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污水調研報告多篇

欄目: 調研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2.84W

污水調研報告多篇

【第1篇】鄉鎮污水處理調研報告

鄉鎮污水處理調研報告

鄉鎮污水處理廠建設與運營是長沙市大力推進全市,尤其農村地區污染減排的一項重要工作,是湘江長沙綜合樞紐工程庫區內的一個重要清污工程,是長沙市環保三年行動計劃及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一個重要子項目,是實現集鎮提質發展、建設美麗鄉鎮的必然要求。為全面掌握長沙市已建和在建的鄉鎮污水處理工程建設和運行情況,市環保局於20xx年6~7月,對此項工作開展了專項摸底排查調研工作。

目前由市級財政補助的鄉鎮污水處理工程共有88個,其中嶽麓區3個、開福區3個,望城區15個,長沙縣18個,寧鄉縣19個,瀏陽市30個。調研組主要就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建設的工程質量、配套管網集水及污水廠運營管理情況做了深入調研,現將相關情況彙報如下。

一、鄉鎮污水處理廠建設及運營管理現狀

(一)建設現狀

88個項目中,66個已基本建成,17個在建(其中3個建設緩慢),瀏陽有5個未開工。20xx年市政府的工作報告任務10個,已完成2個,其他8個均在建,年底均能完成工程建設。根據市委、市政府相關會議紀要、市領導批示以及區縣城鎮化建設發展需求,20xx年還有10餘家正申報計劃,其中寧鄉縣有7家建設積極性較高,創建國家級生態縣。

(二)運營現狀

已通過環保驗收的有26個,但瀏陽永安產業製造園的運營管理欠缺、三口農業園停運。當前,運行情況良好的有31個,另有7個具備條件已向我局提交驗收申請(12月底完成驗收),佔所有項目的35%,佔已建成的47%。已建成的有35個半停運或停運,其中瀏陽18個。長沙縣、寧鄉縣、嶽麓區已委託第三方開展市場化專業化運營管理,望城區明確通過環保驗收後交由區市政局統一管理,再委託第三方運營。瀏陽市、開福區暫未明確運行管理責任主體。

二、長沙市鄉鎮污水處理廠的工作特色

(一)不斷創新與完善,率先全省為生態文明建設積累經驗

自2022年起,長沙市全面開展鄉鎮污水處理廠建設,其他地州市僅侷限於城市、縣城和工業園區的污水處理。通過五年多的努力,我市的鄉鎮污水處理廠在建設、技術、運營、管理、投資等方面已探索出較為成功的長效機制。長沙縣在全省率先實現農村集鎮污水處理全覆蓋,望城區、寧鄉縣通過縣委或政府常務會議明確各部門相關權責及資金投入。到2022年,長沙市鄉鎮污水處理廠建設覆蓋率將達到全市建制鄉鎮的70%(這一指標與山東省全省平均水平持平),為全市新型城鎮化建設和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積累了經驗,打下了基礎。

(二)因地制宜處理集鎮污水,有效改善農村環境

根據農村地區地形、地勢、用地、投資、產業發展等不同實際情況,採用多種農村集鎮生活污水處理技術,有運行成本較低的人工濕地,有適合人口聚居密度大的生物接觸氧化+人工濕地工藝,有適合佔地規模小、可隨時擴建的生物轉盤+濾布濾池工藝,有鎮園合一的工業型二級生化處理工藝。目前有效運行的31家鄉鎮污水處理廠集鎮周邊地表水及農田土壤環境均得到有效改善,徹底改變原先“污水橫流,自然蒸發,直排河道”的落後局面。

(三)發揮市級財政引導作用,推動社會資本的投入。

長沙市鄉鎮污水處理廠建設一直以“以獎代補”“以補促建”的財政扶持模式,以地方縣、鄉政府為主體,市級財政給予補助,出台了建設及運營補助管理政策(建設345萬元/座,運行8萬元/座),每年安排專項資金預算和年度建設計劃,已下撥資金1.84億元。長沙縣成功探索並開展了bot打捆建設和運營模式,吸納和運用社會資金,構建了市場化、集約化、規模化、專業化的長效管理機制。除瀏陽外,其他區縣也積極整合資源、統籌資金。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鄉鎮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和運營方面資金總投入達8億多元。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部分區縣(市)及鄉鎮重視不夠

部分縣鄉政府重視不夠,個別縣鄉政府未將污水處理廠建設及運行管理工作提上重要議事日程,建設過程沒有建設管理部門對工程質量把關,導致已建成污水處理廠停運時間長達一年甚至更久,如:瀏陽大部分鄉鎮、寧鄉部分鄉鎮及望城廖家坪(移交至高新區)等。部分鎮園合一的污水處理廠(如望城銅官、瀏陽永安)暫未接通集鎮生活污水管網,因園區和所在地政府之間的問題,最後一公里的接通連續幾年未予解決。部分鄉鎮的市財政專項資金已撥付到位,但因選址不當等原因暫未開工建設,如瀏陽市沙市鎮、龍伏鎮、棖衝鎮、淳口鎮、文家市鎮。

(二)建設及運營資金缺口較大

一是鄉鎮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建設費用高,平均造價近1000萬元,市、縣財政投入有限,大多數鄉鎮財力更加有限。由於鄉鎮投入嚴重不足,導致集鎮居民不願配合,入户管網接入率偏低,部分集鎮上的中國小校、幼兒園、衞生院、農貿市場等排水大户暫未全部納入排污管網。二是部分縣級財政配套資金較少或資金配套政策未落實。寧鄉縣僅配套60萬元/座,瀏陽市近4年內未安排鄉鎮污水處理工程配套建設資金。三是運行管理費用市級財政補貼額度十分有限,僅8萬元/年·座,並要求縣級財政不低於1∶1進行配套,但建成後每年30-50萬元的'運行管理費用更使鄉鎮財政難以為繼,停運現象較普遍。目前除長沙縣及寧鄉外,其他區縣均未出台運行管理費用的資金籌措方案。

