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計算機信息論文【新版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28W

計算機信息論文【新版多篇】

信息技術發展的論文 篇一

1 信息技術在單位信息管制中的作用

1.1 策略資訊體系

策略資訊體系可以經過信息體系分析出企業的長期發展策略,能夠支持企業信息體系的建設。企業策略資訊體系建設可以從內部和外部兩方面同時進行,這樣在內部可以提高企業員工的生產效率,也能和企業內部的工作程序進行結合,例如企業的資源計劃制定。在外部方面,能夠向客户推銷新的商品和服務。

1.2 辦公自動化

辦公自動化是非常便捷的工作方式,其在工作中主要是對網絡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進行利用,能夠將企業的業務流程在計算機環境下進行實現,能夠降低員工的工作強度,將其從繁重的工作強度中進行解放。對以往的工作模式進行改變,對企業未來的發展非常有利。辦公自動化的水平提高對企業信息管理水平的提高有直接的影響。

1.3 製造自動化

企業製造自動化是指企業的商品生產、研發以及銷售,整個過程都利用計算機來進行實現,能夠利用計算機對其進行更好的管理,同時,也能保證產品的生產效率。

1.4 電訊以及配銷體系

通過快速和寬頻的電訊運送體系,提升配銷信息處置速度,現在最廣泛應用的體系是實時銷售體系以及數據交換體系。

1.5 人工智能體系

以精確、快速的計算機為基礎,研發可以模仿人類智能的體系,運用這種體系能夠處理繁瑣還沒有恆定公式的情況,同時做出有關決定。

2 信息技術的發展階段

2.1 第一次信息技術革命———語言的產生和使用

距今 3.5~5 萬年前,人類使用大腦存儲信息,並開始使用語言交流和傳播信息。語言的產生是歷史上最偉大的信息革命,它標誌着人類信息活動的範圍和效率的巨大提高,人類的信息活動從此由具體走向了抽象。

2.2 第二次信息技術革命———文字的創造

文字是代表一定內容的符號,它是逐漸從形象化走向抽象化。最早的繪畫文字見於舊石器時期的洞壁,這種文字中的圖畫是各種事物的記號。後來,在繪畫文字的基礎上發展出了表意文字。文字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信息可以傳得更久、更遠。對人們歷史的研究起到很大的作用。

2.3 第三次信息技術革命———造紙術和印刷術的發明

造紙技術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四大發明之一,對社會的發展有着很大的影響。在最短的時期內,導致書籍數量出現了增多的情況,並且促進了文化的傳播。印刷技術以及造紙技術的出現推動了信息的傳送效率以及傳播速度,信息的傳播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發展。

2.4 第四次信息技術革命———電信技術的普及

信息技術的發展從十九世紀的西方開始,到現在已經經過了一百年的時間。從電報、電話技術的出現到現代通信技術的出現,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對現代通信技術的應用效果也非常好,因此,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要對先進的技術進行更好的利用,這樣能夠促進企業獲得更好的發展。

2.5 第五次信息技術革命———電子計算機的普及同現代通信技術的結合

第一台計算機出現到現在已經經過了近百年時間,在這個過程中,計算機技術發展速度非常好,在各行業中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因此,社會經濟在發展過程中對計算機技術的應用非常普遍,利用這種技術,企業能夠獲得更好的發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能夠立於不敗之地。

3 信息技術發展對企業信息管理的影響

3.1 通訊能力的增強

通訊實力是衡量企業執行情況的規範之一。高速的通訊能力代表着企業可以更加敏捷的對外界的很多突發狀況進行處理,同時也保障了企業內部信息交流的順暢。從企業最初的發展來看,信息通訊憑藉機構之間的語言通訊,直接對話以及電話、電報等形式;後來,網絡的廣泛運用,研發出了企業內部網絡,創建內部網絡,對企業內部和企業間的信息通訊都提供了方便的環境。

3.2 工作效率的提高

工作效率的改善是企業管理中最關鍵的步驟之一。很多企業工作中都要進行信息的登記和傳送,包含檔案管理、存放和傳送等。伴隨着信息技術的發展,電腦和網絡的廣泛運用,企業的工作速度有着飛速的提升。信息通訊更加方便高速,文字處理能力增強,各種資料庫能夠獲取更健全的綜合。

3.3 辦公資源的節約

辦公支出對企業的運營是一筆數目不小的開支,信息技術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節減了資源的使用。對之前的企業運營來講,紙質資料的存放要耗費巨大的資源。使用電腦和網絡技術,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紙張的使用。

4 信息技術對企業競爭優勢的影響

4.1 信息技術改變價值鏈

信息技術向價值鏈每一環節滲透,改變價值行為的執行方式和鏈的本質。它也影響競爭範圍,重塑產品,為企業創造競爭優勢。每個價值鏈都是由物理部分和信息處理部分組成。物理部分包括所有執行價值行為所需的物理任務。信息處理部分包含獲得、操作、傳輸執行價值行為所需數據的步驟。每個價值行為創造和使用某種信息。例如,後勤行為使用的信息包括:安排承諾、運送速度和產品計劃等確保即時有效的傳遞。服務行為使用服務請求/信息安排電話和訂單;產品失效信息使企業能夠修改產品設計和製造方法。信息技術同樣對競爭範圍也有很大的影響。信息系統能使企業在不同地域之間協調價值行為,例如,波音公司利用在線設計和國外的供應商進行工作。信息技術也可以在企業之間創造許多新關係,從而擴展〈WWW.〉產業競爭範圍。

4.2 信息技術改變產品

商品由物理以及信息兩方面構成。信息方面包含商品特徵,運用方式等,如便利性、可保護性以及服務程序。商品物理構成更為關鍵,不過當前更加可行的新技術是供應商品物理特徵時,供應更多的資料。新技術能夠把不含有物理構成的商品變為現實,例如電子報紙。最後,信息技術可以提升商品處置信息的性能。

4.3 信息技術改變競爭本質

信息技術可以改變每種競爭力,從而改變產業吸引力,表現在:附有材料和商品信息的電子清單使顧客更容易評價材料來源,做出購買決定,從而提高購買力;信息技術複雜軟件的購買需要龐大的資金投入,從而提高購買力,產業進入門檻;柔性製造系統可以更快、更簡單、更便宜地提供高性能的產品,從而影響了替代品的威脅;訂單和訂貨處理的自動化,加劇了銷售產業的競爭,新技術在取代人的同時提高了固定成本,導致產業內部為爭取客户競爭加劇。

信息技術是企業創造競爭優勢的重要槓桿。信息技術可以在老企業中創造新的企業。企業在價值鏈中有多餘的信息處理能力,可以將這部分賣出去。例如,sears 利用其處理信用卡帳户和規模大的特點對其他企業提供相似的服務。

5 結束語

對企業本身以及企業合作狀況進行分析,能夠利用信息技術轉變企業的價值關係,轉變企業和其合作方的合作比重,進而為企業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企業要抓住這個機會,擬定適宜企業本身的信息技術發展策略,轉變企業的工作程序,使其和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夠相配,進而為企業提升競爭優勢。

信息技術論文 篇二

論文摘要:作為工作在培養幼兒第一線的幼兒工作者,具備相應的信息技術能力、信息素養已經成為時代和社會提出的必然要求。本文結合近幾年對學前教育專業的計算機教學,論述瞭如何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

