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希特勒與納粹德國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27W

歷史學家們曾經説過,如果希特勒在二戰之前死去,恐怕他的國人會把他作為德國曆史上一位傑出的人物、偉大的阿道夫來紀念。在近現代歷史上,希特勒無疑是一個受議論最多,最具有爭議的人物。在個人方面,他未接受過系統的軍事教育,身世也不顯赫,卻一路走上了德國總理的寶座;在德國方面,他率領德國迅速爬出一戰的泥潭,解決了經濟危機,走向了富強,卻又發動了世界大戰。他究竟是德國千年不遇的雄才,20世紀的巴巴羅薩,還是一個喪心病狂的魔鬼?這兩種説法看似矛盾,但實際上他們都把希特勒神化了,這是後人眼中符號化的希特勒,同時也是希特勒本人希望後世對他的看法。

希特勒與納粹德國

希特勒出生於奧匈帝國,在1914年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曾獲得過兩枚鐵十字勛章。1918年,受到芥子氣攻擊希特勒短暫失明。1919年,受陸軍政治部命令希特勒前往調查一個名為“德國工人黨”的政治團體,即後來的納粹黨,而希特勒也在機緣巧合之下加入了這個黨,在1920年退伍後把全部精力投入其中,並在1921年修改納粹黨黨章確立自己了獨裁的地位。1923年,希特勒模仿墨索里尼發動啤酒館暴動,但最終以失敗告終,希特勒也入獄。

1929年,世界範圍內爆發經濟危機,早已出獄的希特勒借此大肆宣揚政府無能,並藉此機會擴大納粹黨的勢力。1930年,德國魏瑪共和國政府垮台,希特勒競選德國總理,承諾讓德國每一户人家的餐桌上有牛奶與麪包。1933年,希特勒上台,他先通過國會縱火案清理了共產黨,又通過《授權法》取締了其他政黨。1934年,德國總統興登堡去世,希特勒接任總統。他就職後,立法成為元首,並積極挽救經濟,大規模修建高速公路,併成功舉辦了1936年柏林奧運會。獲得民心的同時,也使世界見證到德國的崛起。1938年,德國與奧地利合併,奧地利給納粹德國提供了豐富的石油。同年,在英法及希特勒的脅迫下德國與捷克斯洛伐克簽訂慕尼黑協定,吞併蘇台德地區,1939年德國徹底吞併捷克斯洛伐克。9月,納粹德國與蘇聯聯合對波蘭宣戰,次年對挪威、丹麥宣戰,迅速佔領挪威丹麥之後向盧森堡、荷蘭、比利時三國宣戰,並由此繞開馬奇諾防線進入法國,一個月後法國投降。在進攻比利時時,由於希特勒決策失誤德國犯下了一個致命的錯誤:敦刻爾克大撤退,這為法國和英國保存了有生力量,而德國又在不列顛空戰上吃虧。其後,德國又啟動了巴巴羅薩計劃,迅速向莫斯科推進,卻在1942年的冬天遭遇了斯大林格勒戰役,自此蘇聯及盟軍開始了反擊。究其原因,是巴巴羅薩計劃原本將以閃電戰的形式佔領蘇聯,卻由於意大利在希臘及北非戰場的連續失利分散了德軍的注意力,以及戰線拉的過長,導致蘇德戰爭拖到冬天,德軍補給跟不上前線,造成了戰爭失敗。再加上日本1941年偷襲珍珠港導致美國參戰,德國同時承受着西線和東線雙方的壓力。1944年,盟軍開始了諾曼底登陸,加速了納粹德國的滅亡。到1945年春,西線戰場已經推進到德國本土,而東線戰場的蘇軍距柏林僅有60公里。在紅軍攻入柏林之後不久,希特勒自殺,法西斯德國隨後也覆滅。

