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林區工作紀實

欄目: 工作總結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08W

櫛風沐雨經六秩 春華秋實滿甲子

林區工作紀實

六十年的追求,六十年的耕耘,六十年的收穫。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帶着驕傲與夢想,走過了六十年流金歲月。經過幾代林區人的努力,林業經歷了由原始作業到機械化作業、由單一木材生產到現代林產工業、由木材生產到生態保護優先的飛躍。經過六十年的開發建設,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已經形成了以生態建設、森林經營、林產工業、礦業開發、森林旅遊、調查設計、對外經貿、電訊通信、多種經營為一體併兼有林政資源、科研、防火、技術監督等行政事業管理職能等門類齊全的生態保護、森林經濟和林政管理體系。

進入新世紀,內蒙古森工集團(林管局)高揚科學發展旗幟,把科學發展、又好又快發展理念全面融入林區發展戰略,妥善處理森林生態、產業發展、關注民生的關係,自覺加強黨的建設、自覺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大力繁榮森林生態文化,積極構建和諧林區,為構築祖國北方生態屏障,促進邊疆民族地區的穩定繁榮做出了積極貢獻。

塑造生態脊樑

作為祖國北方重要生態屏障的守護者,大興安嶺林區在生態建設上一以貫之,積極履行生態公益職責,樹立了北疆生態脊樑的良好形象。1961年8月,劉少奇主席視察林區時提出了“以營林更新為基礎,綜合利用,青山常在,永續作業”的方針;時任內蒙古自治區主席烏蘭夫提出必須“右手栽樹,左手砍樹”......,經過六十年的開發,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累計造林1796萬畝,森林覆蓋率由開發初期的56.4%提高到目前的78.21%,森林數量、質量全面保持了持續性增長。

第一期“天保工程”實施以來,林區有林地面積淨增61.21萬公頃,活立木蓄積增長8154.63萬立方米,森林蓄積增長6468.27萬立方米,摺合商品材經濟價值達210億元,相當於第一期“天保工程”當期投入的6倍。每年在生態建設上的直接經濟貢獻達60多億元。

如今,林區已經建立健全了四級森林管護責任體系,形成了一張覆蓋整個林區的管護網,採取封山管護、集中巡護、承包管護等多種形式,森林管護責任落實率達100%。着力加強了防撲火基礎和裝備建設,形成了森林警察部隊、專業撲火隊、基幹撲火隊、航空護林四位一體的專業撲火力量和警民協調、聯防聯動、主要領導靠前指揮的撲火組織指揮體系。樹立了“投重兵、打小火、當日滅、立大功”撲火理念,林火當日滅火率達96.2%,使森林火災發生率、森林受害面積和蓄積環比下降70%。全面推廣了森林病蟲害無公害防治技術等手段,連續三年完成了國家林業局下達的有害生物防治“四率”指標。大力實施生態移居工程,將經營性林場撤併50個,轉型42個,移居林場居民1.5萬户,清理、撤銷了800户不規範的家庭生態林場,擴大了林區腹地無人區面積22.2萬公頃。着力開展自然保護區建設,建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個,省級自然保護區6個,國家級重點公益林保護面積達279萬公頃。2011年在全國天然林保護工程會議上,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被評為全國保護森林和野生動物資源優秀組織獎。

令人振奮的生態建設成就,凸顯了林區在生態建設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充分認可和高度關注。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的生態建設水平已經走在了國有林區的前列。當前,林區站在新的起點上,確立了宏偉的生態建設目標:到2020年,活立木蓄積增長1.3億立方米,為我國政府承諾到2020年森林蓄積增長13億立方米的目標,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探索改革路徑

與其他國有林區一樣,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多年來一直延續着政、企、事相互結合的管理體制,逐漸形成了相對獨立封閉,對內全包全管、對外自成體系的特殊社會區域。由於過度採伐,到20世紀末,靠“獨木支撐”的林業經濟陷入困境。林區先有企業後有政府,企業承擔了職工羣眾生產生活發展所必需的文化教育、醫療衞生、公安、消防等社會職能,加上企業承擔的其他費用,企業承擔的社會職能經費每年達4.33億元。為支援國家建設,林區一直堅持先生產、後生活,將工作的重點放在生產經營上,公路、住房、飲水等基礎設施建設和生產生活設施建設嚴重滯後。企業既要搞好經營管理,又要承擔生態建設、社會管理方面的事業行政性職能,產權主體和責任主體缺位,投資主體單一,投融資渠道狹窄,投資激勵弱化,林業發展投入嚴重不足。

