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慢病防治示範縣領導小組工作規則

欄目: 衞生防疫公文 / 發佈於: / 人氣:3W

慢病防治示範縣領導小組工作規則

慢病防治示範縣領導小組工作規則

(徵求意見稿)

為健全規範、協同、高效的工作運行機制,加強對沂源縣地方病防治工作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特制定縣慢病防治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工作規則。

一、機構設置

第一條  領導小組是縣政府議事協調機構,在縣委、縣政府領導下開展工作,負責全縣地方病防治工作統籌協調、指導推進、督促落實。

第二條  領導小組設組長1名,副組長1名。

領導小組組長由縣政府縣長擔任。副組長由縣政府分掛衞生健康副縣長擔任,成員由成員單位主要負責人擔任。

第三條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衞生健康局,承擔領導小組日常工作。辦公室主任由縣衞生健康局據局長擔任,

第四條  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確定1個牽頭處室、1名聯絡員。

第五條  領導小組成員需要調整,由所在單位提出意見,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審核,報領導小組組長批准。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聯絡員需要調整,由所在單位及時報領導小組辦公室。

二、工作職責

第六條  領導小組主要職責:

(一)負責組織領導、推動全縣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綜合防控工作,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關於慢病防治示範縣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落實縣委、縣政府有關部署要求。

(二)宣傳貫徹有關慢性病防治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

(三)制定我縣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綜合防控工作實施方案,制定工作規劃與計劃。

(四)定期組織召開領導小組會議,督促落實相關部門的職責,協調解決實施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綜合防控工作中的困難和重大問題。部門合作建立的信息溝通共享、激勵問責、質量控制等3個基本運行機制情況。

(五)宣傳、普及慢性病防治科學知識,組織開展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合作和交流等相關事宜。

(六)完成縣委、縣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第七條  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職責分工

(一)縣直各部門、企事業單位共同職責

1.深入廣泛開展創建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縣宣傳,達到家喻户曉人人皆知。

2.制定並落實工作場所工間操健身制度,每天每人不少於20分鐘,提高職工身體素質。

3.機關、企事業單位為職工提供每1年1次體檢的單位覆蓋率達到50%以上,對體檢中發現的高危人羣、慢性病患者要實行健康指導與管理。

4.轄區100%的室內公共場所和工作場所設置禁止吸煙警語和標識,禁止煙草廣告,建設無煙黨政機關、無煙醫療衞生計生機構、無煙學校覆蓋率均達100%(醫療機構院內售煙為一票否決指標)。各鎮(街道)、各單位都要按縣愛衞辦的要求做好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等無煙單位建設工作。

5.做好單位內部職工慢性病防控知識培訓,設置慢性病防控宣傳欄。

6.結合自身實際開展健身保健活動,建立、配備、完善健康保健相應設施。

7.轄區各機關、學校、企事業食堂和公共餐廳推廣健康飲食制度。

8.設立聯絡員,落實創建辦的各項工作安排,做好各項登記、記錄及資料收集上報。

9.在單位建立健康加油站,並規範運行。

(二)縣政府辦公室

1.召開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縣工作推進會。

2.把慢性病綜合防控工作納入政府長期工作計劃及經濟發展規劃。

3.制定全縣慢性病綜合防控工作標準和實施方案。發佈含慢性病防控內容的綜合健康報告,綜合健康報告主要結果用於政府工作報告。

4.成立全縣慢性病綜合防控領導小組,縣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並明確各成員單位慢性病防控工作任務和職責,及時召開領導小組協調會、聯絡員會議。

5.將慢性病防控相關工作內容納入目標管理,建立多部門工作協調製度。

6.慢性病防控融入各部門政策規章制度,有煙草控制、降低有害飲酒、減鹽、控油、控制體重、全民健身等慢性病危險因素干預、疾病管理相關的政策規章制度。

7.政府引導、市場驅動、社會力量參與,為慢性病患者提供健康管理服務。

8.促進慢性病全程防治管理服務與居家養老、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服務融合。

9.慢性病綜合防控工作與轄區社區文化建設、健康城市建設、文明創建、公共服務與公共產品等相關項目有機銜接整合,以達到1+1>2的實際效果。建立協同工作機制。

10.對相關單位工作完成情況進行考核、評估,並督促落實。督導各部門各單位慢性病綜合防控工作任務落實情況,對完不成工作任務的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

