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大學生專業調查報告多篇

欄目: 調查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09W

大學生專業調查報告多篇

【第1篇】大學生專業調查報告

大學生就業形勢日趨嚴峻,法學專業因其就業面狹窄,已經成為低就業率的一個專業。調查表明,法學專業學生對就業形勢的認識比較理性,明顯感到就業的壓力。調查同時顯示,法學專業學生將報考公務員列為就業首選目標,大城市以及經濟較發達地區是就業首選地,對就業後收入期望值偏高。

一、就業前景分析

隨着國家經濟、科技和社會的發展,我國法制建設也處在一個迅速發展和逐步完善的時期,特別是我國“入世”以來,社會對法律專門人才的需求急劇增加,各經濟組織、律師事務所對法律專門人才的需求尤為突出。

法學專業是朝陽學科,從社會需要來看是大有發展前景的。從法律系畢業生就業現狀來看,他們擁有紮實的專業基礎,能夠在檢察機關、審判機關、行政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仲裁機構和法律服務機構從事法律服務工作。就業前景非常廣泛,做警官、檢察官、法官、行政機關公務員;到大公司主管法律事務;做律師;到高校做法學教師;到研究所做法學研究者都是不錯的選擇。

法學專業對人才高素質、高學歷需求較高。他們不僅要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素質,還要有深厚的專業知識背景和跨學科的行業知識。隨着近年來對法學人才的學歷要求越來越高,法學類專業畢業的本科生就業情況並不樂觀。但高學歷的法學專業研究生,特別是與經濟、國際交往相關聯專業的研究生,就業前景廣闊。

二、當前就業形勢

“法學怎麼了?”這或許是當下所有關心法學的人最想問的問題。從紅極一時的“專業龍”變成了“專業蟲”;從耀眼的“就業精英”變成了墊底的“就業勞工”;就業已冷到哈氣成冰,每年卻仍有那麼多考生報考得熱火朝天。近些年來,法學畢業生就業率低已經成為社會廣泛專注的問題。無論是“北大學生賣豬肉”還是“西政學生賣糖葫蘆”,種種新聞媒體誇張的背後,是人們對於法學教育的憂思與考量。根據法學專業歷年就業情況,形式之所以嚴峻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擴招。太多院校跟風設置法學專業,致法學專業太多太濫,才最終導致法學這塊“優質蛋糕”變了味。事實也確實如此。據瞭解,目前我國並未對高校設置法學院系設定統一標準。設置法學專業的門檻過低甚至沒有門檻,也使得我國高校出現許多“法學專業目睹之怪現狀”,如一些理工院校為升綜合大學而設法學;一些專科院校為提升品牌而設法學;一些院校雖設有法學,卻沒有專職教授,甚至沒有科班出身的法學老師……據不完全統計,xx年,我國設有法學本科專業的高校為292所;20**年約為560所,4年所增數量幾乎與過去20多年積累的數量持平;截至20**年底,該數值更是達到了634所,法學一躍成為了目前我國開設數量最多的三大專業之一。至此,我國高校的“法學大躍進運動”也成功完成了三級跳。有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有30萬左右的法學本科在校生和22萬左右的法律專科在校生,比30年前增長了200多倍。一方面高校對法學專業的招生量在“大步向前”,另一方面,社會對法學人才的需求量卻是“步履蹣跚”,這就把大量“法學遺民”堵在了就業的高速路口。

②司考。號稱天下第一難的司法考試,作為法律職業的准入制度,阻礙了相當一部分人的前進腳步。

③專業教育。法學專業就業面的狹窄及其過高的門檻,目前高校的法學教育也只是根據傳統着眼於培養在法律職業部門從事法律職業的人才,而沒有根據人才市場需求變化着眼於更為宏觀的市場需求為社會各行各業培養優秀的法律人才,與社會需求相對脱節。

④法學是一門社會學科,要求必須有豐富的社會實踐。就拿律師行業來説,律師所提供的商品是服務,所出賣的是自己的辦案經驗和法學知識的結合物,是利用自己的經驗和法學知識為當事人爭取最大的利益。這就需要法學專業的畢業生要有一定的辦案經驗,這樣才能很容易的找到法律工作,而其恰恰正是法學畢業生所缺少的。一定程度上正是法學專業的社會性質所決定的。脱離社會實踐的法律知識是沒有生命的。

⑤期望值過高。法學學生畢業後更青睞機關單位,對薪資、社會地位的要求比較高。

三、直面困境,問計未來

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法學專業的學生一方面要努力學好專業知識,提升自身能力,儘早培養一些以後需要的素質,尤其是一些綜合素質的提高,法學畢竟是一門實踐性的學科,所以實際動手能力解決問題能力都至關重要,只有在學習期間鍛鍊這方面的能力,使自己所學能為以後所用,這樣方可在就業競爭中脱穎而去;另一方面,畢業生也應該轉變就業觀念,拓展就業領域,像在地域選擇上可以考慮艱苦地區,在具體職業的選擇上,不拘泥於傳統的法律職業,而去選擇一些新興職業。

由於法學還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法學專業學生在充分學好本專業理論知識的情況下,還要深入生活,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如到公、檢、法機關以及律師事務所等實習,學習實務操作,獲得一些經驗,並檢驗理論知識的正確性。法學天生是“以人為本”的科學,所以學生絕不能脱離社會,否則就是閉門造車。

法學專業學生在進入大四學習時,只要有各種可能的就業選擇,都要盡最大努力去嘗試(主要是參加各類招聘會和人才交流會)。

學生可以選擇考研、參加司法考試、參加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等來拓寬自己的就業渠道。或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社會需要,學習一技之長,比如速錄技術,進入法院當書記員也是不錯的就業渠道之一。最關鍵的是不要眼高手低,有時並不是沒有就業崗位,而是學生不願去做而已。

