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大學生能力調查報告多篇

欄目: 調查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2.14W

大學生能力調查報告多篇

【第1篇】大學生消費能力調查報告

摘要:大學生作為一個沒有經濟來源的社會羣體,同時也是社會上一支重要的消費羣體。他們作為這樣一個獨特的羣體,消費上具有消費水平偏高、消費結構不公道、消費側重時尚性、青睞品牌等的的特點。這些題目的出現表明大學生尚未樹立一種正確的消費觀,缺乏成熟的消費理念、消費盲目、消費沒有自主性。要解決這些題目,大學生必須從每一次簡單消費作起,培養自身獨立理財能力、理性消費行為。此外,家長也應留意培養孩子獨立的消費觀念,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消費觀。

一、大學生消費概況

大學生作為社會的一個重要羣體,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作為其中的一分子,我深感榮幸。大學生們在眾星捧月的氛圍下,天之嬌子的身影又有着怎樣的表現和行動呢?借社會調查的活動,我瞭解了一下我校大學生的消費情況。

大學生沒有經濟來源,經濟獨立性差,消費沒有基礎,幾乎是全部依靠自己的父母。經濟的非獨立性決定了大學生自主消費經驗少,不能理性地對消費價值和本錢進行衡量。大學生消費離散趨勢明顯,個體差異大。主要可回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大學生消費總體偏高。

我作為其中的一員,瞭解到我校大學生月均消費600-700元。一般情況下,調查結果呈現正態分佈即比較正常。但在實際的日常校園生活中,月消費1000元以上的人羣不在少數。我所調查範圍僅在本校範圍,本校地處內陸地區且並非大都市,假如在都市及沿海地區等消費水平相對較高的地區,這個數值只會上揚。在校園裏增加知識的天之嬌子們何以成了消費人羣呢?大學生有幾大消費支出:飲食、購物戀愛、人際交往、日常生活用品等。在温飽題目早已解決的今天,飲食所佔據的支出份額越來越小,大概40%左右。購物消費、戀愛資金、人情消費已經日漸增多。在我校,已涉足戀愛的大學生每月的戀愛消費大概在100-200元之間。同學之間宴客吃飯、生日聚會、老鄉會、慶祝會、歡送會等月消費也大體在100元以上。吃文化在大學生中日益體現,這部分消費月均50-100元左右。一個大學生年均消費總額達到15000元左右,一個普通的工薪家庭要承擔已顯疲態,農村家庭的負擔就更大了。

(二)大學生的部分消費具有不公道性。

大學生沒有形成完整的、穩定的消費觀念,自控能力不強,多數消費都是受媒體宣傳誘導或是受身邊同學影響而產生的隨機消費、衝動消費。這也是大學生示範消費效應的結果。拿手機產品來説,目前,在有手機的大學生中,一部分是通訊的需要,且家庭條件答應;另一部分有通訊需要,但在家庭經濟條件負擔不起的情況下“趨前”消費。而“奢侈”消費則是由大學生消費的示範效應,攀比心理導致的。在我班,擁有手機的人已經達到九成左右,普遍擁有中高檔手機。已有約40%的人擁有電腦。對於新生來説,電腦已經成為進學的必備“家當”之一。但在擁有電腦的同學當中,大部分同學是將電腦用於玩遊戲、上網聊天等娛樂活動,極少數的同學將電腦用於輔助個人的學習方面。據我瞭解,一女生兄妹四人,其中三人均在校讀書,身為大姐的她要求父母為其配備一部手機,手頭並不寬裕的父母為了滿足女兒的需要立即買了一部一千多元的諾基亞手機。

而衣飾、化粧品更是成了女生消費大頭。偶然一次上女生宿舍搬東西,玻璃櫥窗上擺滿了各種化裝品。美白、祛痘、防曬、保濕等各種功能的化粧品應有盡有。

(三)大學生思想活躍,對新事物有強烈的求知慾,喜歡追求新潮,並務員工作計劃敢於創新,消費的趨附性強,娛樂消費佔全部消費額的比重較大。在消費觀念與習慣上,大學生更加前衞,喜歡嘗試新事物,一個個新潮的髮型,在校園邊的街道上會讓你目不暇接。這些髮型的本錢,少則幾十元,多則數百元。而科技產品更是大學生們的至愛,手機、mp3已達到普及,電腦擁有率已有趕超50%的趨勢。上網消費、網上購物已經是習以為常的消費。

