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遊褒禪山記》讀後感【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62W

《遊褒禪山記》讀後感【多篇】

《遊褒禪山記》讀後感 篇一

——讀《遊褒禪山記》有感

王安石在《遊褒禪山記》中雲:“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為能至也。”

是説也,其義易見:有志才有成功,立志乃成功祕訣。

放眼世界,千古風流人物,無不雄心勃勃,立志高遠。波蘭著名女科學家居里夫人,早年立志獻身科學。她在艱苦條件下,依靠簡陋的實驗設備,日復一日地對一噸瀝青鈾礦的殘渣進行提煉。經過四十一個月的奮鬥,她終於在一九零二年發現了鐳,開闢了科學世界的新領域,被稱為“鐳之母”。在她通向成功的腳印裏,凝聚了生活的艱辛,失敗的懊惱,他人的詆譭,喪夫的悲痛。她跌倒過,但又頑強地站了起來。她被一根無形的。支柱支撐着,那就是——要實現自己的宏願。

再如我國史學家司馬遷,為了完成《史記》這部光輝著作,他踏遍了祖國大半山河,探訪古蹟,考察風土人情,渡過了浪跡天涯的漂泊生活,才為《史記》積累了豐富史料。

可見,一個人一旦有了志向,他就會百折不撓,百迂不回地向既定的目標挺進。艱難、險阻又何足掛齒?一個人一旦堅定了志向,他就會全身洋溢生機,活力,奮勇向前,探討研究,大有猛虎下山、蛟龍出海之勢。

駐足看着我們中華的民族的驕傲吧!古有卧新嘗膽的越王勾踐,聞雞起舞的祖逖,映雪讀書的孫康;今有凜然正氣直對敵人槍口的夏明翰,使中國擺脱貧油國之名的李四光,身殘志不殘的張海迪等等,諸如此類,舉不勝舉。他們哪一個沒有立下壯志?他們勇於奮起,他們敢於拼搏,他們執着追求,其內在動力也就不言而喻了。

“有志者事竟成。”成功,多少人夢寐以求;成功多少人翹首期盼。然而,成功不是一想就來,一盼就到的。古人曰:男兒志在四方。可當今社會上有些男兒志在何方呢?他們志在吃、玩、賭、鬥,他們期待幸運之神帶着他們需要的一切來臨,令人可笑可歎。更有甚者被子成功薰昏了頭腦,為了能夠成功,不,應該説為了達到某種目的,竟不擇手段、投機倒把爾虞我詐。表面看來,似乎大丈夫氣派十足,某些勢利無知的人有的還為他們豎起大拇指。悲哉!殊不知,成功的道路上是容不得半點虛假的。這種做法並非有志者所為,而是庸者的一種表現。

若要問:怎樣才能走上成功之路?何妨首先捫心自問:吾志何在?

[簡評]

該生這篇讀後感內容厚重,例證翔實,有點有面,説理深入,議論簡潔中肯;結構嚴謹,直截入題,首尾簡捷,論證旁徵博引,正反對照;文筆犀利、生動、流暢,且能運用某些文言文句式,有一定文學功底。

從寫作讀後感角度來説,應在論證部分處處緊扣原文進行分析,諸如,“到達‘人之所罕至’的‘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就是指‘取得成功’”,此類語言本文沒有,聯繫現實也略嫌粗疏,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文章説服力。

《遊褒禪山記》讀後感 篇二

“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予之所得也”。這是王安石在遊山時的深感。實在令人歎服。

人生、治學,亦如遊山。要成為有所成就的人,就得立志於“險遠之地”,即便不達頂峯“極夫遊之樂也”,“盡吾志”也可以無怨無悔矣。

生命每個人都有一次,有志的人才可以讓生命之花長開不敗。只有那些“衣帶漸寬終不悔”的人才能經得起風雨人生、不懈進取,便有“乘風破浪,直掛雲帆濟滄海”的時候,讓生命之花長開不敗。人如此,且事物亦如此。鄭板橋曾説過:“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源於斷巖間。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正是青松的高貴的品質。

立志堅定的人,才能做出超凡的貢獻。達爾文22年寫成《物種起源》,司馬遷忍辱負重完成《史記》,蘇武羈留匈奴19年的遭遇中,不為威脅所屈,不為利誘所動、堅持民族氣節、忠於祖國的愛國志士,最後“揚名於匈奴,功顯於漢室”。蒲松齡屢試不第,便引詩自勵:“有志者,事競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最終便寫成《聊齋志異》,留名青史。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古今中外,不知成就了多少人。