論文關鍵詞:信息技術 學前教育專業 應用

近年來,國家和地方政府加大了對學前教育的投入,對學前教育的質量提升寄予了更高的期望。我們迎來了加快促進學前教育信息化,提升學前教育整體質量的重要發展契機。齊齊哈爾高等師範專科學校作為黑龍江省西部地區幼兒師資培訓中心,培養的學生直接面向社會。因而研究我校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問題就越來越顯得緊迫。

一、信息技術在幼兒教學中的重要性

“幼兒園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因此,幼兒教育價值定位的着眼點應該是培養幼兒不斷自主學習的態度和能力,以及積極適應社會生活的態度和能力。利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能充分開發、組合和利用各種學習資源,擴展教育或學習的空間,使教學擺脱以學校為中心、課本為中心和教師為中心的束縛。加強幼兒園教育環境信息化建設,實現信息技術與幼兒課程教學的整合是學前教育發展的趨勢和方向。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幼兒園的教學活動應該該採用直觀的教學方式,而多媒體技術的特點正好符合了這一要求,調動了幼兒的興趣。教學信息根據教學要求和幼兒個體差異作選擇、編排,大大提高了教學的靈活性,並改變了以往單調呆板的教學方式,打破了單一的習慣思維,激發出孩子創造的火花,變被動為主動,使幼兒真正成為教育活動的主體,更有效地掌握知識與技能。

二、新時期幼兒教師應具備的基本信息素養

概括地説,信息素養是指掌握與信息有關的理論、知識和方法,能有效利用信息設備和信息資源獲取信息、加工處理信息以及創造新信息的能力。那麼,作為信息時代的幼兒教師所應具備的信息素養包括:能意識到信息在信息時代的重要作用,對信息有積極的內在需求、能時刻感受到自己對信息的需求,知道什麼樣的信息易於幼兒接受與理解、能促進各種活動與教學,能把有效的信息整合到所教課程的教學當中去,善於將信息現象與幼兒生活、環境迅速聯繫起來,善於從信息中找出解決問題的關鍵;掌握信息、信息來源、傳輸、獲取等基本知識;能利用網絡媒介、各種多媒體以及多種軟件開發、製作幼兒教學課件和幼兒活動環境平台。

三、學前教育專業加強信息技術教學的途徑

(一)對計算機基礎課程內容進行調整

針對我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科及學生特點,在總課時不變的情況下對教學內容進行了調整,降低了傳統的計算機原理、二進制、計算機的基本構成等內容在教學中的比重。對於學前教育專業計算機普及性教育非必須掌握的東西,可少講或不講。計算機教育專家譚浩強教授就提出過:在基礎教學中引入計算機原理、二進制、補碼、漢字碼等教學內容,實際上是計算機普及教育中的一個誤區,應該加以改革。在調整方案中增加了PowerPoint學時,主要目的是為了增加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在教學中我們還結合實際應用,經常給學生帶去最新的計算機資訊,如微博、論壇等,不把計算機教學的目的僅僅定位為通過等級考試。

(二)增設flash、Photoshop等課程

經過考察,瞭解到各幼兒園均希望本園教師具備一定的課件開發能力,可以説,能開發課件已經作為新時代幼兒教師的基本技能。如果在教學時幼兒教師只會使用現成的多媒體軟件來進行教學,在實際應用中會存在很多問題:由於軟件是他人開發,往往並不能完全滿足自己的教學要求;很多時間幼兒教師只是在教學環節中使用一個很小的課件片段,由於不懂課件製作技術而不了了之,如果懂製作,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製作完成。所以,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掌握一定的多媒體制作技術是社會需求對人才培養模式提出的要求。我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第一學期學習了計算機基礎課程後,在第三學期課程安排中,把flash、Photoshop合併為一門課,課程的教學目標定位為只需學會製作簡單的動畫,進行簡單的圖形圖形處理即可。根據以往教學經驗,課時太少學生不能學到實際的東西,課程太多學生任務太重,壓力太大,我們認為每週3課時比較合理,而且可以利用網絡教學等拓展學習空間和時間,以解決課時不夠的問題。

(三)開設一定的計算機選修課程,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

我校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動態開設動畫提高班、視頻剪輯班、圖形圖形處理技巧班等,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知識要求。幾年來,我校多次組織了課件製作大賽、動畫製作大賽,通過大賽,學生在實踐中學會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他們的動手實踐能力得到了明顯的提高。

(四)加強實踐環節

計算機知識與能力的培養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上機實踐與課外實踐。加強實踐環節是學生接受知識、培養能力、提高創新素質的重要途徑。實驗教學目的重在培養學生的上機動手能力、知識綜合運用能力,讓學生在“理論-實踐-再實踐”的過程中達到消化知識、掌握知識和利用知識的目的。我校除了課堂內要安排學生練習實踐外,還利用晚自習、週末等安排計算機老師到機房值班對學生進行及時指導

(五)合理應用現代網絡技術進行教學輔助

目前我校已經建立了學校內部站,每個學生均可以用自己的學號登陸,裏面放置了相應的網絡教學資源、教學視頻,以及與課程內容相配套的講義、練習、測試題庫。學生登陸後可以在裏面預習、複習、自學、練習、提問、上交作業等,這種模式使課堂得到了延伸,拓展了學生的學習時間、空間,經過幾年的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但菲。高素質幼兒教師的培養與教師的專業化發展[J]。教師發展與教師教育,20xx,(4)。

[2]丁海東。論學前教育的規律[J]。學前教育研究,20xx,(07)。

[3]祝智庭。教育信息化建設與應用的新視野[J]。20xx,(02)。

信息技術發展的論文 篇三

【摘要】

隨着社會科技的高速發展,計算機與其衍生出的一系列高科技產品在人們生活中扮演了日益重要的角色,已經滲透進人們生活的每個角落,本文通過對未來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方向與對實際應用範圍進行相關的探討,供同行業的從業者進行一定的交流與參考。

【關鍵詞】信息技術;計算機;發展方向

在當今這個信息化高度發展的社會,計算機已經充斥於人們日常的工作、學習、辦公的方方面面,它不僅提高了人們的辦事效率,同時還能給人們提供相關的娛樂與放鬆途徑,同時計算機的發展腳步也不曾停歇,它與不同領域的技術與應用結合的日益密切,這也就為將來計算機的發展開拓了想當廣闊的空間,所以我們就其目前的幾個發展途徑進行相關的論述。

