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開題報告

幼兒開題報告多篇

欄目: 開題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2.47W

幼兒開題報告多篇

【第1篇】幼兒園户外活動研究開題報告

一、研究目的與意義

我園一直以來堅持快樂教育,圍繞我們的教育宗旨:培養幼兒 “健康的體魄,智慧的頭腦,高貴的靈魂”為目的,需要幼兒快樂成長,快樂第一。加之,我們幼兒園在小區內,面對的基本上都是小區的孩子,現在的單元房限制了孩子的活動的場地,家長基本都是廠子裏的雙職工,工作也忙,無暇經常帶孩子進行户外活動,加之現在很多家長都是重視孩子的智力培養,而輕視孩子的身體鍛鍊。所以,作為孩子的另一任媽媽——幼兒園,我們除了改善家長的觀念之外,更重要的便是保證孩子身體鍛鍊的時間,加強孩子身體鍛鍊的質量。綱要健康領域目標中提出:“幼兒喜歡體育運動,動作協調、靈活。”我們認為:玩的形式是非常好的運動方式,不但能增強孩子的體質,更重要的是孩子在興趣中,在玩中對智力是一個很好的鍛鍊和提高。而且,玩本身就是保護孩子天性的一個最有力的方法。幼兒園户外活動是孩子鍛鍊身體的集中時間,我們幼教這麼多年,發現户外活動在許多幼兒園成為形式,而且教師怕麻煩,怕不安全,而不願意組織幼兒户外活動,怎樣改變這種現象?讓孩子怎樣玩,怎樣玩的健康,怎樣玩的快樂等等問題,是我們需要去探究需要去探究的。所以,我們準備從户外活動入手進行探究,讓孩子在興趣和愉悦中有計劃和有目標的進行身體鍛鍊。

我們也查閲了以往在户外活動的相關研究,在我們發生有許多值得我們借鑑的經驗,如從廢品製作和成品購置體育器械,豐富體育器械的種類;豐富遊戲內容;制定每個年齡段的身體達標目標;保證户外活動的時間等,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處,比如:豐富幼兒的體育器械,怎樣豐富?每個年齡段的適合哪種器械?制定了身體的達標目標是否定期檢查?户外活動時如何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去更好地組織帶動幼兒去鍛鍊?如何保證户外活動的時間更好地去執行等等,導致户外活動的形式化,內容單一,幼兒沒有興趣,達不到鍛鍊的效果,教師害怕出現安全事故等。這一系列的問題都需要我們去更近一步的去探索和研究。

二、研究目標

1、根據各年齡段幼兒特點,豐富幼兒體育器械,制定身體技能達標計劃,及檢查計劃

2、豐富遊戲內容和形式,來調動幼兒參與的興趣。

3、調動教師組織和參與的積極性,保證户外活動的質量。

4、提高安全意識,在遊戲中知道保護自己。

三、研究內容

1、根據小中大班幼兒的特點和實際發展情況,結合《綱要》和《綱要細則》,制定幼兒的身體達標計劃,並且定期檢查訓練情況。

2、組織教師挖掘生活中的材料資源,和發動家長用廢品製作體育器械,同時幼兒園購買添置成品的體育器械,特別多購買一些感統和球類器械及雨鞋雨衣等,保證孩子雨天也可以在户外進行短時間的活動,感受特別的遊戲。

3、户外活動時以集體組織和自由活動相結合,給孩子留一定空間,去玩自己想玩的遊戲,做自己想做的運動。發動教師大量收集體育遊戲,教研組成員將遊戲整理成冊,户外活動時可每天制定幾個不同的遊戲,且每天不一樣,這樣形式內容多樣,加上豐富的體育器械,幼兒對户外活動會更加的感興趣。

4、遊戲冊每班發放一份,方便教師隨時參考;體育器械放置在教師方便拿取的地方,以免一些不便因素造成教師的應付行為。同時,户外活動造成的安全係數相對較高,所以,在户外活動時要求班內所有教師必須隨行,且分散站位,在遊戲場地上,對於小託班的幼兒可在有草坪和塑膠地面上去遊戲,保證幼兒的安全,消除教師的顧慮。

5、在户外活動前加入熱身,結束時進行放鬆,保證幼兒的身體不受拉傷、扭傷。遊戲時告訴幼兒相關的安全注意事項,保證每一個孩子在活動時不受傷害。

四、研究方法

文獻研究法。通過對《綱要》的及一些相關資料的研究和參考,直 接採用相關成果和總結制定新的成果。

行動研究法。挖掘收集生活中的廢舊資源,自制體育器械,並制定相關計劃。

調查法。從實際户外活動着手,瞭解教師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想法,總結歸納,解決實際問題,並採用好的建議和意見。

五、研究步驟和計劃

1、準備階段(xx年5月——xx年8月)完成課題研究的制定、申報,確定課題組人員分工安排,並着手收集相關資料,並撰寫開題報告。

2、研究階段(xx年9月——xx年2月)根據課題的計劃進行研究,制定相關計劃,並收集整理好好第一手資料,並且做好中期報告。

3、總結階段(xx年3月——xx年5月)對於收集的資料進行系統的整理和彙編,並且做好結題報告。

六、預期成果與表現形式

1、小班户外活動體育遊戲錦集

2、中班户外活動體育遊戲錦集

3、大班户外活動體育遊戲錦集

4、幼兒身體技能達標手冊

5、自制體育器械及操作手冊

6、課題結題報告成果

七、組織機構與人員分配

(一)課題組織機構

課題負責人:x

課題組成員:x、x、x、x

(二)人員分工

課題開題報告——x

小班户外活動體育遊戲錦集——x

中班户外活動體育遊戲錦集——x

大班户外活動體育遊戲錦集——x

幼兒身體技能達標手冊——x

自制體育器械及操作手冊——x

中期報告——x

課題結題報告成果——x

八、研究經費與設備條件

1、申請者是本園的趙園長,是西安金色搖籃早教中心的創始人,對工作盡職盡責,對員工就像自己的家人一般親切,深受大家的敬愛。本次課題的負責人是本園的教研組長,擁有近xx年的育兒經驗,金色搖籃的一線教師,本科學歷,小教二級教師職稱,參與本課題研究小組成員都是本園的一線的年級組長。小組成員業務水平較高,有責任感,執行力強,身心健康,能為本課題服務,小組成員能明確責任、分工協作。

2、園領導高度重視,親自負責牽頭與課題研究,成立專門的研究小組,邀請領導、幼兒高教進行課題討論、指導和引領。

3、我園設立專項課題研究經費,保證研究過程中經費的使用,所需物品的供應,確保課題研究的順利完成。

4、我園制定了相關課題管理條例,規範學習、研究制度,使課題研究制度化、規範化、運用激勵機制,重獎科研成果,對研究成員評優、晉級等政策傾斜激勵教師從參與課題研究及課題研究的獎勵推動教師隊伍學習的熱潮。

課題研究與幼兒園工作相互協調,規劃課題研究與幼兒園整體目標相協調;安排研究工作於幼兒園日常工作相協調,做到教育科研同步發展,共同提高。我們也希望能得到上級領導的支持和指導,幫助我們更好地做好科研。

【第2篇】《中班幼兒早期閲讀能力的培養研究》開題報告

《中班幼兒早期閲讀能力的培養研究》開題報告範文

課題名稱:

中班幼兒早期閲讀能力的培養研究

負責人:xxx

所在單位:xxxx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課題研究背景:

3--6歲是兒童口頭語言發展、書面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在這個階段,孩子的口頭語言發展速度驚人,同時開始認識符號、聲音與意義的關聯性,嘗試用自己所學的語言解釋周圍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早期閲讀對幼兒的成長極為重要,它能豐富幼兒的詞彙,提高幼兒認知的發展。《3—6歲兒童發展指南》裏明確指出:幼兒園應“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引發幼兒對書籍、閲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前閲讀和前書寫能力”。通過閲讀能夠有效刺激孩子的大腦、開發其智力,是促進孩子大腦神經組織發育的最佳方式之一。早期閲讀還能提高孩子的語言邏輯組織能力,是孩子社會化發展的重要教育形式,在閲讀中,孩子將逐步瞭解各種相應的社會規則,這對其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與人共處有着重要作用。我園中班區域活動中很少有小朋友進入閲讀區,經觀察幼兒進入閲讀區只是隨便翻閲圖書或者只是看看圖畫,無聊之後就更換到別的區域了。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在家庭中進行了多方面的調查,經調查發現由於幼兒的家庭生活、文化環境等因素影響,多數家長缺乏對早期閲讀的足夠正確認識,幼兒的社會交往範圍相當侷限,因此他們的語言表達、前閲讀等方面的能力普遍較差。如何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早期閲讀活動,對其進行全語言教育,使這些幼兒不再錯過一生中語言發展的關鍵期,為其智能和社會化的發展打好基礎,就顯得格外迫切和重要。為此,針對我園中班幼兒目前情況我提出“中班幼兒早期閲讀能力的培養”這一研究課題,目的是通過開發和利用資源,營造班級良好的閲讀環境,寓閲讀於遊戲、教學及親子活動中,充分發掘幼兒生活中的閲讀內容,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早期閲讀活動,切實培養幼兒的閲讀興趣和良好的閲讀習慣,從而提高我園中班幼兒早期閲讀能力,幫助幼兒掌握閲讀的基本技能,激發幼兒閲讀興趣,使幼兒享受閲讀帶來的樂趣,養成熱愛閲讀的習慣。

課題研究意義:

早期閲讀是幼兒認識世界、解釋世界、融入社會、發展自我的最重要過程。專家研究指出早期閲讀在幼兒發展中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一)促進幼兒語言的發展:幼兒語言能力不僅僅是口頭語言,而且包括開展幼兒傾聽、表述、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早期閲讀活動中幼兒不僅要能傾聽、還要在傾聽的基礎上不斷欣賞、理解、表達;(二)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由於早期閲讀的特點與幼兒心理髮展特點及其相似,因此,通過早期閲讀這一活動,對於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三)促進幼兒智力的發展:幼兒的智力包括概括力、理解力、判斷力、想象力,在早期閲讀活動中,可以大大促進幼兒的智力發展;(四)促進幼兒情緒、社會性的發展。早期閲讀活動的開展,有利於促進幼兒良好情緒、親子關係、師生關係、自我意識、良好行為習慣、道德品質的形成。

閲讀能力是個體的基本學習能力,是其終身學習的基礎。對於學前兒童,首先要掌握的是閲讀能力,其次是學習各科知識,開闊學習領域的基本能力。

二、課題名稱的界定和解讀

課題名稱界定:

中班幼兒:4歲--5歲幼兒

早期閲讀:是指在幼兒園階段,以圖畫讀物為主,以看、聽、説有機結合為手段,從興趣入手,萌發幼兒熱愛圖書的情感,豐富幼兒閲讀經驗,提高閲讀能力,發展想象、思維、表達能力,從而為幼兒入學正規的書面語言學習做好準備的一種寓教於樂的語言活動。

課題名稱解讀:

