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蕭紅《呼蘭河傳》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4.05K

蕭紅《呼蘭河傳》讀後感

蕭紅《呼蘭河傳》讀後感1

講述了一個叫做呼蘭河的縣城,人們都過着卑瑣平凡的生活,但也有不少盛舉。有廟會,跳大神,放河燈,台子戲等。偶爾也會有一些雖然平常但又吸引人的事。各個季節,呼蘭河這的居民行為可不同。春天一到,農民就重新拾起粗糙的草帽下地播種;夏天一來,調皮的孩子們就帶上網去捉小蟲;秋天一來打招呼,粉房的人們就上山拾豆子做黏糕;冬天一到,人們都縮在屋子烤着火暖暖身子。不管怎麼説,呼蘭河這兒的人都過着不大奢侈的生活,不捨得花錢是窮人家的一種習慣。大街小巷上的小攤,也常常吸引着大人小孩,有錢的就買下,沒有錢的,只好用手摸摸,用眼睛看看了。這兒沒有什麼新奇的玩意兒,孩子經常玩得唯獨只有不倒翁但也樂在其中。這兒晚飯吃過後的黃昏沒有什麼事情幹,不累的人抬起頭往西邊望望,看着變化多端的火燒雲,;困了的,則晚飯吃過後就睡着了。賣豆腐的則是黃昏的報時器,每次都是四五點來,一秒不差,每當人們聽到“賣豆腐嘍。”時,就知道已經是黃昏了。當然,豆腐也是吃飯時對人們的一種吸引,每當賣豆腐的人來,人們總會打開門看一看,這時能有一盤豆腐拌大醬已經是對呼蘭河的人們一種富裕人家的表現了。

讀完了這篇文章,文中“我”和“我”的祖父令我刻骨銘心,先從“我”説起吧。文中的“我”有着一顆善良的心,遇見別家的人有困難,不管是認識還是陌生,都會伸出援手,“拉”他/她一把。“我”也總愛幫別人而“頂嘴”,打破砂鍋問到底。這是什麼?那個什麼意思?“我”總愛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問題。文中的“我”也很好學,每天半夜,總會醒來和祖父念一念古詩,唸完了一首還不肯睡;每天凌晨,也要纏着祖父唸詩才肯起牀,但情況和半夜一樣,一直糾結。“我”愛學,善良,有義氣的表現,給了我極大的鼓勵。該説一説祖父了。文中的祖父沉着而莊嚴,在家裏有着威嚴的象徵。他疼愛自己的孫女,希望她能夠早日成才,因此在五歲時就教會了“我”許多的古詩。每當他的孫女想去湊熱鬧並詢問祖父時,他總是勸告她不要去了。這點我可以看出祖父不僅有着高的地位,還關心家人。有難同當的祖父令我深受感動。文中兩個令我刻骨銘心的角色,是我深受啟發。由此,從這篇記錄文當中,令我聯繫到了自己的生活。想到了同樣威嚴的外公和家人。文中祖父疼愛孫女的表現使我回憶起了以前的生活。從前我看到一個小女孩整天只有一個爺爺陪着。有一次,她看到了一些男孩在翻矮牆,她的好奇心促使她去試試,每次當她去湊不必要的熱鬧時,外公總會拉住她。文中“我”愛幫別人出頭,出氣的表現也令我想到了學校中相似的事。

一個男同學和一個低年級女同學在爭論,爭吵,一個個子比較高的女同學看到了,連忙上去幫助女同學,一番“爭奪”後,終於“扳回局勢”,男同學灰溜溜的離開了。其實文中許多事情,都來自我們的身邊,只要細心去發現,很快就會找到與文中人物相似之處。奢侈這些都是不必要,不要抱怨自己的命運和生活,但樂卻往往在這其中。

蕭紅《呼蘭河傳》讀後感2

暑假裏,老師給我們推薦了一本好書——《呼蘭河傳》。起初,我一聽這本書的名字就覺得不感興趣,但是讀完之後,我立刻改變了對這本書的看法。

這本書的前四個章節主要寫了“我”生活的呼蘭河小城是一個普通而簡單的小城,“我”生活的無憂無慮:清晨,祖父和“我”讀古詩;閒時,與祖父在院子裏拔草、捉蜻蜓和螞蚱;雨後,屋頂還會長出蘑菇……好不快活!但是後面的第五、六章節的畫風突然一轉,從原來的健康、快樂、自活潑變得傷感和淒涼。後面兩章主要寫了十二歲的團圓媳婦,被她的婆婆打罵,最後被開水活活地燙死。讓人看了非常的憤怒和惋惜。

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幕,就是作者自己和祖父早晨讀故事的場面。每天清早,“我”就求着祖父教“我”念古詩,“我”越念越起勁,越念越不想下牀吃早飯。祖父沒辦法,只好耐心地教“我”念好每一個字,每一句話。從我的動作、語言裏,可以讀出“我”是一個自由、活潑、可愛的小姑娘,也從側面反映出了祖父的耐心和對“我”的慈愛。

再從生活出發,我們的爸爸媽媽對我們也很有耐心。比如,當我們遇到不會的難題時,爸爸媽媽會幫我們解開難題;當我們摔倒時,爸爸媽媽總是來扶起我們……所以,我們每時每刻都要學會感恩!

