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國中信息技術論文(精品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4.42K

國中信息技術論文(精品多篇)

國中信息技術教學論文 篇一

國中信息技術教學論文

讓課堂教學“熠熠生輝”――國中信息技術有效教學初探

文/董 顯

摘 要:從國中信息技術教學的角度出發來探討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教學工作者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用良好的學習習慣來輔助學生培養計算機應用能力和信息素養。

關鍵詞:國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有效性

信息技術作為一門國中必修課,在學生中的地位不是很高,處於一種“吃力不討好”的尷尬地位。大體來説,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是十分感興趣的,他們都非常期待和積極地進行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但是,這種積極性絕對是一種假象,信息技術課堂真正吸引他們的是遊戲、QQ聊天、看動漫和聽音樂等。若沒有這些吸引學生的因素存在,他們就不能很好地投入到信息技術課堂中去。針對這種情況,教學工作者需要做的就是改變傳統的枯燥無味的課堂教學模式,對課堂教學的內容和活動進行潛心設計和研究,抓住學生的心理,為學生營造一個積極樂觀的學習氛圍,進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一、未雨綢繆

未雨綢繆主要是指安排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和準備工作,讓學生由“躁動”的學習狀態轉變成“主動”的學習狀態。這種做法對於開展有效的信息技術教學是大有裨益的,因為,信息技術課程作為一門實踐型課程,課堂涉及的絕大多數內容都需要學生身體力行。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會出現諸多問題,那麼,這些問題的解決就需要充分的課堂準備作為鋪墊。

1.從學生的角度鑽研教材

教學工作者在備課的過程中,需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思考和探究教材,並完成各項學習任務和實踐操作。否則,將導致學生操作的結果和教學工作者預期的目標發生較大偏差。假如教學工作者可以從學生的角度來完成各項學習任務,那麼教學工作者安排的教學內容將易於被學生接受。此外,在備課的過程中,教學工作者也要充分考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存在的“躁動”現象,並尋求相應的解決辦法。

2.充分了解學生狀況

構建有效的信息技術教學的落腳點是充分了解學生狀況,安排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教學工作者想要提升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實效,就必須充分了解學生的一些基本情況,如,知識水平、學習狀態和操作習慣等。“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句話同樣適用於教育行業,教學工作者只有在充分了解學生狀況的基礎上才能夠安排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進而做到因材施教。

二、多重勾兑

學習興趣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正所謂興趣是學習的老師,是學生能夠持之以恆進行學習的助推劑。如果想幫助學生擺脱因為愛玩遊戲而愛上信息技術課的狀態,使學生能夠對信息技術課程產生學習興趣,就必須把激發學生興趣作為出發點,通過知識和技能的培訓,來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潛心安排教學活動,創造適宜的學習情境,構建起有效的學習過程。

1.從興趣入手開展教學

通過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或者動畫導入信息技術課程的主題,將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充分提升教學效率。在進行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學工作者要儘量做到課堂活動的開展要通過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或者食物導入,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開展電腦繪畫的教學課程時,教學工作者可以先用電腦為學生展示精美的動畫,讓學生在欣賞的同時看到教學工作者插入在電腦屏幕上的字:“同學們,這些圖畫是不是很美呢?這些都是用電腦勾畫出來的,你們在學習本節課後,也可以畫出如此精美的'圖片哦!”如此一來,學生的興趣得到了大大的激發。因此説,從興趣入手,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借境生情

在開展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學工作者要營造一個適宜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教學工作者的幫助下,運用所學知識將信息技術知識應用到實際學習和生活中,進而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進行應用和創新的能力,提升教學效率,使得教學任務得以順利完成。例如,在開展“Word自選圖形的設置”的教學時,首先向學生展示兩張對比圖片,讓學生找出差異,可以通過競賽的形式來開展,使得學生儘可能快地找到兩張圖片間的差異。在學生完成操作後,鼓勵學生對怎樣通過自選圖形的工具功能將兩張圖片變得一致,進而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自發對Word自選圖形的設置進行摸索,從而使得教學效率得以提升。

