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音樂類調查報告多篇

欄目: 調查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6.57K

音樂類調查報告多篇

音樂類調查報告篇1

如今,在農村國小,音樂教育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和發展。同時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提出了:要以培養人的綜合素質為目標,為現代社會培養所需要的複合型人才,而音樂教育是其他學科所不能代替的。由此可見,農村國小音樂教育不容忽視,應該得到全社會的關心和關注。針對上述實際情況,我們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去入手:

(1)要轉變和更新思想教育觀念;

(2)要有愛崗敬業的態度和精神;

(3)要有善於教學、勤於鑽研的能力;

(4)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

我們在調查中發現:在農村國小,音樂教育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和發展。我們都知道:我國農村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4/5,農村人口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整個民族的人口素質。同時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提出了:要以培養人的綜合素質為目標,為現代社會培養所需要的複合型人才,而音樂教育是其他學科所不能代替的。由此可見,農村國小音樂教育不容忽視,應該得到全社會的關心和關注,提高音樂教育在農村學校及其在社會上的地位已刻不容緩。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在音樂學科師資配置上,我縣農村國小基本上沒有專職音樂教師,有的僅限於鄉鎮中心國小。村小几乎沒有音樂教師,有幾個鄉鎮有兼職的,也是以其他學科為主,捎帶上音樂課。再有一點就是音樂師範畢業生分佈不均,有的鄉鎮多,音師生教不上音樂課,去當班主任。而有的鄉鎮音師生少,或者連中心校都分不到一個。在音樂教學設備上也比較落後,一部分學校有專用音樂教室和鋼琴,大部分的音樂教室也可以叫做綜合活動室,各種活動都可以用這一個教室。一些國小上課必備的打擊樂器、教學磁帶等也只有幾家學校有。還有一些村小連音樂教材都沒訂,可想而知,沒有教材如何上音樂課?另外,一些學校還常以各種理由,利用音樂課上其他學科的課程,致使學生無法學習和掌握完整的音樂知識結構,剝奪了兒童享受音樂教育的權利,阻礙了音樂教育的發展。針對上述實際情況,我們應該怎樣做?

一、要轉變和更新思想教育觀念。

要想改變當前的這種音樂教育狀況,要轉變教育觀念,大力倡導新的音樂教育理念。各級教育部門的領導,更要更新教育思想觀念,把農村國小音樂教育工作提到議事日程,嚴格的執行《音樂教育大綱》和新的《音樂課程標準》,清除“主科”與“副科”的意識,真正把農村的音樂教育工作紮實、有序地開展起來,把快樂和美的享受還給孩子們,讓每一個孩子都擁有接受音樂教育的權力。

二、要有愛崗敬業的態度和精神

現在大多數的農村學生認為,學習的目的就更為了考大學。因此家長和學校從小都對語文、英語和數學等所謂的“主科”關心,忽視了學生在音樂方面的學習。相應地説,音樂教師在學校的地位就無法提高。記得一位音樂教師説:“咱們在學校從來沒有被評為優,更別説先進了”。儘管這名教師在教學和其他方面都不錯。音樂教師在學校的地位低,音樂教學設備差,社會及教育部門不重視音樂教學等一系列客觀現象,極易造成教師主觀上對音樂教學的應付心理,對自己的崗位不熱心,甚至願意當班主任。這種態度看起來似乎是人之常情,但我對此有不同的看法,音樂學科地位的提高,有賴於教學質量的保證,假設我們的教學水平是一流的,我們的課外活動、校園文化都搞得多姿多彩,有聲有色,我想,我們的領導和同志都會看到,無論考核還是評優,都會有你一份兒。

無論專職和兼職教師都應該有敬業精神,提高師德素養,增強對學生的愛心和為專業獻身的精神,勇於在“艱苦”的環境中“創業”。利用身邊一切可用的資源,為上好音樂課服務。敬業還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細心大膽,不拘泥於固定形式,敢於開拓創新,善於營造一個輕鬆愉快的審美環境。農村學生與城市學生的相同點就是他們都熱愛音樂藝術,所不同的是農村學生受到的音樂教育比城市學生更少些,因此,他們對音樂有更濃的好奇心,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如何引導他們從好奇心開始,一步步走進音樂的殿堂。

現在的學生今後將面臨的是處處充滿競爭的複雜社會,良好的心理素質與完善的綜合能力是他們必備的參與社會競爭的條件。這種能力的培養任務責無旁貸地落在教師身上。音樂教育在這方面的功能雖不是萬能的,但也是其他學科所不能替代的。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而起到直接或間接的作用。例如:歌唱的音調對語調的影響,合唱對團隊精神的培養,舞台表演對心理素質與應變能力的培養等。

總之,要求我們教師要有一種特殊的神韻,貫注在他的言談舉止中,引導學生用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用自己的心聲去表達,用自己的動作去體驗,給他們貧乏的心靈帶來朝氣,給他們生硬的舉止帶來生機。

三、要有善於教學、勤於鑽研的能力

這種能力它包括教學技術、文化修養、創新意識、教研意識等多方面內涵。教師只有具備了這些能力,才能把知識準確地、完整地傳給學生,才能真正喚醒激發學生的心靈和智慧。據瞭解,像我們縣這種情況不只是存在少數地方,是全國多數農村國小共同存在的一種普遍現象。這就要求我們音樂教師如何用方便、有趣的方法有效地使學生真正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如何結合實際因陋就簡地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如何藉助音樂特有的魅力培養他們對音樂的興趣、愛好,如何結合新課程理念,把其他姊妹藝術融入到音樂教學中來。能力是實施的保障,作為一名音樂教師,要有創新意識,要有設計充滿新意、效果最佳的音樂課堂教學和教學方案的能力。要使音樂課堂教學成為藴含審美價值、洋溢審美情趣的立體動態藝術的能力。

