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一個人的朝聖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63W

[摘要]一個人的朝聖讀後感共含9篇,由本站的會員投稿推薦,小編希望以下多篇範文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一個人的朝聖讀後感

第1篇:一個人的朝聖讀後感

關於一個人的朝聖讀後感的寫法,可以參考本頁面的所有內容。

去接受一些你不瞭解的東西,去爭取、去相信自己可以改變一些事。

——題記

《一個人的朝聖》講述了哈羅德在收到好友奎妮罹患癌症寫來的告別信後,決定獨自踏上一條漫長的朝聖之路。原因很複雜,他想散散心,他的內疚、自責促使他往遠方走去,但是,完成這87天、627里路的旅程,他憑藉的,是一個最重要的信念:只有他繼續走,奎妮就會活下去!

這件事多麼不可思議,僅僅是一個信念,支持他走了這麼久、這麼遠。其實,這也是哈羅德做出的一個嘗試,他不曾參加過朝聖,但是為了老友,亦為了自己,他決心完成一次偉大的徒步旅程。一開始,他只是簡單地想回復一封信然後寄出去,卻一步一步,邁向遠方。他沒有考慮過最終是否能到達,中途會發生什麼,需要準備什麼。他像一個離家出走的孩子,沒有顧慮,只因為心中的一分信念,或許這就是世界所需要的——少一點理性,多一點信念。

朝聖途中哈羅德也受過傷,他的腳也打起過水泡,他遇到了一條忠實的小狗、一位加油站的女孩和數不勝數的朝聖者。他沒有想過會遇見他們,和他們自然地交流,而他們甚至認識了還不到兩分鐘。但是他做到了,在一小段時間的驚訝之後,他坦然地接受了。一生一事無成、在釀酒廠裏默默辛勤工作的他,成為了世界的焦點!而這,只源於他做出的一次嘗試。

在旅途中,哈羅德想了很多,他回憶起很多美好的事物,他嘗試着走進自己的內心,哪怕很艱難,哪怕過程很痛苦,他的這次朝聖,目的地是自己的內心,去看奎妮只是一個逃避自己的方式,但在他逃避的過程中,他又找回了自己,他明白了自己,他讀懂了自己,並最終戰勝了自己。在妻子莫琳來找他時,他對妻子説:“我也想你,莫琳。但是,我這一輩子什麼都沒有,現在終於嘗試了一件事,我一定要走完這趟旅程,奎妮還在等,她對我有信心,你明白嗎?”或許這次嘗試會讓他失去很多,甚至失去家庭,但他義無反顧地走了下去。

於我們而言亦是如此,這世界上許多人每天做的事就是不斷地將一隻腳放到另一隻腳前面,這看似簡單的一件事,如果沒有第一步的嘗試,就什麼都不會有。不斷地嘗試吧,失敗了也沒有關係,只要試過,就有成功的希望!

第2篇:一個人的朝聖讀後感

一個人的朝聖讀後感範文精選系列,如果你喜歡可以下載全文。

《一個人的朝聖》是英國劇作家蕾秋·喬伊斯的處女作,作品講述了一個名叫哈羅德的故事,主人公曾在養豬場幹了40年銷售代表,退休後和妻子莫琳住在英國的鄉間,他倆隔閡很深。

一個平凡的早晨,哈羅德收到一封20年未曾謀面的同事奎尼的來信,奎尼曾為他背黑鍋而被開除,得知她患了癌症,哈羅德隨即寫了回信。在一個加油站女孩的啟迪下,哈羅德突然產生了一個念頭——只要他走着,奎尼就會活着,他要親自去送這封信。正是憑着這樣一個信念,哈羅德從英格蘭南端的布里奇步行到了蘇格蘭東北的貝里克,歷時87天,途行627英里,歷盡千辛萬苦,終於見到了老友奎尼,也走出了自己人生的霧霾。

這是一次朝聖般的旅程,哈羅德穿過城市和鄉村,遇見形形色色的人。他猶豫過、後悔過、被嘲笑過、也被記者和路人追隨過……這一路,哈羅德回想自己慘淡的一生,妻子莫琳、兒子戴維、朋友奎妮以及身邊的往事.....在一個人的旅途中,哈羅德有時間慢慢梳理自己、直麪人生,他發現了自己情感的傷口,逐步回到清醒的現實。

“人生,就是不斷將一隻腳放到另一隻腳前面。”這一路的丈量,是他對信念的堅守,亦是對人生價值的重新思考和定義。旅途中,哈羅德漸漸讀懂了人生,學會了接納自己,感悟到“給予和接受都是一份饋贈,既需要謙遜,也需要勇氣”!

