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消毒衞生管理制度(通用多篇)

欄目: 衞生防疫公文 / 發佈於: / 人氣:2.53W

消毒衞生管理制度(通用多篇)

消毒管理制度 篇一

學校食堂使用的餐具、容器、用具不僅用量大、週轉快,而且與進餐者直接相關,如果餐具及容器、用具不潔,被病原微生物污染,通過就餐環節,病菌或病毒就會進入體內,造成腸道傳染病或食物中毒事故、食源性疾病的發生與流行。為認真貫徹執行《食品衞生法》和《傳染病防治法》特制定本餐具消毒和管理制度。

一、餐具洗消程序

公用餐具、容器、用具在使用前應當遵守國家制訂的操作規範及衞生要求,嚴格按照洗消程序進行消毒:

第一步是用熱水洗去食物殘渣(水温以50~60℃為宜);

第二步是温水清洗,去除殘留油脂等(水温以30℃左右為宜);

第三步是消毒,可採用物理的或者化學法殺滅餐具上的殘留病原微生物(如病菌、病毒等);

第四步是沖洗,即用清潔衞生的清水沖洗掉餐具上的殘留藥物;第五步是保潔,即將洗淨消毒後的餐具、容器、用具移入保潔設施內備用,以防止再污染。

二、餐具洗滌消毒人員應掌握的常用消毒方法

餐具如何進行消毒呢?目前國內外餐具消毒方法一般有兩類:一類是物理消毒法,即利用熱力滅殺原微生物常用的有煮沸、蒸汽、紅外線等;另一類是化學消毒法,就是利用化學消毒劑滅殺滅病原微生物。但後一類有一定副作用,對人體有不同程度的危害,所以國家對用於餐具的化學消毒劑實行嚴格管制,必須經省以上食品衞生監督機構審查批准方能生產、使用。目前,經國家批准常用於餐具的消毒毒劑有滅菌片、te-101片、84肝炎消毒液等。其中,滅菌片有含氯量高、穩定易保存,入水後易崩解等優點,成為餐具消毒的首選毒劑。以上兩類中,以物理消毒法最理想。

幾種常用餐具消毒方法的主要衞生要求:

(1)煮沸消毒法。消毒鍋應呈桶狀、鍋底稍平,水量適度,以竹籃盛裝餐具,當水沸時,將餐具放入其中,待水再沸時,取出備用,就是沸進沸出。

(2)蒸汽消毒法。這是較常用的方法之一,其法多種多樣,有簡易蒸汽消毒法、鍋爐蒸汽法、電熱蒸汽消毒法等,一般要求消毒温度在80℃上,保持30分鐘即可。

(3)滅菌片或te-101片消毒法。按每片藥物兑自來水0.5公斤的比例配製消毒液,然後將洗淨的碗盤等餐具放入消毒液內,浸泡3-5分鐘。

(4)84肝炎消毒劑消毒法。用自來水配製成1%84肝炎消毒液(即每公斤自來水加入84肝炎消毒劑10毫升),將洗淨的餐具放入消毒液中浸泡3-5分鐘,取出備用,配製均用自來水,不得用熱水。

三、加強餐具洗滌消毒工作的管理

食堂指定人員負責餐具容器、用具洗滌消毒工作的日常管理,做到消毒經常化。

並可通過以下檢查方法檢查其工作質量:

1)感官檢查。首先檢查洗滌人員是否按洗滌程序操作,有無弄虛作假,省略消毒程序;

2)檢查消毒設備是否正常,如消毒池是否漏水,有無消毒液,消毒櫃的温度等;最後檢查備用餐具的衞生質量,一般來講,衞生質量較好的餐具應當是內外壁和底部無油膩,呈現本色。

消毒管理制度 篇二

一、消毒負責部門:

校長負總責,學校總務處負責監督、指導、檢查,相關人員具體實施。

二、消毒範圍:

學校所有教室及功能室(地面、桌椅、門扶手等)、走廊、宿舍、廁所以及手可以觸摸的地方。尤其是學生經常接觸的物品要進行全面徹底消毒並做好記錄。廁所用生石灰粉進行消毒。

三、消毒時間

每週對校園進行衞生大掃除,確保校園整潔乾淨。每天應有一定時間(中午12:30時下午學生放學後17:30時)打開教室門窗、寢室窗户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保潔員按時負責進行每天的公共衞生環境打掃工作,定期做好消毒工作。