早期閲讀既包括孩子獨立閲讀和與他人共同的閲讀,也包括聽成人講故事,指認圖片、誦讀兒歌以及相關的語言遊戲,甚至可以籠統地把孩子翻弄圖書、拍打圖書、塗畫符號標誌等也歸入早期閲讀範疇。結合《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精神,課題組認為幼兒早期閲讀能力的培養,其核心應是書面語言意識和行為的萌發與成長。在閲讀活動中應為幼兒提供大量閲讀圖書的經驗,以培養幼兒閲讀興趣和閲讀習慣為主,在享受閲讀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積累對漢字的認識,積累前識字經驗與前書寫經驗,從而更好地發展幼兒的傾聽、表達和閲讀理解能力。

幼兒閲讀能力是指會閲讀,理解幼兒讀物,講述讀物中的相關內容,能體會讀物中表達的美好情感,能認識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符號,能夠自己閲讀各種圖文並茂的繪本。

課題研究有利於提高我園中班幼兒早期閲讀能力,幫助幼兒掌握閲讀的基本技能,激發幼兒閲讀興趣,使幼兒享受閲讀帶來的樂趣,養成熱愛閲讀的習慣。

三、課題研究的步驟和舉措

課題研究步驟:

一、準備階段:(20xx年1月—3月)

1、成立課題小組,制定課題研究方案;

2、根據課題,收集有關文獻,制定課題計劃工作;

3、問卷調查:瞭解幼兒閲讀習慣現狀,分析彙總調查情況;

二、實施階段:(20xx年4月—10月)

(一)、為幼兒創造良好的閲讀環境和條件。

1、根據幼兒年齡特點,選擇合適的、多樣的早期閲讀材料;

2、創設相關的早期閲讀環境,給予幼兒一個良好的閲讀氛圍;

3、家園配合,為幼兒提供豐富適宜的閲讀材料營造良好的.閲讀氛圍;

(二)、採用多種方法,激發幼兒閲讀興趣,培養閲讀習慣,提高閲讀能力。

1、利用教學活動,引導幼兒學會正確的閲讀方法,掌握早期閲讀的基本技能。如:活動設計《我會閲讀圖書》;

2、制定閲讀規則,讓幼兒知道閲讀時必須遵守要求;

3、保證充足固定的閲讀時間。如:利用晨間、教育教學、區域等各項活動鼓勵幼兒進行選擇性閲讀,引導幼兒以自己的經驗為基礎,和幼兒一起討論或回憶書中的故事情節,理解圖書內容;

4、利用幼兒餐前、餐後、午休前和離園前進行故事閲讀分享;

5、為幼兒提供多種有趣的閲讀方式,提高幼兒自主閲讀的能力。如:聽賞活動、自由式選擇閲讀、我最喜愛的故事書等方式;

6、及時的進行表揚和獎勵,運用幼兒喜歡錶揚的心理,鼓勵幼兒閲讀,激發幼兒對閲讀的興趣;

(三)、家園共育,培養幼兒良好的閲讀習慣。

1、利用家園共育欄、家園平台等向家長宣傳閲讀習慣的重要性;

2、開展“晚安故事會”主題活動,將家長和小朋友將的故事錄音可以在班級平台內播放,與大家共同分享;

3、開展“閲讀小明星”活動,要求家長每天堅持和孩子閲讀20分鐘圖書,並書寫親子閲讀感受,鼓勵幼兒在第二天晨間活動時與大家分享閲讀內容;

4、利用休息日帶幼兒參觀圖書館、書店、繪本館提高和激發幼兒的閲讀興趣,增加親子間的親情,感受温暖,促進幼兒身心健康;

(五)運用多種表現形式,讓幼兒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

1、開展“好書分享”活動,培養幼兒閲讀習慣,鼓勵幼兒從家中帶來自己喜歡的圖書與同伴進行分享;

2、開展“大手拉小手”主題活動,中班的小朋友可以在小班將自己準備好的故事進行分享;

3、開展豐富有趣的主題活動,提高幼兒早期閲讀能力;如:“我是故事大王”比賽活動和“快樂小主播”分享活動,激發幼兒閲讀興趣,提高閲讀能力。

三、總結階段:(20xx年11月)

1、根據研究結果,撰寫結題報告。

2、幼兒閲讀習慣調查分析報告、論文《如何培養中班幼兒的閲讀習慣》。

3、教育隨筆、幼兒觀察記錄、教師讀書心得、親子閲讀記錄表。

課題研究舉措:

1、創設閲讀環境、投放多樣的閲讀材料、有效地激發幼兒的閲讀興趣,讓幼兒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

2、根據幼兒閲讀興趣的變化,堅持定期更換新的圖書。

3、開展豐富的閲讀活動,如:遊戲滲入閲讀、多媒體閲讀、提問式閲讀、生活中道德閲讀等多種方法調動幼兒早期閲讀的積極性。

4、家園合作,鼓勵和指導家長有意識的帶孩子去圖書館、書店,閲讀適合於幼兒的繪本故事。

四、課題成果的預期和呈現

課題研究成果和預期效果:

1、能掌握閲讀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2、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幼兒能學會觀察每幅畫面上的人物、動物形象,有目的的觀察、推理、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動,理解前後畫面內容之間的聯繫;

3、提高幼兒的講述能力和想象力,幼兒能通過觀察、想象,能用自己的語言講述畫面內容;

4、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培養幼兒對閲讀興趣及自主閲讀的能力;

課題研究呈現:

1、關於中班幼兒早期閲讀基本情況問卷調查報告和幼兒家庭早期閲讀問卷調查報告;

2、教師在課題中對幼兒的觀察指導個案分析;

3、與課題有關的教學筆記、活動設計、學習心得和論文、圖片;

4、關於課題研究的音像資料。

【第3篇】舞蹈教育對幼兒創造力培養的意義開題報告

舞蹈教育對幼兒創造力培養的意義開題報告

開題報告包括調研資料的準備,選題依據、目的、主要研究內容;進度安排;完成任務所需條件、主要參考文獻與資料情況等,字數1500—2500字。

一、調研資料的準備

選定題目後,開始着手準備資料,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通過網絡、泰山學院圖書館及電子閲覽室收集資料。

2.借鑑專家學者的理論觀點並走訪所在城市的幼兒園進行實地調查,結合實習經歷整合資料。

3.聽取指導老師意見,訪談部分幼兒家長以及相關教師。

二、選題目的及意義

舞蹈是人類最早的一種藝術活動,它是經過提煉和加工,以人體的造型和有節奏的動作為主要手段,來表現人的生活和思想感情的一種藝術形式。《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要求“給幼兒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 舞蹈教育目的不單單灌輸給兒童掌握藝術技能和基礎知識,它更加側重的是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通過舞蹈教育不僅可以讓幼兒得到身心情感的薰陶,體態儀表訓練身體素質上的提升,更要加強幼兒的想象力培養幼兒創造力,從而使幼兒能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得到全面發展發展。所以説學前兒童舞蹈教育是一種能讓兒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的活動,對幼兒創造力的培養具有重大的意義。論文的目的旨在分析幼兒園舞蹈教育的現狀,論述舞蹈教育對幼兒創造力培養的意義所在,結合研究闡述對幼兒園舞蹈教育在幼兒創造力培養方面的看法與建議 。

三、研究現狀

在提倡素質教育的`新形勢下,幼兒舞蹈教育不斷的被人們所接受並認可,家長對幼兒在舞蹈方面的培養越來越重視甚至追捧,幼兒園設置了舞蹈課,社會也上湧現出各種幼兒舞蹈培訓機構。幼兒舞蹈教育是藝術教育,特殊性的教育,這種特殊性表現在:幼兒舞蹈教育在進行能技巧的學習和訓練的同時,應該注重孩子獨立性、評判性、主體性、求新立異性和創造性的培養。但目前我國幼兒舞蹈教育仍存在着不按幼兒生長髮育規律教學,急功近利、急於求成的現象,而忽略了對孩子獨立性、評判性、主體性、求新立異性和創造性的培養的。基於素質教育對幼兒創造力培養的大力提倡,舞蹈藝術肩負着培養幼兒創造力的責任,但目前幼兒舞蹈教育的現狀不容樂觀,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以及對幼兒身心特點、發展規律認識不足,很多幼兒教師和家長對幼兒舞蹈教育存在一定的誤區,加上缺乏規範管理及幼兒教師綜合素質等因素,限制了幼兒舞蹈教育有序、健康的發展,忽視了舞蹈教育的根本目的,扼殺了舞蹈本身的趣味性,磨滅了對幼兒創造力培養的重大意義。

四、主要研究內容、思路與方法

(一)研究內容

1、幼兒創造力培養的重要性

2、幼兒舞蹈教育現狀分析

3、幼兒園舞蹈教育開展方式與途徑

4、幼兒舞蹈與創造力的關係

5、幼兒舞蹈在創造力培養中的作用

6、通過舞蹈教育提升幼兒創造力的表現

7、對舞蹈教育培養幼兒創造力的建議

(二)研究思路

通過閲讀大量的參考文獻與專家學者的研究資料,明確了該課題的研究現狀與產生的原因,説明幼兒舞蹈對培養幼兒創造力的重要性,並提出相關建議。具體研究思路如下圖。

五、本課題研究的進度安排

(1)2016年1月上旬,院系確定指導老師,在導師指導下確定論文方向和範圍撰寫開題報告。

(2)2016年3月中旬, 院系召開開題報告會,下達任務書。

(3)2016年3月下旬,收集整理資料。

(4)2016年4月中旬,完成論文初稿,並教導師初審。

(5)2016年4月下旬,論文中期檢查。

(6)2016年5月下旬,修改論文,定稿。

六、完成論文所需條件

1.通過資料收集法,通過網絡、圖書館及電子閲覽室收集了資料瞭解專家學者的觀點;

2.通過實地調查觀察,瞭解幼兒園舞蹈課中對兒童創造力培養的方式,瞭解現狀;

3.通過請教老師及個人實習經驗提出合理建議,做到理論聯繫實際;

4.通過整理、分析資料以及結合調查結果,學習論文撰寫方式,撰寫論文。

七、本課題主要參考文獻與資料情況

孫銘.少兒舞蹈的特點及教育意義[j]. 大眾文藝. 2011(07)

趙春霞.淺談學前舞蹈教育的現狀及對策[j]. 通俗歌曲. 2015(12)

[3] 肖瀟.淺談少兒舞蹈的創作與發展[j]. 大眾文藝. 2013(15)

[4] 郭晶晶.幼兒舞蹈在幼兒教育中的重要性[j]. 教育教學論壇. 2010(33)

[5] 王婉青.幼兒舞蹈在素質教育中的功能[j]. 藝術教育. 2008(03)

[6] 陳飛旻.論幼兒園舞蹈教育內容的選擇[j]. 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4:109-110.

[7] 李菁.以幼兒為本:幼兒舞蹈教育的關鍵所在[j]. 經濟與社會發展. 2005(01).

[8] 劉秀.幼兒舞蹈教學的研究與探索[j]. 新課程(國小版). 2009(01)

[9] 魯梅.提高幼兒舞蹈教育質量的若干建議[j]. 中國校外教育,2012,22:146.