隨着作者細膩的描述,我逐漸認識了一個內向、保守和不自信的哈羅德,到最後成為一位堅貞的朝聖者,一個陽光、真實和自信的老人,直到與妻子莫琳敞開心扉、突破情感的藩籬......我彷彿隱約看到了我自己,震撼直抵心靈深處!

小説的結局是哈羅德沒能拯救奎尼的生命,讀者一開始也許就會料到,但這段朝聖般的路途,一直牽扯着讀者的心,直到小説的結尾哈羅德拯救了他自己。也許,這就是作者的創作目的——她不為結局創作,只為一段救贖的旅程。

讀完小説,我突然自問,自己是不是一個朝聖者?在茫茫人海中,我們都希望得到“加油站女孩”的啟迪;在漫漫人生旅途中,我們都希望遇見稱心的旅伴給予的鼓勵。我發現,這段千山萬水的“朝聖”,不只救贖了哈羅德,也救贖了我自己……

《一個人的朝聖》餘音猶在,接下來在自己的人生旅程中,要學會愛、學會珍惜、學會感恩、學會包容、學會認識自己和這個萬千世界……

第3篇:一個人的朝聖讀後感

在本站可以搜索到更多關於一個人的朝聖讀後感的精選範文。

別再這樣,不努力,不挽留,然後催眠自己説一切都是命運。

在這樣一個雨天裏,安安靜靜地看這麼一本書,和神靈對話,和自己對吟。

好像常聽電視裏提起“行走的力量”,但從未這樣做過,甚至這樣想一想。直至這樣一個陰沉的天,讀到了這樣一本安靜的書——《一個人的朝聖》。關於死亡的儀式,關於對生命敬仰的故事。

不知故事緣起何時,是一張粉色的信紙,一串慌亂的字母,亦或是生活乏味、夫妻疏離令哈德羅踏上672英里的徒步旅行,穿越87天的時光隧道。如此一段旅程,為了救老友奎妮——一個癌症病友,為了給予她生的勇氣,哈德羅堅信自己的步伐可以讓奎妮找到活下去的理由。就是這樣一瞬,腦海中的一個念頭,卻引起了一場翻天覆地的變化。

走,走,走。這是唯一的語言。一個60歲退休老人在這一個字眼中奮力抓住了一縷陽光,系在腰間。我也嘗試着想象,在一條路上走下去,永遠不停,忘卻疲勞,抹去不愉快,享受一路風光。這些腳步,無關他人,只屬於我自己。這將是一段治癒心靈的旅程,一份送給自己的禮物。書本告訴我,走路並不簡單。踩着一雙帆布鞋旅行,無疑對他的腳是一種折磨。然而哈德羅淡然面對腳上的水泡、膿包,一路想着:只要他走,老友就會活下去!一路走着,似乎也在挽救自己。走啊走,他的精氣神變了,變得自信;走啊走,他不再相信註定的命運,堅持着信仰。

好像他等了一輩子,就是為了走這一趟。這一趟,照亮了他的胸膛。原本壓抑着的記憶翻滾起來,重複出現在他的腦海中。關於模糊的童年,有個酗酒的父親,有個逃離的母親。關於滋生的情感,年輕時的她與妻子莫琳是這般瘋狂,卻終究落了個漸行漸遠。他還有個孩子,自殺了,令他愧疚了大半輩子。好多東西,他活着活着就忘了;好些人,就在他念念不忘中走遠了,過日子竟成了一個逐漸遺失的過程。只是在路上,他走着走着又撿了回來…

誰能像他這般堅定地走着,好像等了一輩子就是為了離開椅子,只是為了永不停歇的腳步。每個人終將成為哈德羅的影子,終有一天,你在時光中老去,而你眼見的已是物是人非。置身某個場景,你陷入回憶,無奈淪為觀眾,多年前熟悉的謊言、錯誤在你眼前重演。最終你還是要面對那些發了瘋想要逃避的東西。也許等年華老去,你會拼了命地尋找。煙花會謝,笙歌會停,一定會有這麼一天……

