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學生調查報告大綱美篇

欄目: 調查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11W

學生調查報告由本站的會員投稿精心推薦,小編希望以下6篇範文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學生調查報告大綱美篇

第1篇:學生調查報告

給你一篇學生調查報告的寫作範例,你可以參考它的格式與寫法,進行適當修改。

一、調查説明:

(一)調查目的

為了更有針對性研究當代大學生的安全觀念, 握當代大學生掌的安全狀況,討在大學生開展安全教育的適宜內容和有效方探法,以便在大學生中更好地傳授安全知識 ,促使大學生進一步樹立科學進步的安全觀念, 引導大學生理性地對待生活中不安全隱患,提高青年大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預防危險行為發生的可能性,建築學院開展了以下調查。

(二)調查時間:

20xx 年09月26日 — — 20xx年10月10日

(三) 調查地點:

為了能夠更好的理解當代大學生的安全意識和所面對的安全問題,我們在建築學院進行了為期兩週的調查。

(四) 調查對象:

臨沂大學建築學院學生

(五) 調查方式:

本次問卷面向全院學生,採取隨機抽樣調查的方式,共發放 200 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197份。主要問題涉及學生對我校校園安全狀況的看法,安全意識的認識以及對學校安全建自設的建議等. 二,調查結果展示及分析:

(一)關於我校及其周邊環境安全狀況的調查分析:

我們我校及其周邊環境的整體安全進行了調查,近 37.3%的同學

認為是比較安全乃至非常安全.40.7%的同學認為一般,可見,我校及其周邊的安全的狀況是較為理想的. 我們發現了以下幾個問題:

1,我校周圍固定居民比較稀少,且周邊治安施不夠完善,不少同學晚上都不敢出門.

2, 我校校園面積較大,教學區與生活區距離較遠,交通安全問題不容忽視,校園內每天的車流量較大,同學們過馬路面臨着安全問題。

(二)關於我校存在的安全問題及其場所的調查分析

1,高達 88.8%的同學認為偷盜問題是最為突出的,很多同學都丟失過或大或小的東西.反映出大學生對自身財物安全意識的淡薄,有必要增強防盜意識,保管好貴重財物,同時,作為學校,加強巡邏以減少該類事件的發生率。

2,商業詐騙,因為大學生的社會經驗不夠,容易輕信他人,大學生就成了很多不法商家的目標, 因此學校方面應該嚴格門禁,對進出學校的人員進行登記工作.。

3,校園暴力事件排在了最後,可見大學生的素質較高,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行為。擬解決方案: 1,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以有效的減少乃至消滅這些安全問題.2,在很多同學看來,教室和食堂安全係數很高,但是罪分子就是抓住了學生的這種心理,進行盜竊行為,我們調查,據 35%的盜竊為發生在食堂,30.5% 發生在教室這不僅要求學校要加強這方面的防範和巡邏,更要求學生們自己增強防範意識,提高警惕,自覺保護好自己的財物.

(三)關於對待不法侵害的態度的調查分析通過調查發現, 達一半的同學在遭受到不法侵害後會選擇積極報案,34.7%的同學會尋求輔導

員幫助,只有不足11%的同學選擇了消極處理方式.可見,現在大學生的法制意識較高,能理性地思考,採取合法,有效地方式來解決問題。

三,小結:

在對校園安全問題的調查中發現,我校的安全狀況總體是較理想的,學生素質比較高,能採取積極的方式進行應對不法侵害,校園暴力事件發生率較低,但是仍存在一定的漏洞,突出問題主要集中在偷盜以及商業詐騙上,因此學校可有針對性的採取相應措施予以解決以便學校能更好的保障學生的安全,構建安全文明校園.特提出如下意見: 1: 學院可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以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及自我保護意識,如安全演習,主題日活動等豐富多彩的活動.2:加強老師的值班巡邏制度。

第2篇:學生調查報告

希望你能喜歡這篇學生調查報告範文。

【摘要】:隨着科技的不斷進步,經濟的不斷髮展,人們的消費水平不斷提高,期中手機消費也日益變大,大學生已悄悄成為新的消費人羣。越來越多的商家也開始把大學生作為手機購買羣中最重要的消費羣體之一,現在的大學生基本上是人手一部智能手機,方便和家裏聯繫。手機作為信息傳播新媒介,在大學生生活的各個方面得到應用。手機自身的功能作用是不用質疑的,但是大學生課堂上使用手機成為一種普遍現象,這對正常的教學秩序產生了衝擊,而且對大學生的理想信念、價值取向、思維方式與個性心理等方面也都產生着一定的影響。