1計算機技術概括與發展方向綜述

在當今社會計算機憑藉其強大的功能與越來越高的覆蓋率,在人們生活中有着十分廣泛的應用,加之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使得人們時時刻刻都能夠連接到互聯網,這也大大的擴充了計算機的應用範圍,為人們提供了相當多的便捷,通過這個途徑我們可以對日常工作中的各類事務與問題進行快捷有機的處理,之後通過互聯網進行相互的傳遞,大大增高了辦公效率,現在最為常用的操作系統即為Windows7系統,而人們所習慣於操作的辦公軟件則是Office系列軟件,這些軟件均在人們應用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自身,更加適合日常辦公的習慣,所以通過這些配套軟件的支持,我們日常生活的效率與便捷度都得到了十足的提升。在目前雖然計算機發展已經到了一個較為完善的地步,在各個領域均有較為不錯的應用,但是目前一個較為嚴重的問題就是安全問題,當代對於電子支付乃至賬户信息的保護重視度越來越高,但是仍在實際的操作中有着諸多的漏洞,這樣就會造成個人經濟乃至信息的流失,所以更多的人選擇通過安裝防火牆來進行個人信息的保護,同時也可以通過網絡結構的不同方式架構來從根本上改善這個問題,同時對於計算機處理器的提速問題也在不斷地進行研究中,因此我們可以看出,即使計算機網絡發展到一個很完備的程度,但仍舊存在一些實際的侷限性問題,有諸多方面仍舊需要我們去努力改善。

2現階段計算機發展方向可行性分析

就最早階段計算機的應用範圍而言,其最開始僅僅是為了軍事方面的計算與預估軍情所做出的發明,雖然當時其體積龐大而且運算速度並不夠快,但是相比人工的計算也是提高了不僅僅一個層次,所以對於計算機處理數據速度的追求是計算機發展方向的一個不可忽略的部分,同時在當代計算機的體積也在向着小型化的方向不斷進化,逐漸告別了原來傳統的大型機,進而向小的筆記本乃至微型計算機方向發展與演化。同時網絡時代的來臨也預示着社會這個龐大的信息庫也在向人們打開大門,在網絡化高度發達的。今天,所有的網絡資源的獲取方式更加簡便,因此在龐大的數據面前,信息管理的水平與技術也是越來越重要,通過多龐雜的數據信息進行有機篩選、處理與加工,進而生成一門新的學科,這也是新時期各企業公司所要注重的一個新的獲取信息的途徑。從上述分析我們看出計算機的發展方向眾多,而且大部分都從促進企業經濟發展的角度出發,因此我們應該更加註重對於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的發展。

3計算機技術應用發展研討

3.1在自動化辦公中計算機的應用

計算機的出現是於現代辦公發展的最佳有利受益者,首先其崇尚的無紙化辦公是對我們地球環境的保護,同時解放了人們繁重的信息處理過程,同時其自帶的視頻以及表格展示等功能,讓我們日常開會辦公的效率得以提高,同時移動化辦公也是當今的一個主要潮流,在地鐵公交車上收發郵件使得我們對於信息的回覆率也越來越快,這樣大幅度的減少溝通時間,提高交流的效率,為人與人之間辦公交流提供了一個合理的良好的平台。同時網絡的發展也拓寬了辦公信息化的處理,傳統的辦公模式被全盤推翻,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人可以選擇在家辦公,同時還可以進行視頻會議等,這樣就有效的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界限,讓我們能夠得到更好的工作交流體驗。

3.2在物流過程中計算機的應用

在現今網上購物這一新興的購物模式日益大行其道的時候,人們對於貨物的流通過程也比原來更加關注,所以在貨物從賣家發貨到買家收貨的整個過程中,我們現在都可以通過計算機來進行監控,通過對貨物進行編碼,每到一個物流中轉站,進行條碼錄入處理,同時將貨物的信息發送給寄件以及收件的雙方,通過這樣實時的對物流信息的控制,使得原本無法掌控的貨物流轉現在變得十分直觀與易於控制,這就是計算機結合物流自動化給人們生活所帶來的巨大便利,如果將其兩者進行更好的有機結合,相信在不遠的將來,物流產業會獲得更遠大長足的發展與進步。

4結語

綜上,在當今計算機技術高速發展的過程中,雖然其在安全性與設備體積方面仍舊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但就其目前發展的趨勢來看,計算機各方面的應用均在十分快速的完善過程中,所以在未來一定會更加深入的與我們生活融合在一起,給我們的工作以及日常娛樂提供方便,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還能夠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提高我們工作與生活的效率與舒適度。

參考文獻

[1]胡文海。計算機信息技術發展方向及其應用探究[J]。煤炭技術,2013,06:220~221.

[2]張建輝。基於信息時代淺析計算機技術發展方向[J]。電子製作,2013,12:83.

[3]崔蓉。計算機信息網絡安全技術及發展方向[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0,10:12.

[4]王劍波。計算機信息技術發展方向及其應用探究[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4,03:197.

信息技術論文 篇四

一、優化教學內容

當下大部分的計算機信息技術教材都着重於強調知識內容的理論性、系統性,教學內容繁瑣、複雜。再加上部分教師對於教材缺乏精心的準備,課上照本宣科。這樣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勢必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和效率,失去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有效結合學生的知識基礎和需要,適當滿足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強烈需求,對信息技術的教材內容進行優化,提高教材本身的吸引力。一方面,教材應緊扣新課標,教學時,按照學生的認識規律,從易到難、從簡到繁地對教材內容進行重新設計和安排,有利於學生循序漸進地進行知識的消化和吸收;另一方面,劃分教材的內容,針對不同類型的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式和操作步驟,有利於突出重點,提高教學的效率。

二、優化教學方法

1、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學應以學生為本,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不是知識的擁有者,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知識和內容豐富多彩,應用範圍廣泛,學生學習計算機應具有一定的自主性。教師在教學中,應留給學生足夠的自主學習的時間和機會,讓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有選擇性地進行計算機的操作。在此過程中,應鼓勵那些採用不同辦法操作的學生,保護學生的創造精神。

2、鼓勵學生探索學習。要讓學生進行探索性的學習,就必須要引發學生對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濃厚興趣和好奇心。鼓勵學生進行探索學習,不僅僅是教學中一種行之有效的辦法,更能夠為學生今後的繼續學習、發展,培養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奠定基礎。既然要鼓勵探索,那麼教學答案就應該是開放性的。引導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形成真正屬於自己的見解,而不是為了尋找那所謂的“統一答案”。此外,在探究學習中,學生需要綜合應用知識並與生活緊密聯繫,這樣不僅能培養學生髮現問題的能力和習慣,還能提高學生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

信息技術論文 篇五

摘 要: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有效運用問題導學方式,可以為學生信息技術素質的培養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以及發掘問題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得到強化。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有效運用問題導學應抓好以趣味作為問題導學的開展基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學論文發表,發表信息技術教育教學論文,信息技術教學方法論文投稿

問題導學模式的引入為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增加了活力。高中階段信息技術教學的主要目標,在於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以及實踐創新精神。但是,由於信息技術課的特質對於邏輯性教學要求較高。而實踐操作中的嚴謹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學難度。在信息技術課堂引入問題導學法,則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實踐參與熱情,學生通過層層深入的問題導向,重新認識信息知識的邏輯性和嚴謹性,從而實現信息課堂的有效互動,促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

一、以“趣味”作為“問題導學”的基礎

在傳統信息技術教學中,由於過分強調該學科的嚴肅性,造成學生在理論上死記硬背,在實踐操作中按部就班,信息技術教學嚴重缺乏活力,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受到了抑制。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方式上加以改進,適時採用問題導學方式,學生的注意力將被高度吸引,而教學中抽象的、枯燥的知識點也將轉化為學習興趣點。