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夢都來得及實現。追溯以住歷史,也並非人人能至“險遠之地”,“壯志難酬”之人也並不是沒有,“長使英雄淚沾襟”之人更不在少數。然而,“盡吾志者,可以無悔矣”。人生、治學,“路漫漫其修遠兮”,無論險也罷,難也罷。有志之人定將“上下而求索”而至險遠之地,便可無悔矣。譚嗣同一代烈士,從小便立志救亡圖存、救民於水火,但他一心主持的變法,最後也以失敗告終,而被捕於獄,題一詩於獄壁説:“望門投宿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雖然,變法失敗了,但是,他甘願為變法犧牲,希望以自己的鮮血報答皇上,警醒世人。

有志者,有所成就,實為一大壯美。有志者,無所成就,亦為一大壯美。“盡吾志者,可以無悔矣”。記得鄭板橋曾灑脱地説過:“科名不來,學問在我,原不可折本買賣”。

立志在我,求索在我,成就在我,人生治學,要時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態度,則可以無悔矣。

王安石在《遊褒禪山記》中雲:“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為能至也。”

是説也,其義易見:有志才有成功,立志乃成功祕訣。

放眼世界,千古風流人物,無不雄心勃勃,立志高遠。波蘭著名女科學家居里夫人,早年立志獻身科學。她在艱苦條件下,依靠簡陋的實驗設備,日復一日地對一噸瀝青鈾礦的殘渣進行提煉。經過四十一個月的奮鬥,她終於在一九零二年發現了鐳,開闢了科學世界的新領域,被稱為“鐳之母”。在她通向成功的腳印裏,凝聚了生活的艱辛,失敗的懊惱,他人的誹謗,喪夫的悲痛。她跌倒過,但又頑強地站了起來。她被一根無形的支柱支撐着,那就是——要實現自己的宏願。

再如我國史學家司馬遷,為了完成《史記》這部光輝著作,他踏遍了祖國大半山河,探訪古蹟,考察風土人情,渡過了浪跡天涯的漂泊生活,才為《史記》積累了豐富史料。

可見,一個人一旦有了志向,他就會百折不撓,百迂不回地向既定的目標挺進。艱難、險阻又何足掛齒?一個人一旦堅定了志向,他就會全身洋溢生機,活力,奮勇向前,探討研究,大有猛虎下山、蛟龍出海之勢。

駐足看着我們中華的民族的驕傲吧!古有卧新嘗膽的越王勾踐,聞雞起舞的祖逖,映雪讀書的孫康;今有凜然正氣直對敵人槍口的夏明翰,使中國擺脱貧油國之名的李四光,身殘志不殘的張海迪等等,諸如此類,舉不勝舉。他們哪一個沒有立下壯志?他們勇於奮起,他們敢於拼搏,他們執着追求,其內在動力也就不言而喻了。

“有志者事竟成。”成功,多少人夢寐以求;成功多少人翹首期盼。然而,成功不是一想就來,一盼就到的。古人曰:男兒志在四方。可當今社會上有些男兒志在何方呢?他們志在吃、玩、賭、鬥,他們期待幸運之神帶着他們需要的一切來臨,令人可笑可歎。更有甚者被子成功薰昏了頭腦,為了能夠成功,不,應該説為了達到某種目的,竟不擇手段、投機倒把爾虞我詐。表面看來,似乎大丈夫氣派十足,某些勢利無知的人有的還為他們豎起大拇指。悲哉!殊不知,成功的道路上是容不得半點虛假的。這種做法並非有志者所為,而是庸者的一種表現。

若要問:怎樣才能走上成功之路?何妨首先捫心自問:吾志何在?

人生真的很像一座金字塔,在最底層庸庸碌碌活過一生的很多,層次越高人越少,真正能成功的確實寥寥無幾。對於想往高處走的人來説,怎樣攀到更高的塔層一直是令人不懈追求探索的問題。

“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拿破崙這麼説。不敢想攀到塔頂的人也絕攀不到塔頂。有一個試驗,把跳蚤放在一個不深的容器中,蓋上玻璃,跳蚤一次次被玻璃撞回。過幾天后,跳蚤失掉了跳出去的志向,永遠地跳不出去了。所以要攀登高峯就必須躊躇滿志,告訴自己:“就是我,要開始了。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

