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畢業論文

淺談漢語言文學本科畢業論文精品多篇

欄目: 畢業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7.08K

淺談漢語言文學本科畢業論文精品多篇

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 篇一

《漢語言文學師範生就業實踐能力培養》

摘要:隨着時代的發展,外語的應用範圍也在逐步擴張,這導致近些年出現了“外語狂潮”,國內甚至對於外語的追捧逐漸超過語文。面對這一情況,國家開展了一系列的措施,以提升人民羣眾對於漢語言的重視,其中以各省市大學聯考改革方案的逐步推進最為明顯。而作為一名漢語言專業的師範生,應該採取怎樣的行為,響應國家的政策,將自己打造成一個適應時代新形勢的高質量應用型人才,實現人生價值。本文就要對這些問題進行簡要概述。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師範生;就業;實踐能力

一、引言

“師者所以授業解惑者也”,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擔負着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漢語言作為五千年中華文化傳承發展的基礎,所起到的作用自然也就不言而喻。面對國際上的“漢語熱”和國內的“外語狂潮”,當前在讀的漢語言文學專業師範生,未來的預備語文教師,在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和思想素質的同時,也應當走進社會實際。也就是還要從當前的實際情況入手,培養自身的就業實踐能力,從而以自己微薄的力量,讓學生和身邊的人正視重視漢語言文學,發揮漢語言文學的潛在積極作用。

二、當前漢語言文學的社會現狀

普遍來説,社會上對於漢語言的認識存在偏差。認為漢語言文學的學習就是掌握簡單的口語和淺近的文字,對於進一步更高深的漢語言知識不甚瞭解。社會上存在着很大一部分的人對於漢語言的應用不規範,諸如讀音不標準、用字用詞不當、習慣性使用網絡語言等情況很是尋常。[1]同時,對於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師和學生來説,對於漢語言文學的觀念也發生了轉變,一味重視表面的華麗的知識的傳授,功利性過強,以致於掩蓋了漢語言文學的內在的魅力。另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中,西方思想文化的衝擊,也令一部分人崇洋媚外的心理得到壯大。[2]以上這些情況使得外國人對於漢語言的研究和熱情遠遠大於國內的人民羣眾,嚴重影響了漢語言文學的發展進步。

三、培養就業實踐能力以推動漢語言文學的發展前進

身為中華兒女,身為一名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師範生,所要承擔的弘揚、發展漢語言文學的使命也就更重大。同時面對當前就業困難,社會對於應用型人才的大量需求,漢語言文學的專業的師範生可以用培養提高自身的就業實踐能力以推動漢語言文學的發展前行。

第一,立足專業知識,提高專業素質。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是最直接、最全面、最仔細研究五千年以來形成的語言文化的一部分人,除了具有文學修養和鑑賞能力以及較強的寫作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外,還要了解語言文學學科的新發展,不斷吸收本專業和相關專業新的研究成果,實現漢語言文學的發展。而作為一名師範生,除此之外還擔負着教書育人、培育下一代的使命,所以更是要立足專業知識,提高專業素質,提升教學水平技能,轉變自身思想觀念。同時,相比其他的學習者對於漢語言文學應該有更深的熱愛,更真摯的情感,唯有如此才能將自身所學真正根據社會需要和教育發展的需要發揮出來。另外,還需要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師範生規範漢語言文學的日常使用,對於發音、用字、用詞等都要十分嚴謹細緻,以自身的行為帶動周邊人對於漢語言文學觀念態度的轉變,逐漸實現漢語言文學的發展前行。[3]作為一名還沒有畢業的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師範生來説,還有大把大把的時間去進一步提升專業知識、培養起對漢語言更高的熱情,為未來自身的發展和漢語言文學的發展做貢獻。

第二,創新漢語言文學學習、教育、工作觀念。除了時代的衝擊以外,漢語言文學自身的一些特徵如果不跟隨潮流進行創新發展,就會令漢語言文化的魅力被掩蓋,無法發揮更大的積極作用。所以作為一名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師範生來説,在學校求學期間對於教師傳授的知識要有意識地進行創新性學習,在掌握所學知識的精髓同時,將自己的見解和思想融入其中,將所學的漢語言文學知識真正變為自己的。當漢語言文學專業師範生畢業,面臨就業時,無論以後是從事教育工作還是其他行業,都要記得自己是漢語言文學專業出身,要通過自身的行為將漢語言文學的內在魅力展示、弘揚出去,潛移默化之間影響更多的人。而對於希望從事漢語言文學教育工作的在校師範生來説,創新自身教育理念,引導學生從內心真正熱愛漢語言文學,體會到漢語言文學對於人的積極作用,從而糾正目前社會中對於漢語言文學的錯誤認識。而這一切都需要在讀的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師範生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從轉變、創新漢語言文化學習觀念做起。

第三,引導自身適應社會、逐步培養就業實踐能力。所有的專業知識和思想觀念都是走向社會,實現好發揮好漢語言文學育人引導作用的前提基礎。對於在讀的師範生來説,還要逐步培養起自身的就業實踐能力。既要積極入世瞭解漢語言文學當前的實時環境,瞭解社會需要的漢語言專業師範生的側重點,於在校期間將自己培養成一名適應社會的應用型人才。同時,隨波逐流也是不可取的,漢語言專業的師範生永遠不要忘記自己當初的目的,忘記對漢語言的那份熱愛和執着。也就是,要在漢語言專業的師範生再將自己融入社會,適應社會後以自己的實際行為表現,將漢語言文化中的精髓進一步弘揚發展,令越來越多的人重視,喜愛漢語言文學。