我國目前註冊律師大約有14萬人左右,律師事務所1萬多家,每9000人平均擁有一名律師,其中北京是每1300多人擁有一名律師,上海是每1800多人擁有一名律師,而美國紐約是每200人擁有一名律師。從律師的地區分佈情況看,發展極不平衡。廣東、北京的律師都在萬人以上,大約佔到全國律師總數的17%,而青海省只有400多名律師,個別牧區只有一名律師。全國律師每年辦理業務大致在900萬件左右,業務收入在90億左右,律師人均收入在7萬元左右,平均每件收費在千元左右,但是律師年收入仍然存在嚴重的地區差異,北京最高,律師人均年收入達到26萬元,上海也在20萬左右,江浙在7萬元左右,廣東在5萬元左右,而在有些西部省份律師年平均收入也就只有5000元左右,甚至更少,其差距在十幾倍乃至幾十倍。

無論是執業人數佔整個人口的比例,還是律師界中高學歷、外語人才所佔的比例,以及中大型律師事務所佔律師事務所總數中的比例,中西部律師業與東部發達地區律師業是不可同日而語的。特別是東部與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極不平衡直接導致律師收入的差距懸殊,並且這種差距不可能在短期內有明顯的改變,這也是不爭的事實。由於東部與中西部律師業發展的巨大反差,中西部地區的一些律師正在向東部地區轉移,這種轉移在某種意義上也是符合人才流動規律的。

因此,綜合以上來看,從個人生存和利益來考慮,北京、廣東等發達地區的律師業發展環境最好,也最有利於個人的發展。當然,我們不能光看這些平均數就認為律師行業形勢一片大好。律師是強弱差距懸殊的行業,知名大律師年收入上百萬、上千萬的都有,但有很多律師都是疲於餬口,年收入不過萬,有的甚至無錢交納年檢會或會費而被迫轉行。對於初入行的律師來説,90%的其收入都只能維持基本的生存。雖然説成功的標誌不是錢,但是對律師來説,其最有力的評價標準是收入。另外,律師的執業環境也很不好,這些都是我們從事律師行業上的巨大障礙。

社會不是完美的,律師行業也同樣有不盡人意,但是我們應該看到,律師業只會向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只要我們選擇了律師,就要努力去實現自己的夢想,也終有成功的那一天。

大學生專業調查報告範文

作為學生,選一個前景好的專業也是我們所關注的問題。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大學生專業調查報告,大家參考。

大學生就業形勢日趨嚴峻,法學專業因其就業面狹窄,已經成為低就業率的一個專業。調查表明,法學專業學生對就業形勢的認識比較理性,明顯感到就業的壓力。調查同時顯示,法學專業學生將報考公務員列為就業首選目標,大城市以及經濟較發達地區是就業首選地,對就業後收入期望值偏高。

一、就業前景分析

隨着國家經濟、科技和社會的發展,我國法制建設也處在一個迅速發展和逐步完善的時期,特別是我國“入世”以來,社會對法律專門人才的需求急劇增加,各經濟組織、律師事務所對法律專門人才的需求尤為突出。

法學專業是朝陽學科,從社會需要來看是大有發展前景的。從法律系畢業生就業現狀來看,他們擁有紮實的專業基礎,能夠在檢察機關、審判機關、行政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仲裁機構和法律服務機構從事法律服務工作。就業前景非常廣泛,做警官、檢察官、法官、行政機關公務員;到大公司主管法律事務;做律師;到高校做法學教師;到研究所做法學研究者都是不錯的選擇。

法學專業對人才高素質、高學歷需求較高。他們不僅要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素質,還要有深厚的專業知識背景和跨學科的行業知識。隨着近年來對法學人才的學歷要求越來越高,法學類專業畢業的本科生就業情況並不樂觀。但高學歷的法學專業研究生,特別是與經濟、國際交往相關聯專業的研究生,就業前景廣闊。

二、當前就業形勢

“法學怎麼了?”這或許是當下所有關心法學的人最想問的問題。從紅極一時的“專業龍”變成了“專業蟲”;從耀眼的“就業精英”變成了墊底的“就業勞工”;就業已冷到哈氣成冰,每年卻仍有那麼多考生報考得熱火朝天。近些年來,法學畢業生就業率低已經成為社會廣泛專注的問題。無論是“北大學生賣豬肉”還是“西政學生賣糖葫蘆”,種種新聞媒體誇張的背後,是人們對於法學教育的憂思與考量。根據法學專業歷年就業情況,形式之所以嚴峻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擴招。太多院校跟風設置法學專業,致法學專業太多太濫,才最終導致法學這塊“優質蛋糕”變了味。事實也確實如此。據瞭解,目前我國並未對高校設置法學院系設定統一標準。設置法學專業的門檻過低甚至沒有門檻,也使得我國高校出現許多“法學專業目睹之怪現狀”,如一些理工院校為升綜合大學而設法學;一些專科院校為提升品牌而設法學;一些院校雖設有法學,卻沒有專職教授,甚至沒有科班出身的法學老師……據不完全統計,xx年,我國設有法學本科專業的高校為292所;20**年約為560所,4年所增數量幾乎與過去20多年積累的數量持平;截至20**年底,該數值更是達到了634所,法學一躍成為了目前我國開設數量最多的三大專業之一。至此,我國高校的“法學大躍進運動”也成功完成了三級跳。有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有30萬左右的法學本科在校生和22萬左右的法律專科在校生,比30年前增長了200多倍。一方面高校對法學專業的招生量在“大步向前”,另一方面,社會對法學人才的需求量卻是“步履蹣跚”,這就把大量“法學遺民”堵在了就業的高速路口。

②司考。號稱天下第一難的司法考試,作為法律職業的准入制度,阻礙了相當一部分人的前進腳步。

③專業教育。法學專業就業面的狹窄及其過高的門檻,目前高校的法學教育也只是根據傳統着眼於培養在法律職業部門從事法律職業的人才,而沒有根據人才市場需求變化着眼於更為宏觀的市場需求為社會各行各業培養優秀的法律人才,與社會需求相對脱節。