(三)縣總工會、縣直工委

1.成立慢性病綜合防控工作領導小組。

2.廣泛開展工作場所工間健身活動(時間不少於20分),落實機關、企事業單位等工作場所工間健身制度,開展工間健身活動單位覆蓋率不低於90%。

3.每年機關、企事業單位組織開展至少1次健身競賽活動。

4.每1年1次體檢並開展健康指導的機關事業單位和員工數超過50人的企業的覆蓋率≥50%(有體檢彙總、體檢報告、高危人羣篩查、糖尿病、高血壓患者登記、管理等)

5.開展針對黨員、工會會員,預防慢性病知識的宣傳、普及和健康教育。

6.有條件的單位體育場地免費或低收費開放比例≥50%。

7.完成健康單位建設工作,至少建立1個健康加油站。

8.及時上報以上活動開展情況。

(四)縣委宣傳部

1.成立慢性病綜合防控宣傳工作領導小組。

2.做好慢性病綜合防治宣傳組織領導工作。

3.協調各新聞媒體加強慢性病綜合防控示宣傳工作,包括創建工作宣傳和慢性防治知識宣傳。

4.負責全縣領導幹部、黨員,學習、宣傳慢性病防控知識。

(五)縣發改局

1.成立慢性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

2.負責將慢性病防控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六)縣財政局

1.成立慢性病綜合防控資金使用管理領導小組。

2.將慢性病綜合防控工作經費納入政府持續性預算、決算管理,並及時撥付到位。

3.及時落實慢性病中央投入專項經費和地方配套專項工作經費。

4.對慢性病專項經費使用情況開展督導檢查,確保專款專用。

(七)縣教體局

1.成立教育系統慢性病綜合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工作任務職責分工明確到位,制定慢性病防治工作方案、計劃,做好年度工作總結

2.健康學校建設達到15個以上。

3.各托幼機構、國小成立牙病防治領導小組,並按要求開展牙病防治工作。落實慢性病示範縣創建中兒童齲齒的充填和兒童窩溝封閉工作任務,轄區內實施兒童窩溝封閉學校比例≥60%,轄區12歲兒童患齲率低於25%。

4.幼兒園、中國小校開設健康教育課覆蓋率達100%,健康教育課包括營養均衡、口腔保健、健康體重、視力保護等內容,每學期以班級為單位,課程≥6學時。

5.開展健身保健活動,完善健康保健相關資料。中、國小生每天鍛鍊1小時的比例達到100%。

6.無煙學校覆蓋率達到100%。

7.學生健康體檢率≥90%,結合學校實際以保健室為中心,設立學生、老師健康保健自測室(角),並配備適當設備。

8.每1年開展1次系統內職工健康檢查,對體檢中發現的高危人羣、慢性病患者要實行健康指導與管理。

9.制定並落實工作場所工間操健身制度,每天每人不少於20分鐘,提高職工身體素質。

10.嚴格按照考核標準及時上報健康單位資料。

11.轄區開展羣眾性健身運動,有5個及以上的羣眾健身團體配有健康指導員和志願者,每年至少開展1次多部門組織的集體性健身活動。

12.公共體育場地、設施免費或低收費開放比例100%,有條件的單位免費或低收費開放比例≥50%,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口比例≥50%。

13.及時上報慢性病工作開展情況信息和圖文資料。

(八)縣文廣新局

1.成立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縣創建宣教工作領導小組,做好慢病防控示範縣複審的宣傳工作。