四、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

作為一名音樂教師還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知識要不斷的更新,不斷的給自己充電,這樣才能適應社會和時代飛速發展的需求,才能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

柏拉圖曾説過:“音樂教育是至高無上的,因為任何事物都不能像節奏與和聲那樣深達人類內心深處並給予最強烈的震撼。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應將音樂銘刻在心,傳於後人。”因此,真誠期望各級領導和全社會都來重視農村國小音樂教育,也真誠希望農村國小音樂教師能運用新課程理念,指導教育教學實踐,以飽滿的熱情,投身到我縣的音樂教育教學之中,讓更多的孩子享受到學習音樂的樂趣!

總之,只要把農村國小的音樂教育搞好了,我們農村國小才能更好、更全面地實施素質教育。

音樂類調查報告篇2

音樂是用來傳達感情的,所以人們常説音樂是沒有國界的,這句話很有道理。在中國這片大地上,數千年的歷史積澱中,我們也形成了很多各具風格的音樂,這不僅是一種財富,更多的是一種責任。而位於河北省淶水縣的高洛古音樂就是其中的一個代表。淶水縣高洛村古名“高樂”,屬保定市。高洛音樂會是村民自願參加、義務排練、義務演出的民間器樂演奏花會,全名“高樂藍旗音樂聖會”,也稱“音樂大善會”。

“淶水高洛音樂”是一個傳承很久的民間樂種。高洛音樂會有一條“不準增加新曲目,不準增加樂器種類,不準改變演奏方式,嚴格按老藝人傳下來的規矩進行演奏(表演),不準走樣”的會規,因此,儘管經過了很長的時間,高洛音樂會仍保留着“奏、打、舞、唱”的遺風。

淶水高洛音樂會以淶水、易縣所在的“后土文化圈”為中心,呈輻射狀向京南保北延伸,越是靠近中心,這種花會就越多。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統計,當時淶水縣有47個音樂會在活動,高洛村音樂會是其中的重要代表。

1949年前,淶水高洛音樂會主要是為易縣後山后土黃帝廟的祭祀和民間喪葬儀式服務,同時也為求雨、迎喜神、祈福、祈祥、祈平安、淨宅、消災、除厄、求五穀豐登、求六畜興旺等民俗活動服務。1949年後,它主要用於民間的.喪葬儀式及春節祭神儀式,節假日期間也自娛互娛演出。現在,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xx年5月20日,高洛音樂會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南高洛古樂的職能和宗旨

據傳南高洛古樂(又名音樂會、藍旗音樂聖會、北樂會、佛會、京音樂、宮廷音樂、燕趙北樂、大善聖會)已有1500年的歷史,它的職能是:世世代代義務服務於人們的生產生活當中,不收任何報酬。其服務範圍是:祭祀、祭神、拜佛、超度亡靈、淨街、淨宅、求雨、祈福,每逢不同的節日有不同的“法事”活動,如古樂會每年正月開壇時的專用對聯是:“佳節迎春增福增壽,元宵逛燈丟病丟災”,添補了過去農村貧乏的文化生活,其宗旨是:淨化人心、無私奉獻。

古樂會的內容

古樂會分文武兩壇,文壇負責誦經、唸佛、宣卷、捅表等事宜,其內容是勸人向善,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世界和平,百姓安居樂業。武壇是吹打演奏,有兩種形式,一是以笙、管、笛、鑼四種“樂器”演奏;二是以鐃、鈸、鼓、板為主的“法器”演奏。現保留的演奏古曲有五十三首支曲,中外專家認為他們保留的曲子是最傳統、最原始、最完整、最多的古樂“活”化石、吹、打、念、唱是古樂會的必備課,從內容上演奏方式方法上,祖宗怎麼傳的就怎麼演,不做任何改飾,是原汁原味的古樂。

古樂會的會規

(1)無私奉獻。無論是做道場(超度亡靈、做祈福、吉祥法會等)還是出會,在本村或外出都是義務的,不收取任何報酬,更不能向人家索要,紅白二事有請必到,絕不推辭。

(2)凡是進入到古樂會的人就如同受到佛的教育與薰陶,自己就是佛的弟子。要謙虛、謹慎、規矩、熱情、善良,接人待物要一律平等,尊老愛幼是必須的,每逢過節,對上了年紀不能再參加古樂會活動的老會員要慰問,病後要組織探視。會裏的首領對新入會的會員要特別的關愛,吃飯時先叫新會員入坐,分發施主贈送的禮品時要先發給新會員,有時還多給他們。

(3)自有會以來,會與會的往來、接送會頭甚至是全體會員要跪接跪送,同時還要奏樂,無論有多少道會聚在一起,古樂會讓其它的會先走,古樂會總是在最後。

(4)會員們必須衣着整潔,坐行端正,在做道場或者做壇期間,絕對不允許敞胸露懷、吸煙、飲食、説話等,多熱的天也不允許光膀,坐要威儀,行要莊嚴。在行街時,會員行走的前後位置是固定的,很講規矩。