④法學是一門社會學科,要求必須有豐富的社會實踐。就拿律師行業來説,律師所提供的商品是服務,所出賣的是自己的辦案經驗和法學知識的結合物,是利用自己的經驗和法學知識為當事人爭取最大的利益。這就需要法學專業的畢業生要有一定的辦案經驗,這樣才能很容易的找到法律工作,而其恰恰正是法學畢業生所缺少的。一定程度上正是法學專業的社會性質所決定的。脱離社會實踐的法律知識是沒有生命的。

⑤期望值過高。法學學生畢業後更青睞機關單位,對薪資、社會地位的要求比較高。

三、直面困境,問計未來

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法學專業的學生一方面要努力學好專業知識,提升自身能力,儘早培養一些以後需要的素質,尤其是一些綜合素質的提高,法學畢竟是一門實踐性的學科,所以實際動手能力解決問題能力都至關重要,只有在學習期間鍛鍊這方面的能力,使自己所學能為以後所用,這樣方可在就業競爭中脱穎而去;另一方面,畢業生也應該轉變就業觀念,拓展就業領域,像在地域選擇上可以考慮艱苦地區,在具體職業的選擇上,不拘泥於傳統的法律職業,而去選擇一些新興職業。

由於法學還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法學專業學生在充分學好本專業理論知識的情況下,還要深入生活,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如到公、檢、法機關以及律師事務所等實習,學習實務操作,獲得一些經驗,並檢驗理論知識的正確性。法學天生是“以人為本”的科學,所以學生絕不能脱離社會,否則就是閉門造車。

法學專業學生在進入大四學習時,只要有各種可能的就業選擇,都要盡最大努力去嘗試(主要是參加各類招聘會和人才交流會)。

【第2篇】2022年大學生專業調查報告範文

作為學生,選一個前景好的專業也是我們所關注的問題。下面是由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大學生專業調查報告,大家參考。

大學生就業形勢日趨嚴峻,法學專業因其就業面狹窄,已經成為低就業率的一個專業。調查表明,法學專業學生對就業形勢的認識比較理性,明顯感到就業的壓力。調查同時顯示,法學專業學生將報考公務員列為就業首選目標,大城市以及經濟較發達地區是就業首選地,對就業後收入期望值偏高。

一、就業前景分析

隨着國家經濟、科技和社會的發展,我國法制建設也處在一個迅速發展和逐步完善的時期,特別是我國“入世”以來,社會對法律專門人才的需求急劇增加,各經濟組織、律師事務所對法律專門人才的需求尤為突出。

法學專業是朝陽學科,從社會需要來看是大有發展前景的。從法律系畢業生就業現狀來看,他們擁有紮實的專業基礎,能夠在檢察機關、審判機關、行政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仲裁機構和法律服務機構從事法律服務工作。就業前景非常廣泛,做警官、檢察官、法官、行政機關公務員;到大公司主管法律事務;做律師;到高校做法學教師;到研究所做法學研究者都是不錯的選擇。

法學專業對人才高素質、高學歷需求較高。他們不僅要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素質,還要有深厚的專業知識背景和跨學科的行業知識。隨着近年來對法學人才的學歷要求越來越高,法學類專業畢業的本科生就業情況並不樂觀。但高學歷的法學專業研究生,特別是與經濟、國際交往相關聯專業的研究生,就業前景廣闊。

二、當前就業形勢

“法學怎麼了?”這或許是當下所有關心法學的人最想問的問題。從紅極一時的“專業龍”變成了“專業蟲”;從耀眼的“就業精英”變成了墊底的“就業勞工”;就業已冷到哈氣成冰,每年卻仍有那麼多考生報考得熱火朝天。近些年來,法學畢業生就業率低已經成為社會廣泛專注的問題。無論是“北大學生賣豬肉”還是“西政學生賣糖葫蘆”,種種新聞媒體誇張的背後,是人們對於法學教育的憂思與考量。根據法學專業歷年就業情況,形式之所以嚴峻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擴招。太多院校跟風設置法學專業,致法學專業太多太濫,才最終導致法學這塊“優質蛋糕”變了味。事實也確實如此。據瞭解,目前我國並未對高校設置法學院系設定統一標準。設置法學專業的門檻過低甚至沒有門檻,也使得我國高校出現許多“法學專業目睹之怪現狀”,如一些理工院校為升綜合大學而設法學;一些專科院校為提升品牌而設法學;一些院校雖設有法學,卻沒有專職教授,甚至沒有科班出身的法學老師……據不完全統計,2001年,我國設有法學本科專業的高校為292所;20**年約為560所,4年所增數量幾乎與過去20多年積累的數量持平;截至20**年底,該數值更是達到了634所,法學一躍成為了目前我國開設數量最多的三大專業之一。至此,我國高校的“法學大躍進運動”也成功完成了三級跳。有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有30萬左右的法學本科在校生和22萬左右的法律專科在校生,比30年前增長了200多倍。一方面高校對法學專業的招生量在“大步向前”,另一方面,社會對法學人才的需求量卻是“步履蹣跚”,這就把大量“法學遺民”堵在了就業的高速路口。

②司考。號稱天下第一難的司法考試,作為法律職業的准入制度,阻礙了相當一部分人的前進腳步。

③專業教育。法學專業就業面的狹窄及其過高的門檻,目前高校的法學教育也只是根據傳統着眼於培養在法律職業部門從事法律職業的人才,而沒有根據人才市場需求變化着眼於更為宏觀的市場需求為社會各行各業培養優秀的法律人才,與社會需求相對脱節。

④法學是一門社會學科,要求必須有豐富的社會實踐。就拿律師行業來説,律師所提供的商品是服務,所出賣的是自己的辦案經驗和法學知識的結合物,是利用自己的經驗和法學知識為當事人爭取最大的利益。這就需要法學專業的畢業生要有一定的辦案經驗,這樣才能很容易的找到法律工作,而其恰恰正是法學畢業生所缺少的。一定程度上正是法學專業的社會性質所決定的。脱離社會實踐的法律知識是沒有生命的。

