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資治通鑑的讀後感(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28W

資治通鑑的讀後感(多篇)

資治通鑑讀後感 篇一

司馬光與周威烈王論禮,司馬光認為:所謂禮教,在於分辨貴賤,排比親疏,裁決萬物,處理日常事務。禮教的根本所在是用名位來分別稱呼,用器物來分別標誌。禮教中最重要的是低位高下的區分。由此以智家、韓家、趙家、魏家為例,智家之王智瑤有才而無德,最終遭到其他三家聯合滅族,由此得出治國治家者的確立,需審核德與才,以德為主,才為輔,由此方得長治久安。魏文侯作為一國之君,尊重遊士,善用人才,謙於受諫,於是國泰民安,各方遊士前來歸順,國立日益強盛,然至此,並未生野心,不接受韓、趙兩國任一方的請求聯合攻打他國,由此得到兩國尊重,成為三國之首。

我認為秦國的統一,前期有兩大貢獻者,一為商鞅,二為張儀。商鞅所實行的變法等等一系列措施,為秦國的統一提供了經濟和軍事基礎,而張儀,四處遊説,不懼死獨自進入楚國。張儀以之智謀瓦解了各國聯合抗秦的聯盟,並四處遊説,以逐個擊破,為秦國的統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中期也有兩大能將,一為魏冉,二為白起。魏冉擁立秦昭王,為他除去隱患威脅;舉薦白起為大將,向南攻取鄢、郢兩城,向東開拓地界到齊國,使各國向秦國俯首稱臣。秦國能夠更加強大,都是魏冉的功勞。然而秦昭王聽信范雎添油加醋的讒言,使得秦國失去一員大將。白起自被啟用以來,屢立戰功,為秦國打下了半壁江山,可謂是秦國不可或缺的一員大將。而范雎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誘導秦昭王,使得白起不得已白死與外,令人惋惜。

周朝之滅亡,歸結於其軟弱,安於現狀以及其自負感。周王室從建立以來一直保持着統率諸侯,號令諸侯的權利,於是,周王室認為無論諸侯再怎麼互相吞併,征戰,兼併,也不會去威脅他自身的地位。於是,使得各國的能力日益強盛,而周王室日益衰微。正是因為周王室的放任自如,才使得秦國有機可乘。各國的滅亡,不能歸咎於某一任君主,每任諸侯都有每任諸侯的特點,整個王室之流傳,會在某一時段因為一個王而強大,也會在某一時段因為一個王而衰弱。善用人才,謙於聽勸諫的君主更能使民心歸順,國家強盛,他國就不敢輕易侵犯。而不聽勸諫的君主,往往會把過錯歸咎於士人的身上。荀況説:“國家,集中了天下的利益和權。有道行的人主持,可以得到大的安樂,大的榮耀,成為幸福的源泉。無道行的人主持,卻帶來大的危險,大的拖累,有君王的地位還不如沒有。等到形勢極度惡化,即使想當一個普通老百姓,也做不到了。”

《資治通鑑》讀後感 篇二

最近我突然對歷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資治通鑑》變成了我的閲讀對象,它讓我瞭解了許多歷史上的知識。

《資治通鑑》是我國第一部編年史鉅著,由我國宋代著名史學家司馬光組織編撰,其中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的政治,軍事等重要史實,總結歷朝歷代衰敗的經驗教訓,具有很高的史學價值,文學價值和收藏價值。

然而對歷史瞭解多少,那是很重要的,例如在正常交談中,談論某一個人將他和成歷史上的某個英雄或某個小人做比較,自己因為不瞭解那時候的歷史背景等而插不上話,就算別人沒有注意到你這一點,自己也會覺得非常尷尬。

我們班上的王雨澤,他對於歷史的瞭解很廣,現在正在讀眾多史書中的《明朝那些事》,因為他對歷史很感興趣所以看過後常常能記得和陳述,所以在上《石灰吟》時這首詩的作者于謙是明朝的人,王雨澤能很好的陳述出當時的歷史背景,他口若懸河,説的形象生動,把當時于謙的品質和皇帝的昏庸説的有生有色,直至下課鈴響了也不想下課。

可見歷史的瞭解可以改善人們的觀念,也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形象,還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氣質。