(5)無論任何法事活動,開壇“請神念贊”前要淨手焚香,上供,宣卷前要漱口,事畢收壇時要焚香送神。

浩瀚的中華文明歷史古蹟中,“高洛古樂”經歷了滄桑的洗禮,也為歷史的長河平添着無數精彩的篇章。樂曲中的名字亦很有古風,如:五善佛、琵琶論、金字經、寄聲草、鵝郎子、小喊、罵玉郎、打周倉、放驢、柳寒煙、對答平、醉太平、清天歌、高音鵝郎子、三歸贊、粉蝶大套曲等。而樂器則是頗有古韻的司鼓、管、笙、笛子、雲鑼、板(小鑔)、鐺子、大鐃、大等。

佛樂、古樂、宮廷樂、祭祀樂......許多業已成為了歷史書上慘淡無可考證的的文字,而在此,北高洛音樂會卻靜靜而平淡地堅守着我們祖先留下的遺蹟,無論是宮廷皇帝大典還是抗擊八國聯軍侵略,以及義和團的鬥爭史,抑或是民間慶典中,高洛古樂都是其間甚為重要的角色,也有着無數可歌可泣的歷史故事。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有着深刻歷史含義的樂種現在卻面臨着巨大的困難,南高洛古樂現有會員23名,且年齡較大,大者80有餘,小者已48歲。後繼無人,五個會頭傷感的説:“只要有人學,我們死了也心甘,誰學會一首曲子,我們自己掏腰包給20元,只要古樂不失傳。”儘管如此,還是沒有人學,南高洛古樂的發展為何這樣難,原因有三:

1、古樂的基本樂譜是古老的“工尺”譜,但與工尺譜不同的是“只能口授不能筆記,”筆記只能傳其骨不能傳其肉。口授難度大,必須死記硬背,曲目繁多,難以記憶。因此,必須要從十幾歲學起,一點點學,最快三年才能出班。

2、沒有經濟效益。世世代代屬於羣眾自發組織的義務服務,沒有經費保障。人們説:“挺難學的,學會了又不能養家。”

3、添制樂器“法物”等都是會員們自己集資,古樂會使用的樂器市場上難以買到,必須定做或自己製作。因為他們用的是半調。

20xx年4月3日,來自英、德、日、韓等亞歐21個國家的30多名傳統音樂保護與研究專家學者以及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等國內有關領導與專家學者齊聚河北省淶水縣南高洛村,對南高洛村的民間器樂組織音樂會進行現場考察。這些中外專家學者們大開眼界,興奮不已,他們對南高洛村的音樂會情有獨鍾,認為這個音樂會的歷史久遠,其樂風更加古樸,流傳下來曲目、樂譜、經卷等原始資料也比較豐富,具有很高的學術研究價值,堪稱音樂古化石。

文化的傳承並不容易。能流傳至今的我們應該倍加珍惜,沒一種文化都有它的魅力,而高洛古音樂也僅僅是其中的一個代表,我們的音樂之路還須我們一起維護如今,南高洛古樂已經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這塊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古化石,也隨着世人對他的深入瞭解與發掘,渙發出燦爛的光芒,它必將會對保持世界音樂文化的多樣性,使中華民族的傳統音樂文化在世界上佔據其應有的地位,發揮出重要作用。

音樂類調查報告篇3

我於20××年××月××日,被分到××中學進行為期3個月的教育實習,在這期間我積極地努力地工作,虛心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順利的完成實習工作。同時,我還在實習期間做了一次深入的調查工作,是針對音樂這門課而言的。為了得到教師和學生的真實想法,我費了一番心思,最終的調查結果對我將來的從業有很大的幫助。

為了全面、詳細地獲取材料,我不僅只限於我實習所帶班級的調查,而且還跨班級、年級調查,甚至還到其他同學所在的實習學校調查。重要的調查的形式是發放調查問卷。同時我也積極地找學生談話,同老師交流,以便更好地瞭解情況。

在此,我介紹一下自己的調查的結果,談談對中學音樂教與學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問題可能是前人已經敍述的或者是老師們常談論到的,但我想這對於我們實習生來説,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體驗和感受,而不僅僅是以前從理論上的認識。希望我的認識能對自己以後的工作有些效果。

首先,從教師的角度來談一下音樂教的情況。

我所在的學校是一所國中,學校規模較小。深州對教育的投資相當重視,學校的經濟狀況較好,設備先進,設施有電腦、幻燈機、音樂教室等的現代教育設備。近幾年,該校學生的成績較好,不過對於普通班級來説班裏學生水平參差,兩極分化嚴重。

我調查發現,現在的音樂課堂教學,大多數老師所使用的`教學方法是正確的,它符合教學的實際情況。音樂老師在備課時,設計了很多的問題,以便上課時提問學生,達到和學生交流的目的。調查中有的音樂老師對我説現在的學生比較懶,對音樂不是很重視,因而,你讓他們下課預習的時候,大多學生生基本上是不看。因此上課要多提問題,這樣才能迫使他們課後去看。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多問個“為什麼”,這一方面可以使老師和學生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進一步挖掘教材的有關內容。我自己在實習的教學中也採用了此方法,成績果然不錯。

老師們認為一個班裏的學生音樂修養有很大的差別,可以把學生分為幾等。一個老師要想讓所有的學生都把音樂學好,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看學生的具體情況,及個人的基礎程度。視個人的情況不同而對學生有不同的要求。