例如在“信息安全”教學中,教師提出了下列問題:世界公認的第一個私人電腦傳播病毒是什麼?利用網絡查找並記錄“蠕蟲”的歷史;你瞭解特洛伊木馬嗎?這些問題的設置,有的是學生有所瞭解的,例如木馬病毒等,有的是學生需要查閲資料才能獲得答案,例如第一個問題中的C-Brain病毒。通過對這些常識的瞭解,學生們對於病毒的侵害性和危害性有了更多認識,同時對於網絡安全的防範意識也更加完善。由於這些問題都涉及一定的科學歷史故事,所以在某一層面滿足了學生的獵奇心理,從而對信息安全的學習興趣更加濃厚。

以問題設置導入學習內容,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課堂氣氛也將更加自由活潑。最重要的是,學生在自主探索的氛圍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消除了對教學難點的恐懼感和排斥感,樹立起學習信心,教學效果更加理想。

二、以“實踐”作為“問題導學”的方式

實踐是獲得知識的捷徑,曾經有教育學家指出:“聽到的知識會在三天內忘記,看到的知識會在七天內忘記,而實踐過的知識則會長期留在記憶中。”這句話雖然具有一定的誇張性,但是卻形象地描繪出實踐在學習中的重要性。而在實踐學習中引入問題導學方式,則能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平衡。

例如在“信息利用”教學中,教師針對“20xx年3月8日馬航失聯”事件提出如下問題:在這一事件發生之後,你是如何得到信息的?當時相關信息的來源有哪些?這些信息具有哪些特點?由於問題的提出與學生的實際生活關係密切,不少學生踴躍作答,教師根據學生提供的答案進行梳理,總結出了主要的信息來源:電視、廣播、網絡。在信息特點的提煉上,學生們一致認為網絡信息的傳播效率最高,但是從信息真實性進行評價,網絡信息又遜色於電視、廣播等媒體。通過實踐對比,學生對於信息的來源、傳播途徑、信息特點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而且對信息的辨識和利用更加客觀。

三、以“互動”作為“問題導學”的動力

經常可以在信息技術課堂上看到這樣的情景:教師整體掌控教學電腦,在進行理論講解的同時,聽講的學生已經按捺不住要進行實踐操作。但是,教師還沉浸在理論教學的氛圍中,學生卻急於實踐,雙方由於缺乏必要的互動而“不在一個頻道”,這樣的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如果教師一味地灌輸理論,那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將大打折扣。信息技術教學中的互動性,在於將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給學生更多的表現機會,建立學生的學習信心,實現更加良好的學習體驗。尤其是在微機教學的實踐操作中,更要結合教材特點,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熱情,實現從理論教學到實踐能力提升的有效轉化。

問題導學方式的引入,能夠有效增加師生之間的課堂互動。例如在利用PhotoShop軟件做圖過程中,教師相繼提出如下問題:第一,怎樣利用圖形工具繪製橢圓形?第二,怎樣在橢圓形中畫出正方形選區?第三,選區顏色填充中,前景色與背景色的快捷鍵是什麼?設置問題的過程同時也是教師帶領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對於實踐操作中出現問題,學生會積極想辦法進行解決,而不是簡單地“報告老師”,等老師幫助解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充分互動,使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強化,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掌握教材知識,並能熟練地進行上機實踐。

四、以“創新”作為“問題導學”的目標

信息技術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同時發掘學生的創新實踐精神。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了解學生的能力與素質差異,開展個性化教學,同時利用問題導學模式,制訂出全面的教學方案。由於學生學習能力的不同,往往會出現有的學生“吃不夠”,有的學生“不夠吃”。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根據學生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的不同設定個性化導學內容,同時分出教學層次,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對這些分層任務進行自由選擇。

在“多媒體技術應用”教學中,教師一改原有找課本進行預習的方式,而是提前進行了問題預設,由此切入問題導學模式,教師根據教案內容提出如下問題:多媒體技術的概念以及發展趨勢?生活中看到的多媒體工具有哪些?在多媒體技術中,其多樣性和非線性特點是如何表現的?這些問題的提出分別有不同的難度層次,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選擇回答,從這一點也可以體現出問題導學的教學彈性。由於問題設置難度不一,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不會受到打擊,反而 可以從一個台階邁向更高台階,這就是問題導學循序漸進的優越性。

五、以“漸進”作為“問題導學”的途徑

學生的信息操作和利用能力是通過大量實踐實現的,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每一步都需要學生投入思考,根據實際情況的需要,學生還要對自己的操作進行隨時調整。學生信息能力的培養,正是在實踐中形成的。因此,教師要重視學生的操作步驟以及完成過程。教師在掌握全程教學設計的同時,還要對學生實踐操作步驟加以觀察,在信息的收集、傳輸、應用、發佈過程中不斷創新突破。

高中階段學生信息素質的培養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而且在信息道德建設上,教師也有一份社會責任。網絡信息是一把雙刃劍,只有學生分辨出信息的可用度,才能建立起完備的信息道德體系。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同樣可以利用問題導學主動設置問題,引發學生的積極思考:不良信息的散播目的是什麼?你遭遇過信息詐騙嗎?你身邊的人呢?面對不良信息你應該怎麼做?……這些問題能夠喚醒學生的信息道德意識,但是這種素質的培養需要一個長期過程,這就要求教師以“漸進”的方式不斷積累,不斷豐富。

未來社會將呈現出信息爆炸趨勢,高中生作為未來社會的中間力量,承載着信息環境建設的社會責任。高中階段學生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能夠解決生活中、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從而適應科技與社會發展的多重需求。而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問題導學方式,為學生信息素質的培養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通過問題導學的開展,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穩步提升,發掘問題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將得到強化。更為重要的是,在問題導學教學條件中,學生成為教學主體,這一教學氛圍的形成,最大限度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信息技術教學質量也會明顯提升。

參考文獻

[1]秦雪麗。學案導學模式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xx(10)。

[2]吳桂成。如何讓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更有效[J]。新課程導學,20xx(20)。

信息技術論文 篇六

摘 要:根據專題學習網站的自身特點,從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資源整合的角度出發,分析討論了系統的功能需求、角色需求和安全需求,詳細設計了專題學習網站的內容結構和主要功能。經測試,該系統具有完善的知識體系結構,便於實現教學資源共享,能很好地協助學生自主學習。

關鍵詞:專題學習網站 信息技術課程 設計

目前,普遍提倡的素質教育就是要求學生儘量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各自的興趣、愛好和條件,選擇不同的研究課題,獨立自主地開展研究,從中培養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這種課程的突出特徵為在課程實施過程中的“自由選題,自主探究和自由創造”。

專題學習網站是指在互聯網絡的環境下,圍繞某門課程或多門課程密切相關的某一項或多項學習知識點,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專題,讓學習者進行廣泛深入研究的資源型學習網站。它可以用來存儲、傳遞、加工和處理教學信息,能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並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提供在線反饋。《國中信息技術》是國中生比較感興趣的學科,並且本學科具備操作性強、個性突出、資源廣泛等特點,有利用引導學生的學習主導性和協作性。

一、網站的需求分析

中國小信息技術教育對於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意義在於它是培養信息時代國家、民族發展所需競爭人才的關鍵,是藴蓄國家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信息技術課程專題學習網站以數字化校園為依託,收集、整理、發佈、運用、評估信息技術教學資源,探索新課程標準下在網絡教學中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模式、方法和規律,有利於學生進行專題知識的學習和基於專題知識的研究性學習活動。