關鍵詞:大學生;上課玩手機;調查與分析

一、 調查目的

在日常生活中常見年輕人低頭玩手機的情況,而大學生佔了低頭族很大一部分。通過這次調查瞭解上課使用手機這一行為對於大學生的學習影響,以及知曉上課使用手機的不同因素的影響程度,從而得到控制上課使用手機時間的合理方法。同時,為手機應用軟件企業以及手機品牌廠商提供一定參考。

二、調查時間

20xx年3月25日——20xx年4月5日

三、調查範圍

武漢地區大學

四、調查對象

武漢地區大學生

五、調查方法

網絡問卷調查

六、調查人數

190人

七、調查內容

1瞭解大學生上課使用手機的程度

2瞭解心理因素(實用、虛榮、強迫等)對於大學生使用手機的影響程度 3瞭解功能因素(娛樂、交流、工作等)對於大學生使用手機的影響程度 4瞭解課堂因素(教師、內容、參與度等)對於大學生使用手機的影響程度 5瞭解硬件因素(網絡、流暢性等)對於大學生使用手機的影響程度

6瞭解上課使用手機不同程度的大學生在排名上的分佈

7瞭解大學生對於上課使用手機的自我認知

8瞭解大學生對於控制上課使用手機的方法的理解程度及看法

八、調查方式

通過qq、微信、微博傳播網絡問卷鏈接,發放網絡問卷,然後用相應的統計方法對其進行了數據整理和分析。

九、調查圖表及分析

男女比例

1、手機品牌對於大學生上課使用手機的影響程度分析

我們首先了解了大學生各自使用手機的品牌,通過下圖可以看出:目前,大學生使用手機品牌比較分散,不存在集中使用某品牌的情況。再通過提問品牌是否會影響他們上課拿出手機,得到了比較直觀的數據可見品牌(虛榮心理)對於大學生上課使用手機的影響程度很低。

2、大學生在課堂上使用手機的程度調查

通過了解課堂上時大學生的手機置於何處,可以推測出其上課使用手機的可能性,通過調查結果顯示:

大多數大學生傾向於在課堂上將手機置於桌面上和抽屜裏,這將方便於在課堂上使用手機,而僅有15.79%的同學會將手機放於口袋,有較低的可能性在課堂上使用手機。通過對大學生上課注意力的調查和使用手機功能的調查

超過70%以上的大學生會在上課的過程中偶爾將視線放在手機屏幕上,當他們注意力在手機上時的只能偶爾的接受老師傳播的信息,這對於知識的接受一定存在着影響。而課堂上使用手機的功能主要是聊天和刷空間、微博,同時只有22.11%的大學生認為他們在課堂上使用手機進行的事情是需要立刻完成的,可以看出,在課堂上使用手機的功能對於學習的幫助微乎其微,而手機娛樂、交流功能對於大學生上課使用手機的影響程度遠遠高於辦公、學習功能對他們的影響。

3、手機網絡和流暢性對於大學生上課使用手機的影響以及大學生對手機依賴性分析

當手機網絡信號不好時,你會

上課使用手機,手機卡頓時,你會

調查結果顯示當手機信號不好的時候,有46.32%的大學生會選擇放棄使用手機,當手機卡頓時,則有45.26%的大學生會選擇放棄使用手機,可以看出超過50%的大學生即使手機信號不好、卡頓也堅持在課堂上使用手機,存在對於手機的依賴心理。當依賴心理較強的時候,手機硬件等方面的影響對於大學生上課使用手機的影響較低。

4、課堂因素對於大學生上課使用手機的影響分析

你認為課堂中以下的因素對你上課使用手機的影響程度,是(1無影響 2有一定影響 3有非常重要影響)

可以看出,課程內容、教師特點、課程參與度三個因素對於大學生上課使用手機都能產生很大的影響,而教師個人特點則對於大學生上課使用手機的影響最大,其次是課程內容,最後是參與度。

十、總結

通過調查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幾個方面的總結:

1、目前,大學生上課使用手機的現象是十分普遍的,而超過半的大學生課堂上使用手機是因為依賴心理,因為即使在硬件令他們的使用受阻的時候他們依然會堅持使用手機,虛榮心理和實用心理的影響較小。

