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山居筆記》讀後感(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8.58K

《山居筆記》讀後感(多篇)

山居筆記讀後感 篇一

偶然翻看書架,《山居筆記》映入眼簾,伴着書香,不覺已夕陽西下,不禁感覺有些奇怪,因為我竟然從那些揮灑自如的文字中嗅到了些許的味道。確切地説應該是透過字裏行間,我找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感覺上的碰撞,或許這就是通常説的所謂心靈上的共鳴吧!

《山居筆記》以《一個王朝的背影》開始,以《歷史的暗角》結束,餘秋雨領着我們在一處處山水間瀏覽着歲月的痕跡,在一座座古剎前回味着歷史的興衰,他帶着我們更深刻的去品讀中國那滄桑的歷史。他悲痛地遙望着一個王朝的背影,告訴我們清代的榮辱興衰,從一個避暑山莊讀出了清朝幾代君王的雄才偉略或昏庸無道,興盛或衰亡,英勇或懦弱。他心痛的遙望着一個脆弱的都城,訴説着文明與野蠻,昔日與未來。他又滿懷崇敬的講述着一代文豪蘇東坡的偉岸與冤屈,瀟灑與悽楚。一切的一切,餘秋雨用他那樸實而又不失華麗的語言,生動且精妙的比喻,緊湊又巧妙的文章佈局向我們講述那中國的沉重、歷史的悠久

餘秋雨用親身遊歷,切身體驗,為我們探訪了中華文明,他去尋找一個個文化遺址和文化現場,然後把驚訝、悲痛、遺憾、感動告訴我們,每一段文字,每一段過往都帶給我們強烈的震撼。不得不歎服餘秋雨先生的見識之廣,領略之深。整本書充斥着他的橫溢的才華與淵博的知識,每一章的內容都填充進了大量的史料,名言及各類文學知識等諸多內容。整本書涉及的知識面之廣,讓我歎為觀止。

此外,在閲讀餘秋雨先生在書後寫的答學生問,更是讓我對他徒添一層敬意。有這樣一段話讓我記憶猶新“問:這些年,報刊上有不少對您的評論,有些評論明顯帶有惡意,您為什麼不反駁?——答:有的文章用詞比較尖刻,但其中也指出了我文章中的某個錯誤或疑點。作個比喻,這是包裝粗礪的無價饋贈。你至多隻能説‘惡詞’而不是‘惡意’。”這樣寬宏的心態,這樣容人的大氣,又一次的讓我認識了大師的風範!讓我對這樣一位新時代的文學家肅然起敬。

山居筆記讀後感 篇二

以前愛讀餘秋雨的書,尤其是《文化苦旅》,讀的時候覺得美得無可言説,至今這本書仍然是我最愛讀的書目之一。餘秋雨的文字,美妙,又讓人感覺深邃,他常常把歷史與文學巧妙的融合在一起,給人一番厚重的文化之感。因此,讀他的文章,除了是文學的享受之外,更是對史學的補充與思考。

暑假期間,閒來無事到書店逛,看到餘秋雨的《山居筆記》,很是喜歡這個名字,覺得頗符合我所向往的山居之風,隨手翻了幾頁,便買回家中。這一讀不要緊,我又深深陷在餘秋雨的文字裏,徜徉在文學與歷史所交替兼容的世界裏,隨着他的文字,遊走在各地,遊走在各朝各代,遊走在各個名人名士身邊。

跟隨餘秋雨,我走進了清朝的歷史,那破敗王朝的背影,看到歷代流放者那淒涼落寞的生活,感慨人生無常,誰又能抵擋的了那些事故變遷呢?蘇東坡的突圍,讓我感慨那個朝代對於大師的埋沒,想到歷代大師都經歷的摧殘,想到我們國人嫉妒品質的劣跡其實由來已久,其實根深蒂固,早已化為血液裏一絲我們不願承認的遺傳。

《愧抱山西》則描述了一代晉商的發家成名史,讓我對山西有了一番新的認識,敬佩山西晉商的精名能幹,敬佩他們的審時度勢,敬佩他們的種種。正是這些優秀品質,使得一代晉商在異鄉的土地上紮根發芽,開花結果,遍地的分號,無不訴説着這個人羣的智慧。但隨着時代的變遷,當一切都發生變化之後,山西晉商似乎一夜蒸發。他們的頹然落幕,是戰爭紛亂的影響,也是時代前進的必然。但是,他們留下的在山西的總票號,卻還在向世人昭示着這裏昔日的繁華,即便是見慣世面的人們,也會為這裏的富貴大氣所震撼。想必,若是山西晉商的風範尚存,山西晉商的經商之道尚存,我國商業文化,必然又是一番新天地。當然,當今的蘇、浙、廣的商人已經遍佈全國,支撐着經濟的繁榮,但他們比起山西晉商,缺少了厚道,更缺少了長遠的眼光。