四、結束語

當前漢語言文學的發展現狀不容樂觀,所發揮的引導、育人作用也是大打折扣。而在讀的漢語言文學師範生既是漢語言文化的傳承者、創新者,又是未來漢語言文學的傳播者和發展者,所承擔的歷史使命意義重大。面對這一情況,身為一名在讀的師範生更是要肩負起國家和人民的重託,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目前這種局面。而以筆者的觀點就是,應當首先培養提高自身的就業實踐能力,在工作崗位上,進一步以自己的行為推動漢語言文學的發展前行。

參考文獻:

[1]任志萍。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的“專業應用能力”培養[J]。教育評論,2012(03):57-59.

[2]劉思聰,文俊灃,郝丹丹。漢語言文學專業師範技能培養現狀與改進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4(11):28-30.

[3]黃志剛,劉麗娟,高建青。地方本科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模式改革[J]。宜春學院學報,2015(08):117-120.

漢語言文學的畢業論文 篇二

淺談重視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

【摘要】漢語言文學專業不是應用型較強的專業,為適應當前的就業形式,本文提出從兩個角度指導該專業的教學:從實用性的角度,優化課程

強化學生的專業知識結構和強化課程應用性,提高學生本專業的應用能力;從創新的角度,突破專業限制,進行教學內容創新,並重視學生創新思維的構建。

這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豐富他們的知識結構,增強其在社會立足的本領。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教學探討

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學特點

漢語言文學專業很難和一些實用性較強的專業,如工程、建築、醫學、會計等一樣獲得準確的職業定位,更是很難直接和應用型人才掛鈎。

它作為傳統的人文學科,是體現人文精神的最直接的載體,擔當着傳承與提升全民語言與文化素質的重任[1]。

其主幹內容是中外的優秀文學文化遺產,而核心內容則是對人類生存意義和價值的關懷,是對自身、他人、集體、民族、國家,乃至對人類的一種認識與社會責任感。

為此,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學特點在於:所培養的學生主要是從事人的工作的,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教學不體現在應用性,而是體現在對社會觀念與精神取向的影響上;不注意直接創造可以計量的經濟效益,而在於創造無法用數字統計出來的社會效益等。

由於社會的進步和當前就業壓力的增大,教學實用主義成為了教學的主要目標,對於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而言,也必須進行一些必要的改革,在保持傳統的基礎之上,積極和社會接軌。

2用實用性理念指導專業教學

《中國大學生就業》雜誌給出該專業的就業方向為教師、各類編輯職務、文祕、文案策劃人員等。

但事實上,該專業的畢業生就業崗位大多集中在政府機關、教育科研、新聞出版、企業公司等中國單位,還有少數人涉足律師、房地產、金融外貿等新興行業。

由此可見漢語言文學專業具有較寬的職業適應性,但同時,由於相關行業存在文祕、新聞、廣告、公共管理專業的畢業生,造成了對他們較大的衝擊力。

從現實意義來看,從實用性的角度指導教學應注意:

2.1優化課程,強化學生的專業知識結構。

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包含現代漢語、古代漢語、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古代文學等十餘門課程,有必要從以下三個角度對課程進行優化:

精簡課程內容,每門課都要根據對本領域最新知識結構的分析來設計教學內容,強化核心內容;優化課程結構,按照學科發展的當下高度來考慮學科基礎,設計課程內容體系;整合各課程之間的內容,避免內容交叉重複,如寫作學和文學概論中的文體學知識。

2.2強化課程應用性,提高學生本專業的應用能力。

以就業的觀點指導教學改革,就必須講求專業的實用性,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社會上立足。

結合該專業學生的就業方向,對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的核心競爭力,即現代“讀”、“寫”、“説”這三個方面的能力,必須加以強化[2]。

該專業的實用性教學應體現在五個方面:古今各種文體的閲讀能力,現代各類文體的寫作能力,口頭表達能力,語文教學能力,信息調研能力等。

學校和教師必須精心設置課程體系,安排教學內容,形成本專業課程的應用模塊,通過系統的應用技能課程的設置,以保證學生在學校能夠提高這五個方面的能力,獲得將來從事語言文字工作的應用能力,成為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應用型人才。

3用創新的理念指導專業教學

創新包括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思維創新等。

本文強調:

3.1突破專業限制,進行教學內容創新。

該專業的學生就業範圍較廣,但往往不精,競爭力上不如其他專業學生。

鑑於該專業的特殊性,教學過程中不必過分拘泥於語言與文學本身,而可以結合漢語言文學的歷史發展與就業現狀,對學生進行相關職業技能的培養。

事實上很多新專業如新聞、廣告、文祕,甚至公共管理基本上都是從漢語言文學這個專業發展而來的。

因此,在保證專業根基紮實的前提下,應打破人為設定的專業界限,以便更大限度地發揮漢語言文學的專業優勢。

如教育與教學、新聞傳播、文祕與公關、社區文化管理、廣告文案等等都可以設計成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應用模塊,學生通過這些模塊的學習獲得動手能力和從業能力。

