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班級德育工作需要創新思維

欄目: 教育教學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6.17K

班級德育工作需要創新思維

班級德育工作需要創新思維

                       

內容摘要:

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班級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必須既能體現教育工作的政治方向,又將優良傳統教育與時代特點緊密結合。通過對班級德育工作的反思,力求在德育的理念、內涵、形式等方面的創新。

關鍵詞:班級德育   創新思維

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許多中國小管理理念都提到“以德立校”。眾所周知,品德是一個人最重要的素質,德育是學校教育的首要工作;如果沒有德育,教育也就不成為教育了。但問題在於,德育工作做到今天,我們總感到班級德育工作的時效性不能令人滿意。由此,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班級德育工作的得失成敗,尤其是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

一、 對班級德育工作的反思

(一)德育理念的傳統化

傳統德育過分強調教育人的政治功能,一提起德育便想到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想到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想到思想政治教育,似乎這是德育的全部內內涵,掌握了這些內容,德育就已完成它的使命,德育工作就做好了。

誠然,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堅持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保證學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完成上級下達的各項政治任務的前提。但如果把德育當成了簡單的政治任務,課上所講的道理與學生思想實際相隔太遠,就會失去號召力,缺少親和力,沒有感染力,不能形成影響力。所以,班級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必須既能體現教育工作的政治方向,又把優良傳統教育與時代特點緊密結合,聯繫實際、貼近生活、與時俱進,積極地去探索順應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體現社會化、人文化特點的內容、方法和載體,做到班級德育工作以人為本,以青少年的身心發展為本。

(二)班級德育制度的偏激化

就制度本身而言,不過是某個人羣共同體為着自己的預期目標而採取的一系列的行為規範或思想導向的方法和措施。説到底,制度只是管理的一種工具、一種手段。可以説,班級的德育工作是為培養“四有”新人而團結、凝聚師生羣體的活動。從這個意義上講,有目標,就有管理,有管理就需要制度建設。因此,合理有效地建設班級各項德育工作制度是無可非議的。但問題的產生是不少班級偏執於單純的“制度完善”,從“規章”到“條例”逐條細化並趨於極端的量化,這就使得制度的工具性功能被無限誇大,而毫不考慮被規範者的心理認同及情感接受;制度制定者——班級德育工作者們似乎還將自己的管理思維停留在已被時代批判的、過時的“經濟人”假設上,總是把受教育者當成被管理者放在被動的位置,一廂情願地維護着制度的完美與尊嚴。殊不知,在這種善意的教育控制下,學生表面看去順從或沉默,但學生實際內心牴觸、不滿,教師也無法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因此,班級德育必須改變這種表面平靜而內心洶湧的狀況。

(三)德育工作的形式化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任何形式都是因其內容而存在的,也必須服從並服務於內容。就班級德育工作與班級文化建設而言,二者是一個有機體的兩個組成部分,德育是內容,文化建設是形式。但在實際工作中,一些班級德育主張與班級文化建設的實踐結合得並不是十分的默契,甚至於各行其是。例如為迎接上級檢查,各班響應學校的號召都大搞文化建設,制展板、貼標語、辦板報、做宣傳、樹立模範班級等,活動搞得熱鬧紛呈,與之配套的“知識競賽”、“徵文演講”等“運動”也是熱火朝天,在如此突擊式的校園文化建設的背後,到底是班級德育工作主張的能量聚變呢?還是其主張在盲目動因下的衰變?

班級作為實施德育的主陣地,如何促使德育功能更有效地實現,已成為德育發展的當務之急。本人認為,要增強教育的時效性,必須進行德育創新。社會現代化要求人的現代化,要求德育促進人的德性現代化,包括培育、發展符合現代要求的德性因素和抑制克服不符合現代化要求德性因素。今天德育創新的目的就是培養人的現代化德性。只有進行德育創新才能應對社會現代化發展的挑戰,包括市場經濟、知識經濟和信息化、全球化趨勢的挑戰。