(三)項目全過程管理問題突出

1. 部分項目存在監管缺失導致嚴重質量問題。一是瀏陽市絕大部分及其他地區個別項目存在鄉鎮政府、住建、水務、環保等部門施工期監管缺失現象,導致主體工程、管網工程建築質量存在問題,如瀏陽古港、達滸、北盛等主體工程構築物存在漏水、滲水現象;主管網沿河道、水塘鋪設或橫穿河底,密封和防滲質量差,存在清水倒灌現象。二是部分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在施工階段未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防洪設計有缺陷,出現洪水衝擊廠區等問題,如瀏陽澄潭江今年5月份已遭洪水沖毀。三是工程施工管理不夠嚴格。部分工程施工並非專業的公司負責建設,導致主體工程及管網工程施工隊伍水平較低,工程質量難以達標。

2. 項目長效運行管理機制不完善。一是職責劃分不明確,只建設不運營。多數區縣(市)暫未明確縣政府、縣水務、縣環保、縣物價、縣財政、縣住建及鄉鎮政府責任,建設主體責任不夠明晰。二是管理機制不暢通,環保部門及鄉鎮政府沒有抓手,沒有專門人員或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導致管理模式不明確、管理主體缺失、運行台賬不完善、保障不到位、設施閒置等問題,建成後停運現象比較嚴重,寧鄉、望城、瀏陽均存在該問題。三是環保部門或鄉鎮排查出問題後,鄉鎮政府沒有整改的資金保障,導致整改措施無法落實。

四、整改工作的措施及建議

(一)嚴格落實竣工環保“三同時”驗收制度

由市環保局函告區縣政府加大督查力度,明確鄉鎮政府責任上肩,嚴查工程質量、工藝規模及排水管網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及時下達限期整改要求通知單;對整改工作不力的,對該鄉鎮的所有建設項目實施環評區域限批。

(二)儘快明確運營管理主體

以區縣(市)政府牽頭,結合當地實際,明確運營管理責任主體,落實資金保障機制,採用委託第三方運營的市場化管理模式,實行專業化公司打捆運營。

(三)多渠道籌措運營管理資金

一是探索污水處理收費機制。建議區縣政府按照“誰污染、誰治理”原則,通過收取污水處理費籌集資金,在集中供水區域,探索並實施在居民自來水費中增收污水處理費;鎮園合一的污水處理廠對排污企業收取污水處理費,對園區外的企業可探索提高污水處理費徵收標準。二是建立統一有效的監管機制。用財政、審計、監管、督查等行政手段加強監管力度,將污水處理廠達標排放指標、環保監管意見與市、縣兩級環保資金補助與核發、農村環境衞生評比、政府績效考核掛鈎。三是開展市場化投融資的專業公司經營模式。學習長沙縣農村環境投(融)資建設有限公司的管理與運作模式,大規模吸納和運用社會資金,為鄉鎮污水處理廠長效運營提供更廣泛的資金來源。

(四)綜合施策,重點推進瀏陽鄉鎮污水廠建設和運行

一是高位協調。請市領導約談瀏陽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明確鄉鎮污水處理廠建設、運營及管理的責任主體,加大本級財政投入力度和督查力度。二是分類管理。對於已經通過環保驗收的,加大環保日常監管力度,確保長效運行;對於基本達到驗收條件,尤其是列入歷年年度考核任務的,加快調試和問題整改,強力推進環保驗收和長效運行管理;對於暫時沒有動工的,特別是瀏陽市5鄉鎮和被洪水沖毀的澄潭江,函告瀏陽市政府責成相關單位進一步論證項目的可行性,甚至可追回財政補助資金或暫緩建設。三是加快市級專項資金的撥付。對於已經通過環保驗收並運行效果良好的污水廠項目,嚴格按照財政撥付要求,下撥剩餘建設資金和首批運行管理費用。四是啟動減排考核。計劃明年全面啟動對已下撥首批運行管理費用的鄉鎮污水處理廠開展減排效能日常考核工作,實施長效運行監管。

【第2篇】城市污水處理費徵收管理狀況調研報告

城市污水處理費徵收管理狀況調研報告

水是世界上最寶貴的資源之一。2007年,聯合國把“應對水短缺”作為第十五屆“世界水日”的宣傳主題。防治水污染,加快污水處理進程是“應對水短缺”的重要措施。強化污水處理費徵收管理是保障污水處理工作正常進行的必要手段,也是邁向温家寶總理提出的“讓人民羣眾喝上乾淨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氣、有更好的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這一奮鬥目標的具體體現。

近年來,隨着我市經濟的快速發展,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驟然增加,水污染日趨嚴重,水環境質量日益下降,人民羣眾要求改善人居環境的呼聲越來越高,加強污水處理費徵收管理,不斷改善飲用水質量刻不容緩。以下我就污水處理費徵收管理的現狀結合工作實際談談自己看法。

一、在徵收污水處理費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問題

污水處理費開徵已有十多年的歷史,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各地均出台了相應的徵收管理政策和制度,採取各種行之有效的措施,來保證這項費金的應收盡收,但收到的效果卻不容樂觀。存在的主要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徵收難度較大,由於污水處理費的徵收涉及面廣、利益性較強。在既得利益的驅使下,企事業單位和個人偷、逃、漏、抗費的現象時有發生。據調查,造成徵收難度較大的主要因素有三個方面。一是羣眾的繳費意識淡薄,把污水處理費和用水的價格分割開來,看成是遊離於價格之外的一種負擔,沒有繳納的義務。二是自備井偷漏費的現象較為普遍,危害較為嚴重。一部分無證開採的自備井隱藏很深,難以實現裝表計量,即便是一些有據可查的自備井,也有一些不法用户故意破壞水錶,難以實現從量計徵。目前我市城區自備井多數取自淺層地下水,深度一般在十幾米至60米,外部的污染可以直接影響到水質。由於大多數自備井沒有消毒、過濾等水處理設施,不合格井水從地下抽出後直接流進千家萬户。更嚴重的是,很多單位沒有對自備井水質進行定期檢測,甚至不知道水質超標現象的存在,長期飲用這樣的水勢必影響居民身體健康。另外,許多單位為了降低費用,都是既使用自備井井水又使用自來水,自備井供水管網與城市公共供水管網相通,如果水質超標,極易使公共衞生公共管網發生污染。

(二)徵收手段弱化。做任何事情,都必須有其行之有效的手段,污水處理費的徵收也不例外。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徵收污水處理費,主要是依靠公共供水公司。一是公共供水企業在向使用自來水的用户收取水費的時候,一併代收代繳污水處理費。二是公共供水企業派專人直接向自備井用户徵收污水處理費。對於較為分散的自備井用户,公共供水企業卻缺乏強有力的控制手段,他們所依靠的就是一張嘴兩條腿。

