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研究生專業實踐總結報告(新版多篇)

欄目: 工作總結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05W

研究生專業實踐總結報告(新版多篇)

研究生專業實踐總結報告 篇一

實踐時間:20__年x月__日至__月__日

實踐目的:將自己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向實踐方面轉化

實踐地點:區檢察院

在學校的最後一個暑假,我去區檢察院實踐,實踐期間努力將自己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向實踐方面轉化,儘量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實踐期間能夠遵守工作紀律,不遲到、早退,認真完成領導和檢察人員交辦的工作,得到院領導及全體檢察幹警的一致好評,同時也發現了自己的許多不足之處。

此次實踐,主要崗位是審查起訴科,因此主要實踐科目是刑法和刑事訴訟法,也涉及一些其他私法科目。在實踐中,我參加了幾起案件的開庭審理,認真學習了正當而標準的司法程序,真正從課本中走到了現實中,從抽象的理論回到了多彩的實際生活,細緻的瞭解了公訴起訴的全過程及法庭庭審的各環節,認真觀摩一些律師的整個舉證、辯論過程,並掌握了一些法律的適用及適用範圍。

實踐期間,我利用此次難得的機會,努力工作,嚴格要求自己,虛心向領導和檢察幹警求教,認真學習政治理論,黨和國家的政策,學習法律、法規等知識,利用空餘時間認真學習一些課本內容以外的相關知識,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法律技能,從而進一步鞏固自己所學到的知識,為以後真正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基礎。

在實踐過程中,也發現法律的普及非常重要。我國政府為推進法治建設而進行的多年的普法教育活動,取得了很大成就。人們的法制觀念、法律意識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普法的深度與廣度上還有一些不足。比如有些時候,人們對有些法律條文是知道的,但卻不知道如何適用它,以至於觸犯法律;有時候人們對兩個以上不同法律對同一問題的規定不明白,不知道該適用哪一部法律,有一個案件就是這樣的,被告人原是某村會計,後來在改選中落選,這樣一些會計帳簿、會計憑證需要移交,但是他一直認為《會計法》是規定的要等帳目清算後再移交,所以就堅持不交出,結果被以隱匿會計帳簿、會計憑證罪逮捕。這一個案例就説明我們的普法活動不能只做表面文章,要深入實際,真真正正的讓人們瞭解法律、法規的含義。並在這個基礎上,逐步確立人們對法律的信仰,確立法律神聖地位,只有這樣法治建設才有希望。

再有一個問題就是青少年犯罪。在實踐中所接觸的案件中,有很大一部分案件的被告是八十年代以後出生的,甚至有兩個犯有搶劫罪的被告人是八七年的。不考慮被告人家庭和自身因素,從社會大環境來説,我覺得社會也有一些責任的。從八十年代初改革開始到八十年代末,這是一個重大變革的時期。這一段時間對精神文明建設有些放鬆,也就是説,有些犯罪人在童年時期就有可能已經沾染上了一些不良習氣。所以説,教育從娃娃抓起,不能只是一個口號,要真正落到實處。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這近一個月短暫而又充實的實踐,我認為對我走向社會起到了一個橋樑的作用,過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經歷,也是一個重要步驟,對將來走上工作崗位也有着很大幫助。向他人虛心求教,遵守組織紀律和單位規章制度,與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處世的基本原則都要在實際生活中認真的貫徹,好的習慣也要在實際生活中不斷培養。這一段時間所學到的經驗和知識大多來自領導和幹警們的教導,這是我一生中的一筆寶貴財富。這次實踐也讓我深刻了解到,在工作中和同事保持良好的關係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學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與人相處是現代社會的做人的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對於自己這樣一個即將步入社會的人來説,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他們就是最好的老師,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我們可以向他們學習很多知識、道理。