1、網站功能需求分析

功能需求分析的好壞直接影響系統的成敗。該網站主要實現以下功能:

(1)資源管理的功能。按專題學習網站的理論要求和教學需要,資源管理功能必須能對資源進行查詢、修改、刪除、分類、整合等資源處理功能,同時還要提供資源的搜索和資源下載功能。

(2)交流討論功能。向用户提供一個交流討論的空間,可以對學習的內容進行交流討論,也可以上傳與學習相關知識、問題或作品進行交流討論。

(3)評價展示功能。包括作業批改、作品展示、自我測試等在線評價。

(4)用户管理功能。根據不同的需要設置不同的權限以使師生共同使用和合作管理。

2、網站角色需求分析

功能的需求主要來源於角色,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需求。本專題學習網站的角色主要有兩類:學習和教師。各類用户有自己相應的權限,登錄後只能訪問自己權限內的功能模塊。例如學生主要是利用專題網站進行學習話動,包括查看專題知識與相關資源、交流心得與討論問題、提交作品與上傳資源、測評反饋與投票評價。教師主要是利用專題網站向學生提供學習的資源與協作的場景包括資源管理、討論管理、評價管理和用户管理等。

3、網站安全需求分析

從信息系統安全性的理論角度分析,專題學習網站主要存在如下一些不安全的因素:來自物理環境的威脅、網絡的威脅、非法訪問的威脅、計算機病毒的破壞、對數據庫的錯誤使用、網絡管理員的能力問題、數據庫系統及網絡系統自身的軟硬件缺陷和其它不可知的因素。

二、專題學習網站的設計

根據網站功能需求分析、角色需求分析和安全需求分析,整個系統有兩類用户:學生和教師。在基於互聯網的專題學習網站系統中,可以將功能集約到這兩類用户中。因此我們在進行總體設計時可以將整個考試系統分解成兩個不同的子系統:教師子系統和學生子系統。學生子系統屬前端應用程序,教師子系統屬後台管理,採用的體系結構為B/S。整個學習網站系統的總體結構如圖1所示。

1、學生子系統

學生子系統供學生使用,主要包括公告瀏覽、學習目標、專題知識、擴展資源、交流討論、信息檢索、作業上傳、在線測試等功能。

公告瀏覽:專題學習網站有較強的時效性,教師佈置的作業、教學動態及通知公告需要及時地讓學生了解,這些信息呈現在首頁。

學習目標:國中信息技術課程專題學習目標分三種,即專題學習的總目標、單元目標和知識點目標。總目標的有關信息呈現在首頁,各個單元目標信息則呈現在單元學習內容之前,各個知識點的學習目標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呈現。

專題知識:專題網站在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中需要大量的知識輔助學習,有一部分資源是網站建設時提供的,還有一部分應在後期使用中由學生和教師不斷積累和收集的。在內容的呈現上,對於學生能夠直接掌握的知識技能,網站採用文字呈現方式,比如一些教學設計,一些概念闡述等;對於某些需要建立感性體驗的知識,則採用多媒體呈現的方式,如圖片、動畫、音頻、視頻等。

擴展資源:整合與專題知識相關的擴展性學習資源如名詞術語、預備知識、相關資源、網址大全、參考文獻等,使專題學習網站真正成為學生探索研究的寶庫。

交流討論:該模塊為學生和教師提供一個相互交流的平台,是完成專題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教師瞭解學生專題學習狀況的重要信息來源。本網站採用非實時的電子郵件答疑和實時的論壇討論區答疑兩種方式。論壇討論功能將問題貼在相關分類上,等待教師或感興趣的同學回答。

信息檢索:網站提供站內信息檢索及站外搜索引擎接口,方便教師與學生用户進行信息檢索。

作業上傳:由於教師發佈的作業不僅可以採用多種多樣的形式,如填空、選擇、簡答、計算、分析等;其表現形式也可以多種多樣,既可以包括普通的文本,也可以包括圖像、視頻、音頻等。為了使本系統能夠適應不同的教師,我們實現作業上傳時要求將作業打包壓縮後再進行上傳,而且頁面上有方便地進行學生作業查詢和密碼修改的超鏈接。

在線測試:針對每一專題學習設計自我檢測的練習,使學生在學習完每一專題內容後能及時進行自我檢測,及時反饋學習情況,對學習效果起到了一定的強化作用。在線測試包括題庫管理、抽題和答題、測試評分等功能。這些功能均建立在WEB數據庫的基礎上,學生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只要有網絡接入的地方都可以進行專題評測。

2、教師子系統

教師子系統供教師使用,主要包括公告發布、資源管理、討論管理、作業批改、測試評分、系統管理等幾個主要功能。

公告發布:通過後台發佈各項教學通知,如課程安排、學習要求、參考書目、臨時通知等。

資源管理:管理課程的在線教學內容,包括HTML在線學習、PPT電子教案、DOC教學文檔、RM教學錄像等,是專題學習網站的核心。

討論管理:後台實現對學習論壇的管理,如專題管理、鎖定帖子、提升帖子、沉底帖子、跟貼管理、刪除帖子、移動帖子、設置固頂等;也可以在後台對教師答疑使用的電子郵件地址進行設置。

作業批改:實現批改學生打包上傳的作業,並給學生判定相應的成績。

測試評分:在本系統的設計中,實現了單選題、多選題、填空題、判斷題與操作題等客觀性試題的計算機自動評分功能;而對於像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等主觀性試題,則由閲卷教師人工評分。

系統管理:教師通過身份驗證之後進入教師子系統,教師可以對各種數據庫中數據表進行插入、刪除、修改等維護工作,如學生信息表、教師信息表、教學新聞表等,還可以進行系統運行參數重新配置、數據庫備份、口令修改、權限修改、用户管理與初始化等工作。

三、結束語

隨着網絡教育的飛速發展,對專題學習網站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設計一個高質量的專題學習網站尤為重要。本文所研究的信息技術課程專題學習網站,以《國中信息技術》課程專題知識為內容,從實際應用的角度出發,特別注意運用系統化的科學方法進行設計,形成一本拓展的教材和一個開放的課堂,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陸宏,孫月聖。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理念與實施[M]。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xx

[2]吳保豔,賴永凱。《信息技術教學論》專題學習網站的教學設計[J]。韶關學院學報,20xx,30(9):140~143

[3]要麗娟。淺談專題學習網站的開發與應用[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xx,27(3):85~87

[4]張新賢。《教育電視系統》專題學習網站的設計[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xx,11(10):63~65

[5]徐順,王會霞。Word 20xx文字處理專題學習網站的設計與實現[J]。信息技術,20xx,33(7):62~65

[6]黃以寶。《網頁設計與製作》專題學習網站的設計[J]。電腦知識與技術,20xx,15(5):4089~4090

[7]王海春。一種安全、高效的網絡考試系統的研究與設計[D]。碩士學位論文(四川大學),20xx:67~68

信息技術發展的論文 篇七

摘要:信息素養成為繼“讀、寫、算”之後的第四種人類基本能力,是現代化社會的一項必不可少的素質,它支撐着數字化的生存,幫助人們有效完成終身學習的保障,是提高個人、組織乃至國家競爭力的重要因素。在如此的大發展的背景下,我們無論是教師還是幼兒都應該積極把握機會,有針對性地培養與信息素養相關的認知能力、判斷能力、想象能力、批判能力,以內化信息文化為目標持續提升自身水平。

