劇中的人物吧。老舍先生在《茶館》中刻畫的人物性格特點十分鮮明。每個不同的人物都代表了當時社會不同職業、階級的不同羣體。看似多達幾十位的出場人物,卻無一顯得重複。王掌櫃、常四爺、鬆二爺等等身世不同、個性顯著的人物形象躍然紙上。只需讀過一次,就能把各種人物的性格特點深深刻在腦中。例如裕泰茶館的王掌櫃,正如卷首老舍先生予其的定位一般:精明、有些私心而心眼不壞。通覽全文,在我眼中他作為一個掌櫃,很圓滑又顯得軟弱,遇事就給錢、説好話。然而,在結局中他不忍看到茶館被_與小人奪取,默默地在後院自殺。這一情節,彷彿出乎了人們的意料,但仔細一想,又在情理之中,讓人心酸不已。這麼一個走着中庸之道的掌櫃,卻選擇以極端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老舍先生通過一個人物,以其行為與性格的強烈反差,反映了一個時代的悲哀,表達了作者對當時社會風氣的諷刺與不滿。

再談談這部話劇的特殊之處。《茶館》的成功在於語言的成功和戲劇結構的巧妙、嚴密。話劇全憑台詞塑造人物,一個人的性格全體現於他的每一個字眼中。“語言大師”老舍先生的語言功力令人歎為觀止。《茶館》中每個人物的台詞都有生活氣息卻意味深長。在戲劇結構上,《茶館》可以説是“形散,神不散”。整部話劇雖年代跨度大,沒有主線故事,但毫不顯得零散難懂。老舍先生通過一個主要人物,從壯到老,貫穿全劇。這樣,故事雖鬆散但有了連貫性。其次,故事中人物父子相承,雖然年代變化了,但每個人物所代表着的羣體依舊存在,並隨着時間的遷移有了細微的變化。令故事富有強烈的時代氣息。最後,每個人物都扮演着自己的故事,同時又與各自所處時代密切關聯。揭示了社會一角,展覽了許多形形色色的人物的性格生活。

有人評論説《茶館》是一曲舊時代的葬歌,也是一曲輓歌。《茶館》這三幕共佔了五十年的時間,而老舍先生僅僅用一些個小人物怎麼活着和怎麼死的,來説明那些年代的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我想當你合上書本的一瞬,你會感覺到你和那些小人物一起度過了漫長艱辛的五十年。

老舍茶館讀後感800字3

提起老舍先生,不少朋友的第一印象就是課本里學過的《濟南的冬天》、《茶館》、《駱駝祥子》節選等等。彼時年幼,不懂得課本里為何會選那麼多老舍先生的作品,只是循規蹈矩按照老師的要求一一背誦,如今再讀《茶館》,才真正領略了老舍先生文學語言的通俗易懂、樸實無華、幽默詼諧,以及那濃濃的北京韻味。

作為中國現代小説家、著名作家,傑出的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老舍先生為後世留下諸多小説、詩歌、曲藝、文藝作品。然而,無論何時提起,人們總忘不了最具代表性的話劇——《茶館》。

《茶館》的故事發生在北京城中的裕泰大茶館。茶館裏人來人往,匯聚了社會上的三教九流,各色人物在時代的大背景中演繹着自己的小命運,輪流登場。而掌櫃的王利發,歷經幾十年的世事變遷,憑着“改良”的信念想要經營好自己的一爿小店,卻看遍悲喜人生,世態炎涼。

《茶館》採用了所有劇本結構中最常用也是最傳統的三幕劇結構。從第一幕的清末戊戌變法失敗後,到第二幕十餘年後帝國主義入侵軍閥割據的民國,再到第三幕又三十年之後的抗戰勝利後,國民黨特務和美國兵在北京橫行的時期,一幕一個時代,前後跨越半個世紀之久。茶館裏的人隨時間老去,茶館裏發生的事卻又和時代緊密相連和故人藕斷絲連。人物的命運、社會的風貌、國家的歷史、時代的變遷,都濃縮於短短的三幕戲劇之中。