2、儘管大學生上課使用手機的功能主要是娛樂、交流功能,對於學習本身的幫助微乎其微,但是讓他們談及對於上課使用手機的看法時,他們傾向於強調學習、辦公功能。

3、課堂因素對於大學生上課使用手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響,在課堂因素中下手增加學生的上課興趣,能有效控制大學生上課使用手機的情況。同時,也能夠看出,大學生對於上課使用手機的原因普遍歸結於課堂因素這類外因,而不能從自身內因去分析,尋找內心的解脱和平衡。

4、即使大學生自覺性低,但是大學生反對採取強制措施來控制大學生上課使用手機的現象,他們更傾向於自覺,所以,如果採取強制措施,容易適得其反,應該採取柔和性的措施去激發大學生的自覺性。

十一、建議

1、課程內容客觀難以改變,但教學是一教一學雙向互動的行為,教師可以改善自己的教學風格,創造更多的機會讓學生髮出聲音,增強課堂上的參與度,提高學生的上課興趣。

2、既然強制性措施不可取,那麼可以採取柔和性的措施去激發大學生的自覺性,可以效仿某高校在大學每間教室設置“手機休息處”的的做法,以自願原則為前提,鼓勵大學生上課前自覺將手機放置“手機休息處”,而“手機休息處”可以提供手機充電功能。同時,對於上課使用手機的大學生,老師應該適當的給予提醒。老師也要充分利用大學多媒體設備的開放網絡,多創造需要共同探討的話題的機會,師生可以一起利用電腦上網查詢相關資料信息,轉移學生的手機依賴,營造共同探討學習的良好氛圍。

第3篇:學生調查報告

猜你正在找學生調查報告的怎麼寫?那麼就給你這篇範文參考。

xx年12月對jy大學的學生做了愛情觀的問卷調查和網絡調查。在對jy大學各系、各年級學生關於愛情觀的抽樣調查中顯示:當今的大學生的愛情觀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談戀愛這在大學校園已不是希奇的事了,大學生有自己的戀愛觀,約91%的學生認為大學生戀愛是正常的。其中89。5%的男生贊同大學生在大學期間談戀愛,68。5%的女生認為大學生戀愛可有可無,一切天註定,其中又以文科女生為主佔55%。佔80%的學生認為大學的愛情是理想的,浪漫的。

在談到愛情的標準時,佔71。5%的學生認為愛情應以感情為基礎,70%的男生認為愛情應是隨緣的,而只佔6。5%的女生相信隨緣,但相信以金錢,外貌等為基礎的愛情佔了一部分,主要表現為女生佔11%。儘管多數人認為大學生談戀愛很正常,但對愛情的信任度上佔70%的學生認為大學生的

愛情可信度不高,畢業意味着分手,很難走向婚姻。而12%的理科女生認為大學的愛情是忠貞的,可信度甚高;佔18%的文科女生認為大學生戀愛可以發展為婚姻。

綜上,通過對jy大學生的抽樣調查表明:愛情表徵着兩個相愛的人連成的心,神聖不可侵犯,體現為大學生對愛情的認識較理想化,希望找到理想中的愛情,而現實的殘酷又給愛情加了矛盾的枷鎖,絕大多數的大學生不能很好地處理愛情與現實的諸般關係。同時,大學生對大學期間戀愛的認識又是片面的。

一、大學生的愛情代表着浪漫、理想化,但又無法擺脱現實的羈絆及殘酷

從jy大學網上調查蒐集的資料看:既有對現實的美好愛情的憧憬,如“愛情是神聖的、堅貞的”、“愛情如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愛,簡單而又簡約!我們的愛是建立在相互之間的需要上的!我們身邊的愛是輕輕的來,而又輕輕的走!沒有線,沒有頭,一切都是那麼的簡單而又簡約!”又有對現實殘酷的無奈,如“難得一身好本領,情關始終闖不過,柔情蜜意,亂揮刀劍無結果。流水滔滔斬不斷,情絲百結衝不破。刀鋒冷,熱情未冷,心底更是難過。無情刀,永不知錯,無緣份,只歎奈何,面對死,不會驚怕,離別心悽楚。人生幾許失意,何必偏偏選中我。揮刀劍,斷盟約,相識註定成大錯。”又有對愛情的無奈,如“愛情如流沙”,“愛是什麼?相愛,不就是兩個人你愛我,我愛你,還有我現在想的是現在相愛,以後會怎麼樣呢?會結婚嘛?所以我很猶豫,我很彷徨”。因此,當代大學生的戀愛充滿着浪漫與高尚,又逃不脱現實的殘酷。無怪乎,有人説:“大學不談戀愛,大學生活是不完整的。”而現實的愛情從來就沒有“世外桃園般的愛情”。