關鍵詞:多媒體 信息素養 興趣 信息倫理

老師將多媒體教學工具運用於課堂,孩子們圍坐觀看就等於教育教學現代化、信息化麼?如果簡單將其作為傳播知識的媒介,這個理解並沒有太大偏差,如果將其本身認定為一項知識技能,肯定其對於個體發展的推動作用的話,那這個説法就顯得單薄和片面了,而且後者涉及到一個新名詞———信息素養。信息素養這個概念包括文化素養、信息意識和信息技能三個層面,隨着時代的發展大家對其進一步補充:信息素養是需要、獲取、理解、運用多種信息資源的意識和能力。

1師幼信息素養的內容

1.1幼兒應具備的信息素養

3-6歲的幼兒能力發展的速度和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並不遜色於成人,甚至會有更加出色的表現。他們本身已具備有從現代化設備上獲取信息的能力,例如電腦、電視、廣播、手機等;還有進行簡單的信息交互能力,也就是通常意義上的處理與交流信息的能力;簡單的讀、寫、算的能力。可以説現在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簡單的信息化工具,他們會操控電視,玩手機、電腦中的遊戲,但年齡較小的孩子並不知道那是什麼,只是手指點到哪就是哪兒。以上都是孩子們被動接受信息傳遞的結果,他們還需要掌握兩個重要的部分,一是對於感知信息和接受的敏感度,這關係到將來是否能自主解決信息技術相關問題的願望;二是分類、篩選信息的能力,使幼兒在社會道德層面避免誤區。

1.2教師應具備的信息素養

相較於幼兒,教師在內容的範圍和層次上都有更高的要求。除了自身在信息技術領域的運用和操作,也需要將其與課堂教學整合,更重要的是將信息技術的概念引入到幼兒體驗中,將虛擬的信息具體形象化,促進幼兒信息素養的發展。通俗來説,教師不僅得自己知道什麼是信息技術,也要讓孩子也理解信息技術的粗淺含義。

2培養的策略方法

2.1注重教學內容與信息技術整合

多數幼兒園的教學內容都是以主題劃分,教學活動也是圍繞着主題活動開展的,所以將信息技術融入主題活動的開展是培養幼兒信息技術素養的重要途徑,也能提高教師在操作和運用方面的水平,實現教育效果。在大班主題活動《我的祖國》中,教師利用了多樣的信息化工具向幼兒介紹祖國的名山大川,也要求小朋友參與到教學內容的收集中,將自己和爸爸媽媽利用信息化工具收集到的圖片、故事、視頻等在集體面前展示,孩子們從中感知到信息技術的神奇魔力,也獲得了一定的成就感。

2.2優化過濾信息環境,提升信息倫理道德

在信息高速膨脹的時代,信息量的巨大早已超出任何人的想象,虛假、暴力等不良信息參雜其中,對他人尤其是幼兒的身心成長帶來諸多不利甚至是危害。成人的從旁協助十分重要,但適時培養孩子區分以及倫理道德的薰陶更顯得尤為關鍵。涉及其中的內容包括:分享意識、合作精神、公共意識、尊重意識。對於剛剛接觸信息技術的孩子來説,讓其懂得既成的社會規範,承擔基本的社會責任感實屬必要。

2.3多方參與,共同提高

現在幼兒園都有自己的網站,而且班級也有着專屬的網頁和留言板,大家在上面暢所欲言,探討育兒的方法和新的已經是家園互動,家家互動的重要途徑。這時候幼兒是我們談論的主人公,也可以是參與者,建議家長也可以讓幼兒參與到與教師、其他家長的網上交流中,讓他們瞭解自己的班級和自己平日裏的生活點滴,知道班級教師對自己的評價,觀察爸爸媽媽是如何與大家交流的,同時家長也可以協助幼兒加入討論留言,讓幼兒通過親身參與體驗信息技術帶來的便利。為了加速教師的專業化信息素養,教育部門加強軟件和網絡平台的建設。幼兒教育信息化網絡平台的建設可以有效地促進教師搜索、下載、整理、運用一些優秀的數字化教學資源包支持自己的工作,而且可以通過網絡瞭解最新的幼兒教育理念及技能。

3現實發展的侷限性

在孩子的發展道路中,教師佔有很重要的位置,但現實卻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3.1缺乏專業信息技術人員指導

提高教師信息素養水平,不能單單依靠幾次培訓,還要持久的指導和自己日常教學中的學習和鞏固,發展自己欠缺的領域。一所學校中的信息技術老師往往是唯一提供技術支持的人員,有的學校甚至沒有配備專門的老師。

3.2個人信息素養髮展不平衡

這有幾個方面的意思,其一,教師與教師之間存在明顯的信息素養結構和水平的差異,這也會造成幼兒羣體間的發展層次差異;其二,城市園與農村園由於基礎設施的不平等,城市園的發展往往高過農村園;其三,個別教師的志向並不在此。信息化發展對教育提出了空前的新挑戰,教育體制在的每一個人都必須具備較高的信息素養才能適應這個時代的發展。信息的快速更新促使大量知識的出現,終身學習越來越受到大家的推崇。教師和幼兒作為一對互助互補的學習共同體,兩者的發展緊密相關,教師的發展提高勢必影響幼兒信息素養的培養,所以作為當代教師必須與時俱進,提高自己自身的信息素養,轉變教育模式,因材施教,培養出對社會更有用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麻俊豔。信息技術與幼兒教育的整合[J]。中外企業家,2013(22)。

[2]王嵐,劉曉穎,陳琳。發揮信息技術作用促進園所優質發展[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2(06)。

[3]孫漢羣。教育信息化與教師信息素養[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1(12)。

[4]李新房。加強中幼兒教師信息技術素養建設研究[D]。長春:東北師範大學,2008(5)。

信息技術發展的論文 篇八

摘要:隨着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創新,作為一個相對複雜且規模較大的動態數據集合——大數據,正日益深刻的影響着信息社會的發展。本文從電子信息技術缺乏專業性的人才和市場環境較差兩個方面入手,對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並就如何依託大數據的背景來進一步推動我國電子信息技術的健康發展做出思考。

關鍵詞:大數據;電子信息技術;人才培養

不同的研究機構對大數據的具體定義均給出了不同的解釋。根據對這些定義的分析,可以總結出大數據具有“量”的特徵,即擁有海量的數據信息;其次,大數據在狀態方面還具有一定的動態變化以及高速增長等一系列特徵。因此,大數據的出現和廣泛應用,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筆者通過對大數據在電子信息技術上的應用,對其展開了針對性的研究與探討。

1電子信息技術發展現狀分析

1.1電子信息技術專業人才的缺乏

就我國電子信息技術發展的現狀來看,普遍存在着專業技術人才缺乏的現象。具體表現在相關人力資源“量”的方面,因為我國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規模一般較小,不論是在實際的綜合國力還是在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與創新上,均與其他發達國家有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在高速發展的電子信息技術行業以及日益增長的人才需要仍然得不到一個很好的滿足。其相關的教育需求、科研項目的資金投入以及項目研發基礎設施建設較為有限,大多數人會選擇出國進修,也間接導致了大量的電子信息技術方面人才的外流現象。