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們對課堂教學工作要認真、仔細的多,因為音樂的教學課堂很關鍵。因為許多同學在課後根本是知難而退,所以老師提倡他們課堂動起來,留下問題,讓他們大腦都動起來,所以對於課後不練習的同學,課堂就是他們的全部。調查中,大部分的教師採用的課堂學生動起來的教學方法是讓學生自己思考問題,鞏固知識,而且達到練習的效果作用。在調查中我還發現有經驗的老師進行教學時,課堂氣氛相對和諧。老師説本校一些班級學生的記律較差,自覺性不足,如果氣氛過於活躍,課堂就會亂哄哄,難以剋制。而且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差,合作能力欠缺,實際效果為達到但花去了大量的時間,從而影響教學進度。

其次,從學生的角度來談一下音樂學的情況。

在調查中,大部分學生對音樂學習存在較大的困難。課下聊天時,都紛紛向我訴苦:“老師,音樂好難啊!”我一邊以堅定的語氣鼓勵他們,其實音樂課是給孩子們放鬆的時間,教他們一些簡單的歌曲和一些簡單的音樂知識,給他們學好音樂的信心,一邊在心裏苦苦思索着如何去幫助他們儘快地學好音樂,又能起到放鬆的效果。現在的學生是多麼有個性,我想學好音樂還是有不少好處的。人生道路不同,更何況以後踏入社會後,多多少少會用到音樂知識。

大部分學生喜歡那種上課幽默的,不愛批評學生的,能夠和學生很好相處的老師,他們都希望老師能夠多關注自己,即使是成績差的學生也這樣,這種願望甚至比其他學生更加強烈。他們希望老師多瞭解他們的真實的想法,寬恕他們的叛逆心理,同他們做好朋友,而不是老師用一種居高臨下的氣勢去對待他們。而且,有的學生還喜歡關注老師,對老師的衣着,對老師日常工作中所發生的一些事情都感興趣。看來我們做老師的要好好和學生進行及時的溝通,以瞭解學生的真實想法,以便自己在教學中更好地開展工作。

該校放學時間為7點30分,由於較長,學生在這段時間顯得疲憊,雖然學生都表示考試的壓力大,有很多題目不會,但就不大會抓緊時間學習。平時課間課後很少去問同學問老師,這也是他們成績差的一大原因。通過以上的調查,我認為在今後的音樂教學中,老師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只有學生對他所學的科目提高興趣了他們才有可能很快地提高成績。老師可以多組織一些音樂活動課,讓學生積極地參與進來,叫學生在自己的參與中意識到學音樂的重要性。上課時老師可以多舉一些生動、形象的例子,讓學生有個直觀的感受,而不僅僅是理論上的枯燥理解。對知識的解析要深入淺出,例子最好能貼近生活,最好是當下發生的,人們關注的事情,這樣能更好地讓學生展開討論,進而使學生興趣更進一步。

二、正確對待現代多媒體技術。多媒體應用到現在的教學中去確實的教育史上的一大進步,它的直觀性、生動性、豐富性對教學有着巨大的促進作用,但我認為在應用現代多媒體技術的同時要把握一個度,過度地使用多媒體可能回引起學生的反感,這一點從上面的調查不難發現。對一些背景的解説,我建議最好能用多媒體教學,在課件中多製作一些圖畫、flash,這樣會讓學生一下子對音樂產生興趣,從而帶着好奇心去學習新知識,枯燥的文本就會容易讓學生感興趣。

三、對待學生要一視同仁,賞識每一位學生。無論學生的成績好與差,老師都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這也是一個合格教師的基本要求。現在我們講尊重,不僅僅只是要求學生尊重老師,而且還要求老師尊重學生,作為一個老師要知道,你只有尊重學生,學生才能更好地尊重你。另外,對於成績差的學生也要積極地鼓勵他去學習,這樣的學生只要一有進步,就應該及時表揚,表揚是促使差生進步的一種好的方法。在平時的教學中儘量少批評學生,以鼓勵為主,即使是批評學生時,也要注意方法,語言最好不要尖鋭刻薄,不要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有批評錯的地方也應該向學生道歉,這一點恐怕老師們很難做到,其實學生的寬容之心並不比老師差,真心地向學生承認錯誤的老師可能會更加受學生尊重的,我在實和調查的過程中就有這樣的感受。

四、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以外,我認為語文老師最好能多參加學生們組織的一些活動。在參與中同學生交流,瞭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對學生的組織成果給予肯定,這樣能和學生更好地融合。多主動同學生談心,做學生的好朋友,消除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鴻溝,促進教育、教學更好地展開。

以上就是我在這次實習期間調查的有關情況。其中有些看法也許不盡正確,但畢竟這是我通過實際調查得到的結果,我會從中吸取一些優秀老師的做法,結合自己實際的水平應用到今後的教學中去。我想只要我能夠以積極的心態堅持下去,多瞭解當下的教學情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我在不久的將來會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但願我的想法能變成現實。

音樂類調查報告篇4

從某種意義上説我國音樂教育的主要陣地在農村,農村音樂教育的好壞直接影響着我國音樂教育的整體水平,國小音樂教育是實施美育的重要內容和途徑,對於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和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有着重要的作用。發展音樂教育,提高學校音樂教育的水平是時代的需要,無論是在城市還是在農村,發展音樂教育都是一項不容忽視的任務,但就當前農村國小音樂教育的形勢來看,卻令人不容樂觀。