餘秋雨帶我們到他的家鄉餘姚走了一番,那個不甚出名的地方,是他心裏永遠的記憶,也是永遠的痛。“少小離家”,卻“老不能回”,即便回去,也沒有迎接的親朋好友了,回去也是一片寂然,除非頂著名人的稱號,官員的接洽顯得熱鬧些罷了。落葉歸根的觀念,怕是難以實現。越是難以實現,越成為心底裏那柔軟的痛,越是思戀。

讓我感觸深的,還有《十萬進士》。餘秋雨這個人的眼光,實在比一般人深邃,當代人們除了怒斥科舉制度的殘害人,卻並不想它曾經為我們挑選人才時帶來的好處,也不去探究在哪個環節致使這一妙策變質,成為眾多書生的枷鎖。而餘秋雨的分析,則是犀利深刻,卻又委婉絮叨,這觀點,怕是用在當今大學聯考也適用吧。

我最愛的一篇是《遙遠的絕響》。原因有二,其一,這主人公阮籍和嵇康,是中國歷史上不可多得的美男子,大文豪,其中嵇康更是通宵音律,為人瀟灑,不拘禮節,是如我般凡夫俗子所向往而又不能企及的。這些哀歎,也只能心裏想想,合上書,天亮還要回到這規範的框架裏生活。我註定不能做到那般瀟灑,權且在這羨慕他們吧。

想不到的是,餘秋雨在書的結尾,提到的卻是小人。小人的確構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歷史的一部分,小人做不得,小人不得不防。這是大師給予的忠告。

《山居筆記》讀後感900字 篇三

山居筆記是本關於歷史、文化、地理、美術的書。跟隨着餘秋雨思緒的腳步,他在山居中對中國五千年文化的省思,以一種閒散的方式將它用筆記錄下來。他彷彿對中國文化做出一次批判;將現實與歷史結合,用文字去剖析一個王朝的興衰,記錄着東北土地上的流放,站在走過歷史的這塊土地上,吟着蘇東坡的《赤壁賦》、《念奴嬌》,隱約聽到廣陵散已經響起……

當我一走進,那已斑駁的碑文向我傾訴整個王朝的興衰,已無昔日《木蘭圍場》的風光,卧倒在這的只剩整座山林。這時我彷彿看見一個老人逐漸被歷史的洪溝吞沒,沒有什麼怨歎,只留下一座承德山莊。凝視這已走進歷史的歷史,我內心一股無法言喻的悵然,悄悄化作淚從眼角溢了出來。感傷這段歷史的所摻雜的苦澀和淒涼,也感傷用生命來奠祭這段歷史的文人。

走向流放者的土地心中又是一種不同的悸動,在地理課本上讀到的它,是那麼樣的展現因工業,而發達的生命力;是那麼樣的展現因農業發達而擁有的豐饒,怎麼也無法聯想起它曾揹負着流放者那份在心裏的高貴和不屈,孕育過流放的下一代。北大荒已不再是北大荒:流放者也已不是流放者,時間的遞嬗。將這段過往帶走,但流放者的精神及其意志帶不走,因為它已生根,而那脆弱的都城,雖已化作塵土,但那曾經的繁華,已被接承。在十萬進士這一篇裏也使我感觸不少,因為一個神聖的科舉制度,居然可以讓人搞到一片黑暗,原來是一個爭取人才來做官,變到一個大家都變成封閉的讀書人,只知道在那一些《四書》《五經》裏面打轉,而不知道要去讀一些實用的書,到頭來,我的中國傳統的科舉制度就只是培養出一些只知道反口仁義道德而骨子卻跟一個三歲小孩一樣(什麼都不知,什麼都不會),有的還更可惡的是靠關係就可以做官而不是靠自己的實力去爭取到的,還有包庇這些人的人也很可惡,如文中李實對權德輿説:「你可以照我排的名次一一錄取,否則,你就會貶到外地,到那是後悔莫及!」還好這一次李實沒有成功,可以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吧,但是並不是每一次都是那麼幸運的逃過的……