資治通鑑讀後感 篇三

《資治通鑑》宋代著名史學家司馬光歷時19年編纂而成的史學鉅著。至今為止我國最大的一般編年史,貫古通今,全書294卷,上起周威烈王姬午前403年,下迄周朝顯得959年,包含了1362年的歷史文學,約300萬字。泱泱華夏千年歷史,史書之長曆任王儲不可能讀得完,因此司馬光將歷時中的經驗總結編纂進獻給皇帝,公其借鑑。以分析歷史角度講述歷代賢君明主治國待臣之道,言簡意深。書中精湛之處比比皆是,讓人拍案叫絕。

借古諷今,藉故説今將歷史事件作為實例向君王講述治國之道,例如楚漢之爭,作為象棋的起源,從而為千秋百代*本站 *帶給了治國平天下的方法倚策。劉邦項羽的鬥智鬥勇,張良韓信的英勇謀略。《通鑑》中記錄劉邦雖少,人物的豐滿度足以令讀者明確。比較手法的運用更是錦上添花。劉邦為人的豁達易交;更反映了項羽的多疑,優柔寡斷,他的心胸狹隘直接導致了他的敗北。《資治通鑑》中詳細的描述了垓下之戰,項羽戰敗之後並未輕言放下,反而鎮定自若,一改原先的‘多猜忌,偏聽偏信’,充分地表達了英雄末路之時的悲壯景象,當然這種折回之筆在《通鑑》中經常見到。在楚軍節節敗退的狀況下也能夠看到劉邦與韓信、彭越等大將之間的君臣關聯出現了絲絲的裂痕,這也最後導致了,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結局。

巫蠱之禍,也叫戾太子事件,戾太子原名劉據,漢武帝嫡長子,衞皇后所生,武帝朝前期,衞家顯赫一時,皇后受寵,劉據地位穩定,後因衞家衰敗後繼乏人,以前顯赫的衞家光芒漸漸衰退。武帝子嗣原來越多,太子天生性格温純,和漢武帝性格大異。武帝晚年遭遇一次朋黨之爭,自然波及到了衞氏一族與附屬國人直接的正面衝突,劉據作為事件的犧牲品,“智者不敢言,辯士不敢説,臣竊痛之!唯陛下寬心慰意,少察所親,毋患太子之非,亟罷甲兵,無令太子久亡!臣不勝惓惓,出一旦之命,待罪建章宮下!”司馬光在本章的最後對當朝天子提出勸誡“左右前後無非正人,出入起居無非正道,然猶有淫放邪僻而陷於禍敗者焉”藉故解今的意味不言而喻。

資治通鑑讀後感 篇四

當我拿到《資治通鑑》這本書時,我彷彿看見,歷史向我打開了一扇金光閃閃而厚重的大門。

《資治通鑑》問世於北宋年間,是由著名史學家、文學家司馬光主持編纂的。我從小隻知道“司馬光砸缸”的故事,還不知道,他竟然是這樣一個了不起的人物!

司馬光前前後後總共花費了19年的時候,完成了這部史書鉅著,主要的編纂工作全由他一個人負責,書裏面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是他的心血結晶。他為了這部書殫粗竭慮,《資治通鑑》成書後不久,他就因病去世了。

翻開這本書,第一個故事,就是“韓趙魏三家分晉”。智家想立智瑤為繼承人時,智果曾經説過:智瑤有好多優點,但卻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心胸狹隘,不能寬厚待人。但是智家不聽智果的勸告,智果為了躲避災難,脱離智氏,改姓為“輔”。

果然跟智果説的一樣,智瑤狂妄自大,他説:“災禍只能由我帶給別人。我不給他們降臨災禍就罷了,誰敢給我呢?”但是,愚蠢的智瑤卻被韓趙魏三家瓜分了智家的土地,滅掉了整個智氏家族,只有改姓的智果得以倖免。

書中説,一個人多次犯錯誤,結下的仇怨不會在明處,應該在它表現出來之前就提防,賢明的人處理小事都非常謹慎。這就是平時老師教我們的“驕傲使人落後,謙虛使人進步”差不多吧?自己滿足已獲得的成績,並且狂妄自大起來,這樣的人,怎麼才能持續進步呢?