農村的音樂教學工作存在着共性問題,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的識譜能力普遍較低。

國運興衰繫於教育,教育成敗繫於教師。農村國小音樂教師是支撐我國基礎音樂教育事業的重要力量。我國中國小音樂師資的來源基本上是高等師範院校。

中等師範院校音樂專業的畢業生。但由於一些現實問題,一些音樂專業畢業生不原去農村任教。許多農村學校,都沒有專業的音樂教師,教學水平低下,相當數量的學生沒有接受過系統的音樂教育,識譜能裏較差。一些學生讀了幾年書還不知道上音樂課是怎麼一回事。這樣一來,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也自然兒然地將音樂課當成是副科,是茶餘飯後的甜品。音樂教師素質低下,缺少正規培訓。國小音樂教師的音樂技能素質急待提高。音樂教師尤其需要經過特別的專門培訓,但實際上他們接受正規教育和培訓的機會卻少得可憐,於是許多能唱兩首歌的音樂愛好者便成了音樂教師。教師音樂素質低,是造成目前鄉村國小音樂教學質量低下的又一原因。

因此,重視對音樂教師的培養和繼續教育,是提高音樂教學質量的一個有效途徑。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加強音樂教師的師資隊伍建設是提高國小音樂教育質量的首要問題。首先,有效合理地利用現有師資,要充分發揮現有師資的長處,為這部分師資力量作用的發揮創造良好的環境。現有師資的適度使用,既不能濫用,也不能放任。同時,音樂教師在教師評優評先活動中與其他學科的教師一視同仁,只有這樣才能提高音樂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其次,面對農村專業音樂教師不足的情況,學校應該用優厚的待遇引進專業的音樂教師,如果經濟有困難的地區和學校也可以加大對兼職教師的專業培訓力度,提高音樂教師素質。在崗培訓的內容應包括:第一,音樂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讓教師熟練掌握音樂基本表現要素和常見結構以及體裁形式等基礎知識,加強音樂教學基本功。第二,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引薦城市中音樂教學的優秀成果和國外著名的教學形式和方法,發展教師的創造性。第三,文化素養。音樂教學不僅包括音樂藝術內各科之間的滲透,還包括與音樂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的滲透。加強教師各方面的文化素養,使教師對教材掌握得更深、更精,理解得更透徹。

2、教學觀念落後,領導不重視。

目前,我國正在大力推行的素質教育,對鄉村國小的影響力度不夠,沒有從根本上轉變大多數鄉村國小教師和領導的教學觀念,不少學校仍把各種統考分數作為評價教師和學生的惟一標準,跳不出“片面追求升學率”的窠臼。因此,忽視音樂教學、佔用或“砍掉”音樂課的現象就是不可避免的了。顯然,這是造成鄉村國小音樂教學現狀的一個最主要原因。而且在農村國小,鄉、校一級的基層領導對音樂教育、教學知之甚少,且本身藝術素質低。他們認為音樂是人人都可教的課,所以凡是認為教不好“主課”的老師就去教音樂,音樂教師當然就低人一等,於是紛紛改行,使本來就缺乏的音樂教師就更加缺乏。因此,加強和提高鄉村國小音樂教學質量的根本性措施就是要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徹底改變學校領導和教師的教學觀念,真正使鄉村國小重視音樂教學。這就需要領導和教師們更新教育觀念,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要改變當前農村國小的音樂教育狀況,首先應提高對音樂教育的認識,大力倡導音樂教育的新理念。各級教育部門的領導,尤其要更新教育思想觀念,激活思維,將由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這一變革推向深入。嚴格按照《音樂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實施音樂教育,建立正確的教師評估機制,徹底消除“正課”與“副課”的偏見,讓農村國小的音樂教育正常有序地開展起來,把歡樂和美的感受還給孩子們,讓每一個孩子確實擁有接受音樂教育的權利。同時,教育行政領導要轉變觀念,把農村國小音樂教育放在全局戰略的高度即從提高我國全民素質的高度,擺到與其他學科同等重要的議事日程上來,使音樂課成為國小教學內容的一個不可替代的重要組成部分。

3、教育經費投入不足,教學設備不完備

教育經費投入不足是農村學校音樂教育中的一個重要問題。教育經費不足,在農村國小,不僅低年級的音樂唱遊活動難以開展,就是中高年級的學生上課也受到制約。學生坐在原來的班級教室上課,受課桌、凳子、學習用品等影響,學生在音樂課上的活動空間受到束縛,有時需要練聲、唱歌,全班學生站起來都很困難。更重要的是,在原來的班級教室上音樂課,發出的聲響,勢必會影響到其他班級上課。可見,沒有專用音樂教室會有許多不便。缺少音樂教學所必需的多種教學設備和相應的音響、音像資料。雖然學校有電腦、多媒體、影碟機、投影儀等設備,但極少用在音樂教學上。

由於沒有獨立的音樂教室,也就使得音樂教學的設備缺少獨立性,教學條件得不到保障。最突出的就是沒有從事音樂教學的多功能講台。需要指出的是,音響、音像資料也需要不斷地豐富,特別是有些音樂教材的配套磁帶都沒有,使得音樂欣賞無法進行。改變這一現狀,要加大音樂教育投入,增加音樂設施。在國小音樂教育中,音樂教學設施是制約音樂教育發展的關鍵所在。音樂是時間的藝術,也是感官聽覺的藝術,音樂教學首先是感官聽覺的教學。錄音機、電視、鋼琴、多媒體、手風琴、風琴這些現代化的設備和配置足夠的音樂圖書、唱片、光盤等資料,在音樂教學中是不可缺少的。