第4篇:一個人的朝聖讀後感

關於一個人的朝聖讀後感的寫法與格式,請參考本文。

這本小説出自劇作家之手,但是它卻並不注重戲劇張力,故事簡單人物平凡,打動人心的是字裏行間的安靜和細膩,就像春天的第一場雨,秋天將落未落的葉,就像該書的宣傳語:“有關自我發現、愛的迴歸、日常生活的信念以及萬物之美”。哈羅德只是一個普通人,他的錯誤也是我們每一個人可能會犯的錯。

在路的彼端,在時光的盡頭,在人生的末尾,拂去歲月的蒙塵,那一點一滴的遺憾,正是普通人的渺小與孤獨牽引我內心的温柔。這世上有許多人每天做的事就是不斷將一隻腳放到另一隻腳前面,日子久了,生活顯得暗淡無光,然而每個人的生活又是獨特的,每個人都走在不同的道路上,每個人都在追尋自己的聖地。

哈羅德的行為後來引起了公眾的關注,很多人蔘與了進來,然而沒有人知道哈羅德走路去看奎妮的原因。是愛情故事,或是奇蹟,是善舉,甚至是勇氣?都只是憑空猜測,哈羅德瞭然於心的事實和他人自以為了解的情況大相徑庭。哈羅德的妻子莫琳,她起初很憤恨,事實上因為兒子戴維的死亡,她已經恨了哈羅德很多年,而隨着哈羅德的突然離去,莫琳痛苦、迷惘、掙扎,她第一次試着站在哈羅德的角度看問題,小説最後一段:“兩個身影就這樣拉着對方的手,站在海邊,在笑聲中搖晃。”莫琳仍然不明白哈羅德這一趟徒步旅行的原因。但是這有什麼要緊呢,這並不妨礙他們又一次牽起對方的手。

“在最內在的精神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是孤獨的,愛並不能消除這種孤獨,但正因為由己及人地領悟到了這種孤獨,我們內心才會對別人充滿最真摯的愛。”“世上有多少個朝聖者,就會有多少條朝聖路。每一條朝聖的路都是朝聖者自己走出來的,不必相同,也不可能相同。只要你的確走在自己的朝聖路上,你其實並不孤獨。”這兩句話同樣出自周國平散文。不同國家的作者,不同體裁的文章,不同文化的背景,卻不約而同地給讀者傳達了同樣的理念。這就是文學跨越時空、跨越國界、跨越民族的普世價值。我們都是靠自己孤獨的朝聖加入人類的精神傳統,而我們其實不孤獨。

第5篇:一個人的朝聖讀後感

在本站上除了這篇一個人的朝聖讀後感,你還可以找到更多與你行業相關的其他精品範文。

“過去那二十年就這樣被抽絲剝繭、原形畢露,他再也無法躲到那些平淡無奇或陳腔濫調背後,與這片土地上一切細節一樣,所有偽裝都不復存在了。沒有誰可以想象這樣的孤單。”有時候我們走得太遠,以至於忘了從哪裏出發。激情註定無法長久,玫瑰色的光環一旦隱去,生活開始歸於平淡,我們幾乎都渴望對方的拯救。但往事如煙,心懷的熱切,在現實中慢慢冷卻。

我們以為是生活辜負了我們,其實是我們錯過了生活。小説中“一路上我記起了很多東西。很多我都沒有意識到自己忘了的回憶。有些回憶很不容易,但大部分都很美。我很害怕,我怕有一天,或許很快,我就會又把它們弄丟,這一次永遠都找不回來了。”

六十歲的哈羅德菲萊,默默無聞地在釀酒廠幹銷售四十年,沒有升遷沒有朋友。他和妻子生活在英國鄉間,情感疏離,生活平靜過了一日又一日。但這種日子的打破是因為二十多年未見的老友珍妮的一封來信。珍妮因患癌症來寫信告別,哈羅德情緒複雜噴薄而出,寫了封簡短的回信。寄信途中,他錯過了一個又一個郵筒,越走越遠。後來因為一句話他決心橫跨英格蘭,就這樣走着去見珍妮,哈羅德心中有這麼一個信念:只要他堅持走下去,珍妮就會活下來!