2.制定每年度慢病宣傳媒體傳播計劃,負責利用電視、廣播、互聯網、公益廣告牌等大眾媒體宣傳慢性病綜合防控知識,每月不少於2次。

3.在轄區內網吧、電影院、KTV等公共場所開展健康知識的宣教活動。

4.組織全縣機關、企事業單位、社區開展體育健身活動,每年至少開展一次。設置兩個專欄宣傳慢病防治知識、健康素養知識和技能。

5.及時上報有關信息及圖文資料。

(九)縣公安局

1.成立慢性病死亡監測漏報調查工作領導小組,指定一名專兼職公安幹警負責具體工作的落實。

2.提供轄縣內居民户籍準確信息。

3.配合衞生健康部門開展死因監測漏報調查工作,按照要求落實死因監測各項工作任務,及時上報死亡監測各項數據和報表。

(十)縣住建局

1.成立居民健康生活方式干預領導小組,將健身場所納入建設規劃。

2.在縣創建專家組的指導下,在廣場、步道等適宜場所建立方便羣眾健身的配套設施(健康自測步行長廊等)。

3.定期組織建築工地務工人員學習防病知識及防病技能。

4.所有工地臨街圍牆至少要有1塊以上1.5米×2米健康教育宣傳牆畫。

(十一)市醫保局沂源分局

1.做好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重大疾病保障,落實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重大疾病保障等相關政策。提高簽約患者的醫療保障水平和殘疾人、流動人口、低收入等人羣醫療救助水平的具體措施。

2.配合縣衞計委開展腫瘤、死因、心腦血管疾病及社區診斷等漏報調查工作。

3.及時上報有關信息及圖文資料。

(十二)縣民政局

1.成立慢性病死因監測漏報調查領導小組。

2.協助縣衞生健康部門做好死亡漏報調查工作,協調各社區居委會、鎮政府、村委會開展死因調查工作,並及時上報死因調查情況。

3.充分利用社會福利資金為鎮(街道)和村(社區)提供羣眾健身設施。

4.負責全縣重症慢性病人及因病致貧家庭的救助。

5.安排指導本轄區羣體防控知識的宣傳普及工作。

6.及時上報有關信息及圖文資料。

(十三)縣統計局

負責為慢性病防控工作提供轄區人口及相關統計信息。

(十四)縣衞生健康局

1.制訂創建慢病綜合防控示範縣公共政策、規劃、技術指導方案和工作計劃,組織並指導各部門落實創建工作,並開展督導檢查。

2.成立慢性病防控領導小組和專家技術組。

3.建立完善慢性病防控工作聯繫機制,定期召開各相關部門協調會,落實措施。

4.制訂實施慢性病防控服務體系建設的方案,明確專業公共衞生機構、醫院和基層醫療衞生機構職責,建立完善信息共享、互聯互通等的工作機制,推進慢性病防、治、管的整合。

5.加強慢性病防控隊伍建設:轄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按職能有獨立的慢性病防控科室,配備專職人員;基層醫療衞生機構加強公共衞生服務能力建設,承擔所在區域慢性病防控工作。二級以上醫院配備公共衞生專業人員,履行相應的公共衞生職責。對各醫療衞生單位慢性病防治專業人員開展培訓,指導醫療機構開展健康教育工作,落實防控責任。

6.在醫療機構設置慢性病監測的專業崗位,收集、整理數據資料。

7.各醫療衞生單位配備慢性病防控專職人員,開展慢性病人監測工作,及時上報監測結果,並積極做好宣教、隨訪等工作。

8.制訂專家技術組指導示範縣工作計劃,並做好記錄。

9.組織推廣成熟的慢性病防控經驗措施。

10.組織開展轄區慢性病防控督導、考核、評價。

11.各醫療衞生單位配備適當設備,設立居民健康自測點。

12.醫療機構首診測血壓率≥90%,開展心腦血管疾病、重點癌症、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重大慢性病的篩查和早期診斷,具備血糖、血脂、簡易肺功能測定和大便隱血檢測等4種技術並提供服務的鄉鎮衞生院的覆蓋率≥50%,提高加強個人健康檔案與健康體檢信息的利用,發現高危人羣登記率100%,高危人羣納入健康管理率≥50%,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體檢率≥90%。

13.開展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慢性病分級診療服務。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率≥30%。