二、大學生的愛情觀既讓人充滿嚮往,又很脆弱

大學生朝氣蓬勃,有理想,有上進心,而對永恆的話題──愛情,既嚮往,又缺乏理智。在調查中佔41。5%的女生認為大學談戀愛是一時的好奇,經歷了十二年寒窗之苦、大學聯考的艱辛、無硝煙瀰漫的戰場的拼搏,進入了象牙塔,青少年壓抑久的心終於得到了釋放,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已經改變了高中的那種只有讀書為大學聯考的觀念已不復存在了,思想放鬆了,再由於處於青春騷動期的大學生終於找到了釋放情感的方式--談戀愛。由於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日趨成熟及對人生認識的完善,自然對愛情有了現實的變化。在調查中,佔13%的男生認為大學戀愛的一個目地是為了生理的需要,佔20%的男生認為大學生戀愛同居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58%的學生則反對同居,認為同居是對道德的一種敗壞;而約9%的文科類的女生認為同居無所謂,感情已達某種程度的時候,那也無可非議,只要雙方合適就可以,這可能與其所接受的知識、認識及感性思想的濃厚等有關。約佔60%的學生則認為愛情應該專一,忠於彼此,這成了主導思想,看來當代的大學生還是受傳統文化的薰陶,思想道德觀趨於良性化發展。一部分的女生認為如果可以找到更好的,會考慮換男朋友,追求更加完美的愛情,體現了對愛情的理想化,缺乏理性,談戀愛只是憑着自己的感性認識,缺乏成熟的分析。這樣一來,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大學生愛情信任度的下降。佔70%的學生認為大學生談戀愛可信度不高,但不會完全、堅決地反對戀愛,因為對消費者的大學生而言,婚姻是遙遠的事情,還談不上責任與義務,大學時代談戀愛也無可厚非;對愛情的認識,隨着年齡的增長,有比較成熟的表現,在被調查的大三、大四的學生中,佔60%的人主張戀愛應結合社會現實,家庭實際,經濟能力等,少了魯莽和隨便,多了成熟、理性的思考。

三、大學生的愛情觀又是不協調的

在調查中表明:佔30%的學生認為找男(女)朋友必須有“為共同理想奮鬥的決心”,其中藝術類的學生佔了10%,而佔60%的理科類男生認為女朋友必須是純潔堅貞的,佔20%的文科類的女生希望找個“在無聊時可以談談心的伴侶”……這些結果顯示:男、女學生對愛情伴侶的取向有着很大的不同,而文、理科又有明顯的差別。追究原因,可能是各自的文化知識層面、接受教育程度、道德觀念、對現實的瞭解認識和對未來的計劃等不同有關。

第4篇:學生調查報告

本站提供的學生調查報告範文,都是經過我們會員精心挑選整理的。

當前的社會,市場繁榮,社會穩定,人民生活普遍得到改善,但在這些好的前景面前,也暴露了不少問題,經過我初步瞭解,我知道主要有以下的三個方面:

1.大學生就業十分困難,

2.工廠缺少很多有技術的工人,

3.大量的印染工廠污染了環境。

1.大學生就業難。現在我國每年畢業的大學有幾千萬。而真正能就業的不是之誇之一,原因在於20xx年來了一場大型的金融危機,這次金融危機長達3到6年,會讓人民收集了苦頭,這是因為美國。經濟勢力倒退,然後播散到世界各地,使我國大學生就業十分困難,那是因為有些人很笨,公司為了讓自己在這個社會當中生存下去就不把那些很笨得人不管他了,然他討飯去……等許多事,就轉收有學問的人,讓這些人在公司為他(她)幹活,好讓自己生活下去!