因此,各學校應繼續加大教育投入,改善辦學條件,修建音樂專用教室,儘快解決音樂教師短缺的問題並拿出大量資金添置音樂教學設備,從而豐富音樂課堂教學內容只有教學環境的改變,音樂教師的自身價值才能體現,音樂教師忠誠音樂教育的信念才能堅定,從而使我國的農村音樂教育得到開拓和發展。同時,音樂教學設備是完成音樂教學任務的保證,是確保音樂教學正常進行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條件,因此,應努力完善教學設施。學校應有計劃、多渠道籌措音樂教學設備專用資金,逐年添置必備的教學用具,如鍵盤、音像器材以及常用的打擊樂器、民樂器及西洋樂器,修建專用的音樂教室等。而且要加大音樂方面的圖書、相關期刊與教輔資料的投入,這樣可以讓老師吸取更多的音樂最新消息,也豐富了學生的視野。

4、教育觀念陳舊、滯後。

在較偏遠地區一些農民的生活還有問題,不會有太多的心思和多餘的錢去學習知識、學習音樂。即便是想讓孩子學,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對於音樂,他們覺得不能創造財富,所以他們不會花費太多的精力和財力讓孩子去學習。只有文化課成績好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學生家長更看重學生文化課的成績,沒有認識到音樂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音樂在孩子全面發展中的重要性,忽視了對孩子美感、審美素質的培養。由於學生家長的期望,以及應試教育的影響,社會上對學校的評價也是以升學率作為標準。

所以,學校一方面考慮升學率帶來的影響,另一方面又受家長的“重望”之託,它們以抓學生成績為主。在這樣的狀況下,一些學校就會為了升學率放棄,甚至犧牲一些看似與成績無關的課程和活動,音樂課就是其中一個犧牲品。一些學校拿教學成績作為老師的考核標準,一些老師用考試成績對學生進行排名,這一連串的排名不由自主地會讓學校、教師、學生都覺得走到哪裏都是文化課最重要。音樂教育在一些農村的基礎教育中基本是處於可有可無的地位。因為升學考試不考音樂,所以平時可能還有音樂課,而一到臨近期末,音樂課就會被其他課程佔去。因此,在農村,家長、教師以及學生,對音樂教育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和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作用的認識還遠遠不夠,甚至是模糊的。

5、音樂教材內容偏深。

現在的有些音樂教材與農村國小的教學現狀不相適應。教師教起來吃力,學生學起來費勁。在此情況下,不少學校雖然訂了教材,但無法按教材的要求施教,以至不得不拋開教材。許多教師不講樂理知識,不滲透五線譜常識,沒有音響資料,更談不上如何去欣賞各類體裁的音樂作品,致使音樂課缺少系統性、多樣性和豐富性,從而破壞了音樂教學的整體。新的音樂課程標準不管是對農村還是城市都應該有適用性。要適應新的音樂課程標準,必須因地制宜,改編適合農村音樂教育的教材。

編寫教材上,要多選用當地優秀民歌、民樂。這些優秀民間音樂藝術最純樸動人,最有生活氣息,最容易使學生聯想到周圍的事物、備感親切,引起更大的學習興趣;針對農村學生的實際情況,增加一些音樂遊戲,來培養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使音樂教學生動活潑,更具有鄉音鄉情的民族特色。例如:可以增加一些鄉土內容。在音樂教材中,可以增加一些有地方特色的歌曲,比如當地的民歌,還可以增加一些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少兒歌曲等,這些歌曲既可弘揚優秀的民族文化,又能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增強民族自豪感。同時,刪除教材中超出農村學生接受能力和認識水平內容。農村學生基礎差,對新教材中的某些內容很難接受。這種超出農村學生實際水平的內容會增加學生害怕音樂、厭煩音樂的情緒,因此,要適當的刪除不適合農村學生的音樂內容,增加一些他們熟悉的內容。

音樂教育是整個音樂教育的基礎階段,是實施美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徑,音樂教育對於學生智力的啟迪,人格的塑造,想象力、創造力的培養等都有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然而,在農村音樂教育現狀與現代化教育的要求相差甚遠。總之,時代在前進,社會在發展,文化在繁榮,全社會的審美需求也在提高,因而農村音樂教育現狀必須儘快改變,才能滿足社會發展和學生個體全面發展的需要。教育行政部門、學校領導、全體教師尤其是農村音樂教師應當為此共同努力。

音樂類調查報告篇5

作為最先進入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改革實驗區之一的xx,我xx區音樂教學教研工作緊跟當前教育形勢,全面落實了相關工作並取得了可喜的進展。在省、市、區教育部門的直接領導下,高中音樂新課程改革實驗,已走過了新課程實驗的第三個年頭。最近,根據國家、省以及廣州市各級教育行政和教研部門的要求,在我區進行了高中音樂新課程實驗的全面總結。

為了客觀有效地評估我區實施高中音樂課程教育改革的現狀,對全區14所高中(包括三所私立高中)學校的25位一線音樂教師以及高中三個年級近3000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和訪談了解。圍繞新課程的教學管理、課程實施、教材內容、教學評價以及綜合反思等方面,廣泛聽取了師生們的意見,並收回了全部有效問卷。

就課程性質而言,普通高中階段音樂課

程與義務教育階段音樂課程基本是相同的,因為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是義務教育音樂課程的延續。但兩者又有層次上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學習內容的程度、水平以及學習方式上。普通高中體現出更多的自主性和靈活性,是一種主動選擇性的學習。靈活多樣的模塊選修,彈性的課程學分管理,是這次高中音樂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