14.建立區域衞生信息平台,實現公共衞生服務、診療信息互聯互通,應用互聯網+、健康大數據提供便捷、高效的健康管理服務。

15.轄區各鄉鎮衞生院有中醫綜合服務區,開展中醫藥養生保健知識的宣傳及中醫適宜技術推廣。

16.基層醫療衞生機構優先配備使用基本藥物,根據省級醫保藥品報銷目錄,配備使用一定數量或比例的藥品。

17.轄區每5年開展一次慢性病防控社會因素調查。

18.創新特色案例達2個,案例撰寫符合要求。

19.開展“三減三健”(減鹽減油減糖、健康口腔、健康體重、健康骨骼)專項行動。

20.完成健康單位建設工作。健康醫院、健康鄉鎮衞生院100%覆蓋。

21.組織實施全縣醫療衞生機構控煙工作。

(十五)縣商務局、縣工信局

1.成立慢性病綜合防控領導小組。

2.在企業單位推廣、落實工間操健身制度。

3.督促企業單位落實每1年1次的職工健康體檢制度。

4.配合有關部門開展針對工會會員預防慢性病知識的宣傳普及和健康教育。

(十六)縣交通局

1.成立慢性病綜合防控領導小組。

2.配合相關部門開展慢性病防治的健康教育宣傳活動。

3.做好車站、交通工具(車輛)、公交站台的慢性病知識公益宣傳。

(十七)縣自然資源局

在城市規劃中要確保慢性病綜合防控支持性環境建設的規劃。

(十八)縣市場監督管理局

1.成立慢性病綜合防控領導小組。

2.創建健康食堂、健康餐廳每類至少達到20個以上。

3.組織大型餐飲健康宣傳活動,開展居民飲食安全、飲食健康知識的宣傳和健康促進工作,並組織餐飲單位積極開展保健、養生食譜和菜餚推廣活動。

4.組織從業人員開展健康知識培訓及健康體檢。

5.宣傳食品營養標籤用途,出台推廣食品營養標籤相關政策。

6.銷售企業執行食品營養標籤的加工食品比例達到80%以上。

7.出台推廣食品營養標籤相關政策,食品加工企業執行加工食品營養標籤的比例不低於80%,並對食品生產加工銷售企業營養標籤的落實情況開展督導檢查。

8.鼓勵食品生產廠家開發低糖、低脂和低鹽等有利於健康的食品,加強監管和培訓。

9.組織大型商場、超市配合衞生部門開展慢性病防治知識宣傳活動。

10.根據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要求,每年至少創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食品加工示範企業”6家以上,“無煙食品加工企業”覆蓋率為100%。

11.每年至少創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示範商場(超市)”2個以上,“無煙超市”、“無煙商場”覆蓋率為100%,轄區內超市設置低鹽低脂肪食品專櫃的覆蓋率50%及以上。

(十九)縣行政執法局

1.成立慢性病綜合防控户外宣傳工作領導小組。

2.每年在公共場所設立2快及以上户外廣告牌(含電子屏),並提供有關的合作協議、照片。(播放慢病防治知識、健康素養知識及慢病防控技能)。

3.督促户外電子屏廣告單位落實慢性病防治知識宣傳工作,在文化廣場、體育場、汽車站等人員密集場所,每天不少於4次流動播放慢性病防治知識,相關內容由衞生健康部門提供,工作完成後照片留檔備查。

4.協助衞生計生部門在廣場等場所開展健康宣傳日活動,每年至少2次。

5.根據縣創建慢性病防控示範縣專家組的指導,完成3個健康公園和3個健康步道的創建工作,並及時對其進行維修維護。

(二十)縣科技局

1.將慢性病相關知識納入科普宣傳的內容,組織開展慢性病、平衡膳食健康講座,每月2次在電視台播放。

2.負責慢性病科研方面的技術支持、指導和科研項目的立項、引進等。

(二十一)縣融媒體中心

縣融媒體中心無償開設慢性病防控知識的宣傳、知識講座專欄節目以及宣傳音像製品的製作與播放,每月至少2次。

(二十二)縣婦聯

1.成立慢性病綜合防控領導小組。

2.積極開展慢性病防治知識講座,組織婦女同志參加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每月1次。