3.寓學於樂

在開展信息技術教學時,涉及的一些專業名詞術語和學科理論知識是較為單調無趣的。教學工作者如果能夠採取有效的手段使得學生較為容易地接受這些專業詞術語和理論知識,將會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進而提升教學效率。因此,教學工作者在開展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中要恰當地安排學生感興趣的小遊戲,將電腦具備的人機交互性以及多媒體的多樣性特點結合到遊戲中,充分做到在玩耍中開展教學活動,盡最大可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下掌握知識,培養主動學習的能力。

三、多元反饋

如果教學活動不能及時開展教學評價反饋,則教學活動的開展毫無意義。若是能夠選擇恰當的時間來對學生的“躁動”和“主動”課堂表現作出合適的評價,則能夠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教學反饋的最主要的原則就是客觀和公正,只有做到客觀和公正,才能夠更好地進行有針對性和多樣性的反饋。在進行教學反饋的過程中,教學工作者必須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對於那些操作能力強的學生,要給予充分肯定;對於那些反應速度較慢的學生,也需給予肯定,通過“有進步、提高了、有創意”等鼓勵性的詞語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適時的反饋評價能夠為學生的操作提供及時的指導,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而有效地提升教學效率。

綜上所述,在開展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學工作者要將課堂作為主要陣地,對教材進行認真研讀,注重各種教學手段和設計的運用,強調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與此同時,還要重視鼓勵學生通過多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來學習信息技術和對學生學習成果進行反饋評價,對課堂教學活動進行反思和總結,揚長避短,真正做到將學生作為課堂活動的主體,有效地提升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王衞堅。在國中信息技術課堂中如何創設情境教學[J]。新課程:教研版,(09):166-167.

(作者單位 江蘇省淮安體育運動學校)

淺談國中信息技術教學(參考論文 篇二

淺談國中信息技術教學(參考論文)

計算機與網絡技術的運用已經滲透到社會的各行各業和平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信息科技課程已經成為學校必不可少的課程之一。那麼如何進行國中計算機的有效教學呢?我在從事計算機教學過程中進行了一些嘗試。

一、巧妙設計,激發學習興趣

計算機這門課中有很多知識都是比較抽象、難以理解的,這就要求我們計算機教師多鑽研教學方法,在上課時多用易被學生理解的、新鮮有趣的事物進行教學,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比如,在講授PowerPoint時,我們可以教給學生怎樣插入自選圖形,然後讓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引導他們合理地插入各種各樣的圖形,並加以修飾,還可以讓他們從網上自己搜索一些動畫、圖標等,插入到自己的演示文稿中,從而創造出各式各樣、生動活潑的演示文稿,然後再通過多媒體教學網絡,將一些富有創意的作品放映給其他同學看,其他同學也可以從中受到一些啟發。這樣採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法進行教學,完全符合他們的心理特徵,不但不會增加負擔,反而有利於教學,他們會學的更輕鬆、更愉快。在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教師應該認真鑽研教材,認真備課,圍繞相應的知識點多蒐集一些相關的資料,從而巧妙地設計教學任務,將每一個任務都設計的明確、合理、科學,將所要傳授的各個知識點藴含於各個任務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注意引導學生去完成一系列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任務”,從而保證教學目標順利完成,讓他們嚐到學習的樂趣,滿足他們的成就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悦。

二、精講多練,耐心輔導

計算機學科的實踐性很強,強調學生操作能力的培養。如果採用傳統的教學方法,“紙上談兵”,學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而盲目的上機練習也難以保證學習效率。所以每當學習新的操作內容時,一堂課中我一般只安排10分鐘左右進行講解、示範。講一個問題時就讓學生同步操作,然後關鍵的一步就是佈置類似的練習讓學生動手實踐。等他們掌握以後再講下一個知識點。這樣每堂課講授的知識學生們都能應用於實踐並得到鞏固,最終達到熟練掌握。