讀完這本書,我發現這本書讓我出乎意料,也讓我懂得了感恩,更加珍惜現在幸福的生活。

蕭紅《呼蘭河傳》讀後感3

這周我讀《呼蘭河傳》這本書,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蕭紅在祖父園子裏的生活。

這一段中記錄了蕭紅和祖父的許多趣事。她和祖父一起種菜,一起澆水,一起抓蝦,一起吃水果,一起玩藏帽子游戲。雖然她生活在戰火紛飛的年代,但是她有一個好祖父,一個大園子,一段美好的童年生活。這一章字裏行間流露出她對祖父的懷戀與對美好童年性生活的回憶。

蕭租父的園子讓我聯想到了爺爺奶奶的菜園,那兒也有我的許多童年記憶。爺爺奶奶有幾塊很大的菜地,菜地裏種滿紅薯、花生、香菜、玉米、番茄、茄子、辣椒…它們各個長勢驚人,每次回老家都可以看見幾種長得又大又肥的菜。冬瓜像個穿了綠衣的大胖孩子,在田裏呼呼大睡;留着長鬍子的玉米見太陽出來了,咧開大嘴笑了,露出滿嘴大金牙;水淋淋的番茄、茄子像一顆顆大寶石,在陽光的照射下發出七彩的光。我像蕭紅一樣在菜地快樂地玩耍。夏天,我把乾草一掀,綠的、褐色的螞蚱像一架架小飛機“呼”的一下起飛了。冬天,我在大棚裏幫爺爺奶奶種黃瓜,我把黃瓜苗從小盒子裏一個個轉移到小塊土坑中再蓋上土。秋天,我爬上樹幹,把一個個碩大的果子摘下來。

《呼蘭河傳》讓我感受到了蕭紅對自由生活的嚮往,還感受到了蕭紅對祖父的懷戀。是呀,我也一樣嚮往田間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

蕭紅《呼蘭河傳》讀後感4

最近我讀了《呼蘭河傳》這本書,感受深刻,令我難忘。

《呼蘭河傳》的作者是民國時期著名作家蕭紅。本書寫了作者對自己幼年的生活以及生活的地方進行回憶。《呼蘭河傳》共七章,並不連續,大致可以分為三部分。一、二章為第一部分,主要講了小城的風光。第三、四章為第二部分,主要講了作者的童年生活以及自己的家。五、六、七章為第三部分主要講了小城的三個故事。讀過之後,我深深地感受到小城裏的人雖然善良,但非常無知、迷信,整天過着死水般的生活,小城裏一代又一代人,能挺的就在風霜雨雪中硬挺下去,挺不住的就默默的離開了世界。雖然那時的生活如此殘酷,但作者對自己的童年還是難以忘卻。

其中令我最感動的,是最後一章馮歪嘴子的故事。馮歪嘴子住在作者家裏多出的一間屋子裏,靠做黏糕來維持生活。沒過多久,馮歪嘴子有了孩子,當第二個孩子出生時,孩子的媽媽卻產後去世了。人們都以為馮歪嘴子完蛋了,而他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雖然落淚過,但決沒有放棄過,奇蹟般的活了下來。

這個奇蹟有三個因素。一個因素是馮歪嘴子的決心,他的決心非常強烈,在別人一個勁兒瞎説之時,他心裏很堅決:我一定要把我的孩子照顧好!一個因素是愛,只有馮歪嘴子這個父親對兩個孩子深深的愛,才會使他產生強大的決心。還有一個是馮歪嘴子的樂觀,別人再怎麼瞎説他,可他還是和別人笑眯眯的;他的孩子七八個月了,只會拍拍手,可他見了還高興的笑起來。正因他做到了,他成功了,他成功養活了兩個孩子,他成功創造了一個奇蹟!

《呼蘭河傳》讀完了,可我的心卻久久還未平靜,那些人、那些事還在我心中迴盪。有感動、有傷心、有温暖、有幸福……

蕭紅《呼蘭河傳》讀後感5

蕭紅作品《呼蘭河傳》是一部經典,描述了呼蘭城人閉塞苦難的經歷,這部帶着作者生存歷史背景的著作,雖寫得悽迷難過,但對於21世紀出生的女兒來説,卻並不感興趣。尤其讀到12歲的童養媳小團圓媳婦被愚弄開水燙死的故事,女兒嘰哩呱啦説,太恐怖了,慘無人道啊。

得,就衝你説這話,這本經典,我們泛泛而讀就好。倒在讀書之餘,女兒喜歡上了聽歌,這幾天總在説,朋友們推薦了一些好聽的歌,什麼XILIXILI一類的,也轉給我聽,別説,孩子們還真有音樂天賦,相較懷舊歌曲,他們早已經超脱了。

為了完成學校任務的閲讀,真是累人。我只能想轍,如何和她一起更自在讀完此書,並完成讀後感和手抄報一類的作業。

女兒最近表現得樂於助人的一面,時不時同學求救,問她作業一類,她知無不言,甚至發了自己作業給小夥伴抄,看來我這甩手掌櫃媽媽,確實讓孩子拿着雞毛當令箭了。

今晚有趣的是,女兒長笛低聲或氣息不足,吹不出聲,我發了微信諮詢管樂團授課的方老師,老師耐心回覆我説:應該是孩子沒掌握好低音換氣的節奏,試吹吹DO~FA音,女兒獲悉後再度練習試吹,果然好多了。

這兩天長笛練不到位,總有些氣餒,覺得是長笛或損壞原因,我亦無從考證,唯有求助老師,幸虧老師給力,指導一二後,孩子也掌握了箇中祕訣。藝術之路的學習,定當是甜的,不為吹會一首曲子而爭先恐後,興趣才能化作樂趣。

願孩子的閲讀和藝術之路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