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延安,我把你追尋》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5.8K

《延安,我把你追尋》教案精品多篇

《延安,我把你追尋》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這首詩,領會延安精神,使學生懂得發揚延安精神的重要。

2.瞭解全詩結構,理解詩中的重點詞語、句子。

3.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詩中重點語句,瞭解詩中所説的具體事物的含義。

2.讀出詩的節奏和韻律。

教學過程

一、介紹背景、口述目標。

延安是中國革命的搖籃。它記載中國革命的歷史,是一本真實的教科書。它凝聚了共產黨人的精神,譜寫了中國革命閃光的篇章。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課文,《延安,我把你追尋》。

這節課,我們要通過學習,瞭解課文的結構,理解詩中的重點詞、句,體會課文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同時還要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理解文中重點詞語。出示課件

1.讓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過畫出不理解的詞語。

2.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理解詞語。

3.集體討論重點詞語。

教師可將學生小組討論後仍不理解的詞語投影出來,指導全班同學共同理解。

三、理清全詩結構。出示課件

1.讓學生自由讀全文,邊讀邊思考:每一節各講了什麼?全詩可以分為幾部分?用筆標出來。

2.學生通過認真朗讀,可以説出全文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1、2節),講了對於延安精神的追尋;第二部分(3、4節),講了實現現代化需要延安精神。

第三部分(5、6節),講了追尋延安精神的重要。

3.分三部分指名朗讀全詩,加深學生對全詩整體結構的認識。

四、學習第一部分。

1.自由讀第一部分,邊讀邊思考,詩人追尋棗園、延河、南泥灣、楊家嶺這些地方,是在追尋什麼?出示課件

2.接着可以讓學生帶着這個問題分小組討論。

3.教師可引導學生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進行理解。

學生能夠説出詩人實際上是在追尋延安精神,那是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精神,是蓬勃向上的精神。

4.在理解了詩句之後,教師可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一部分。

五、學習第二部分。

1.讓學生自由讀第二部分,邊讀邊思考“我們毫不猶豫地丟掉了老牛破車,卻不能丟寶塔山頂天立地的脊樑。”這兩句詩的意思是什麼?

2.接着,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這兩句詩。

學生結合前兩句“航天飛機探索宇宙的奧祕,電子計算機奏出美妙的交響”。可以説出“老牛破車”代表過去落後的生產條件,這種落後的生產條件沒有什麼可留戀的,應該“毫不猶豫地丟掉”。“寶塔山頂天立地的脊樑”,從字面上看是説延安的寶塔山高聳入雲,恰如脊樑一般。從深一層看,寶塔山代表延安,也代表延安精神,它是我們民族的支柱、精神脊樑,是我們絕對“不能丟”的。

3.理解了這兩句話,教師可進一步提問這一部分中還有哪些詩句也表達了這樣的意思?學生可以很快找出另外一句話:“我們永遠告別了破舊的茅屋,卻忘不了延安窯洞温熱的土炕。”

4.教師可進一步引導:“破舊的茅屋”指什麼?“延安窯洞温熱的土炕”又指什麼?

學生可以理解出“破舊的茅屋”是過去貧窮的生活條件,今天,生活富裕了,經濟發展了,這種貧窮的生活也一去不復返了。當年在“温熱的土炕”上,共產黨人、革命戰士同老百姓同吃同住,聊家常,那種在革命戰爭中親密的軍民關係,火熱的鬥爭生活,是我們忘不了,也是我們不應該忘記的。

5.教師在指導學生理解這兩句話的同時,還應該通過自己的範讀和導讀來指導學生朗讀,通過朗讀,使學生更加深入地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情感。

六、學習第三部分。

1.讓學生自由朗讀第三部分,邊讀邊想:“延安”指什麼?學生可以説出延安指的是延安精神。教師可讓學生再讀課文思考,如果失去了延安精神會怎樣?請學生畫出有關句子。

2.指導學生理解重點句。出示課件

學生通過剛才的朗讀,可以找到這句話:“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彷彿沒有了靈魂,怎能向美好的未來展翅飛翔?”

教師可將這句話用投影打示出來,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靈魂”指什麼?“展翅飛翔”指什麼?然後讓學生説説這句話的意思。

學生可以説出,如果失去了延安精神,就如同一個人沒有了思想,於是便不能去創造光明美好的未來,以此來領會延安精神的重要。

七、總結全文。

教師可讓學生自由朗讀全文,思考:延安精神指的是什麼精神?