普通高中音樂新課程改革方案規定,每個學生在高中學習階段必須在音樂課中獲得3個學分。這3個學分既是音樂課的必修學分,也是音樂課最起碼的學分。我區在課程的實施方面能按規定執行,在音樂鑑賞獲得2學分,再在其餘5個模塊中任選1個模塊獲得1學分。主要做法是:優先開設有利於面向全體學生的基礎性模塊——《音樂鑑賞》課,以保證培養學生音樂審美能力、豐富情感、提高文化素養、增進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徑。高二則用第一學期開選修課,但根據我區實際情況,能夠同時開設其餘5個模塊的高中各校,暫時還沒有,主要原因是受師資力量和設備條件等方面的侷限。因此,各校只能根據實際情況,儘可能開設其它的選修模塊。

六個模塊開設一覽表

在訪談中發現有50%的學生喜歡《音樂與戲劇模塊》,認為在《音樂與戲劇》模塊中可以欣賞到很多優秀的戲劇作品,並且具有很好的實踐性、創造性和表演性,同學們喜歡在參與實踐活動中體驗到一種藝術表演所帶來的快樂,不僅促進了小組合作的探究精神,而且也滿足了學生對模仿戲劇人物的表演慾望。

此外,有30%被訪者喜歡《演奏》模塊,特別是對豎笛學習的興趣較濃。認為豎笛不但價錢便宜,而且攜帶方便,指法簡單,容易掌握其演奏技能,特別是去年廣州市舉辦了首屆中國小生課堂器樂比賽中,我區有三間學校參加了此次的比賽活動並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對其它學校的學生促動很大。覺得幾同學在一起經過簡單的聲部分工合作訓練,便能完成對一首歌曲的演奏,容易找到一種成就感是他們喜歡豎笛的理由。

教材版本與教學內容的比較

使用人音版教材的有5間學校,佔36%;

使用花城版教材的有9間學校,佔64%,在對學生的訪談中瞭解到,15%的學生喜歡人音版教材;有55%學校的結果喜歡花城版的教材;有30%的學生認為無所謂,沒有特別喜歡哪個版本,學校用什麼版本,他們就用什麼版本的教材。

花城版教材內容選用了一些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內容,增加了一些趣味性與實用性。“活動與創編”是花城版的一個亮點,主要是要求學生能自覺地、靈活地運用新學的知識分析作品,開展創造活動,在活動過程中鞏固知識的目的,從而真正完成從“音樂體驗”到“音樂研究”再到“音樂的再體驗”這樣一個完整、自然的過程。另外,花城版的教材為廣大師生的教與學提供了較為豐富的視聽欣賞資料,比較受老師們的歡迎。

人音版教材內容在原有《音樂欣賞》的基礎上作了系統調整,將所有內容歸類成幾大板塊,注重中外古典與傳統音樂文化。“拓展與探究”是人音版的亮點,它既是對前面兩塊內容的鞏固,又是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實現理性的提升,更是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的有力手段,它最有效地給老師的教、學生的`學指明瞭方向。但它缺乏精彩配套的視覺圖像,因此在上課前,老師還需花大量的精力去尋找相應的圖像資料,製作成豐富多彩的課件用於輔助教學。

不論是哪個版本的教材,都各有其長處和不足。就音樂鑑賞和唱歌模塊來説,它的內容涵蓋範圍很廣,欣賞的層次較高,但可操作性不強,學生喜愛的曲目較少。音樂作品的取材有中外古典音樂、民族民間器樂、舞蹈、戲曲、歌劇、聲樂、交響曲等,但學生能實實在在聽懂、真正感興趣的音樂作品甚少。儘管我們不能忽視中西方音樂經典之作,但脱離現實的音樂教學,使學生觸摸不到音樂的脈搏,呼吸不到新鮮的空氣,這樣的教學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了。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在音樂課堂上僅靠聽是遠遠不夠的。但適合學生歌唱的曲目卻又太少了。要麼是歌曲的難度大,要麼就是音域太寬,難免有“曲高和寡”之嫌,難以滿足學生“想唱就唱,要唱得響亮”的渴望心情。

課程教學與課程評價分析

深入推進課程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的一場深刻變革。高中音樂新課程的改革,是以“音樂審美為核心,培養興趣愛好;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重視音樂實踐,增強創造意識;弘揚民族音樂,理解多元文化”為基本理念,作為指導高中音樂新課程實施的理論基礎。我區音樂教師基本上都能認真學習並在教學中得到貫徹和執行。新課程對學生的全面發展給予新的闡述和定位,突出的特點是課程目標由單一走向多元、綜合與均衡。

通過調查發現老師們在教學內容、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過程的設計上,都能夠注意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學生髮展為中心,能從學生髮展的視角考慮問題,強調學生的“學”,這不僅有利於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而且有益於學生在音樂方面的持續發展,增強音樂教學內容的親和力與人文性。注重體現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這三個維度的有機整合。特別是在學習方式和教學策略上進行認真的研究和探討,不斷調整教與學的方式與方法,積極引導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權。從廣大學生的訪談調查中瞭解到,有90%的學生喜歡上音樂課,這跟當前社會上許多老師反映學生喜歡音樂,但不喜歡上音樂的現象形成了對比,令我們廣大教師的心靈深深感到一種莫大的欣慰。

音樂教學評價要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體現對人的價值的重視,尊重個體差異,關注和促進學生健康和諧地發展,以音樂課程價值的基本目標的實現為評價的出發點,建立綜合評價機制。與此同時,還有利於教師素質與教學水平的提高,並推動和促進學校音樂課程的建設與發展。