志存高遠者實繁,達高遠視者蓋寡。有志者事未必成,皆因其心有餘而力不足。人類早年就有翱翔藍天之志願,奈何無扶搖直上之力。在夢想與現實之間架設一座橋樑,是如此費力。在平時逐步積累,關鍵時迸發而出,這就是力,用現在觀點看就是素質。多積累善發揮是關鍵。

諸葛亮有經天緯地之才,匡扶漢室之志,卻殞星五丈原,為何?答:時代造就英雄。沒有外部環境,成功實難。有人怕希特勒利用克隆技術重返人間發動戰爭,實在是杞人憂天。沒有二戰時德國向外擴張的外部環境,希特勒可能也只能在街頭流浪。事物總是集偶然與必然於一體的,外因雖非決定性因素,但沒有了它也可能不行,有了它可以省去許多的麻煩。比方説你帶上一根繩子去攀登,肯定要比徒手攀登容易得多。

有人看到這裏,可能會想征途果然漫長,條件多麼苛刻。其實並非如此,“志、力、物”三個條件並非孤立,而是可以相互彌補的,可以己之長,克己之短。從物理學上分析,大黃蜂翅小體重,幾乎不可能飛起來,但大黃蜂飛了起來,甚至成為空中霸主,只因為它們志在藍天,告訴自己:我能飛!——以志補力與物之不足。孫賓臏而創兵法,司馬遷刑而書《史記》,文王囚而著《周易》——力能補物之不足。人類千百年前的那個夢想今天也能靠飛機這個鋼鐵怪物實現了。只要用好一個支點和槓桿,你的力再小,也能撬起地球。——物也能補力之不足。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對於我們個人來説,攀得越高,認識就越深遠。我們若充分運用“志、力、物”三個條件,就不會有王安石的遺憾了,而一定能找到一個理想的高度。個人高度越高,對社會這個整個金字塔來説,也正會有一個可喜的進步。

《遊褒禪山記》讀後感 篇三

宋代大家王安石在《遊褒禪山記》中説到一段這樣的話:

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遊者甚眾,所謂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裏,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謂之後洞。餘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遂與之俱出。蓋餘所至,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時,餘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實則從一次遊記中悟出的天地之理。而我們生活中正好可以拿來運用。

我們會有壓力,吐槽,抱怨。是因為我們沒有確立我們的目標,修好我們的志向。所以我們總會“咎其欲出者”或者“悔其隨之”。

人的一生都像是這樣的一場探祕旅行。我們雖然不是生而自由的。但我們自己擁有掌握自己的命運的權利,正是因為我們沒有去堅定自己的方向,甚至根本沒有方向。所以我們無法感受到生命的美妙。我們大多數人只是跟隨旅遊團,卻不敢獨自出行。

嗟夫!古人總能從世界天地之中去參化感悟。今人總是在生活,工作,工資中游鬥而無法跳出。

豈不無趣?!

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遊褒禪山記》讀後感 篇四

今天我讀了一篇古文:《遊褒禪山記》。它是我國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寫的一篇遊記。

這篇文章通過記述遊褒禪山華山洞的見聞,説明兩個問題:一是做事不能淺嘗輒止。半途而廢,要深入探索,百折不回;二是不能道聽途説。以訛傳訛,主張探求本源,沉思慎取。

文中寫到“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然力足以至焉,於人可譏,而在已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意思是:道路平坦而距離又近,那麼遊人就多;道路艱難而距離又遠,那麼到的人就少。然而世上的奇特雄偉,壯麗怪異,不同尋常的景象,常常在艱險遙遠,而又是人們很少到達的地方。然而能力能夠到達卻沒有到達,別人就可以譏笑他,而自己應該感到後悔;盡了我的努力也還是不能到達,那麼就沒有什麼可後悔的了,誰又能來譏笑呢?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學習也是這樣,遇到困難不氣餒,要勇於面對困難,找出解決困難的辦法,來戰勝它。只有這樣學習才能取得優異成績,對所作所為不後悔,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遊褒禪山記》讀後感 篇五

寫遊記,除了在記敍所見到的山川景物、人情風俗外,當然還可以寫作者的感觸,抒發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説來,在遊記中帶一些抒情成分比較常見;藉着記遊發許多議論,而不失去遊記體裁的文學意味,這卻需要工夫。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作到了這樣,它在千百年來是深深地為讀者所喜愛的。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古文家,本來以寫議論文見長。在這篇遊記中,他充分發揮了自己的長處,不多寫景物,而是儘量就他遊覽後的感觸大發議論。在這篇六、七百字的文章中,記遊的部分和發議論的部分約各佔一半。而在記遊的部分中,幾乎處處是為後面所發議論立下根基。後面發議論的部分,都是迴應前面。文章的結構很嚴密,通篇顯出作者的精心安排。