精講多練,計算機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重在操作的課程,教學中應強調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課堂上,有時候有些內容講得越多,學生聽得越糊塗,講一小時不如操作十幾分鍾。在許多實踐課程中,注重教學質量、效果,採取少講、精講、多練習,通過精心設計、細緻導入,讓學生了解本節課學習的基本內容,然後再講授新內容,最後進行鞏固練習訓練。一節課一般安排十幾分鍾進行講解、示範,空出時間讓學生有足夠的上機實習熟練操作,使所學內容得到鞏固、知識認知程度進一步提高。也可根據學生的理解知識能力,對講授內容作一些適當調整,着重講一些重點、難點、疑點,在有限的時間內最大限度讓學生親自去操作實習,在實踐在提高對知識的理解水平。為了吸引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教師可以創設情境,設計問題。在設計某個問題的時候,要注意學生整體和個體的差異、特點與知識接受能力,充分考慮學生的現有知識水平、認知能力和興趣愛好等。在設計問題的過程中,要始終從學生的角度進行考慮,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設計。例如:在進行《網頁製作》這一教學課程時,教師可以通過網絡等途徑蒐集一些好的網頁給學生看,告訴他們在網頁中不僅可以有文字,還可以有優美的背景音樂,以及一些漂亮的動畫及視頻。這樣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會立即表現出極大的學習興趣。通過這樣的一些情境設計,充分激發了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無疑是教師的重要任務之一。每當我接手一些新班級,總會發現其中有一部分學生在操作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絕大多數非常簡單,但是我深知:作為教師,不能因此而嘲笑、訓斥學生。在輔導過程中,我注意與他們站在平等的角度,小心保護他們心中萌發的興趣之芽,並用適當的鼓勵和表揚樹立他們成功的信心、決心。

三、開展第二課堂,培養思維能力

在給所任的計算機班進行課外輔導時,經常進行編程提高的訓練。這時,我就注意利用程序設計及算法自身的科學思維方法進行教育,通過分析問題、建立數學模型、確立算法、上機實踐、調試程序、優化,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和創造精神。課堂教學在形式上雖是集體授課,而實際上則是學生的集體化學習。課外活動小組則打破了課堂教學的侷限性,學生們即可以有自己的學習進度,也可以互相探討、交流,使每個人的思路更開闊、更清晰。若老師能適當引導,學生的學習熱情就能很好的保持和提高。計算機課外活動的內容有編程訓練和軟件設計、網頁設計、動畫設計,活動宗旨是: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學生的視野;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獨立地學習知識、研究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造性思維能力。在小組活動中,老師根據學生的自願,把學生分成幾個組,每組學生可以用老師提供的題目,也可以自己找題目,利用課堂所學的知識,編寫軟件,服務於各個部門。在編寫軟件的過程中,老師不控制每個組的進度,而是在學生遇到問題時,與學生共同探討或指點。這樣,學生的學習從原來的“老師要我做”,變成了“我要做”。在這種輕鬆的學習環境下,學生的創造性得到了最大的發揮。在小組活動中,我們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因為有了自學本領,就等於掌握了學習的主動權。當然,自學不等於放任自流,而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在規定的時間內去完成任務,老師則着重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與學生共同研究,啟發學生找出解決辦法。

總之,“教無定法”在某種意義上是有一定道理的。教學方法必然具有多樣性、靈活搭配性和創新性。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地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實踐、創新,設計最好的教學方法,從而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不斷體驗成功。計算機教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極富創造性的課程,教師如果按傳統的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先講後練的方法,往往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好動、好強的特點,培養學生的興趣,從而為他們後續學習計算機其他課程打下良好的基礎。

淺談國中信息技術教學論文 篇三

隨着現代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 教育教學領域也隨之發生了一系列全新的變化, 教學內容更豐富,教學手段更靈活,這在一定程度上扭轉了傳統教學的被動局面與低效現象, 是推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將其運用於英語教學中, 更能突出英語作為語言學科的生動性與交際性,更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更加利於學生語言綜合運用水平的整體提高。 中學英語新課標明確提出在教學中要善於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來優化教學結構,激發學習興趣。本文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從英語教學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與所要注意的問題淺談如下幾點體會。