(四)大學生青睞品牌。

大學生消費在一定程度上會相信自己的真實體驗。假如使用某種品牌產生好的感覺,就會堅持使用同一品牌,從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終極形成使用習慣,保持對此品牌的忠誠度。在籃球場上,各種名牌“戰靴”齊聚一堂。阿迪達斯、耐克、李寧、安踏、匹克、361度、voit等品牌的鞋子一定會讓你一飽眼福。而在衣物上,大學生更是不惜花大價錢,各大學所處城市,專賣一條街最主要的購買力來自於在該城市讀書的大學生,一些人為此超前消費,向同學借款以滿足自身的購買慾。大部分則成了“月光一族”,生活費基本月底就光,根本就沒有節餘,甚至不到月末就向父母伸手。進進學生公寓,你不難發現,除了自行車,還有不少摩托車躋身校園,有車一族已不少見,他們騎車奔馳在校園的各個角落。少數的摩托車更是價格不菲的品牌車。

【第2篇】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調查報告

社會高速發展,變化日新月異。大學,有人稱他為象牙塔,也有人稱他是半個社會。當今大學生是社會關注的熱點,那麼,我們大學生可以良好的適應社會嗎???有些人自我定位不當,以至於畢業數年無法解決就業問題,也有人在大三便接到用人單位聘書,大展才華。大學面臨各種各樣的機遇與挑戰,我們是否能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為此,我們設計了針對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問卷。本調查該我校法學院、民商法學院、國際法學院、應用法學院、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等學院大一、大二、大三學生。為此,我們精心選擇、恰當編排,製作調查問卷,科學合理發放問卷、回收問卷,製作詳細的數據統計與圖表,最後製作調查報告如下:

本問卷第一題為被調查人基本信息,被調查人78%為男生、22%為女生本問卷題型設計有如下特點:第五六九題為單選題(數據附表為餅狀圖),第二七八題為多選題(數據附表為條形圖),第三四題是本問卷適應情況題型設計亮點(連環題),他是被調查人是會適應能力的重要體現。本問卷調查大學生對學校和對社會適應情況(就業、擇業)。本調查數據分男生、女生分別統計,側重分析男生女生社會適應能力的異同。我將通過題型分類來介紹本次調查結果。

第五題新生進入大學都要面對的問題,觸及大學生生活和學習。當今大學生是否應該加入各種組織鍛鍊社會適應能力?男生76%認為應該,24%認為不應該;女生72%認為應該,28%認為不應該。男生女生無太大差異。現在大學各種組織進行的如火如荼。大多數人選擇投身其中來鍛鍊自己,但也有同學認為參加社團組織不會得到應有的鍛鍊,只是浪費時間。這就反映了大學應着力創建高水平社團組織,同學也應該選擇適合自己的社團組織、積極加入。

第六題貼近大學生活且緊密聯繫社會。畢業首先面臨的是就業,這是我們邁入社會的第一步,也是社會適應能力最顯著的外在表現。而當今大學生應該從什麼時候開始關注就業信息呢?男生35%大一、28%大二、17%大三、15%大四、5%未考慮;女生36%大一、8%大二、44%大三、4%大四、8%未考慮。如果前兩項綜合統計:男生有63%在大三之前開始關注,而女生只有44%。這説明男生的社會危機感更強!而女生有接近半數在大三時才開始關注。我們應該主動制定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增強危機意識(尤其是女生),積極主動的鍛鍊這方面能力。

第九題是本問卷對社會適應能力最直接的體現,針對性很強。從本題中也可以看出大學生對當前自我社會適應能力的定位。男生24%很好、64%一般、12%不好;女生24%很好、67%一般、9%不好。男生女生基本一致。社會需要的是出類拔萃的人,試想,70%的人都能升入大學,你是大多數人中的一個,可以良好的適應社會,成就自我嗎?當今大學生應該及早確立自己個性化發展道路,主動通過各種途徑來提高自己的社會適應能力。更值得注意的是,24%的人認為自己這方面能力不好,這些人更應該關注與提高,而不是一味的逃避!知道自己的不足固然可貴,更要彌補自己的弱勢。