前半篇記遊,文字雖然不多,但它卻給讀者清晰地描繪出了褒禪山的特殊風貌。它可以分為三個小部分。第一個小部分寫褒禪山的環境和它的歷史。它寫了褒禪山的得名,寫到褒禪山的禪院,寫到華山洞,還寫出了從禪院到華山洞的遠近距離。禪院與華山洞之間,“有碑僕道,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作者根據碑文考訂了華山洞應作“花山洞”,顯出了作者筆墨的閒暇。第二個小部分寫華山洞的“前洞”,只寫了四句:“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遊者甚眾,所謂前洞也。”第三個小部分寫“後洞”,這是褒禪山奇險的所在,是它最值得遊覽的地方,描寫比較多。“由山以上五、六裏,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謂之後洞”幾句,寫出了它的不同尋常的幽深。作者寫他遊“後洞”時,“予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遂與之俱出”。這一方面是敍述當日的遊蹤,一方面也是反襯了後洞的奇險莫測。以下對他當日的遊蹤還作了幾句補敍。補敍出他們一行遊後洞到過的地方,“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補敍出“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補敍出“方是時,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補敍出他們出來以後,“則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乎遊之樂也”。

這都是記的遊褒禪山的事,也可以説是本篇的正文。文字雖簡短,描繪卻較細。我們好象跟着作者從山中的禪院出來,行過一塊僕在路旁的碑,遊覽了前洞和後洞。他在遊前洞時,看到許多遊客在那裏記下了名字,知道到過的人很多。但這只是一個普通的洞。遊後洞時,要持火把進去,越往深處越難走,見到的景物也越奇。雖然作者沒有具體描寫它怎樣奇,然而這卻深深地吸引了讀者。通過對洞中探尋的迫切心情,給了讀者充分想象的餘地。後洞的奇,他還有十分之九沒有見到,留下一片懊悔。記遊的事已經寫完,如果文章到此為止,也未嘗不可。但是作者在寫這篇文章時,他的打算就是要從這件遊覽的憾事中總結出一點教訓來。

“於是予有歎焉”一句,陡然一轉,引起了後半篇的一番大議論。

作者因此想到古代的學者觀察天地山川和草木蟲魚鳥獸,往往能得到一些東西,完全是他們苦心探索、務求深入的結果。一般人只想走平坦的道路,只在近處盤桓,像遊山的人大都只在前洞看看一樣。他們不願走到艱險和深遠的地方去,可是世間的“奇偉瑰怪非常之觀”總是在“險遠”的、人跡罕到的地方。要到“險遠”的地方見識那些“奇偉瑰怪非常之觀”,首先要立定志向;立定了志向,還要有能力;有了能力,還要有毅力;在“幽暗昏惑”的地方,還要有所憑藉和幫助,像遊後洞時需要有火光照明一樣。不要在能力還夠使的時候就停了下來,徒然讓人譏訕和遺下無窮後悔。

這是作者在這次遊山後所悟出的一段做學問的道理。這段道理不僅由於通過他的親身經歷説了出來,具有生動的形象性;而且語言也寫得饒有韻味,委宛動人。這段文字的一個特點就是變化多,曲折多。“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這是一個總的論述,是這一段文字的綱領。“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這幾句具體結合到了這次遊山的經歷,然而這還是概述,是承上文而來。“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這裏是一轉。“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這裏又一轉。“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這裏又一轉。“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這裏又一轉。“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予之所得也”。最後歸結到作者在思想上的收穫。句子的變化和轉折那麼多,是為了層層推進地發揮要説的道理。但它轉得毫不費力。它在轉折的地方都能巧妙地運用虛字,因此是那樣圓轉流利,揮灑自如。然而它又是風骨遒勁,筆力挺拔。這段文字和上面的記遊文字相得益彰,和它在語言上的運用得好是分不開的。

作者在發完這些議論後,又回顧前面看到僕碑一事,最後還寫了幾句:“予於僕碑,又有悲夫古書之不存,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哉!”這是另外一個問題,但又和學問的道理有關,因此緊接着寫:“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這樣的收束,顯出作者在一路思考。它在文章中,亦有餘波盪漾之妙。

