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改革開放引路 奮鬥鑄就輝煌——支部書記講黨課

欄目: 演講稿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92W

改革開放引路 奮鬥鑄就輝煌

改革開放引路 奮鬥鑄就輝煌——支部書記講黨課

——支部書記講黨課

按照市委組織部《2019年全市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安排》和市局機關黨委政治理論學習安排,今天由我根據自己對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的理解和認識與大家共同學習進步。

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兩個基本點之一。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方針、總政策,是強國之路,是黨和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改革,即對內改革,就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下,自覺地調整和改革生產關係同生產力、上層建築同經濟基礎之間不相適應的方面和環節,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和各項事業的全面進步,更好地實現廣大人民羣眾的根本利益。開放,即對外開放,是加快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必然選擇,符合當今時代的特徵和世界發展的大勢,是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

彈指間,改革開放已走過了風風雨雨的四十年,40年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走過了萬水千山,可謂一路風雨一路歌。40年砥礪奮進,中國人民開闢了中國道路,凝聚了中國力量,取得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巨大成就,書寫了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壯麗史詩;40春風化雨,中國人民始終敞開胸襟、擁抱世界,成功實現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轉折,為人類和平與發展作出了中國貢獻。今天,我們共同回顧改革開放40週年的偉大成就,為推進新時代改革開放增壓充能。

一、改革開放是中國發展的必經之路

(一)當年國家的現狀需要改變

“文化大革命”給國家留下了嚴重的局面:生產力發展緩慢,人民温飽沒有解決,科技教育落後等。這種局面不改變不行。怎樣改變?答案只有一個:改革。

(二)中國需要第二次革命

新中國成立,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但新中國成立以後模仿蘇聯建立起來的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已嚴重阻礙了中國生產力的發展。中國需要第二次革命,解放生產力。這種局面不改變不行。怎樣改變?答案只有一個:改革。

(三)社會主義制度需要自我完善和發展

社會主義社會的各個歷史階段,都需要根據經濟發展的要求,適時地不斷推進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使社會主義制度充滿生機和活力。生機和活力哪裏來?答案只有一個:改革。

(四)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要有新思路

新思路就是建立和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推進文化體制改革。新思路在哪裏?答案只有一個:改革。

在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是我們黨的一次偉大覺醒,正是這個偉大覺醒孕育了我們黨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創造。改革開放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次偉大革命,正是這個偉大革命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飛躍!”

“偉大覺醒”是整個歷史邏輯的起點,其歷史內涵是什麼呢?也就是“四個基於”:“我們黨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是基於對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深刻把握,是基於對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實踐的深刻總結,是基於對時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於對人民羣眾期盼和需要的深刻體悟。”可以説,這“四個基於”是我們黨在一個特殊的歷史關頭,對黨的宗旨、思想路線、歷史方位和歷史經驗教訓重新進行梳理與認識。

二、改革開放取得的歷史成就

總體來看,歷經40年的漸進式改革開放,促使中國經濟社會實現了以下四個偉大轉變,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一是從經濟發展看,實現了從封閉型經濟弱國向開放型全球經濟大國的轉變。改革開放以來,依照“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理念,我們漸進式推動農村土地制度、户籍制度、鄉鎮企業發展、城市國有企業、外商投資、金融服務、科技管理體制、經濟特區等相關制度的改革,逐漸明晰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政府與市場、國家與民眾之間的關係,全面調動了生產者積極性,激發了經濟活力,完成了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變,共同創造了經濟發展的中國奇蹟。國民生產總值從1978年的3645億元迅速躍升到2017年的82.7萬億元,增長了226倍,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GDP佔世界經濟比重從1978年不足2%,增長到2016年的15%左右,穩居世界第二位。可以説,當今中國是一個名符其實的全球性經濟大國。
    二是從治國理政看,實現了從單極化傳統管理向現代公共服務型治理的轉變。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體制改革,必然對國家的政府管理體制、傳統管理理念、社會管理能力等帶來巨大的挑戰。因此,不斷適應經濟體制改革釋放的活力、社會流動性增加、科技互聯網技術崛起、多元社會組織蓬勃發展等趨勢,協調推進黨的自身建設、重塑中央與地方關係、調整政府組織結構、轉變政府職能,加強城鄉基層政權建設等方面的改革,成為中國漸進式改革開放的政府邏輯與基本內容。中國治國理政模式實現了“權威—民主—法治”的動態平衡,基本形成了以宏觀調控、市場監管、公共服務、社會管理、保護環境為核心職能,以“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為框架和以大數據互聯網技術為支撐的共建共治共享、公共服務型現代治理新模式。