2. 工廠缺少很多有技術的工人,是因為:有些人在少年時很貪玩,不管做什麼都做不好(出去穿鞋、穿身上的東西、刷牙洗臉,手上的活都做不來),考進了不好的高中和國中,現在就業的學生十分的困難(我是説那些學洗不好的同學),相反那些好的同學一個個被入取了,而那些不好的同學只好討飯、討錢……!有些人在家裏遊手好閒不務正業(我是説那些學洗不好的同學),使公司不要讓他(她)們做工人説以工廠裏面技術的人愈來愈少了,造成了工廠缺少很多有技術的工人!希望大家刻苦學習。

3. 大量的印染工廠污染了環境。是因為工廠的廢棄物太多了、塑料紙太多和排出黑色的霧氣,我們先來了解廢棄物和塑料紙是怎樣污染河水?印染工廠把大量的廢棄物和塑料紙一天一天的扔進河裏,,就這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小河裏的魚漸漸變少了,河水也變得渾濁不清,最後河裏的水漸漸的變少了,最後沒了!霧氣污染是工廠裏排出黑色的霧氣不斷的上升,污染了大氣層,還會臭氧氣層破裂!人們多聞了會的黑死病!可能的事就都會發生!一旦發生防不可防,會死去很多人!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第5篇:學生調查報告

學生調查報告怎麼寫?以下是我們給你的範文格式參考。

隨着社會經濟的`縱深發展,大學生作為社會中的一個特殊的消費羣體,其消費觀念的塑造和培養直接地影響其世界觀的形成與發展,進而影響其一生的品德行為。因此,關注大學生消費狀況,把握大學生生活消費的心理特徵和行為導向,培養和提高"財商",就成為高校的重要課題。

一、當代大學生消費新概念

1.消費方式已經進入網絡電子時代

隨着社會經濟的飛躍發展,社會消費方式已經從原來單一的現金交易向現金、信用卡、支票等多樣化的交易方式轉變,使人們的生活方式更趨方便快捷。當代大學生是青年人中的佼佼者,有着開放的思想意識,從不落後於時代的發展。那麼在消費方式上是怎樣的狀況呢?在調查中發現,作為特殊的消費羣體,當代大學生的消費方式已經進入了網絡電子時代。許多大學生

都有校園ic卡、交通ic卡、銀行取款卡、上網卡甚至運動健身卡等,"刷卡"時代使大學生的消費行為瀟瀟灑灑,用某些同學的話來説,就是"卡一刷,錢就花"。

2.消費多元化傾向

21世紀是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豐富多彩的時代,步入這一時代的大學生們不再滿足於宿舍、教室兩點一線的單調生活,儘管書籍仍是主要的消費對象,但已不是首選的,更不是唯一的消費項目。大學生的消費已呈現明顯的多元化趨勢,手機、旅遊、電腦、影音娛樂是大學生的消費熱點。調查中,當問及"在經濟條件許可情況下,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時,大部分學生選擇了"旅遊",其次是"買電腦",反映出大學生具有想走出校園、融入社會與自然、擁有高質量生活的渴望。

3.理性消費是主流

價格、質量、潮流是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從調查結果來看,講求實際、理性消費仍是當前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據瞭解,在購買商品時,大學生們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價格和質量。這是因為中國的大學生與國外的不同,其經濟來源主要是

父母的資助,自己兼職掙錢的不多,每月可支配的錢是固定的,大約在300-800元之間,家境較好的一般也不超過1000元,而這筆錢主要是用來支付飲食和日常生活開銷的。由於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們在花錢時往往十分謹慎,力求"花得值",因此會盡量搜索那些價廉物美的商品。無論是在校內還是校外,當今大學生的各種社會活動都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圍,談戀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不會考慮那些儘管價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們更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檔次,雖然不一定買名牌,但質量顯然是非常重要的內容。

4.追求時尚和名牌是不老的話題

大學生站在時代前沿,追新求異,敏鋭地把握時尚,惟恐落後於潮流,這是共同特點。最突出的消費就是使用手機。當代大學生們的消費中普遍增加了手機的消費項目。有調查表明學生手機擁有率不低於40%。此外,電腦及相關消費也是他們的追求,小至一張幾十元的上網卡,大至電腦都是當代大學生的寵物,用計算機系同學的話來形容,他們簡直就把電腦當成自己的"情人知己"。再次是髮型、服裝、飾物等大學校園中都不乏追"新"族。調查資料也印證了這一點,就所佔比例來看,"是否流行"緊隨價格、質量之後,成為大學生考慮是否購買的第三大因素。至於名牌產品,當問到"如果經濟許可,會否購買名牌產品"時,80%的學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體現了大學生對追求高品質、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二、當代大學生消費狀況存在的問題