[10] 劉靜.發展幼兒創造力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 才智. 2008(02)

[11] 許穎,劉朝輝.淺談幼兒創造力的培養的具體途徑[j]. 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2(02)

[12] 於惠.對現階段我國幼兒舞蹈教育的幾點思考[j]. 大舞台,2011,02:170-171.

[13] 孫俏.談幼兒舞蹈教育的作用[j]. 藝海. 2012(06)

[14] 許穎,劉朝輝.淺談幼兒創造力的培養的具體途徑[j]. 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2(02)

[15] 崔紅英.在藝術教育中促進幼兒創造力發展的策略[j]. 學前教育研2008(01)

[16]高伊依.幼兒舞蹈教學中應注意的重難點問題[j]. 青春歲月,2011,02:54-55.

[17]畢玉娟.學前舞蹈教育現狀的調查與研究[d].山東師範大學,2009.

[18] 王白璇子.少兒舞蹈教育作用及應注意問題[j]. 新西部(下旬.理論2011(08)

[19] 劉靜.發展幼兒創造力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 才智. 2008(02)

[20] 張文.淺談舞蹈活動對幼兒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 成功(教育). 2012(24)

評委評語及其建議:

評委簽字:

學院蓋章:

年 月 日

【第4篇】《幼兒語言表達方法研究》開題報告

《幼兒語言表達方法研究》開題報告範文

課題'幼兒語言表達方法研究'是我在真實、客觀、科學基礎上提出的。相信經過我的努力實踐,一定能取得滿意的成果,下面就本課題的研究背景、目標、意義及各項實施辦法做一彙報。

一、有關概念、研究背景及研究意義

語言,是人類社會交往與思維最主要的工具。兒童獲得了語言,就意味着他們開始學會運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喜惡,來認知和探索周邊的世界,來和他人溝通。幼兒學習語言始於表達自己的感受,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是人際交往的核心能力。良好的語言表達方法可以使幼兒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有效地與他人交流溝通。

3歲幼兒具有驚人的語言接受能力,由於他們已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句子,語言的積極性高,喜歡聽成人給他們講故事,樂於和成人交談,對成人有較強的依戀感情。但幼兒的兒童發音器官尚未得到充分的發育,所以有些發音不清楚或發出錯誤的聲音。隨着幼兒的生活經歷日漸豐富,交往面日漸擴大,他們想説的也就越來越多,但他們掌握的詞彙和語句還很有限、較貧乏,所以,幼兒的語言表達方法是尤為重要的。

研究背景: 從語言獲得規律來説,3-6歲幼兒正處於學習使用語言的最佳期,應該抓住這一語言發展的黃金時期,創設語言發展的適宜環境,提供語言發展的良好策略,促進幼兒語言的發展。孩子只有真正學會了正確的語言表達方法,才能把自己想要説的用正確的語句表達出來,才能自由地和人交往,同時也才能更好的接受成人傳授的知識和經驗。一個人的道德修養、文化水平往往可以從他的語言表達、用詞、語調口氣中看出。新《綱要》明確要求'要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本課題是從幼兒認知和生活經驗出發,通過老師的'合理組織和引導,讓幼兒在養成良好語言表達能力的基礎上,加以組織規範幼兒語言的表達方法。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旨在引導幼兒對日常生活中語言表達給予正確的引導。

研究意義:《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提出了:'鼓勵幼兒大膽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嘗試説明、描述簡單的事物和過程,發展語言表達方法。幼兒期是幼兒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幼兒語言表達方法是幼兒教育工作者關注的問題,從創設寬鬆的語言環境、豐富幼兒生活的內容、培養良好的語言習慣,讓幼兒想説、敢説、多説,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有很大的作用。

二、課題研究的目標、內容

(一)、研究目標

通過本次研究,提升幼兒語言表達的能力,解決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的不敢説與不想説,關注各個層面語言表達能力的幼兒,是每個幼兒都能做到想説、敢説和喜歡説。

(二)、研究內容

1、培養幼兒正確的發音。

正確的發音,是語言交往的基礎。只有發準了音,幼兒才能更好的表達自己的意思。有些幼兒不開口表達,最是遇到翹舌音的時候,他們就更不願意開口説話,只是搖頭點頭示意。所以我們家長老師共同合作,一塊幫助幼兒解決發音問題。

2、在一日常規活動中,有意識的引導幼兒,讓幼兒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幼兒在日長生活中積累了一些簡單的詞語和句子,在一日常規活動中老師有意識的引導幼兒多表達,幼兒們在一起時,可以引導他們相互攀談一些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如在户外活動的時候,讓小朋友們一起玩耍時聊天,在課堂活動中老師積極引導幼兒參與活動。這些活動都有助於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組織各種活動,促使幼兒應用自己的語言能力。

我常常找出一寫簡單有意思的詞語,讓幼兒來説,如'西紅柿',我愛吃西紅柿;西紅柿吃了我們可以變漂亮;西紅柿裏面營養很豐富等等。給幼兒講故事,聽兒歌,孩子們的興趣都很高。有的幼兒甚至自己要求單獨表演呢!由此,大大的提高了幼兒的語言應用能力。

4、指導幼兒看圖講話。

幼兒雖然看不懂書上的字,但幼兒能看懂圖片,而且幼兒的想象力非常的豐富,我經常拿一些圖片讓幼兒觀看,看後引導幼兒張嘴説一説,問他們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幼兒有時候説的特別的好,這樣不僅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能力,也提高了幼兒的想象力。

5、遊戲活動刺激幼兒語言的表達。

三、課題研究的主要方法

引導法:積極引導幼兒主動表達,提一些幼兒感興趣的話題,展示能吸引幼兒好奇心的事物,引導幼兒張嘴和其他幼兒一起説。

示範法: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以身作則給幼兒示範,班級口語表達優秀的幼兒均可做榜樣,這樣就可以帶動其他不善於表達的幼兒像榜樣學習,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

合作法:針對幼兒語言能力的現狀,家長與教師要及時的溝通與合作,相互給予必要的意見或建議。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到想説、敢説和喜歡説,很好的表達自己,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

提問法:有效性提問幼兒在幼兒園語言活動中實效性,並不斷總結經驗,提升成為理論,寫出經驗總結性的研究報告。

四、課題研究的實施步驟

(2)、制訂課題工作計劃。

(1)學習《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語言領域、《幼兒教師在語言教學活動中有效提問的研究》等理論知識。收集資料,並整理分析,定期開展語言活動。

(2)圍繞課題計劃、目標,從集體教學活動到日常生活活動,從遊戲活動到社會實踐,從幼兒園到家庭,按照幼兒的年齡特點全面實施課題的研究。

(3)分析、討論、修改課題方案。

(1)、採用了觀察法、對比法、記錄法,對幼兒在日常的學習活動中,語言表達交流進行對比,並進行分析。

(2)、收集、整理課題研究的經驗資料,撰寫結題報告。

五、課題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店頭鎮中心幼兒園雖然成立短短的三年時間,但在縣教育部門的大力支持領導下,我園各方面都取得了較大成績。

在課題開展前,我做了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如:調查大中小班幼兒的語言表達現狀,寫出記錄;蒐集相關資料,瞭解如何才能正確的引導幼兒善於語言表達,促進幼兒語言表達方法,寫出課題方案;認真閲讀、瞭解相關書籍幼兒語言表達法的書籍,網絡資料查詢等,從多方面、多角度瞭解幼兒幼兒語言表達方法的重要性。

六、預期研究成果

1.關幼兒語言表達方法的實踐研究報告。

2.教師在課題中的觀察指導及成長髮展。

3.與課題有關的論文發表。

4.課題研究的實驗報告和工作報告。

七、課題研究中注意的問題

1、以身作則,加強教育理論知識和教育新觀念的學習。

2、收集實驗的成果和體會,以保證課題研究獲得良好的結果。

3、本課題必須是真實、客觀、科學的調查研究,合理運用引導法、示範法、合作法和記錄法等進行研究。

【第5篇】幼兒園教育開題報告

幼兒園教育開題報告第:

課題名稱:幼兒園美術教學中教師示範對幼兒創造力影響的研究

課題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作為一名專門從事幼兒美術教育的教師,我一直在摸索如何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幫助孩子們大膽地進行美術創作並突顯幼兒園孩子的年齡特質,真正引領他們跨進藝術的門檻。由於幼兒園的孩子生理和心理的發育都還不完善,他們對世界的認知往往是憑藉直覺和想象的,有的想法甚至脱離現實的“原生態”。對孩子來説,繪畫不是一種技巧,而是思維活動。他們的畫應該是天真可愛且隨心所欲、幼稚純樸且無所顧忌的,正是這種不為形累,不為物牽的思維方式無意中契入藝術的本體之中。

然而,現在很多幼兒園的美術教學內容都只是在機械地臨摹他人的作品,留美博士黃全愈在《素質教育在美國》一書中指出:“繪畫是一種技能,是一種可以被創造利用的技能,也可以是一種扼殺創造,重複他人的技能。技能是可以由老師傳授的,但創造性是老師無法教出來的。許多中國孩子具有相當好的繪畫“技”巧,以及很高的copy(拷貝)“能”力,但欠缺基本的創造力。”模仿和臨摹書上的畫,就是強迫兒童依從別人的感受,改變自己的感覺,長期以往自己的感覺就會遲鈍,喪失了實踐的經歷和體驗,增加了孩子的挫折感,這時丟掉的不僅僅是能畫象的“功夫”,更重要的是正確的思維方式和創造力。

因此,我認為在幼兒美術教學中教師的示範是否合理?對孩子的思維方式和創造力影響有多大?是否有利於孩子的發展?就是我本次選題的緣由。

課題名稱的界定和解讀

關鍵詞:幼兒園 美術教學 示範

研究範圍:所有研究均在新城區北郊教工幼兒園各年齡班中進行。

課題含義:通過對幼兒繪畫活動“示範法”的探討、研究,促進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

課題研究方向和角度:

1、本課題是在我園美術特色教育的基礎上生成的,並進一步加深研究,將過去的“示範、模仿”為主的傳統美術教法與現今提倡的教師“不示範”的教法進行選擇和再組合,因此具有可行性和發展延續性。

2、教師在幼兒繪畫活動中採用的“示範法”,具體從是否需要教師示範、進行教師示範的時機及教師示範的方法三方面展開。

3、該課題負責教師在實踐中已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有一定的實踐基礎。

課題研究的步驟和舉措

所有研究均在新城區北郊教工幼兒園各年齡班中進行。

第一階段:調研(4月—6月)

1、幼兒園美術教學情況摸底;

2、研究任務:聽幼兒園常規美術課,瞭解幼兒園美術教學中示範畫運用情況。

第二階段:資料收集(6月—8月)

1、收集幼兒園常規美術教學中生成的幼兒美術作品和教師示範情況;

2、研究任務:

(1)分析不同教師、不同示範情況下,幼兒生成作品的分析;

(2) 關於《幼兒園美術教學基本情況》的調查問卷。

第三階段:教學實驗階段(9月—11月)