雖然《茶館》的人物眾多,但由於特色鮮明,矛盾突出,關係明瞭,讀起來並不令人感到混亂。而在老舍先生賦予每一個人物的台詞之中,又都帶有深刻的社會烙印,時時刻刻折射着一個時代的風貌,反映那個動盪年代中人們的無奈。

王利發的小心翼翼,苦心經營;秦二爺的年輕氣盛,實業救國,最終夢想破滅;常四爺的義氣耿直與老年潦倒;康順子的命運坎坷,堅定善良……“莫談國事”的紙條始終懸掛在茶館裏,然而誰又能真正和國事毫無關係?如今再讀《茶館》,已然不再是年幼時的淺薄與粗略,更能理解那個時代,那段歷史,也更欽佩老舍先生對人物的塑造,以及對語言的精妙運用。

作為中國話劇首屈一指的代表劇目,《茶館》不僅是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經典劇目,更是中國話劇一座里程碑,享譽海外,曾後多次被改編為同名電影、電視連續劇。不僅是於是之、藍天野、鄭榕、黃宗洛、英若誠等老一輩表演藝術家曾經飾演過劇中人物,我們熟悉的樑冠華、濮存昕、楊立新、宋丹丹、陳寶國等演員也以不同的形式表演過新版的《茶館》。

《茶館》的經典之處就深藏在每一個人物,每一句台詞之中,這既是語言的藝術,也是舞台表演賦予的魅力。舞台上的《茶館》煥發了劇本的全部光彩,這部戲劇也隨之成為了“東方舞台上的奇蹟”,戲劇教學的典範。一個演員的演技是否精湛,甚至也可以通過《茶館》來檢驗。

多少年來,人們對老舍先生《茶館》的喜愛,成就了這一舞台的經典,而真正的經典,永遠不會落幕。雖然今天我們只是閲讀劇本,但總有一天會有更多的人願意親臨現場,走進“茶館”,去這完成對這部戲劇的欣賞。

老舍茶館讀後感800字4

《茶館》 是現代文學家老舍的作品,是一部話劇。全書共分為三幕,分別描寫了戊戌變法,民國初期,新中國成立前夕這三個時間,通過老北京的一個茶館,揭示了這半個世紀形形色色的人生百態。

第一幕:王利發從他的父親手中繼承了茶館,茶館中各處都貼着“莫談國事”的字條,可是常四爺卻要偏偏要談國事。他看不起洋人,更看不起二德子,身為滿清旗人,卻説了一句“大清國要完”,被偵緝宋恩子與吳祥子抓了入獄。劉麻子,專門倒賣人囗為生,要將康六的女兒康順子賣給龐總管(太監)做老婆。秦仲義,二十多歲,是一個闊少,主張實業救國,説要開工廠,要搞維新。

第二幕:袁世凱死後,軍閥割據,民不聊生,裕泰茶館也逐漸衰敗。常四爺出獄了,卻沒了旗人的身份;康順子母子逃出宮;劉麻子被砍了頭;兩個逃兵想娶一個媳婦,結果媳婦沒娶到,錢還被宋恩子、吳祥子搶了去;宋恩子、吳祥子成了成為了軍閥的走狗,就連繼承了其父的處世哲學的王利發也只能苦苦支撐茶館。

第三幕: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特務和美國大兵在北京城橫行,裕泰茶館更破了,只有“莫談國事”的紙條更多了,字也更大了,在北京城中,吉普車橫衝直撞,愛國人士也接連遭受鎮壓。流氓特務要霸佔王利發苦心經營了一輩子的茶館。而在這時,茶館中來了兩個五十年前的朋友,一個是常四爺,一個是工廠被沒收,一輩子的成果徹底垮台的秦仲義。三個老人在茶館中悽慘的撒着紙錢,常四爺、秦仲義走後,王利發也上吊自殺了。

在這三幕話劇中共出現了七十多人,其中有五十人有名有姓,他們的身份也差異巨大,正好代表了社會中各個階層的人。《茶館》通過裕泰茶館的興衰歷程作為線索,寫出了在每個時期的時代特徵以及不同的文化風俗,其雖沒有較為完整的情節,卻只用三言兩語就將某些人物的特徵描繪了出來。由人物引出故事,再由故事引出更深層次的社會現象。