學生可以説出延安精神指的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為崇高理想而獻身的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等。

八、指導朗讀。

這首詩節奏明快,格律嚴謹,韻律清晰,是練習朗讀的好材料。教學中,教師要特別注意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以此來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並提高朗讀能力。朗讀時,可以這樣停頓:出示課件

延安,/我把你/追尋,

像/翩翩/歸來的/燕子,

在/追尋/昔日的/春光;

像/茁壯成長的/小樹,

在/追尋/雨露和太陽。

追尋你,/延安/叮咚的/流水,

追尋你,/棗園/梨花的/清香,

追尋你,/南泥灣/開荒的/钁頭,

追尋你,/楊家嶺/講話的/會場。

一排排/高樓大廈/像雨後春筍,

一件件/家用電器/滿目琳琅;

我們/永遠/告別了/破舊的茅屋,

卻忘不了,/延安窯洞/温熱的/土炕。

航天飛機/探索/宇宙的/奧祕,

電子計算機/奏出/美妙的/交響;

我們/毫不猶豫/丟掉了/老牛破車,

卻不能丟/寶塔山/頂天立地的/脊樑。

延安,/你的/精神/燦爛輝煌!

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

那就/彷彿/沒有了/靈魂,

怎能向/美好的/未來/展翅飛翔?

啊!/延安,/我把你/追尋,

追尋/信念,追尋/金色的/理想;

追尋/温暖,追尋/明媚的/春光;

追尋/光明,追尋/火紅的/太陽。

九、作業

1、感情朗讀全文

2、課外找找延安的資料

《延安,我把你追尋》教案 篇二

一、説教材:

本文是一革命精神的文章。課文用生動的語言,向我們介紹了延安精神。課文主要寫了延河,棗圓,南泥灣,寶塔山。

課文語言優美流暢,有利於學生積累語言。同過課文的學習學生能更好的繼承和發揚革命精神。

二、説學生:

1、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國小四年級的學生,這個班經過了四年的閲讀訓練教學後,班上學生思維活躍,對語文非常感興趣,閲讀和寫作表達的願望很強烈;結合對本班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的瞭解,以及課前的師生交流,我充分感覺到,學生能夠領悟延安精神。

2、學生的閲讀能力不錯,但對把握文章的關鍵詞能力還不夠;

3、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欠強,需要及時引導學生進行歸納、感悟。

三、説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這首詩,領會延安精神,使學生懂得發揚延安精神的重要。

2.瞭解全詩結構,理解詩中的重點詞語、句子。

3.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四、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

板書課題

根據學生結合課前蒐集的資料,介紹有關延安的內容。

(二)學生讀課文

捕捉信息,品讀細品,內化情感

要求抓住“延河、棗園,南泥灣、寶塔山等來領悟延安精神。

學生通過小組協作,“抓高樓大廈、家用電器,體會社會主義建設者的英雄精神。

小組合作彙報交流

學生通過小組協作感悟延安精神。

(三)揭示題目,昇華主題

教師:結合“毫不猶豫丟掉老牛破車,寶塔山的脊樑這反覆説明,落後的生產,生活件要改變,但延安的精神要發揚。

教師將播放課件,播放課件,進一步領會延安精神。

對於不同水平的學生,教師將對他們的答案有不同的標準要求,並在討論時給予相應的幫助。

教師巡視指導

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提高學習效果。

(四)課外閲讀,延伸課外

課堂即將結束時,教師會向學生介紹和推薦相關的革命題材的文章,以此激發學生的繼承革命精神的迫切願望,培養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及擴大閲讀量。向學生提議,請他們談一談讀過的課外讀物中的感人情節

延安,我把你追尋優秀教案 篇三

1、預習提綱

(1)查找有關資料,瞭解“南泥灣開荒”“楊家嶺作文吧講話”等內容。

(2)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3)再讀課文,正確、流利地朗讀這首詩。

2、多媒體課件

“南泥灣開荒”“楊家嶺”相關圖片。

教學課時

1課時。

一、導入新課,隨文識字,初步感知

1、教師談話:延安是中國革命的搖籃,它記載了中國革命的歷史,是一本真實的教科書。它凝聚了共產黨人的精神,譜寫了中國革命閃光的篇章。回憶那崢嶸歲月,我們忘不了延安,忘不了那激勵我們的延安精神。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詩歌,請同學們跟隨老師的步伐,走進延安,去感知那如火的戰鬥歲月。(課件出示圖片:延安窯洞、梨園、南泥灣開荒、毛澤東楊家嶺講話。也可出示相關視頻課件)