四、異常情況:

如發現校內出現類似“流感”現象傳染病,班主任及教師及時向校領導彙報,學校及時上報相關部門並進行監控,並做好相應的消毒措施。對患傳染病學生上課的教室、及時進行空氣消毒和物體表面的`消毒,情節嚴重的及時聯繫家長進行隔離治療。消毒結束後進行通風換氣。

五、餐飲具消毒:

1、食堂工作人員按食堂衞生管理制度的要求,做好消毒工作。

2、學生應做到勤洗手、勤洗澡、勤換衣服,經常晾曬被子。

六、消毒記錄:

專人記錄消毒情況,消毒人員若貽誤消毒工作造成不良後果,按相應的教師管理辦法進行處理。

消毒制度 篇三

血液淨化室消毒隔離制度

1。對血液透析機定期消毒,嚴格監測;一次性透析器不得重複使用。

2。工作人員定期體檢,操作時必須注意消毒隔離。加強個人防護。

3。進入血液淨化室應更衣、換鞋、戴帽子、口罩,嚴格洗手。

4。應對病人常規進行血液淨化前肝功能、肝炎病原學等化驗檢查。

5。傳染病患者血液淨化在隔離淨化間內進行,固定牀位專機透析,採取相應的隔離、消毒措施。急症病人應專機透析。

6。加強透析液製備輸入過程的質量監測。

7。對透析中出現發熱反應的病人,及時進行血培養,查找感染源,採取控制措施。

8。每月必須對入、出透析器的透析液進行監測,當疑有透析液污染或有嚴重感染病例時,應增加採樣點,如原水口、軟化水出口、反滲水出口、透析液配液口等,並及時進行監測。

口腔科消毒隔離制度

1。診療區域內應當保證環境整潔,每日對口腔診療、清洗、消毒區域進行清潔、消毒每日定時通風或者進行空氣淨化;對可能造成污染的診療環境表面及時進行清潔,消毒處理。每週對環境進行一次徹底的清潔、消毒。

2。進入病人的口腔內的所有診療器械,必須達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滅菌”的要求。

3。對每位病人操作前後,必須洗手或手消毒,操作時必須帶口罩、帽子,必要時配戴防護鏡。

4。凡接觸病人傷口和血液的器械(如手機、車針、擴大針、拔牙鉗、挺子、鑿子、手術刀、牙周刮治器、潔牙器、敷料等)每人用後均應滅菌,常用口腔科檢查器、充填器、托盤等每人用後均應消毒。

5。凡接觸病人體液、血液的修復、正畸模形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須消毒。

6。用後的敷料等感染性廢物應及時清理、密閉、焚燒。

內窺鏡室消毒隔離制度

1。內窺鏡室診查區、洗滌消毒區、清潔區劃分明確,保持室內清潔,操作結束後嚴格進行消毒處理。

2。不同部位的內鏡的診療工作應當分室進行;不同部位內鏡的清洗消毒工作的設備應當分開。

3。工作人員清洗消毒內鏡時,應當穿戴必要的防護用品,包括工作服、防滲透圍裙、口罩、帽子、手套等。

4。內鏡及附件的數量應當與醫院規模和接診病人數相適應,以保證所用器械在使用前能達到相應的消毒、滅菌合格的要求、保障病人安全。

5。進入人體無菌組織或器官的內窺鏡及附件,如腹腔鏡、關節鏡、腦室鏡、膀胱鏡、宮腔鏡等必須滅菌;消化道內窺鏡、陰道鏡等必須消毒;活檢鉗應滅菌處理。

6。用後的內窺鏡及附件應立即用流動水清洗,再用多酶洗劑刷洗,清水沖洗清除管道中的殘留組織,瀝乾水分後再進行消毒。

7。浸泡內窺鏡的消毒液選擇應符合要求,浸泡完全,時間符合要求。

8。每日監測使用中消毒劑的有效濃度,記錄保存,低於有效濃度立即更換。

消毒制度 篇四

一、醫院提倡愛清潔、講衞生、講社會公德,全院員工應自覺維護醫院環境和室內衞生。

二、醫院轄區內禁止下列行為:

