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奇蹟:發展背後的中國經驗》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48W

【概述】

《奇蹟:發展背後的中國經驗》讀後感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本站的會員“小幽”為你整理了這篇《奇蹟:發展背後的中國經驗》讀後感範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正文】

讀了《奇蹟:發展背後的中國經驗》這本書,我看到了國際視角下的中國發展模式。行走於中國市場三十餘年的日本經濟學家、實業家和中清,通過其親歷的中國社會巨大變化,並結合自身對中國的研究,深刻剖析中國發展的強大動力和市場潛能,從十二個方面深刻解讀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原因,更對當下日本知識分子對中國的誤讀和所謂“中國崩潰論”進行了犀利的反駁。其中作者提到的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原因和實現共同富裕的方式讓我印象深刻,結合當前浙江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工作,對共同富裕的實現因素,我產生了以下思考。

良好的外部環境:和平發展

書中説到,“和平主義是貫穿現代中國所有階段的思想,深入人心,造就了中國的飛速發展。”和平主義流淌在中國的血脈中,孔子在《論語?學而》中就提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的100多年裏,中國受盡了列強的欺辱,中國人民深感和平之珍貴、發展之迫切。1953年周恩來總理在接見印度政府代表團時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而反對霸權主義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所一貫奉行的外交原則和立場,和平發展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積累的寶貴經驗。

只有世界是和平的,中國才能集中全力發展生產力,才能全心奔赴共同富裕。而社會主義的價值目標就是消除兩極分化,走共同富裕,維護社會公正,是中國保持穩定,和平發展的根本保證。所以和平是發展的基礎和前提,發展是和平的目的和保證。鄧小平曾基於對國際形勢和時代主題的新判斷,提出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的主題。中國堅持走自己的和平發展道路,一心一意搞建設,聚精會神謀發展,爭取建立有利於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為國內建設和對外開放爭取有利的環境,實現全球的共同發展,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強勁的原生動力:對外開放和市場經濟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不能關起門來搞建設。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要想盡快發展生產力,實現人民共同富裕,必須充分利用人類文明成果。復旦大學特聘教授張維為認為,過去40年,中國獲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一條“中國經驗”就是——對外開放中的“趨利避害”,即我們對西方主導的全球化採取了趨利避害的態度,融入了經濟全球化,拒絕了政治全球化。在經濟全球化中,又根據中國的國情,大膽推動經濟改革,但對資本市場的開放採取了謹慎的態度,這種趨利避害使中國避免了金融危機。這正是中國在對外開放過程中堅守的“信條”,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道路,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能夠在融入經濟全球化的同時保持自身的獨立性,優化產業結構,實現快速發展。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一些國家推行的單邊主義、霸凌主義,我們更要大力推進經濟全球化,促進國際貿易發展,更要學習世界上的先進生產技術,而不是閉門造車。

書中提到,“中國從努力或不努力一個樣的社會,變成了只要努力就會有回報的公平社會。帶來這種變化的正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共同富裕既有矛盾性 ,又有一致性 ,這是因為它既具有市場經濟的共性 ,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因此 ,要發揮其市場機制的優勢 ,同時 ,又要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習近平總書記説,人世間的一切幸福都是要靠辛勤的勞動來創造的。我們的責任,就是要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努力解決羣眾的生產生活困難,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不僅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更是為共同富裕打下經濟制度基礎。

牢固的意識形態:政治穩定與社會思想

共同富裕的實現,與意識形態密不可分。從鄧小平提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到習近平總書記將“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重要內容之一,大力推動“反腐倡廉”、“脱貧攻堅”,都體現了我國國家領導人對國家、人民的忠誠和堅定不移的信念。通過書中外國學者的視角可以看出,中國人口龐大、幅員遼闊,我們之所以能創造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蹟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蹟,最根本的是因為黨領導人民建立和完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加強和完善國家治理,在實現快速發展的同時保持政治穩定,為共同富裕打下堅實基礎。

同時,社會民眾的思想也在影響着共同富裕的實現。作者和中清認為共同富裕道路與中國儒家思想中的“和光同塵”理念有相通之處,中國社會文化根源的儒家精神會使中國最終走向共同富裕。中國學者辜鴻銘曾經也在《中國人的精神》中説中國人的身上有一種源於同情心或真正的人類智慧的温良。中國社會思想始終藴含着“人情味”,有助於共同富裕的實現。

關於浙江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工作的啟發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意見》於6月10日發佈,賦予浙江重要示範改革任務,先行先試、作出示範,為全國推動共同富裕提供省域範例。首先,推進示範區建設,必須在中央堅強領導下,加強黨的建設,把黨的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轉化為推動示範區建設、廣泛凝聚共識的強大動力和堅強保障。其次,我省緊跟國家發展經驗的探索之路,發現並利用好自身的優勢,比如在着力加快縮小地區發展差距中,區域協調發展是我們推動共同富裕的獨特優勢,也是巨大潛力所在。

浙江省委書記袁家軍在浙江省委十四屆九次全體會議上的工作報告指出,系統研究部署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進一步動員全省上下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勇扛使命、勇闖新路,率先探索建設共同富裕美好社會,為實現共同富裕提供浙江示範,開闢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的新境界。作為臨安財政的一名青年幹部,我將深刻理解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核心要義,將集中財力辦大事和落實民生實事工作作為重點工作思路,努力向“排頭兵”、“領頭雁”標齊,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認真努力做好每一項工作,為民生百姓着想,為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貢獻自己的力量。

杭州市臨安區財政局 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