1、運用教學實驗,驗證不同示範情況下,幼兒美術活動中的表現;

2、研究任務:在少示範或不示範的情況下,運用其他方式進行引導,觀察幼兒的接受情況和繪畫中的造型表現,體會教學效果。

最後階段:成果總結(11月—12月)

《幼兒園美術教學中教師示範對幼兒創造力影響的研究》(暫定)在結題期內完成。

課題成果的預期和呈現

第一階段:調研

寫出階段調研隨筆

第二階段:資料收集

1、幼兒園常規美術教學中生成的幼兒美術作品和教師示範情況的簡要分析。

2、《幼兒園美術教學基本情況》的調查問卷回收情況簡單分析。

第三階段:教學實驗階段

生成的教學設計及課件 幼兒園教育開題報告第:

課題“幼兒園教育環境與幼兒互動的研究”是我們在充分調查論證的基礎上提出的。相信經過我們的努力實踐一定能取得非常滿意的實驗效果,下面就幼兒園課題開題報告的研究背景、目標、意義及各項實施辦法向各位領導彙報。

一、有關概念、研究背景及研究意義

幼兒園課題開題報告幼兒園教育環境:幼兒園教育賴以進行的一切條件的總和。包括物質環境與心理環境兩部分。物質環境指幼兒園內教室、寢室、活動室等場所的教學設施、用具的佈置(如何進行空間佈置與材料的提供)及幼兒園外的家庭、社會、自然的大環境;心理環境指幼兒園的人際關係及一般的心理氣氛等。具體體現在教師與幼兒、幼兒與幼兒、教師與教師間的相互作用、交往方式等方面。(我們課題研究僅涉及教室環境與幼兒園文化環境與幼兒互動的研究)

“互動”是與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完全不同的全新教學模式,它積極提倡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間、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雙向溝通,鼓勵被教育者積極參與,反應和創造。

幼兒與環境的互動,幼兒不僅僅是在環境中成長,也是在環境裏探索和學習。因此也可將“環境視為幼兒的老師”,互動式的教育環境可讓幼兒體會到自己是環境的主人,有利於萌發幼兒在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

幼兒園課題開題報告研究背景:“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幼兒園的空間設施、活動材料和常規要求等應有利於引發支持幼兒與周圍環境之間積極的相互作用。”新《綱要》強調給幼兒創設一個豐富多彩、多層次,具有選擇性和自由度的,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接觸到的環境,使孩子通過自己的方式在與環境主動積極地相互作用中獲得發展,將環境的教育價值擺在了整個教育的重要位置。但從現狀看卻存在許多要解決的問題:環境創設內容上追求精緻美觀,缺乏教育性;佈置的形式上單調,缺乏多樣化;佈置方法上,主要以教師的設想、願望出發,沒有考慮到幼兒的興趣,需要和現有發展水平,失去了影響和促進幼兒發展的教育價值。因此,我們應創設與幼兒互動的環境,讓幼兒用環境記錄、描述自己一日生活,使環境成為“會説話”的環境,成為幼兒展示自己的舞台,從而發揮其教育作用,體現環境的價值。

幼兒園課題開題報告研究的意義:通過幼兒園教育環境與幼兒互動的研究,改變教師觀念,不包辦代替:尊重幼兒的興趣、需要和現有發展水平,以主人的身份參與到環境創設中來;探索創設平等、寬鬆、和諧的環境,為幼兒提供適宜、適度的各類材料;提供足夠的、開放的時間、空間,以支持和引導幼兒積極的與環境互動。促進幼兒感知力、觀察力、想象力、思維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及個性的和諧發展。

二、課題研究的目標、內容

目標:

1、改變教師觀念,尊重幼兒的興趣, 需要和現有發展水平,引導教師提供適宜、適度的各類材料;提供足夠的、開放的時間、空間,支持、引發幼兒主動參與環境創設,建構創設意識的內容、途徑、指導策略,利用環境來展示自己的學習過程、探索過程;積極創設平等、寬鬆、和諧的幼兒互動環境。以促進教師與幼兒的互動、幼兒與環境、材料的互動,萌發幼兒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

2、通過課題研究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在教育實踐中提升教育理念,改善教育行為,吸收先進教育經驗:在不斷地反思教學中提高教師經驗總結與分析能力。

內容:

本課題分為兩個子課題:第一、幼兒園文化環境與幼兒的互動研究;第二、教室空間環境與幼兒的互動研究。

幼兒園文化環境與幼兒的互動研究內容:

1、指導幼兒欣賞扎染布藝。

2、研究扎染的基本方法和一定的技能、技巧。

3、研究教師如何運用指導策略,引導幼兒主動參與扎染活動。

教室空間環境與幼兒的互動研究內容:

1、在環境創設中,如何引發幼兒主動提出創設的意願和動機。

2、研究如何在師幼互動地創設環境中培養幼兒主體性、積極參與性為主線,選擇與安排相關合理、有趣的內容。

3、研究教師如何運用指導策略,引發並促進幼兒主動參與環境創設。

三、課題研究的主要方法

(1)觀察法:由課題組人員設計觀察記錄表,通過觀察,瞭解幼兒與現有教育環境的互動情況。

(2)比較法:通過比較前後測幼兒與教育環境的互動情況,從理論角度分析幼兒如何更好地與之互動,為教育的實踐奠定基礎。

(3)行動研究法:以實踐作為研究的起點,從“實踐中的問題”出發,採用實踐——反思——再實踐的行動研究,從而不斷探索出教育環境與幼兒互動的一系列教育方法的研究策略。

(4)經驗總結法:通過對實驗教育過程的回顧、反思、總結,將教育措施、教育觀察、教育效果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研究。

四、課題研究的實施步驟

組織由園長掛帥、業務園長、教研組長及經驗豐富的骨幹教師為主要成員的課題組,運用科學的方法,在我園小、中、大三個年齡段展開關於教育環境與幼兒互動的現狀調查。在研究中通過實踐——反思——再實踐,不斷豐富和完善改進教育方法和途徑,以保證實驗研究的效果,具體分三個階段實施:

9月——11月 第一階段:籌備階段:蒐集有關資料,調查幼兒對現有教育環境的反映、認知、寫好觀察記錄及實驗方案。

12月——11月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進行具體的實驗研究階段,根據前一階段的觀察,從改變教師觀念,創設良好的物質與心理環境,指導幼兒參與設計、參與收集和準備材料、參與佈置,真正達到環境與幼兒的互動。

12月——2月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對整個實驗過程的資料、信息、音像等進行綜合、歸納、概括、總結;撰寫工作報告及實驗報告、結題報告,最後出版本課題研究的成果集,製作一套環境創設課例光盤和課題研究過程光盤,舉辦有關課題成果的展覽並推廣。

五、課題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我園雖僅成立兩年的時間,但在上級主管部門的領導和大力支持下,各方面都取得了較大的成績:先後被確立為徐州市一類幼兒園、市示範幼兒園、市巾幗文明示範崗、市優秀家長學校、徐州師範大學社區學院教育基地及青年路國小、公園巷國小、徐師附小、解放路國小等教育實驗國小幼小銜接實驗基地。

在課題開展前,我們做了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如:調查幼兒對現有教育環境的反映、認知,寫出觀察記錄;蒐集相關資料,瞭解幼兒園教育環境如何進行創設才能與幼兒互動,掌握了環境創設的要求、內容和方法,寫出了實驗方案;認真閲讀、理解相關的書籍如《幼兒園環境佈置的思考》及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讓環境和材料與幼兒對話》等,從多方面、多角度瞭解幼兒園教育環境的現狀及未來發展的需要,還專門組織教師到蘇州、貴州等地方學習扎染工藝。

另外,我園將撥出專用經費,應用到科研課題上來,以保證課題實驗的正常進行。

六、預期研究成果

1、關於幼兒園教育環境與幼兒互動的調查與分析。

2、教育環境與幼兒互動的方法與策略。

3、教師在課題中的觀察指導個案及成長髮展。

【第6篇】淺析教師、幼兒、家長共建幼兒成長檔案初探開題報告

一、研究目標

通過研究,形成富有特色的(幼兒、教師、家長共建)、能體學校財務處述職報告現幼兒個性與發展的成長檔案。

二、、研究內容

1、幼兒成長檔案記錄的內容與形式。

2、教師觀察和記錄幼兒發展過程的策略。

3、引導幼兒參與成長檔案建立的方法。

4、指導家長如何在家庭中收集和記錄幼兒資料。

三、研究方法和過程設計

(一)、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利用網絡、報刊等多種途徑收集資料,並對情報資料進行分析、回類、整理。

2、觀察法:一日活動中以及在家時(由家長觀察記錄)對幼兒進行觀察,記錄幼兒在園、在家的行為表現,並進行分析,設計相應的活動。

3、談話法。通過與幼兒的交流,瞭解幼兒的情況,及時記錄下有價值的信息。通過與家長的交流,瞭解、分析幼兒在家的信息,指導家上進行記錄,並提供相應的措施。

4、個案研究法:在班內選取部分幼兒及家長作為重點研究對象,進行個案跟蹤。

(二)、實施過程:

第一階段:預備階段(.9——.10)

1、收集有關資料、信息,進行情報的分析、回類和整理。

2、制定課題研究方案。

3、各班平行班確立小專題,並制定實施計劃。

4、召開家長會,向家上進行宣傳。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11——.2)

1、繼續學習有關方面的資料。

2、建立幼兒成長檔案袋

3、指導幼兒、家長共同設計成長檔案封面和首頁。

4、年級組教師共同商量幼兒成長檔案的內容和記錄的形式以及怎樣讓幼兒、家長參與建立。

5、進行在家庭中如何收集幼兒資料教師、家長座談會。

6、通過多種形式,進行檔案內容收集與交流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3——.6)

1、整理幼兒檔案。

2、撰寫報告四、研究結果

(一)引導家長參與幼兒檔案袋的建立

1、利用多種途徑,讓家長了解建立幼兒成長檔案袋的意義

《幼兒園工作規程》明確指出,幼兒園應主動與幼兒家庭配合,幫助家長創設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向家長宣傳科學保育、教育幼兒的知識,共同擔負教育幼兒的任務。新學期初,我們對家上進行了調查,發現家長對孩子的評價存在着很大的片面性,他們都以為孩子的發展是通過認知上獲得的多少來評定的,因此,向家長宣傳幼兒檔案袋的建立成了我們的首要任務。

首先,利用家長會向家長宣傳幼兒成長檔案建立的意義。為了讓幼兒成長檔案的建立有個良好的開頭,也為了能調動家長對建立幼兒成長檔案的積極性。我們召開了家長會,通過家長會向家長先容了什麼是幼兒成長檔案、檔案袋可以裝哪些內容、成功的“幼兒檔案袋”具有哪些特點等,初步讓家長了解到這種新的教育評價方式的意義。