(三)徵收的覆蓋面較窄。就目前污水處理費徵收的對象和範圍來看,主要是城市居民、城市規劃控制區內的企事業單位,無論是使用自來水,還是使用自備井,都應該繳納污水處理費。而實施執行的結果卻並未達到政策的要求。一是一些地方沒有對自備井開徵污水處理費。二是一些公共供水企業即使開徵了污水處理費,但執行的標準偏低。三是部分企事業單位漏徵的現象比較嚴重。

二、加大污水處理費徵管的措施

為加快污水集中處理步伐,建立健全污水集中處理的良性運行機制,促進環境保護產業的快速發展。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各級地方政府應從強化污水處理費的徵收管理入手,來提高污水處理費的徵收率,努力做到應收盡收,確保污水處理工作的正常運營。

(一)加大宣傳力度。要解決徵收難的問題,首先要解決人們的思想觀念,提高羣眾的環保意識,增強人們環境治理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從而促進污水處理費的徵收。一是確定一個宣傳主體。各級政府應主動承擔起環境保護和污水處理的宣傳工作,督促相關的業務主管部門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宣傳,在增強人們節約用水意識的同時,提高人們繳納污水處理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二是建立一個宣傳陣地。在城市建設主管部門內部成立了一個宣傳機構,主抓宣傳工作。公用事業、水利、文化、財政、環保部門和新聞媒體密切配合。三是突出一個宣傳主題。政府可以每年確定一個宣傳主題和宣傳重點,圍繞這個主題和重點,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大力宣傳。

(二)強化徵管手段。解決污水處理費徵收手段弱化問題,最有效的方式是加快立法步伐,加大執法力度,健全徵管體制。一是適時出台污水處理費徵收管理辦法,增強徵收管理的剛性。二是成立由財政、城建、水利、公安等職能部門組成的聯合徵收辦公室,重點解決抗、偷、漏等違法行為。三是建立徵收獎懲機制。政府或業務主管部門每年應對自覺繳費人和徵收功臣進行獎勵。四是研製開發新的徵收軟件,實行網絡化計量徵收管理。對自備井實行遠程抄表,就近繳費;對居民實行“一費制”徵收;新的軟件要做到水費、污水處理費、水資源費自動分成,直接入庫。

(三)實行全面徵收。全面徵收是保證應收盡收的前提。這裏要重點解決三個問題。一是徵收對象、範圍要全面。全面開徵公共供水用户和所有自備井用户。特別是對無證開採的自備井,在沒有關閉前,加倍徵收。二是徵收標準要到位,任何單位和個人都無權擅自降低或提高收費標準。徵收機關在徵收污水處理費時,要嚴格執行當地政府公佈的標準。

污水處理費的徵收管理工作,直接關係着人民羣眾的生存環境質量,關係着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做好這項工作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重大的現實意義。

【第3篇】鄉鎮污水處理廠工作情況調研報告

鄉鎮污水處理廠工作情況調研報告1

鄉鎮污水處理廠建設與運營是長沙市大力推進全市,尤其農村地區污染減排的一項重要工作,是湘江長沙綜合樞紐工程庫區內的一個重要清污工程,是長沙市環保三年行動計劃及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一個重要子項目,是實現集鎮提質發展、建設美麗鄉鎮的必然要求。為全面掌握長沙市已建和在建的鄉鎮污水處理工程建設和運行情況,市環保局於20xx年6~7月,對此項工作開展了專項摸底排查調研工作。

目前由市級財政補助的鄉鎮污水處理工程共有88個,其中嶽麓區3個、開福區3個,望城區15個,長沙縣18個,寧鄉縣19個,瀏陽市30個。調研組主要就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建設的工程質量、配套管網集水及污水廠運營管理情況做了深入調研,現將相關情況彙報如下。

一、鄉鎮污水處理廠建設及運營管理現狀

(一)建設現狀

88個項目中,66個已基本建成,17個在建(其中3個建設緩慢),瀏陽有5個未開工。20xx年市政府的工作報告任務10個,已完成2個,其他8個均在建,年底均能完成工程建設。根據市委、市政府相關會議紀要、市領導批示以及區縣城鎮化建設發展需求,20xx年還有10餘家正申報計劃,其中寧鄉縣有7家建設積極性較高,創建國家級生態縣。

(二)運營現狀

已通過環保驗收的有26個,但瀏陽永安產業製造園的運營管理欠缺、三口農業園停運。當前,運行情況良好的有31個,另有7個具備條件已向我局提交驗收申請(12月底完成驗收),佔所有項目的35%,佔已建成的47%。已建成的有35個半停運或停運,其中瀏陽18個。長沙縣、寧鄉縣、嶽麓區已委託第三方開展市場化專業化運營管理,望城區明確通過環保驗收後交由區市政局統一管理,再委託第三方運營。瀏陽市、開福區暫未明確運行管理責任主體。

二、長沙市鄉鎮污水處理廠的工作特色

(一)不斷創新與完善,率先全省為生態文明建設積累經驗

自20xx年起,長沙市全面開展鄉鎮污水處理廠建設,其他地州市僅侷限於城市、縣城和工業園區的污水處理。通過五年多的努力,我市的鄉鎮污水處理廠在建設、技術、運營、管理、投資等方面已探索出較為成功的長效機制。長沙縣在全省率先實現農村集鎮污水處理全覆蓋,望城區、寧鄉縣通過縣委或政府常務會議明確各部門相關權責及資金投入。到20xx年,長沙市鄉鎮污水處理廠建設覆蓋率將達到全市建制鄉鎮的70%(這一指標與山東省全省平均水平持平),為全市新型城鎮化建設和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積累了經驗,打下了基礎。

(二)因地制宜處理集鎮污水,有效改善農村環境

根據農村地區地形、地勢、用地、投資、產業發展等不同實際情況,採用多種農村集鎮生活污水處理技術,有運行成本較低的人工濕地,有適合人口聚居密度大的生物接觸氧化+人工濕地工藝,有適合佔地規模小、可隨時擴建的生物轉盤+濾布濾池工藝,有鎮園合一的工業型二級生化處理工藝。目前有效運行的31家鄉鎮污水處理廠集鎮周邊地表水及農田土壤環境均得到有效改善,徹底改變原先“污水橫流,自然蒸發,直排河道”的落後局面。