2、教師範讀。學生自由讀,藉助課本上的注音認識生字,讀準字音。用着重號畫出詩的韻腳,並説説全詩押的是什麼韻。

學生彙報,教師總結:全詩押的是ɑng韻,韻腳是:光、陽、香、場、琅、炕、響、樑、煌、翔、想、光、陽。

3、再讀全詩,想想詩中所説的追尋延安是什麼意思。(追尋延安精神)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使用激情的語言,豐富的圖片,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點明詩歌的主題。

二、初讀課文,理解詞語,整體感知

1.讓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不理解的詞語。

2.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理解詞語。

課件出示:

翩翩歸來:輕快地來臨。

昔日:往日。

滿目琳琅:形容各種美好的東西很多。

明媚:(景物)鮮明可愛。

3、學生自由讀全詩,邊讀邊思考:每一節各講了什麼?全詩可以分為幾部分?用筆標出來。

(1)學生認真朗讀,指名學生嘗試劃分詩歌層次。

課件出示:

第一部分(第1~2節):講了對於延安精神的追尋。

第二部分(第3~4節):講了實現現代化需要延安精神。

第三部分(第5~6節):講了追尋延安精神的重要。

(2)指名朗讀全詩,加深學生對全詩整體結構的認識。

設計意圖:

讀準字音,理解詞語,為下一步研讀課文,理解課文打下基礎,把詩分為三個部分,整體感知,讓學生對這首詩歌有個整體印象。

三、學習第1~2小節

1.自由讀第一部分。

邊讀邊思考:詩人追尋棗園、延河、南泥灣、楊家嶺這些地方,是在追尋什麼?作者用什麼手法寫出了追尋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

引導學生説出詩人實際上是在追尋延安精神,那是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精神,是蓬勃向上的精神。詩人採用比喻的手法,寫出了追尋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

2、教師補充。

課件出示:

南泥灣開荒: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後,國民黨的封鎖和邊區的災荒,給邊區帶來極大的經濟困難。南泥灣在延安的東南,距延安約45公里。這裏雖然人煙稀少,滿目荒涼,但土地肥沃,水源豐富,適於耕種。1940年秋,八路軍三五九旅進駐南泥灣,開展大生產運動。

楊家嶺講話:1942年5月23日,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在楊家嶺發表,使延安成為社會主義文藝的源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的號召下,延安魯藝及文化界走出去、下基層,開展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

3、小組交流,師生彙報:

延河、棗園、南泥灣、楊家嶺是延安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詩歌的第1小節用了兩個比喻來描寫這種追尋,點明瞭追尋延安精神的必要性。第2小節用最有代表性的幾個事物來描寫延安。“流水”,暗含代代相傳的意思;追尋棗園,就是緊跟黨中央;追尋南泥灣,就是發揚自力更生的精神;追尋楊家嶺,就是遵照黨的指示,執行黨的方針政策,建設美好的明天。這裏反覆用“追尋”一詞,是告訴我們追尋的是延安精神——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革命精神。

4.在理解了詩句之後,教師可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一部分。

在朗讀“翩翩歸來、茁壯成長”兩個詞語時,語速放緩,第2小節中四個“追尋你”,在朗讀時前三個語速逐步加快,聲調逐步上揚,到最後一個時,可以放緩。

設計意圖:

通過欣賞比喻句,指導朗讀,讓學生明白作者追尋延安精神是多麼迫切。

四、學習第3~4小節

1、學生自讀自學第3~4兩節,思考並分組討論以下問題:

課件出示:

1.“我們毫不猶豫丟掉了老牛破車,卻不能丟寶塔山頂天立地的脊樑。”這句話作者運用了什麼寫作手法?作者丟不掉的是什麼?

2.我們已住進了“高樓大廈”,進入了電子時代,為什麼還需要發揚延安精神?

2、學生自由閲讀,畫出運用對比、比喻的手法的句子,教師講解點撥:

“一排排”“一件件”説明人們物質生活的豐富。“老牛破車”代表過去落後的生產條件。“寶塔山頂天立地的脊樑”代表偉大的延安精神。“毫不猶豫”是非常堅決的意思。“毫不猶豫丟掉了”與“不能丟”形成鮮明的對比。這兩句詩的意思是:我們非常堅決地丟掉了貧窮和落後,卻不能丟掉延安精神。詩中表達同樣意思的詩句有:“我們永遠告別了破舊的茅屋,卻忘不了延安窯洞温熱的土炕。”作者運用了對比、比喻等手法描寫了現代化建設的飛速發展。作者忘不了、丟不掉的是艱苦奮鬥的偉大民族精神。

3、有感情地朗讀,加強理解。

朗讀時,第3小節中“永遠告別”與“忘不了”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第4小節中“毫不猶豫地丟掉”與“不能丟”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幾個短語需要重讀,語速放慢。詩的第3、4兩節寫我們實現現代化需要延安精神。