⑤期望值過高。法學學生畢業後更青睞機關單位,對薪資、社會地位的要求比較高。

三、直面困境,問計未來

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法學專業的學生一方面要努力學好專業知識,提升自身能力,儘早培養一些以後需要的素質,尤其是一些綜合素質的提高,法學畢竟是一門實踐性的學科,所以實際動手能力解決問題能力都至關重要,只有在學習期間鍛鍊這方面的能力,使自己所學能為以後所用,這樣方可在就業競爭中脱穎而去;另一方面,畢業生也應該轉變就業觀念,拓展就業領域,像在地域選擇上可以考慮艱苦地區,在具體職業的選擇上,不拘泥於傳統的法律職業,而去選擇一些新興職業。

由於法學還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法學專業學生在充分學好本專業理論知識的情況下,還要深入生活,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如到公、檢、法機關以及律師事務所等實習,學習實務操作,獲得一些經驗,並檢驗理論知識的正確性。法學天生是“以人為本”的科學,所以學生絕不能脱離社會,否則就是閉門造車。

法學專業學生在進入大四學習時,只要有各種可能的就業選擇,都要盡最大努力去嘗試(主要是參加各類招聘會和人才交流會)。

【第3篇】大學生專業就業形勢調查報告

大學生專業就業形勢調查報告

哪些專業就業率持續走低,哪些專業畢業生最搶手?第三方調查公司麥可思近日發佈了最新一期的調查報告,首次披露了“就業困難”的10個“紅牌專業”。

據瞭解,此次報告綜合了麥可思從20xx屆到20xx屆的歷年大學生就業報告,調查樣本量達100多萬份,可謂目前國內最權威的第三方就業調查數據。

“紅黃綠牌”專業看這裏

“紅牌”專業主要指失業量較大,就業率持續走低,且薪資較低的高失業風險型專業。“黃牌”專業是指失業量相對較大,就業率走低,且薪資較低的專業。“綠牌”專業是指薪資、就業率持續走高,失業量較小的需求增長型專業。

本科專業中,被亮“紅牌”的有:動畫、法學、生物技術、生物科學與工程、數學與應用數學、體育教育、生物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英語、國際經濟與貿易。

被亮“黃牌”的有:美術學、藝術設計、統計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公共事業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商管理、漢語言文學。

被亮“綠牌”的`有:地質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石油工程、採礦工程、油氣儲運工程、礦物加工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

高職專業中,被亮“紅牌”的有:臨牀醫學、法律文祕、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國際金融、工商管理、經濟管理、法律事務、漢語言文學教育、計算機應用技術、電子商務;

被亮“黃牌”的有:計算機網絡技術、計算機信息管理、物流管理、商務英語、會計電算化;

被亮“綠牌”的有:道路橋樑工程技術、生產過程自動化技術、應用化工技術、焊接技術及自動化、樓宇智能化工程技術。

為啥“綠牌”專業多是理工類?

為啥大部分“綠牌”專業都是理工類?很多家長都發現了這個問題。“這幾年國家基礎建設的力度很大,經濟增長點的拉動主要還是靠基礎建設、科技、加工、製造等產業,理工科特別是工科人才的需求量比文科要大一些。”華北水利水電學院招生就業處副處長馬萬明介紹,現在理工科學生普遍比文科學生就業好,有的工科專業一個畢業生甚至有三四個崗位可以挑。

專家分析,文科生就業難於理工科畢業生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文科如管理類、文史類專業性較弱,可替代性強,理工科的就業崗位文科生做不了,而文科生能做的不少崗位理工科畢業生同樣可以適應。

二是近年來社會經濟發展加速,尤其是基礎建設飛速發展,對理工科畢業生需求量增大,而第三產業等容納文科生就業彈性較大的服務業發展不足,新增崗位不足。

三是隨着高校擴招,教學成本相對較低的文科專業招生增幅較大,加劇了文科類就業崗位的競爭。

【第4篇】大學生專業滿意度調查報告的範文

大學生專業滿意度調查報告範文

一、前言

本課題在xx各高校進行抽樣調查,最終獲得400份有效問卷,用spss創建數據庫,主要利用頻數分析和t檢驗分析等方法來分析學生對所學專業的滿意度的特徵及原因。

在我國,有許多大學對大學生對所學專業的滿意度這個課題進行了認真而長期的調查和研究,並且得出了結果,對其原因進行了系統而仔細的分析,而後提出了合理的建議。如北京教育科學院潛能研究中心就北京高校的大學生專業學習狀況進行了分析,主要調查了大學聯考選報專業時考慮的因素和大學聯考志願決策者兩個方面,本課題的研究是從多方面來分析的,可以為在校大學生提供一些建議。

二、研究方法

1. 調查對象

我們在鄭州大學、河南農業大學、河南財經學院、北大學城的商專和師專等學校對在校學生採取偶遇抽樣等非概率抽樣方法,涵蓋大一至大四四個年級,有一本、二本、三本和大專四個等級的學校。發放問卷440份,回收有效問卷400份,有效率為90.9%,其中男女生比例為1:1 。

2. 調查工具及分析方法

2.1 文獻資料法 閲讀大量的有關專業滿意度的材料和國內各種期刊的相關文獻資料,為本次調查及報告提供理論依據。

2.2 問卷調查法 調查問卷有兩大部分構成,分別是“個人資料”,“專業滿意度調查”。在第二部分我們主要根據專業因素、個人因素、家庭因素、社會因素等方面共設置了19個指標。2.3 統計分析方法 運用所學的spss統計分析方法對調查問卷中的數據進行了處理,有性別對比組、年級對比組、相關分析等,並對其進行邏輯分析。

三、調查結果分析

3.1個人因素對專業滿意度的影響

在調查中我們得出:對專業非常滿意的只有8%,比較滿意的有43.8%,一般的有38%,其中男生只有4.5%的人認為對專業非常滿意,23.8%的認為比較滿意,15.3%的認為一般。女生只有3.5%的人認為對專業非常滿意,20%的認為比較滿意,22.8%的認為一般。總體上大部分學生對自己的專業還是比較滿意的。

