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理工論文

科學技術發展中的自然辨證法探析

欄目: 理工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6.17K

科學技術發展中的自然辨證法探析

科學技術發展中的自然辨證法探析

摘 要:科學技術的發展具有深厚的哲學底藴,科學、技術與自然辯證法三者之間相互促進,有着微妙的關係,科學指導技術的發展,發展的技術又促進科學的發展,科學技術的發展又使得我們的認知得到了提高,又有助於自然辯證法的發展。當前的自然辯證法起到了指導科學與技術的作用,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使我們少走彎路。通對科技發展的哲學思考,可以加深對科技發展的瞭解。科技發展在於人才,在於創新,還在於正確處理人與科技的關係。只有這樣,才有希望推進科技蓬勃發展,推動社會持續進步。本文就科技發展的哲學底藴進行初步探析。

 關鍵詞:科學、技術、科技發展,辯證法 ,

一、科學技術發展所體現的自然辯證

1.科學與技術的相互促進

技術發展一般是落後於科學的發展的,往往是由新的科學發現推動技術的發展。無論是科學還是技術,發展都是不停的創新,事實上科學一向是在不停的創新中使得自己不斷髮展的,技術也在科學的帶領下,不斷的推出新的技術。當前的製造業中,許多製造技術與科學發現是密不可分的,如X射線的發現,就出現了深層X射線光刻掩膜技術。後者更是我們在微細加工中最具開發潛力與應用潛力的加工技術。這些科學發現是推動技術發展的直接動力。因為先進的技術可以製造出更先進的、更精密的工具,可以使得許多在當前難以製造的工件變得易於加工。如原子力顯微鏡,原子力顯微鏡要求其探針非常的尖鋭,最好在其針尖處只有一個原子。這在以前是沒有辦法想象的,在早些時候,原子的發現還是通過間接的證明來發現的,更不用説去製造一個針尖處只有一個原子的探針了。然而由於技術的發展,以及掃描隧道顯微鏡的發明,使得我們在微觀領域有了長足的發展,使得其製造變得可能。 技術的發展又促進科學的發展。原子力顯微鏡的發明使得我們人類在觀察微觀世界更得心應手了。比如,我們可以研究物體表面的結構對其自身的性能的影響等。 科學與技術是相輔相成的,二者之間的關係越來越密切了。

2.創新觀 

創新是社會前進發展中的永恆主題。科學技術的創新是一個極其艱難的歷程。然而,它們自身也只有在創新中才能得到發展。放眼整個科學技術的發展史,所有的科學與技術都是在不停的自我否定、自我修正、自我完善中前進的。如地心説可以解釋太陽的升起與落下,而日心説則不僅可以太陽的升起與落下,還可以解釋許多其他的天文現象,當然,目前對宇宙的認知更可以解釋這些現象了。因此,在科學與技術的發展中,我們只有不停的創新才能得到發展。

二、科學技術發展是對辯證法特徵和規律的自覺運用

科技的發展是辯證法運用的結果,需要辯證法的指導。

1. 體現了辯證法關於事物普遍聯繫的觀點

唯物辯證法認為, 事物是普遍聯繫的, 孤立的事物是不可想象的, 也是根本不存在的。恩格斯在談到普遍聯繫的“辯證圖景”時指出, “當我們透過思維來考察自然界或人類歷史或我們自己的精神活動的時候, 首先呈現在我們眼前的, 是一幅由種種聯繫和相互作用無窮無盡交織起來的畫面”。人類社會是由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構成的複雜系統, 它們共同構成一個有機體。堅持科技發展, 將會使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發展更均衡、更環保、更優化、更包容。科技發展對其他社會各領域的發展有着巨大的推動作用。

2. 體現了辯證法關於事物發展的觀點

發展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又一總特徵。唯物辯證法認為, 發展是前進的、上升的運動。發展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永恆主題和動力, 良好的發展理念將引領社會取得巨大的進步, 相反, 不良的發展理念將導致發展的失敗。馬克思主義發展觀不是寫在書本里的教條, 它體現的是時代的精華, 它要豐富和發展就必須與具體的國家、具體的時代以及具體的實踐過程密切結合起來。改革開放40多年來, 我們黨適應了時代的變化和要求, 適時地提出了新的發展理念和戰略, 用以指導社會發展實踐。習近平總書記深刻地總結了國內外有關發展的經驗教訓, 並分析了當代中國社會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自覺地運用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以及共產黨執政規律,統領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思路與發展方向。

3. 體現了唯物辯證法的三大規律

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三大基本規律。它們揭示了事物的普遍聯繫和永恆發展的普遍本質, 揭示了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類思維領域的最一般的規律。科技發展的過程就是三大基本規律描述和展示運行的過程, 因此要發展科學技術, 就必須把握好事物運動的基本過程。

遵循對立統一規律, 就要把握好事物發展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係。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認為, 對立統一是事物矛盾所固有的一對基本關係和基本屬性。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發展是對立面的同一和鬥爭的結果。矛盾既有普遍性, 又有特殊性, 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統一。實現科技的發展, 就要做到眼前和長遠的統一、全局和局部的統一、漸進和突破的統一、橫向和縱向的統一以及上下和左右的貫通。

