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超級演説家第一季》黃小山的演講稿:人性的力量(精品多篇)

欄目: 演説演講稿 / 發佈於: / 人氣:1.55W

《超級演説家第一季》黃小山的演講稿:人性的力量(精品多篇)

《超級演説家第一季》黃小山的演講稿:垃圾啟示錄 篇一

黃小山,一位已過知命之年的環保人士,綠房子的創始人,1984年從北京大學法律系畢業。2009年的反對阿蘇衞垃圾焚燒場的抗爭成了他事業的轉折點,正如他自己調侃的:吃着火鍋唱着歌,突然就陷進了環保事業。為尋求垃圾圍城出路,他奔波於政府、媒體、環保組織、垃圾專家和相關廢棄物處理企業,參觀和考察日本垃圾焚燒廠。他於2011年9月成立了北京綠詩丹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開始全身心投入到推動“綠房子”環保項目中,致力於垃圾分類與循環利用。可謂為中國環保的先驅者。

最初我反對垃圾焚燒,後來做起垃圾分類,而現在,我覺得自己更像一個“傳教士”,藉助各種平台,告訴老百姓,不要總抱怨,垃圾分類是每個人自己的事。

2011年,他自己投錢,在居住的小區建起了一個垃圾二次分類處理平台,名為“綠房子”;兩年後,他作為年齡最大的選手,站在了熱門真人秀《超級演説家》的舞台上,作了題為《垃圾啟示錄》的開場演講;

2015年4月,他來到了新聞專題節目《東方直播室》,講述“與垃圾共舞的日子”。

他叫黃小山,曾是一位從北大法律系畢業的律師。自從和“垃圾”打上交道,他迅速成為了國內有名的垃圾環保人士。

黃小山的經歷着實有意思。2009年,昌平欲建阿蘇衞垃圾焚燒廠,住所就在附近的他自然地加入了反對者的隊伍,還成為了“領軍者”。2010年,他受邀去日本考察,此後,便開始研究歐美各國垃圾處理的模式和技術。最終,他得出的結論是,垃圾不是不能燒,關鍵在於怎麼燒。2011年,他自掏腰包,激情四溢地開始幫助老百姓進行垃圾分類。

四年時間過去了,再次面對記者的黃小山説起自己的綠房子時,卻難掩無奈之情。

記者:為什麼從反對垃圾焚燒到自己出錢分類垃圾?

黃小山:在日本考察時,我發現他們焚燒爐裏的東西,跟我們的是不一樣的。北京每天產生的垃圾中,水佔了1/3。這是因為,中國家庭產生的垃圾中多半是廚餘垃圾,菜葉、瓜果皮、剩菜剩飯中的水分含量很高。而這些水分到了垃圾填埋場或者焚燒廠,會變成危害極大的滲瀝液。因為滲瀝液量大、濃度高,使得垃圾除潮不充分,不但燃燒效率低,也不利於污染物的分解。所以,這就涉及到垃圾的分類問題。

我當時的想法就是,既然老百姓不願意分類,那麼我就在小區建一個居民投放垃圾後的二次分類處理平台,幫助他們分類。然後,再由市政將分類垃圾分類收走。

如果能夠從源頭上將乾濕垃圾分開,並把濕垃圾在垃圾處理的前端進行最大限度的脱水處理,那麼不但能保證垃圾燃燒的熱值,還能節約運輸、轉運滲瀝液的處理成本。

記者:綠房子達到預期的效果了嗎?

黃小山:通過一年的試點,我們採集了一些數據,驗證了一些最初設想的功效。但同時,確實也遇到了不小的難題。

老百姓對於小區環境的情緒非常敏感。只要垃圾二次分類處理平台建在小區,多少還是會產生一些污染,包括臭味、污水處理的問題。因此,老百姓會產生牴觸心理,不願意我們在小區裏折騰那些垃圾。這就與我們最初的設計有了很大的出入。所以,目前我們也在思考能被居民廣泛接受的方案。

除此之外,綠房子的運營也是我最關心的問題。這並不是一個單純的公益項目,靠政府、社會一時的支持就可以解決問題的。而是需要建立一個持續的、穩定的商業模式,才可能大面積推廣。這個模式,目前仍在探索中。

記者:你遇到的最大阻力是什麼?

黃小山:是難以撼動的老百姓的生活習慣、公共意識。

我之所以建綠房子,是覺得不能寄希望於老百姓個個都有這個覺悟能給垃圾分類。但現在我才知道,沒有老百姓自覺、自主地進行垃圾分類,多少綠房子都無濟於事。

這些年來,我公關政府,始終信心百倍,事實上,他們是願意這麼做的。因此,垃圾分類真的不是一個政策、法律或者技術問題。

政府的工作是分類運輸、分類收集、分類處理,而這一切完全取決於老百姓的分類投放。日本、韓國、歐美國家的垃圾分類都是如此。

有人質疑小區分類垃圾桶形同虛設,無人管理、監督。可試想,難道每個小區還要配備垃圾警察,專門負責處理這個問題嗎?到時候成為世界之最,豈不又是一個笑話。

隨地吐痰、亂闖紅燈有監督、有處罰,那麼多年,這些問題解決了嗎?垃圾分類問題的本質跟它們是一樣的。

記者:這些年與垃圾打交道,給你帶來了什麼改變?