3.積極組織開展“兩癌”篩查,實現“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適齡人羣每2年至少接受1次腫瘤篩查。

(二十三)縣殘聯

積極為慢性病殘疾人提供醫療救助。

(二十四)團縣委

1.積極發展健康生活方式推廣志願者,在青少年中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組織團員和青少年積極參加社區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活動,每年至少5次。

2.通過各單位的團組織,在單位內部積極推動“健康生活從青年做起”的健康生活表率活動,每年至少3家。

(二十五)各鎮(街道)人民政府

1.成立慢性病綜合防控領導小組,並明確各成員工作任務和職責。

2.支持並協助衞生院做好社區診斷、死因調查、慢性病人管理等入户調查工作。

3.支持並協助轄區衞生院開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活動及居民健康促進干預等工作。

4.轄區內開展健康家庭、健康社區建設活動,且開展健康家庭活動的健康社區佔轄區社區總數的40%以上。

5.設立自助式健康檢測點的社區覆蓋率不低於40%。合理佈局、設置健康自測點或健康加油站,每個村委會設健康小屋(健康教育室)一處(落實房屋20平米以上)並有健康自測設施。

6.社區建設15分鐘健身圈,居民健身設施完好,提高人均體育場地面積,社區15分鐘健身圈的覆蓋率>90%,設備完好100%,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2平米。

7.公共體育場地、設施免費或低收費開放比例100%。

8.健康教育活動室在當地社區的覆蓋率達100%,健康宣傳欄社區覆蓋率≥90%,內容至少2個月更新1次,社區健康講座每年≥4次,每次不少於50人。

9.積極推動本轄區的健身活動,每個村委會在轄區內設健康步道1處,並有明顯提示牌。

10.組建3個以上羣眾性健身活動團體,每月至少組織開展2次活動。

11.轄區內開展健康家庭、健康社區建設活動,且開展健康家庭活動的健康社區佔轄區社區總數的40%以上,同時積極開展健康學校、單位、餐廳的建設工作。

12.及時上報創建信息。

三、議事規則

第八條  領導小組實行全體會議、專題會議制度。

第九條  領導小組全體會議。每年至少召開一次。會議由領導小組組長主持召開,副組長、全體成員參加。根據工作需要,可邀請有關單位負責人列席。

主要任務是是學習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關於地方病防治工作的決策部署;通報工作進展情況、專項任務落實情況,分析面臨的形勢和存在的問題,提出對策措施建議;研究部署重點工作任務。

第十條  領導小組專題會議。根據需要不定期召開。會議由領導小組組長或其委託的副組長主持召開,也可由領導小組組長或副組長委託辦公室主任主持召開。主要任務是研究部署領導小組全體會議議定事項或其他專項工作事項。

第十一條  會議方案、議題由領導小組辦公室擬定,呈報領導小組組長或副組長審定。

第十二條  領導小組會議議定事項經領導小組組長或會議主持人審定後,以會議紀要形式印發成員單位及相關部門或地方執行

四、工作制度

第十三條  工作報告制度。領導小組向縣政府報告工作情況,主要彙報全縣慢性病防治工作進展情況,總結各鎮(街道)、各成員單位的經驗和做法,分析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工作建議。重要工作情況及時彙報。

每年12月底前,領導小組成員單位以書面形式,向領導小組報告工作職責履行情況。

第十四條  考核制度。代表縣政府,對各鎮(街道)和各相關部門慢性病防治目標責任落實情況進行考核。

第十五條  工作督查制度。根據工作需要並按程序報批後組織開展慢性病防治工作督查,督促檢查慢性病防治工作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的落實情況、各鎮(街道)和各部門任務完成情況。

第十五條  信息通報和交流制度。領導小組辦公室根據工作進展情況,報送領導小組組長、副組長,抄送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和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要將重要工作信息及時報送領導小組辦公室。

第十六條  公文處理制度。領導小組發文,由領導小組組長簽發。領導小組辦公室發文,由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簽發。

五、附則

第十七條  本規則由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解釋,自印發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