一、英語教學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是學生英語學習活動取得成功的前提條件。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這一點已經得到了廣大教師的普遍重視。 現代信息技術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手段, 集圖文聲像於一體, 可以將傳統教學中單一的語言講述教材轉換成圖文並茂、聲像俱全、動靜結合的教學情境,更具直觀性、趣味性與動態性。 所展現給學生的不再是靜止而枯燥的文字材料, 而是逼真的畫面、活躍的場景、動聽的音樂,變單一的聽覺為全方位、多感官的綜合刺激,能夠帶給學生視覺與聽覺上的強烈衝擊, 從而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將學生的思維與注意力由豐富的形式轉向生動的教學內容,有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與強烈的學習行為, 這樣的教學自然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豐富英語教學內容傳統教學中以教材為中心, 教與學的視野限定在教材內, 課改後雖然許多教師着眼於教學資源的開發,踐行大教學觀,但是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 並不能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教學信息。 現代信息技術為課程教學資源的開發提供了技術平台與資源支撐。 我們可以利用強大的信息資源庫來收集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各種教學信息, 可以將課堂教學與寬廣的現實生活空間結合起來。 將這些豐富的教學信息經過教師的精心處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特殊功能來直觀而動態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從而將英語教學引向一個全新的局面,讓教學內容更豐富,更具生活性與時代性。

(三)開闊學生文化視野英語不僅是一門語言,更是一門文化。著名文體學專家王佐良教授曾經説過:“不瞭解語言中的社會文化,誰也無法掌握語言。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要真正地掌握這門語言,就必須要深入理解語言的深層基礎———文化。 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正是向我們展現了語言這門百科全書。我們可以為學生播放相關的影視劇片斷、節目片斷等來讓學生深入地瞭解西方世界的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歷史變革等,這樣更能讓學生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異, 如直呼年長者的大名比起叫爺爺、奶奶等更令人開心,初次見面時所談論的大多是運動、天氣等。

(四)培養學生英語思維對於母語非英語的學生來説學習的最大幹擾來自於母語。 在教學中可以發現許多學生習慣於用漢語的思維方式來學習英語, 出現了許多非英非漢的説法。 要讓學生能夠掌握英語語言的精髓, 就必須要培養學生英語思維的良好習慣。 而思維的培養是建立在豐富的表象基礎之上。 為此我們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強大的表現與虛擬功能來為學生創設豐富的教學情景,讓學生身臨其境,從而最大限度地避開母語的干擾,讓學生養成用英語的良好習慣,這樣自然可以有助於學生英語水平的全面提高。

二、英語教學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注意事項

(一)緊密結合教學內容現代信息技術集形、聲、光、色等於一體,確實具有其他教學手段所不具備的重要優勢。 但它只是一種教學手段, 是為完成預定的教學目標所服務的。因此,在運用時要注意與教學內容的密切聯繫。運用要把握好時機,運用時對於素材的選擇更能與教學內容密切結合, 要選取那些最具代表性與典型性的素材, 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與內化新知。

(二)符合學生實際需求新課改提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學習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 是學生在原有知識基礎上的主動構建。因此,在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時要切實以學生為中心,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知識基礎、認知規律、學習水平以及學生的興趣愛好等。只有基於對學生情況全面把握基礎之上的運用,才能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 能夠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實現學生的主體參與,讓學生能夠運用所學來掌握新知。

(三)重新定位教師角色計算機具有很強的人機互動性, 在運用時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特點來實現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切忌盲目於操作,以機為主或是以機代人, 而是要對教師的角色有一個準確的定位,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與指導者,是與學生平等的學習體, 而現代信息技術只是一種電教工具,它不可能代替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是為了服務於學生的學。教師要駕馭好現代信息技術,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提供一個平台, 藉助現代信息技術來展開積極的對話與互動, 以確立整個教學活動中學生主體與教師主導地位。