希特勒之所以能夠迅速上位,並把剛被一戰洗禮過的魏瑪德國轉變為一個路上軍事強國,同時解決了國內主要矛盾與問題的原因,並不僅僅是他自身的能力,更是當時整個德國的的期望。一戰後的德國國內矛盾突出,又遇上了經濟危機,希特勒以及他的工人黨在上台前就許諾要讓除了猶太人和反對派以外的所有階級的所有人都能得到利益,於是得到了絕大多數人的支持。事實上他也是這麼做的:大力建造公共建築物以及高速公路以解決失業,推行社會保險制度提高國民福利待遇,大力發展文化與科技,這些舉措綜合起來創造了德國經濟騰飛的奇蹟。後來希特勒及他的納粹政權最終被顛覆的原因主要分為內外兩方面:對內,納粹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階級矛盾,只是通過宣揚極端民族主義來將其轉嫁為民族矛盾,並通過戰爭的手段獲取別國的財富以團結本民族。事實上納粹有考慮過這一點,並通過種族滅絕的形式將當時佔據了德國大部分財富的猶太人手裏的資本收歸國有,為當時的德國爭奪到了大量的財富。然而戰爭需要極為龐大的資金來支持,納粹德國的模式是先洗劫國內的非雅利安民族,掠奪他們的財富,並建立集中營榨取其的最後一點價值以供應自己的軍費開支,再靠軍隊侵略他國,接着循環。一但後方造血的速度很不上,前線推進就會放緩,以戰養戰的體系就會出問題,納粹就會面臨倒台的風險,所以納粹必須通過閃電戰的形式迅速佔領他國,這種模式初期極為有效,但在後期完全無法抵禦擁有獨立產業鏈、可以自給自足的美蘇軍隊。同時,希特勒對形勢連續的錯誤判斷影響了他的作戰指令,盟友的錯誤選擇也極大的影響了德國未來的走向,以至於對第三帝國未來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拋去歷史虛無主義,希特勒該如何打贏這場戰爭?在二戰發動之前,蘇聯曾經與納粹德國交好,甚至提出加入軸心國。同時,西班牙在二戰中也是法西斯政權所領導的,只不過沒有明確表示加入軸心國而已。如果能將這兩個國家拉進軸心國陣營,德國的勝算將大大提高;同時,德國應發展海軍力量與空軍力量,同時想方拉攏紀伯倫英國。如果進攻英國,德國將無法發揮出自己裝甲部隊閃電戰的優勢,因此只能組建較為完備的三位一體的海陸空協同進攻模式。德國之所以應該與蘇聯結盟而非開戰,是因為蘇聯國土面積龐大,戰略縱深較大,在閃電戰的優勢結束之前攻陷蘇聯的可能性較小,因此應拉攏蘇聯,利用蘇聯的重工業與石油資源給自己的軍隊回血。同時不能視日本為盟友,而應該是一個潛在的競爭對手,並絕不能將美國拉進二戰。在科技方面,依靠自身海軍的常規軍艦力量難以與英美海軍匹敵,因此應聯合美國趁英國放鬆警惕時突然發動襲擊,先依靠空軍的優勢對英國重工業區和港口機場進行轟炸,迅速將第一波英軍擊潰,再在英國集結海軍之前迅速讓小股部隊渡過英吉利海峽,避開英國的海軍優勢,使用裝甲化部隊迅速佔領機場等地區,利用德國空軍優勢將部隊送進英國,擊潰英國本土陸軍之後可通過獨立印度來肢解英國,與美國瓜分加拿大地區。同時適量減小軍隊規模,保留精鋭部隊,以便於國內產業轉型,避免戰爭後期軍隊數量過大消耗過多資源,並清算資本家而非猶太人,避免宣揚極端民族主義,留住柏林的世界科學中心的地位。

然而歷史沒有假如。法西斯與希特勒、墨索里尼註定被埋葬於歷史的長河中受人唾棄。就站在唯物主義史觀下,他是那個時代的另一個產物,是不可避免的,我們要明確,是時代造就,創造了希特勒,而不是希特勒造成的這個時代。任何人處在民粹嚴重,民族主義盛行,經濟凋敝,政治動盪和被凡爾賽和約鎖住的德國,都有可能變成希特勒,這是歷史的必然。一戰並沒有解決問題,而製造了更多的問題,那就只能以下一個激烈的洗牌來解決問題,就是二戰。這是歷史必然。而發生在德國,發生在希特勒身上,發生了那麼多極端事件,才是偶然。他的才華確實給德國帶來過美好和輝煌,但最終給德國和世界帶來的是史無前例的血腥暴力、永難忘卻的超級噩夢。他是個亂世梟雄,戰爭狂人。德國在那個特定年代需要希特勒這樣的鐵腕人物帶領走出經濟危機,避免國家崩潰。希特勒做到了,無論是否獨裁,手段是否卑劣,簡單粗暴。治國七年客觀上讓德國走出了一戰戰敗的陰霾。但後期無止境的戰爭摧毀了德國,動搖了德國稱雄世界的根基。我們不鼓吹誰,我們只是力爭站在局外的角度去表達我們的認知。從受害者、從正義的角度看希特勒犯下了歷史上的最大暴行,但拋開這一切,再沒有人能做到他到做的一切,從古至今,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