(三)發揮市級財政引導作用,推動社會資本的投入。

長沙市鄉鎮污水處理廠建設一直以“以獎代補”“以補促建”的財政扶持模式,以地方縣、鄉政府為主體,市級財政給予補助,出台了建設及運營補助管理政策(建設345萬元/座,運行8萬元/座),每年安排專項資金預算和年度建設計劃,已下撥資金1.84億元。長沙縣成功探索並開展了bot打捆建設和運營模式,吸納和運用社會資金,構建了市場化、集約化、規模化、專業化的長效管理機制。除瀏陽外,其他區縣也積極整合資源、統籌資金。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鄉鎮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和運營方面資金總投入達8億多元。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部分區縣(市)及鄉鎮重視不夠

部分縣鄉政府重視不夠,個別縣鄉政府未將污水處理廠建設及運行管理工作提上重要議事日程,建設過程沒有建設管理部門對工程質量把關,導致已建成污水處理廠停運時間長達一年甚至更久,如:瀏陽大部分鄉鎮、寧鄉部分鄉鎮及望城廖家坪(移交至高新區)等。部分鎮園合一的污水處理廠(如望城銅官、瀏陽永安)暫未接通集鎮生活污水管網,因園區和所在地政府之間的問題,最後一公里的接通連續幾年未予解決。部分鄉鎮的市財政專項資金已撥付到位,但因選址不當等原因暫未開工建設,如瀏陽市沙市鎮、龍伏鎮、棖衝鎮、淳口鎮、文家市鎮。

(二)建設及運營資金缺口較大

一是鄉鎮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建設費用高,平均造價近1000萬元,市、縣財政投入有限,大多數鄉鎮財力更加有限。由於鄉鎮投入嚴重不足,導致集鎮居民不願配合,入户管網接入率偏低,部分集鎮上的中國小校、幼兒園、衞生院、農貿市場等排水大户暫未全部納入排污管網。二是部分縣級財政配套資金較少或資金配套政策未落實。寧鄉縣僅配套60萬元/座,瀏陽市近4年內未安排鄉鎮污水處理工程配套建設資金。三是運行管理費用市級財政補貼額度十分有限,僅8萬元/年·座,並要求縣級財政不低於1∶1進行配套,但建成後每年30-50萬元的運行管理費用更使鄉鎮財政難以為繼,停運現象較普遍。目前除長沙縣及寧鄉外,其他區縣均未出台運行管理費用的資金籌措方案。

(三)項目全過程管理問題突出

1. 部分項目存在監管缺失導致嚴重質量問題。一是瀏陽市絕大部分及其他地區個別項目存在鄉鎮政府、住建、水務、環保等部門施工期監管缺失現象,導致主體工程、管網工程建築質量存在問題,如瀏陽古港、達滸、北盛等主體工程構築物存在漏水、滲水現象;主管網沿河道、水塘鋪設或橫穿河底,密封和防滲質量差,存在清水倒灌現象。二是部分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在施工階段未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防洪設計有缺陷,出現洪水衝擊廠區等問題,如瀏陽澄潭江今年5月份已遭洪水沖毀。三是工程施工管理不夠嚴格。部分工程施工並非專業的公司負責建設,導致主體工程及管網工程施工隊伍水平較低,工程質量難以達標。

2. 項目長效運行管理機制不完善。一是職責劃分不明確,只建設不運營。多數區縣(市)暫未明確縣政府、縣水務、縣環保、縣物價、縣財政、縣住建及鄉鎮政府責任,建設主體責任不夠明晰。二是管理機制不暢通,環保部門及鄉鎮政府沒有抓手,沒有專門人員或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導致管理模式不明確、管理主體缺失、運行台賬不完善、保障不到位、設施閒置等問題,建成後停運現象比較嚴重,寧鄉、望城、瀏陽均存在該問題。三是環保部門或鄉鎮排查出問題後,鄉鎮政府沒有整改的資金保障,導致整改措施無法落實。

四、整改工作的措施及建議

(一)嚴格落實竣工環保“三同時”驗收制度

由市環保局函告區縣政府加大督查力度,明確鄉鎮政府責任上肩,嚴查工程質量、工藝規模及排水管網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及時下達限期整改要求通知單;對整改工作不力的,對該鄉鎮的所有建設項目實施環評區域限批。

(二)儘快明確運營管理主體

以區縣(市)政府牽頭,結合當地實際,明確運營管理責任主體,落實資金保障機制,採用委託第三方運營的市場化管理模式,實行專業化公司打捆運營。

(三)多渠道籌措運營管理資金

一是探索污水處理收費機制。建議區縣政府按照“誰污染、誰治理”原則,通過收取污水處理費籌集資金,在集中供水區域,探索並實施在居民自來水費中增收污水處理費;鎮園合一的污水處理廠對排污企業收取污水處理費,對園區外的企業可探索提高污水處理費徵收標準。二是建立統一有效的監管機制。用財政、審計、監管、督查等行政手段加強監管力度,將污水處理廠達標排放指標、環保監管意見與市、縣兩級環保資金補助與核發、農村環境衞生評比、政府績效考核掛鈎。三是開展市場化投融資的專業公司經營模式。學習長沙縣農村環境投(融)資建設有限公司的管理與運作模式,大規模吸納和運用社會資金,為鄉鎮污水處理廠長效運營提供更廣泛的資金來源。

(四)綜合施策,重點推進瀏陽鄉鎮污水廠建設和運行

一是高位協調。請市領導約談瀏陽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明確鄉鎮污水處理廠建設、運營及管理的責任主體,加大本級財政投入力度和督查力度。二是分類管理。對於已經通過環保驗收的,加大環保日常監管力度,確保長效運行;對於基本達到驗收條件,尤其是列入歷年年度考核任務的,加快調試和問題整改,強力推進環保驗收和長效運行管理;對於暫時沒有動工的,特別是瀏陽市5鄉鎮和被洪水沖毀的澄潭江,函告瀏陽市政府責成相關單位進一步論證項目的可行性,甚至可追回財政補助資金或暫緩建設。三是加快市級專項資金的撥付。對於已經通過環保驗收並運行效果良好的污水廠項目,嚴格按照財政撥付要求,下撥剩餘建設資金和首批運行管理費用。四是啟動減排考核。計劃明年全面啟動對已下撥首批運行管理費用的.鄉鎮污水處理廠開展減排效能日常考核工作,實施長效運行監管。

