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茶的讀後感多篇700字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05W

茶的讀後感多篇700字

晚飯過後,爸爸又像往常那樣拿出一盒茶葉,抓上一點兒放在杯子裏,倒入開水,一杯熱氣騰騰的茶就泡好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茶的讀後感,希望你們喜歡

茶的讀後感1

《中國茶文化》內容概要:全面地介紹了中國茶文化形成、發展的歷史過程,而且從哲學層面論述了其由技而藝,由藝而道的核心精神,以及儒、道、佛各家的茶文化特點和思想……《中國茶文化》讀後感,來自亞馬遜卓越網的網友:《中國茶文化圖典》,寫的是茶文化發展的大脈絡;在茶文化形成過程中與禪、藝術、民俗的種種聯繫;因茶派生出的雅事趣事。不論慣喝茶或是不慣喝茶的人,從歷史角度來講,這本書的價值都十分高。即使不喜歡讀歷史,書中也有許多有關茶的民間小故事,可以聊供消磨時光。熱愛旅行的人,也能從這本書中獲知各民族亦或地域的吃茶傳統。少年時,家中養了一株白茶花。特意種植在大花盆中,擺放到院子西側。院子東側,一半是花卉,一半是蔬菜。花卉多以紅黃紫為主,蔬菜大抵皆是綠色。東西院對比,東院錦簇招展,西院潔淨清幽。祖父習慣喝茶。

同事或是親友知曉他的愛好,時常送他好茶,但他都不喜歡,只喝市場買來的袋裝茉莉茶。把茶葉放在杯子中,再採三兩朵白茶花丟進茶杯,用滾燙的開水一衝,茶香與新鮮花香便四溢開來。水波平穩後,細細碎碎的白茶花會飄浮到最上面,襯着一杯茶色,讓人單是看已心曠神怡。記得一句話,應該是汪曾祺書中寫過的,但忘記最初是誰寫來:記得舊時好,跟隨爹爹去吃茶。門前磨螺殼,巷口弄泥沙。最是人生顛沛流離處,回憶少年時分,會覺得別有滋味在心頭。茶花、花盆、院子,應該都被另一户陌生人家剷除了。關於這些的印象,也在腦海中逐漸模糊。

茶的讀後感2

我曾經在潮汕地區服兵役,那時我粗略知道潮汕人對茶的鐘愛。也知道潮汕人每天喝下的不僅是潤心潤肺的茶水,喝下的還有他們悠閒的人生滋味。在我讀了廖琪的《茶道無道》一書之後,才更進一步瞭解到潮汕茶文化的深邃內藴。也可以説,《茶道無道》就是一部揭示潮汕茶文化深邃內藴的書。用《茶道無道》書中的話來説,潮汕人是在茶水裏泡大的,潮汕人可以一天不吃飯,但不能一日無茶。也正因如此,功夫茶成了潮汕地區最為古老最為獨特的文明象徵。也才讓“茶鋪多過米鋪”的香城成為小説主人公的活動場所。

廖琪的《茶道無道》採用了家族為主線的敍述方法,敍述的時間跨越了四代人,幾十年的歷史,小説中描寫的大多數重大事件都是秦氏家族命運的轉折點。在講述賽茶的過程中,小説開始倒敍過去發生的事情。丁世昌,原本秦文輝。從此展開了敍述的翅膀,秦老太爺、秦老爺和秦鳳丫。給我們展示了潮汕地區秦氏家族四代茶人的起伏跌宕的命運。就賽茶這一情節就把中國的茶文化的精髓全部展示給讀者。作品通過茶葉、茶壺、泡茶的手法很酣暢淋漓地展示給讀者,那種好茶在巖韻、清韻、水韻上的分別,一把陶壺由新壺到養成茶壺的繁複過程,可以説是潮汕茶文化的精髓所在。

廖琪的《茶道無道》不是無道,而是下筆有道。將中國茶性精神與深邃的傳統進行了有機的完美組合。他很巧妙地將中國茶文化的文字記載安排進一場賽茶的情節中。讓讀者感受中國古代茶文化源遠流長。在柳二公上台講述烹茶的三沸,我就想到林清玄《茶味》中説到的五泡,在第一泡時苦澀,第二泡甘香,第三泡濃沉,第四泡清冽,第五泡清淡,再好的茶,過了第五泡就失去味道了。

茶的讀後感3

“閲遍人間笑浮華,莫若細品一杯茶”。茶道對於我們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具有獨特的作用,尤其是在我們這個相當浮躁的社會,品品茶,論論道,會對我們的身心大有裨益。由於我老是心浮氣躁,容易衝動,對茶也頗為喜愛,就在暑假讀了兩本關於中國茶文化的書,雖然只有短短兩個月的時間,但也感觸良多,受益匪淺。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這是關於茶最早的傳説。茶源於中國,這一點是我們國人值得自豪的地方。茶經歷了食用,藥用,飲用三大階段。這三大階段也並不是完全分開的,只是某一個在某個時代處於主導地位而已。原始社會時代,由於食物缺乏,人們把茶當做食物,食茶佔有主要角色。隨着食茶而帶來的益處,人們又瞭解了茶的藥用功能,茶開始以藥用為主導。茶被作為飲料是在漢代,但是這個時候茶僅僅作為興奮提神和解酒的飲料,“傾須精爽鍵,忽似氛埃滅”,但並沒有上升到精神內涵。