學習法律的最終目的是要面向羣眾,服務大眾,為健全社會法治,為我們的依法治國服務的。法學教育本身的實踐性很強,所以採用理論聯繫實際,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辦學模式是比較可行的,大學的法學院應當與公、檢、法、律師事務所等部門建立良好的關係,定期安排學生見習,讓學生更好的消化所學的知識,培養學生對法學的興趣,避免畢業後的眼高手低現象,向社會輸送全面、合格、優秀的高素質法學人才。

研究生專業實踐總結報告 篇二

__年7月31日,北京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重温紅色記憶,感悟革命情懷”暑期社會實踐團來到了焦莊户地道戰遺址紀念館,緬懷革命先烈的英雄業績,對實踐團成員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上午九時,實踐團從學校出發,歷時三個小時抵達了焦莊户地道戰遺址紀念館,我們先是參觀了紀念展館,共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冀東抗戰燃烽火、人民戰爭建奇功、今日順義更美好。展陳內容以照片、圖片和實物為主,館內還修建了以抗戰歷史人物為造型的浮雕羣、地道戰刨面模型以及大型立體三維沙盤。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實踐團成員參觀了地道戰保留下的珍貴歷史文物、各種翔實的歷史圖片資料以及地道戰遺址模型。參觀結束後,我們進行了關於“紅色旅遊景區對革命精神的宣傳以及其對第二課堂的發展現狀的影響”進行了問卷調查,使得實踐團成員充分了解紅色旅遊景區對國民愛國主義教育情況。

接着實踐團全體成員就去親身體驗地道,地道內十分窄小,僅容一人通過、很濕,有些方面能看出滲水。觀看了地道內了單人掩體、會議室、水缸存放處、陷阱、翻板、碾盤射擊孔、地道射擊孔、豬圈射擊孔等生活設施和戰鬥設施。還有水缸、炕洞、牆櫃、鍋台、豬圈、柴棚、驢槽等較隱蔽的出入口和瞭望樓。參觀後,我們不禁由衷地欽佩焦莊户廣大人民的智慧和英雄氣概。親身體驗後,實踐團成員對地道戰的歷史及其在抗戰中的重大曆程和意義進行了宣講,焦莊户地道戰,展示了中國人民在反侵略戰爭中所創造的不朽功績,顯示了人民戰爭偉大、神奇的力量。

實踐團經過一天對焦莊户地道戰紀念館的參觀、親身體驗地道以及問卷調查、宣講等活動,進一步提高了實踐團成員對地道戰的認識,增加了大家學習革命精神的熱情,學習和發揚先輩們艱苦奮鬥的風範和偉大艱辛的革命精神。

研究生專業實踐總結報告 篇三

20__年7月6日,我們“齊魯情”大學生支農促進會濱州社會實踐一行14人,來到了此次社會實踐的目的地—濱州市無棣縣馬山子鎮帝賜街村。到達國小門口,眼前呈現的是我們會流着淚笑着回憶的一幕:密密麻麻的踢拉着拖鞋的孩子和村民,走在前邊的村領導,隨後又趕來的鎮領導,以及牆上貼着的醒目的:歡迎”齊魯情”大學生來我村支農支教。。這個陣容創造了齊魯情的一個歷史記錄。為期十天的社會實踐活動拉開帷幕,同時也是我們迄今為止生命中最神聖的開始。隨後的10天,14位隊員都投入了最大的熱情去支教,去調研,創造了屬於每個人的生命中最珍貴的記憶。

一、支教篇

(1)傳統支教

我們所有的課程教學工作全部圍繞着我們協會的支教宗旨“傳授理念,培養興趣,拓展視野”展開。具體課程包括:語文、數學、英語、音樂、體育、美術、安全自救課以及十一運會特別體育課。具體安排是一天4節大課,每節課1小時。在經過對當地孩子的深入瞭解以及家長們的親切交談後,我們發現當地對孩子學習英語的呼聲特別高,根據這一實際情況,我們在授課過程中加大了英語的份量。這10天裏他們學會了説普通話,知道了見到老師家長要禮貌的問好,也有了較為實際的。想和走出去的信心理。