第二題是關於大學生應該培養哪幾種能力來適應社會。男生女生都認為學習知識的能力是最基本、最應該具備的能力。其次是社會適應能力,接下來是交際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動手能力、創新能力。這表明大學生在學習專業能力的同時,已經開始關注自己的社會適應能力。

第七題是關於大學生就業的思考,如何向用人單位介紹自己是本人社會適應能力的外在表現。男生女生都認為應該親自前往用人單位介紹自己,表明當今大學生正在積極主動的適應社會而不是一味等待。這是值得提倡的!其次,男生選擇通過熟人介紹,女生選擇建立自己的信息網站。通過熟人介紹利用社會關係也是適應社會的好途徑。值得關注的是,信息化的今天,利用互聯網來適應社會是不可或缺的。女生在這方面顯然有前瞻性!

第三四題是本問卷亮點且調查結果發人深思!在重要場合能不能很好的表現自我?男生66%能、34%不能;女生64%能、36%不能。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基本良好。在選擇不能的同學中,女生100%嘗試去改變而男生卻有16%從未嘗試去改變。這説明與男生相比,女生更具積極性、主動性。男生應加強這方面的認識,積極主動付諸實踐。

調查結論通過本次調查,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基本良好。但也凸顯了一些問題。(例如,大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有待提高)

建議學校應加強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教育。大學生應積極主動的培養自己社會適應能力。例如,利用互聯網建立自己的信息網站等。

【第3篇】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調查報告範文

社會高速發展,變化日新月異。大學,有人稱他為象牙塔,也有人稱他是半個社會。當今大學生是社會關注的熱點,那麼,我們大學生可以良好的適應社會嗎??有些人自我定位不當,以至於畢業數年無法解決就業問題,也有人在大三便接到用人單位聘書,大展才華。大學面臨各種各樣的機遇與挑戰,我們是否能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為此,我們設計了針對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問卷。本調查該我校法學院、民商法學院、國際法學院、應用法學院、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等學院大一、大二、大三學生。為此,我們精心選擇、恰當編排,製作調查問卷,科學合理發放問卷、回收問卷,製作詳細的數據統計與圖表,最後製作調查報告如下: 本問卷第一題為被調查人基本信息,被調查人78%為男生、22%為女生本問卷題型設計有如下特點:第五六九題為單選題(數據附表為餅狀圖),第二七八題為多選題(數據附表為條形圖),第三四題是本問卷適應情況題型設計亮點(連環題),他是被調查人是會適應能力的重要體現。本問卷調查大學生對學校和對社會適應情況(就業、擇業)。本調查數據分男生、女生分別統計,側重分析男生女生社會適應能力的異同。我將通過題型分類來介紹本次調查結果。

第五題新生進入大學都要面對的問題,觸及大學生生活和學習。當今大學生是否應該加入各種組織鍛鍊社會適應能力?男生76%認為應該,24%認為不應該;女生72%認為應該,28%認為不應該。男生女生無太大差異。現在大學各種組織進行的如火如荼。大多數人選擇投身其中來鍛鍊自己,但也有同學認為參加社團組織不會得到應有的鍛鍊,只是浪費時間。這就反映了大學應着力創建高水平社團組織,同學也應該選擇適合自己的社團組織、積極加入。

第六題貼近大學生活且緊密聯繫社會。畢業首先面臨的是就業,這是我們邁入社會的第一步,也是社會適應能力最顯著的外在表現。而當今大學生應該從什麼時候開始關注就業信息呢?男生35%大一、28%大二、17%大三、15%大四、5%未考慮;女生36%大一、8%大二、44%大三、4%大四、8%未考慮。如果前兩項綜合統計:男生有63%在大三之前開始關注,而女生只有44%。這説明男生的社會危機感更強!而女生有接近半數在大三時才開始關注。我們應該主動制定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增強危機意識(尤其是女生),積極主動的鍛鍊這方面能力。

第九題是本問卷對社會適應能力最直接的體現,針對性很強。從本題中也可以看出大學生對當前自我社會適應能力的定位。男生24%很好、64%一般、12%不好;女生24%很好、67%一般、9%不好。男生女生基本一致。社會需要的是出類拔萃的人,試想,70%的人都能升入大學,你是大多數人中的一個,可以良好的適應社會,成就自我嗎?當今大學生應該及早確立自己個性化發展道路,主動通過各種途徑來提高自己的社會適應能力。更值得注意的是,24%的人認為自己這方面能力不好,這些人更應該關注與提高,而不是一味的逃避!知道自己的不足固然可貴,更要彌補自己的弱勢。