1.2電子信息技術發展的市場環境較差

制約電子信息技術行業發展的因素除了專業人才的缺乏之外,也受到了電子信息技術發展所面臨的市場大環境的直接影響。而我國電子信息技術發展所處的市場環境一直處於相對較差的狀態,一些假冒偽劣和低技術含量產品的出現也影響着電子信息技術行業的發展。此外,我國關於電子信息技術行業的相關法律條例的不健全以及對一些侵害知識產權行為抨擊力度的相對弱勢,使得各類仿製、盜版活動越發猖獗,從而對電子信息市場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嚴重時甚至大大降低了我國電子信息技術水平在國際上的競爭優勢,制約了我國電子信息行業向着國際化發展的進程。

2基於大數據背景下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策略

2.1加強對於電子信息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力度

基於大數據背景下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需要不斷加強對於電子信息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力度,只有依託大數據這個天然優勢,逐步優化我國電子信息行業中對於專業人才的培養體系,才能從根本上保證電子信息技術發展的源動力。在這一過程中,應該時刻以高等教育專業的培養方向作為核心,靈活的藉助先進信息化市場分析對其進行精準定位。在大數據逐漸被應用於各個領域的研究背景下,相關科研人員或者電子信息技術專業教學部門應該以積極的態度,在保持原有的特色教育教學培養的基礎上,對電子信息技術的專業設置與教學課程設置做出科學的調整,從而滿足電子信息技術專業對於人才的實際發展需求。例如:在全面瞭解市場需求的同時,電子信息相關的教學機構可以為學生創立相應的實訓基地,通過理論與實踐的雙重結合的方式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術水平。

2.2改善電子信息技術所處的市場環境

改善電子信息技術所處的市場環境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1)對相關產業結構進行優化。在電子信息技術各行業的發展過程中,相關的產業結構是構成市場大環境的基礎部分,想要對其進行有效的優化,需要電子信息企業和地方政府對其共同作用才能營造出一個相對良好的市場環境。例如:電子信息技術企業應該樹立正確的經營目標,通過對自身優勢的充分利用和對市場需求的掌握,積極創新產品的生產技術。在與其他同類企業進行競爭的過程中,可以逐漸形成一個具有良好風氣的良性競爭模式,從而實現電子信息技術產業結構的優化;

(2)建立健全電子信息行業的法律制度也是改善電子信息技術市場環境的又一舉措。相關管理部門為電子信息技術行業的發展提供必要的引導作用,利用法律保障控制假冒偽劣產品和低技術含量產品在市場中的出現,用法律的武器大力打擊盜版、仿製等違法行為,以此來確保電子信息技術行業的和諧健康發展。

2.3實現電子信息技術的全面化發展

想要進一步實現電子信息技術的全面化發展,應該靈活應用大數據技術,將大數據引入到相關的電子信息技術開發中,從而為我國電子信息技術行業的發展提供一個相對明確的發展方向,使得電子信息技術可以向着多媒體化、智能化進行發展。例如:將大數據技術運用到多媒體技術的開發研究中去,利用大數據的擁有海量信息數據和動態化特點,進一步提升多媒體技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作為一種具有可視化與形象化技術特徵的技術手段,多媒體技術的進一步完善可以大大促進電子信息的傳播和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除此之外,將大數據運用到人工智能技術的開發中去,也可以對人工智能的發展速度起到顯著的提升作用。我國屬於發展中國家,在相關電子信息技術明顯落後於其他發達國家的情況下,應該積極利用大數據本身的優勢,提高我國在電子信息技術研究開發方面的核心競爭力。只有充分認識到大數據對於電子信息技術發展的重要性,才能更好的促進我國電子信息技術的創新發展。

3總結

作為信息技術高速發展下的必然產物,大數據正時刻影響着信息社會各個領域的發展。想要在大數據背景下為推動電子信息技術的健康發展,需要不斷加強對於電子信息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力度、改善電子信息技術所處的市場環境以及實現電子信息技術的全面化發展。只有利用大數據的優勢,積極探索電子信息技術的創新之路,才能保證我國電子信息技術行業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健升。互聯網背景下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現狀及趨勢[J/OL]。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8(05):256.

[2]王童。大數據背景下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研究[J]。科技風,2018(03):68.

信息技術論文 篇九

【摘要】正隨着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以計算機的發明和應用為主要標誌的第三次人類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動,人們的生活步入了信息時代。信息時代的到來,給現代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要想真正適應社會的發展和需要,必須要掌握信息技術。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學;信息技術的課程;課堂教學過程;計算機

信息技術教學總目標是通過各種形式的教育,使學生將信息的獲取、分析、加工、利用等能力,內化為自身的思維習慣和行為方式,從而形成影響人的一生的品質。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本人獲得幾點心得體會,與大家交流。

一、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最常用的教學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直觀感知法。雖然在一些國小已開設信息技術課程,但對學生來説,還是一門新興的、新穎的課程,因而對計算機更是充滿着一種神祕感,很想知道計算機是怎麼工作的,主機箱內到底有些什麼東西,它們各有什麼用途?對此,我常通過現場實物展示來讓學生看一看、摸一摸、做一做,認識一下什麼是硬盤、主板、內存、顯卡等,然後再簡單地解釋其作用。通過直覺的感官認識,學生就會對心中的疑團有所解開,並在腦海裏建立起一個對計算機基本結構的模型,這樣學生就能對教材中基礎知識部分很輕鬆地掌握了。

(二)對比、類比講解法。比如在講Windows基礎知識時,經常用到對比教學方法。如講授資源管理器,可通過觀察“我的電腦”窗口來進行對比,比較兩者窗口界面的不同,來加強學習的效果。再比如講“複製”、“移動”文件或文件夾時,運用對比教學法,教學效果不錯。

另外,在信息技術知識方面有許多“相似”的知識點,在備課過程中,我注意對教學內容進行分類,善於歸納知識要點。具體説來要注意做到將“相似”的知識點合起來講,操作方法“相同”的挑一個來講。例如,在講解Word中“圖文混排”一節時,我將圖片、藝術字和文本框的插入方法和格式的設置合在一起來講,只給同學們講解並演示了圖片的插入和格式的設置方法,而藝術字和文本框的插入與格式設置留給同學們通過自己動手操作和小組內的合作學習自己去完成學習目標。雖然一節課我只講了7分鐘左右的時間,由於同學們有了充足的操作和交流時間,卻起到了很好的學習效果。

(三)自由作業法。如在講Word中“綜合應用”這一節時,根據學生對前三節的內容已掌握,所以我在這節課上運用自由作業法,在課上不是純粹的要求學生按照書本上的詳細操作步驟進行,而是讓學生在根據自己掌握基本技巧與理論知識前提下,自由發揮。(信息技術教學論文 )然後教師選取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學生在多媒體教學平台上演示給大家看,讓全班學生一起進行講評,比一比誰做得更簡捷、更方便,從而使學生能觸類旁通,共同學習與提高。