3.2重視學生創新思維的構建。

漢語言文學專業本身要求學生具備豐厚的東方文化底藴。

該專業有極強的文化特徵,其教學直接影響學生對漢語的感情,對東方文化的親合及從中汲取創新精神動力,並影響學生創新素質的形成。

因此漢語言教學中必須重視對學生創新思維的構建[3]。

首先,教師應有強烈的創新教育意識,思想上要勇於開拓,力求提出獨特的、新的教育活動思路,行為上善於探索,潛心實驗,不斷總結和不斷進取。

在教學中不能滿足做文化的傳聲筒,要適當的通過文化評論等多種方式激發學生的思維,並對社會文化現象進行思考,如博客,新媒體等多種文化傳播方式都可以成為學生思考的問題。

其次要勤于思敏於行,發展創新思維能力。

教師應以其豐富的知識做背景,在教學中不斷拋出新觀點,給學生以震撼,激勵他們也去發現、思考、創新。

可以説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師必須在不訥於言的同時,還要敏於行。

沉默寡言不是該專業的個性,只有言行結合,才能讓學生讓自己更自信,更有思考的動力。

參考文獻

[1]伍建華。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基本思路[J]。2008,(11):204-205.

[2]陳吉猛。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文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初探[J]。中國電力教育,2008,(9):74-76.[3]丁琴海。大學人文教育的幾點思考[J]。國際關係學院學報,2007,(3)。

關於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論文範文二:後現代教育思想下的漢語言文學教學 篇三

內容摘要:後現代教育思想作為一種科學化、系統化的教育思想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受到了廣泛的關注,文中將對後現代教育思想對漢語言文學教育的影響予以探究,分析這一思想在漢語言文學教育中的應用意義與途徑。

關鍵詞:後現代教育思想漢語言文學教學分析

漢語言文學專業獨具我國傳統文化特色,開展這一專業課程有利於繼承與弘揚傳統文化,在以往的教學模式當中,漢語言文學課程的展開以教師為主導,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知識,這種方式極大的限制了學生個性的發展,因此應當將轉變教育思想作為課程改革與建設中的重點內容。

一。以後現代教育思想為指導

開展漢語言文學教學的意義後現代教育思想中的教育觀念對我國現代高等教育的展開有着重要的意義與作用。首先,後現代教育提倡教育的人性化與個性化,即關注人的生存環境與個性發展,使人能夠主動對自身以及身邊環境進行改善。漢語言文學具有獨特的文化特徵,個性化的教育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潛能並使漢語言文學的特徵顯露出來。其次,後現代教育提倡提問式與對話式教育,這種教學方式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關係,同時在一問一答中可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激發,引發學生對漢語言文學的進一步思考。再次,後現代教育提倡教育民主化發展,這種觀念有利於形成輕鬆愉悦的學習氛圍,為漢語言文學研究的深入進行奠定良好的基礎。最後,後現代教育提倡創新觀念,創新是經濟、科技、文化等方面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後現代教育思想中將對創造力與創新思維的培養放在了突出位置,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有利於促進漢語言文學的弘揚與發展。總的來説,在漢語言文學教育中應當以後現代教育思想作為指導,從而促進高校教育的發展,促進人才能力與思維的全面發展,促進漢語言文學以及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傳播。

二。以後現代教育思想為指導開展漢語言文學教學的途徑

1、調整教學計劃。

傳統教學活動完全依照教學計劃執行,缺乏靈活性與實用性,課堂節奏完全由教師掌控,這種情況下學生只能以被動的形式接受知識,教學效果較差。漢語言文學內容繁多複雜,具有較強的藝術性,因此為了將其特點充分的展示出來,教師應當以後現代教育思想為指導,對教學計劃予以調整。教學計劃應當具有靈活性,應當讓計劃適應實際教學活動,而不是讓教學活動迎合教學計劃。教學計劃的制定要從專業特徵、學生、教師三個方面出發,進行綜合性的考慮。

2、轉變教學模式。

漢語言文學專業涵蓋內容豐富,包括詩詞、小説、曲賦、散文等,單憑直白的講述,學生是很難理解其中的深刻含義的,因此教師應當轉變教學模式,將單向的輸出模式轉化為雙向互動模式,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互動與探究,通過交流學生能夠主動對相關問題進行思考,激發學生的思維,使其對漢語言文學有着更為深入的體會與瞭解,使看似枯燥的文學課變的生動活潑。另外,通過面對面交流與探究能夠增進師生間的關係,加深彼此的瞭解,為教學工作的展開奠定良好的基礎。

3、明確教材意義。

教材是教學活動展開的基礎,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學生雖然對教材內容進行了全面的解讀,但是卻並沒有將教材中的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繫在一起,尤其是漢語言文學專業,其內容大多為詩詞、曲賦、小説、散文等,學生往往意識不到這些文學作品與自身的相關性以及與生活實際的相關性,因此學生的實際能力與素質並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在後現代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教師在漢語言文學的教育教學中應當對教材進行研究,明確教材內容設置的實際意義並將學生的思想意識、實際生活以及教材內容聯繫一起,使之成為統一的整體,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夠意識到漢語言文學知識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從而提高在專業學習中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4、有效利用知識。