我清楚的瞭解現在的我要去思索那五千年的文化,只能望洋興歎,即使耗費一生去探索,也只有徒勞無功。也許去看看那千年書院,感歎那已不再有的朗朗書聲;也許去走走那曾有許多商行的山西,體會那曾有的繁榮;也許揹着行囊走向那未知的土地,才能感受那文化的衝擊……

《山居筆記》讀後感 篇四

最近讀了餘秋雨先生的《山居筆記》,書中以《一個王朝的背影》開始,以《歷史的暗角》結束。《一個王朝的背影》講述了人們對清代有一種複雜情感阻隔,《歷史的暗角》主要闡述了什麼是小人,小人是一種很難定位和把握的存在,約略能説的只是,這個“小”,

既不是指年齡,也不是指地位,小人與小人物是兩碼事。

餘秋雨先生用親身遊歷,切身體驗,為我們探訪了中華文明,他去尋找一個個文化遺址和文化現場,然後把驚訝、悲痛、遺憾、感動告訴我們,每一段文字,每一段過往都帶給我們強烈的震撼。餘秋雨先生領着我們在一處處山水間瀏覽着歲月的痕跡,在一座座古剎前回味着歷史的興衰,他帶着我們更深刻的去品讀中國那滄桑的歷史。他悲痛地遙望着一個王朝的背影,告訴我們清代的榮辱興衰,從一個避暑山莊讀出了清代幾代君王的雄才偉略或昏庸無道,興盛或衰亡,英勇或懦弱。他心痛的遙望着一個脆弱的都城,訴説着文明與野蠻,昔日與未來。他又滿懷崇敬的講述着一代文豪蘇東坡的偉岸與冤屈,瀟灑與悽楚。

《山居筆記》是當代作家餘秋雨先生的一部散文集。作者用一種創新的手法,以散文的創作方式,講述了大量的歷史、文化知識。其內容以文化為主,涉及地理、軍事、教育、政治、交通、園林建築等多個方面,並對此做出一定的闡述以及總結了獨特的觀點。

對於現在一般的大多數人來説,緊湊的城市生活使得我們沒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去設身處地的瞭解太多的歷史、文化知識;更不用説,可以親身感受千姿百態的人文、地理風貌,從而達到提高自我修養的目的。而餘秋雨先生的《山居筆記》恰好彌補了這一不足。打開《山居筆記》就好像打開了一幅畫卷一樣。優美的自然、人文景觀中不時點綴穿越時空而來的翩翩古人。一股濃郁的古老文化氣息鋪天蓋地而來,卻又不會讓人感覺到絲毫地壓抑。厚重卻又奇蹟般地讓人在不知不覺中為其感染。

《山居筆記》讀後感 篇五

今天,看了《山居筆記》和《山居筆記(新版)》,其實,除了裏面的序,兩本書大致是一樣的!原版的序很長很長……但用餘秋雨的話來説:“權當我給你們送一束花草,還帶着點兒根莖上的泥土……”,而新版的序就是很簡略了……不過兩本書看了候,都有許多感觸:感於餘先生對歷史文化的獨到見解;感於餘先生對現代文化的責任感;更感於他的文章裏所散發出的深情、大度的光彩。(還有感於《山居筆記》到底有多少是正版的,應該説,餘秋雨的書……)

一座繁華的城都消失的無影無蹤,這不僅會引起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的濃厚興趣,而且對普通老百姓也永遠是一個巨大的懸念。

一千九百多年前的龐貝古城突然湮沒;更古老、更輝煌的都城—雅典消失的不明不白;柬蒲寨吳哥窟的殞落也是一個千年之謎……時間過濾了一切,我們無法再找回答案。

黑龍江省寧安即清代著名的流放地寧古塔,一圈巨大的城牆牆根讓人無法想象在遙遠的古代在這裏屹立過一座什麼樣的都城。現在的它只剩下一道泥土砌成的的基座,但曾經的它可是渤海國百城之首,亞洲最大的城市之一,東北亞地區的重要貿易樞紐!如今的城裏保存最完好的只是一口“八寶琉璃井”,它回憶着幾千年來周圍發生的一切,波光一閃,就像是一隻看得太多而終於看倦了的冷眼。都城的西部和北部竟還密密地排列着五座跨江大橋橋墩的遺址。

如此繁華的城市、如此繁榮的一派景象,是什麼使它消失地如此徹底?!