總之, 現代信息技術的加入使得英語教學更具生機與活力, 更能彰顯語言學科的教學魅力,不僅可以激發學生濃厚的英語學習興趣,而且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的語感,培養學生英語思維能力,這正是提高學生英語水平,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重要手段。 但在具體的運用中還要注重與教學內容的密切聯繫, 要以學生為中心,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注意形式的新異、內容的豐富以及方法的啟發,這樣才能讓英語教學更加富有成效。

淺談國中信息技術教學論文 篇四

摘要:信息技術作為一門新興學科,是現代社會信息技術發展的必然產物。要想讓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信息技術基礎知識,提高學生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並且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那麼,如何才能激發學生學好這門學科的興趣,提高國中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效率呢?本文從更新教育理念、實施分層教學、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採用多元化評價等方面來探討信息技術教學改革,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國中;信息技術;教育理念;分層教學;多元化評價

當今是一個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時代,隨着信息技術的不斷更新和發展,它在我們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都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因此,在國中階段的學校教育中對學生進行信息技術的培訓變得越來越重要。於是信息技術課程在這樣的時代召喚下應運而生。國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掌握基礎的信息技術知識,能夠進行基本的操作,並且在教學過程中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如何上好這門課是我們一直在思索和探究的課題。下面,我結合自己近幾年來的教學工作,來淺談自己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幾點體會。

一、作為國中信息技術教師,我們要不斷學習,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觀念

要做好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工作,教師首先要從理論上武裝自己,用先進的教育教學觀念來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

1、教師要改變傳統落後的教學觀念,要認識到教學活動的開展不只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實施對學生的素質教育,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教師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目標,明確現代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提高全體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學生的終身教育打下堅實且良好的基礎。

2、教師要樹立全新的教學觀。傳統的“滿堂灌”式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教師要學習運用現代先進的教育技術,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

3、教師要將信息技術學科和其他學科相整合,以全新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層次教學

大部分學生在國小階段已經具備了一定的信息技術知識基礎,但是由於每個學生的認識水平、家庭環境以及學習環境都存在着很大的差異,所以他們在步入國中之後,信息技術水平也是參差不齊的。如果教師採用“一刀切、齊步走”的教學方式,顯然是行不通的,極易造成好學生“吃不飽”、中等生學不好、後進生“吃不了”的不良局面。這樣的教學方式只會使兩極分化現象越來越嚴重,無法實現高效的信息技術教學。所以,在平時的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我根據學生的不同水平來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以求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提高自己的信息技術水平。具體操作如下:我根據學生的認識水平、學習能力和知識基礎的不同把學生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的學生為學習基礎比較好、電腦基礎知識和操作熟練的優等生,第二層次的學生為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一般的中等生,第三層次為學習基礎比較差、學習能力也相對較低的後進生。在備課過程中,我會結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能力來設計不同的學習目標和學習任務,在課堂教學中,我採用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都能被充分調動起來,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學有所獲。

三、教師要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新課程理念告訴我們,學生是教學的主體,要想讓學生真正掌握信息技術知識、提高操作技能,教師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積極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只有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被調動起來,才能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因此,在國中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儘可能多地為學生創設表現的機會,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使學生智慧的火花在交流和討論中碰撞出絢爛的光彩。課堂教學的時間畢竟有限,教師可以傾向於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基礎操作技能的訓練,但是在課外的時間裏,學生的思維應該是無拘無束的,教師要有意識、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自由發揮,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延伸到課外的活動中,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第二課堂繼續學習和鞏固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四、教師要採用小組互助的方式進行教學,減輕教師的輔導負擔,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