教育教學開展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讓學生了解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能夠對知識予以利用,提高學生的實際素質與能力。教師應當讓學生學會如何利用知識,學生要對知識予以深入探究,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能夠養成學習的習慣,使學生可以主動投身到漢語言文學知識的學習當中。漢語言文學涵蓋的內容豐富,僅憑課堂教學難以將讓學生完全瞭解該專業知識,因此學生需對課堂知識予以有效利用,並將課堂延伸到課下。

三。結語

以後現代教育思想為指導開展漢語言文學教育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教育、學生、漢語言文學的發展都離不開這一思想的指導。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當創新教育思維,調整教學計劃、改變教學模式、教師與學生都要對教材的含義進行深入探究並可以對知識予以有效的利用。

參考文獻

[1]石慧。論後現代教育思想下的漢語言文學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1(15)。

[2]趙瑩。探析後現代教育思想下如何進行漢語言文學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1(22)。

有關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範文一:關於語言應用的漢語言文學論文 篇四

摘要:我國具有五千年的歷史文明,從古到今流傳下來很多經典名篇,學生如果可以對這些經典文學進行背誦,不僅可以弘揚中國優秀的文化歷史,還能增加漢語言的理解和應用。

關鍵詞:語言應用;漢語言文學

一、漢語言使用與意境分析的作用

作為漢語言專業講師,應該強化學生對漢語言的應用能力和對語言意境分析的能力,這也是豐富學生情感的重要手段。所以,漢語言的使用和意境分析是所有漢語言專業學習過程中必須經歷的一個階段。

1、有助於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學素養

語言的生命力在於能夠靈活使用,否則,語言就始終處於靜止狀態。所以,漢語言的應用也就促成了漢語言的使用意境。語文知識的形成與漢語言素養強化相得益彰。例如,在形容風景的時候人們經常使用“風光旖旎、風景秀麗”,如果用作“風光靚麗,風景豔麗”,不僅讀起來拗口,就連基本意思也被扭曲,讓美麗的風景變得豔俗無比,讓人無語。雖然四個詞語單獨拎出來都是形容詞,但是用法差別很大。所以,漢語言的應用會直接影響語境的塑造,説“風光旖旎、風景秀麗”人們會眼前一亮,甚至可以想象出美好的景色,但是如果用“靚麗、豔麗”形容風景,只會讓人們倒胃口,很難找到美的感覺。

2、培養學生文學作品的欣賞能力

當今社會,人們除了需要語言交流,還需要藉助安靜、舒適的文學閲讀來提高修養。所以,在品讀漢語言文學作品的時候,不僅需要對漢語言的使用環境進行了解,還要對語言的使用意境進行深入地瞭解。如果不瞭解漢語言的使用方法和意境,就無法安心閲讀,也不能完全理解文學作品中極盡深刻而優美的語言。例如,在欣賞海子的詩歌《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最後四句包含作者所有的寄託:“願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願你有情人終成眷屬,願你在塵世獲得幸福,我只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簡單的語言樸素明朗卻又雋永清新,作者對世界充滿希望,充滿感恩,善良虔誠的祈禱,願每一個人在塵世間都可以獲得幸福,而自己卻只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僅僅依靠語言根本無法理解全詩的深刻內涵,必須深入體會詩歌描繪的意境,才能在眼前出現一幅美麗的畫面,才能全面、深刻地理解詩歌。所以在學習漢語言文學的過程中,文學鑑賞能力會逐漸得到提高,欣賞者的審美觀也會更加準確和健康。

二、如何提高漢語言的使用和意境分析能力

1、增加閲讀、朗讀的訓練

朗讀是學習語言最好的途徑之一,增加文章的閲讀量,可以讓學生儘快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主題思想。所以,增加閲讀量有助於理解漢語的應用,同時漢語言的意境分析能力會逐漸提高。最終,學生可以準確把握文章的基調,易於挖掘文章深處的含義,提高對漢語言的應用和分析。

2、增加必要的背誦

背誦是提高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最佳途徑,無論中國人學習外國語言還是外國人學習漢語,增加背誦量必然會提高語言的運用水平。我國具有五千年的歷史文明,從古到今流傳下來很多經典名篇,學生如果可以對這些經典文學進行背誦,不僅可以弘揚中國優秀的文化歷史,還能增加漢語言的理解和應用。最終,通過深刻記憶,學生可以在自己的文章中引經據典,增加文章的亮點,提高文章的層次,使文章更具有靈性。

參考文獻

1、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基本思路伍建華;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8-11-1541

2、基於學術BBS的信息交流研究——以北大中文論壇的漢語言文學版為例邱均平;熊尊妍;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8-08-1531

關於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論文範文一:漢語言文學專業寫作應用與實踐 篇五

一、提高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用寫作課程的有效途徑

1、為學生提供策略模式,使學生在寫作個性和共性之間的問題

為了明確和規範公文的寫作,在公文寫作中,結合每個文種講解的特殊情況,要為學生提供一個公文總體形式與內容的撰寫策略模式,才能使學生在寫作個性中反省共性,在寫作共性中思考個性。如:為了解決應用文體中的標題撰擬個性和共性之間的關鍵問題,要根據教師的寫作教學經驗,為學生提供一個規範的標題模式。公文的標題主要有發文機關、事由、文種等三個部分組成。而這三個部分中是由介詞來連接的,如:“XX市人民政府關於號召全體公務員向XX同志學習的通知”中“關於”是介詞,而“的”是助詞,再加上主謂結構就組成了事由連接文種。如:“XX市人民政府關於待遇調整的統治”中,連接文種是動賓結構和介詞“關於”組成的。這樣從連接詞、語法等方面,進一步的規範了公文標題的寫作。同時,在這三個部分的內容解讀中,標題是告訴讀者,“XX市人民政府”是發文的機關單位,是高級別的發文單位,同時也是有權利發文的單位,其次告訴了讀者這篇公文負責人。