一個人的朝聖,這是一次心靈救贖之旅。在漫長而艱難的旅途中,哈羅德回憶起人生中的很多失意,包括酒鬼無能的父親,離家出走的母親,疏離他的兒子戴維,被他辜負的妻子莫林,二十年前不辭而別的好友珍妮……哈羅德曾經對幸福的希冀,曾想要努力成為一個好丈夫、好父親,然而因為他童年的經歷無法讓他給出“愛的表達”,和妻子兒子疏離錯過。

面對痛苦,才會超越。傷口只有重新剖開,才能有癒合的可能。“他可以原諒自己的父母不想要自己,不教他怎麼去愛,甚至不教他怎麼表達愛,他可以原諒他的父母,還有他們父母的父母。他只想把自己的孩子要回來。”比命運更慘的是屈服和逃避,麻木自我只會帶來惡性循環的毀滅。只有踏上回歸心靈的朝聖之路,我們才能實現自我的救贖。

“為了堅持到底,他一定要誠實坦然地面對最初推動自己邁出步子的感覺。別人選擇的方法不同並沒有關係,這是無法避免的。”“我們用盡全身的力量和意志往前走,心裏清楚自己是永遠不可能到達的,然而就算永遠也無法到達,我們仍然選擇往前走,這就是生命。”只有上了路,才回的了家。

第6篇:一個人的朝聖讀後感

本站編輯推薦:一個人的朝聖讀後感的寫法,請參考本頁面的所有內容,也可以通過搜索找到更多相關內容。

“心靈不在它生活的地方,而在它所愛的地方。” 讀英國作家蕾秋·喬伊斯《一個人的朝聖》不禁想起了這句話。想了想,這句話又太過糾結。試着問自己,如果沒有愛呢?忘記曾經愛過呢?又想了想,接着問自己,你想要的生活是什麼?你在生活中,還是生活的旁觀者?於是就進入了哲學的冥想,答案萬千,問題萬千。

哈羅德·弗萊令人羨慕,在夕陽西下的生命裏,他終於把人生的角色拋棄活了一回自己。而故事之外的我,還在尋找人生的角色裏,哪個是真實的自己。

生活很多時候像一架老水車,吱呀、吱呀的隨流翻轉。人們生活在慣性下,朝九晚五的忙碌着。就算旅遊,也很難鬆弛下來,扶老攜幼,牽妻領夫一路狂奔。所有的歷經,痛苦或者歡樂,都被當成生活天然的,理所應當的答案,順着生逆着活。哈羅德·弗萊如果再年輕20歲呢?他會如此不顧一切的“走”出生活,去活一回自己嗎?

讀老頭兒年輕時候的經歷,讀着讀着不禁會心一笑。彷彿一個自己從書中走出來,給你着重演繹曾經自己的乏味。可生活呢就是這樣,誰不乏味呢?或許電影的節奏才是理想的生活。可那樣活着,心臟可能就會受不了,時間長了會心律不齊。乏味是不是生活的常態?乏味的幸福?還是幸福的乏味?

揪着心跟着老頭兒的步伐往前走,一個一個的郵箱,生怕那封乏味的信就這樣被投遞出去。當老頭兒上路,又想起路邊蜷縮的老年無家可歸者,直到老頭兒終於不站在別人的視覺看自己,才釋然得輕鬆下來。雖然老頭破繭的有點晚,可破了。多少人一輩子作繭自縛的活着,臨死也沒明白生活究竟是為了什麼。

為了愛,一定是為了愛。當生活中愛變少了,其實心中的那份愛正濃。在遠方,在心的海里,在乏味生活的渴望裏,只要有愛,歲月積澱生活發酵就會濃烈起來。而這濃烈有人共享了,有人把心扒拉扒拉,騰塊地接着發酵。

生活就是一場朝聖。佛雲:放下既是得。可很多時候,我們不嗔不喜不怨不悲的活着是源於麻木,源於活着的慣性。哪怕大聲的歌一回,竄上牆頭看看院子外面的風景,都會躊躇半天,然後在左顧右盼中坐回到椅子上想象。你的渴望呢?理想呢?心中忽然唱響了一首歌:佛光穿過無邊的蒼涼/有一個聲音幸福安詳/清晨我揮動白雲的翅膀/夜晚我匍匐在你的天堂/生靈順從雅魯藏布江流淌/時光在布達拉宮越拉越長……

你、還有我要去哪裏?那就上路吧。跟着哈羅德老頭兒的步伐。我要去西藏,我要去西藏……

第7篇:一個人的朝聖讀後感

網友原創投稿分享一個人的朝聖讀後感範文,希望你能喜歡!