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和基本操作技能的訓練基本上都是在微機室裏完成的。在具體的上機操作過程中,幾乎每個學生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技術問題。尤其是剛剛開始進行操作學習的階段,教師在微機室裏忙來忙去,還是無法兼顧到全體學生,以至於部分學生因為無法得到教師的幫助,不能及時解決操作時遇到的問題而逐漸失去了對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興趣。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我想出了一個小組互助學習,用學生來輔導學生的辦法。這個辦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既解決了教師忙不過來的難題,又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具體辦法是這樣的:在剛開始的教學過程中,我會認真觀察哪些學生能夠快速準確地完成教師佈置的操作任務,然後我會大力地表揚這些學生,並且宣佈讓這些學生來充當教師的小幫手,把全班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讓這些學生分別負責輔導一組學生來完成教師佈置的任務,並開展小組競賽,來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他們更是幹勁十足。在學生輔導學生的過程中,教師要做好巡視指導工作,充分發揮自己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有重點地輔導某些學生或者班內存在的共性問題。這樣的教學方式減輕了教師的負擔,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了及時的幫助和指導,一舉多得。而且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交流要比師生的交流更容易,因此學生輔導學生的效果甚至比教師的講解更好。總之,信息技術課程的開設是我們培養學生信息技術素質和創新能力的一項重要措施。作為國中信息技術教師,我們要避免傳統教育的缺陷,不斷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和教學方法,使學生掌握信息技術基礎知識、提高操作技能,為信息技術的普及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鄒桂開。國中信息技術有效教學實踐與思考[J]。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版,(4)。

[2]司清清。農村國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軟件導刊,(2)。

[3]滕飛。國中信息技術課教學之我見[J]。中華少年:教學版,(18)。

[4]李志河。國中信息技術課程應用發展性評價的實驗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5)。

國中信息技術教學論文 篇五

國中信息技術教學論文

談建構理論下國中信息技術科學方法的培養模式

文 劉 巍

摘 要:建構主義提倡在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成為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用探索法、發現法去建構知識的意義。在建構意義過程中,要求學生主動去搜集並分析有關的信息和資料,對所學習的問題要提出各種假設並努力加以驗證。

關鍵詞:教育建構主義;信息技術;科學方法的培養模式

教育建構主義者認為,學習是主動建構知識而不是接受知識的過程,教學是支持建構知識而不是灌輸知識的過程,是在理解、感悟、批判過程中建構知識。信息技術課程以培養學生的獲取信息、處理信息、保存信息和利用信息為目的,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解決複雜的現實問題,發展學生的信息能力,幫助學生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和方法。其中,科學方法是認識自然或獲得科學知識的程序或過程。具體地説,科學方法主要包括觀察法、實驗法、比較法、分析法、綜合法、歸納法、演繹法等。下面筆者將在建構理論下談自己實踐的幾個信息技術科學方法的培養模式。

一、建構主義的關鍵假設與啟示

1.個人建構主義的關鍵假設

知識是通過經驗建構而來,學習產生於個人對知識的闡釋,學習是學習者在經驗基礎上主動建構對意義理解的過程。這幾個關鍵假設帶給我們的教學啟示是教學就是創設優化的學習環境,製造適當“困惑”,幫助並引導學習者解決“困惑”為核心,來支撐個體對知識的建構。

2.社會建構主義的關鍵假設

學習是磋商不同觀點的社會性協作過程。這個假設給我們的教學啟示是教師和學生都是學習者,是在民主、平等的氛圍中學習,師生相互促進,共同成長。

3.與境説的關鍵假設

學習應發生或置身於真實的場景。這個假設給教學帶來的啟示是教育應跟情境脈絡有關,稱之為“情景認知”,這種學習類型叫做“真實性學習”,這種教學稱為“拋錨式教學”。

二、貫徹新教材培養科學方法的模式之一 ――觀察法

人機交互是多媒體計算機的顯著特點,多媒體計算機可以產生出一種新的圖文聲色並茂的、感染力強的人機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饋。這種交互方式對於教學過程具有重要意義,它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慾望,因而形成學習動機。

1.課堂演示

建構主義提倡在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成為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用探索法、發現法去建構知識的意義。在建構意義過程中,要求學生主動去搜集並分析有關的信息和資料,對所學習的問題要提出各種假設並努力加以驗證。課堂教學中教師演示式的導入,也就是通過課件的演示進行導入課堂內容,最能調動學生的情緒,起到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慾的作用。

2.活動與探究

個人建構主義理論認為,知識的建構必須有科學的思維方法,在教學中教師要把重點放在指導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上,注意培養學生的思維方法。積極而廣泛的思維,既接收信息,又傳遞和加工信息,誘發悟性的啟動,學生獲悟後就進入新穎別緻的構思設計,最終獲得準確而清晰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貫徹新教材培養科學方法的模式之二――分析法

