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古詩詞教學要喚起學生美好的想象

欄目: 教育教學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73W

古詩詞教學要喚起學生美好的想象

古詩詞教學要喚起學生美好的想象

教無定法,但應教學有法,恰當的教學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古詩詞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在長期的教學探究中,我認為,古詩詞教學如果能喚起學生美好的想象,就會突破難點,化難為易,達到很好地教學效果。下面我以對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和杜甫的《春夜喜雨》的教學分析為例,來談談古詩詞教學如何喚起學生美好的想象。

唐朝詩人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是編入部編版國小語文六年級第一單元第三課的一首古詩。我們可以怎樣教學這首詩歌?詩歌教學的重點在哪裏呢?

我們看教材的編寫意圖。單元導語中寫了這樣一句話:“背起行裝出發吧,去觸摸山川湖海的心跳。”提了兩條教學要求:“閲讀時能從所讀的內容想開去”和“習作時發揮想象,把重點部分寫得詳細一些”。這一句話,和這兩條要求,向我們提出了本單元教學的一個核心內容,那就是“想象”,想象山川湖海的美麗,用想象“觸摸山川湖海的心跳”。

我們再看教材編寫的練習。教材中有兩道練習與這首詩歌有關,一道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另一道是“《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都寫了月夜的景色,表達的情感卻不一樣,結合詩句説説”。從練習看,這首詩歌的教學有兩個要點,一是讀背,二是通過意象“月”感受詩人情感。

我們再看詩歌文本特點。“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這首詩歌,作者敍事寫景,融情於景,將“愁緒”藴藏在所描繪的意境之中,寄託在所憑藉的意象之中。要讓學生理解這首詩歌所表達的情感,就必須帶領學生還原詩歌所描繪的意境,帶領學生走進詩歌的意境。

綜合以上三點分析,這首詩歌的教學重點就落在了“體會詩歌所描繪的美景和表達的情感”上,教學方法就落在了“朗讀”“想象”和“比較”上,綜合重點和方法,我們可以將教學的關鍵濃縮成一點:“煥發學生對詩歌美好的想象”。

下面,我再以唐代大詩人杜甫《春夜喜雨》為例,這首詩的內容是“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這首詩的大致意思是:好雨知道下雨的節氣,正是在植物萌發生長的時候,它隨着春風在夜裏悄悄地落下,悄然無聲地滋潤着大地萬物。雨夜中野外黑茫茫,只有江船上的燈火格外明亮。天亮後,看看這帶着雨水的花朵,嬌美紅豔,整個錦官城變成了繁花盛開的世界。

這一首詩的教學目標可以這樣設定:

1、充分利用學習資源,背誦這首詩,發揮想象,感悟古詩之美。

2、感悟詩句的意思,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並展開想象,體會詩的意境,感受春雨的美好,引導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

3.啟迪靈性,發展語言,進一步拓展閲讀。

這首詩的教學重點是體會詩的意境,感受春天的美好。

無論是三個教學目標還是教學重點,都強調了想象在學習這首詩中的重要作用,體會詩歌的意境,感悟古詩之美,感受春雨的美好,以及發展語言進行對古詩的改寫,都要運用想象,離開了想象,對這一首詩的理解就起不到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春夜喜雨》是杜甫在唐肅宗(李亨)上元二年(761)春天,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時寫的。此時杜甫因陝西旱災來到四川定居成都已兩年。他親自耕作,種菜養花,與農民交往,因而對春雨之情很深,寫下了這首詩描寫春夜降雨、潤澤萬物的美景,抒發了詩人的喜悦之情,也抒寫詩人對春夜細雨的無私奉獻品質的喜愛讚美之情。

《春夜喜雨》是描繪春夜雨景,表現喜悦心情的名作。首聯“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就用一個“好”字讚美“雨”,總領全詩,“好”是這首詩的文眼,全是始終圍繞“好”字來議論、描寫、抒情。同學們想一想,春雨究竟“好”在哪裏?如果你是詩人,你會怎樣來表現春雨的“好”呢?作者把雨擬人化,説它“知時節”,懂得滿足客觀需要。其中“知”字用得傳神,簡直把雨給寫活了。春天是萬物萌芽生長的季節,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來了。它的確很“好”。 

頷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髮揮想象,着這樣的夜晚,春雨隨風悄悄地飄灑下來,無聲無息地滋潤萬物。這兩句詩是緊扣首聯的“好”來寫的。大家想一想:春雨有哪些好處?春雨使花草樹木莊稼得以萌發、生長,春雨為大地穿上了綠裝,給大地帶來了勃勃的生機,給人們帶來了希望。頷聯寫雨的“發生”,進一步表現雨的“好”,其中“潛”、“潤”、“細”等字生動地寫出了雨“好”的特點。雨之所以“好”,好就好在適時,好在“潤物”。第二聯寫出了典型的春雨──伴隨着和風的細雨,那個“好”字才落實了。“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仍然用的是擬人化手法。“潛入夜”和“細無聲”相配合,不僅表明那雨是伴隨和風而來的細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潤物”,無意討“好”。惟其有意“潤物”,無意討“好”,它才選擇了一個不妨礙人們工作和勞動時間悄悄地來,在人們酣睡的夜晚無聲地、細細地下,從而讓學生們感受到春雨無私奉獻的精神,表達了詩人對春雨的喜愛和讚美之情。

