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德育論文

營造健康的心理氛圍的藝術——“施愛”

欄目: 德育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18W

營造健康的心理氛圍的藝術——“施愛”

營造健康的心理氛圍的藝術——“施愛”

摘要】教師,尤其是班主任要懂得愛的藝術,一個優秀的班主任應該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為學生營造健康的心理氛圍,必須學會“施愛”。 “施愛”是門藝術,面對個性迥異,天真活潑的頑童,教師會“施愛”,才能形成健康的心理氛圍,才能使學生產生向上的推動力,才能激勵學生前進,也只有這樣,才有可能營造出一個自律和諧、積極向上、有強大凝聚力的班集體。

【關鍵詞】:班主任營造健康心理氛圍施愛

一個優秀的班主任應該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為學生營造健康的心理氛圍,必須學會“施愛”。“施愛”是門藝術,面對個性迥異,天真活潑的頑童,教師會“施愛”,可以為學生營造健康的心理氛圍,從而使學生產生向上的推動力。

一、 以愛換心,潤情細無聲

有人説:“愛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前提”。因此,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作為一名教師,特別是一名班主任,首先應該做到愛孩子。對全班學生,無論她是出身於怎樣的家庭,無論她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均應一視同仁,愛的公正,愛得令人信服,以情動心。記得剛教低段時,那時正是他們在父母身邊撒嬌的年齡;正是他們對一切充滿好奇的年齡;正是他們好動、貪玩的年齡。因此對於一些童趣十足、無傷大雅的舉動我總是寬容對待,用一種“慈母”般的眼光欣喜地關注他們的成長,欣賞他們的可愛之處,保護他們珍貴的童心。

“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學生在師愛的沐浴下輕鬆快樂的學習、生活。即使他們違反了紀律,在老師的嚴愛相濟下他也不會產生逆反心理或歧視情緒,而理解了老師的苦心。正是老師的愛才使得這“良藥”不苦口,“忠言”不逆耳。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用心靈播下師愛的種子,必定結出尊師的碩果。更重要的事,“師愛”如雨後的甘露在不知不覺中滋潤着孩子們的心靈,愛得到了遷移,孩子們懂得了如何愛別人。

班裏的朱全德同學因被父母拋棄,被一對老夫婦收養。這不幸的遭遇引起了同學們極大的同情。有的同學買了學習用品送給她,還有的同學主動安慰他、鼓勵他……最令人感動的是逢年過節班裏的孩子動送他實用的禮物。我知道他們有些同學的家庭也並不富裕。目睹這感人的一幕幕,朱全德——這個不幸的孩子留下了幸福的淚水。我的心也同樣被深深地感動着……我心潮澎湃:正是這些少不只事的孩子們,以他們質樸、純真的感情譜寫了一曲愛的頌歌!誰説如今的孩子不懂愛?

管好自己,給予信任,是最大的鼓勵,現在他轉變了許多,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都發生了質的變化。

二、 以愛動心,兩情互相悦

優秀的班主任永遠是學生的朋友。再者,渴望得到尊重是人的內在要求,尊重學生,不僅是教師應具備的職業道德,而且是保證良好教育效果的前提。當我們故作尊嚴,甚至以犧牲學生的尊嚴來換取自己的尊嚴時,學生根本不會買我們的帳,只會向我們投來冷漠的眼光,使師生之間產生無法逾越的代溝;當我們“無視”自己的尊嚴,而努力追求高尚的師德、真誠的感情,並處處維護學生的尊嚴,尊重學生的人格時,學生會把他們的愛心和敬意奉獻給我們。我們老師要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與孩子心靈相通。只有這樣才能使他們感覺到老師真心的愛護,從而更加熱愛這個集體,促使每個學生在這個團結的,友愛的集體中健康地成長。

三、 心理相容,博愛化動力

愛學生就要做到仁慈博愛,決不能厚此薄彼。我們對每個學生都應該傾注真誠的愛,學生都有獲得愛的平等權利。過去常把老師比作園丁,最近有一種新的比喻——把教師比作泥土。園丁讓人想到的是花朵,而泥土則把全部的愛不單給花也會給草,不厚此薄彼。我們在關注各類“後進生”和“優秀生”的同時,更要關注“中等生”,因為這是一個最容易被我們遺忘的羣體。

我班的趙成文同學性格內向,沉默寡言,學習刻苦認真,成績穩定,但一直處於中游偏下。一直覺得他遵規守紀、學習用功,是一個讓老師放心的學生,成績不太理想,也在情理之中。一次交談中得知,他一直非常鬱悶,學習很用功但成績不是太好,總覺得自己比別人笨,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來,回家去爸爸、媽媽也一個勁的嘮叨,尤其是總拿他與別人家的孩子比,讓他受不了。我告訴他:成功最重要的不是天分,而是勤奮,像你這樣具有不怕吃苦的精神,只要堅定信心,調整好心態,找準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就一定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成績。在課堂上,我也故意設計一些簡單問題提問他,並及時給予肯定鼓勵。課下,我及時的與家長聯繫,交流、溝通。與他心理相容,慢慢地,他臉上的笑容多了起來,與師生之間的關係也變得和諧起來,學習成績進步很快。

四、以理疏心,無言勝有語

要理解學生。凡事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上思考體會問題。設身處地的體察學生的心理、處境。要全面地客觀地評價學生,正確對待學生優缺點,特別是正確對待學生的過失,做到以理疏心。我曾遇到過這樣一件事:上課已有十多分鐘了,我的授課也進入高潮,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我講得抑揚頓挫,突然一聲大叫“ye”!伴隨巴掌聲從教室的右後角傳來,當時我着實被嚇了一跳,同學們都把頭轉過去,這時我發現平日學習較好的甘吉豪同學低下了頭,我隨即走了過去,輕聲説:“下課寫一份“説明”給我”,爾後馬上又投入到講課之中。放學後他把“説明”交給了我:原來他上課時沒有聽我講課,而是在潛心鑽研上節課數學老師留下的思考題,當經過自己苦思冥想終於得出答案時,他全然忘卻這是在課堂上,而高興地一拍巴掌喊出“ye”,當回過神來,方感——這下犯了大錯,等着挨批吧!於是便低下了頭,做好了被我責罵地準備。看完了他的“説明”,我並沒有批評他,而是肯定了他的學習幹勁和鑽研精神,我説:“我能理解你當時的心情,周圍的一切全然忘卻,這情有可原”。而他卻自己非常自責地説:“老師,我不該在語文課的時候做數學題,更不應該忘乎所以,影響課堂紀律。”……無語的相望,會心的微笑,沒有批評勝似批評!

園丁修剪花木,迎來滿園清香,這就是愛的精髓。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愛教育就是無源之水,教育的藝術就是愛的藝術。托爾斯泰也認為:“如果教師只有對事業的愛,那麼他是一個好教師,如果教師把對事業的愛和對學生的愛融為一體,他就是一個完美的教師。”而我要説:如果一個班主任能做到與學生心理相容,以愛換心、以情動心、以理疏心,為學生營造健康的心理氛圍,那他一定是一個完美的班主任!

【1】《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雜誌2010.12上半月刊

【2】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10

【3】李水根《愛的藝術》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5

【4】魏書生著:《班主任工作漫談》,灕江出版社,199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