根據社會建構主義理論,學習是磋商不同觀點的社會性協作過程,因此它需要自由、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教師要以一個組織者、參與者的角色介入教學活動中,而不是以權威者去剝奪學生的感悟,讓學生在練習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後讓學生先動腦筋自己解決,能解決最好,如果無法解決,大家討論,最後由教師總結一下。從教學效果來看,學生既鞏固了知識,又突破了難點,真是事半而功倍。

例如,在指導學生製作網頁的過程中,安排學生自願組合來製作網頁(要求至少兩人一組),學生通過合作製作出各小組的網頁後,再讓各小組之間充分地交流,引導每位小組成員認真對待他人的意見和建議,通過觀摩、體驗,學會欣賞和發現其他小組的優點。經過客觀地分析、辯證地思考後,正確認識自我,對本小組的網頁作出修改、補充,使本小組的網頁進一步得到完善,逐步豐富小組成果。在完成整個任務的過程中,學生個個都帶着十足的好奇和疑惑,積極主動地參與實踐,並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把自己的網頁裝扮得五彩繽紛、個性十足。在總結中學生紛紛發言,搶着説出自己得出的結論和體會,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事實證明,學生在這種活躍、輕鬆的氣氛中學習、探索,他們的大腦始終處於興奮狀態,所學到的知識技能十分紮實,實踐能力也不斷得到提高。這一教學形式,既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同時也利於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體現了建構主義的學習觀,學習者不是被動信息吸收者,而是主動地建構信息。教學就是要讓所有的學生髮出自己的`聲音,允許多元價值的存在,並形成相對共同的價值進行分享。

四、貫徹新教材培養科學方法的模式之三――任務驅動

建構主義思想認為,學習是學習者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教師在教學中則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及學生的自主性、能動性和獨特性。教師可以把教學內容設計成一個或多個具體的任務,讓學生通過完成一個或多個具體的任務,掌握教學內容,達到教學目標。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是圍繞如何完成一個具體的任務進行的,教師教學思路清晰,學生學習目的明確,更容易使學生掌握學習內容。

例如,在講Word中的圖文框、文本框、圖片和自選圖形的使用,按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不是孤立地介紹各部分的概念、作用和操作方法,而是將所有內容設計為製作一幅圖片這一具體的任務,教師通過講解如何製作這幅圖片讓學生掌握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在教學中,如果總是教師講、學生聽,學生容易疲勞,也容易養成上課就等着教師教的依賴心理。如果每一節課都給學生下達一個具體任務,學生在思想就有一種必須完成任務的緊迫感,再自己去操作、嘗試。在去創造的過程中,學生就會體會到自己探索的成功感,從而充分激發起學習興趣,調動起學習積極性和主動參與意識。

義務教育階段信息技術教育的有效實施可以提高學生利用信息技術有效開展各學科的學習和探究活動、積極參與社會實踐、主動進行終身學習的能力,可以拓展學生適應現代社會生活所需的信息技術技能,鞏固信息素養和技術創新意識,這正是建構主義中與境説理論的體現。

參考文獻:

張建偉,陳琦。從認知主義到建構主義[J]。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

(作者單位 贛南師範學院附屬中學)

國中信息技術論文 篇六

關於國中信息技術論文

摘要:隨着現代信息化腳步的加快、網絡的普及,信息技術教學變得越來越重要。但是在升學制度的影響下,很多學校因為信息技術是拓展課程,忽視了信息技術的重要性,沒有打下信息素養的良好基礎,使學生的全面發展受到了一些阻礙。通過闡述國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相關應用對策,希望對國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改善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信息技術;學習方式;解決策略

在國中階段,信息技術教學的主要目標就是掌握良好的“信息素養”。“信息素養”是指:能夠判斷什麼時候需要信息,並且懂得如何去獲取信息,如何去評價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但在實際教學中,學生能夠動手操作的機會很少,老師上課多是依據書本講解基礎理論知識。如何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帶動課堂氣氛,加強學生的信息運用能力是我們需要探究的課題。