華夏大地在數千年間出現過多少星羅棋佈的城市,能保持長久生命的又有幾座。比之於山川湖泊、廣漠荒原,城市是非常脆弱的。

中國,一個以農興國的文明古國,農民顯然佔據了重要地位。在農民眼中,不直接從事農業生產而擁有的財富的人則是大抵不義之人,又因為統治者的長期欺壓,農民起義軍一次次攻陷城池,需要把自己直接生產的財富搶回來。城市本身的不健全,加上城裏鄉人的“客居”感和遼闊的農村對它的心理對抗,便顯得更沒有自信。作文

讀《山居筆記》有感 篇六

輕闔上書,書中那抹鉛字散發的迴腸蕩氣久久不散。煙波江上的故鄉、氣宇軒昂的帝王、閒庭信步的詩人、笛聲悠揚的隱士,隨歷史的陣陣煙塵遠去,我才發現,我似乎從未正視過它。一直以來,它似乎是電視劇裏被惡搞的橋段,旅遊時人聲鼎沸的古蹟,甚至不過是歷史書上需要考試的內容,而那覆滿了青苔的石階,被雨水斑駁的門扉,我卻從未思考過它的前世今生,從未傾聽它無聲的訴説。

“歷史,就像一隻看不見的手,操控我們今天所有的生活。”問題是聯繫歷史和今天之間的枝蔓在哪裏,這需要我們逐一梳理,找出脈絡。之後你就發現,哦,原來這些生活是這樣演變的,它來自歷史。因為它已經融入我們骨髓、血液裏太久,你已經找不出歸處及來龍去脈。王維的輞莊,陶潛的桃源,那些寫在大地上的詩所承載的歷史其實並沒有消失,餘先生在山居之中,聽得殘荷雨聲,從歷史中尋得寧靜方圓之地,以現代的視角,倒過來去培育所需要的土壤。歷史的款步悠悠而來,也指引着我們去建設一種歷史風骨猶存的現代化。

那麼歷史的款步帶給我們的是什麼呢?自是它的文明與野蠻。

文明者如餘先生筆下的魏晉風度,一曲《廣陵散》,一身薄履素衣,一柄耕犁,一個絕世獨立的背影。如山西晉商,懷揣着最初的夢想朝着西口啟程,打下自己的一番天地。又如像蘇軾一樣突圍人生的文人們,給後世留下千古不滅的絕響。歷史的文明,帶給我們的是無數令人仰止的靈魂,指導着如今不再着青衫長袍的我們面對人生。面對人生須有魏晉的風度,不被世俗濁染;須有晉商的鋭意進取,勇敢開闢未來;須有文人們不畏挫折的品質,任憑風吹雨打,吟詠《上邪》。歷史的文明,帶給社會的是明智的前鑑,改革開放以來,商人們就如同當年的晉商一樣,忐忑啟程,揭開了中國發展的新篇章。歷史的文明,款步悠然。

當然也有野蠻。寧古塔邊,流放的是無數人的青春年華;河姆渡的獵首祭奠儀式,貯存着觸目的殘忍;而歷史的暗角里,可憎的小人吞噬着歷史的浩然正氣。

歷史的款步中並未掩飾這一切,我們也應直面不諱。正如餘先生所説:“矇昧往往有樸實的外表,野蠻常常有勇敢的假象,我們還躲不開與矇昧和野蠻周旋,因而文明永遠顯得如此珍貴。”而我也願歷史的野蠻可以反哺出如今的文明。

思及此,再翻開書,我彷彿看見了歷史悠然的款步朝我走來。當我們在日新月異的物質世界裏漸行漸遠漸無書,歷史幫助我們拾起歷經千年才鑄就的風骨,而我也樂於去正視它,正視它的文明與野蠻。

我與它,正如羈鳥與舊林,池魚與故淵。

餘秋雨的散文説的常常是歷史與文化,濃重沉鬱中滿是思索和詰問,但他充滿詩情畫意的文風與栩栩如生的細節描寫卻是輕靈活潑的,這往往令中學生們更覺親近,相較於枯燥的歷史典籍,這種負載着鮮活人物與文化知識的文章,經由他深厚的文學底藴整合,更易於被理解接受。小作者正是通過《山居筆記》,看到了“煙波江上的故鄉、氣宇軒昂的帝王、閒庭信步的詩人、笛聲悠揚的隱士……”看到了歷史與文化的契合,看到了文明與野蠻的交鋒,看到了活了的歷史,並於歷史的煙塵中辨析出自己前行的方向。