1.儲蓄觀念淡薄,財商需培養和加強

"財商"一詞的提出者羅伯特?清崎曾經説過:"財商與你掙了多少錢沒關係,它是測算你能留住多少錢以及能讓這些錢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討論會上,當問及對"財商"

概念的認識時,很多同學表示陌生。當問及一學期結束後經濟情況如何時,大部分同學都坦然承認自己的消費已經超出計劃範圍,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向別人借回家的路費,略有剩餘的同學也想着如何把剩餘的錢花完,只有極少數同學有儲蓄的意識。可見,當前大學生的財商需要培養和加強。

2.消費差距拉大,出現兩極分化

在關於月平均消費一欄的調查中,有15.2%的同學在200元以下"有點痛苦"的生活線上堅持學業;有28.3%的同學在250-350元之間"勉強過得去",有23.7%的同學在350-450元之間"稍為有點爽",有16.7%的同學在500元左右"可以瀟灑走一回";有6.9%的同學在600元左右"比較自由";有7.5%的同學月消費800元以上可以説是"跟着感覺走--無憂無慮"。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差距增大,兩極分化比較分明,

3.消費結構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為突出

大學生的生活消費即消費的主要組成部分以生活費用和購買學習資料、用品為主。在生活費用中,飲食費用又是重中之重,以學生在校每天消費8元左右用於基本飲食需要來估計,學生每月淨飲食費需250元左右。

大部分女生飲食費用在300元以下,有的為了保持苗條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慾,有的為了節約支出不顧營養需要淨選擇廉價的飯菜;問題是對健康飲食知識瞭解不夠。

4.過分追求時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討論會中,一些同學指出,為了擁有一款手機或者換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機,有的同學情願節衣縮食,甚至犧牲自己的其他必要開支;有些男同學為了一雙名牌

運動鞋,有些女同學為了一套名牌化粧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甚至偷錢以滿足自己的慾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學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虛榮心的驅使又極易形成無休止的攀比心理。

5.戀愛支出過度

在調查和討論會上我們發現,一部分談戀愛的大學生每月大約多支出100-2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達到500元。他們大多承認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質投入,經常難以理性把握適度消費的原則。

三、當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為偏頗的原因分析

當前大學生在消費上出現無計劃消費、消費結構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費、戀愛支出過度等問題,既與社會大環境的負面影響有關,也與家庭、學校教育缺乏正確引導不無關係。

今天的大學生生活在"沒有圍牆"的校園裏,全方位地與社會接觸,當某些大學生受到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奢侈浪費等不良社會風氣的侵襲時,如果沒有及時得到學校老師和父母的正確引導,容易形成心理趨同的傾向,當學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經濟上滿足較高的消費條件時,這些思想就會在他們的消費行為上充分體現。更糟糕的情況是,有些家庭經濟狀況不允許高消費的學生,為了滿足自己的消費慾望不惜作出一些損人利己甚至喪失人格、法理不容的犯罪行為。

那麼對於大學生在消費中產生的問題,我們能提出什麼建議呢

1.增強獨立意識,培養和加強理財能力現今的大學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

競爭的社會中生存,那獨立理財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財不是簡單的四則運算,不是簡單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長期的理性基奠,個人盲目的衝動不是獨立,是任性的表現,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腦中有獨立的概念,更迫切的是獨立的行動和理性的思考。主要有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正確認識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其二,正確運用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

2.克服攀比情緒攀比心理的形成不可避免。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呢?首先,我們應樹立適應時代潮流的、正確的、科學的價值觀,逐漸確立正確的人生準則,給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學生的確需要競爭意識,但並不是所有的事物我們都需要爭,生活上次於別人,並不可恥,沒有必要抬不起頭來。通過這次調研,我們基本掌握了當代大學生消費心理趨勢及現狀。大學生的基本生活消費大體上是現實的、合理的。但離散趨勢明顯,個體差異大,這主要是生源來自全國各地,由於家庭情況的不同和消費習慣的差異造成的。在以寄生性消費為主的大學生中,培養獨立的理財能力、科學的價值觀應是當務之急。

3.形成大學生良好消費風氣良好校風是師德師風和學生學習、生活作風的有機組合。其中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是體現學生生活作風的重要部分。一旦良好的消費習慣得到培養和加強,就會對良好校風的塑造起促進作用,並形成校風助學風的良性循環。因此,應該把大學生良好消費心理和行為的培養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設計有關大學生健康消費理念的活動專題,並且持之以恆,以大學生良好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促進良好生活作風的形成,進而促進良好學風、校風的鞏固與發展。

第6篇:學生調查報告

給大家帶來學生調查報告範文,供大家參考!