第二題是關於大學生應該培養哪幾種能力來適應社會。男生女生都認為學習知識的能力是最基本、最應該具備的能力。其次是社會適應能力,接下來是交際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動手能力、創新能力。這表明大學生在學習專業能力的同時,已經開始關注自己的社會適應能力。

第七題是關於大學生就業的思考,如何向用人單位介紹自己是本人社會適應能力的外在表現。男生女生都認為應該親自前往用人單位介紹自己,表明當今大學生正在積極主動的適應社會而不是一味等待。這是值得提倡的!其次,男生選擇通過熟人介紹,女生選擇建立自己的信息網站。通過熟人介紹利用社會關係也是適應社會的好途徑。值得關注的是,信息化的今天,利用互聯網來適應社會是不可或缺的。女生在這方面顯然有前瞻性!本文由教育大論文下載中心 第三四題是本問卷亮點且調查結果發人深思!在重要場合能不能很好的表現自我?男生66%能、34%不能;女生64%能、36%不能。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基本良好。在選擇不能的同學中,女生100%嘗試去改變而男生卻有16%從未嘗試去改變。這説明與男生相比,女生更具積極性、主動性。男生應加強這方面的認識,積極主動付諸實踐。

通過本次調查,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基本良好。但也凸顯了一些問題。(例如,大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有待提高)

學校應加強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教育。大學生應積極主動的培養自己社會適應能力。例如,利用互聯網建立自己的信息網站等。

【第4篇】關於大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調查報告

如今大學生創業問題受到我國各界的關注。而且現在大學生的就業情況並不容樂觀,大學生創業對即將面臨工作的大學生是一條值得考慮的出路,但是現在社會上對大學生創業的褒貶不一,很多人認為大學生剛出校門就開始創業是盲目的,而且缺乏創業的意識和能力。因此我們開展了一次大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調查活動。由於交際的緣故填寫問卷的人員中以理工科學校為主,其次09屆和10屆的大學生是主要的被調查羣體。

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由此可見,就業的形式不容樂觀,因此,創業這一出路就出現在越來越多的畢業生的眼中。在調查中有57.22%的人表示,在畢業後有創業的打算。

主題:

創業其實是以新的生產力導入的方式開展一段事業。創業和以前的謀生不太一樣,所以對大學生能力要求比較高。第一,要有一定的工作技能,也就是説你要能夠協調一些人際關係,能夠有一些基本的管理手段、管理方法;第二,要有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比如在對內有員工團結問題,對外涉及到和工商、税務以及各個社會組織打交道的能力。

《全球創業觀察中國報告》顯示,半數大學生認為自己具備創業技能,但是專家稱還沒有創業,別高估了自身的能力,學生除了有點子以外,還有哪一些紮實的基本功

有45.88%大學生認為在大學期間學習如何自主創業非常有必要,但是,僅有極少的一部分人在平時積極地去了解創業的信息。對此我不知道該如何去解釋這個現象。我們認為現在很大一部分大學生對創業的理解很空洞。

有關創業的具體資料對大學生來説事很難接觸到的。所以大學生創業一般開始的時候都是比較生澀的。最重要的是對於項目或者是事業的定位以及戰略方向的把控能力。如果在一開始的時候方向選錯了,後面所有的努力可能就是南轅北轍。所以大概就這三個方面:一是工作的能力,包括基本工作能力和管理能力;二是良好的人際溝通;三是關於戰略方向的把控。這三方面的素質和能力不具備的話大學生開展創業實際上就是摸着石頭過河就比較艱難了。

調查結果

我們的調查表明,大學生創業對於絕大數的大學生是一條不可行的路,大多數的大學生對創業的理解還停留在很表面的地方,因此學校有必要加強這方面的工作力度。另外,有創業想法的大學生也應加強對這方面信息的關注程度,注意完善自己的素質和能力。為以後創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5篇】大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調查報告