二、班級德育工作必須創新

如上所述,班級德育工作必須在德育的理念、內涵、形式等方面

力求創新。

    德育創新目的是為了增強德育的時效性,使受教育者在輕鬆、自然的狀態下愉快地接受教育,從而得以情感的陶冶,理性的昇華。

(一)抓小事、育大德,寓德育於細微處

對於青少年學生,應該在德育工作中從大處着眼,從小事着手。既要突出主導性內容,實事求是地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道德教育,幫助他們樹立崇高的共產主義理想,更要抓緊學校各項基礎性文明道德修養和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

(二)寓德育於師生情理交互過程中

在班級德育工作中,教師要滿懷愛心,講究民主平等的作風和適度的寬容,對待學生尤其弱勢羣體學生,認同並尊重他們,給他們一抹微笑,一個點頭,一聲招呼,同時改善交流方式,同他們平等對話,疏通其情感,激發學生的內驅力,讓學生自己去了解他人,與他人溝通和合作,理解和認識自己,自覺克服缺點,培養其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

(三)寓德育於良好的育人氛圍中

班級不是室外桃園,學生的行為品德極易受周圍環境影響,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班級受到周圍環境的良好薰陶,是一種良好的道德實踐。為此,大力整治學校周邊環境,淨化美化家庭育人環境,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每一片土地、每一個角落對學生的道德薰陶作用。

(四) 寓德育於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中

在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其日常生活和實踐活動對其道德品質的形成至關重要。因此,德育不僅僅體現在課堂教學中,還應該體現在學生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中。通過踐行將德育知識外化為具體的品德行為,並逐步形成其人格力量。

二、 對班級德育工作創新的幾點實施意見

班級德育工作創新要體現時代感,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要堅持與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標相一致;堅持與時俱進,繼承與創新相結合的原則;堅持課內課外統一的原則;堅持教育與管理相結合的原則;堅持教師、班主任、教職工齊抓共管的原則。本人認為,創新實施內容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發揮好教學課程的德育主渠道作用                                                                   

《思想品德》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的主陣地。政治課教師要對《思想品德》課不斷進行改革,使《思想品德》教學更貼近學生、貼近社會;要把社會主義榮辱觀內容融入教學中;要廣泛採用案例教學、參觀、演講、討論等自主性學習方式和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我養成的主動性。

除《思想品德》課外,《語文》、《歷史》、《地理》等課程都藴含着豐富的德育因素。各門課程教學也要結合自身特點,本着有機滲透的原則,挖掘各課程教學內容中固有的德育資源,通過各個環節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使教書與育人緊密地結合起來。

(二)在興趣小組活動中滲透德育

在音樂、體育美術、科技等興趣小組活動中,指導教師要注意根據所負責小組的活動特點,通過講解、資料展示、視頻播放等形式靈活機動的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使活動與培育能力、育人緊密地結合起來。

(三)利用主題班會進行班級德育教育

根據學生特點,設計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班會,對學生進行班級德育教育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主題內容一定要貼近學生學習、生活,如 《擁抱親情》《好習慣是成功的保證》《人,最重要的美德是什麼》《我的理想確定了嗎》等,形式可以是辯論、可以是主題發言、可以是家長、學生、老師的三方對話等。總之,要生動活潑,要從學生易於接受的層面去設計開展。

(四)利用校內外實踐活動進行德育教育

3月份開展學習雷鋒月活動,4月清明節掃墓活動;模擬長征活動,為災區、貧困地區捐款、開展手拉手活動等。讓學生們在活動中受到薰陶、教育。

(五)利用黑板報、櫥窗等園地進行德育教育

黑板報、櫥窗既是學生展示書法、繪畫、設計、審美能力的陣地,又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園地。充分創造性的利用這些地方對學生進行有趣、有效的德育教育。

(六)調動各種教育力量參與對學生的德育教育

請法官作法制教育;請交通警察作交通安全教育;利用家長學

校讓家長成為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一員;讓宿舍管理員、食堂管理員甚至門衞師傅也參與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形成一個德育教育網絡。

    總之,讓班級德育工作不再只是《思想品德》課的內容,不再只是班主任的事,不再只是口頭的空洞枯燥的説教,而是千方百計讓德育教育“活”起來,通過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活動對學生進行教育;我們要努力使班級德育工作成為學校工作中最有特色和成效的方面,讓班級德育成為萬紫千紅的素質教育大花園中最為奪目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