黃小山:最初我反對垃圾焚燒,後來做起垃圾分類,而現在,我覺得自己更像一個“傳教士”,藉助各種平台,告訴老百姓,不要總抱怨,垃圾分類是每個人自己的事。

事實上,這裏有一個基本的邏輯被忽視。生活垃圾是每一個人在自己家裏所產生的,那麼分類首先就是每個人自己的責任

你會注意到,中國人是非常講究乾淨、整潔的,但這僅限於在自己家裏。一旦出了家門,環境就與我無關。

可一個真正文明的人,一定是把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結合在一起的,對私人領域和公共領域一視同仁的。這是一個公民的基本責任。

所以我現在常説,垃圾分類在中國之所以從一個不是問題的問題,變成了一個極其複雜的問題,歸根結底是公民素養的問題,是社會文化的問題。

如果沒有良好的社會文化的迴歸,沒有合理的生活習慣和公共意識的養成,垃圾分類問題,不可能有解!

這也是為什麼我從當年的信誓旦旦,變成了現在的無能為力。

可即便如此,我依然覺得有必要不斷地去傳達這些理念。就我個人而言,能影響一個是一個。

《超級演説家第一季》黃小山的演講稿:人性的力量 篇二

今天,我來到這裏要跟大家談談——人性。

當下中國,正處於一個轉型前的十字路口,我們遇到了,很多很多的社會問題。有人感慨,我們正在進入一個“問題時代”:霧霾問題、水污染的問題、物價問題、住房問題、垃圾圍城問題,等等等等……

其實問題多,並不可怕。但可怕的是我們有一些人,我們不能夠以一種客觀的態度、科學的態度、理智的態度,對待這些問題。而一味的,無端的,罵——,扯着嗓子罵,掄開膀子罵,破口大罵。你還別説,罵得出彩兒,你的人格就得到了提升,你的微博就平添了氣質,你的粉絲就成千上萬的增長,你就儼然成了一個民間的“意見領袖”。

這是一個多麼荒。唐的時代,一個靠“罵人”就可以成為“英雄”的時代。

有人辯解説:“這是一種社會批判。”我當然不反對批判,但謾罵屬於批判嗎?批判——它應該是理智的產物,它應該是邏輯的產物,它應該是一種社會責任擔當的產物。而簡單暴力的、形而上學的、別有用心的、把所有的社會問題全部的推給這個體制,全部的推給這個政府。充其量,它只是一種宣泄,是一種仇恨的情緒,是一種譁眾取寵,是一種沽名釣譽,是一種怯懦的、偷懶的表現。

常識告訴我們:人,才是組成一個社會的最基本的單位。有什麼樣的人,就有什麼樣的社會。人心向善,則社會向善;人心向惡,則社會向惡。

我一直有一個夢想:那就是我們每一箇中國人,在早晨醒來的時候,在太陽升起的時候,我們能赤裸裸地站在鏡子面前,我們直視我們自己的身體,我們手裏拿着身份證,我們可以大聲的念出我們的名字。我們再把身份證翻過來,我們凝視那枚鮮紅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徽,我們做一次良心上的,做一次靈魂層面的懺悔。我們捫心自問:我們有生之年,我們為這個社會,我們究竟做了什麼?我做了什麼好事,我做了什麼壞事。我是否孝敬了父母,我是否教育了孩子,我是否闖了紅燈,我是否欠了人家的錢還沒還,我是否上公共廁所的時候,把尿撒在了小便池子裏,而離文明邁進了一大步!

做過這次懺悔,你會有一絲感動,你會有一絲慚愧,你會有強烈的羞恥感……那就對了!把你的臉洗得乾乾淨淨的,把你的鬍子颳得乾乾淨淨的,把你的牙刷得乾乾淨淨的!我們自信的走出家門,給你鄰居一個微笑,給每一個你遇到的陌生人一個微笑,給中國一個微笑,那時候我相信,你的心中將充滿了正能量!

我突然想起了位於英國倫敦那聞名於世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想到的那個教堂地下室裏那塊既沒有名字,又沒有年代的普普通通的那塊墓碑。我記得碑文的大意是這樣:當我年輕的時候,我年少輕狂,我想改變這個世界;當我人到中年,我發現,我沒有能力改變這個世界,我只好向自己妥協,我只好退而求其次,我想改變這個國家;當我人到老年,我發現我也沒有能力改變這個國家,我再次向自己妥協,我想改變我的家庭。但當我躺在病牀上,奄奄一息行將就木的時候,我回首一生,我碌碌無為。我突然意識到,如果當初我沒有那麼大的野心,去改變這個世界、去改變這個國家、去改變這個家庭,而只是改變自己開始的話,我也許已經改變了自己,並改變了我的家庭,並通過我的家庭影響到鄰居,影響到國家,甚至世界。誰知道呢?

阿基米德説過:“給我一個支點,我能翹起整個地球。”

今天,此時此刻,我站在這裏,我站在《超級演説家》的舞台上,我對你們説,我大聲地對你們説,翹起這個地球的支點,他不是某個領袖,他不是某個精英,他不是某個英雄,而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