我區高中音樂教師在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對音樂教學評價正向着發展性、多元智能的觀念轉變。評價內容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音樂教學評價不只是對學生的音樂學習考查,同時也包括對教師音樂教學的評估和對學校音樂課程管理與建設的評價;二是在音樂實踐中,由於每個人對音樂的興趣愛好不同,在評價中能讓學生選擇音樂的評價內容,而學生採取不同的方式表達對音樂的體驗與理解也都是符合多元智能評價的觀念的;三是音樂課程的綜合理念提出音樂與不同藝術門類和不同學科之間的整合,因此在評價內容上堅持“以音樂為本”的同時,也都能包括其他內容的考查。

由於評價內容的多元化也要求評價方式方法也必須轉向多元化,即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定性與定量評價相結合,自評、互評及他評相結合等

此外,市教研室每年對我區進行的質量抽測,也是我區作為評價師生教學水平的一種形式。市教研室從04到06學年對我區進行三次的音樂模塊質量抽查測試的結果表明,全區的音樂教學質量正在逐年提高。

對策與建議

1、加強模塊選修課程的指導

這次的高中課程改革,還分別建立了學生自定學習計劃制度和學生選課指導制度,為學生充分發揮學習的自主性、主動性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但針對模塊教學上學生所反映出來的問題,我們將建議各校依據學生個性發展特點和對音樂的興趣、愛好、學習需求,克服各種困難,為學生創造教學條件,儘可能讓他們在音樂課中選擇到適合自己需要的內容。除了音樂鑑賞模塊以教學自然班為單位組織教學外,其他選修模塊可依據不同年級學生選課的情況,將選習同一模塊的學生組合為教學班進行教學。這樣的話,學生跨年級、跨班級選課便是必要和可能的了。這樣的教學組織形式和安排,一般學校操作起來也不會感到困難。

2、建議各校教師積極開發校本課程

既然國家統一開設的課程是由上級主管部門制定條文框定了的內容,學校教師的手腳被嚴重地束縛住了,只能做一個循規蹈矩的執行者。這些課程一成不變,對於瞬息萬變的社會而言,它的價值乃至作用就可想而知了。如今,中央決定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標誌着我國課程改革和課程管理已經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體現多樣化和特色化的校本課程開發給創辦個性化學校帶來了機遇。

65中開發豎笛教學作為自己的校本課程,並參加了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廣州市中國小器樂教學現狀分析與實驗研究》,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老師沒有拘泥於傳統的教學內容,而是考慮到了學生的需求,讓學生有自己感興趣的器樂技能訓練,越學越有趣味,越學越有勁就是一個很成功的例子。校本課程開發也將推動教師專業的發展,強調教師就是課程的編制者,鼓勵教師直接參與教學課程改進工作。校本課程在適應社會變化方面更加靈活,更加貼近學生的學習的實際需要,這不僅為教師提供了無限表現和創造的空間,也對學生的學習生活產生了重要、深遠的影響。總之,校本課程的開發能使課程發揮出最大的育人功能,使每一個學生的潛能都能獲得和諧、均衡的發展。

3、提高有效的課堂教學研究

課改的成敗歸根到底要體現在教學質量上。深入推進課程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的一場深刻變革。音樂新課程在實施中收穫,校正中前行,喜悦與困惑交織着。作為走在前沿陣地的音樂教研員,不僅看到了許多教師在“課改”浪潮中的自信風采,而且也和老師們那樣體驗了其中艱難跋涉的探索過程。曾為一節節獨具匠心的教學設計而喝彩,也替一個個喧賓奪主、華而不實的教學形式而惋惜。

也就是在這一聲聲歎息中讓我思考:音樂新課程的普遍展開,不僅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教師的專業成長,也促進了新型音樂教育觀、質量觀的形成。儘管素質教育的觀念已深入人心,但質量觀未必能引起老師們的同樣重視。隨着轟轟烈烈的課改形勢發展,有特色的音樂課教學實例層出不窮,但同時也引發出一系列有形式沒內容、矯枉過正的課堂教學現象,教學質量得不到很好的保證。

由此看來,要提高音樂課堂教學質量,就必須重視和研究音樂課堂的有效教學,一種現代教學的理念,以學生髮展為中心,強調以素質教育理論為指導,關注教學的有效性,注重教與學的統一,提倡教學方式的多樣化和教學方法的靈活性。它的核心是看學生是否願意學、主動學以及怎麼學、會不會學?有效教學的“有效”,並不是看教師有沒有完成教學內容或教得精彩不精彩,而是看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我們要明確樹立以學生髮展為中心的教學思想,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指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體現教為學服務,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境界。不能把“效益”理解為“花最少的時間教最多的內容”,教學效益不取決於教學內容多少,而取決於單位時間內學生的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的綜合評價。要關注教學目標和教學反思,不斷反省自己的教學行為和策略是否有效?還有沒有比這更有效的方法?

教師要學會學習、學會科研,重構教師角色,有效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為持續提高教育質量提供保障。新課程改革是一項整體的、複雜的、系統的基礎教育建設工程,尤其是受制於文化心理積澱不足、教師準備不足等方面因素,新課程改革不可能是一帆風順,但只要我們努力學習,用正確的理念指導課改實踐,就能避免少走彎路,但它需要我們廣大教師在課改實踐中,用責任心和智慧去反省與思考,才能做到與新課程同行,才能將課程改革的步伐邁得更大,走得更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