這篇文章把記遊和論學結合得這樣好,使人百讀不厭。它所表現出來的思想是深刻的,散文上的藝術手法也是有獨特之處的。

《遊褒禪山記》讀後感 篇六

“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予之所得也”。這是王安石在遊山時的深感。實在令人歎服。

人生、治學,亦如遊山。要成為有所成就的人,就得立志於“險遠之地”,即便不達頂峯“極夫遊之樂也”,“盡吾志”也可以無怨無悔矣。

生命每個人都有一次,有志的人才可以讓生命之花長開不敗。只有那些“衣帶漸寬終不悔”的人才能經得起風雨人生、不懈進取,便有“乘風破浪,直掛雲帆濟滄海”的時候,讓生命之花長開不敗。人如此,且事物亦如此。鄭板橋曾説過:“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源於斷巖間。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正是青松的高貴的品質。

立志堅定的人,才能做出超凡的貢獻。達爾文22年寫成《物種起源》,司馬遷忍辱負重完成《史記》,蘇武羈留匈奴19年的遭遇中,不為威脅所屈,不為利誘所動、堅持民族氣節、忠於祖國的愛國志士,最後“揚名於匈奴,功顯於漢室”。蒲松齡屢試不第,便引詩自勵:“有志者,事競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最終便寫成《聊齋志異》,留名青史。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古今中外,不知成就了多少人。

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夢都來得及實現。追溯以住歷史,也並非人人能至“險遠之地”,“壯志難酬”之人也並不是沒有,“長使英雄淚沾襟”之人更不在少數。然而,“盡吾志者,可以無悔矣”。人生、治學,“路漫漫其修遠兮”,無論險也罷,難也罷。有志之人定將“上下而求索”而至險遠之地,便可無悔矣。

譚嗣同一代烈士,從小便立志救亡圖存、救民於水火,但他一心主持的變法,最後也以失敗告終,而被捕於獄,題一詩於獄壁説:“望門投宿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雖然,變法失敗了,但是,他甘願為變法犧牲,希望以自己的鮮血報答皇上,警醒世人。

有志者,有所成就,實為一大壯美。有志者,無所成就,亦為一大壯美。“盡吾志者,可以無悔矣”。記得鄭板橋曾灑脱地説過:“科名不來,學問在我,原不可折本買賣”。

立志在我,求索在我,成就在我,人生治學,要時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態度,則可以無悔矣。

《遊褒禪山記》讀後感 篇七

《遊褒禪山記》這篇課文出現在國小課文當中,供學生們閲讀欣賞,實在非常之具備意義。只要大家用心閲讀,就能夠從中有所體會。

不用多講,大家應該都是知道《遊褒禪山記》是一篇託物言志的課文,是作者王安石在遊覽過程當中一邊觀景一邊抒發他對於景物的感觸,寫出了很多人生道理,領悟這些道理對於青少年學生而言,意義非常重大。

《遊褒禪山記》當中有一句名言,原句大家可以在文章中去找,這句話的意思是説人只要為自己的理想盡力去拼搏了,如果實在不能夠達到目標,也可以無怨無悔了,又有誰會譏笑我呢?可以説這句話恰恰是《遊褒禪山記》這篇課文的核心句,這句話在現實生活當中也非常具有深刻意義。

觀察我們當今生活,很多人面對現實往往會怨天尤人,自暴自棄。其實,我們大可以不要抱怨環境,只要樹立理想,並且努力為理想去拼搏,當你用盡全力獲得成功了大家都會為你歡呼。可是如果你用盡全力最後還是沒有能夠成功,大家也不會譏笑你的,你自己當然也可以無怨無悔,畢竟是自己真正盡力了。

總之,《遊褒禪山記》真是值得我們細細品讀。

《遊褒禪山記》讀後感 篇八

通過讀同學們有關《遊褒禪山記》中王安石與改革關係的一些看法,我發現他們更加側重於對人物心理活動的描寫,由此,我想通過改革者與改革的關係來表達一些智者對事物的思維方式所產生的意義。不妨可以假設這是一場失敗的改革,對於改革者,我想用二個階段來表示他們的心理活動。

首先,作為改革者,不容置疑,對改革是努力促成,信念能夠產生動力,於是他不斷想在改革的過程中一步步完善改革的進度。但是,在改革之中,如果反對的人是一些有權或有勢力的人物,改革最終是否成功,過程定會讓改革者付出血的代價,甚至頑固不朽而權勢橫行的人物還會令改革者有被殺的危險,這是何等可怕!因為他們的反對,會是改革最終失敗的可能性的主要原因。