一位65歲的老人,在人生的某一天收到20多年前好友奎尼得癌症的來信。震驚、悲痛、無法言喻的心情一直籠罩着他。在送回信的過程中,哈羅德遇到加油站女孩,從簡單的對話從中他受到啟發,在毫無任何準備的情況下決定徒步到貝里克去看望自己的老友。這一路上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加入,有的人離開,最終只剩下他自己完成了內心的旅途。

哈羅德在旅途的過程中回憶起過往的所有事情:小時候母親的離開,與妻子相遇的過程,與好友奎尼工作的時光,與兒子相處中的摩擦,還有兒子去世後夫妻二人不願面對事實,並且因此產生隔閡......一開始,哈羅德是逃避這些令人悲傷到無法直視的現實的,而在旅途遇到各種各樣的人之後,他慢慢打開心扉,坦然接受殘酷的現實。

哈羅德原本是個性格內向、孤僻的老人。旅途的開始,他不想與任何人有過多的聯繫,不願多説話,到後來卻能和任何人侃侃而談,毫不膽怯。讀後感.我想,這就是旅途最大的意義吧。朝着目標行走,無意識中改變了你的想法和行為,改變了你看待這個世界的視角。在旅途中,你的目的地沒有改變,但是前往終點的過程卻潛移默化的改變了你,烙在你心靈深處,增加了生命的厚重。

在旅途過程中,哈羅德也幾次想過要放棄:覺得自己一定是瘋了,徒步根本到達不了目的地。可是,他還是堅持下來了。讓他堅持下來的不僅僅是身邊人的鼓勵,最重要的是他內心的信念!信念有多強,毅力就有多強。你有沒有信仰沒有關係,只要心存信念,意志堅定,就一定能完成一個人的朝聖。

我想,在我們生活中,也經常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難,而人的本能可能下意識地逃避,覺得逃避就可以躲開這些困難。可是困難就在你的眼前,你只能選擇主動地接受挑戰並且戰勝它。而在擊倒困難的過程中,那份不屈,那份堅毅,就已成為你生命的一部分。就像書中所説的一句話:悲傷的.最好狀態不是凝固,是融化。面對悲傷和困難,用強大的意志去克服它、融化它。紛紛萬事,直道而行。總有一天,你會發現那座阻擋你前進的冰山,融化成一條清澈的河流,帶你漂流到彼岸。

第8篇:一個人的朝聖讀後感

精挑細選的一個人的朝聖讀後感範文,但願能助快速寫好稿件。

一個人,神聖而孤獨。當一個人有了目標而為之去奮鬥時,他不僅僅是一段人生的經歷,更是對靈魂的一種洗禮!初次聽説這本書時,是在網上的一個推薦上看到的,出於對題目的好奇,我買下了這本書,打開之後便一發不可收拾,這真是一本可以伴人到天明的一本書,主人公是哈羅德·弗萊,一個在釀酒廠打工了四十年的六十歲老人!即無朋友,也無敵人!退休時公司甚至連歡送會也沒有開!一天他收到了身患癌症的老友奎妮的信,在震驚和悲痛的情況下,他寫了回信,在寄出的過程中,越走越遠,最後橫跨了整個英格蘭!他只有一個信念,他只要走着,朋友就不會死!