2、展開主體,按照主體要求、期望相輔相成,實現應用文體的寫作目的

為了實現應用文體的寫作目的,要根據應用文體的各個文種,統治內容的合法性、合理性、合情性的敍述,展開主體,按照主體要求、期望相輔相成,如:公文中的行文背景是行政單位具體行政過程中管理視野的體現,是前提、原因、條件,在行政工作中,要關注全面工作從大局出發,為規範自身的行政行為提供標準與參考。其次,發文事由中,關注上級相關活動、要求體現了一種行政歸屬。上級單位工作計劃的一部分是對於自身工作的安排,因此,公文寫作中,行文的原則就是在安排過程中上級相關活動、精神,也是行文權利的保障。另外,公文寫作中行政事業單位行政行為的連續性決定了內容的選擇與設計具體、明確。因此,針對此次工作之前所召開的相關會議,發文要確立相關精神。由此可見,按照國家宏觀層面(專業、行業背景)、上級工作、活動(本級工作、活動)、前期工作(目前工作)、羣體(個體)等順序來考慮安排寫作內容,而行文的核心事項、背景、意義等組織安排、希望、要求,可以為應用文體的寫作內容實踐提供行文的形式策略路徑,可以作為具體的行文方向。

二、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用寫作課程實踐的有效途徑

1、採用工作過程中系列文種實踐模式,設置課程設計環節

根據課時設置與專業特點,應用寫作課程採用工作過程中系列文種實踐模式,設計課程設計環節,如:在年中總結活動中,單位會依次產生XXX關於年度先進個人、集體選拔的實施意見、XXX關於召開XX年度先進個人、集體表彰大會的通知等四個文種。根據課程設計的要求,為學生設置一次活動,選擇一個獨立虛擬的工作環境,以下級單位的名義迴文,以上級單位的名義行文,從而以小組的形式完成課程設計的內容。並且為了給學生提供專業角度的意見,要選擇相關課程教師參與評判這類課程設計,從各個專業角度進行考核。

2、熟悉掌握常用公文,並進入其實踐環節

重點訓練很多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會進入到行政事業單位工作,因此,要按照級別區分熟練掌握常用公文,公文寫作內容必須要進入其實踐環節,重點訓練公文的寫作,如:根據設置主題下文,把學生分成小組,第一組為上級,重點訓練行文的語氣、要求、內容的組織安排等。根據上級來文選擇文種,第二組為下級進行迴文,重點訓練迴文的語氣、目的等,接着兩組互換位置進行第二次寫作時間訓練。

3、根據學生實際需求進行寫作實踐與訓練,突出日常實用性的寫作實踐與訓練

大一的學生保留着高中寫作思維慣性,因此,要重點掌握理解基礎寫作知識,設置是敍述性、説明性較強的工作計劃、總結、報告等文種的訓練。大二、大三的學生具備了基礎知識,因此採取各類專業文書的實踐訓練,結合其他專業知識,與其他課程的學習形成知識的應用和互補。而大四的學生重點是學習就業單位急需實操性文書,因此,要滿足學生的實際就業需求,吸引學生更好的進行寫作實踐訓練。另外,在家庭生活、學習的過程中,要及時瞭解學生的需要,針對學生實際情況設置寫作實踐,突出應用寫作課程的實用性,推廣到整個班級,從而實現寫作實踐訓練的目的,實現課程教學目標。

漢語言文學的畢業論文 篇六

解析漢語言文學教學方式創新

摘 要:對於漢語言文學的陳舊的教學方法進行實施改革辦法,對於現階段的素質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保證,要求教師在教授基礎知識以及講解的過程中,還要對於學生自身的人文關懷進行加強,對於中華民族悠久燦爛 uawen.c n 的文化資源進行發展利用,做到學生在對課本知識進行學習的時候,還可以對自身的認知能力進行提高,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質,成為國家未來發展的棟樑。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教學方式;創新

1 導言

隨着現代科技的不斷髮展,給當前的漢語言文學的教學工作帶來了新的工作契機。

整合古典文學和現代文學的系統知識,創新好教學方法,現代漢語言文學的教學工作才能彰顯其獨特魅力,不斷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並讓漢語言文學教學工作趨於領先的水平。

2 我國漢語言文學教學的現狀

2.1學生基礎薄弱

漢語言文學對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高,尤其是對文言文,要求學生具有較好的理解和表達能力,能自行閲讀和理解文言文,如對通假字、同音字等,要求學生有較為系統的文學知識。

但我國大學生由於高中進行文理分科,並沒有投入大量的精力在語文上,更別説相對晦澀難懂漢語言了,導致我國學生普遍文科基礎薄弱。

此外,大部分學生對漢語言的興趣不大,很多是“被選”為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在大學期間也沒有通過擴大閲讀量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基礎。