頸聯“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同學們展開想象:詩人可能先是在屋裏,聽到春雨輕輕灑落的聲音,他心情十分愉快。接下來,他會怎麼做?詩人推開屋門走了出去,看到了野外、江面的景象。在不太陰沉的夜間,小路比田野容易看得見,江面也比岸上容易辨得清。如今放眼四望,“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只有船上的燈火是明的。此外,連江面也看不見,小路也辨不清,天空裏全是黑沉沉的雲,地上也像雲一樣黑。看起來這雨準會下到天亮。這兩句寫出了夜雨的美麗景象,“黑”與“明”相互映襯,不僅點明瞭雲厚雨足,而且給人以強烈的美感。

尾聯“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是詩人想象中的情景,緊扣題中的“喜”字寫想象中的雨後之晨錦官城的迷人景象。“曉看”二字説明了這兩句詩是詩人自己的想象。由“春夜喜雨”,詩人不禁想到了第二天早晨,一定可以看到城裏的花兒遍地開放,那一朵朵花兒沾着雨水,顯得沉甸甸、紅豔豔的,整個錦官城一片“紅濕”,萬紫千紅,匯成了花的海洋。其實,詩人想到的可能還不止這些,同學們大膽想象,詩文可能還想到了什麼?如果是你,你還會想到些什麼?(引導學生大膽想象,如詩人想到農民會在雨後播種,麥苗喝飽了雨水有長高了一截,人們開始踏青賞花了等等)。

作業的佈置也可以運用想象,想象畫面作畫,根據文意發揮想象,寫200字左右的小散文,發揮想象,根據文意,寫一篇小故事等形式。這樣無論是根據詩文作畫,還是寫散文、編寫小故事等方式,都需要學生運用豐富的想象,把畫面描繪的生機盎然,豐富多彩,把散文寫得形象豐富,吸引讀者,把故事編得曲折靈動,生動感人。也可以反其意而設計作業:如果沒有這場春雨,今年農作物的收成會不會像往常一樣高呢?農民們這一年以來所落下的汗水會不會白流?這一年以來積累的辛苦會不會就此付諸東流?

總之,對《春夜喜雨》的教學,無論是教學目標的設置,教學重點的分析突破,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對詩文意境的體會,還是課後作業的佈置等教學環節,都需要“喚起學生豐富的想象”。

那麼,古詩詞教學如何喚起學生美好的想象呢?

第一步,讀懂詩歌的字面意思,為下一步的想象打好基礎。這個步驟,要引導學生讀懂詩歌的重點字詞,理解重點字詞的意思。在這個基礎上,讓學生嘗試着用自己的話説説詩歌的大意,甚至可以是逐句翻譯。這是教學的基礎性環節,一方面為進一步的想象做鋪墊,另一方面也是要照顧班級中基礎相對薄弱的孩子。

第二步,朗讀詩歌,想象詩歌美好的畫面。這個時候,帶領學生用不同的節奏和方式朗讀詩歌,以感受和想象詩歌所描繪的畫面,走進詩歌的意境。讀的語速和節奏儘量慢下來,要做到聲音中有畫面,腦海中要有畫面,要讀出畫面感,即朗讀時要用想象去體味“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第三步,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意境,描述詩歌所描寫的意境。引導學生“添油加醋”,用自己的話描述詩歌的意境。或者説的簡單一點,把“詩歌翻譯”進行“擴寫”,寫出“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的“細節”和“心跳”,將詩歌所描述的意境具體化、形象化。這個“原野”是什麼樣的,是怎樣的一種“空曠”“開闊”?“天”是怎樣的,是怎樣的“低”?“樹”又是怎樣的?“原野”和“天”是怎樣的一種關係?是怎樣連接到一起的?“江”是怎樣的清?“月”和“江”又是怎樣的關係?“人”此時此刻的狀態、神態和心態是怎樣的?這樣一想象,一描述,我們就見出了這個意境的“闊達”,就見出了作者的“心胸”,就看出了孟浩然“客愁”中的“曠達”,就感受到了盛唐之氣象。通過想象,詩歌的意境闊達了,學生的視野開闊了,心胸曠達了,寫作水平提高了。

第四步,比較兩幅畫面。按照練習的要求,讓學生比較“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和“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兩句詩。這裏的比較,可以由淺入深逐步進行。首先比較兩句詩中的“物象”,各自寫了哪些物象。也可以把“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與“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進行比較。其次,引導學生對這些物加以描述和聯想,進而感受到這些物象所表達的情感不同。再次,進入詩歌所描繪的意境,比較兩首詩歌所表達的不同情感。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兩首詩歌所描繪的意境不同,教師可以選用兩張“典型圖片”作為支架,以幫助學生“描繪”“走進”和“理解”詩意。

古詩詞教學,要喚起學生美好的想象,在想象中感受詩境之美,詩意之美,情感之美,藝術之美。這種“美好的想象”,以詩歌的字面解釋為基礎,以朗讀體味心中默想為起始,以問題展開具體描述為關鍵,並在賞讀比較中得以昇華。這種喚起學生美好的想象的教學方法,有助於培養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能力,培養學生的想象力,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進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