我們可以從表1中看出大一有15.5%的學生對自己的專業不滿意,大二有9.7%的學生對自己的專業不滿意,大三有5.6%的學生對自己的專業不滿意,大四有3.6%的學生對自己的專業不滿意。這説明不同年級在對專業的認同上是不同的,因此專業滿意度也不同。

在調查中來自城市的學生對自己專業不滿意的有10.3%,來自鄉鎮的學生對自己專業不滿意的有10.2%,這説明地域不是影響專業滿意度的主要因素。

在表2中可以看出一本學歷的學生有5%對自己的專業不滿意,二本學歷的學生有13%對自己的專業不滿意,三本學歷的學生有8%對自己的專業不滿意,專科學歷的學生有15%對自己的專業不滿意。我們從中可以看出雖然大部分學生對自己學歷不太重視,但還是有一部分學生還是在意學歷對專業的影響的。學歷的高低對大學生專業滿意度是有影響的。

不同專業的學生對自己的專業滿意度也不同,總體來看,藝術類對自己專業的滿意度最高,這也與他們的性格和愛好有關,一般報考藝術的都是自己比較喜愛的專業,所以滿意度要比普通類的要高,其次是理工科的學生專業滿意度也比較高,由於理工科的學習的是比較實用的知識,他們自己也比較有信心,所以滿意度也比較高。文科學生對自己專業的滿意度略低於理工科,但比其他類的要高。

3.2學校的設施對專業滿意度的影響

學校的設施的高低是一個學校優劣的重要指標。優美的環境,完善的學習設施,便利的交通,豐富的學習氛圍,一流的老師……在這樣的校園裏學習自然會是學生對這個學習滿意,進而對自己的專業滿意。

學生來到學習,首要看到的是學習的設施,在表3中我們可以看出在對學校硬件設施滿意度的調查中,對學校硬件設施非常滿意的一本的學生有61.9%,二本的學生有14.3%,三本的學生有19%,專科的學生有4.8%。學校的硬件設施會間接影響到學生的專業滿意度。

在調查中我們看到:有4.3%的學生對自己專業課老師非常滿意,有38.8的學生對自己專業課老師比較滿意,有46.3%的學生覺得一般,有9.3% 的學生不太滿意,有1.5%的學生很不滿意。老師的講課方式也是影響學生專業滿意度的重要因素,一定程度上老師講課水平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對專業的感興趣程度,進而影響專業滿意度 。

從表四可以看出:在被調查者中有51.8%的學生所在院系都有社會實踐,48%的學生所在院系沒有社會實踐活動,這也是影響學生專業滿意度的一個因素。學校多舉行社會實踐活動可以增強學生對專業的瞭解,進而提升對本專業的滿意度。

從表5中看出:有13%的學生所在院系對其進行專業思想教育,69.5%的學生所在院系偶爾對其進行專業思想教育,17.5%的學生所在院系沒有對其進行專業思想教育。經常對學生進行專業思想教育有助於學生形成對本專業的認同感,增加對本專業的興趣,進而可以提升對本專業的滿意度。

經過在大學一段時間的學習,93%的學生對其專業都有一定的瞭解,只有少數學生還對專業不太瞭解。98%的學生在對待專業課上都比較積極,都會完成自己的任務,只有少數學生持消極怠工的態度。可見學校對學生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學校應該在現有的基礎上更大程度地滿足學生的要求,增加學生對專業的馬滿意度。

3.3 專業自身對大學生專業滿意度的影響

專業是一個人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瓶頸,對本專業的學習程度、對本專業的忠實程度…..都會影響個人發展。但本專業的社會認知程度、就業前景….都會影響個人對本專業的滿意度。

從表6中可以看出:對就業前景樂觀的有7%,對就業前景比較樂觀的有41.3%,對就業前景一般的有37.3%,對就業前景不太樂觀的有13%,對就業前景非常不樂觀的有1.5%,總體看來絕大多數學生對自己專業的就業前景還是持積極的態度的,這也是學生對自己專業滿意度高的另一個原因。

從表7看出:有44.5%的學生認為到時畢業會從事與本專業相關的工作,6.8%的學生不會從事於本專業相關的工作,有48.3%的學生會視情況而定。專業未來的發展對大學生是否從事本專業有很大影響。

從調查中還看出:大部分學生對自己現在還是很有信心的,認為自己會找到比較理想的工作,並且收入會達到一般之上的水平。

從表8中看出有6.5%的學生認為自己專業未來需求量非常大,有49%的學生認為自己專業未來需求量比較大,有38.3%的學生認為自己專業未來需求量一般,有6.3%的學生認為自己專業未來需求量比較少或很少,97.3%的學生對自己的專業還是充滿信心的。

3.4 社會對本專業的認知程度

不管是學什麼專業,最終都會走向社會。社會對本專業的需求量很對本專業的認知程度直接影響本專業的就業。但學校是在育人的同時,也是一個為社會做貢獻的事業單位,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學校就為社會培養什麼樣的人才,因此,學校設置的專業也都是社會需求的專業,只不過需求量的多少不同。

從表9中可以看出33%的學生認為社會對自己的專業評價好,有51.5%的學生認為社會對自己的專業評價一般,有11.3%的學生認為不理想,只有 4.3%的人不知道,社會對各個專業的期望值不同,對各個專業的評價也不同,但各個學校設置這些專業肯定有他的社會用處,所以學好本專業是走向社會之前所必須做的。

四、結果與討論

4.1 整體滿意度

從調查結果中可以看出,90%的學生對自己的專業持肯定態度,還是比較滿意的。很多學生願意在本專業的基礎上繼續努力,爭取有更高的發展。

4.2專業滿意度指標分析

影響專業滿意度的指標很多,但總體來説主要有三個:專業因素、個人因素、學校因素、社會因素。

專業潛力與前景是影響專業滿意度的最重要指標。因為它關係到將來的人生髮展問題,譬如就業。就業是青年一項突出的需要。青年要進入社會領域、獲得經濟收入和社會地位都有賴於自己的職業。近年來,我國的就業壓力進一步增強。學生本身的素質和技能以及專業方向是用人單位最為注重的方面,決定着能否順利就業,因此成為學生們關注的焦點也不足為奇。專業本身的設置要符合社會的要求,要讓學生學習幾年有用武之地。