山居筆記讀後感 篇七

這兩天都在品讀餘秋雨的散文,收穫頗豐。尤其是對中國的文化,人文精神的理解。每每想到那略帶晦澀卻極具穿透力的文字,總能使我心底一顫。在不經意間,我對人性的理解、對世俗的感悟、對社會的洞察力在不覺間已提高了不知多少鳥瞰的高度。

遊戈在那充斥着極深沉的文化底藴的字裏行間。我不禁凝思掠地、浮想聯翩。於是我悄然離開與其暢遊在羅馬假日空寂、穆肅的偉大。震撼於都江堰超凡脱俗的水波淒厲。徘徊於周莊水鄉靜溢、淡逸的絕塵。踽踽獨行於這世間的華麗風景,四周排滿各國異地的風情,我好似彳亍在一條條“繁華”的街道,周遭盡是千古名勝的味道,我的思緒也同化在這種超塵的意境裏。

忽地,耳旁傳來一陣轟鳴,於是靜下心來。側耳傾聽。呵!竟是一所叫做“寒山寺”的千年故古剎在一個月落風啼的風霜深夜鳴鐘,那鳴響深沉而悽楚,驚醒了客泊停舟中一位名叫張繼的過客。只見他提起渙散的雙眼,迷離地凝望着不遠處零星閃爍的漁火。他輕拂衣袖,泯月華之光,粹然一聲長歎:“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這時一首名作《楓橋夜泊》的詩文便橫空出世了。千年的歲月又不知有過多少名流官宦遊歷於寒山寺的風華,聽聞過那深沉久遠的鐘鳴。但歷史的年輪壓轆過他們過往的痕跡。而寒山寺的那個不眠夜,那短短的二十八字四行竟能洞穿千載光陰延伸到了那麼遙遠,它居然鐫刻山河,雕僂人心,永不漫漶。

山居筆記讀後感 篇八

讀完一部不算很厚的《山居筆記》,只覺得心中有些沉甸甸的,歷史的沉澱,文化的積累,餘秋雨先生娓娓道來,千年風雲不如高山流水般在面前穿行而過感覺有如陳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描述的那樣:“前不的那樣:“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於是我在感慨他知識豐富只餘,與他同呼吸:流放者的悽楚,進士們的掙扎,小人們的猙獰……千年畫卷彷彿只有一個“灰”字了得——陰沉得讓人難已透氣,這就是中華歷史五千年的繁榮,表面之下掩蓋着怎樣一幅禿敗傾軋的景象?人類文明進步了嗎?怎麼有時猛然發現周圍的事有儼然歷史重現?

不管是帝王是學者或是一介草民,無論地位高貴、低微,他都首先是作為一個獨立的人存在,是流芳百世還是遺臭萬年都是個人選擇,有人為國家有人為自己在歷史的畫頁上尋找自己的位置,成敗功過自有人評説!

山居筆記讀後感 篇九

近些日子覺得非常煩悶,也許是期會考試沒考好吧,百無聊賴之際便隨手翻閲了書桌上一本餘秋雨的《山居筆記》,姑且不説是想借此消憂,但至少可以當作是來消遣無聊的一種方式吧!

這次看完《山居筆記》之後,認為感覺有些奇怪。確切地説應該是透過字裏行間,我找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感覺上的碰撞。

應該説全書沒有詩歌那樣華麗的詞語,也少了雜文那般犀利精闢的筆鋒,但正是由於這樣一種拋棄了浮華的隨性,給了人一種心靈深處的親切感——-自然流露出來的文字往往能帶給人最深刻的印象。作為自述性筆記,初讀起來似乎有些凌亂瑣碎,但通讀全書,卻不難發現作者構思之精妙:那就是從平淡的話題中以小見大,通過質樸的語言風格直指社會現實,從而使得文章中所觸及到的問題與中國當前的現實遙相呼應——-輕快中不乏沉重,從容中又不失理性的批判。由此把一個社會現實的剖面淋漓盡致地展現在讀者面前,無形中引發並啟迪人們的深思,從而點明瞭人類應該回歸自然、崇尚清雅淡泊的主題。