體制問題,嚴重影響着林區的生態建設、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改革開放後,林區開始對傳統管理模式進行反思,更新觀念,解放思想,積極推進傳統管理向現代管理轉變,不斷探索林區改革創新路徑,逐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2007年底,在森工集團(林管局)推動下,自治區黨委、政府站在建設生態文明、改善林區民生的高度,做出了“森工集團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改革”的重大決策,着力打破林區僵化的管理格局,推動公共、公益事業均等化和區域經濟發展一體化。

通過改革,林區教育、衞生、電視系統等機構、人員和資產全部移交屬地政府。林業職工基本醫療、工傷、失業、生育保險全部納入屬地統籌。將林區職工家屬和已脱離森工企業的人員、零就業家庭、最低生活保障人羣、一次性安置人員、靈活就業人員等納入屬地保障範圍。森工採伐以外的所有輔助產業、林產工業和多種經營產業全部納入改制範圍,推動國有資產、國有職工身份“雙退出”。截至2008年底,林區實施改制200家企業全部完成了資產處置、工商註冊,建立了新的法人治理結構,並納入了屬地非公經濟範圍。

為使林區改制工作實現整體聯動,在森工集團(林管局)內部與企業改制同步,全面推進各級機構和勞動用工制度改革,壓縮集團公司、森工公司兩級機構編制,精減人員,實行效能化管理。所屬單位由56個調減為42個,林直機關由550人降到476人;全林區科級機構由1305個調減到933個,減少28.5%;科級幹部由3808人減為3243人,減少14.8%。全面規範勞動用工管理,對事業單位和管理人員實行崗位聘用制,對環節幹部實行職務任期聘任制。

2010年末,國務院正式批准實施《大小興安嶺林區生態保護與經濟轉型規劃》。《規劃》要求大小興安嶺林區紮實推進政企、事企分開改革,穩步推進森林資源管理體制改革,繼續深化國有森工企業改革等內容。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率先起步,契合了《規劃》。

林區開發建設60年來,累計生產商品材1.78億立方米,上繳各種税費170多億元。同時,通過安置就業、技術服務、投資建設公益設施和自辦社會事業、提供低價原料等,極大地促進了邊疆民族地區的繁榮穩定。

建國初期,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的木材生產是新中國的主要財政來源。從抗美援朝,到國民經濟恢復以至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實施幾乎都是由大木頭支撐起來的。整個“一五”期間大興安嶺的大木頭產值佔同期內蒙古全部工農業總產值的一半以上。大木頭的利税額曾名列全國前三位,林業為新生共和國的國有資產的原始積累作出了巨大貢獻。

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國的現代化建設開始起步,對木材的需求形成新的高潮,林區木材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特別是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後,改革開放為大興安嶺發展帶來了契機,林管局從企業內部經營承包、擴大企業自主權、改善企業外部環境等方面對舊體制實施改革,林產工業和多種經營產業迅速崛起。到90年代初,大興安嶺已經成為森林工業體系完備、配套設施齊全、社會功能完善的全國最大的國有林區之一。

但是,由於長期的過量採伐,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林區經濟社會步入了資源危機和經濟危困的“兩危”境地。林區經濟總量不足全區總量的0.3%,經濟貢獻與擁有的森林面積、資源稟賦極不相稱;職工收入、企業收入與地區、國內其他行業比相差甚大,發展嚴重不足已經成為林區面臨的巨大挑戰,解決經濟發展嚴重不足的問題是林區當前的主要任務。

面對新形勢、新問題、新任務,林區深刻認識到必須徹底轉變傳統的、完全依賴木材採伐的經濟發展模式,在經濟發展上必須堅持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的原則,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轉型升級為主題,轉變觀念,拓寬思路,着力構建多元發展、多極突破的產業發展格局。為了重振林區經濟,當前林區重點推進森林資源經營產業、林木產品精深加工產業、森林礦產水產業、特色種養殖和森林食品醫藥產業、森林生態旅遊產業、對外經貿技術合作產業、房地產開發產業、生物質能源產業等八大產業,走一條“緊緊圍繞打造百年森工、發展森林經濟兩大載體推進經濟轉型,實現再造一個森工”的符合國有林區實際的經濟發展之路。

計劃到“十二五”規劃期末,林區林業產業總產值爭取實現達到70億元,年均增長18.5%,產業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非傳統木材生產產值佔林業生產總值的比重上升到76%,增加36%。資產累計保值增值率達到128%,年均增長5%。萬元產值能耗由1.75噸標準煤下降至1.49噸標準煤,累計下降14.86%。

Tags:紀實 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