2.2教學只注重知識理論而缺乏實踐

目前我國很多地區的漢語言文學教學只對書本上的理論知識有要求而對學生的合理利用所學知識的要求很低甚至不作要求。

不能否認漢語言文學的理論性很強,但是在這個世界飛速發展的'21世紀,理論型書呆子的需求量很小,現在社會更多的是需要知識儲備豐富、實踐操作能力強的雙向人才。

教師只要求學生記憶理論知識,會使學生理論和實踐嚴重脱節,實際應用表達水平嚴重不足,現在的社會需要用言語把自己推銷出去,這時候的口語表達水平就十分重要了。

簡單的説在參加面試時面對面試官都不能巧妙的展示自己的才能特長,怎能贏得面試人員的青睞?口語表達看似簡單卻是個人素質的全面體現,具備較高的口語能力足以體現一個人的德、學、才、識。

所以,我們現在的漢語言文學教學不能單純的要求記憶理論知識更要強化學生的實踐意識及能力。

2.3漢語言文學教學的師資隊伍專業水平不夠

隨着時代的發展,漢語言文學本來就已經漸漸變得冷門,再加上其教學方式傳統落後,導致社會中人們普遍對漢語言文學這門學科的研究大幅度減少,

所以,能夠真正勝任漢語言文學教學的老師一直在減少,而且由於現在社會風氣的敗壞,導致學校在招聘教漢語言文學老師的門檻一直在降低,所以,有越來越多沒有足夠資歷能力的人進入學校魚龍混珠。

而且,由於學校對漢語言文學這一學科的不重視,給教漢語言文學的老師安排了很多政務,使得老師對漢語言文學的教學變成一種兼職,學校的行政工作非常繁重雜亂,

如此繁雜的工作已經導致老師精疲力竭,他們沒有更多的精力投身於漢語言文學的教學中去,導致學校的漢語言文學的教學一直荒廢,無法進步。

3 漢語言文學教學方式需要改革創新

3.1需要加強學生的實踐意識

漢語言文學具有較強的理論性但是也不能一味的進行理論知識的灌輸,應該注重漢語言文學的實踐性。

加強學生的實踐性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很巧妙的鍛鍊學生的實踐意識。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多增加互動,在互動中可以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在參與中實踐的能力也能夠得到提升。

同時我們的教學要把重心由聽放到説、讀、寫上,在課堂上可以隨機安排學生進行口語練習,例如可以設置特殊的場景讓學生模擬當事人自由發揮隨即表演,安排這樣的實踐活動可以鍛鍊提升學生的自我表達能力和應變能力,在理論學習中適當穿插漢語言文學實踐活動,這樣可以很巧妙的將理論和實踐結合。

也可以給學生布置主題限時演講、漢字聽寫大會、詩歌朗誦會等形式多樣的課堂活動,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鍛鍊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更好的與人交流。

實踐證明學生對於參與性、實踐性教學的積極性興趣高漲,教學效果良好。

3.2對漢語言文學的教材進行改革創新

如今的教育都是以開放教育為主且着重培養實用型人才,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重教學的實踐性。

首先。

我們應該做的是對漢語言文學的教材內容進行改革創新,隨着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漢語言文學的教材內容應該順應時代的發展,適應新形勢下漢語言文學教學的發展,以必要的理論知識為核心,在教材中融入更多的實踐性強的實驗應用,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對漢語言文學的研究能力。

3.3教學過程中要做到理論和實踐之間有效的結合

在對漢語言文學的教學過程中,不能單單的讓漢語言文學整體的教育方法方式僅僅停留在教育的表面。

學校對於漢語言文學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做到推陳出新,一定要打破陳舊傳統的漢語言教育方式模式,真正做到提高整個漢語言文學自身教學過程中的社會適用性。

在漢語言文學的教學實踐具體的過程中,參與教學的教師一定要摒棄陳舊的教學方式,一味的對學生進行灌輸知識,採取單一呆板的教學模式,教師要充分的結合講授法和引導法以及採取探究式的學習方法以及採取小組合作的辦法等諸多的形式進行教學,實現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

教師應從學生學習興趣出發,賦予漢語言文學教學新的時代語言,開創新的漢語言文學教學格局,讓學生能夠從內心深處喜歡漢語言文學學習。

4 結論

漢語言文學的教學方式隨着時代的進步和社會對於這方面人才的需要不斷豐富和發展,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帶動學習興趣,老舊的教學方式必須改革創新。

漢語言文學的教學中我們應該摒棄循規蹈矩的教學思想,積極的創新的教學方式,讓漢語言文學的文化精髓通過創新教學的模式發揚光大。

參考文獻:

[1]趙君玉。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審美教育的實施[J]。才智,2014,07:292.

[2]張曄。當代漢語言文學教學模式之我見[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07:90.

[3]徐景宏。論漢語言文學教學策略及教學改革[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28:113+115.

[4]次旺羅布。淺析漢語言文學教學改革與創新[J]。課程教育研究,2014,06:95.