《資治通鑑》的每個故事裏,一個個活靈活現的英雄人物,用他們的人生經歷,喻之有理地向我講述了淺顯又深奧的人生道理,三寸之舌比百萬之師還要厲害的毛遂,有氣魄有擔當卻英年早逝的英雄霍去病,堅忍不拔、忠於朝廷的蘇武,忍辱負重、嶄露頭角的韓信……歷史的長河興衰盛敗,都會發人深省,令後人受益良多。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一部《資治通鑑》讓我瞭解了歷史,也懂得了更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資治通鑑讀後感 篇五

“《資治通鑑》精采篇章頂醍醐。謀身良師處世友,知古論今人生福”

逝者如斯而不捨晝夜,這是歷史。回顧歷史的長河,歷史是一面鏡子,以史為鑑,可以知興衰;歷史中總是喜憂參半,而中華文明又是唯一一個歷史上未曾中斷的世界文明,足夠我們去學習。

北宋涑水先生司馬光我最敬愛的一位史學家。他的代表作《資治通鑑》是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史書,記錄了上起東周下至五代共一千三百多年的史事。司馬光編寫這四百多萬字的鉅著,一共花費了十九年的光陰。這本書主要通過介紹一些明君賢臣的事蹟,簡單明瞭地告訴清廉,正直,剛強的入仕品質。我的體會,在當今仍然不失為一本為人處世的指導準則。

戰國是一個崇尚詭術的時代,百家才人輩出,叱吒風雲人物何其多。然而殺傷力最大,成本最低的還是這個時代慣用的反間計。的確,何人不疑,何況國君,寡人寡人,便是無傾腹相交之人。在戰國中,最令人惋惜的還是魏,魏據中原之地,富蔗而傲視諸侯,若能留住孫臏這戰國時期最偉大的軍事家,何愁霸業不成。損失慘重的是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北略中山,治胡地。使趙國成為唯一能夠和秦國抗衡的國家。然而長平一役趙為范雎反間,以趙括代廉頗,導致四十萬大軍被秦坑殺。《資治通鑑》中記載了太多的史事和反間計有關。畢竟何人不疑,不疑何人。它永遠是人類精神中最脆弱的部分。在當今仍然挑戰者我們,試問我們非聖人,若處在其中一位,誰能做到真正的不疑。

江湖代有才人出,《資治通鑑》中不得不提的是謀臣志士。手搖蒲扇的諸葛孔明,“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周公瑾,鍥而不捨,多次上疏的賈誼,料事如神之張良,歷史是棋局,他們便是旗手,各顯身手,上馬博弈,移兵退卒。這便是司馬光的主題思想之一;英雄讚歌,忠君護主。

書中記載,周顯王四十八年,錄孟嘗君門人公孫戍懷私念而進諫,孟嘗君不計較他的私念卻採用他的諫言。“又能揚文之名,止文之過,私得寶於外者,疾入諫!”這是司馬光肯定孟嘗君能夠諫言的原因。蓋世英雄陳湯,率領遠征軍,在首都長安遙遠的西安,在距離三千四百公里外,擊斬匈奴單于,砍下人頭,向中央獻捷時,指出:“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資治通鑑讀後感 篇六

小時候我媽跟我説,如果迫不得己,寧可做過分的事兒,也絕不要説過頭的話。我一直不理解,總覺得事情帶來的結果是既定事實,無法改變,言語只是説説而已,並不起決定作用。

後來長大一些,知道了傷人的語言就像尖刀,説的人風輕雲淡,聽的人遍體鱗傷。但也只是停留在言語傷人的層面。從來沒想到言語會傷害到自己,直到最近讀《資治通鑑》,才發現真的有人因為言語不當致命。分享幾個例子,很是耐人尋味。

第一個是漢高祖劉邦的寵姬戚夫人。劉邦去世,惠帝即位,呂后做了皇太后,下令將戚夫人幽禁在永巷,舂米做苦役,戚夫人一邊舂米一邊唱:“兒子為王,母親為奴,一天到晚舂着米,常與死亡相伴!相隔三千里,誰能告訴你?”呂后聽後大怒,不僅毒殺了戚夫人的兒子如意,還砍斷了戚夫人的手腳,剜掉眼珠,薰聾耳朵,喝下啞藥,扔在廁所裏,成為“人彘”。