一、國中課堂信息技術教學的問題

1.作為拓展課信息技術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因為升學制度的影響,學校師生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考試上,沒有過多的時間去學習信息技術。沒有認識到信息技術在當今的重要性,是當下學校普遍存在的弊端。對信息技術的不重視直接影響了國中信息技術的教學體系與結構的建立。

2.信息技術教學師資力量不足在國中,教信息技術的老師並不多,還會出現其他的科任老師來代替講解的情況。大多數的老師並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培訓,平時也沒有過多地關注過信息化知識的更新。這種現狀成為學生提升信息素養的阻礙。

3.教學方式缺乏靈活性國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改革還不完善,教學方式還很單一,缺乏靈活性,基本上就是老師教授什麼知識點,學生就學習什麼。多數都是理論性的知識,實際操作較少,使得學生漸漸對信息技術學習失去了興趣。

二、國中信息技術教學存在問題的應用對策

1.增強對信息技術的重視,改變教育觀念學校和學生要打破升學制度的束縛,正確認識信息技術的重要性,徹底改變對信息技術的教育觀念與教學模式。在教學時應該增加信息技術的實用性,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獨立完成信息的獲取和計算機的實際操作。還可以把信息技術加入考試的科目中,成績計入期末成績,不再是拓展課程,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和標準,採取獎勵等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

2.增強教學內容的實用性教師所選的教學內容要儘量地有實用性,且平時生活中要多關注信息技術方面的消息,豐富教學內容,讓學生既可以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又可以因為實用性,而加大學生的熱情。不光是老師自己關注,也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收集實用的新信息,上課的時候進行彙報。或者老師根據所講的內容佈置任務,讓學生自己去進行實際操作。

3.適當增加課時、老師定期培訓考慮到學生對於信息技術的實際操作能力,學校應該適當地增加信息技術課程的課時,讓學生可以通過更多的實際操作加深對知識點的掌握。同時學校不要佔用信息技術的課時,以確保信息技術的課程任務能順利完成。因為信息技術更新過快,書本的知識不能及時更新,滿足不了講課的內容,提高老師的技能就顯得尤為重要,定期對老師進行培訓就顯得很有必要。通過培訓老師能夠自如地掌握軟件方面的知識,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

4.學習方式要靈活多變單一的教學模式,會降低學生的學習熱情,導致其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降低等等。所以靈活多變的教學模式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在講解《初識Excel》一課中,由於八年級的學生已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可以自己去查找信息了。在課前老師可以讓學生自己進行預習,試着在網上搜索Excel的相關知識。在上課的時候讓學生上台進行演示操作,演示結束後,老師針對剛才學生演示中出現的問題和相關的`知識點再進行補充。在講解本課的重點“Excel窗口的組成”和難點“修改單元格中的數據和難點錄入和修改單元格中的數據、工作簿與工作表的區別”時,講解完基本的概念和實際操作之後,老師可以提出一些典型的例題,讓學生分成小組進行討論和研究,每小組派名代表上台操作和分析問題的解答步驟及方法,對於表現好的小組給予獎勵,提高他們的積極性。通過本文對國中信息技術教學現狀存在問題和相對的應用策略,我們瞭解到信息技術的重要性和改革的必須性。隨着網絡以及移動設備的普及,信息技術這門課程也顯得極為重要,在國中的時候老師就要注重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讓學生學會有效地分辨和獲取信息。學校要重視信息技術教學,運用合理的教學模式讓計算機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希望通過本文的進一步闡述,給國中信息技術教學的立足和發展方面提供一定的幫助。

參考文獻:

[1]劉瓊。國中信息技術課堂有效教學的思考[J].中國電化教育,2009(3):93-95.

[2]陳文慧。淺析國中課堂信息技術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才智,(2):243.

[3]王亮。淺談國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構建[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2(10):70-71.

[4]張現雷。國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學週刊,2014(2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