前言

自尊也稱自尊心或自尊感,是社會評價與個人自尊需要關係的反映。個人生活在羣體中總希望在其中佔有一定的地位。當社會評價滿足個人的自我需要時便產生肯定的自尊感,它促使人積極向上,相反,缺乏自尊心的兒童往往自暴自棄,產生自卑心理。在國小階段,自尊心強與自卑感強的兒童都很常見。為什麼要把自尊看作是國小生心理健康發展的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呢?

(1)自尊對兒童行為起着重要的動機作用。缺乏自尊心的兒童在與他人交往時常發生困難,喪失向上的勇氣,變得意志消沉,遇到挫折就會淪喪。

(2)自尊對國小生健康人格形成有着重要影響。性格特徵是個性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多性格特徵,如:開朗、活潑、憂鬱、粗暴等都和自尊有着密切的關係。

(3)自尊對國小生的生長髮育也有較大的影響。失去自尊的孩子不會積極地參與社會活動,長期自卑的兒童,由於情緒的壓抑,會使得內分泌機能、神經系統的功能發生紊亂。因此,國小生健康人格的塑造自始自終離不開自尊心的培養。

但如何遵照這一尺度來做一個真正自尊的人,孩子們心中卻是迷惘的。曾經看過這樣一篇紀實報導:十幾歲的孩子,因為不能忍受老師的責備、父母的打罵離家出走了。來到社會,他結識了一夥流浪兒,他們教他偷、搶、享樂,讓他覺得有面子,有自尊。乃至被解送回家後繼續外逃,渴望這樣的生活。在這其中,自尊感過弱,覺得被老師責備很沒面子,很羞恥,使他走向了犯罪之路。而錯誤的自尊(喜歡夥伴們的吹捧)又使他一步步走向犯罪深淵。這其中,自然存在孩子如何正確認識人的自尊感的問題。這與家長的引導、老師的教育方式方法也有一定關係。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家庭的溺愛放縱和學校教育存在的某些不足,很容易使學生的自尊感偏離適當的度,對孩子們今後健康人格大形成產生不小的影響。為了正確瞭解當前學生的自尊感情況以及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的不足,以便從原因入手,在今後的教育工作中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使他們的心理健康成長,我進行了本次調查。

本次調查以在XX市新區為主,從中我抽取了一所中心校、三所村校計600多名學生參加。從學生的涉及面來説,面是比較廣的,同時也注意選取社會各個階層的孩子作為自己的調查對象。從調查試題來説,具體從學生自身的發問入手,尋求影響學生自尊感形成的因素。

結果與分析

1、自尊感形成的關鍵期

首先,從學生自尊感強弱的問題來看,學生對於如何解決作業難題、上課答題的態度等有關正確處世觀的題目中,中年級學生的自尊感強度比高年級學生強。100%的中年級學生的答案與教師平常的要求相符,但是在高年級學生中卻出現了偏差,有9%-30%的學生在不同的試題中承認自己平時有抄襲現象或其他錯誤。由此看來,對於年齡較小的學生,教師灌輸的思想所產生的影響很大;但對於高年級學生影響較弱,原因在於他嚐到了一些違背原則的甜頭,很容易產生種種錯誤思想,進而形成不正確的處世態度。由此可見,四、五年級是學生自尊感在思想上向行為過度的關鍵期。這時期的學生思想容易反覆要特別注重培養學生正確的道德判斷能力,以培養正確的自尊感。

2、學生間人際關係對自尊感形成的影響

在有關學生處理同學之間人際關係問題中,我們能看到一些普遍問題。有21%的學生不願在與人吵架後主動與別人和好,而與人主動和好的學生大多為中等生和差生。有案可27%和23%的學生不願意或無所謂與差生交朋友。由此可見,獨生子女的優越感在這一代孩子們的身上表現比較明顯。這其中,優等生的優越感尤為突出,這與家長的寵愛和老師的偏愛不關係。這對學生也容易形成成績好就是好學生的“一俊遮百醜”的思想,對孩子們思想的健康發展會產生錯誤導向。