聽起來毛骨悚然,多數人第一反應是呂后太狠,但事情的前因後果很複雜,有空我會單獨寫一篇文章分析一下呂雉這個頗有爭議的歷史人物。這裏單説戚夫人,如果能像後來漢文帝的母親薄氏一樣內斂低調,沒有足夠的實力之前,不要亂説話,等多年後呂雉怨氣消了,也許兒子如意不會死,自己也未必會到如此慘絕人寰的境地。

第二個是漢靈帝的母親董太后。漢靈帝死後,董太后和兒媳婦何太后爭權,忿忿不平罵兒媳婦:“你現在這麼囂張,還不是依靠你哥何進!我讓董將軍砍了你哥的頭,簡直易如反掌!”何太后聽了害怕,告訴哥哥何進,何進設計殺了董將軍,順便逼死了董太后。

讀到這裏我才真正明白我媽的那句話,董太后如果夠聰明,過頭的話絕對不會説,宮廷內鬥,成王敗寇,不如直接想辦法讓董將軍先殺了何進,又何必多此一舉,説些氣話呢?真的是百害而無一利。

寫到這,因失言而喪命的還都是女人,免不得有人説,女人就是頭髮長見識短。其實未必,第三個例子是個皇帝,東晉孝武帝司馬曜。讀後感·這個皇帝並不是昏君,反而在治國理政上頗有建樹,是個不錯的好皇帝。有一次司馬曜和張貴妃喝酒,喝到一半,張貴妃説:“皇上啊,我喝多了,真不能再喝了!”司馬曜生氣了:“什麼?喝一半你不喝了?太掃興了!你年老色衰,我跟你喝酒是給你面子,我早就想廢掉你,另立新妃了!”

這本是一句酒話,張貴妃卻當真了,一不做二不休,趁司馬曜酒後昏睡之時用被子將其捂死。堂堂皇帝,竟因為酒後失言喪命,實在讓人唏噓!孔子説:“不能與之言而與之言則失言。”意思就是跟錯誤的人説了錯誤的話,就是失言。失言的後果很嚴重,輕則傷人自尊,重則傷己性命。

突然覺得很多事情是相通的,比如最近我在減肥,一直牢記要管住嘴,邁開腿。歷史上很多真實的故事也告訴我,做人要少説話多做事。所以我決定,把嘴巴塗上口紅美美的就夠了,平時儘量少用。慎言,深思,篤行。作者:逄哲

資治通鑑讀後感 篇七

前段時間在網絡上曾看到一個視頻感慨頗深,一個二十幾歲的姑娘身上長了腫瘤,彷彿全世界頃刻間轟然崩塌,在她高呼“滾蛋吧!腫瘤君”的同時,成百上千萬的網友們也為之感慨,同時暗自決定從此健康生活,遠離病痛。人生似乎就是這樣,我們常常從別人的悲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所幸亡羊補牢,為時未晚。今人如是,古人也毫不例外。我想宋司馬光所編撰的《資治通鑑》應是一樣的道理,名為“資治”,以古鑑今,實則是大智慧。

中國的歷史極為悠久,所以歷朝歷代都有編撰史書的傳統,現存的官修史書,影響較為深遠的,《史記》、《漢書》、《資治通鑑》應當都能排的上秩序。不過相比其他的官修史書,《資治通鑑》具有許多“異於他人”之處。不同於《史記》、《漢書》的紀傳體,《資治通鑑》是一本編年體史書,以時間為線,“貫穿今古,上自晚周,下迄五代”,這本書以史學求“通”思想尋求一種發展。

關於《資治通鑑》的創作意圖,作者司馬光曾有過非常明確的説明:“每患遷、固以來,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讀之不遍,況於人主,日有萬機,何暇周覽!臣常不自撰,欲刪削宂長,舉撮機要,專取關國家興衰,系生民休慼,善可為法,惡可為戒者,為編年一書。”可見司馬光的修史目的是非常的明確,也正因為這樣,在書中,作者在探討歷史盛衰的問題上體現出了明確的史學求通的思想,着重總結了歷史盛衰的經驗,關係秦為何亡、漢為何興、隋為何亡、唐如何興,以歷史事件為軸,深入探析歷史背後的運轉規律,以指導當時的政治實踐。