一般剛入學的學生對專業的瞭解都比較少,而且專業認同感低,他們覺得自己的專業前景不好,專業滿意度都比較低。隨着專業知識的學習和個人閲歷的增加,他們開始對專業有所瞭解,專業認同感逐漸增加,因此高年級的學生的專業滿意度普遍比較高。

學生在此方面的擔憂有諸多原因,例如對自身和專業不夠了解而盲目填報導致喪失興趣,或是被調劑到現專業,或對本專業就業信息不夠了解,或對專業方向不滿意,又或是社會對該專業方向的需求發生改變之類。

縱向看,學校方面指標的滿意度提升無形中激勵了學生,珍惜各種資源和機會,在學習上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呈現出學習能力的現象。

橫向看,因為每個人對自己的專業定位不同,個人的性格氣質也不同,尤其是在各個人不同的學習適應方式上有很大區別。因為之前對專業各個方向不夠了解,對專業要求的學習能力也不夠了解,心理準備難免不足。而之前對專業有所誤解,或不適應學校的專業學習任務安排,或因為興趣發生變化,這些都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對專業的不滿。

剛跨入大學不久的低年級生對於大學的憧憬較高,很多人基於過去對相關學科的成功體驗,或受到這些專業未來發展前景的吸引,在進入大學時都胸懷大志,目標遠大,但現實可行性卻較低。高年級生在實現自身目標的過程中不斷受挫,開始意識到最初的目標過於理想化,而重新制定更為現實可行的人生規劃,由於和寄予該專業的期望產生出入,對專業的滿意度自然有所降低。另外,隨着對專業的瞭解程度加深,與低年級生的盲目相比,高年級生對於專業的滿意與否逐漸確定,由於誤區等造成的不瞭解問題被解除,相聯繫的是由誤區產生的滿意感消失,專業滿意度“真實”地降低了。

一般國家重點大學的設施都比較好,基本上能滿足學生的需求,而普通類的學校設施還不太完善,學生對學校設施的不滿意,這無形中影響力學生的專業滿意度。

現代的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學生在學校都能感受到社會激烈競爭的氣息,使他們望而生畏。今年有遇上金融危機,學生找工作更是雪上加霜,這更使在校大學生危機感加強,工作不好找,進而會使學生對自己所學專業產生懷疑,影響對自己專業的滿意度。所以政府應採取相應措施來挽救消極的就業形勢,逐漸恢復大學生的就業信心,這樣才能提升學生的專業滿意度。

五、結論與建議

學生對自己所學專業的滿意度都很高,大部分學生現在所學的專業是自己大學聯考時所填的專業,或是已經轉過的專業,都比較符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學校一般都對剛入學的學生進行專業思想教育,使學生對自己的專業有一個全新的瞭解,大學的設施一般都比中學的設施要好,也有與專業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使學生不致於到社會上顯得茫然,這就激發了學生對本專業的熱情,大大增加學生的專業滿意度。

學生的專業滿意度很大程度上是來自別人對本專業的看法和認同程度。學生在自由時間多看與本專業有關的資料和信息,多與他人交流,從更深層次上來認識本專業,無形中會提升對本專業的滿意度。

學生對專業教師教學水平是否滿意是影響學生對專業的喜歡程度的關鍵因素。因此,學校要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既要考慮到教師原來的專業背景、學識專長,又要考慮到教師的實際教學能力。教師要注意從教育對象的個性出發進行教育,營造積極健康的教育教學環境,感染、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和學習動機,使學生不僅願意而且樂意參與到自己的專業學習中去。

學生對學校的教學條件與設施、課程設置、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滿意度會影響專業的滿意度。所以學校的教學條件和設施應儘量滿足學生的要求,課程設置應科學合理,人為化的學校管理模式,使學生對本學校產生認同感。

現狀反映全國高等教育系統在人才培養中存在着的問題及可採取的措施。專業滿意度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該專業設置的合理性,理應得到關注。但從05年教育滿意度調查來看,20個評價指標中沒有一個是針對學生而設的指標。對學生主觀滿意度的忽視是高等教育界無法迴避的軟肋,是亟待解決的一個大問題!如何解決?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重視學生的專業滿意度,變高校單方面挑人為高校考生雙向選擇。高校的危機意識增強,會更多地考慮學生的實際需要,設置實際應用性專業,在教學內容上更切合實情,只有這樣才能爭取到優秀的人才,形成良性循環。這有利於高校的發展,也有利於考生合理擇校,促成“雙贏”。專業設置應該順應社會潮流,這也將成為高校教育的主流走向,成為高校機構的主要努力領域。另外,考慮到將來的個人發展,專業設置和管理方面的具體措施應該更加人性化和高效性,這樣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可以更合理地進行資源利用,節約社會資源。

【第5篇】2022年大學生專業滿意度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一、前言

本課題在xx各高校進行抽樣調查,最終獲得400份有效問卷,用spss創建數據庫,主要利用頻數分析和t檢驗分析等方法來分析學生對所學專業的滿意度的特徵及原因。

在我國,有許多大學對大學生對所學專業的滿意度這個課題進行了認真而長期的調查和研究,並且得出了結果,對其原因進行了系統而仔細的分析,而後提出了合理的建議。如北京教育科學院潛能研究中心就北京高校的大學生專業學習狀況進行了分析,主要調查了大學聯考選報專業時考慮的因素和大學聯考志願決策者兩個方面,本課題的研究是從多方面來分析的,可以為在校大學生提供一些建議。

二、研究方法

1. 調查對象

我們在鄭州大學、河南農業大學、河南財經學院、北大學城的商專和師專等學校對在校學生採取偶遇抽樣等非概率抽樣方法,涵蓋大一至大四四個年級,有一本、二本、三本和大專四個等級的學校。發放問卷440份,回收有效問卷400份,有效率為90.9%,其中男女生比例為1:1 。