鄉鎮污水處理廠工作情況調研報告2

近期,省委政研室聯合省住建廳、省生態環境廳、省發改委,就全省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運營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調研組組織相關部門進行了座談研討,赴漣源市、長沙縣等地進行了實地調研,現將有關情況綜合彙報如下:

一、湖南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運營總體情況

通過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和實施重點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湖南全面啟動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通過5年多的努力,全省鄉鎮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率、污水收集率和處理率得到了逐步提高。

鄉鎮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率約為20%。截至2018年6月底,湖南已建成集中式鄉鎮污水處理設施237處,覆蓋221個鄉鎮。此外,還有50多個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在建。全省已建成污水處理設施日處理規模達73.7萬噸,已建成配套污水管網2300公里。

累計投入45億元。據各市州上報情況統計,全省已建成鄉鎮污水處理設施累計投入約45億元(含部分管網)。其中,以縣作為投資建設主體,通過bt、bot、ppp等模式引進社會資本約21億元。其餘以鄉鎮作為投資建設主體,建設資金主要來源於國家、省、市、縣各級財政,通過環保、住建、農委、水利等部門,以專項或獎補的形式撥付到項目,不足部分由鄉鎮自行解決。

採用多種技術工藝。鄉鎮污水規模小且主要是生活污水,因此全省已建成污水處理設施主要採用a2o及其衍生工藝、接觸氧化+人工濕地、生物轉盤、預處理+人工快滲等工藝。絕大部分污泥採用衞生填埋方式處置,部分污泥採用堆肥或制磚方式再利用。出水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全省已建成污水設施出水達到一級a標的有46處,達到一級b標的有189處,達到地表準iv類水的有2處。

委託企業運營或當地鄉鎮自行運營。全省237個已建成鄉鎮污水處理設施中,約50%通過bot、tot等模式委託企業運營管理,如長沙縣17座集鎮污水處理設施打包委託給桑德環境運營管理,縣財政每年安排1661萬作為運營維護費,保障了集鎮污水處理設施正常有效運行。其餘鄉鎮污水處理設施由當地鄉鎮自行運營管理。如漣源市楊市鎮污水處理廠由6名鄉鎮幹部負責運行管理,每年運營費用100萬元,婁底市每年僅撥付30萬元作為運營經費,不足部分由鎮政府自籌,從現場調研的情況來看,運行狀況不佳。

二、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運營存在的突出問題

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在投資運營模式、管理體制機制等方面還存在一系列問題,導致全省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進度滯後、設施運行效率偏低。

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任務重、時間緊、進展慢。全省1536個鄉鎮中,現僅有221個鄉鎮建有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除去城關鎮,大約還有1250個鄉鎮尚未建成污水處理設施。以人均日污水產生量0.1噸測算,全省建制鎮污水處理率僅為36%。以每個鄉鎮應修配套管網10公里測算,全省鄉鎮污水管網配套率不足20%。根據國家“十三五”規劃、“水十條”、《湖南省污染防治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20xx—2020年)》要求,到2020年,所有重點鎮要具備污水收集處理能力,洞庭湖等重點區域和重點鎮污水處理設施要“全覆蓋”,建制鎮生活污水處理率要達到70%以上。鄉鎮污水處理項目建設從啟動到竣工驗收一般需要兩年左右時間。要完成國家要求的目標,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任務繁重、時間緊迫、進展偏慢。

資金缺口大、籌措難。據測算,要實現2020年建制鎮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70%以上的目標,全省在2020年底以前還需要新建集鎮污水處理設施500處以上,配套管網5000公里以上,總計需投入150億元左右。從過去幾年的情況看,中央財政對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運營的支持有限,項目建設及運營費用主要靠地方財政自籌。湖南市縣財力普遍較弱,再加上嚴控政府債務和清理ppp項目等政策的影響,縣市資金籌措更加艱難,個別縣市已申請將鄉鎮污水處理設施項目延期。同時,由於鄉鎮污水處理項目規模小、分佈散、管理難度大、效益低,單個鄉鎮污水處理項目難以吸引社會資本,市場化運作困難。鄉鎮污水處理收費制度不健全,全省僅有61個建制鎮開徵了污水處理費。

已建成設施運行情況不容樂觀。調研發現,全省部分已建成鄉鎮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狀況不正常,運行效率不高。一是鄉鎮污水處理設施“用不起”。鄉鎮污水處理設施規模小、分佈廣,相較於城市污水處理廠運行成本較高。如婁底市第一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規模15萬噸,污水處理費為0.66元/噸,而甦仙區棲鳳渡鎮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規模2500噸,污水處理費達到1.3元/噸。與此同時,鄉鎮財政基本上是“吃飯財政”,承擔污水處理設施運行費用舉步維艱。如漣源市茅塘鎮污水處理廠每年運行經費達到112.8萬元 ,婁底市財政每年撥付30萬元作為運行經費,其餘不足部分靠鄉鎮舉債維持。二是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吃不飽”。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存在“貪大求高”的問題,實際運行負荷率遠低於設計水平。如望城區、寧鄉市、瀏陽市已建成的鄉鎮污水處理廠處理實際處理量僅為設計處理能力的一半。與此同時,由於管網配套不完善、雨污分流不到位、管網維護長效機制不健全等原因,導致污水收集率不高,進水濃度偏低,污水處理設施設計功能無法正常發揮。如瀏陽市大瑤鎮建成區面積6平方公里,污水收集率為60%-70%;漣源楊市鎮污水處理廠規劃配套管網20公里,目前僅僅完成8公里管網建設,還有三分之二的鎮區處於污水直排狀態。三是鄉鎮污水處理設施“管不好”。污水處理設施日常管理和運行維護專業性較強,部分污水處理設施建好後移交鄉鎮管理,鄉鎮缺乏相關專業人才和管理團隊,同時由於位置偏遠、工資待遇低等原因,招不到專業技術人員,只能派鄉鎮幹部輪流值班維護,設備出問題只能靠廠家維修,導致維修費用高、週期長,設備“曬太陽”現象時有發生。