人們常説“以史為鑑”,這並不是沒有道理的,歷史的發展是一段時間的時代現實的反映,同時也是人為謀劃、運轉的結果,只有知興亡盛衰,才能從亡國的歷史的獲得教訓,從興盛的驕傲中獲得經驗,補實踐之不足,亡羊補牢,永葆生機。

歷史的事件與人物如此,我們今人同樣,時隔幾個朝代的我們,依舊可以讀一讀《資治通鑑》中的故事,不僅僅是知史,同時也在那些發人深省的故事中尋找智慧。

資治通鑑讀後感 篇八

《資治通鑑》乃我國現存編年體史書最大者。它記錄自周到五代一千三百多年曆史,成書二百九十四卷,另《考異》三十卷,《且錄》三十卷,總三百五十卷,三百餘萬字。其引用各種史料三百種,從歷史中得到“興邦之遠略,善俗之良規,匡君之格言,立朝之大節; 叩函發帙,靡不具焉。”該書傳承九百年,與《史記》併為華夏文化遺產雙璧,名蜚海內外。 該書作者乃北宋司馬光。原書名《通志》。因神宗以其書“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賜名《資治通鑑》。司馬光未如太史公遭李陵之遇,幽於縲紲,亦以泥守舊制而離朝廷,投閒置散,由居廟堂之高,轉處江湖之遠,仕途困厄,政治失意,方專注以治史,得以蔚然成就《通鑑》。

該書中我最喜愛故事是“韓信以少勝龍且”。

公元前203年,韓信東征討齊地; 齊王向項羽求救。項羽派龍且率二十萬大軍前救齊。但龍且輕視韓信,自恃兵強,沒有聽從謀士的“深壁以待,無戰而降”的策略。十一月,雙方對峙濰水。韓信夜間令部堵塞河水上游。再率兵渡河擊龍且,佯敗而跑。龍且大喜,追韓信。韓信的兵馬渡河回來; 龍且也跟着渡河,上岸後,跟隨龍且的部隊只有三兩千人馬。韓信下令決堤,一瀉而下的河水隔絕了龍且的大軍,龍且的大軍不能渡河,龍且的三千人被韓信的三萬人包圍,最終被全部殲滅,龍且陣亡……這時,河那邊的龍且大軍潰散逃走…… 這是一場經典的以少勝多的戰役。這個故事中,韓信足智多謀,龍且的志大才疏得到深刻的反映。他告訴人們統兵之道在於計謀,而不是軍隊多少。也告誡統治者不要驕傲自滿。 當然,這只是《資治通鑑》的一個故事而已。

《通鑑》記人則神采飛揚,呼之欲出; 敍事則詞章縱橫,河慢伏流; 抒發情懷則大言小言,清風沐浴,長聲慷慨,短音辛婉; 渲染戰爭恢廓場面,奮其意氣,推波助瀾,一瀉汪洋; 其文辭簡約洗練; 華採呈少於齊樑,宏壯可追兩漢。讀誦諸篇,如鼓瑟奏曲,勢若江河,或若清風涼日,月明星稀,每使人暢快淋漓,欲揚抵幾,呼天喝地。可請鷹揚文苑。

毛澤東曾言,歷史不可割斷。從孔夫子到孫中山,當總結之,以承繼此份珍貴遺產,其對於指導今世,幫助匪淺。《通鑑》即在此珍貴遺產之列。

《資治通鑑》讀後感心得 篇九

《資治通鑑》是宋代史學家司馬光和助手劉恕、範祖禹、司馬康等人19年編纂而成的史學鉅著,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規模空前,全書共294卷約300多萬字。其所記載的歷史時段,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後周顯德六年(959年),涵蓋了1362年的歷史。

《資治通鑑》是多麼偉大的著作!我在讀他時彷彿自己親眼看到一個個歷史事件。在歷史故事中,我瞭解了古代人民是怎樣學習,勞動,生活的,它們有許多困難是現代人感受不到,也克服不了的,“囊螢映雪”的故事讓我們無法想象,古人在黑暗的夜晚是藉助螢火蟲的光亮和月光下的白雪反射出的光亮讀書的。