遵循質量互變規律就要把握好發展的漸進性和飛躍性的關係。質和量是事物發展的兩個方面, 質量互變是客觀存在的規律。由於量變和質變的關係極其複雜, 在現實生活中的表現多種多樣且豐富多彩, 要實現科技的發展, 就不能急功近利, 要克服急躁情緒, 樹立起長期作戰的思想準備, 努力做改革和發展的促進派。

遵循否定之否定規律就要把握好發展的前進性和曲折性的關係。肯定和否定是事物內部的兩個方面或兩種因素, 二者相互對立、相互排斥、相互依賴、相互滲透。否定之否定規律揭示出事物發展的方向是前進的、上升的, 具體道路是曲折的, 甚至有倒退現象發生。要允許探索不同的途徑, 寬容暫時的失敗, “風物長宜放眼量”, 建立起鼓勵創新發展的糾錯機制。要敢為人先, 勇於冒尖, 準備曲折, 不怕反覆, 以“好事多磨”、“事緩則圓”的心態, 自我革新, 浴火重生。

三、對科學技術發展進行哲學思考的當代意義

科學技術本身是中性的,它可以造福人類,也可以給人類添加一個詛咒。通過科學和技術的發展,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人的發展不是少數和少數民族的發展,也不是國家發展的一部分,而是所有國家的所有人是否發達或發展中國家的人們應該得到公平的發展;人類發展也指的是不僅是現代人的發展,它應該包括子孫後代的可持續發展。當代科學和技術的發展不應追求局部和暫時的利益,而且應該追求整體、長遠利益。短期利益的風險,應該記住,追求整體、長遠利益和保持清醒的頭腦是我們永恆的方向。

(一)科技發展應注重人才培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牢固確立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全面聚集人才,着力夯實創新發展人才基礎。功以才成,業由才廣。世上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可寶貴的,一切創新成果都是人做出來的。硬實力、軟實力,歸根結底要靠人才實力。全部科技史都證明,誰擁有了一流創新人才、擁有了一流科學家,誰就能在科技創新中佔據優勢。”事實證明,大到宇宙飛船,小到一根火柴,從生活擴展到社會領域也都如此,科學技術的發展與人息息相關。人可以運用自己所擁有的知識認識世界,同時也可以改造世界。人與動物最大的區別在於人有意識、會思考,不是消極地適應自然,而是根據自己的需求做出改變,以促進社會與自身的發展。科技發展的主體包括個人和集體。縱觀科技發展的歷史,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有一些重大科技發明主要是個人的貢獻,如愛迪生髮明的照明系統、貝爾發明的電話等,藴含了個人創造的結晶,表明了個人的才能與智慧,但個人創造的技術僅佔少部分。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表明,人民羣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科技創新歸根到底,就是大眾創新發展,只有讓每一個勞動者參與其中,科技發展才有更廣闊和更堅實的基礎。

(二)科技發展應注重創新

科技發展在於創新。隨着現代科技的發展,人們過於注重科技發展所帶來的結果,甚至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獲取“勝利的果實”,造成了人與自然關係的緊張化。如若一味追求效益,而忽視了對環境的保護,勢必會像恩格斯所説的那樣,“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因此,應着重加快科技創新的進程,通過科技創新促進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機器化的勞動,使得人們待在同一位置重複同一動作,人似乎變成了機器的奴隸,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放棄了更多的自由時間,導致人與人之間缺乏了必要的交流與溝通。我們的技術創新是為了減輕人們的負擔,縮短必要勞動時間,從而為自由時間創造更大的空間。

 (三)科技發展應注重處理人與科技的關係

毋庸置疑,科技的發展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便利,同時也引發了眾多的問題。製造機器的目的在於提高勞動生產力,減輕工人的負擔,但分工的進一步細化,使得工人在機器面前表現得無能為力,壓抑了人的天性。因此,在技科技發展的過程中,應該協調好人與科技的關係。一方面,人是科技的發明者、發展者、傳播者。另一方面,科技對人的重要性越來越大。我們不應把人與科技的關係看作是一成不變的,兩者之間是雙向的。

馬克思説,“在我們這個時代,每一種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們看到,機器具有減少人類勞動和使勞動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卻引起了飢餓和過度的疲勞……技術的勝利,似乎是以道德的敗壞為代價換來的。隨着人類日益控制自然,個人卻似乎越成為別人的奴隸或自身卑劣行為的奴隸。”現代社會中,隨着人工智能以及未來社會的發展,人的勞動可涉及的領域會發生改變,大部分機器替代了人的某些勞動。郭重慶認為,我國擁有世界上最豐富的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如果企業家和科研人員能換個角度思考,利用人工智能,各展所長地聯手解決問題,滿足我國社會的發展需要,一定會形成良好的產業環境,煥發出具有蓬勃生機的產業活力。將科技看作人的身體的延伸,技術成為身體的一個無機的部分,技術運用得越好,它越是具身化,越是與身體融合在一起,使得人與科技之間才能和諧“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