投資建設運營管理體制機制不順。一是鄉鎮作為投資建設運營主體不堪重負。部分地區由鄉鎮作為投資建設和運營主體的模式推進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形成了事實上的“小馬拉大車”、外行人幹內行事,無論是從專業技能、管理水平還是經費保障上,鄉鎮都無法承擔起這份重任。二是存在多頭管理、九龍治水的問題。農委、住建、環保、水利等部門都有支持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的專項資金,但是各部門之間缺乏統籌協調溝通機制,項目推進過程中存在多頭管理、九龍治水的現象,有限資金不能發揮其最大效益。同時,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涉及到發改、財政、國土、環保、住建、水利、農委等多個部門,審批手續繁雜,審批週期較長,特別是國土徵地、污水處理廠排放口設置、ppp項目入庫審查等手續辦理困難,嚴重影響項目進度。三是監管體系不健全。鄉鎮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運營管理相關指標未列入地方政府考核體系,監管主體缺位,責任不明確。同時,目前大多數鄉鎮污水處理設施還未安裝在線監測設備,沒有納入全省的污水處理廠監管平台,不能有效實施監管。

三、全面提升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運營管理水平的對策建議

加快推進全省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進度,提升運營管理水平,需要走政府主導、市場運作、規劃引領、廠網同步、建管一體的道路。

實施全省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專項行動。全面落實國家“十三五”規劃、《湖南省污染防治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20xx—2020年)》《湖南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xx-2020年)》等文件精神要求,實施全省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專項行動。參照湖北省的做法,成立專項領導小組,統籌推進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省住建廳。省住建廳承擔領導小組日常工作,負責技術指導與服務,會同相關部門開展考核與監督。各市、州、縣成立相應的組織領導機構和工作專班,負責組織實施。

完善投融資體制機制。建立財政支持、社會參與、使用者付費相結合的資金籌措與分擔機制。建立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項目庫,省級各相關部門積極爭取中央政策項目資金,各級財政統籌整合相關資金,對納入項目庫的針對性進行資金獎補。對建成後投入運營的鄉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省級根據監測考核運營情況,給予一定的運營補助,具體辦法由省財政廳會同省住建廳、省生態環境廳制定。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應將由政府負擔的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運營資金納入財政預算。借鑑四川廣安市做法,從國有土地出讓金淨收益和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中提取一定比例,專項用於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運營。通過國家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等政策性金融機構,爭取抵押補充貸款,依法合規提供信貸支持。探索建立鄉鎮生活污水處理費徵收制度。

推廣ppp建設運營管理模式。落實中央精神,支持市(州)、縣政府創新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運營管理模式,縣域範圍內的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運營採用打捆招標的方式,和技術資金實力強、信譽好的企業採取ppp模式合作,實施專業化、市場化建設和運行管護,推行城鄉污水處理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運行、統一管理。統籌考慮污水處理廠與配套管網建設的關係,污水處理廠與配套管網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驗收。

加強規劃引領。各地科學統籌,根據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環境保護規劃等相關規定和要求,合理佈局鄉鎮污水處理設施。縣域範圍內鄉鎮污水處理設施規劃設計方案,由市、州組織權威專家評審,報省級相關部門備案,重點對工藝路線、管網設計、建設規模等提出備案意見,未經評審和備案的不得開工建設。

簡化審批程序。建立鄉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項目建設綠色通道,在具備要件的基礎上,簡化程序,優化審批流程,實行聯評聯審機制。

嚴格考核監督。將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運營工作納入對地方政府責任目標考核內容。省級建立鄉鎮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信息管理平台,制定《湖南省鄉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運營管理考核實施辦法》,對工作不力、未能完成建設目標任務、建成後設施運行不正常的,對市(州)、縣(市、區)政府主要負責人實施約談問責,對造成重大環境污染惡劣影響或責任事故的,依法依規嚴肅追究相關領導和責任人的責任。

【第4篇】鄉鎮污水處理調研報告範文

鄉鎮污水處理廠建設與運營是長沙市大力推進全市,尤其農村地區污染減排的一項重要工作,是湘江長沙綜合樞紐工程庫區內的一個重要清污工程,是長沙市環保三年行動計劃及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一個重要子項目,是實現集鎮提質發展、建設美麗鄉鎮的必然要求。為全面掌握長沙市已建和在建的鄉鎮污水處理工程建設和運行情況,市環保局於20xx年6~7月,對此項工作開展了專項摸底排查調研工作。

目前由市級財政補助的鄉鎮污水處理工程共有88個,其中嶽麓區3個、開福區3個,望城區15個,長沙縣18個,寧鄉縣19個,瀏陽市30個。調研組主要就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建設的工程質量、配套管網集水及污水廠運營管理情況做了深入調研,現將相關情況彙報如下。

一、鄉鎮污水處理廠建設及運營管理現狀

(一)建設現狀

88個項目中,66個已基本建成,17個在建(其中3個建設緩慢),瀏陽有5個未開工。20xx年市政府的工作報告任務10個,已完成2個,其他8個均在建,年底均能完成工程建設。根據市委、市政府相關會議紀要、市領導批示以及區縣城鎮化建設發展需求,20xx年還有10餘家正申報計劃,其中寧鄉縣有7家建設積極性較高,創建國家級生態縣。

(二)運營現狀

已通過環保驗收的有26個,但瀏陽永安產業製造園的運營管理欠缺、三口農業園停運。當前,運行情況良好的有31個,另有7個具備條件已向我局提交驗收申請(12月底完成驗收),佔所有項目的35%,佔已建成的47%。已建成的有35個半停運或停運,其中瀏陽18個。長沙縣、寧鄉縣、嶽麓區已委託第三方開展市場化專業化運營管理,望城區明確通過環保驗收後交由區市政局統一管理,再委託第三方運營。瀏陽市、開福區暫未明確運行管理責任主體。

二、長沙市鄉鎮污水處理廠的工作特色

(一)不斷創新與完善,率先全省為生態文明建設積累經驗

自2008年起,長沙市全面開展鄉鎮污水處理廠建設,其他地州市僅侷限於城市、縣城和工業園區的污水處理。通過五年多的努力,我市的鄉鎮污水處理廠在建設、技術、運營、管理、投資等方面已探索出較為成功的長效機制。長沙縣在全省率先實現農村集鎮污水處理全覆蓋,望城區、寧鄉縣通過縣委或政府常務會議明確各部門相關權責及資金投入。到2017年,長沙市鄉鎮污水處理廠建設覆蓋率將達到全市建制鄉鎮的70%(這一指標與山東省全省平均水平持平),為全市新型城鎮化建設和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積累了經驗,打下了基礎。