其次,通過家園之窗加強向家長宣傳的力度。我們深感光靠家長會的宣傳是不夠的。於是,我們又通過家園之窗向家上進一步宣傳其意義,使家長逐步熟悉到檔案袋式發展評價能更真實、客觀地反映孩子的表現和進步,能更好地為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提供真實、有效的依據。通過對家園之窗的宣傳,得到家長的認同,產生參與的欲看,從而為評價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另外,還採用了向家長髮放資料的方式向家長宣傳。確保讓每位家長都能瞭解建立幼兒成長檔案的重要性以及積極參與建立幼兒成長檔案的工作。

2、採用多種方式,指導家長設計幼兒成長檔案封面建立幼兒成長檔案袋的第一步是製作幼兒成長封面,如何指導家長設計、製作幼兒個性化的成長檔案封面呢?在這過程中,我們針對家長的不同能力,對家上進行分層指導,使全體家長的動手製作能力和創造力都得到提升,也為後面參與建檔增強了信心。

首先,我們啟發能力強的家長先嚐試設計、製作幼兒檔案袋的封面。如,擅長電腦的家長可以利用電腦進行設計;動手能力強的家長也可以通過剪剪、畫畫、貼貼來自己設計、製作。通過設計、製作活動,不僅讓幼兒成長檔案袋的封面體現出了個性化,而且也充分挖掘出了家長的特長和能力。

其次,我們為能力弱的家長提供了範例,鼓勵家長模仿着做幼兒成長檔案封面。如,對於既不會電腦,動手能力又差的家長,我們則提供給他班裏做得好的,讓他帶回家照着樣子模仿着做。

再次,我們還引導能力強的家長指導能力弱的家長設計幼兒成長檔案封面。

通過這種形式,一方面促進了家長之間的情感,另一方面充分挖掘了家長的資源,使指導形式更豐富、更有效。

3、以表格的記錄方式,激發家長參與幼兒檔案袋治理的積極性在建立幼兒成長檔案的過程中發現部分家長參與幼兒檔案袋治理的積極性不高,發下往的資料回收率不是。於是,我們對自己的工作進行了反思,家長主觀上是願意寫的,很可能由於工作忙或水平有限而無法完成。因此,我們調整了自己的工作方式,將以前多數資料讓家長以大量文字形式完成的方式,改為由家長填寫表格的方式,大大進步了可操縱性,也調動了家長參與的積極性。

首先,結合主題活動設計表格,激發家長參與幼兒檔案袋治理的積極性。如:“三·八”主題活動,請家長根據表格內容幫助記錄孩子在家是如何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媽媽的愛。

其次,結合節日活動設計表格,激發家長參與幼兒檔案袋治理的積極性。如:“十·一國慶遊園活動”記錄表,請家長幫助孩子記錄在遊園時的表現以及對活動後的一些感受。

再次,結合社會實踐活動設計表格,激發家長參與幼兒檔案袋治理的積極性。如,春遊活動,請家長記錄下孩子的所看、所想、所思。

4、通過檔案袋,指導家長以正確的、縱向的、發展的眼光、全面評價自己的孩子。避免家長們盲目的將自己的孩子與其他幼兒進行橫向比較,出現不必要的攀比現象。如,我班的越越動手能力相對其他孩子弱一些,所以畫畫水平一直不如班裏的孩子,但他每一次畫畫時,我都將他的散光點記錄下來並整理後放進到他的成長檔案袋中。而由於越越的媽媽平時不大關注孩子的成長檔案袋,總是以為越越很笨,不如其他的幼兒。於是,我15中學生低碳生活調查報告們將越越的成長檔案袋給越越媽媽看,在通過縱向的觀察與比較終於發現他原來在慢慢的進步。從那以後,越越的媽媽再也不拿自己的孩子與別的幼兒來比較。家長們不僅學會了對孩子進行縱向評價,也在教育方法上受到啟發,能將孩子在家中的點滴進步及時做好記錄,以書信的方式帶到班級存放於檔案袋中,極大豐富了檔案袋的內容。通過檔案袋,使家長及時、客觀的瞭解孩子各方面的發展,從而進步家長正確評價孩子的能力。

(二)以美術活動為切進口,引導幼兒對自己與他人作品的評價

“幼兒成長檔案”為幼兒提供了自我熟悉與評價的空間。幼兒在“成長檔案”中能夠對他們過往的作品和現在的作品進行比較,從而感受到自己的成長,發現自己現在和過往的差異。為此,我們在“幼兒成長檔案”中加強了幼兒的評價,主要通過提問和遊戲的形式來開展活動中的評價活動。

1、以啟發的方式,引導幼兒對自己作品的評價

啟發幼兒進行自評,包括對自己的語言、行為、作品內容的評價,使幼兒主動對照別人的作品模仿、鑑戒,學會了客觀地評價自己。在自我評價作品時,我們能根據各個孩子的特點,以不同的形式引導幼兒參與作品評價。如,繪畫活動“我和爺爺、奶奶”,首先,對於內向、能力相對弱的孩子,我們根據作品內容採用邊提問邊回答的方式進行評價,老師會問:“你和誰在一起,在幹什麼?你用了哪些色彩表現了爺爺、奶奶等?”然後幼兒根據老師的提問進行表述;其次,對於能力強的幼兒,我們則引導他們從畫面的構圖、色彩、比例等方面進行自我評價。啟發式的評價增強了孩子的自我意識,增強了其自信。

2、以遊戲的形式,引導幼兒對他人作品的評價

引導幼兒對他人作品進行自主、客觀的評價,不僅能發展幼兒的觀察力、表達能力,而且能促使幼兒自檢相互取長補短。一般來説,幼兒對於自己的作品很欣賞,很沉醉,而相對同伴的作品關心甚少,這和他們的心理“以自我為中心”的特點相符合的。因此,我們捉住每次活動結束時對幼兒作品評價的機會,引導幼兒參與對同伴作品的評價,評價的形式以遊戲情景為主。如,在繪畫“熱鬧的馬路活動中,引導幼兒以“觀光者”的身份參與評價,老師問觀光者:“在旅行中,你發現上海的哪條馬路最熱鬧?”觀光者會認真地説:“我覺得***的馬路熱鬧,由於馬路上有很多來來往往的車輛;***畫得也很熱鬧,馬路上有很多商店等。”遊戲式的評價滿足了幼兒遊戲的願看,激發了他們評價他人作品的愛好,發展了自己的觀察、表達能力,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在建立幼兒成長檔案的過程中,有效地促進了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1、進步了教師的觀察技能。為幼兒建立“成長檔案”讓教師能更加深進、細緻、地瞭解每一個孩子,關注孩子的每一個方面,尊重孩子的個性,理解孩子之間的差異,瞭解應使每個孩子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得以進步。在為幼兒建立“成長檔案”的過程中,教師煉就了觀察孩子的本領,知道要觀察孩子的哪些方面,如:不僅要觀察孩子的知識積累和技能的發展水平,更要關注幼兒的情感、態度;不僅要關注幼兒某一片斷活動中的表現,更要持續觀察、記錄幼兒一定階段中的發展變化;不僅要捕捉孩子偶發、典型的行為表現,更要關注幼兒穩定的行為特徵;不僅要關注幼兒的弱勢項目,更要關注幼兒的上風項目。在建立幼兒成長檔案的過程中,教師的目光越來越多地投向了孩子,孩子的每一次喜、怒、哀、樂,孩子的爭執、孩子佈滿稚氣的語言、孩子們的每一點進步都是教師觀察的對象。

2、進步了教師的記錄能力。(1)用文字記錄。我們在開展各種活動時,由於種種因素往往不能用最直接的方式記錄到活動情景和語言,有的幼兒面對鏡頭會拘束,有的幼兒面對發話器就會不自然,這樣就會影響記錄的真實性,在這種情況下,比較適適用純文字記錄方式與分析的方法,從而使觀察記錄在形式和意義上有了進一步的提升。 (2)用照片記錄。在各種活動中,我們經常用相機捕捉各種有價值的鏡頭,在照片的旁邊加上註解和分析,這種方式在幼兒成長檔案中被越來越多地運用,照片能直接的記錄下當時幼兒的表情、神態、動作等,照片的記錄直觀而清楚,教師的註解可讓照片變得更加立體全面。(3)幼兒作品與分析。幼兒作品加教師的分析是運用得最為廣泛的一種方式,但是大多數的作品還需要通過和幼兒交流後才能真正領會幼兒作品中的含義。通過多樣化的記錄方式,教師更明確了觀察記錄的意義和價值。

總之,通過建立成長檔案促進幼兒的發展,對教師的專業技能提出新的挑戰,作為新的教育理念指導下的幼兒教師,要真正能追隨幼兒的發展,是一個長期的探索和研究的過程。在整個成長檔案的製作過程中,作為教師我們體會到了一種和孩子們共同成長的過程,一種自身專業素養不斷進步的過程,我們將在未來的日子裏繼續學習,更深刻的瞭解兒童,細緻地解讀兒童,希看幼兒成長記錄檔案能更恰當,全面地反映幼兒成長過程中的足跡和門路。

五、幾點思考

1、在“如何進步家長對孩子的評價能力”這方面我們研究的還不夠,還可以在以後進一步探索和研究,使家長的育兒能力得到進一步的進步。

2、在進步幼兒的自我評價和評價他人的過程中,我們只研究了在美術活動中進步幼兒的評價能力,我想還可以從其他方面,如,生活方面、運動方面等來進一步引導幼兒參與評價,從而來提升其評價能力

【第7篇】幼兒園微型課題研究開題報告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及意義

音樂活動是幼兒園教育活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藝術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應充分發揮藝術的情感教育功能,促進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在國外,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以獨創性的節奏教學而廣泛流傳,並具有一定的系統性,但在有些教學方法上還不能為我們教師所運用。同時,奧爾夫認為,我們的教學應當結合本國的國情,適合當地的幼兒教育的發展狀況,這是當今世界幼兒教育的發展趨向。

音樂能陶冶性情,激發幼兒的美感,挖掘幼兒的藝術潛能。音樂節奏活動一直是我園教師的一個薄弱環節,許多教師對它是“又愛又怕”。近兩年,我在對外開放和外出學習觀摩時,重點關注音樂教學活動,感受到現在節奏活動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的改革方向及整體音樂教學法帶給我們的啟示。本課題旨在通過生活中的實例,來研究幼兒音樂節奏活動的教育途徑。嘗試利用生活中的實例,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幼兒實施良好的音樂節奏感的培養,使幼兒對節奏活動產生興趣和敏感性,產生“創造”的衝動,使幼兒在音樂基本素質上得到一定的提高,同時解決好音樂節奏活動教學中教師技能傳播與幼兒主動性、創造性能力發揮之間一個“度”的正確把握問題,真正讓幼兒發現、認識並表現出節奏的美、音樂的美,使幼兒的音樂節奏感得到良好的發展。

二、國內外相關領域研究現狀

20世紀80年代,全球範圍內掀起了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的改革運動,美國也進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其中將音樂教育就推上了重要的位置,從1838年美國將音樂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在波士頓馬塞州的一個公共學校設立至今,美國的音樂教育走過了170多年的發展歷程。