可能我對這些文字的理解很膚淺,而對作者文學心理的解讀也只是停留在很淺薄的層面上,但在某種程度上,我想自己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一次心靈上的洗禮吧。的確,在這樣一個物慾橫流的時代裏,我們多數人都熱衷於名與利的追逐,醉心於粗淺的感官上的享受,卻忽略了太多原本值得自己去關注去體味的東西。我們每天麻木地跟着緊張的社會節奏而躁動,卻在躁動的過程中不自覺地失去了自我,我們守住了眼前那些自以為珍貴的美麗,卻始終守不住一顆淡泊的心,直到有一天看到那個面目全非的自己,才猛然感覺到了疲憊……

還是看看作者在面對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時所持的心態吧——-即使喧囂聲中夾雜進了我的名字,我的心也只在遠處飄忽,煙雨渺渺。

或許從中我們可以讓自己的心靈找到一絲的寧靜。當鉛華褪盡,我們帶着蒼茫的心態回首走過的路,能夠很坦然地微笑着告訴自己——-我曾經也是那麼充實過的!這其實就是給我們的心靈一個最完滿的交代。

《山居筆記》讀後感1000字 篇十

這個暑假,我雖然沒有讀很多書籍,但有了挺多的心得與體會。對我影響最深的一本書是餘秋雨先生的《山居筆記》。

餘秋雨先生不愧是中國數一數二的散文家,他的語言清新自然,文筆通順流暢,時不時一句富有深刻哲理的語句,就能讓人不禁浮想聯翩且深深地沉淪在文章裏“不能自拔”、回味無窮。無論是人還是文章,都是我們應該認真學習的典範。

在《山居筆記》這本書中,我印象最深的文章是《一個王朝的背影》和《歷史的暗角》。

先談一談《一個王朝的背影》。這篇文章以清王朝為背景,以康熙的“長城”——避暑山莊為線索,開始了與清朝的談話。文章的開頭以康熙的人生與能力入筆,寫到了“康熙希望能築起一座無形的長城”。所以他在避暑山莊外設立“木蘭圍場”,每年去那裏打獵,也算是一種浩大的軍事演習。這就是康熙作為一個君王的偉大之處,無形勝有形,便可以不再去修長城。他不但精通中國文化,而且熟知國外名人所著的幾何與自然科學的學説著作。他“將生命從深宮裏釋放出來”,使那個時代強盛無比。而到了他的後代乾隆那裏,這一切的一切都發生了改變,康熙的“長城”突然變成了康熙炫耀自己功名與榮譽的地方,“樂滋滋地自我品嚐,這使山莊迴盪出一些燥熱而又不詳的氣氛”。緊接着,排斥了外國文化並只限定在廣州開放外貿,從而導致清王朝逐步走向衰落。之後的嘉慶在避暑山莊看到了父親的功德,不禁覺得身上的擔子太重。這就使之後的子孫在這種壓力下一步步帶領清王朝走向衰敗。在清朝滅亡後,著名的學者王國維在頤和園投水自盡;餘秋雨先生在文末的一段話,讓我很有感觸:“我輕輕地歎息一聲,一個風雲數百年的朝代,總是以一羣強者英武的雄姿開頭,而打下最後一個句點的,卻常常是一些文質彬彬的悽怨靈魂。”

在《歷史的暗角》這篇文章中,餘先生列舉了中國歷史上一個又一個臭名昭著的小人,並且詳細的分類為:惡奴型、乞丐型、流氓型、文痞型。小人在中國人的心中,自古就有一種範疇,卑鄙的、邪惡的、損人利己的人都會被人們自動劃分到小人這一行列中去。小人的嫉妒與自我利益的膨脹,往往會使一個又一個文化名人走向冤屈之路而無言以對,或許這正是小人真正的強大所在。餘先生的一句話,令我的理解更加深刻:“小人的勢力往往在暗角中滋生,牽絆着中華民族的文明,人被就算被絆倒,摔了個倒栽葱,也對這些人或事無言以對、無可奈何。”在這一方面,小人的手段耍的極其陰險。“小人用卑微的生命粘貼在一具高貴的生命,高貴的生命之所以高貴就在於受不得侮辱,然而高貴的生命不享受侮辱就得付出生命的代價。”這就是一個二個文化名人被逼上絕路的原因所在。雖然如此,但小人往往不會落得好下場。因為——小人終究是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