這時,倡導改革的人面對困境,他必須做出選擇:放棄與否。我可以將論據投入到改革者的內心世界,這一時期他對改革是否還要繼續進行的思考更多是聯想到:不敢經歷過程的障礙,又如何取得成功!古人創業何其艱難,然而他們靠心中有追求的目標而執着去奮鬥,最終才能有成功的機會。如果改革者是一位自信、面對困難而表現出一種我要征服困難的積極人生觀,那麼,積極的心理因素是促成事物進行的一大動因,所以,改革者在經過思考後會決定:繼續改革。但是,人生之路本來就是一波三折,何況在四面伏敵的情況下還要繼續堅持着改革。並不是改革者重新收拾整理一下內心的矛盾,得出一個要勇敢直前的信念,改革就會因為他有着積極的信念而成功。

看看周圍的形勢,在改革過程中得利的人與利益被侵犯的人,他們都各有什麼反應,改革最終是否成功要看這一股主流是被誰所操縱。如果最終改革成功了,説明有志者事竟成,改革者把握了改革的力量。無論做出怎樣的決定,事實上改革便是中止了,或是失敗了。改革者在這一場失敗的變革中,尤其是做出第二階段的選擇時,我相信他們更多是從自身思考,儘管他們不是完人,他們做出的選擇也許並不明智,但是,我們可以把他們看作智者,因為他們在這一生中,有了對自己生命進行審視的時期,他們在聯繫自身所包含的一種或是有政治家的色彩,或是有文學家浪漫主義或幻想主義的色彩,或是有哲學家的冷靜分析事物的能力。他們的決定隱約透露出不同人不同的特點,儘管從他們的決定中我們可以窺見他們自身的一些不足,但是我們更應該清楚的知道學會認識自己。

我認為不論是平民小卒,還是大人物,他們內心世界往往更能反應他們的生活態度,特別是一些這樣的人物:蘇軾、屈原、王安石、拿破崙、希特勒、袁世凱、魯迅,他們當中有好人和壞人,但這種區分只是對於人類發展起不同作用的表現,帶給後人的影響,但是更多地我們可以探求一個問題:各是什麼力量支持他們一步步向佈滿荊棘的道路行進?這是我的一些感想和觀點,我也相信人們應該思考生活,許多生命本質的東西常常被一些人總結出來,所得的結果並不新奇,只不過這結論人們難以去把握和認識。

《遊褒禪山記》讀後感 篇九

王安石於褒禪山之一遊,在未盡力以探尋到奇景的`遺憾中結束。而這一遊不僅僅就這樣結束了,而是帶給了他不斷的反省和深刻的思索,從而他得出“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予之所得也”這一感慨。這是王安石遊山而得出的感慨,而這一感慨又未嘗不能用於學習與生活中呢?

“有志者事竟成”。而放眼縱觀古今中華千百年的歷史,這句話是固然正確的。越王勾踐卧薪嚐膽,受辱於敵國,但因為心中有大志,才如此忍辱負重,最後不僅報了仇,還成就了大業,振興了國家;

宋代范仲淹從小有志於天下。雖然他自幼貧苦,但刻苦好學,心繫祖國。最終他寫出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句令後人讚歎的句子,他也成為宋代有名的政治家、文學家。

著名愛國英雄,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譚嗣同,,從小立志要救國,長大後一心致力於變法,最後卻以失敗告終。但他臨終前還大聲説:“有心殺賊,無力迴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雖然變法失敗了,但他的志向與愛國之心卻得到了後世無限的瞻仰。

志向,是人生的航標,是夜空中的明燈,更是人前進的動力。志向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而一個沒有志向的人就像斷了線的風箏,永遠在活在迷茫和未知中,更不用談成功了。有了志向自己不付諸努力也是不行的。一個人想要成功,除了確立了志向,還要要像越王勾踐一樣不畏重重阻撓;像范仲淹一樣堅持不懈,刻苦努力;還要像譚嗣同一樣永遠心繫祖國……

周恩來總理在年少時曾經説要“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因此我們作為學生,志向應該不僅僅是取得好成績,考上個好大學,而應是儘自己全力學習知識和技能來使祖國變得更加強大。往往志向設立的越高,一個人也就越有發展。因此我們也應該把眼光放遠,而不是僅僅停留或滿足於眼前。

人生即是一個立志和盡志的旅程,立好志,才能繼續走下去;而盡志了,就永遠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