近幾年來,中國的許多教育人士對幼兒音樂教育也進行了研究,上海一所幼兒園的教師就幼兒音樂興趣的培養進行了研究,她們認為,興趣起着動力和促進作用,培養音樂興趣是幼兒學習音樂、伴隨幼兒音樂成長的第一步。在構思幼兒音樂興趣培養圖式中,一是注重流程化,即把音樂興趣培養放在首位,在日常音樂教育、專業音樂教育、家庭音樂教育等各個領域加強聯絡和交流,把激發幼兒的音樂興趣貫穿其中;二是注重系列化,即把音樂興趣的培養目標有序地落實到各個領域,形成培養的系列;三是注重一體化,幼兒音樂興趣的培養不僅侷限於幼兒園音樂活動本身,還在於音樂專業教師加盟和家庭早期的音樂啟蒙及教育,三位一體,構成幼兒音樂興趣培養基本網絡。

三、課題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節奏是音樂的生命,是音樂生命的源泉。音樂節奏感有助於培養兒童協作意識和技能,兒童對音樂節奏感的意識是很強的。節奏應該是嚴格準確的,決不是機械的,因為節奏是表現音樂的重要因素;音樂是傳達人的情感,是具有生命力的,所以其節奏也應該是活的,有時緊,有時鬆,像人的脈搏,隨着情緒變化而有快慢的變化;但它的鬆緊是依據音樂的自然流露,不能隨心所欲。音樂的鬆緊較難把握,因為音樂是千變萬化的,沒有一個固定的公式,它更多的是一種感覺的培養和提高。

生活化:“生活”是指人的各種日常活動或指人的生存、活着,它包括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化”是指轉變為某種性質的活動狀態。本課題將“生活化”界定為教師從周圍生活中選取音樂教學資源,使幼兒在感到親切、温暖、充滿人情味,自然輕鬆的環境中得到教育,促使幼兒各種能力的發展。

四、課題研究的理論支撐

1.陳鶴琴的教育思想:“喜歡音樂是兒童的天性,兒童的本能,音樂在兒童生活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音樂教育“應利用音樂來改善兒童的意志,陶冶兒童的情感,使兒童表現真實的自己,導向於創造性的發展。……”陳老還認為,教育應當來源於生活,要從生活中尋找事例,對幼兒進行教育。

2.奧爾夫音樂教育理念:奧爾夫認為音樂構成的第一要素是節奏,不是旋律。節奏可以脱離旋律而存在,旋律則不可能脱離節奏而存在,特別強調從節奏入手進行音樂教育。奧爾夫的教學體系中有一些節奏練習的方法,如:語言節奏練習、聲勢練習、多聲部及合聲的節奏練習、輪説節奏練習,變奏節奏練習等。這些練習方式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教學方法基礎。

3.皮亞傑建構主義理論:“幼兒通過遊戲和嘗試活動,在不斷選擇、探索中,在與他人及環境的互動過程中,將所獲得的信息整合成一個組織的建構,這就是知識。”可見環境在幼兒教育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

五、課題研究的目標、內容、方法

研究目標

1.編排、整理幼兒園各年齡階段適宜的音樂節奏教學活動內容及系列活動方案,探索生活化的音樂教育實踐方法。

2.在研究過程中,不斷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轉變教育觀念,形成一定的教育機智,敢於接受新理念,挑戰新方法。

研究內容:

1.根據幼兒園各年齡班幼兒的特點和生活經驗,設計具有情趣化、生活化的系列音樂節奏活動內容。

2.根據幼兒音樂節奏感發展的特點,探索幼兒園節奏活動中的組織方式和教學指導策略。

3.尋找、利用生活中適宜的材料在小、中、大班節奏活動中的運用。

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研究幼兒音樂節奏教育對幼兒發展的意義,結合中外幼兒音樂挖掘、梳理幼兒生活中音樂節奏活動教育的教材。

2.個案分析法:對活動設計及實施完善過程做案例分析,總結活動設計與實施的經驗。

3.行動研究法:在教育教學中運用幼兒音樂節奏教學的方法設計並組織實施音樂教學活動,完成幼兒音樂活動案例集。

4.問卷調查法:為了解現狀,為研究提供客觀可靠的基礎性材料,將採用問卷調查法舉行研究。

5.經驗總結法:總結梳理音樂活動中幼兒音樂節奏活動的方法與策略。

六、課題研究的過程

1.準備階段(6月—8月)

查閲理論資料,學習相關理論,關注研究國內外相關課題的動向,進行文本資料、網絡資料的篩選;對教師進行課題研究必備的知識和素質培訓;制定實施方案。

2.實施階段(9月—4月)

(1)理論研究:解讀新《綱要》,學習《多元智能理論》等幼教改革、課程改革的相關理論。

(2)實踐研究:根據研究目標、內容制定實踐研究方案,注意積累、整理資料;實驗前測;建立研究信息卡,舉行階段研究成果彙報會,根據反饋情況及時調整研究計劃;區角活動設計、實施與評價;階段小結和評估工作,整理研究成果資料,做好論證工作;撰寫研究報告。

3.總結階段(5月—6月)

公開發表的論文、活動設計、研究活動音像資料等,進行資料分類歸檔,分析研究數據,總結研究方案,申報課題評審鑑定。

七、課題研究的成果形式

1.研究報告

2.研究論文專集

3.教師優秀課堂教學展示(影像)

幼兒在生活中應用音樂節奏的展示(影像)

八、完成課題研究的保障條件

1.本課題研究在課題負責人的領導下,選拔配備科研素質高、研究能力強的人員組成課題組,確保課題研究的組織落實。

2.本課題組將加強課題組成員的培訓,組織成員認真學習先進的教育思想,促進其教育觀念的轉變和更新;強化科研理論的培訓,現代的先進的教育理論,是進行課題研究的先導。培訓做到四落實:時間、資料、方式(請進來、走出去)、效果。

3.本課題將聘請市、縣教科研部門的專家、科研人員、學科教研員作為專家指導組,指導本課題研究過程,引領課題組成員開展課題研究。

4.本課題組將加強管理,一是嚴格課題實驗研究過程的管理。每一階段將有周密的計劃、明確的任務,嚴格的落實,確保課題研究按計劃進行,保質保量落實實施方案;切實落實課題研究的總結、驗收、評價的管理。二是嚴格課題組成員的管理。課題研究人員一經確立,不得隨意更改,確保研究人員穩定性。

5.我園十分重視科研工作,保證了研究過程中經費的使用,所需設施、物品的提供,教師研究成果的獎勵等,確保課題研究工作有序高效地開展。

【第8篇】幼兒園學前教育開題報告

題目:幼兒園小班規則意識的培養與研究

內容摘要 幼兒期是幼兒規則意識萌發和初步建立的重要階段。在幼兒園的日常教育活動中,教師應把握教育契機,採用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促進幼兒規則意識的建立和良好規則行為的養成,為幼兒的自主的探索建構活動提供有利保障。

關鍵詞 幼兒規則意識 行為教育

一、問題提出 :

俗話説:“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句俗語是從古至今人人皆知的經驗之談,也是一個人生存在這個社會裏首先所必須遵守的。大到國家的法律,小到集體的規章制度,都約束了一些人的不規範行為。在當今幼教改革的思潮中,幼兒園規則意識培養的尺碼更為重要。當前,幼兒園的集體生活是幼兒從家庭邁向社會的一個小小驛站,也是幼兒走向社會的第一步,幼兒從熟悉自由寬鬆的家庭環境進入到陌生、又有約束的集體環境之中,又要接受集體教育,難免給幼兒帶來一些不適。幼兒不能像在家裏那樣隨心所欲,想幹什麼就幹什麼,而要受集體規則的制約,要讓幼兒慢慢理解生活在集體中應該怎樣做,不應該怎樣做。規則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處處體現,所謂的規則,就是幼兒的一日生活常規。常規的建立不僅是集體教養幼兒的需要,同時它有益於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的發展,可以起到培養良好情緒,形成一定的衞生、生活和行為習慣,促進幼兒的生活和活動的能力提高的作用。

規則作為教育手段,可以起到規範引導行為方向,促進幼兒活動質量,提高能力和身心發展水平的作用。在組織集體活動時,幼兒要按照一定的要求,約束自已的不良行為,限制自已不應該擾亂一定的生活習慣、社會秩序,讓幼兒從小就知道生活在一個集體裏,就要有一定的約束力,不能隨心所欲。如:站隊時不能擁擠,大聲暄譁,收玩具時擺放整齊,不能爭搶別人的玩具等,這些都是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主動行成的行為習慣。通過引導幼兒在活動中逐步建立和完善規則,並認真執行,把這種執行作為自身的需要,從依規則控制自身行為到形成動力定形,也就是我們所説的:習慣成自然。因此引導幼兒建立初步的規則意識,知道一定的規則是遊戲愉快進行的前提。

二、研究目標:

1、引導幼兒建立初步的規則意識,知道一定的規則是遊戲愉快進行的前提。

2、能夠主動約束自己的不良行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三、研究方法:

觀察法:為班級幼兒建立個案並進行長期追蹤觀察,並對幼兒的神態、活動、語言等進行觀察分析。

行動研究法:創設情境,設計一些促進幼兒規則意識培養與幼兒園的教育教學等緊密結合起來。

經驗總結法:定期總結課題研究中的心得、體會與經驗,並以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為支撐不斷提高課題研究的應用價值。

四、研究時間:

20xx年x月——20xx年x月

五、研究對象:

小班25名幼兒

六、實施方案:

(一)、規則是幼兒自主活動順利開展的重要保證。

在當前的教育環境中幼兒的自主參與是十分重要的。實踐證明,要想讓幼兒真正的開展自主活動,規則的建立是十分重要的。遵守規則和自主活動是辯證統一的,如果教師過於強調規則,勢必會把幼兒管的太死,使他們失去自主活動的機會。反過來,如果過分強調自主活動,沒有任何規則的約束,教育也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因此在幼兒園的生活中,為了讓幼兒能夠真正開展自主活動,我們既要為幼兒提供自然、安全的心理環境,讓幼兒放鬆的活動,同時也不能太放縱幼兒,要為幼兒提供必要的規則。

案例1、無規則的區角活動

在區角活動“開心城堡”的搭建活動中,湧入大量的小朋友。大家每人拿起幾個盒子開始自由的搭建。可是因為參加的幼兒比較多,分到手裏的材料明顯不夠用,小朋友發現材料不夠用了,於是吵吵鬧鬧、互相搶奪起來,為自己的搭建活動尋找材料。不一會兒功夫幾個小朋友哭了起來“開心城堡”搭建活動只好取消。

案例2、有規則的區角活動

同樣是區角活動“開心城堡”的搭建活動。小朋友拿到自己的進區標誌卡,插到卡槽中。因為限人數6名,第七個小朋友沒能進入該區角只好耐心等待。在搭建開始階段,每人領到一張任務卡,於是小朋友按照自己任務卡中的內容尋找材料,再按照指示搭建城堡的一個部分,小朋友完成各自的任務之後,在老師的幫助下合力拼成一個大城堡。