(二)因地制宜處理集鎮污水,有效改善農村環境

根據農村地區地形、地勢、用地、投資、產業發展等不同實際情況,採用多種農村集鎮生活污水處理技術,有運行成本較低的人工濕地,有適合人口聚居密度大的生物接觸氧化+人工濕地工藝,有適合佔地規模小、可隨時擴建的生物轉盤+濾布濾池工藝,有鎮園合一的工業型二級生化處理工藝。目前有效運行的31家鄉鎮污水處理廠集鎮周邊地表水及農田土壤環境均得到有效改善,徹底改變原先“污水橫流,自然蒸發,直排河道”的落後局面。

(三)發揮市級財政引導作用,推動社會資本的投入。

長沙市鄉鎮污水處理廠建設一直以“以獎代補”“以補促建”的財政扶持模式,以地方縣、鄉政府為主體,市級財政給予補助,出台了建設及運營補助管理政策(建設345萬元/座,運行8萬元/座),每年安排專項資金預算和年度建設計劃,已下撥資金1.84億元。長沙縣成功探索並開展了bot打捆建設和運營模式,吸納和運用社會資金,構建了市場化、集約化、規模化、專業化的長效管理機制。除瀏陽外,其他區縣也積極整合資源、統籌資金。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鄉鎮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和運營方面資金總投入達8億多元。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部分區縣(市)及鄉鎮重視不夠

部分縣鄉政府重視不夠,個別縣鄉政府未將污水處理廠建設及運行管理工作提上重要議事日程,建設過程沒有建設管理部門對工程質量把關,導致已建成污水處理廠停運時間長達一年甚至更久,如:瀏陽大部分鄉鎮、寧鄉部分鄉鎮及望城廖家坪(移交至高新區)等。部分鎮園合一的污水處理廠(如望城銅官、瀏陽永安)暫未接通集鎮生活污水管網,因園區和所在地政府之間的問題,最後一公里的接通連續幾年未予解決。部分鄉鎮的市財政專項資金已撥付到位,但因選址不當等原因暫未開工建設,如瀏陽市沙市鎮、龍伏鎮、棖衝鎮、淳口鎮、文家市鎮。

(二)建設及運營資金缺口較大

一是鄉鎮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建設費用高,平均造價近1000萬元,市、縣財政投入有限,大多數鄉鎮財力更加有限。由於鄉鎮投入嚴重不足,導致集鎮居民不願配合,入户管網接入率偏低,部分集鎮上的中國小校、幼兒園、衞生院、農貿市場等排水大户暫未全部納入排污管網。二是部分縣級財政配套資金較少或資金配套政策未落實。寧鄉縣僅配套60萬元/座,瀏陽市近4年內未安排鄉鎮污水處理工程配套建設資金。三是運行管理費用市級財政補貼額度十分有限,僅8萬元/年·座,並要求縣級財政不低於1∶1進行配套,但建成後每年30-50萬元的'運行管理費用更使鄉鎮財政難以為繼,停運現象較普遍。目前除長沙縣及寧鄉外,其他區縣均未出台運行管理費用的資金籌措方案。

(三)項目全過程管理問題突出

1. 部分項目存在監管缺失導致嚴重質量問題。一是瀏陽市絕大部分及其他地區個別項目存在鄉鎮政府、住建、水務、環保等部門施工期監管缺失現象,導致主體工程、管網工程建築質量存在問題,如瀏陽古港、達滸、北盛等主體工程構築物存在漏水、滲水現象;主管網沿河道、水塘鋪設或橫穿河底,密封和防滲質量差,存在清水倒灌現象。二是部分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在施工階段未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防洪設計有缺陷,出現洪水衝擊廠區等問題,如瀏陽澄潭江今年5月份已遭洪水沖毀。三是工程施工管理不夠嚴格。部分工程施工並非專業的公司負責建設,導致主體工程及管網工程施工隊伍水平較低,工程質量難以達標。

2. 項目長效運行管理機制不完善。一是職責劃分不明確,只建設不運營。多數區縣(市)暫未明確縣政府、縣水務、縣環保、縣物價、縣財政、縣住建及鄉鎮政府責任,建設主體責任不夠明晰。二是管理機制不暢通,環保部門及鄉鎮政府沒有抓手,沒有專門人員或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導致管理模式不明確、管理主體缺失、運行台賬不完善、保障不到位、設施閒置等問題,建成後停運現象比較嚴重,寧鄉、望城、瀏陽均存在該問題。三是環保部門或鄉鎮排查出問題後,鄉鎮政府沒有整改的資金保障,導致整改措施無法落實。

四、整改工作的措施及建議

(一)嚴格落實竣工環保“三同時”驗收制度

由市環保局函告區縣政府加大督查力度,明確鄉鎮政府責任上肩,嚴查工程質量、工藝規模及排水管網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及時下達限期整改要求通知單;對整改工作不力的,對該鄉鎮的所有建設項目實施環評區域限批。

(二)儘快明確運營管理主體

以區縣(市)政府牽頭,結合當地實際,明確運營管理責任主體,落實資金保障機制,採用委託第三方運營的市場化管理模式,實行專業化公司打捆運營。

(三)多渠道籌措運營管理資金

一是探索污水處理收費機制。建議區縣政府按照“誰污染、誰治理”原則,通過收取污水處理費籌集資金,在集中供水區域,探索並實施在居民自來水費中增收污水處理費;鎮園合一的污水處理廠對排污企業收取污水處理費,對園區外的企業可探索提高污水處理費徵收標準。二是建立統一有效的監管機制。用財政、審計、監管、督查等行政手段加強監管力度,將污水處理廠達標排放指標、環保監管意見與市、縣兩級環保資金補助與核發、農村環境衞生評比、政府績效考核掛鈎。三是開展市場化投融資的專業公司經營模式。學習長沙縣農村環境投(融)資建設有限公司的管理與運作模式,大規模吸納和運用社會資金,為鄉鎮污水處理廠長效運營提供更廣泛的資金來源。