合上這本書,我的腦海中近乎是對那個信仰的感慨,就像書中所説,生活離平淡無奇有多遙遠,又可以在多短的一瞬間不復從前。哈羅德的人生幾乎完全是平淡的,和妻子不好不壞的相處,過着不好不壞的日子,可就是這樣的生活,使他竟然在一瞬間做出了一個偉大的決定,一個充滿絕對勇氣的決定!這個決定甚至看起來很可笑,人往往就是這樣,一旦有人做你沒有做過的事情,你便急忙的否認其價值和意義!哈羅德的這條路,不單單只是走在路上,還有對過去的人生的一種反思和尋找,沿途也收穫了愛與責任!在一步接一步的行走中,日子就這樣過去,也就是在這一步一步的行走中,有了自己的堅持和信仰!悲傷最好的狀態不是凝固,而是融化!好友的癌症給了哈羅德巨大的衝擊,他本可以按照平常該做的一樣僅僅只是回一封回信,但是在人生的方向指引下,他經過了一個又一個郵筒,那彷彿就是一個又一個的方向標,讓他看到了,平凡的人也可以做不平凡的事!有些毫無道理的事情,趁着人生還正好,真是應該好好冒險一把,否則人生又有什麼盼頭呢!這本書中,我還看到了那些失散多年的友誼!

書中的哈羅德也歎息到他躲避了這段友情這麼多年,現實中,我們有太多的時間用來分別,卻有很少的時間用來重逢,面對那一份份的友情,有時候不是時間的問題,而是我們自己讓這份感情從指縫中溜走!生命從不因為中斷而逗留,我們往往只停留在表面的言語交流!而言語之下往往是不可逾越的!人是一定要有信念的,他就像光一樣射入了生命中,縱然前方山高路遠,縱然已然物是人非,懷揣着那一份信念,便必定活成一支隊伍一般!

第9篇:一個人的朝聖讀後感

如果這篇一個人的朝聖讀後感範文能幫到你,請支持本站,我們會更加努力!

“你還以為走路是世上是最簡單的事情呢?只不過是把一隻腳放在另一隻腳前面,這些原本是本能的事情實際上做起來有多困難。而吃,吃也是一樣的。説話也是。還有愛。這些東西都可以很難……”

60歲,87天,627英里!一個叫哈羅德弗萊的花甲老頭兒徒步穿越了整個英格蘭,只為拯救一個多年未見的病危的同事和故友(奎妮)。其中無關信仰,只為承諾。

哈羅德這一生彷彿都在等待做這件事。從金斯布里奇到貝里克,其中不僅僅是地理空間上的穿越,更是他在用心靈和回憶丈量着自己的人生。小時候他被母親拋棄,中年又遭遇失去兒子的痛苦,飽嘗妻子的冷漠埋怨;退休時還僅僅是個酒廠的銷售代表,無人送別……在很多人眼中,他的人生是失敗、淒涼的。這場看似不可能走完的朝聖之路,哈羅德用幾近“瘋狂”的演繹完成了心中的救贖。

當他在路上時,他與他的妻子疏離了二十年的情感慢慢復甦,故事背後的真相也被一點點揭開。也許只有讓身體放歸大自然時,心靈更容易找到最原始最本真的記憶,更容易從逝去的歲月中尋回隱匿的自我。那些甜蜜還帶着青澀的懷念,那些沾着悔恨和遺憾的羈絆,還有那些快樂而又唯美的曾經……那些一點一滴存在,在黑夜與孤獨中無處躲避。

在哈羅德蹣跚前行的背影中,那普通人身上的渺小和偉大,在蕾秋安靜又細膩的文字裏慢慢舒展開來,一點一點地撞擊着靈魂深處的東西,那些蟄伏已久的思緒漸漸奔湧,那顆日漸麻木的心也開始悸動。以為是最簡單的事情,開始之後原來是困難重重。以為是困難重重,到最後是輕而易舉;以為可以在時間的沖刷下忘卻,卻發現無法逃避。以為痛苦再也不能夠解脱,堅冰卻已在不經意間慢慢融化……

在故事的結尾,當奎妮那張畸形得只剩下半邊的眼睛流下眼淚的那一刻,當哈羅德和莫琳兩隻手再次牽起時的那一刻,我彷彿察覺到,人生本身就是一種絕症,至死方休。彷彿只有站在人生的末尾、時光的盡頭,才能看清先前所發生的一切。然而,在被所謂的命運捕獲之前,我們還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的。

與其一直糾結着,不如趁着現在,跟隨着哈羅德的腳步,在笑淚交織之中,回過頭面對自己的生命和摯愛的人,像這樣走下去!

本站的小編希望你能喜歡以上9篇一個人的朝聖讀後感範文,你還可以點擊這裏查找更多一個人的朝聖讀後感範文。

Tags:讀後感 朝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