在案例1中教師為幼兒的自主活動提供了一個相對自由、寬鬆的環境。但事實表明,

在對幼兒沒有提出任何規則性要求的時侯,幼兒之間就有可能產生相互的影響和干擾,因此幼兒的自主活動就無法順利開展。在案例2中由於建立了良好的區角遊戲規則,這樣既可以規範幼兒的操作行為,支持幼兒的自主探索,建構,又能有效的避免幼兒之間因為材料或是合作之間的糾紛和衝突。由此可見,幼兒的自主活動需要一定的規則為保障,只有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規則,讓幼兒在活動中自覺遵守,才能讓幼兒提高學習效率,真正得到自主的發展。

(二)、多途徑和多方法,引導幼兒提升規則意識,促進規則行為養成。

在日常生活中,幼兒常常表現出一些違反規則的現象,如:在本該安安靜靜的圖書區或是玩具區大聲的講話,爭搶玩具,不能將使用完的物品放回原處等等。事實上,這些現象是因為幼兒沒有規則意識或規則意識薄弱所致。因此我們必須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積極引導幼兒提升規則意識,養成規則行為。

1、正面強化,利用榜樣示範提升幼兒的規則意識。

榜樣示範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是指為學習者樹立榜樣,而後由榜樣向學習者示範,學習者再從模仿中進行學習。心理學有關研究證明,通過榜樣示範,學習者的態度、行為方式、動機和技能,都能得到有效的改善或提高。在幼兒的生活中,教師通過榜樣示範法,為幼兒提供了具體的行為標準,不但讓幼兒掌握了有關的行為規範,也有效的提高了幼兒的規則意識。並且教師在活動中抓住教育契機,創設類似的情境,將有助於幼兒提高規則意識,養成規則行為。

案例:又到户外活動的時間了,每到這個時候我們總是強調讓幼兒將小椅子放到桌子下面,防止小朋友站隊時絆倒,可總有一些小朋友着急站隊而忘記放椅子。某一天,我表揚了幾個堅持放好小椅子再去站隊的小朋友,於是其他小朋友立刻回到座位上將小椅子一一放好。在這個案例中,教師運用榜樣示範法,為幼兒提供了具體的行為標準,讓幼兒掌握了良好的行為規範、保障幼兒的身體安全,也有效的提高了幼兒的規則意識。教師應該善於把握生活中的每個教育場景,把握教育契機將這些場景變成自己的教育情境,養成良好的規則行為,提升幼兒的規則意識

2、規則自定,讓幼兒自覺的養成規則行為。

幼兒園《綱要》明確提出,幼兒園教育應該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 展的規律和學習的特點,因此,在引導幼兒提升規則意識和養成規則行為時,教師應該強調發展幼兒的自主意識。在一日活動中,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大膽放手,以尊重為原則,以引導為手段,允許幼兒自己去思考規則要求的合理性,從而自主建構規則,進而發展到遵守規則。

葉瀾教授在新基礎教育理論中提出“把班級還給孩子”秉承這樣的管理理念,將班級的一些事務性工作如:整理圖書、玩具分類等,和區角遊戲規則制定和監督等工作全部交給幼兒來完成,真正實現規則自己定崗位輪換的自主管理模式。於是我們在班級設立了小小值日生崗位,從早晨入園接待小朋友到分發餐具再到歡送幼兒離園幼兒的一日生活都會有小小值日生進行服務,而且每日輪換,讓每名幼兒都有機會去管理班集體。讓幼兒在管與被管中規範自己和他人的行為習慣,理解並遵守規則是一切活動順利開展的必要條件。

3、標誌暗示,幫助幼兒理解和遵守規則。

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教師要以多種方式引導幼兒認識、體驗並理解基本的社會行為 規則,學會尊重理解他人。幼兒年齡小,自控能力差,對於一些必須遵守的輕質規則缺乏足夠認識,因此在行為上出行偏差,這是教師就可以藉助符號、圖標進行行為上的提示和約束。

所謂“圖標”就是把規則花城有趣的畫面,通過觀察、模仿、暗示等途徑去刺激幼兒做出相應的反應,從而抑制其不良行為的萌發,促使幼兒在不斷操作中形成自律。在幼兒園的區角活動中,如果讓幼兒自主、自由的選擇,往往會出現爭搶等矛盾。因此教師需要和幼兒商量遊戲規則,並將這些規則繪畫成大家都能看懂的圖標張貼在各個區域內。如:盥洗室內貼上老師和幼兒共同製作的洗手流程圖和節約用水的標誌:圖書區畫上一個閉緊 的小嘴巴,告訴幼兒看書時要安靜:廁所貼上男孩和女孩的小頭像,提示小朋友文明入廁等等。這些畫面雖然不夠美觀,但確是小朋友和老師共同製作並且願意去遵守的,這比教師單純的説教或是貼一些買來的十分精美的掛圖效果要好得多。

七、結論:

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之中,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充分了解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心理需求,採用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加以教育和引導,制定適宜的規則要求,使幼兒在不超越底線的狀態下生活、遊戲。在和諧的秩序中,能夠主動約束自己的不良行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健全的人格,促進幼兒良好個性形成和社會化的發展。

參考文獻:1、鄭三元規則的意義與兒童教育新思維

2、王小明榜樣示範法的心理學研究

3、陳央兒用隱性規則引導幼兒有序活動

【第9篇】幼兒美術教學研究開題報告

課題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幼兒美術教學作為一門藝術,能感染情緒,表達思想,陶冶情操,培養創造性思維,是幼兒表達行為的第二語言。美術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徑,也是促進兒童人格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在繪畫教育活動中充分發揮孩子的想象力,培養孩子的表現力,提高藝術修養,是一件意義重大的工作。《綱要》中提出了“感受與表現創造並重”的美術教育觀。強調幼兒的美術教育要寓教育於美的享受之中,要始終把對幼兒個性、情感的尊重放在首位,強調在幼兒精神獲得滿足和愉快的同時,培養其對美的感受力和藝術表現力、創造力。

學習《綱要》的同時,反思目前幼兒園的美術教育現狀,我們發現仍然存在誤區:如在美術表現、創造性方面,仍然偏重美術知識和技法的傳授,忽略幼兒對美術的感受和情感表現,表現形式不夠豐富,評價重結果輕過程,以“像不像”、“好不好”為評價標準,忽略幼兒對繪畫“美”的情感體會和表達、表現等。針對以上誤區,我們綜合實際,提出了“在繪畫活動中培養幼兒表現力的研究”這一課題。通過研究,充分發揮幼兒在美術活動中的主體作用,注重幼兒自主的學習過程,引導幼兒運用各種形式大膽表現、自由想象,讓幼兒對美術活動懷有強烈的興趣和表現熱情,以美術帶動思維,從而得到生動、活潑、主動、全面和諧的發展。 在繪畫活動中培養幼兒的情感表現力,不僅是幼兒素質啟蒙教育有效開展的新路,也是幼兒全面素質形成的重要切入口。如果一個幼兒對活動充滿了積極的情感,他就會具有極強的求知慾望,從而形成探究環境的動機,並努力去認識事物,解決問題。幼兒園的美術活動,就是從早期的興趣和能力出發,根據其特點,因勢利導,培養幼兒對美術活動的愛好,使其在活動中得到快樂和滿足,感受到什麼是美,並會用繪畫這種方式來表達自身的情感,促進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

課題名稱的界定和解讀

(一)概念界定

1、美術:是以有形的物質材料,塑造出人們可以直接感知的可視形象的視覺藝術。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是指有組織的美術活動,和靈活多樣的日常美術活動。有組織的美術活動內容包括繪畫、手工、欣賞名畫三大部分。

2、美術表現力:幼兒把繪畫活動作為一種表現手段,通過自己對周圍事物的美的體驗,經過想象以繪畫、手工等形式,創造性地表現出來的能力。他們的自我表達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自由表達,一種是創造性表達。表現力的核心是創造。

(二)理論依據

1、《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提出:“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在《綱要》中,不僅強調了“要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而且還強調了要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2、赫伯、裏德指出:“教育的目的在於啟發

培養人的個性,順應兒童自然本性的發展。”美術教育是表現內心的藝術,兒童通過視覺藝術這一形式來表示個人的感受,從中體驗到快樂、成功、確定自身內在的本質和價值。美術活動為兒童提供了自我表現的形式。

課題研究的步驟和舉措

課題研究步驟:

(一) 準備階段

學習《綱要》,和相關理論書籍或文章,結合本園實際和特色,確定研究要點和切入口。做好論證和方案形成的一些前期準備工作。

(二) 實施階段

1、對幼兒進行觀察、瞭解、分析,把握幼兒的現狀、特點、需要和潛力。

2、根據分析情況和幼兒的年齡特點,制定適合本班幼兒的課題計劃。

3、經常進行教學觀摩,不斷改進教學模式。

4、每月進行研討活動一次,每週不定期交流;每月至少撰寫有照片的案例分析並進行交流。

5、利用照片、錄象、文字記錄和收集幼兒作品等多種手段做好過程實錄。

(三) 總結階段

成果資料整理、分析、展示;撰寫研究報告;請專家對成果進行評價。

七、研究成果形式和呈交日期

1、成果形式:結題報告、論文和隨感、案例記錄、研討活動照片、幼兒作品等。

2、呈交日期:xx年6月

課題研究舉措

(一)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激發幼兒對繪畫活動的興趣。

“興趣是的老師。”興趣可以開發人無限的潛能。

1、讓幼兒多感知大自然的美麗,親身去體驗自然界中藍天白雲,花鳥魚蟲,瓜果蔬菜等各種形態、色彩,感受發現其中的美麗,這些都將給孩子帶來無限樂趣和遐想,引發他們的興趣。

2、老師的教學方式和語言也是激發幼兒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採用擬人化的方法介紹所作畫的特徵、表現方法,再以新穎的組織形式,藝術的引導和熱情的鼓勵,激發幼兒的創作慾望。

3、創造適宜幼兒發展的環境,激發幼兒的創作慾望。孩子的思維活動很大程度上受到情感的影響,為幼兒設計和提供一個良好、寬鬆、愉快、活潑的學習環境是必然的需要。教師應以親切的語氣,温和的表情使幼兒的心理處於安全、寬鬆的狀態中。利用幼兒精品和名畫來佈置教室,讓幼兒想象美、感受美,並提高提供豐富的材料和工具,給幼兒提供一個自由發揮想象、盡情表現慾望的場所。

(二)挖掘作品的內在情感,運用多種繪畫工具和手段,促進幼兒情感表現力的發展。

1、不同的繪畫,不同的主題,不同的風格,同時也流露出不同的情感,只有抓住特點,充分挖掘作品的情感因素,才能啟發幼兒去感受、體驗作品的真正內涵,我們的課題研究要充分與主題活動相結合,引導幼兒挖掘美,富有感情的表現美,將幼兒的美術活動滲透在主題活動和幼兒的一日生活中實施。無論是預設還是生成,要限度的給予孩子體驗和感知美的機會,自主的運用美術手段來表現,使孩子把自身的體驗和真實情感傾注在藝術創造中。