2. 調查工具及分析方法

2.1 文獻資料法 閲讀大量的有關專業滿意度的材料和國內各種期刊的相關文獻資料,為本次調查及報告提供理論依據。

2.2 問卷調查法 調查問卷有兩大部分構成,分別是“個人資料”,“專業滿意度調查”。在第二部分我們主要根據專業因素、個人因素、家庭因素、社會因素等方面共設置了19個指標。2.3 統計分析方法 運用所學的spss統計分析方法對調查問卷中的數據進行了處理,有性別對比組、年級對比組、相關分析等,並對其進行邏輯分析。

三、調查結果分析

3.1個人因素對專業滿意度的影響

在調查中我們得出:對專業非常滿意的只有8%,比較滿意的有43.8%,一般的有38%,其中男生只有4.5%的人認為對專業非常滿意,23.8%的認為比較滿意,15.3%的認為一般。女生只有3.5%的人認為對專業非常滿意,20%的認為比較滿意,22.8%的認為一般。總體上大部分學生對自己的專業還是比較滿意的。

我們可以從表1中看出大一有15.5%的學生對自己的專業不滿意,大二有9.7%的學生對自己的專業不滿意,大三有5.6%的學生對自己的專業不滿意,大四有3.6%的學生對自己的專業不滿意。這説明不同年級在對專業的認同上是不同的,因此專業滿意度也不同。

在調查中來自城市的學生對自己專業不滿意的有10.3%,來自鄉鎮的學生對自己專業不滿意的有10.2%,這説明地域不是影響專業滿意度的主要因素。

在表2中可以看出一本學歷的學生有5%對自己的專業不滿意,二本學歷的學生有13%對自己的專業不滿意,三本學歷的學生有8%對自己的專業不滿意,專科學歷的學生有15%對自己的專業不滿意。我們從中可以看出雖然大部分學生對自己學歷不太重視,但還是有一部分學生還是在意學歷對專業的影響的。學歷的高低對大學生專業滿意度是有影響的。

不同專業的學生對自己的專業滿意度也不同,總體來看,藝術類對自己專業的滿意度最高,這也與他們的性格和愛好有關,一般報考藝術的都是自己比較喜愛的專業,所以滿意度要比普通類的要高,其次是理工科的學生專業滿意度也比較高,由於理工科的學習的是比較實用的知識,他們自己也比較有信心,所以滿意度也比較高。文科學生對自己專業的滿意度略低於理工科,但比其他類的要高。

3.2學校的設施對專業滿意度的影響

學校的設施的高低是一個學校優劣的重要指標。優美的環境,完善的學習設施,便利的交通,豐富的學習氛圍,一流的老師……在這樣的校園裏學習自然會是學生對這個學習滿意,進而對自己的專業滿意。

學生來到學習,首要看到的是學習的設施,在表3中我們可以看出在對學校硬件設施滿意度的調查中,對學校硬件設施非常滿意的一本的學生有61.9%,二本的學生有14.3%,三本的學生有19%,專科的學生有4.8%。學校的硬件設施會間接影響到學生的專業滿意度。

在調查中我們看到:有4.3%的學生對自己專業課老師非常滿意,有38.8的學生對自己專業課老師比較滿意,有46.3%的學生覺得一般,有9.3%的學生不太滿意,有1.5%的學生很不滿意。老師的講課方式也是影響學生專業滿意度的重要因素,一定程度上老師講課水平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對專業的感興趣程度,進而影響專業滿意度 。

從表四可以看出:在被調查者中有51.8%的學生所在院系都有社會實踐,48%的學生所在院系沒有社會實踐活動,這也是影響學生專業滿意度的一個因素。學校多舉行社會實踐活動可以增強學生對專業的瞭解,進而提升對本專業的滿意度。

從表5中看出:有13%的學生所在院系對其進行專業思想教育,69.5%的學生所在院系偶爾對其進行專業思想教育,17.5%的學生所在院系沒有對其進行專業思想教育。經常對學生進行專業思想教育有助於學生形成對本專業的認同感,增加對本專業的興趣,進而可以提升對本專業的滿意度。

經過在大學一段時間的學習,93%的學生對其專業都有一定的瞭解,只有少數學生還對專業不太瞭解。98%的學生在對待專業課上都比較積極,都會完成自己的任務,只有少數學生持消極怠工的態度。可見學校對學生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學校應該在現有的基礎上更大程度地滿足學生的要求,增加學生對專業的馬滿意度。

3.3 專業自身對大學生專業滿意度的影響

專業是一個人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瓶頸,對本專業的學習程度、對本專業的忠實程度…..都會影響個人發展。但本專業的社會認知程度、就業前景….都會影響個人對本專業的滿意度。

從表6中可以看出:對就業前景樂觀的有7%,對就業前景比較樂觀的有41.3%,對就業前景一般的有37.3%,對就業前景不太樂觀的有13%,對就業前景非常不樂觀的有1.5%,總體看來絕大多數學生對自己專業的就業前景還是持積極的態度的,這也是學生對自己專業滿意度高的另一個原因。

從表7看出:有44.5%的學生認為到時畢業會從事與本專業相關的工作,6.8%的學生不會從事於本專業相關的工作,有48.3%的學生會視情況而定。專業未來的發展對大學生是否從事本專業有很大影響。

從調查中還看出:大部分學生對自己現在還是很有信心的,認為自己會找到比較理想的工作,並且收入會達到一般之上的水平。

從表8中看出有6.5%的學生認為自己專業未來需求量非常大,有49%的學生認為自己專業未來需求量比較大,有38.3%的學生認為自己專業未來需求量一般,有6.3%的學生認為自己專業未來需求量比較少或很少,97.3%的學生對自己的專業還是充滿信心的。

3.4 社會對本專業的認知程度

不管是學什麼專業,最終都會走向社會。社會對本專業的需求量很對本專業的認知程度直接影響本專業的就業。但學校是在育人的同時,也是一個為社會做貢獻的事業單位,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學校就為社會培養什麼樣的人才,因此,學校設置的專業也都是社會需求的專業,只不過需求量的多少不同。