關於大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調查報告

如今大學生創業問題受到我國各界的關注。而且現在大學生的就業情況並不容樂觀,大學生創業對即將面臨工作的大學生是一條值得考慮的出路,但是現在社會上對大學生創業的褒貶不一,很多人認為大學生剛出校門就開始創業是盲目的,而且缺乏創業的意識和能力。因此我們開展了一次“大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調查”活動。由於交際的緣故填寫問卷的人員中以理工科學校為主,其次09屆和10屆的大學生是主要的被調查羣體。

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據統計今年,中國將有611萬名研究生、大學本專科學生畢業。外加去年未找到的畢業生210萬,可預計xx年的高校就業人數多達810萬,而xx年這一特殊的年間我們不僅遭遇到了金融危機的重創,還經歷了刻苦銘心的雪災、地震等一系列的重大事件交織發生的一年。這些重大事件或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格局,並構成了當前就業面臨的嚴峻形勢。在全球金融危機重壓下,xx年上半年全國有6.7萬家民營企業倒閉,而在xx年年,民營企業吸納了34.2% 的大學畢業生。一方面我國就業人數明顯增加,另一方面企業萎縮明顯,企業校園招聘也相應畏縮。往年10月,各大企業都早早地啟動了校園招聘計劃,各大高校內也因此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但是由於遭受金融風暴的影響,就業市場整體不景氣, 很多大企業為了降低人工成本不得不大規模裁員,同時很多作為吸引就業主體的中小企業由於受到勞動合同法、出口遇冷等多重因素影響,業務訂單量明顯減少,用工需求也明顯減少。這給學生就業客觀上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由此可見,就業的形式不容樂觀,因此,創業這一出路就出現在越來越多的畢業生的眼中。在調查中有57.22%的人表示,在畢業後有創業的打算。

主題:

在網上有調查顯示,“曾經多次參加創業計劃競賽”的學生僅有3.5%,“參加過一次”的佔11.3%,有85.2%的受訪者表示“未曾參加過這樣的活動”——進行過創業實踐嘗試的學生總體比例還不到15%。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我們的調查顯示,有50%的大學生認為只要開創一份事業都可以叫創業,有22.16%認為創業就是開辦企業(公司)。這些認識顯然是不正確的創業是指某個人發現某種信息、資源、機會或掌握某種技術,利用或借用相應的平台或載體,將其發現的信息、資源、機會或掌握的技術,以一定的方式,轉化、創造成更多的財富、價值,並實現某種追求或目標的過程。在被調查者中有57.22%表示在畢業後有創業的打算。但是調查顯示認真關注大學生成功創業事蹟的人僅有15.46%,所以我們認為現在的大學生的創業意識不足,甚至有些盲目,不過還有一點,不排除我們調查的人羣大部分還沒有面臨工作,所以對創業的重視程度不夠的原因

創業其實是以新的生產力導入的方式開展一段事業。創業和以前的謀生不太一樣,所以對大學生能力要求比較高。第一,要有一定的工作技能,也就是説你要能夠協調一些人際關係,能夠有一些基本的管理手段、管理方法;第二,要有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比如在對內有員工團結問題,對外涉及到和工商、税務以及各個社會組織打交道的能力。

《全球創業觀察中國報告》顯示,半數大學生認為自己具備“創業技能”,但是專家稱——還沒有創業,別高估了自身的能力,學生除了有點子以外,還有哪一些紮實的基本功

有45.88%大學生認為在大學期間學習如何自主創業非常有必要,但是,僅有極少的一部分人在平時積極地去了解創業的信息。對此我不知道該如何去解釋這個現象。我們認為現在很大一部分大學生對創業的理解很空洞。

有關創業的具體資料對大學生來説事很難接觸到的。所以大學生創業一般開始的時候都是比較生澀的。最重要的`是對於項目或者是事業的定位以及戰略方向的把控能力。如果在一開始的時候方向選錯了,後面所有的努力可能就是南轅北轍。所以大概就這三個方面:一是工作的能力,包括基本工作能力和管理能力;二是良好的人際溝通;三是關於戰略方向的把控。這三方面的素質和能力不具備的話大學生開展創業實際上就是摸着石頭過河就比較艱難了。

調查結果

我們的調查表明,大學生創業對於絕大數的大學生是一條不可行的路,大多數的大學生對創業的理解還停留在很表面的地方,因此學校有必要加強這方面的工作力度。另外,有創業想法的大學生也應加強對這方面信息的關注程度,注意完善自己的素質和能力。為以後創業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