2、我們一般的繪畫活動,通常是蠟筆水彩畫,在教學中,要努力突破這種侷限性,結合幼兒表現的需要,開展棉籤畫、印章畫、指點畫、水墨畫等,啟發引導,爭取做到同一作品,多種感覺;同一對象,多種角度;同一命題,多種表現;同一內容,多種手段。引導幼兒運用多種繪畫工具和手段,充分表現自己的情感和認識。

3、在幼兒繪畫活動時,啟發幼兒觀察、回憶生活中的美好情感,人們熱愛勞動,文明禮貌等美好事物,通過引導幼兒對這些美好事物的描繪,從中誘發幼兒積極向上的美好情感,使幼兒的心靈得到陶冶,使健康向上的思想意識、社會責任感、道德感在他們的心靈得到萌生,這樣,不僅使他們能感到生活的美好,同時激發他們創造美好生活的情感。

4、開展創意畫和隨意畫的練習,促進幼兒發散性思維的發展。通過講述一個故事、一段音樂,一個題目,現場的直觀表演,讓幼兒將自己心中的情境用繪畫的方式表達出來。隨意的線條、色塊、畫面,也可以進行多方位的聯想,畫出新的內容。這樣,幼兒能夠多展開想象的翅膀,在自己的世界裏翱翔。

5、遊戲是幼兒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是美術活動將要追求的目標,即美術活動遊戲化,讓幼兒在寬鬆、自由、和諧、開放的空間裏,引導幼兒自由表現自己的意願和感受,讓幼兒達到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三)改變單一的評價方式,提高幼兒美術作品的利用率。

1、多元評價。它能使教師更全面地瞭解幼兒的所思、所想、所感,通過幼兒自評、生生互評、師生互評、家長參與評價的方法,使幼兒既能表達自己和展示自己,又能獲得來自各方面的評價信息,通過相互交流、相互欣賞,正確地認識自己,看待別人,有利於自信、自尊、自我反省和評價能力的培養,教師多傾聽幼兒的想法,尊重每個幼兒的點滴創造,鼓勵別出心裁的表現情感的方式,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和情感表現力;不以成人的眼光進行評價,提高幼兒表現美和感受美的能力。

2、要提高幼兒美術作品的利用率,體現繪畫活動的教育價值。如:送給小班的弟弟妹妹,老師,或同伴間互相贈送等,還可以佈置教室、走廊、區角等等,讓幼兒充分體驗成功的喜悦,激發幼兒表達的慾望,為幼兒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一個展示的平台。

課題成果的預期和呈現

1、幼兒園實驗班的孩子整體繪畫水平得到了提高。

2、將孩子們的畫整理分類並附説明裝訂成冊。

3、總結好的美術教學方法進行整理運用 。

4、根據整個課題研究過程呈現論文論文。

【第10篇】幼兒園美術課題開題報告範文

課題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幼兒美術教學作為一門藝術,能感染情緒,表達思想,陶冶情操,培養創造性思維,是幼兒表達行為的第二語言。美術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徑,也是促進兒童人格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在繪畫教育活動中充分發揮孩子的想象力,培養孩子的表現力,提高藝術修養,是一件意義重大的工作。《綱要》中提出了“感受與表現創造並重”的美術教育觀。強調幼兒的美術教育要寓教育於美的享受之中,要始終把對幼兒個性、情感的尊重放在首位,強調在幼兒精神獲得滿足和愉快的同時,培養其對美的感受力和藝術表現力、創造力。

學習《綱要》的同時,反思目前幼兒園的美術教育現狀,我們發現仍然存在誤區:如在美術表現、創造性方面,仍然偏重美術知識和技法的傳授,忽略幼兒對美術的感受和情感表現,表現形式不夠豐富,評價重結果輕過程,以“像不像”、“好不好”為評價標準,忽略幼兒對繪畫“美”的情感體會和表達、表現等。針對以上誤區,我們綜合實際,提出了“在繪畫活動中培養幼兒表現力的研究”這一課題。通過研究,充分發揮幼兒在美術活動中的主體作用,注重幼兒自主的學習過程,引導幼兒運用各種形式大膽表現、自由想象,讓幼兒對美術活動懷有強烈的興趣和表現熱情,以美術帶動思維,從而得到生動、活潑、主動、全面和諧的發展。 在繪畫活動中培養幼兒的情感表現力,不僅是幼兒素質啟蒙教育有效開展的新路,也是幼兒全面素質形成的重要切入口。如果一個幼兒對活動充滿了積極的情感,他就會具有極強的求知慾望,從而形成探究環境的動機,並努力去認識事物,解決問題。幼兒園的美術活動,就是從早期的興趣和能力出發,根據其特點,因勢利導,培養幼兒對美術活動的愛好,使其在活動中得到快樂和滿足,感受到什麼是美,並會用繪畫這種方式來表達自身的情感,促進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

課題名稱的界定和解讀

(一)概念界定

1、美術:是以有形的物質材料,塑造出人們可以直接感知的可視形象的視覺藝術。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是指有組織的美術活動,和靈活多樣的日常美術活動。有組織的美術活動內容包括繪畫、手工、欣賞名畫三大部分。

2、美術表現力:幼兒把繪畫活動作為一種表現手段,通過自己對周圍事物的美的體驗,經過想象以繪畫、手工等形式,創造性地表現出來的能力。他們的自我表達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自由表達,一種是創造性表達。表現力的核心是創造。

(二)理論依據

1、《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提出:“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在《綱要》中,不僅強調了“要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而且還強調了要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2、赫伯、裏德指出:“教育的目的在於啟發

培養人的個性,順應兒童自然本性的發展。”美術教育是表現內心的藝術,兒童通過視覺藝術這一形式來表示個人的感受,從中體驗到快樂、成功、確定自身內在的本質和價值。美術活動為兒童提供了自我表現的形式。

課題研究的步驟和舉措

課題研究步驟: (一) 準備階段

學習《綱要》,和相關理論書籍或文章,結合本園實際和特色,確定研究要點和切入口。做好論證和方案形成的一些前期準備工作。

(二) 實施階段

1、對幼兒進行觀察、瞭解、分析,把握幼兒的現狀、特點、需要和潛力。

2、根據分析情況和幼兒的年齡特點,制定適合本班幼兒的課題計劃。

3、經常進行教學觀摩,不斷改進教學模式。

4、每月進行研討活動一次,每週不定期交流;每月至少撰寫有照片的案例分析並進行交流。

5、利用照片、錄象、文字記錄和收集幼兒作品等多種手段做好過程實錄。

(三) 總結階段

成果資料整理、分析、展示;撰寫研究報告;請專家對成果進行評價。

研究成果形式和呈交日期

1、成果形式:結題報告、論文和隨感、案例記錄、研討活動照片、幼兒作品等。

2、呈交日期:6月

課題研究舉措

(一)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激發幼兒對繪畫活動的興趣。

“興趣是的老師。”興趣可以開發人無限的潛能。

1、讓幼兒多感知大自然的美麗,親身去體驗自然界中藍天白雲,花鳥魚蟲,瓜果蔬菜等各種形態、色彩,感受發現其中的美麗,這些都將給孩子帶來無限樂趣和遐想,引發他們的興趣。

2、老師的教學方式和語言也是激發幼兒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採用擬人化的方法介紹所作畫的特徵、表現方法,再以新穎的組織形式,藝術的引導和熱情的鼓勵,激發幼兒的創作慾望。

3、創造適宜幼兒發展的環境,激發幼兒的創作慾望。孩子的思維活動很大程度上受到情感的影響,為幼兒設計和提供一個良好、寬鬆、愉快、活潑的學習環境是必然的需要。教師應以親切的語氣,温和的表情使幼兒的心理處於安全、寬鬆的狀態中。利用幼兒精品和名畫來佈置教室,讓幼兒想象美、感受美,並提高提供豐富的材料和工具,給幼兒提供一個自由發揮想象、盡情表現慾望的場所。

(二)挖掘作品的內在情感,運用多種繪畫工具和手段,促進幼兒情感表現力的發展。

1、不同的繪畫,不同的主題,不同的風格,同時也流露出不同的情感,只有抓住特點,充分挖掘作品的情感因素,才能啟發幼兒去感受、體驗作品的真正內涵,我們的課題研究要充分與主題活動相結合,引導幼兒挖掘美,富有感情的表現美,將幼兒的美術活動滲透在主題活動和幼兒的一日生活中實施。無論是預設還是生成,要限度的給予孩子體驗和感知美的機會,自主的運用美術手段來表現,使孩子把自身的體驗和真實情感傾注在藝術創造中。

2、我們一般的繪畫活動,通常是蠟筆水彩畫,在教學中,要努力突破這種侷限性,結合幼兒表現的需要,開展棉籤畫、印章畫、指點畫、水墨畫等,啟發引導,爭取做到同一作品,多種感覺;同一對象,多種角度;同一命題,多種表現;同一內容,多種手段。引導幼兒運用多種繪畫工具和手段,充分表現自己的情感和認識。

3、在幼兒繪畫活動時,啟發幼兒觀察、回憶生活中的美好情感,人們熱愛勞動,文明禮貌等美好事物,通過引導幼兒對這些美好事物的描繪,從中誘發幼兒積極向上的美好情感,使幼兒的心靈得到陶冶,使健康向上的思想意識、社會責任感、道德感在他們的心靈得到萌生,這樣,不僅使他們能感到生活的美好,同時激發他們創造美好生活的情感。

4、開展創意畫和隨意畫的練習,促進幼兒發散性思維的發展。通過講述一個故事、一段音樂,一個題目,現場的直觀表演,讓幼兒將自己心中的情境用繪畫的方式表達出來。隨意的線條、色塊、畫面,也可以進行多方位的聯想,畫出新的內容。這樣,幼兒能夠多展開想象的翅膀,在自己的世界裏翱翔。

5、遊戲是幼兒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是美術活動將要追求的目標,即美術活動遊戲化,讓幼兒在寬鬆、自由、和諧、開放的空間裏,引導幼兒自由表現自己的意願和感受,讓幼兒達到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三)改變單一的評價方式,提高幼兒美術作品的利用率。

1、多元評價。它能使教師更全面地瞭解幼兒的所思、所想、所感,通過幼兒自評、生生互評、師生互評、家長參與評價的方法,使幼兒既能表達自己和展示自己,又能獲得來自各方面的評價信息,通過相互交流、相互欣賞,正確地認識自己,看待別人,有利於自信、自尊、自我反省和評價能力的培養,教師多傾聽幼兒的想法,尊重每個幼兒的點滴創造,鼓勵別出心裁的表現情感的方式,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和情感表現力;不以成人的眼光進行評價,提高幼兒表現美和感受美的能力。

2、要提高幼兒美術作品的利用率,體現繪畫活動的教育價值。如:送給小班的弟弟妹妹,老師,或同伴間互相贈送等,還可以佈置教室、走廊、區角等等,讓幼兒充分體驗成功的喜悦,激發幼兒表達的慾望,為幼兒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一個展示的平台。

課題成果的預期和呈現

1、幼兒園實驗班的孩子整體繪畫水平得到了提高。

2、將孩子們的畫整理分類並附説明裝訂成冊。

3、總結好的美術教學方法進行整理運用 。

4、根據整個課題研究過程呈現論文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