《茶館》將階級矛盾,民族矛盾,社會矛盾共同構成一個巨大的社會背景。在運用了多種幽默的情節後,對那三個時代的黑暗的社會進行了批判。其實,《茶館》不僅僅需要我們在閲讀時思考,更需要我們不斷去尋找其內部更深層的含義,細細品味其描繪出的社會現象……

老舍茶館讀後感800字5

老舍茶館讀後板一敲響,大幕徐啟,一個身着晚清大褂的人亮出嗓門:“大茶館,老裕泰,生意興隆真不賴……”接着入目的便是一間大茶館,人來人往,熱鬧氣十足,只有四處張貼着的“莫談國事”的紙條獨自寂寞着,有些突兀。這便是老舍筆下的裕泰大茶館。

《茶館》共分為三幕,時間跨度卻很大,跨越了從戊戌變法到軍閥割據再到國民黨黑暗統治的五十年。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下,茶館裏發生了許多不同的故事,卻又大致相似,換的是主角,不換的是黑暗時期下社會最底層人民的悲慘命運。《茶館》裏的人物多多少少有五十個,從父輩到孫子輩,從“劉麻子”“二德子”到“小劉麻子”“小二德子”,這些人物裏有好有壞,可即便是最可惡的人,結局也令人唏噓。正是這樣一個茶館,讓我感受到了真正的悲哀與心酸。

裕泰大茶館的掌櫃的,王利發,自小便接管父親留給他的茶館,他為人圓滑精明,心眼卻不壞,對“上層”人恭敬請安只為保全茶館和家人,可最後苦心經營的茶館卻被國民黨強奪作為根據點,王掌櫃最終自縊而死。其實,從茶館越來越濃厚的“洋氣”和越來越緊張的改良中已經暗示了舊中國的滅亡和帝國主義入侵勢力的強大。茶館中“莫談國事”的字條越來越大,生意慘淡,更是反映出了當時民不聊生的慘況。在這樣的社會情形下,百姓們更可謂是“自相殘殺”,如文中康六賣女,宋恩子吳祥子為幾塊現大洋誣告劉麻子,小劉麻子為國民黨效力強奪茶館等情節,讓人心痛不已。為了白麪糧食和大洋,他們可以出賣自己,他們可恨嗎?當然!但他們卻又是可悲的,愚昧無知,只求保全。

但配角之中也不乏清醒之人。身為旗人的常四爺正直勇敢,厚道善良,是熱心的市民代表,可卻逃不過必然的命運,發出了“我愛我們的國,可誰愛我呀!”的沉重悲歎;還有一心要“實業救國”的先進資本家代表秦仲義,他開的幾個工廠最後都被拆了,只得到個“有錢便應吃喝玩樂”的教訓,這何嘗不是歷史上民族企業家軟弱一面的反映呢。他們二人與王掌櫃一起撒紙錢,給自己出殯來祭奠自己,是何等的悲涼!可他們再也沒有力氣做出比“死亡”更為激烈的反抗了。

老舍曾説:“茶館是三教九流會面之處,容納各色人物,一個大茶館就是一個小社會。”老舍沒有寫官場上橫行的黨員軍官,沒有寫腐敗落寞的晚清貴族,政治上的風雲僅通過一座茶館和形形色色的小人物翻湧了起來,百姓的悲哀其實更是當時中國社會的悲哀。

幕已謝,那個開場時身着大褂的人早已換上的短襖,剪去了小辮兒。竹板這麼一敲響,他又哼唱了起來:“小姑娘別這樣,黑到頭兒天會亮。小姑娘,別發愁,西山的泉向東流。苦水去,甜水來,誰也不再做奴才……”

近代史上近百年的壓迫與屈辱早起過去,黑暗已落幕,我多想踏進裕泰茶館,為這裏的人撕去黑暗的歷史,高呼一聲:“天亮了!”

讀《茶館》彷彿痛飲一碗“悲茶”,我坐在茶館裏不動聲色地看着每一個過往的人,心中鬱結着什麼,若非要形容出來,那便是魯迅先生曾用過的“濃黑的悲涼”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