3、要掌握適當的度,運用正確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尊感

教師如何正確對待學生一系列問題中1,我們可以看到有88%的教師在學生答題錯誤後讓學生站着。100%的學生不願意在這種情況下被罰站,這令他感到羞恥,久而久之就出現了有14%的學生對教師的批評抱有無所謂態度。由此可見,過分激發學生的羞恥感,產生的危害也很大。同時,我們還可發現24%的學生大多為差生或中等生。這部分學生只要一犯錯誤,教師就會請家長來學校,調查顯示98%的學生不希望父母到學校去,因為這會在同學面前丟臉,對他的自尊心傷害極大。他更願意與老師交流。我並不完全反對請家長來校,但次數多了,學生討厭,家長也煩,其存在的教育意義也失去了。試想我們成年人,在犯了錯誤後也喜歡聽到他人的直接忠告而不是轉告。

4、健康的家庭教育氛圍,是學生自尊趕形成的重要因素

從家長的態度來看,有30%的家長,在孩子犯錯誤後隨自己的情緒來處理問題,而無一定的原則方法。15%的家長是打一頓草草了事。實際上,僅6%的學生認為犯錯題誤後應受懲罰,而82%的學生願意家長和他一起 原因。可見,孩子產生的自豪感/,有時就 讓家長不恰當的方式在無形中扼殺了。

思考和建議

由上可知,學生自尊感的形成、發展應從小抓起,根據不同年齡的要求,協調學校、家庭、學生之間的關係,進而取得綜合成效。

二、 幾點建議

1、幫助學生樹立自尊感,讓學生會做人

學會生存,學會做人,是每個公民生存之必須。面對複雜激烈的社會,如何做人已成為最高學問。為人之道,以德為本,首先要讓學生有明確的為人準則和正確的處理原則,讓學生以良好的思想、道德來要求自己,產生正確的自尊感。這其中要注意抓好中年級的思想教育和高年級行為習慣的養成。中年級的思想教育並不難辦到,關鍵在於高年級形為習慣的養成,可通過學生自我的教育及集體教育兩方面進行。從學生自身出發,指導學生以日常行為規範的養成為目標,提高學生的道德判斷力,通過學生的自我對比,學生的道德自省力,用這一方法來發現錯誤,並用“犯了錯誤,改正”、“犯了錯誤,做好事”等途徑教育學生正確認識錯誤,指導學生自我發現錯誤,正視錯誤,改正錯誤,來樹立正確的自尊感。這其中要處理好優等生與其他學生之間的關係,教師對待學生要注意做到一視同仁。在四、五年級這一階段,還應注意學生行為上的反覆,注意常抓不懈,六年級應重點做好各種行為準則在思想和行為上的鞏固。

2、教師要尊重和信任學生,公正對待學生

對全體學生一視同仁並充分尊重和信任是教師的必備素質,對於學生所犯錯誤,教師應及時指出,讓學生產生羞恥感。但不可過於強調羞恥感,因為易產生負效應,使學生自暴自棄或無所謂,應在指出的基礎上幫助他改正。還應注意不要偏愛、歧視學生、體罰學生。這些現象是孩子們不願接受的,容易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影響學生人際關係,容易激發學生的逆反心理,影響學生建立健康的自尊感。信任自己的學生,放心與他交談,用朋友的態度指出他的錯誤,督促他改正錯誤,及時地鼓勵他,盡力消除師生之間的隔閡。

3、獲得家長的支持,幫助建立自尊感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時時刻刻都在以自己的思想、行為影響學生,作為老師應放下架子,走進每個孩子的家庭,多與家長交流,與他們共同溝通教育孩子的方向,讓家長在家庭教育中也有發可依,而不是用武力解決問題。告訴家長不要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打罵並不解決問題,要跟孩子講道理,別怕麻煩,孩子自然會在無形中用一定的標準來衡量自己的錯誤,注意保護自己的自尊心。

結束語

孩子的自尊感是一種渴望得到社會、集體、教師、父母尊重的情感我們應當教會孩子知道真善美、假醜惡,讓他們自己學會衡量自己的行為,產生正確的自尊感,使他們獲得今後人生道路上前進的動力,激勵他們奮發圖強,不斷進取。培養,保護孩子的自尊感是我們學校、教師、家庭乃至整個社會的責任。

本站的小編希望以上6篇學生調查報告範文能夠幫到你,當然,你還可以點擊這裏查看更多學生調查報告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