1、隨地吐痰、亂扔污物、拋棄廢物和亂潑污水。

2、在工作室內存放個人生活物品或食品。

3、在樓道內存放自行車、物品等。

4、亂貼標語、宣傳廣告。

5、診療區域內吸煙。

6、醫療廢物不按規定收集存放。

7、各部門按要求做好院內控煙工作。

三、環境衞生、室內衞生責任分工

1、醫院轄區內的環境衞生、樓道、會議室、衞生間、病房的清掃保潔工作由衞生員負責。

2、各科室室內衞生由各科室人員負責。

3、預防保健科負責組織相關人員,定期對辦公場所和病房及職工宿舍的衞生和安全進行檢查,並公佈檢查結果,檢查結果將作為科室或個人績效考核的參考因素之一。

四、責任要求

1、衞生員按時清掃承擔的衞生區段,每日至少清掃兩次,每週大清掃一次,並把清掃的垃圾及時清運到垃圾點,做到日產日清,無積存。清掃工具有序存放在規定地點。

2、衞生員定期做好洗刷和消毒垃圾箱和清掃工具、投藥滅鼠、滅蟑,噴藥滅蚊蠅等工作。

3、職工宿舍、科室辦公場所及病房內部的乾淨整潔,屋內物品放置整齊,適時保持通風,保證空氣清新。

4、醫護人員定期向病員宣傳講解衞生知識,做好病員思想、生活管理等工作。

5、醫院各科室應認真執行衞生清掃活動,並服從衞生檢查人員的指導意見。辦公桌椅、地板每天至少清潔一次,門窗和牆面每月至少清潔一次。

6、醫療廢物管理按《醫療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及醫院有關規定執行。

五、全院衞生檢查由預防保健科牽頭,每週對各科室環境衞生保潔檢查不少於一次,並將檢查結果報院務會。

六、對維護醫院環境衞生表現突出的科室和個人,給予表揚和獎勵;對違反本規定的科室和個人,根據情節給予通報批評教育、警告、責令限期改正等處罰。對不能履行保潔協議的衞生員,按照衞生保潔檢查結果,予以扣罰工資或辭退。

消毒管理制度 篇五

1、餐飲具使用前必須洗淨、消毒,並符合國家有關食品安全標準,並將消毒後的餐具、飲具貯存在專用保潔櫃內備用。未經消毒的餐飲具不得使用,禁止重複使用一次性使用的餐飲具。

2、購置、使用集中消毒企業供應的餐飲具,本店應向供貨商索取其工商執照、有關票據及相關的檢驗合格報告。不得購置、使用沒有資質或沒有檢驗合格報告的集中消毒企業供應的餐飲具。

3、洗刷餐飲具;有專用水池,不得與清洗蔬菜、肉類等其他水池混用。

4、洗滌、消毒餐飲具所使用的洗滌劑、消毒劑必須符合食品用洗滌劑、消毒劑的食品安全標準和要求。

5、消毒後的餐飲具必須貯存在餐飲專用保潔櫃內備用。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飲具應分開存放,並在餐飲具貯存櫃上有明顯標記。餐具保潔櫃應當定期清洗、保持潔淨。

6、洗刷餐具,用具應嚴格執行洗,刷,衝,消毒四個環節。

7、經過清洗消毒後的餐具,感觀要保持光潔乾淨,不得粘有肉眼可見物,抽查有要符合餐具消毒衞生標準。

8、廚房使用的食品容器,刀具等,應做到使用一次清洗一次。

9、採購回來的肉類,菜一定要洗乾淨,菜要洗三次,做到無雜物。食物要煮熟。

10、工作結束後工用具,枱面清洗整理乾淨,並歸類存放。

消毒管理制度 篇六

導管室消毒隔離制度

在執行手術室消毒隔離制度的基礎上,做好以下工作:

1、如果導管為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不得重複使用。

2、國家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審批的產品,説明書未界定一次性使用的導管,應按去污染、清洗、滅菌的程序進行處理

3、傳染病人用過的導管不得重複使用。

門、急診消毒隔離制度

門、急診治療室、換藥室、觀察室、ICU、手術室應執行相關部分的消毒隔離制度外,做好以下幾方面:

1、建立預檢分診制度,發現傳染病人或疑似傳染病人,應到指定隔離診室疹治,並及時消毒。

2、建立健全日常清潔、消毒制度,病人嘔吐物、排泄物要及時消毒處理。

3、醫務人員的手要隨時流水清洗和消毒。

4、急症搶救室及平車、輪椅、診察牀等應每日定時消毒,被血液、體液污染時應及時消毒處理。

5、急診搶救器材應在消毒、滅菌的有效期內使用,一用一消毒或滅菌。

輸血科消毒隔離制度

1、佈局合理,區域劃分明確,應有清潔區、半污染區和污染區。血液儲存、發放處、成份室、採血室和輸血治療室設在清潔區,血液檢驗和處置室應設在污染區,辦公室設在半污染區。

2、管理要求:

1)進入輸血科的血液及試劑必須有國家衞生行政部門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頒發的許可證。

2)必須嚴格按衞生部頒發的《醫療機構臨牀用血管理辦法(試行)》和《臨牀輸血技術規範》規定的程序進行管理和操作。

3)儲血冰箱應每週進行清潔和消毒,防止污染。每月對冰箱的內壁進行生物學監測,不得檢出致病性微生物和黴菌。

5)工作人員上崗前應注射乙肝疫苗,定期檢查乙肝病毒抗體水平。接觸血液必須戴手套,脱手套後洗手。一旦發生體表污染或鋭器刺傷,應及時處理。

6)廢棄的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廢血和血液污染物必須分類收集後集中處理。

消毒管理制度 篇七

一、學校環境衞生及消毒制度。

1、學校各班級教室每日由值日生打掃衞生,辦公室每天安排工作人員值日,學校每週進行一次大掃除。辦公室和教室每天要有充足時間打開門窗,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2、學校定期噴灑消毒液或石灰水進行噴霧消毒,防止病菌的滋生和傳染。(總務處負責)

3、各班清潔衞生打掃學生每天負責進行公共環境衞生打掃,定期做好滅“四害”工作。

4、各班飲水機每天由專人進行保潔工作,由供水部門進行定期消毒工作。

5、如發現校外、社區有類似“非典”、“禽流感”、“手、足、口病”等傳染病病例,全校各部門按照“防非”、防治“禽流感”時期學校消毒制度進行責任區內的消毒工作。

6、如發現班內有類似“流感”、“禽流感”、“ 手、足、口病”的現象,則班主任應及時做好監控和上報工作,並做好相應的消毒措施。

7、星期三為學校清潔衞生大掃除時間(包括消毒)。

二、個人衞生、消毒制度。

1、飲水必須自帶獨用茶杯,不喝生水、涼水,不吃生菜、涼菜。

2、學生應做到不隨地吐痰,不隨地大小便;勤剪指甲,飯前便後要洗手,防止病從口入;日常生活中要勤洗澡、勤換衣服,保持清潔衞生。

3、洗手設施要放置消毒肥皂。(總務處負責)

三、廚房衞生消毒制度。

1、為加強學校飲食安全,防止病從口入,對食堂的餐具、炊具、室內設施作如下規定:

2、食堂對炊具、餐具,堅持每次用餐後,用消毒水清洗。每天對餐具用開水蒸煮10—20分鐘。對消毒後的炊具要有保潔措施。

3、採購回來的肉、菜一定要洗乾淨。菜要洗3次,做到無雜物;食物要煮熟,堅持不出不衞生食品。

4、炊事用具要經常保持清潔,每餐要清潔乾淨,每天用消毒水抹熟食櫃。

5、食品過夜要加蓋放好,廚房人員分飯要堅持戴口罩。

6、生熟食物嚴格分開,盛放及使用不同的用具,盛放要加蓋,防止蚊蠅等叮、爬及污染。

7、每餐後對食堂的地板、水溝用漂白的粉消毒。消毒池不洗食品和污物,溲水桶應保持清潔,並加蓋。

8、採購滅鼠、滅蚊、滅蠅的藥物,加強除“四害”工作,清除有害生物的繁殖的場所。

9、使用藥物消毒時,必須使用經國家批准使用的藥物,正確的配製使用,保證消毒有效。

消毒制度 篇八

為了有效的預防傳染病的發生,保證師生的身體健康和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貫徹預防為主的防病原則,根據上級文件精神要求,制定本校通風消毒制度。

一、加強教室、環境衞生的打掃和保潔,尤其是衞生死角的清理,消除病原的滋生地。

二、做好病媒生物防治工作。

三、教室的通風和消毒一樣,是防止傳染病發生的重要措施,各班要安排專人,做好教室的通風工作和消毒工作,殺滅病原菌,從根本上杜絕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並做好消毒記錄。