設計意圖:

教學第3~4小節詩,以兩個對比來突出延安精神沒有過時,而且還需要繼承發揚。教學時,要求學生動嘴讀一讀,動手畫一畫,動腦評一評,這樣的學習才是紮實的。

五、品讀第5~6小節

1、指名朗讀這兩節詩,邊讀邊想:如果失去了延安精神會怎樣?請學生畫出有關句子。

2、學生讀句子: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彷彿沒有了靈魂,怎能向美好的未來展翅飛翔?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如果失去了延安精神,就如同一個人沒有了思想,便不能去創造美好的未來。正因為延安精神如此重要,所以我們才要繼續追尋延安精神,發揚延安精神。

3.教師小結:詩的第5~6小節寫追尋延安精神的重要性。第5小節主要從反面説,即:如果失去了延安精神會怎麼樣。如果我們喪失了延安精神,就好像沒有了靈魂,當然不可能向美好的未來展翅飛翔。第6小節主要從正面説,即:為什麼要追尋延安精神。開頭一句“啊!延安,我把你追尋”點了題目。接下去的三句,每句都有兩個“追尋”,後面一個“追尋”是對前面一個“追尋”的進一步説明。追尋延安,就是追尋信念、温暖、光明。

4、指導學生朗讀:要注意“煌、翔”是後鼻音。朗讀時要釋放出情感,把追尋延安精神的急迫心情讀出來。

設計意圖:

最後兩節從正反兩個方面進行對比,更明確地突出延安精神的重要性,教學時可以適當拓展、延伸。

六、總結擴展

1.學生自由朗讀全文,思考:延安精神指的是什麼精神?

延安精神指的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為崇高理想而獻身的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等。

2、聯繫自己的生活和學習實際,談一談我們國小生應該怎樣發揚延安精神。

設計意圖:

聯繫實際,談談延安精神的重要性,既讓學生深入瞭解了什麼是延安精神,也讓學生了解了我們在實際生活中應該怎樣發揚延安精神。

延安,我把你追尋優秀教案 篇四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首現代詩。全詩以“追尋”為線索,抒發了追尋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警示人們在現代化建設的今天,“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為崇高理想而獻身、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延安精神仍舊是我們重要的精神支柱,需要繼承和發揚。

教學目標:

1、認識“延、昔”等7個生字。

2、藉助資料,理解全詩的內容,領會延安精神,懂得發揚延安精神的重要。

教學重難點:

重點:瞭解全詩結構,理解詩中的重點詞語、句子的含義。

難點:通過學習這首詩,聯繫相關資料,領會延安精神,懂得發揚延安精神的重要。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明確要求。

1、出示一組“延安”圖片。

2、教師提問: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地方嗎?(板書:延安)誰來結合查找的資料給大家介紹一下延安?

3、完善課題,齊讀課題。

4、默讀“閲讀提示”,明確閲讀要求。

5、梳理閲讀要求後課件呈現:

(1)運用資料理解詩句。

(2)想一想,詩中多次提到“追尋”,是在追尋什麼。

(3)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學生自讀詩歌,標出小節號,藉助音節讀準字音,讀通詩句,做到不錯,不加,不漏,不斷。

2、檢查自讀情況。

三、協作學習,讀懂詩意。

1、出示自學提示:

(1)標一標:默讀詩歌,在不懂的句子旁標上序號。

(2)想一想:結合資料、聯繫生活、聯繫上下文理解不懂的句子。

(3)説一説:四人小組內交流自己的理解。

(4)做一做:合作完成學習單,進一步讀懂詩歌。

①讀第一節,我讀懂了作者用“翩翩歸來的燕子追尋昔日的春光”和“茁壯成長的小樹追尋雨露和太陽”這兩個比喻,表達了心情。

②讀第二節,我發現詩人選擇了……這四個最具有代表性的地點來追溯延安的光榮歷史,由此我體會到了詩人是在追尋。

③讀第三、第四節,我發現“高樓大廈”“家用電器”“航天飛機”“電子計算機”寫的是的延安;“茅屋”“土炕”“老牛破車”寫的是的延安。從對比中,我體會到了。

④讀第五節,我明白瞭如果失去延安精神,就;有了延安精神,就。由此我體會到了。

(5)議一議:你怎麼理解“延安精神”?

(6)讀一讀: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2、根據自學提示展開學習,先獨立思考,再組內交流。

3、檢查自學,全班交流,教師點撥。

4、小結:詩中多次提到“追尋”,是在追尋延安精神,追尋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與老百姓同甘共苦的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為崇高理想而獻身的精神。

5、有感情地朗讀詩歌。