(四)綜合施策,重點推進瀏陽鄉鎮污水廠建設和運行

一是高位協調。請市領導約談瀏陽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明確鄉鎮污水處理廠建設、運營及管理的責任主體,加大本級財政投入力度和督查力度。二是分類管理。對於已經通過環保驗收的,加大環保日常監管力度,確保長效運行;對於基本達到驗收條件,尤其是列入歷年年度考核任務的,加快調試和問題整改,強力推進環保驗收和長效運行管理;對於暫時沒有動工的,特別是瀏陽市5鄉鎮和被洪水沖毀的澄潭江,函告瀏陽市政府責成相關單位進一步論證項目的可行性,甚至可追回財政補助資金或暫緩建設。三是加快市級專項資金的撥付。對於已經通過環保驗收並運行效果良好的污水廠項目,嚴格按照財政撥付要求,下撥剩餘建設資金和首批運行管理費用。四是啟動減排考核。計劃明年全面啟動對已下撥首批運行管理費用的鄉鎮污水處理廠開展減排效能日常考核工作,實施長效運行監管。

【第5篇】關於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情況的調研報告

地埋式無動力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是一項以農村能源技術為主的生態環境項目,旨在貫徹落實農村可再生能源建設的要求,以“生態家園富民計劃”為抓手,以保護自然資源、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等目標,結合“百千”工程,通過對農居、鄉鎮企業等所排生活污水的集中治理,使農村的面貌煥然一新,經濟、能源、投資環境等方面的工作上一個新台階,從而達到農村社會、經濟、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近年來,通過新農村建設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有了一定進展,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既是新農村建設中一個難題,也是農村環境治理的一個重點。本文分析了***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現狀,提出***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對策。

一、***市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的現狀

近年來,***市通過生態市建設,工農業污染得到有效遏制,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已逐步完善,生態環境有了明顯改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問題已提上議事日程,正逐步開展治理。2022年~2022年,全市在39個村或集鎮進行了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推廣無動力生活污水淨化沼氣池11430立方米,年污水處理能力到達139萬噸,為全市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啟了個好頭。然而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仍落後於生態市建設的要求,在一些地方的新農村建設中,農村生活污水處理仍未被納入村莊整體規劃,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仍任重而道遠。

1、污水設施改造標準過低,明污轉為暗污。

雖然在新農村建設中,新建了漂亮的公廁,部分農户家中也有了簡易的污水處理設施,但由於目前全市農村及集鎮大部分沒有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改建後的設施真正達到無害化標準者甚少。所謂的“三格式”,實際為直排式。生活污水絕大部分不經任何處理,直接排入了河道或排出室外空地後任意滲入地下,少部分經化糞池簡單處理後任意滲入地下,嚴重污染河水和井水,從明污轉為暗污,致使一些河道和水塘成了天然的集污池。

2、少數鋪設污水管道的集鎮和農村。

一般採用雨污合流的排水體制,污水由明渠或明溝形式任意排放,而且溝渠的排水斷面普遍偏小,常被垃圾堵塞,街巷污水漫流,嚴重影響周圍環境。隨着***市農村居住人口不斷增加,生活污水產生量呈快速增長趨勢,這已給***市的地表水環境質量帶來嚴重的危害。“70年代淘米洗菜,80年代洗衣灌溉,90年代發黑致癌,新千年代薰臭無奈!”這是老百姓對河道水塘水質變化的感官評價,也是河道水塘水質逐年惡化的見證。水體的污染,使富春江流域水環境的保護雪上加霜,並直接或間接地嚴重威脅着工農業生產和人們的生活與健康。

3、佈局不夠合理,水資源浪費嚴重。

目前,在農村由於水資源相對豐富,節約用水的意識相對不強。而且農村生活污水的處理,注重形式、應付檢查者居多,治標不治本。各集鎮行政村缺乏系統整體的、科學合理的規劃佈局,設施不到位、資源浪費現象嚴重。沖洗廁所座便器的水都是自來水,然排出去的水卻是污水。特別在一些地區,由於屬於砂石土壤,極易污染地下水或下游的河道水。“世界上沒有垃圾,它是放錯地方的資源;世界上也沒有污水,它是排錯方向的財富”。生活污水原本就是最穩定的水資源和的有機肥源,當用水和需水量增加時,污水的產生量和可再利用量的潛力也更大。中國有句俗語“肥水不流外人田”。而今,卻把這些供應最穩定的寶貴的“肥水”當作“廢水”排向了河海,成了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二、***市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的對策建議

黨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循環經濟形成較大規模,可再生能源比重顯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這對農村環境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們要抓住建設新農村和構建和諧社會這個契機,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廣泛應用環保節能技術,農村生活污水不僅要減量化排放、無害化處理,更要資源化利用;不僅要節約處理成本,更要減輕農民負擔,增加農民收入,從而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推上一個新台階。為此對新時期農村污水治理工作,提出如下建議:

1、科學規劃,因地制宜建設鎮村污水處理設施

針對***市地形多樣,村莊數量多,規模小,分佈散,經濟狀況各異等特點,***市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方案的規劃,必須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既要結合各農村特點,兼顧農村之間較大的差異性,又要考慮到城市與鄉村發展的非均衡性與高度關聯性,強調城鄉發展的整體性、互補性和協同性,合理建設鎮村污水處理設施。

首先應當確定其生活污水的處置方式採用分散型、集中型或是分散型與集中型的有機結合。若為集中型處理,則有必要建立完善的排水管道收集系統。對於少數城中村及城區周邊鎮村,距離市政污水管網較近的,即可納入城市排水體系統一處理。即村莊內所有農户污水經污水管道集中收集後,統一接入鄰近市政污水管網,利用城鎮污水處理廠統一處理村莊污水,達到投資省、施工週期短、見效快、統一管理方便等效果。對於其他大多數中心鎮和行政村,應從資源化利用角度出發,採用分散治理和集中治理相結合的方式,設計合理的處理方法,儘量減少基礎投入和處理成本,有效提高污水資源利用率。如對佈局分散、規模較小、地形條件複雜、污水不易集中收集的村莊,可採取分散處理模式,即將農户污水按照分區進行收集,以稍大的村莊或鄰近村莊的聯合為宜,每個區域污水單獨處理,採用中小型污水處理設備或自然處理等形式處理村莊污水,以達到佈局靈活、施工簡單、管理方便、出水水質有保障等效果。而對村莊佈局相對密集、規模較大、經濟條件好、鎮村企業或旅遊業發達、處於水源保護區內的單村或聯村可採取集中處理模式,即對所有農户產生的污水進行集中收集,統一建設處理設施,統一處理村莊全部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