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 篇七

《新時代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影響分析》

內容摘要:語言作為人類進行交流的主要工具,同時也是人類進行發展所自然產生的社會現象。漢語言作為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歷史長河中的文化結晶,它具有十分豐富的文學內涵。隨着最近這幾年網絡文化的崛起和發展,一些生造字和生造詞語逐漸出現於網絡和人們的實際生活中。在極大的豐富人們的實際生活的同時,網絡語言的飛速發展也嚴重的抑制了我國漢語言文學的發展。

關鍵詞:新時代網絡語言;漢語言文學;影響

一、網絡語言

網絡語言,實質上就是指隨着互聯網的不斷髮展而自然產生的一種區別於過去傳統平面媒介中的語言形式。主要是我國現有的網民們為了可以有效提高網絡聊天的效率,或者是在某種特定的環境下需求而採取的形式。它的形式比較簡潔、易於交流、便於理解。簡單的説就是指在網絡的虛擬空間中一種語言形式。主要類型包括:數字型78(去吧);諧音型粉絲(fans);字母型MM(妹妹);符號型,"0.0”表示“冷漠”的表情等。

二、新時代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發展的影響

(一)有益影響

網絡語言產生的主要原因是,我國經濟社會的蓬勃發展以及對社會生活中的各類事件的播報。網絡語言在網絡環境中得到了充分的推廣,並通過互聯網的傳播優勢得到最大化的普及。網絡語言可以在人們的實際生活中發揮一定的現實作用,充分的表達説話人的具體表達含義和心理真實感受,並受到青年人的熱愛,青年人並將網絡語言實際的應用到自己生活中。有諸多的網絡語言逐漸被廣大的受眾羣體應用到語言文學中。這主要展現於語文的作文內容中。當前階段,大部分的教師在進行出題的過程中,都會選用網絡語言,以此來充分表達自身對網絡語言的實際看法。而且也可以有效的進行傳達特定的教育意義,進而全面體現出其設定的社會深意,不斷教育當前階段的學生,使他們可以充分理解網絡語言的利與弊。並學會正確的使用其網絡語言。網絡語言雖然受到廣大受眾的喜愛,但是我們也需要將此內容與漢語言文學進行區別的對待,進而全面的減少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產生的造成的阻礙作用。

(二)負面影響

從另一個角度對於漢語言文學的發展的影響進行分析,看似非常流行的網絡語言大部分都是來自於我國經濟社會中的熱點人物或者事件,進而從側面來具體闡述社會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和未來的發展趨勢。為此,人們需要對其社會性質的問題加以關注,某一網絡詞語在一個時間段頻繁的出現,其網絡語言就可以充分的説明當時的一個事件。例如,“我爸是李剛”這句話曾經非常的流行,在網絡乃至是人們的現實生活中,都引起了廣大受眾羣體對事件自身的高度關注,由此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出,網絡語言之所以會流行,也是因為受眾羣體對於這一系類詞彙的出處的高度關注。當前階段中,網絡已經走進人們的實際生活中各個角落,現實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可以在網絡上暢所欲言,網絡不僅成為了受眾羣體充分表達自己的實際看法和參與到社會生活最普遍最便捷的方式,同時也已經成為信息傳播的最主要的一種方式。也正是因為這一現象,網絡語言才可以如此迅速的進行發展。當前階段,現有的一部分網絡語言嚴重偏離了漢語規範的網絡語言,為了可以追求更加新穎的話題和方便,人們在諸多的方面都沒有嚴格的遵循漢語規範。有很大一部分的詞語詞義被人們所曲解,還有大量的刻意的錯別字,這一部分都會在語文教育方面產生不可估量的負面的影響。我國的網民的主要羣體就是青少年,他們普遍喜歡新鮮的事物並且非常樂於並善於接受全新的事物,他們的情感是非常豐富的,並沒有比較強的辨別是非的能力。青少年時期正處於語言的學習的特殊階段,青少年大量的使用、接觸網絡語言,在無形之中接受了其中不規範語言,非常容易養成不規範表達的惡劣的學習習慣,這對學生的漢語言學習,必定會造成不良的學習影響。例如,學生在進行實際考試的過程中,在試卷上答死亡的反義詞為“撲街”。這比較顯著的表明了學生在網絡言語的應用過程中形成的錯誤觀念。與此同時我們自身的寫作能力、學習能力、對語言的鑑賞能力也會隨着不斷下降。網絡是虛擬的,我們需要及時的進行劃分其與現實生活的界限,進而全面的進行營造一個語言交流的和諧文明世界。網絡語言因為自身的豐富多樣性和巨大的推廣力,造就了一種全新的語言模式。此種簡單直白的文字和特殊的文字表達形式,迅速的滲透到了傳統的語言文化中,進一步的促使我國的傳統語言的功能抓緊淡化。為此,我們需要不斷加大對於漢語言文化傳播力度,盡最大限度的進行擴大漢語言的影響力,進而逐漸實現我國的漢語言的經濟化轉向國際化漢語言文學要注重樹立本身的特點,與此同時提高自身的影響力,擴大影響範圍,實現進一步的突破和提升。

綜上所述,我國目前的網絡語言,基本處於一種無人管制的狀態。但是在運用網絡語言過程中,我們需要時刻謹記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不可以只是單純的為了追求新穎和樂趣就隨便的篡改漢語文化,進一步嚴重的阻礙了漢語言文學發展。

有關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範文二:語文以及漢語言文學關係 篇八

摘要:在進行語文教育和漢語言文學教學對接的過程中,需要堅持語文終身教育的觀念,這樣才能確保兩者之間實現合理對接。

關鍵詞:語文;漢語言文學

引言

語文教育是弘揚我國漢語言文學精髓的主要途徑,漢語言文學屬於語文教學內容的一部分,應試教育模式下的語文教學更多的是為考試而學習而不是為文學而學習,語文教育沒有滿足新時代漢語言文學的教育要求。漢語言文學要實現語言教育和漢語言文學的對接性教育,就要從多個方面綜合考慮,在教學理念越來越開放的情況下,引導學生以積極的心態來正確理解語文教學中漢語言文學的教育問題。