在書中還有許多戰爭中歷史人物的記載,這其中的每個故事都讓我深有感觸。其中我最佩服的人物之一韓信,非常著名的戰術家,其一生英勇善戰,善於帶兵,為劉邦出謀劃策,“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忍受“胯下之辱”,他的雄才偉略、能屈能伸的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西楚霸王項羽,破釜沉舟的鉅鹿之戰,可見其勇猛驍勇善戰、為國捐軀的決心,終一戰成名,這是何等的精神和氣魄,但他太過自負,優柔寡斷,鴻門宴沒能擊殺劉邦,鑄成大敗,他的烏江自刎,令我惋惜,暗歎連連!我最敬佩人物的還有三國時期的孔明,他用了一生來輔助劉備,可最終還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未能實現統一,但他留下的《出師表》堅忠精神永遠影響着後人。還有偉大的醫學家李時珍,流傳至今的醫學鉅著《本草綱目》為現代醫學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當然還有令我們痛恨至極的人物,如王莽,他看似謙虛愛民,其實有着狼子野心,為了得到皇位,殺死了看穿了他的平帝,向太后討要玉璽,最後被人民推翻了。

當我看完這本書時,思緒萬千,我們要反省一下自己與古人的差距:先看看古人,他們生活在戰爭頻發的時代,隨時都可能面臨危險,卻從沒有過怨言,他們三十而立,治國治家,統領大業!而我們呢?我們在科技發達的新時代下生活,過着養尊處優,盡享其成的生活,很多三十歲人還過着“啃老族”的生活,不思進取,很多學生還嫌學習任務太重、作業太多。.。.。.到處發牢騷。相比而言,我們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啊!

“歷史是開啟人類智慧之門的鑰匙”,文中先輩們堅強品質的事蹟始終激勵着我們奮發圖強。《資治通鑑》是古代人民堅強不屈的形象濃縮,更是我成長過程中的導航燈塔!

資治通鑑讀後感 篇十

最近閲讀了一本白話版的《資治通鑑》,隨着閲讀的進行越發感覺這部書字字珠璣。

《資治通鑑》是北宋多學科通才司馬光花費19年編寫而成的橫跨16個朝代,由公元前403年到公元959年的,“善可為法,惡可為戒”的鉅著。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打響了反抗暴秦的第一槍,但是不到半年陳勝就被殺身亡。司馬光在評價失敗的原因時,分析道首先是陳勝在時機不成熟時着急稱王,再就是濫殺熟人,親近苛刻督查的人,將領們帶兵攻佔土地回來,凡是與命令不相和的,就把他們逮捕治罪,從而導致將領、朋友都不親附他。

楚王韓信因勢力過大引起劉邦的不安,進而用計捉住韓信,封了個沒有實權的淮陰侯。劉邦問韓信他能帶多少兵,韓信説:“陛下你不過能帶十萬”,而説他自己帶的兵越多越好,劉邦笑他説:“越多越好,那你為什麼被我捉住哪?”,韓信説:“陛下你不會帶兵,但很會帶將”。

公元前265年,秦國發兵攻打趙國,趙國向齊國求救,齊人要趙太后的小兒子長安君做人質才肯發兵,太后捨不得,就沒有答應。觸龍勸説:“為什麼國君的兒子被封了侯就都沒有好結果呢?因為他們俸祿豐厚,卻沒有為國家流汗,地位崇高,卻沒有為國家立功。如今您抬高長安君的地位,卻不趁現在您還在時讓他多為國家立功,一旦您不幸去世,長安君將憑什麼在趙國存身哪?”趙太后聽後就同意了長安君做人質的要求。而《資治通鑑》記載的漢文帝時,吳國太子入京朝見,陪皇太子喝酒賭博,因為賭博爭棋態度不恭,被皇太子用棋盤砸死。朝廷把吳太子送回吳地,吳王劉濞生氣的説:“天下都是劉家的天下,死在長安就葬在長安好了,何必送回來?”又送回去,葬在長安。喪子之痛最終導致吳王挑起七王之亂。

《資治通鑑》是一本鉅著,以政治、軍事和民族關係為主,兼及經濟、文化和歷史人物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