(2)其他支教教活

1、家長會

鑑於農民認識有限,對待犯錯的孩子往往。取非打即罵的方式,不僅造成家長與孩子關係緊張,也容易扭曲孩子心理,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我們通過開家長會的形式把我們平時收。到的關於怎樣科學的教育孩子的知識介紹給家長。本次家長會主要包括3個部分:如何更好的促進孩子身心健康成長,如何看待女孩的教育問題,以及怎樣協助孩子學好英語。

通過這次家長會,家長們更瞭解瞭如何科學的教育孩子,融洽了家長與孩子之間的關係,也促進了孩子健康成長。

2、國小生運動會

為增強學生體質,響應國家全面健身的號召,同時宣傳濟南十一運會,體現“和諧中國,全民全運”,提高學生對全運會的關注和認識,在全校形成團結向上的氛圍,特舉辦“學生運動會”。此次運動會右6個項目:綁腿跑,趣味投籃,跳繩接力,背靠背運籃球,託乒乓球接力,賽跑。主要是一些團隊合作需協助地項目。

經過此次運動會,孩子們知道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懂得了”友誼第一,比賽第二”,此後的日子裏也更多的見到了他們之間地互幫互助。

3、法律宣講

鑑於農民信息渠道的不暢通,我們有專門播音隊員每天通過大喇叭廣播的形式把我們平時收。到的信息傳遞給村民,加強村民的預防各類危機意識,瞭解國家最新惠農政策,增強了村民的法律素養。

二、調研篇

一次完整的社會實踐,調研必定是重頭戲,支教的最終也是為調研服務的。利用支教拉近我們與村民之間的距離,是我們最大程度的深入農村,走進農民,獲得最真實可靠的第一手調研資料的最為有效的途徑。

我們本次社會實踐的大課題是:關注現行經濟形勢下農村勞務輸出的影響。農業剩餘勞動力輸出地常見問題的調查研究,以本次社會實踐地點濱州市無棣縣馬山子鎮帝賜街村為例,調查研究農村因勞務輸出而產生的留守兒童問題(包括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思想狀況等)、空置房問題、青壯年外出打工所引發的土地流轉問題和宅基地流轉問題、農村養老問題、勞務輸出對農業生產力的影響等系列問題。

隊伍到達之後,調研小組同學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做了一些必要調。,增加了棉花種植業的現狀調查以及鹽鹼地現狀以及治理問題,充實了調研內容

通過我們全體隊員的實地調查,瞭解了農村勞務輸出後的現狀,我們對當前這一領域所反映的問題進行理論分析有了最真實可靠的第一手調研資料,並通過對一系列的原始數據的調查,已經形成一定數量的優秀實踐報告,正處於後期完善之中。本次調研發現一些農村存在的問題,已經努力向鄉建中心和當地政府提出較可行的農村改革方案。我們相信,本次調研一定會為更好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三、生活篇

左臂繫着紅領巾,胸前帶着隊員牌,這是“齊魯情”下鄉時統一的標誌,不用別人提醒,隊員們每天都默默的認真的做好。這個,就是信仰下的生活。

生活無非包括吃飯,娛樂與休息三塊內容,應該説這裏做的還算有條有理。我們有嚴格的作息時間表(6點起牀,23點睡覺),每天固定的時間起牀,跑操,吃飯,授課,調研,開會,睡覺。自己做飯是個挺大的問題,用大鍋。我們將隊員分成三組,輪流當班,10天的飯菜任務成了大家一試身手的場地。

四幾個感動的瞬間

1、婉拒村民送來的食品,他們説”你們是來為人民服務的,人民應該給你們送點吃的”我們説我們有紀律。

2、結束前的最後一個下午,給孩子們發獎,孩子們都哭了,哭着説捨不得我們。

本次為期十天的社會實踐關注社會,關注農村,為當地村民帶去科技與法律以及國家最新政策;以我所學,回報社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增強下鄉隊員的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實現書本知識和實踐知識的更好結合,提高自身實踐能力;我們也通過自身努力展現山東經濟學院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樹立山東經濟學院社會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