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公文 > 基層反映

基層反映:網絡理財亂象叢生四方面問題亟待引起重視

欄目: 基層反映 / 發佈於: / 人氣:1.21W

近幾年,伴隨互聯網金融的迅速發展,傳統詐騙手法和套路也“與時俱進”,打着理財、私募、期權、民族資產解凍、比特幣、區塊鏈、量子科技等披着高收益的外表矇蔽投資者的眼睛,導致網絡投資理財類詐騙在全國各地頻頻發生,涉案額度之大、涉眾之多屢創新高。

基層反映:網絡理財亂象叢生四方面問題亟待引起重視

一、存在的問題

一是虛假理財平台詐騙。搭設仿冒正規金融機構的投資理財網站、APP,再通過網絡渠道,以“高收益”“利潤豐厚”吸引投資者,打着股票、外匯、貴金屬、數字貨幣、影視投資等項目名義,事主先期投入少量資金,詐騙分子先讓其獲取小利騙取信任,並用直播教程對事主進行洗腦,讓當事人看見羣裏其他人每天都在賺錢,利用人們對賺錢的渴望,實施詐騙,待事主投入大額資金後,資金便被騙子快速層層流轉、洗白、分贓,再難覓其蹤影。

二是網絡傳銷騙局多變。依託互聯網的網上理財傳銷,打着“消費返利”“資金互助”“上市融資”“購買原始股”“金錢遊戲”等幌子,假借“慈善”“扶貧”“創新”“軍民融合”等名義,推出一系列所謂“數字貨幣”,大肆發展傳銷。網絡傳銷和普通傳銷活動的核心相同,都是拉人頭、收取入門費、建立層級計酬。用高息、高回報,誘騙普通人拉親友加入傳銷組織,目的就是“讓事主手中的錢交給他”。

三是理財產品存洗錢風險。網絡理財產品大多是支付機構同基金公司合作,以第三方網絡支付平台為依託進行銷售的貨幣基金,綜合了貨幣基金的資金收益功能和支付機構的消費支付功能,使得用户在把大量閒置資金投入其中從而獲得遠高於銀行活期存款收益的同時,能夠方便地使用這些資金進行消費,具有低門檻、高回報、操作方便、流動性強等特徵。通過網絡進行開户使得交易主體客户身份信息難以真正有效識別,支付賬户的轉賬消費功能使得資金流向更為複雜,支付賬户的實施到賬功能使得資金轉移更加迅速。因此,網絡理財產品可能帶來的洗錢風險不容小覷。

四是放大“非法集資”風險。一些公司普遍通過一種名為“債權轉讓”的方式,規避了我國法律中禁止“非法集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法律監管。個人一對一的“債權轉讓”是合理的也是法律應該保護的,但是大規模的、多對多的“債權轉讓”中,理財公司相當於建立了“資金池”,承擔了與銀行類似的角色。不排除有些人以“債權轉讓”的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由於這個市場已至少數以百億計,且地域性較強,一旦出現理財公司控制人“攜款跑路”的情況,後果將難以設想,甚至很有可能引發羣體性事件。

二、對策建議

一是設立專門監管賬户。應組織相關部門對“線下網絡理財”市場進行研判,對“債權轉讓”模式的風險進行充分評估,出台關於“大批量債權轉讓”的相關司法解釋和行業規範。對規模較大的、以“債權轉讓”為基礎的理財公司,通過統一要求在銀行設立資金監管賬户等方式進行嚴格監管。

二是規範支付機構管理。由人民銀行總行根據支付機構的行業特點,涉及風險因素子項和參考權重,向支付機構提供更加細分的客户風險分類指引,從而指導支付機構制定更符合自身行業特性、科學、有效的客户風險分類標準。

三是加強網絡“理財課”監管。對虛假宣傳、誘導貸款買課等行為依法採取有力措施,對於問題理財教育機構不僅要對違法者形成有效打擊,也要讓相關平台、侵權者付出應有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