四、教室應在每節課後開窗通風,每天保持通風2小時以上,其他教學用房每天開窗通風2—3次。

五、樓道、廁所、教室、各功能室、辦公室等公共場所的消毒工作由總務處安排專人負責,每天下午師生離校後進行全面消毒,並做好消毒記錄。

六、班級每天要對班級內的公共設施進行全面擦拭消毒,並做好消毒記錄。

七、使用藥物消毒時,必須使用經國家批准使用的藥物,正確的配製使用,確保消毒效果。

消毒制度 篇九

為切實作好我校傳染病防治工作,把傳染病防治工作落到實處,做好消毒工作,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制度:

1、各教室、辦公室以及樓道等,每天安排衞生值日,每週大掃除。每天按時(或按實際需要)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安排固定的消毒通風人員,按時消毒通風,並做好消毒通風記錄。

2、校園公共環境(功能室、垃圾池、廁所等),責任人每週用消毒液消毒一次,防控小組進行監督檢查。

3、各班要勤打掃衞生,保持室內整潔、清淨,不要隨地吐痰,以保持良好的衞生環境。

4、加強學校飲食安全,防止病從口入。

5.空氣:開窗通風,課間10分鐘定時,定人開窗。班級每星期一次用噴霧消毒劑,噴灑教室,進行對教室消毒。

6.體温表用3%碘伏浸泡30分鐘,取出後,放入7。5%酒精備用。(稀釋液再每天調換)。

7.發現疑似病人:需給體温在38攝氏度以上病人戴口罩,由學校、衞生老師急送醫院就診。

消毒制度 篇十

消毒隔離制度

1、醫務人員上班時間要衣帽整齊,下班就餐、開會時應脱去工作服。

2、診療換藥處置工作後均應洗手,必要時用消毒液泡洗。無菌操作時,要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程。

3、無菌器械容器、器械敷料缸、持物鉗等,要定期消毒、滅菌、消毒液定期更換,體温計用後要用消毒液浸泡。

4、病房應定時通風換氣,每日空氣消毒,拖洗地面,牀頭桌及椅子每日濕擦,抹布要專用,定期消毒。

5、換下污衣被服,放於指定處,不隨地亂丟,不在病房清點,便器每次用後清洗消毒。

6、各種醫療用具,使用後均須消毒備用,藥杯、餐具必須消毒後再用,病人被褥要定期更換消毒。

7、有嚴重感染及臟器移植的手術病人,放單獨病房,病室在事先進行消毒。

8、出院病人的單元,必須做好終末處理,牀、椅、桌及牆壁,應在觀察室隔離,病人的排泄物和用過的物品,要進行消毒處理。未經消毒的物品,不得帶出病房,也不得給他人使用,病人用過的被服應消毒後再交洗衣房清洗。

9、傳染病人按常規隔離,兒科門診應設預檢,疑似傳染病,應在觀察室隔離,病人的排泄物和用過的物品【】,要進行消毒處理。未經消毒的物品,不得帶出病房,也不得給他人使用,病人用過的被服應消毒後再交洗衣房清洗。

10、傳染病人在指定的範圍內活動,不準互串病房和外出。到他科診療時,應做好消毒隔離工作,出院、轉院、轉科、死亡後應進行終末消毒。門診病人應在指定地點候診、檢查和治療,不要在門診各處走動,以防交叉感染。

11、傳染病人,按病種分區隔離,工作人員進入污染區要穿隔離衣,接觸不同病種時,應更換隔離衣、洗手,離開污染區時,脱去隔離衣。

12、凡厭氧菌、綠膿桿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應嚴格隔離。病人用過後的器械、被服、房間都要嚴格消毒處理,用過的敷料要燒燬。

13、進入治療室、換藥室應衣帽整潔、戴口罩、私人物品不準帶入室內,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隔離傷口用物立即消毒處理。

14、治療換藥室,每天通風換氣,清潔、用消毒液拖地,紫外線照射,或用消毒液噴霧消毒,每週徹底大掃除一次,每月做細菌培養一次。

15、每天檢查無菌物品是否過期,注射器盒及鹽水棉球和紗布缸每天更換。用過的物品與未用過的物品嚴格分開,並有明顯標誌。

16、治療室的抹布、拖把等用具應專用。

17、換藥車上用物定期更換和來菌,每週總滅菌一次。換藥用具應先消毒處理,再進行清洗、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