當然這個轉變已經顯示出我們祖先認識事物並加以運用的超凡能力。茶被賦予文化內涵是在魏晉時代,陸納以茶待客,劉琨以茶解悶,“茶祖”諸葛亮以茶養德的故事體現了那些政治家們提倡的以茶養廉。自此,茶不斷被賦予新的內涵。茶文化在唐代達到極其繁盛的地步,茶道正式出現,“茶聖”陸羽也出現於這個時代。宋代出現鬥茶,“鬥茶味兮輕醍醐,鬥茶香兮薄蘭芷”。晚明時的茶更是上升到了藝術的高階段,茶畫茶扇很流行。由此可見,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茶的讀後感4

茶自古之中國,茶韻悠久,滿載歷史的痕跡,淡淡的幽香,彷彿透着一股使人寧靜而去驕躁的力量。有一次,我泡茶。把卷曲的碧螺春茶葉撒入玻璃杯中,然後倒入一點點沸騰的開水。茶葉便上下飄搖,裊裊的熱氣慢慢地升起,最後隱入空中不見。我趴在桌上,看着那墨綠的`茶葉在杯中起起伏伏,不斷的沉澱下去,隨後又浮起,不斷的如此之後,一縷説不出的味道逸入鼻尖,那味道,芬芳,又苦澀,兩股味道互相糾纏入鼻尖。我又倒入一些開水,原本漸漸平靜下來的茶葉又翻騰起來,不斷的捲曲、舒展、沉下、漂浮,一股平和虛靜的清香慢慢沁出,終於不再隱斂,綻放出那如春雨般清潤的古韻的芬芳。我想,人生不也正如泡茶一般,不經歷風雨的,便如温水泡的茶一般,只是一味地停留在膚淺的表面,永遠無法領略到生活的真味,而經過不斷沉浮翻滾的人,則像被沸水沏過一遍又一遍的茶一般,散發出自己的馨香!

我輕輕地抿上一口,頓時一股説不出的苦味沁入喉間,我並未立馬用清水漱口,漱去那苦味,而是繼續品味着。慢慢的,苦味漸漸淡去,隨之而來的一股清香瀰漫在舌尖,更顯彌足珍貴。苦盡甘來,説得正是如此吧!茶的香,總是要細細尋味一番才能找到。若是我一開始將那苦味漱去了,便再也得不那甘甜,苦後的芳香,反而更添一絲香甜。

茶的讀後感5

包藴天地精華,茶芽細嫩嬌美,滋味清純,因此特別珍貴,被認為是茶葉中的上品,又有“明前茶,貴如油”之説。爸爸喜歡喝茶,一直想去摘一次明前茶。趁着這次清明假期,去鄉下外公家採茶,終於實現採明前茶的夙願了!採茶當天下着淅淅瀝瀝的小雨,但阻擋不了老爸的.熱情,爸爸哼着小曲提着一個桶子上山了,我和表哥屁顛屁顛地跟在後頭。到了茶園,我們四散開來,選着三片葉子,兩片葉子的嫩芽摘。我興奮地在各棵茶樹之間穿梭,像小貓釣魚裏的貓一樣,這兒摘摘,那兒摘摘,一點也不專心,吃了兩個“大栗子”後,才乖乖聽話認真的摘了。不知不覺過了一個小時,我的小胳膊小手都有些酸了,我抱怨道“真累呀,真想坐下來歇歇。”

“怎麼?累了?你看你表哥多認真!”爸爸看了我一眼説。我嘟起嘴不服氣的望向表哥,只見他正在那摘個不停,爸爸笑道:“看你嘴巴上都能掛一把水壺了,明前茶,貴如油。當然得多摘些回去。”只見老爸站在一棵茶樹前雙手像兩隻上下翻飛的蝴蝶摘得又快又好。學着爸爸的樣,我又開始樂呵呵的摘茶了。大約摘了大半桶,天色也不早了,老爸帶着我們下山回家,開始了製茶的工作。首先,將茶葉洗淨,挑去老葉,然後用開水泡一次。這時就能聞到茶的清香了,緊接着,是製茶最重要的一步,揉茶。把茶葉放到大竹盤裏,用力的揉,把茶葉揉皺,去掉澀水。放到關於採茶的作文火上焙乾。大功告成,喝着自摘自制的明前茶,聞着茶的幽香,疲憊全除。真是“誰知杯中茶,片片皆辛苦呀!”

茶的讀後感5篇700字

Tags:讀後感 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