1漢語言文學教育的特點

漢語言文學的作用很大,而且不是僅僅侷限在某一方面。漢語言文學在反映我國曆史和文化語言傳統的同時,也可以將一個民族的氣質風貌展現出來,並承載着一個民族的文化。語言文學是人類的財富,漢語言文學更是中華民族的財富,作為中華兒女,我們應該將其繼承和發揚起來。漢語言本身就是一門我國特有的專業,這門專業的目標就是培養人文素質、培養專業的從事漢語言文學的人才。在現如今的社會中,衡量教育是否合格的標準是看其能否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漢語言文學教育過程中並沒有直接體現出實用性,而是通過人文觀念等展現的,不能用經濟指標進行衡量。

2語文以及漢語言文學之間的關係

2.1教學目標相同:

語文以及漢語言文學教育的目標是一致的,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給社會培養更多的專業人才,同時保證學生可以更快的適應社會生活;語文教育的一部分就是漢語言文學,兩者在理論以及教學內容上存在一致的地方,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會根據各自的特點,培養學生的各項興趣愛好。

2.2表達形式不同:

漢語言文學在教學過程中強調,通過語言體現出作者的感情、對事物的看法分析,讀者通過閲讀文字來了解作者的情感波動。漢語言文學的生動性則主要體現在可以用語言進行靈活表達。雖説兩者表達形式上存在差異,但語文教育是漢語言文學教育的基礎,兩者之間存在着相互影響。

2.3專業性的差異:

漢語言文學教學要比語文教學更加專業,一般情況下,在高等院校教學過程中,漢語言文學都會涉及到很多的專業知識,這就需要學生進行探究。漢語言文學教學過程中,需要學生不斷加深自身的文學知識,發自內心的原因學習,和漢語之間培養深厚的感情;語文教學相比就簡單的多,只需要對學生進行簡單的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説兩者專業性之間存在着差異。

3語文和漢語言文學教學銜接的問題

3.1實踐能力銜接薄弱:

在進行漢語言文學教學過程中,對於學生語文教育實踐能力的培養卻有些忽視,這造成的現實情況就是很多學生有着紮實的理論知識基礎,但實踐上的經驗卻幾乎是空白的;有些漢語言文學老師的教育理念並沒有隨着時代的發展而進步,教學過程中只重視專業理論知識的傳授,對於漢語言文學實踐的重要性卻幾乎不談,這就造成課堂上只進行枯燥的理論知識灌輸,學生長此以往,對課堂學習會逐漸失去興趣。這也是現如今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

3.2教學缺乏針對性:

漢語言文學目前已經形成了相對完善的教育體系,但是卻沒有具有針對性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對於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也沒有完全領會,這就造成一個非常尷尬的問題:制定的教育目標和方法與現實情況脱節,無法滿足學生髮展以及課改的需求。在進行漢語言文學教學的時候,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隨時調整課程和教學目標的設定,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階段的變化,結合教學情況,在瞭解學生掌握程度的基礎上,對教學方法和技巧進行更新。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漢語言文學教學可以達到預期的目標。

4促進語文以及漢語言文學的教學銜接的措施

4.1做好人文素養培養:

在進行漢語言文學以及語文教育的時候,要注重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做好人文素養的教育,促使專業學生身上具備人文色彩。在教學過程中如何進行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可以從兩方面入手:老師除了正常教學之外,還需要對學生進行關心和關懷,瞭解學生的思想處境以及情感波動,從這方面入手,培養學生的素養和人格;教學過程中注意培養和維護良好的師生關係,良好的師生關係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幫助教師更好的完成教學計劃及任務;與此同時,完善漢語言體系可以做好文化傳承。

4.2注重實踐能力對接:

要想更好的將語文和漢語言文學教育進行融合,就必須和現如今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在分析已有發展模式的基礎上,做好兩者融合的工作。要想將兩者完美的融合起來,就需要找到兩者的相同點,漢語言文學和語文教育都是圍繞漢語言文學展開的,在教學過程中若想融入實踐知識,就必須瞭解兩者共有的知識和理論,最終實現培養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目的;在進行實踐教學過程中,應該對教學模式和方式進行創新,讓學生在瞭解相關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激發實踐潛力。

4.3加強技術指導:

隨着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現在有很多高校採取了遠程教學的方式,這樣把現代科學技術和課程完美的結合起來。語文和漢語言文學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擁有敢於實踐、敢於創新的精神。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是開闊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在創作過程中可以品嚐創作帶來的樂趣,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最終讓學生具備較強的文學鑑賞分析能力。

結束語

在進行語文教育和漢語言文學教學對接的過程中,需要堅持語文終身教育的觀念,這樣才能確保兩者之間實現合理對接。語文以及漢語言文學的關係是相互聯繫卻相互獨立的,漢語言文學作為語文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兩者之間本身在教育目標上就是一致的,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結合實際情況,不生搬硬套,切實做好教育工作。

參考文獻

1、以就業為導向,深化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改革邵之茜;陝西教育學院學報2008-06-1515

2、高素質應用型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的三個問題王彩萍;浙江萬里學院學報2007-05-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