從表9中可以看出33%的學生認為社會對自己的專業評價好,有51.5%的學生認為社會對自己的專業評價一般,有11.3%的學生認為不理想,只有4.3%的人不知道,社會對各個專業的期望值不同,對各個專業的評價也不同,但各個學校設置這些專業肯定有他的社會用處,所以學好本專業是走向社會之前所必須做的。

四、結果與討論

4.1 整體滿意度

從調查結果中可以看出,90%的學生對自己的專業持肯定態度,還是比較滿意的。很多學生願意在本專業的基礎上繼續努力,爭取有更高的發展。

4.2專業滿意度指標分析

影響專業滿意度的指標很多,但總體來説主要有三個:專業因素、個人因素、學校因素、社會因素。

專業潛力與前景是影響專業滿意度的最重要指標。因為它關係到將來的人生髮展問題,譬如就業。就業是青年一項突出的需要。青年要進入社會領域、獲得經濟收入和社會地位都有賴於自己的職業。近年來,我國的就業壓力進一步增強。學生本身的素質和技能以及專業方向是用人單位最為注重的方面,決定着能否順利就業,因此成為學生們關注的焦點也不足為奇。專業本身的設置要符合社會的要求,要讓學生學習幾年有用武之地。

一般剛入學的學生對專業的瞭解都比較少,而且專業認同感低,他們覺得自己的專業前景不好,專業滿意度都比較低。隨着專業知識的學習和個人閲歷的增加,他們開始對專業有所瞭解,專業認同感逐漸增加,因此高年級的學生的專業滿意度普遍比較高。

學生在此方面的擔憂有諸多原因,例如對自身和專業不夠了解而盲目填報導致喪失興趣,或是被調劑到現專業,或對本專業就業信息不夠了解,或對專業方向不滿意,又或是社會對該專業方向的需求發生改變之類。

縱向看,學校方面指標的滿意度提升無形中激勵了學生,珍惜各種資源和機會,在學習上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呈現出學習能力的現象。

橫向看,因為每個人對自己的專業定位不同,個人的性格氣質也不同,尤其是在各個人不同的學習適應方式上有很大區別。因為之前對專業各個方向不夠了解,對專業要求的學習能力也不夠了解,心理準備難免不足。而之前對專業有所誤解,或不適應學校的專業學習任務安排,或因為興趣發生變化,這些都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對專業的不滿。

剛跨入大學不久的低年級生對於大學的憧憬較高,很多人基於過去對相關學科的成功體驗,或受到這些專業未來發展前景的吸引,在進入大學時都胸懷大志,目標遠大,但現實可行性卻較低。高年級生在實現自身目標的過程中不斷受挫,開始意識到最初的目標過於理想化,而重新制定更為現實可行的人生規劃,由於和寄予該專業的期望產生出入,對專業的滿意度自然有所降低。另外,隨着對專業的瞭解程度加深,與低年級生的盲目相比,高年級生對於專業的滿意與否逐漸確定,由於誤區等造成的不瞭解問題被解除,相聯繫的是由誤區產生的滿意感消失,專業滿意度“真實”地降低了。

一般國家重點大學的設施都比較好,基本上能滿足學生的需求,而普通類的學校設施還不太完善,學生對學校設施的不滿意,這無形中影響力學生的專業滿意度。

現代的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學生在學校都能感受到社會激烈競爭的氣息,使他們望而生畏。今年有遇上金融危機,學生找工作更是雪上加霜,這更使在校大學生危機感加強,工作不好找,進而會使學生對自己所學專業產生懷疑,影響對自己專業的滿意度。所以政府應採取相應措施來挽救消極的就業形勢,逐漸恢復大學生的就業信心,這樣才能提升學生的專業滿意度。

五、結論與建議

學生對自己所學專業的滿意度都很高,大部分學生現在所學的專業是自己大學聯考時所填的專業,或是已經轉過的專業,都比較符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學校一般都對剛入學的學生進行專業思想教育,使學生對自己的專業有一個全新的瞭解,大學的設施一般都比中學的設施要好,也有與專業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使學生不致於到社會上顯得茫然,這就激發了學生對本專業的熱情,大大增加學生的專業滿意度。

學生的專業滿意度很大程度上是來自別人對本專業的看法和認同程度。學生在自由時間多看與本專業有關的資料和信息,多與他人交流,從更深層次上來認識本專業,無形中會提升對本專業的滿意度。

學生對專業教師教學水平是否滿意是影響學生對專業的喜歡程度的關鍵因素。因此,學校要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既要考慮到教師原來的專業背景、學識專長,又要考慮到教師的實際教學能力。教師要注意從教育對象的個性出發進行教育,營造積極健康的教育教學環境,感染、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和學習動機,使學生不僅願意而且樂意參與到自己的專業學習中去。

學生對學校的教學條件與設施、課程設置、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滿意度會影響專業的滿意度。所以學校的教學條件和設施應儘量滿足學生的要求,課程設置應科學合理,人為化的學校管理模式,使學生對本學校產生認同感。

現狀反映全國高等教育系統在人才培養中存在着的問題及可採取的措施。專業滿意度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該專業設置的合理性,理應得到關注。但從xx年教育滿意度調查來看,20個評價指標中沒有一個是針對學生而設的指標。對學生主觀滿意度的忽視是高等教育界無法迴避的軟肋,是亟待解決的一個大問題!如何解決?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重視學生的專業滿意度,變高校單方面挑人為高校考生雙向選擇。高校的危機意識增強,會更多地考慮學生的實際需要,設置實際應用性專業,在教學內容上更切合實情,只有這樣才能爭取到優秀的人才,形成良性循環。這有利於高校的發展,也有利於考生合理擇校,促成“雙贏”。專業設置應該順應社會潮流,這也將成為高校教育的主流走向,成為高校機構的主要努力領域。另外,考慮到將來的個人發展,專業設置和管理方面的具體措施應該更加人性化和高效性,這樣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可以更合理地進行資源利用,節約社會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