(四)講授與練習相結合。利用現代教學手段,駕馭課堂教學。俗話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相信“多媒體網絡教室”系列軟件大家都不陌生,它為我們的教學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教學過程中,教師一邊演示,一邊講解。教師一邊教,學生一邊學,然後再加上教師有目的、有意義的指導和分組討論學習,從而達到教學目的,這也是信息技術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

(五)互動式合作學習。針對國中學生的個性和本學科的特點,經過幾年來的實踐,我在教學中也採用“互動式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它是一種以個人為主體,以小組為單位,以互動、合作為精髓的學習方式,其優勢在於:

1、能夠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實踐過程之中。

2、能在充分挖掘學生的個人表現慾望的同時,培養集體榮譽感。

3、小組成員間能相互取長補短,培養合作學習的能力,在增進友誼的同時,也培養了同學們的競爭意識。

4、形成了有效的師生之間、生生之間、課上與課下之間的立體互動,有效地落實了課堂教學的三維目標。例如在講“收發電子郵件”這一課時,我在課下了解到班裏有三分之一的學生已有電子郵箱,並經常收、發郵件。在備課時,我把本課的知識點做成專題網站,在課上採用“互動式合作學習”,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二、信息技術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在教學中教師做到少講、精講;學生做到多練,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合作學習來達成學習目標。

(二)教師角色的轉變。教師要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要由過去的學習控制者、權威者轉變為學習活動的參與者、合作者、引導者、諮詢者。這點也是新課改對教師的要求。

(三)學生角色的轉變。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由以往的知識接受者向知識傳授者的轉變。讓學生把在操作過程中得到的啟發、體會,或是把“無意間”學到的新知識、新方法談出來,給大家演示與大家交流。

(四)重交流評賞,輕定位評判。課堂上學生完成的作品或任務,在他們心中往往是“自我感覺良好”的,教師在進行作業的評價過程中,應注意多引導同學們去欣賞、分析作品,讓學生談出自己的創意、體會或演示自己的製作方法,讓其他同學得以借鑑,相互取長補短,實現共同進步。

課堂教學不僅是一門科學,而且是一門藝術,科學而又精妙的方法,是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信息技術課程的建設之路還有一段路要走,作為教師,

我們都將和新課程一道成長。在這漫長的征途當中,我們都會繼續做出自己的努力,為學生成長和課程建設貢獻自己的教育智慧

信息技術論文 篇十

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和應用性都極強的新興學科,我們的目標是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雖然我市已經將信息技術學科納入會考多年,但是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仍然參差不齊,對此我常常陷入深思:高中信息技術課如何開展教學呢?經過積累多年的教學經驗,我認為應在課堂教學上做文章,巧用“蜻蜓點水”,下面我就具體與大家共同探討如何實施的。

一、“點”興趣點

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十分重要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堂伊始,利用1分鐘左右的時間,以精彩的主題、幽默的語言、社會上的奇聞怪事和信息技術內容連接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設疑法、導遊路線法、誤導法等各種方法作為“點”燃學生的興趣。通過一些方法手段創設出一種濃濃的學習氣氛來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種氣氛中讓學生的思路緊隨教師的思路,使學生自然而然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其次,在教學過程中營造寬鬆融洽的課堂氣氛,應該努力做到:“解放學生的大腦”,讓學生多想一想,不要對學生説什麼該想,什麼不該想,教師提出建議就可以,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得到發展;“解放學生的雙眼”,讓學生多看一看;“解放學生的雙手”,讓學生多做一做;“解放學生的嘴巴”,讓孩子多説一説。通過營造這樣和諧的課堂氛圍,努力使學生保持快樂向上的思維狀態,進而使我們得到優異的教學效果。第三,在教學過程中建立起良好的師生倫理關係和情感關係使課堂始終處於平等、和諧的狀態。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的態度、一言一行都將影響學生聽課的興趣。教師如果對學生給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表揚的話,學生之間的鼓勵都能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諧、輕鬆的課堂氛圍不但使教師精神亢奮,還會使學生的思路保持清晰狀態,使之得到興奮點。

二、分層“點”撥

在把學生的興趣“點”燃之後,由於學生的情況參差不齊,這時教師就應提出具體的要求,要求不同層次的學生掌握那些不同的知識點和操作技能。明確的目標和任務讓學習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提高了課堂效率。學生按學案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因材施教對不同類型的學生進行分別指導,對於“尖子”生應擴大知識點的寬度和難度;對於“差生”進行鼓勵引導,給他們吃“偏飯”;對於“中等”學生重點是對所講知識點進行消化吸收、把知識同社會實踐相結合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引導他們進行質疑。

三、“點”評價反饋

在教學中,我們採用了小組合作探究式學習,可是有的學生課前不積極探究導致課堂效果差,有的個別組表現不積極、或組內成員間發展不均衡等。為此,我意識到要保障我們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必須要優化學生評價方式。一方面充分調動學生合作探究的積極性,另一方面要促進小組成員之間相互依賴的形成。

1、我對小組的評價包括對小組整體的評價和小組成員個人的評價兩部分。小組的最終成績是這兩項成績的綜合,這樣可以激勵小組長每次預習時都能顧及每位同學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使教學到達最好的收效。

2、對小組整體評價的信息主要來自對小組活動過程的觀察和小組的學習報告,評價指標主要包括小組活動目標、分工協作、資源共享、互動情況和學習報告質量等。對小組成員的評價主要是觀察其在合作探究中的表現,評價指標主要包括溝通協作技能和任務完成情況等。

3、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長期綜合發展,我除課堂評價外還全方位地對小組進行跟蹤評價:課後自主學習評價、過關評價、階段評價、學期評價、小組競賽等。

四、“點”自己

俗話説打鐵還需自身硬,教師應該不斷的充電。在新課改的環境下,教師應與時俱進更新教育理念,在新課標的指引下做到真正為學生的個性發展創造和諧的環境,並不斷學習使自己的專業知識更加精深,同時還應具有較廣博的世界、人文、地理意識和較強的行為語言表達能力與交際能力,注意自身的利益禮儀修養;另一方面應具有較強的教學能力,能夠自如的駕御教學過程,使自己努力成為一名富有創造力的教師。教師對課本應結合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有創造性的進行二次開發和整合,不再把教材看作是教學的主導,而把它看作是一種教學資源並與導學案結合利用。真正做到“備教材” “備學生” “備教師”,提高自己的課堂效率和質量。

教師在課堂和課下要給學生提供豐富的資源共享,使學生養成閲讀的習慣,培養自學的能力;給學生設計的任務要寬泛,學生提出的問題我們應給予詳細的講解,我們不知的問題也不要搪塞或敷衍,應正面給予回答,不知就告訴學生不知;對知識能力比較弱的學生要多輔導、多鼓勵、多幫助。

五、“點”設計

首先,教師應根據課程設計理念,應先對課標進行通讀理解,然後再結合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再進行教學設計;第二,教學設計應適合教師自己的教學風格、適合學生的“口味”以及符合本學校的教學的軟硬件環境;第三,在設計學生的活動時,活動應貼近學生的生活使其融入到教學中;活動的設計應是開放性的,應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活動應是學生感興趣的。在師生活動中,教師應做到精講,學生做到多練,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在課堂上師生佔用時間比應在1:2;第四,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體現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和實踐精神以及做到技術是為需求服務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