截至2017年底,國務院部門取消下放行政審批事項1/3以上,工商登記前置審批精簡85%。資質資格認定事項壓減44%,多數省份行政審批事項減少50%-70%;中共黨員總數達到8779.3萬,黨的組織達到436萬個;全國社會組織數量突破80萬個;基層羣眾自治組織達到66.2萬個;經過微博平台認證的政務微博達到173569個。
    三是從城鄉結構看,實現了從落後的鄉村型社會向富足的城鄉融合型社會轉變。1978年,我國是一個農村人口占總人口80%的典型農業型國家。此後,經過採取加大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城市單位體制、設立經濟特區、增設開放城市等改革創新,把農民從原有的土地束縛中解放出來,大量的農村勞動力開始流向大中型城市,整個社會呈現出高度的流動性,中國社會走上了現代城市化發展之路,城市活力進一步釋放。

截至目前,中國的城市化率已經達到58%的水平,一半以上的人口成為城市市民,並且產生了一大批人口超過500萬以上的特大城市以及人口高度密集、經濟一體化的超大城市區域,創造了新的財富、新的產品、新的文明、新的生活方式。對一個擁有十幾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而言,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從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轉變成一個以城市居民為主的國家,同時以高鐵、互聯網為主的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不得不説是巨大的成績。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這是“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在鄉村領域的具體落實。未來中國社會,將是一個城鄉互動共融、協調發展的城鄉融合型新社會。
    四是從社會民生看,實現了從温飽向小康的整體性轉變。通過經濟、政治、社會、生態的全方位改革,為廣大民眾開闢新的就業渠道和發展機會,不斷改善民生,不斷增加收入,讓廣大人民羣眾過上富裕、幸福、文明的美好新生活,這是改革開放的初心,也是40年改革開放最大的成就之一。最典型的就是中國的減貧事業,使得7億多人口脱離了極端貧窮,為世界的減貧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我國城鄉居民恩格爾係數的變化更證明了這一點,1978年時,城鎮居民家庭的人均生活消費支出為311元,恩格爾係數為57.5%,到2017年時,分別變為了24445元(增長了78倍)和28.6%;1978年農村居民家庭的人均生活消費支出為116元,恩格爾係數為67.7%,到2017年時,分別變為10955元(增長了94倍)和31.2%,城鄉居民享受到了改革的紅利,開始走向更加富裕、多元化消費的生活。新時代,隨着交通、教育、醫療、住房、就業創業、文化、社會保障等民生領域的進一步建設,人民對生活的追求從“有沒有”變成了“好不好”,高品質生活開始成為新的追求目標。

三、如何推進新時代改革開放

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的今天,也就沒有中國的明天。今天,隨着改革進入深水區,中國又一次走到了歷史關口。經濟特區如何辦得更好、辦出水平,繼續當好開路先鋒?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脱貧、污染防治這三大攻堅戰如何打贏,阻礙發展的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怎樣革除?如何才能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有説服力?除了深化改革開放,別無他途。毫無疑問,在更高起點謀劃和推進改革,複雜程度、敏感程度、艱鉅程度不亞於40年前。但因循守舊沒有出路,畏縮不前坐失良機。拿出敢為天下先的膽魄,永葆“殺出一條血路”的闖勁,爭當開拓者、實幹家,就一定能讓改革造就新氣象、開放帶來新活力,讓發展打開新空間,讓我們贏得“下一個40年”。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要做到:

(一)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

改革開放最主要的成果是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特徵和優勢就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新時代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改革開放的成果靠的是人民羣14眾的大膽探索、勇敢實踐,人民羣眾是改革開放的主體。我們黨從成立之日起就代表了廣大人民羣眾的根本利益,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我們黨始終不忘的初心和奮鬥目標。

(三)堅持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但沒有辦成的大事,新時代推動改革開放,就要繼續推進“五位一體”和“四個全面”佈局。

(四)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

新發展理念是十八大以來我們黨面臨了新的挑戰和問題,面臨了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等形勢總結出的深刻經驗,起着指揮棒的作用。歷史經驗表明,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科學發展,就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到發展的全過程當中。

(五)堅持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在對外開放的政策中,我國始終秉承着“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的原則,提出構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世界和平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六)堅持全面從嚴治黨

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取得了良好的開端和效果,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們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實現黨的歷史使命,必須堅持全面從嚴治黨;15黨要緊跟時代前進步伐,必須堅持全面從嚴治黨;解決黨內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必須堅持全面從嚴治黨。

擁抱新時代,我們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鋭意進取,埋頭苦幹,做好本職工作。新時代、新使命、新思想、新徵程,這是一個偉大的新時代,讓我們擁抱偉大的新時代,不辜負偉大的新時代,勠力同心、團結一致、埋頭苦幹,實現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偉大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